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分析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115.50 KB
- 文档页数:21
常见化学分析方法化学分析是指对某种物质或物质组成进行测定或确定的过程,是化学实验中最基本的一种实验技术,也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工具。
其目的是为了研究实验材料的化学组成和性质。
化学分析能够发现有关物质的新现象和规律,从而发现新物质,确定其组成元素及它们之间的化学结构以及各种成分、属性及其变化规律。
化学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种:一、光谱法。
光谱分析是利用各种物质在光谱上表现出的特征来分析其组成,以及与相关分子、原子间的相互作用,表现出的特征现象。
通常有原子光谱法、分子光谱法和原子分子光谱法。
根据测定的物质的不同,又可大致分为紫外光谱、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四极杆光谱和核磁共振光谱等。
二、色谱法。
色谱分析是利用物质的不同溶解性和吸收性,将其在某特定介质上的分离,使某特定物质在某特定介质上,按一定条件线性渐变地分离出来,然后检测在介质中各个物质的分布情况,以确定物质的组成。
一般有层析色谱、极化色谱和电色谱等。
三、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分析法。
它是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分析方法,它利用等离子体释放的能量,将分析物质分解为离子,通过电离,将其离子的质量分解出来。
该方法能够分析微量元素,因此在分析比较混乱的样品时,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
四、气相色谱法(GC)。
气相色谱是以气体为介质,根据物质在气体相中的溶解度把物质分离的一种分析方法,也可以根据物质的热解溶解度来进行分离。
一般分为简单的柱层析和复杂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
五、元素分析。
这是一种利用物质中原子或分子的元素组成结构,分析其中所含的元素的量的方法,其中包括原子吸收光谱法和X射线衍射法等。
以上是笔者介绍的一些常见的化学分析方法,但并不局限于此,今天研究者仍在研究新的分析方法,希望能够更好地探究物质存在的规律,探索物质的组成和性质,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化学分析方法
化学分析方法是化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主要用于确定物质的成分和性质,为化学实验和生产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化学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大类,其中定性分析是指确定物质的成分和性质,而定量分析则是确定物质中某种成分的含量。
在化学分析方法中,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包括颜色反应法、沉淀法、气体检测法等。
其中,颜色反应法是通过观察物质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颜色变化来确定其成分和性质,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广泛应用于实验室中。
沉淀法则是通过加入适当的沉淀剂,使待测物质发生沉淀反应,从而确定其成分和性质。
气体检测法则是利用气体在特定条件下的化学反应来确定物质的成分和性质,通常用于气体成分的分析。
而在定量分析方法中,常用的包括重量分析法、容量分析法、电位分析法等。
重量分析法是通过测定物质的质量来确定其中某种成分的含量,这种方法精度较高,常用于固体和液体物质的分析。
容量分析法则是通过滴定的方法来确定物质中某种成分的含量,这种方法操作简便,适用于溶液中成分的分析。
电位分析法是通过测
