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3
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禁毒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会场禁毒专栏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禁毒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成立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禁毒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于10月19日在广东佛山召开。
会议宣告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禁毒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会议指出,禁毒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将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禁毒社会化工作的方法路径,不断推动此项工作向专里走、向实里走;进一步加强与各地禁毒部门的协同配合,主动融入当地的禁毒社会化工作中,形成强大的合力,共同为当地的禁毒工作作出应有的贡献。
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中国禁毒基金会秘书长李宪辉,民政部慈善事业促进和社会工作司副司长义芳等领导及各地代表出席会议。
李宪辉在讲话时指出,发展禁毒社会工作,加强禁毒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是推进禁毒工作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他表示相信,随着禁毒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全国禁毒社会化工作必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李宪辉要求,禁毒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要严格遵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建立健全禁毒专业委员会的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对禁毒社工的能力培养和权益保护,努力为禁毒社工提供一个学习交流、职业发展和权益保障的平台,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职业认同感。
希望禁毒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发挥专业优势,通过行业引领,切实打造熟悉法律政策、业务流程和工作方法,以及业务能力高、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禁毒社工队伍,努力为新时代禁毒人民战争添砖加瓦;希望禁毒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加强调查研究,了解实情,并学习借鉴国内外禁毒社会工作的先进理论和先进经验,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禁毒社会化工作的方法路径,不断推动此项工作向专里走、向实里走;希望加强与各地禁毒部门的协同配合,主动融入当地的禁毒社会化工作中,形成强大的合力,共同为当地的禁毒工作作出应有的贡献。
义芳也希望禁毒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组织章程开展工作,围绕落实中央决策部署要求,聚焦主责主业,在加强禁毒社会工作队伍建设、深化禁毒社会工作服务、推动禁毒社会工作行业规范发展、禁毒社会工作研究上发挥好作用。
首任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秘书长的经历作者:李宝库来源:《社会与公益》2011年第12期1991年-1994年,我在中国社会工作协会担任秘书长一职,并作为协会的法人代表。
我在协会工作的日子里,主要完成了三件事:一是在崔乃夫部长、连尹副部长的领导下,具体承办了成立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事宜;二是代表中国参加国际社会工作者联合会会议;三是举办了一些活动。
当时成立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的原因是:1991年我任民政部人事教育司司长,负责部机关人事、教育工作,同时负责整个民政系统干部的教育工作。
1987年,我随崔部长访问美国和加拿大,参观了当地很多社会工作学院。
在访问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民政工作不光是简单的发发钱、拜拜年、管管老干部退休生活等这些事情。
实际上,在国外和香港,民政工作被称为社会工作,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社会工作是一门专业性、理论性很强的科学,属于应用社会学范畴。
在国外,有两个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组织:社会工作者联合会和社会教育工作者协会。
因此,从国外访问归来后,我们认为,应该从社会工作的角度来提升民政系统干部的责任心和自豪感。
为此,我部在天津、长沙、济南、重庆分别建立了四所社会工作学校,后来改为社会工作学院,通过社会工作教育来培训整个民政系统的干部,提高其理论修养,增强其使命感、自豪感和自觉性。
因此从这一点上来说,社会工作者协会的最初起步是从社会工作专业开始的。
同时,访问归来后,我向崔部长提出成立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的建议,得到了崔部长的赞同和支持。
经过精心的筹备,1991年,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正式成立。
在第一届领导班子中,崔部长任会长,连尹副部长、北京大学袁方教授和中山大学何肇发教授任副会长。
