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树县防风治沙存在的问题和措施
- 格式:pdf
- 大小:100.89 KB
- 文档页数:1
谈风沙区综合治理的措施及建议摘要根据阳谷县青杨李风沙区治理的成功经验,阐述了其治理措施,对后续工程建设提出了合理建议,供同类工程建设时参考。
关键词风沙区治理;措施;建议 1综合治理措施1.1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综合治理从调查情况看,风沙区的群众虽有着改善生存环境,尽快致富奔小康的强烈愿望,但又缺乏必要的农业技术,阳谷县水保工作人员针对这种情况,从规划开始,就始终科技先行,因地制宜。
一是顺应农业产业结合调整的大潮流,不再将治沙改土后的土地种植一般粮食作物。
水保科技工作者根据土质化验结果,经林业专家建议,推荐种植当时较优良的杏树新品种美国凯特、金太阳。
实践证明,该品种在砂壤土中生长旺盛,且无病虫害,易于管理,效果显着。
二是沟渠、路、林、机井综合全理布局。
风沙区内由于自然环境恶劣,加之各方面投入少,沟渠路林基本都是自然形成,沟弯、路窄、树不成行。
水保技术人员将治理区分成两大区,一区是对原有沟渠进行拓宽、清淤,沿沟渠的道路加宽,种植防风林,营造防风林网[3],对土地基本以渠灌为主;另一区是对无沟渠、调水困难的高亢地区,采取井灌,每眼井的控制面积掌握在2.67~4.00 hm2。
通过科学规划,综合治理,不但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而且为风沙区的根本治理奠定基础[4]。
由于风沙区内多缓岗,大面积的土地平整比较浪费财力,技术人员把缓岗区分解成6.67 hm2左右的子区分别平整,做成平原梯田,控制每一子区内地面坡降不大于0.3%。
在沟渠的施工中,一律使用大型机械,严格按照施工图纸放线、开挖,以保证工程质量。
所开挖土方用于加高、加宽原有的生产路,晾出多余水分后,再碾压密实。
所有新打机井,均由县水务局技术人员电测定位,按照水文地质资料选定井型,由专业井队承揽工程施工任务,所需填砾、砂管、滤水管、提水工具均由专业生产厂家提供,杜绝假冒伪劣产品进入,以确保成井质量。
防风林、经济林的栽种直接关系到风沙区治理的成败,技术人员专门聘请了林业果木专家现场技术指导,从苗木的购置、择选、栽种、剪枝、浇水,都一一指点到位,成活率达95%以上。
防风治沙工程措施方案一、项目背景我国地广人多,幅员辽阔,风沙侵蚀严重,给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生态环境等方面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为了建设美丽乡村,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人民生活,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了对防风治沙工程的投入。
因此,编制防风治沙工程措施方案成为了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工程措施方案内容1. 生态治沙生态治沙是指通过植被的恢复和保护,促进土地的生态恢复,达到减少风沙的目的。
具体措施包括:植树造林、建设草原生态保护区、恢复湿地等。
通过生态治沙措施,可以有效减少风沙的产生和扩散,保护生态环境。
2. 农田防风农田防风是指通过合理的农田管理措施,减少或避免风沙对农田的侵蚀。
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农田风固植被带、建设农田防护林带、加强农田水土保持等。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减少风沙对农田的侵蚀,保护农作物的生长。
3. 建设风沙工程设施建设风沙工程设施是指通过人工建设一些防风设施,减少或避免风沙对工程项目的影响。
具体措施包括:修建风沙墙、设置风沙网、修建风沙坝等。
这些工程设施可以有效减轻风沙的影响,保护工程项目的安全。
4. 预警监测预警监测是指通过一些先进的监测设备,及时发现风沙的形成和扩散,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应对。
具体措施包括:建设风沙监测站、使用遥感技术监测风沙等。
通过预警监测,可以提前发现风沙的形成和传播,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范。
5. 宣传教育宣传教育是指通过一些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增强人们对防风治沙的重视。
具体措施包括:开展防风治沙知识宣传、组织防风治沙义工活动等。
通过宣传教育,可以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防风治沙的良好氛围。
以上所述是防风治沙工程措施方案的主要内容和要点。
在实施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具体的地理环境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工程计划和措施方案。
只有通过科学的规划和有效的实施,才能取得良好的防风治沙效果,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做出应有的贡献。
村乡科技XIANGCUN KEJI78XIANGCUN KEJI 2021年6月(中)林业生态保护中防沙治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周霞(榆林职业技术学院林学院,陕西榆林719000)[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水、森林等各类资源被不断消耗,土地荒漠化日益加剧。
要想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开展防沙治沙工作迫在眉睫。