定物质在电位变化时的反应来确定其中某种成分的含量,这种方法对于一些特殊的物质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上述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外,还有许多新的分析方法不断涌现,如光谱分析法、质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等,这些新方法在分析灵敏度、分辨率和速度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为化学分析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总的来说,化学分析方法在化学实验和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确定物质的成分和性质,还可以为化学研究和工业生产提供有力的支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化学分析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它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常见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及其原理化学成分分析方法是确定样品组成及其各组成部分的方法。
该方法可以用于分析无机物、有机物、生物体、环境样品等广泛的物质。
常用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包括:重量分析、光谱分析、色谱分析和电化学分析。
一、重量分析重量分析又称量化分析,是通过物质的质量来确定其组成成分的方法,常包括:元素分析、滴定分析和荧光分析。
1. 元素分析元素分析是一种定量分析方法,它通过分析物质中某一元素的含量来确定组成成分。
常见的元素分析方法有:化学量析法、火焰光谱法和原子荧光法等。
其中,化学量析法通过元素化学配比的方法,使用一定数量的定量反应,然后通过测量反应前后质量的差异,来计算样品中元素的含量。
火焰光谱法和原子荧光法则是利用元素在高温物质中激发电子的方式,测量其发出的特定频率的光谱线来测定元素的含量。
2. 滴定分析滴定分析是一种化学计量定量分析方法,它通过一种溶液向另一种溶液滴加已知浓度的溶液的数量,来测定被滴溶液中成分含量的方法。
常见的滴定分析方法有酸碱滴定法、络合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和复合滴定法等。
其中,酸碱滴定法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滴定方法,通过酸、碱之间的中和反应来确定样品中含酸、碱程度的方法。
3. 荧光分析荧光分析是一种测定有机或生物体分子在光的激发下发出的荧光强度来计算成分含量的方法。
荧光分析法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医学、环境等领域中,特别是在药物组分的定量分析等方面。
二、光谱分析光谱分析又称为光谱学,包括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拉曼光谱、核磁共振光谱和质谱光谱等方法。
这些方法是以物质对电磁波不同能量的吸收、发射或偏振等为基础,通过测量荧光、吸收、发射等性质,对样品的组成成分及其结构进行分析。
1. 红外光谱红外光谱是一种能够分析有机和无机分子结构的非破坏性分析方法。
在该方法中,样品会通过过滤器或特定检测器中的红外光的特定波长,对被检测样品的振动吸收谱进行检测。
红外光谱可以用于鉴别分析、定量分析、结构分析等。
常见化学分析方法化学分析是一个广泛的话题,它对于物质的定量或定性测试,物质组成等有着巨大的意义。
它的研究内容涉及到许多不同的领域,例如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它能够帮助我们搞清楚材料的性质和特征,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
前,在化学分析领域发展迅速,并且新技术也不断涌现出来,不过,常见的分析方法仍然主导着市场。
那么,当前的常见化学分析方法有哪些呢?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它是利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和测定被分析物质的浓度。
简而言之,这一方法可以检测物质的元素成分,如氮、氧、硫、磷和其他重要的元素组成等,是对物质组成的一种精确分析。
2.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是检测和测定物质中金属元素及其他元素浓度的一种分析方法,它是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的质谱谱线分析的。