当时我们是将全国高校的著名教授请来做协会副会长的。
协会成立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召开,雷洁琼副委员长出席了会议。
协会成立后,积极支持北京大学成立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经崔部长同意,民政部拨付100万用于北京大学筹建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
社会工作师证有什么用社会工作师证是中国社会工作领域的行业资格证书,由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颁发。
在社会工作领域从事专业工作的人员,通常需要持有这个证书。
社会工作师证在中国的社会工作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和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从四个方面阐述社会工作师证的用途。
首先,社会工作师证是社会工作师执业的合法凭证。
根据社会工作师法规定,从事社会工作专业工作的人员,必须持有社会工作师证才能从事相应的工作。
这是确保社会工作师执业的合法性、规范性和专业性的重要保证。
社会工作师证要求申请人具备一定的社会工作理论和技能,通过考试合格后才能获得。
获得社会工作师证的人员一般需要具备一定的社会工作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和道德素养,能够为受助者提供专业的服务。
社会工作师证的存在保证了社会工作行业的专业水准。
其次,社会工作师证是社会工作师从事工作的门槛。
社会工作师证的获取要求申请人具备一定的社会工作理论和技能,通过详细的考试才能获得证书。
持有社会工作师证的人员通常具备较为全面的社会工作知识体系和实践能力,能够有效地进行社会工作服务和干预。
拥有社会工作师证的人员在求职和职业发展方面具备更大的竞争力和优势。
对于用人单位来说,拥有社会工作师证的应聘者一般被认为具备一定的社会工作能力和专业素养,可以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和提供相关服务。
因此,社会工作师证作为社会工作师职业发展的门槛和标准,在求职和晋升中具有重要作用。
再次,社会工作师证是提高社会工作师专业素质的有效途径。
社会工作是一门涉及广泛领域的专业,要求社会工作师在理论、技能和实践上具备较高的能力。
持有社会工作师证的人员在考证过程中需要学习和掌握相关的社会工作理论和技能,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
社会工作师证的持有者在工作过程中也需要不断进行专业学习和培训,参加相关的学术交流和实践活动,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
社会工作师证的存在促进了社会工作师的专业发展和素质提升。
最后,社会工作师证是保障社会工作者权益的重要手段。
社工十志愿者服务模式解释
社工十志愿者服务模式是指由大学生志愿者组成的团队,利用社会工作理论和技能,以社会工作的方式为社区及其居民提供服务的一种模式。
这种模式是由中国社会工作教育联合会发起的项目,旨在培养青年大学生的社会工作素养、提高他们的社会服务能力,并促进社会工作服务的发展。
社工十志愿者服务模式的特点包括以下几点:
1. 面向社区:志愿者服务的目标是社区及其居民,通过了解社区的需求和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活动。
2. 基于社会工作理论和技能:志愿者接受社会工作理论和技能的培训,能够利用专业知识和技能提供有效的服务,例如咨询、辅导、社区动员等。
3. 团队合作:志愿者以团队的形式组织,通过协作和互相支持,共同完成服务任务。
4. 多样化的服务形式:志愿者服务形式多样,包括社区调研、社区活动策划、社区咨询、社区教育等,根据社区需求和志愿者的能力和兴趣进行选择。
5. 持续性的服务:志愿者服务模式强调长期的社区服务,通过与社区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持续地为社区居民提供支持和帮
助。
通过社工十志愿者服务模式,可以发挥志愿者的主体作用,提高社区居民的福祉和社区的发展,促进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
社⼯如何写新闻稿,这篇⽂章告诉你为什么要做社⼯宣传⼯作?社⼯知晓率有待提⾼如何提⾼知晓率?●政府重视●发挥媒体作⽤●社⼯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创新宣传⽅式1、什么是新闻新闻:未成年⼈⾃我保护联盟成⽴深圳特区报 11⽉17新闻:深圳举办⾸届社⼯⽂化⼤赛深圳特区报 5⽉23⽇对新近发⽣的事实的报道新闻报道的对象是事实,新闻报道的本源⼀定是事实如何判断新闻?1、此事在本机构及本⾏业的影响如何?2、此事与党和政府的⼯作和新政策的关系如何?3、此事能否引起公众对其普遍性的思考?4、此事是否有特⾊,能否引起公众关注?⼀年策划两三个⼤活动(受众不仅仅局限在社区内)邀请媒体到现场采访关注度、亮点、传播点突出地域与话题的局限,避免活动⼩、受众少、影响⼒低2、如何写新闻新闻点:挖掘新闻价值写作:新闻标题、新闻导语、新闻主体新闻点:会议新闻:亚太国际社⼯⼤会筹备会在深召开深圳特区报讯(记者罗莉琼通讯员陈丽娟)记者昨⽇从市民政局获悉,2017年亚太国际社⼯⼤会筹备会⽇前在深召开。
国家民政部副部长、中国社会⼯作联合会会长宫蒲光,国际社⼯联亚太区主席⽊村真理⼦⼀⾏,到龙岗区考察指导2017年亚太国际社⼯⼤会筹备情况,并举⾏座谈会。
市民政局局长廖远飞等领导陪同考察。
中国社⼯联合会相关负责⼈介绍了2017年亚太国际社⼯⼤会有关情况,深圳市社⼯协会、龙岗区政府相关负责⼈分别汇报了⼤会筹备⼯作进展情况。
记者获悉,亚太国际社⼯⼤会将于今年9⽉在深圳龙岗举⾏,⼤会是国际社⼯领域最重要的会议之⼀,这是该⼤会第⼀次在中国⼤陆举办。
届时,来⾃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社⼯将围绕“挑战与责任——创新社会⼯作与可持续发展”主题及多个分议题展开交流讨论。
宫蒲光对深圳市各项筹备⼯作给予充分肯定。
他表⽰,深圳市委市政府、龙岗区委区政府⾼度重视亚太国际社⼯⼤会的筹备⼯作,⽅案科学合理、重点突出、特⾊鲜明、环环相扣,各项准备⼯作有条不紊。
他强调,举办国际性、区域性的国际社⼯⼤会是中国社会⼯作界的⼀件⼤事,也是推动社会⼯作事业发展的⼀件⼤事,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将筹备⼯作做得更好,进⼀步深化细化筹备⼯作,进⼀步完善会务、接待和安保⽅案,⼒求做到更全⾯更周到更细致。