该方法的关键原理是:在内部离子束被注入,被质谱仪电场剪切,穿越等离子体筒,形成气相质谱束,最终分解,形成原子质量谱图,通过计算可以获得物质中各种元素的含量。
3.X射线衍射法:X射线衍射法也叫X射线结构分析法或X射线晶体学分析法,是利用X射线对晶体结构进行分析的方法,可以用于纯化物质成分的分析,以及结构和成分的研究。
该方法的原理是,当X射线照射到晶体中时,其中的原子会钟形暗作用,而晶体中的元素会分别发出不同的X射线,通过测量X射线的衍射角度及强度,就可以分析出X射线的晶体结构,从而推断出晶体的成分和组成。
4.紫外光谱法:紫外光谱法是一种以紫外光作为分析介质,利用化合物本身发出的紫外光来进行分析的方法。
紫外光谱法用于分析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和物质的各种组成,而且要求样品大量及稳定。
5.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是一种利用气相流体分离和分析物质的分析方法。
该方法是在高压下,将分析物质溶解到一定的溶剂中,然后将其喷雾溶解为精细的微小颗粒,再通过色谱仪的介质将物质加热,产生气流,使物质随气流在色谱管中进行分离,最终根据检测物质组成的变化,采用计算机或其他技术手段,得到分析结果。
化学分析方法及应用化学分析是利用化学原理和方法来研究和解析物质的成分和性质的科学方法。
它在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环境保护、食品安全、药物研发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化学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一、光谱分析法光谱分析法是利用物质与电磁辐射的相互作用来研究物质的成分和性质的分析方法。
常见的光谱分析方法有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质谱等。
紫外可见光谱用于物质的吸收、发射和荧光分析,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食品安全和药物研发等领域。
红外光谱能够区分物质的官能团和结构,常用于有机化合物的鉴定和定量分析。
质谱可以用于蛋白质、药物和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鉴定和组成分析。
二、色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是利用物质在固相或液相载体上的分配和吸附性质来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常见的色谱分析方法有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等。
气相色谱广泛应用于环境污染物、食品添加剂和药物残留的分析。
液相色谱可以根据物质的亲水性和反应性进行分离,在药物研发和生化分析中得到广泛应用。
三、电化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是基于电化学原理进行物质分析和检测的方法。
常见的电化学分析方法有电位滴定、电解分析和电化学传感器等。
电位滴定常用于溶液中物质的浓度测定和酸碱度的测定。
电解分析可以通过物质在电极表面的氧化还原反应来进行分析,广泛应用于金属离子和有机分子的测定。
电化学传感器结合了电化学和传感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检测环境中的污染物和生物分子。
四、质谱分析法质谱分析法是利用物质的质量-电荷比来进行成分分析和结构鉴定的方法。
常见的质谱分析方法有质谱联用技术、时间飞行质谱和质谱成像技术等。
质谱联用技术结合了质谱和色谱或电泳技术,广泛应用于药物研发和生物分析。
时间飞行质谱可以对物质进行高分辨率和高精确度的测量,常用于蛋白质分析和生物医学研究。
质谱成像技术可以在样品表面进行空间分辨成分分析,用于生物组织和植物代谢产物的研究。
综上所述,化学分析方法在各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光谱分析、色谱分析、电化学分析和质谱分析等方法,可以对物质的成分和性质进行准确分析,有助于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和药物研发等工作的开展。
化学中分析方法及其应用化学是一门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等领域的科学,而分析方法则是化学中最为基础和重要的技术之一。
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化学分析方法是了解物质特性、分析成份、判断品质的基础,也是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本文将简要介绍化学中常用的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1. 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 (GC) 是一种用于分离和鉴定混合物中各种成分的分析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分子在固定相(柱包含填料)和移动相(气相)之间的不同分配系数而实现分离。
GC主要应用于食品、环境、药品等领域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例如,在食品安全领域,GC常用于检测农药、重金属和其它污染物残留。
在药物制造中,GC可用于检测未反应的原料、产品和储藏稳定性,也用于检测药品中化学物质的含量。
2. 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 是一种常用于分离结构复杂或极挥发性较低化合物的分析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固定相是高度填充或微粒状的,而流动相是液相。
当样品通过固定相时,不同化合物受到不同的吸附力而被分离。
HPLC可用于食品、化工、医药和生物科学等领域的分析,如食品中添加剂的检测、药物成份关键性的检测、天然产物和新药潜在化合物的提取和分离等。
3. 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 (AAS) 是一种测量化合物中金属离子含量的分析方法。
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研究吸收材料的某些特性,如其吸光度、波长和能级结构。
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化合物被分解成原子,然后利用原子对特定波长或波段的电磁辐射吸收光谱测量,从而确定该化合物中某些金属离子含量。
AAS广泛用于金属物质(如钾、钙、铁等)的分析,对于金属定量和质量检测有着广泛的应用。
4. 质谱法质谱法是一种通过测量样品中分子的质量来确定其组成、结构等信息的分析方法。
这种方法基于质量分析仪,将分子离子化后通过电场和磁场进行分离,根据分离出来的离子质量比来测定样品中物质的分子量和元素组成。
质谱法广泛应用于药品成分的快速分析、天然产物复杂性成分的鉴定、石油化工中复杂合成物质的分析等领域。
化学分析的基本方法化学分析是一门非常重要的科学,它可以应用到各种不同领域中。
化学分析的目的是寻找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从而对其进行深入地研究。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化学分析采用各种不同的基本方法,这些方法不仅拥有各自的优缺点,而且在不同的情况下也采用不同的方法。
质谱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学分析方法。
它可以对物质中的原子或分子的质量进行测量,以确定样品中的各种元素或分子的含量。
质谱法的基本思路是将样品中的分子或原子转化为离子,然后通过磁场将离子进行排序,最后测量这些离子的质量。
质谱法十分灵敏和准确,但是需要大量的仪器和设备,所以适用于高精度和高分辨率的化学分析。
光谱法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分析方法。
它基于分子或原子的吸收、发射或散射光谱,从而确定样品中的化学成分。
光谱法可以分为可见光谱、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等不同种类,每种光谱法都有其独特的性质和应用范围。
例如可见光谱可以用于颜色测量和颜色品质控制,而红外光谱则可以用于分析有机物的结构和化学键类型。
色谱法是一种非常广泛应用的化学分析方法。
它可以对样品中的分子进行分离和纯化,从而确定化学成分。