2016年度中国十大社工人物作者:暂无来源:《社会与公益》 2017年第4期1 王红卫女汉族中社社会工作发展基金会秘书长2 朱静君女汉族广州市社会工作协会秘书长3 刘芳女汉族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社会工作部主任、吉林省生命关怀协会秘书长4 关冬生男汉族广州市北达博雅社会工作资源中心总干事广东省医务社会工作研究会副会长5 克保男藏族青海省社会工作协会会长6 陈安发男汉族香港社会服务发展研究中心社工督导7 范燕宁女汉族北京市海淀睿搏社会工作事务所所长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主任8 祝平燕女汉族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武汉博雅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督导9 梁嫣红女汉族江苏无锡市梁嫣红社会工作服务室总干事10 廖晓义女汉族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创始人、北京乐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任2 0 1 6年社工行业大事记1月中国取得“2017社会工作亚太区域联合大会”主办权1月5日,国际社工联亚太区分部(IFSWAP)、亚太社工教育协会(APASWE)联合致信,正式确认由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和国家开放大学社会工作学院获得“2017社会工作亚太区域联合大会”的主办权。
会议主题为“挑战与责任——创新社会工作与可持续发展”。
这是中国大陆第一次成为国际社工大会的东道主。
1月留守儿童社会工作上升为国家战略 2月1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其中特别提出了社会工作在儿童保护工作中的作用。
这意味着社会工作参与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上升为国家战略。
随后,民政部设立了未成年人(留守儿童)保护处,隶属于社会事务司,这是民政部首次就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设立专门业务处。
《老年社会工作服务指南》发布2月23日,民政部网站对外发布了《老年社会工作服务指南》。
《指南》提出老年社会工作服务的内容主要包括救助服务、照顾安排、适老化环境改造、家庭辅导、精神慰藉、危机干预、社会支持网络建设、社区参与、老年教育、咨询服务、权益保障、政策倡导、老年临终关怀等。
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Chinese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CASN)成立于1988年,是中国社会工作领域的专业性、学术性、非营利性社会团体。
作为中国社会工作领域的权威机构,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一直致力于促进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提升社会工作专业水平,推动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推动社会工作教育和培训,促进社会工作国际交流与合作。
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的宗旨是推动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关注弱势群体的权益,倡导社会责任与关爱,推动社会工作教育与研究,促进社会工作专业化与国际化发展。
在这个宗旨的指引下,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首先,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致力于推动社会工作专业化与学术化。
联合会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学术研讨会、学术交流活动,促进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推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的传播与交流。
同时,联合会还积极推动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促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与成长。
其次,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关注弱势群体的权益,倡导社会公平与正义。
联合会积极开展社会工作实践活动,关注儿童、老年人、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推动社会工作专业人员深入社区、深入基层,为弱势群体提供专业化的服务与支持。
此外,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还积极参与国际社会工作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联合会与国际社会工作组织保持密切联系,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活动,推动中国社会工作事业与国际接轨,促进中国社会工作专业的国际化发展。
总之,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作为中国社会工作领域的权威机构,一直致力于推动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促进社会工作专业水平的提升,关注弱势群体的权益,倡导社会责任与关爱,推动社会工作教育与研究,促进社会工作专业化与国际化发展。
在未来,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将继续发挥积极作用,为推动中国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