色谱法可以分为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等不同种类,每种色谱法都有其独特的分离机理和应用范围。
例如气相色谱可以用于分析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有机化合物,而液相色谱则可以用于分离和纯化天然产物和药物。
电化学分析是一种基于电学现象的化学分析方法。
它可以测量样品中的电性质,从而确定样品的成分和含量。
电化学分析可以分为电位滴定、极谱法和电化学石墨电极等不同种类,每种电化学分析方法都有其独特的性质和应用范围。
例如电位滴定可以用于分析金属离子的含量,而极谱法则可以用于分析有机物的结构和属性。
总之,化学分析的基本方法涵盖了质谱法、光谱法、色谱法和电化学分析等多种不同的技术手段。
任何一种化学分析方法都有其独特的性质和应用范围,所以应该根据具体的化学研究目的选择最适合的分析方法。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化学分析的基本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和变化,为化学研究提供更加精确和有效的技术手段。
常用化学分析方法讲解化学分析方法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用于分析、检验和测定化学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在化学研究、工业生产和环境监测中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
一、光谱学分析方法:1.紫外可见光谱:通过测量物质吸收或反射光的强度来研究物质的组成和性质。
可以用于定量和定性分析。
2.红外光谱:通过测量物质对红外辐射的吸收或散射来研究物质的分子结构和功能基团。
可以用于鉴定和定性分析。
3.核磁共振:通过测量样品中原子核在磁场中的共振吸收来确定原子核的种类和位置,从而了解分子的结构和组成。
二、色谱法:1.气相色谱法:通过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行为进行分离和定性分析。
广泛应用于有机物和环境样品的分析。
2.液相色谱法:通过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行为进行分离和定性分析。
可以分离和测定有机化合物、生物分子和无机物质。
三、电化学分析方法:1.电导法:通过测量溶液中离子浓度对电流的影响来定量分析离子的含量。
2.极谱法:通过测量电极在不同电位下的电流和电荷来研究物质的电化学行为,包括溶液的酸碱性和离子浓度。
四、质谱法:1.质谱分析:通过测量样品中分子的质荷比和相对丰度来鉴定和定性分析有机物和无机物。
2.质谱成像:通过将样品表面的多个质谱点连接起来,得到样品表面的质谱图像,从而了解样品的组成和分布。
五、热分析方法:1.热重分析:通过测量样品在不同温度下质量的变化来研究物质的热稳定性和分解行为。
2.差示扫描量热法:通过测量样品和参比物在恒定温度下的扫描速率来研究物质的热效应和反应动力学。
六、分子分析方法:1.稳定同位素分析:通过测量样品中稳定同位素的丰度和比率来研究物质的起源和代谢。
2.微生物分析:通过鉴定和测定微生物中DNA、RNA、蛋白质和代谢产物来研究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
以上只是介绍了部分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应用领域。
在实际应用中,常常需要结合多种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以提高分析效果和准确度。
化学分析的方法化学分析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通过使用不同的技术手段,可以对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进行研究和分析。
在化学研究、工业生产和环境监测等领域,化学分析的方法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化学分析方法。
一、定性分析定性分析是确定样品中有哪些成分的方法。
定性分析的关键在于根据不同的现象或变化来判断物质的成分。
以下为几种常见的定性分析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样品的颜色、形状、溶解性等特征来判断其成分。
2.沉淀法:根据添加特定试剂后是否生成沉淀来确定样品中的物质。
3.气体演化法:观察样品在加热或与酸碱等反应时是否产生气体,来推测物质的性质。
二、定量分析定量分析是确定样品中各组分含量的方法。
常见的定量分析方法有以下几种:1.滴定法:利用一种化学试剂与待测样品反应,在滴定过程中测定试剂用量,从而计算出待测物质的含量。
2.比色法:通过样品溶液的吸光度与标准溶液浓度之间的关系,来确定待测物质的含量。
3.电化学分析法:利用电化学方法来测定待测物质的含量,如电解法、电位滴定法等。
三、仪器分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先进的仪器和设备被应用于化学分析中。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仪器分析方法:1.质谱法:通过将样品中的成分离子化,并通过质谱仪对离子进行检测,从而确定样品中的组成。
2.核磁共振法:通过核磁共振现象的测定,来分析并确定样品中的成分。
3.红外光谱法:利用物质对红外光的吸收特性来分析样品中的成分和结构。
四、表面分析表面分析是研究材料表面成分和结构的方法,常用于材料科学和薄膜技术等领域。
以下为两种常见的表面分析方法:1.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通过静电镜或磁透镜将电子聚焦到样品表面,形成显微图像,从而观察样品的表面形貌和成分。
2.原子力显微镜(AFM):通过探针对样品表面进行扫描,测量表面的高度差异,以获得样品结构和形貌的信息。
总结:化学分析的方法众多,常见的有定性分析、定量分析、仪器分析和表面分析等。
这些方法在各个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为我们提供了解物质性质和结构的重要手段。
化学分析方法
化学分析是利用化学原理和方法对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过程。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
一、滴定法
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它以标准溶液与待测溶液发生化学反应为基础,通过滴定仪器逐滴加入标准溶液,直至反应达到终点,从而确定待测溶液中所含物质的浓度。
二、色谱法
色谱法是一种分离和定量分析方法,它利用样品在固体或液体的固定相上的吸附、分配或化学反应的性质,将混合物中的组分逐个分离,再通过检测器进行定量分析。
三、原子吸收光谱法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它利用原子对特定波长的光的吸收特性,测定物质中某种特定元素的浓度。
通过测量被吸收的光的强度,可以计算出样品中所含元素的浓度。
四、荧光光谱法
荧光光谱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它利用物质在受到光的激发后发射特定波长的荧光进行定量分析。
荧光光谱法广泛应用于生物分析、环境监测和药物研究等领域。
五、电化学分析法
电化学分析法是一种将电化学原理应用于化学分析的方法,它包括电位法、电流法和电导法等。
电化学分析法可用于测定溶
液中的离子浓度、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和反应机理等。
总之,化学分析方法包括滴定法、色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和电化学分析法等。
这些方法在定性和定量分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我们认识物质的组成和性质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化学分析方法chemical analysis method2008年06月目录普碳钢及低合金钢中——————————3~7 Mn、Si、P、Cr、Ni、Cu、Mo的测定轴承钢————————————————7~9 Mn、Cr、Mo的测定合金钢及不锈钢中———————————9~11 硅的测定———————————————12亚铁还原--硅钼蓝光度法Mn、P、Cr、Ni、Cu、Mo、Ti的测定不锈钢中———————————————12~14 Cr、Ni的测定合金钢及不锈钢中———————————14Si的测定高锰钢中———————————————14~16 Mn、Si、P的测定铸铁及合金铸铁中———————————16~21 Mn、Si、P、Cu、Cr、Ni、Mo、Mg、Ti的测定普普碳碳钢钢及及低低合合金金钢钢中中M M n n 、、S S i i 、、P P 、、C C r r 、、N N i i 、、C C u u 、、M M o o 的的测测定定((炉炉前前快快速速法法))一、 锰的测定(0.1%~2%)1、 主要试剂:a.硝酸--硝酸银溶液(0.4%)。
量400ml 蒸馏水倒入烧杯中,加入100ml 硝酸,摇匀,再加入2g 硝酸银。
b.过硫酸铵溶液(15%)。
称取60g 过硫酸铵,再加入400ml 蒸馏水。
2、 分析操作称取50mg 置于预热10ml 硝酸--硝酸银溶液的250ml 锥形烧杯中,加热溶解,加入硫酸铵溶液(15%)10ml ,渚沸30秒,取下加入40ml 蒸馏水,摇匀,流水冷却。
置于波长530nm 处,2cm 比色杯中,蒸馏水参比,进行分析测定。
二、 硅的测定1、 主要试剂a.硝酸(1+4)。
量400ml 蒸馏水倒入烧杯中,加入100ml 硝酸,摇匀。
b. 高锰酸钾(4%)。
称取4g 高锰酸钾倒入烧杯,加入100ml 蒸馏水,摇匀。
c. 碱性钼酸铵。
称取25g 钼酸铵倒入烧杯,加入500ml 蒸馏水,溶解后称取62.5g 碳酸钾缓缓倒入,摇匀。
d. 草酸(2.5%)。
称取12.5g 草酸倒入烧杯中,加入500ml 蒸馏水,,摇匀。
e. 硫酸亚铁铵(1%)。
称5g 硫酸亚铁铵倒入烧杯中,加入495ml ,再加入5ml 硫酸,,摇匀。
2、 分析操作称取试样30mg置于烧杯中,加入硝酸(1+4)10ml,加热至样品溶解摇动逸出黄色气体,滴加高锰酸钾2滴,加热至沸腾取下,立即加入碱性钼酸铵10ml,摇动10秒,加入草酸40ml,硫酸亚铁铵40ml。
置于波长680nm处,1cm比色杯中,蒸馏水参比,进行分析测定。
三、磷的测定1、主要试剂a.硝酸(1+2.5)。
量250ml蒸馏水倒入烧杯中,加入100ml硝酸,摇匀。
b.高锰酸钾(4%)。
称取4g高锰酸钾倒入烧杯,加入100ml蒸馏水,摇匀。
c.钼酸铵溶液(10%)--酒石酸钾钠(10%)。
称取5g钼酸铵倒入烧杯中,加入蒸馏水100ml;溶解后再称取5g酒石酸钾钠倒入,摇匀,(当天使用)。
d.氟化钠溶液(2.4%)--氯化亚锡(0.2%)。
称取12g氟化钠倒入烧杯中,加入蒸馏水500ml溶解;另取一烧杯,称取1g氯化亚锡倒入,再加盐酸(1+1)3ml,稍加热溶解后,再加入已配好的氟化钠溶液,摇匀,(当天使用)。
2、分析操作称取试样50ml,置于250ml锥形烧杯中,加入硝酸(1+2.5)10ml,加热至试样溶解,滴加高锰酸钾溶液(4%)4~5滴,煮沸至有棕色二氧化锰沉淀析出,取下,立即加入钼酸铵—酒石酸钾钠溶液10ml,摇匀,加入氟化钠--氯化亚锡溶液40ml,摇匀。
立即于波长660nm处,2cm比色杯中,蒸馏水参比,进行分析测定。
四、铬的测定(0.01~2%)1、主要试剂a.硝酸(1+25)。
量250ml蒸馏水倒入烧杯中,加入100ml硝酸,摇匀。
b.高锰酸钾(4%)。
称取4g高锰酸钾倒入烧杯,加入100ml蒸馏水,摇匀。
c.盐酸(1+3)。
量300ml蒸馏水倒入烧杯中,加入100ml盐酸,摇匀。
d.磷酸(1+10)。
量400ml蒸馏水倒入烧杯中,加入40ml磷酸,摇匀。
e.二苯偕肼溶液(0.5%)。
称取4g邻苯二甲酸酐,溶于100ml热无水乙醇中,加入二苯偕肼0.5g,贮于棕色瓶中。
2、分析操作称取试样10~30mg试样,置于150ml锥形瓶中,加入硝酸(1+2.5)10ml,加热溶解后,滴加高锰酸钾3~4滴,煮沸至沉淀出现(10~15秒),加入盐酸(1+3)1ml,继续加热至溶液黄色透明,加入磷酸(1+10)70ml,二苯偕肼溶液5ml,摇匀。
静置5分钟,时间不能过去。
于波长530nm处,1~2cm比色杯中,蒸馏水参比,进行分析测定。
*如果铬的含量大于1%,则可以采用轴承钢中铬的测定方法处理试样。
五、镍的测定1、主要试剂a.硝酸(1+2)。
量200ml蒸馏水倒入烧杯中,加入100ml的硝酸。
b.镍显色液。
称取氢氧化钠75g,丁二污2g,酒石酸20g ,加入500ml蒸馏水溶解后,稀释至1L。
c.过硫酸铵溶液(3%)。
称12g过硫酸铵倒入烧杯中,加入400ml蒸馏水。
2、分析操作称取试样30ml,于150ml锥形瓶中,加入硝酸(1+2)5ml,加热溶解后,加入镍显色液50ml,过硫酸铵溶液(3%)10ml,摇匀,静置2分钟。
于波长530nm处,1~2cm比色杯中,蒸馏水参比,进行分析测定。
六、铜的测定(0.1~1%)1、主要试剂a.硝酸(1+4)。
b.高锰酸钾溶液(4%)。
c.亚硝酸钠溶液(2%)。
d.柠檬酸溶液(50%)。
e.氨水(1+1)。
f.BCO溶液(0.2%)。
称取1g双环已酮草酰二腙,加入乙醇40ml及热水约200ml,稍加温溶解后,加蒸馏水稀释至500ml。
2、分析方法称取样品50~100mg,于150ml锥形瓶中,加入硝酸(1+4)5ml,低温溶解后,滴加高锰酸钾溶液(4%)3~4滴,煮沸至沉淀出现,滴加亚硝酸钠溶液(2%)6滴,还原至溶液清亮取下,加入柠檬酸溶液(50%)5ml,氨水(1+1)10ml,流水冷却至室温,加入B.C.O溶液(0.2%)10ml,加蒸馏水50ml,静置3分钟。
于波长610nm处,1~2cm比色杯中,进行分析测量。
七、钼的测定1、主要试剂a.高氯酸。
b.硝酸c.钼显色剂:抗坏血酸溶液(5%)与硫氰酸铵钠(5%)等体积混合(当天混合当天使用)。
d. 硫酸(1+19)。
2、 分析操作称取试样10~40mg 于150ml 锥形瓶中,瓶中预置3ml 高氯酸,加热并滴加硝酸助溶,中温冒烟30秒取下,放置30秒,速加20ml 混合显色剂,立即摇匀。
(当Mo >1%时,先加入硫酸<1+19>20ml ,摇匀,再加30ml 钼显色剂,立即摇匀,流水冷却至室温。
)于波长470nm 处,1~2cm 比色杯中,进行分析测量。
轴轴承承钢钢((高高合合金金钢钢))中中M M n n 、、C C r r 、、M M o o 的的测测定定((炉炉前前快快速速法法))一、 锰的测定(0.1~2%)1、 主要试剂a. 硝酸--磷酸混合酸:1350ml 蒸馏水加450ml 硝酸,70ml 磷酸混匀。
用前每100ml 溶液中加入0.4g 硝酸银溶解使用。
b. 过硫酸铵溶液(10%)。
c. 高氯酸。
2、 分析操作称取50mg 试样于150ml 锥形瓶中,加2ml 高氯酸,加热并滴加硝酸溶解后,冒高氯酸烟30秒,取下,流水冷却后,加15ml 硝酸--磷酸混酸,15ml 过硫酸铵溶液,煮沸30秒,取下,流水冷却10秒,加30ml 蒸馏水,摇匀。
于波长530nm 处, 2cm 比色杯中,进行分析测量。
二、 铬的测定1、 主要试剂a.氢氟--氯化钠混合液:在氢氟酸中加入氯化钠至饱和,使用上面澄清液。
b.硝酸--磷酸混合酸:(硝酸+磷酸+蒸馏水=120+120+760)。
c.高锰酸钾溶液:2%。
d.盐酸(1+2)。
e.磷酸--硼酸溶液(100ml溶液中含磷酸4ml,硼酸2g)。
f.二苯偕肼溶液(0.5%乙醇溶液):称取4g苯二甲酸酐溶于少量乙醇中,加入0.5g二苯偕肼,用乙醇稀至100ml,摇匀,贮于棕色瓶中。
2、分析操作称取试样10mg于预置1ml高氯酸的锥形瓶中,滴加氢氟酸--氯化钠溶液6~8滴助溶。
溶完后立即加硝酸--磷酸混合酸8ml,高锰酸钾溶液(2%)2ml,煮沸10秒,加入盐酸(1+2)1ml,煮沸至红色消失(如红色不消失,可补加盐酸(1+2)不许),加入磷酸--硼酸溶液50ml,加二苯偕肼溶液5ml,摇匀。
于波长530nm处, 1cm比色杯中,进行分析测量。
三、钼的测定1、主要试剂a.高氯酸b.硝酸c.钼显色剂:抗坏血酸溶液(5%)与硫氰酸(5%)等体积混合(当日混合,当日使用)。
d.硫酸(1+19)。
2、分析操作称取试样10~40mg,于150ml锥形瓶中,瓶中预置3ml高氯酸,加热并滴加硝酸助溶。
中温冒烟30秒,取下放置30秒,速加20ml 混合显色剂,立即摇匀。
(当Mo >1%时,先加入硫酸<1+19>20ml ,摇匀,再加30ml 钼显色剂,立即摇匀,流水冷却至室温。
)于波长470nm 处, 1~2cm 比色杯中,进行分析测量。
合合金金钢钢及及不不锈锈钢钢((不不含含N N i i 、、C C r r ))C C u u 、、M M o o 、、M M n n 、、P P 、、T T i i 的的联联合合测测定定1、 主要试剂a. 溶样酸:盐酸、过氧化氢;过氧化氢→王水(盐酸+硝酸=3+1)b. 磷酸(5+95)。
c. 过硫酸铵溶液(5%):十五天有效。
d. 二苯偕肼溶液(0.5%)乙醇溶液。
每100ml 热乙醇中加邻苯二甲酸酐4g 溶解后,加入0.5g 二苯偕肼溶解后,贮于棕色瓶中。
(温度不宜太高,防止燃烧)e. 碱性酒石酸钠溶液(15%),含10%氢氧化钠。
(同f 配在一起加热溶解)f. 碱性丁二污溶液(0.5%),含10%氢氧化钠。
(同e 配在一起加热溶解)g. 氢氧化钠溶液(10%),用于e 、f 。
h. 硫酸(1+1),(1+10)。
i. 氨性柠檬酸铵溶液(15%),氨水(1+1)配制。
j. B.C.O 溶液(0.1%):乙醇(1+1)溶液。
(双环已酮草酰一腙) k. 硫氰酸铵溶液(25%)。
l. 钼酸铵--酒石酸钠溶液(各9%,1+1使用前混合。
)m. 氟化钠(2.4%)--氯化亚锡溶液(0.2%):每100ml 氟化钠溶液(2.4%)中加0.2g氯化亚锡溶解。
(当班溶解,当班使用)**先烧开蒸馏水再加入药品,以免腐蚀玻璃,配500ml加入2ml盐酸。
n.抗坏血酸(5%):用乙醇(1+1)配制。
o.高碘酸钠溶液(4%):每100ml溶液中含磷酸30ml,硝酸20ml,加热煮沸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