本文阐述土地荒漠化的成因,提出林业生态保护中的防沙治沙举措,为我国荒漠化治理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林业;生态保护;防沙治沙[中图分类号]S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909(2021)17-78-2防沙治沙工作的开展效果是影响人们生活品质和环境的重要因素。
因此,如何开展防沙治沙工作成为现阶段林业生态保护中相关人员面临的首要问题。
1荒漠化成因和林业生态保护的重要性1.1荒漠化成因导致我国土地荒漠化的因素可分为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
就自然因素而言,我国部分地区土地含沙量较高,沙质土壤易受风力等侵蚀,形成风沙,导致土地荒漠化。
部分地区由于降雨量减少而易遭受旱灾,对当地植被的自然生长环境造成影响,加重土地荒漠化,对林业可持续发展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可能导致林业生态资源消亡。
改林为耕、过度开垦、砍伐林树及过度放牧等则属于人为因素,这些行为严重阻碍了生态保护工作的开展,对林业可持续发展造成了极大威胁[1]。
1.2保护林业生态的重要性生态保护与林业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是构成生态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
在土地荒漠化不断加剧的当下,加强林业生态保护工作,对改善特定地区土地荒漠化现状具有重要意义。
现阶段,建设完善的林业资源体系、培养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落实生态保护工作,并进一步扩大林业资源种植规模、开拓林业项目渠道,以达到林业生态和环境保护的目标,成为防沙治沙任务的指导思想及林业生态保护工作的基石,为最终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2]。
2林业生态保护中防沙治沙存在的问题2.1利益机制不完善现阶段,在林业生态保护中影响防沙治沙工作开展的主要问题是缺乏较为完善的利益机制。
防风固沙措施有哪些
防风固沙工程也叫风(治)沙工程,是在风沙地貌学研究的应用基础部分。
它旨在防止土地沙漠化,保护农田、牧场、交通和居民点等免受风沙流和沙丘侵袭的危害。
那么防风固沙措施有哪些呢?风灾有哪些常见风型呢?
防风固沙措施有
1、植物治理。
沙漠植物治理指在沙漠地区播种沙生植物,以阻止沙漠扩张及改善沙漠土地。
沙生植物具有水分蒸腾少,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发达等特点,可抵抗狂风袭击,并尽快将水分和养料输送到亟需的器官,其细胞内经常保持较高的渗透压,具有很强的持续吸水能力,使植物不易失水,能够适应干旱少雨的环境。
2、设置沙障。
主要有草方格沙障、黏土沙障、篱笆沙障、立式沙障、平铺沙障等。
草方格沙障使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流动沙丘上扎成挡风墙,以削弱风力的侵蚀,同时有截留降雨的作用,能提高沙层的含水量,有利于沙生植物的生长。
黏土沙障是将黏土在沙丘上堆成高20~30。
治风沙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林草覆盖:种植和培育适应干旱和风沙环境的植物,如防风林、固沙草等,可以增加土壤的固结力,防止风沙的侵蚀。
通过合理的林草覆盖,可以稳定土壤表面,减少土壤脱水和风沙的产生。
2. 沙地固定:利用人工或天然的方法将流动的沙丘固定起来,防止其进一步移动。
人工方法包括搭建固沙堤、建造垄沟等,天然方法包括利用沙绒、灌木丛等进行固定。
3. 防沙治沙工程:通过修建防风墙、建设风口导流设施等工程措施,改变地形和风向,缓解和减少沙尘暴的发生。
此外,还可以进行河道整治、湿地保护等工程措施,恢复或创造湿地和水系,减少风沙的生成和扩散。
4. 砂地石化:通过添加改良剂和水分等,使砂地发生固结和石化作用,增强土壤的稳定性和抵抗风沙的能力。
5. 生态保护:加强对自然生态的保护,恢复破坏的生态系统,保护濒危植物和动物物种等,使自然界能够自我修复和抵御风沙侵蚀。
综上所述,治风沙需要综合运用林草覆盖、沙地固定、防沙治沙工程、砂地石化和生态保护等多种措施,以达到减少风沙侵蚀、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林业治沙工作保障措施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干旱、沙漠化等问题越发明显。
我国东北、西北等地域沙漠化、荒漠化问题日益严重,严重影响当地的生态和人民的生产生活。
因此,林业治沙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工作,也是保障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
林业治沙的目的在于创建绿色生态屏障,防止沙地进一步扩散,提高沙地的植被覆盖率和绿化率,从而保护土地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改善人民生活质量。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林业治沙需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保障措施。
植树造林植树造林是林业治沙中最基础的工作。
通过在沙地上植树造林,可以增加植被覆盖率,抑制沙漠化的扩散。
同时,还可以提高土地的保水能力和保肥能力,促进土地肥沃度的重建。
在进行植树造林时,要根据地理环境和物种特性选择合适的树种种植,保证植树成活率和绿化效果。
林下经济林下经济是指在树林下层开展农牧业、畜牧业、苗木经济等业务,是一种绿色发展经济的方式。
通过林下经济,可以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还可提高沙地的生态环境和生态效益。
对于沙漠地区而言,林下经济有助于促进当地土地的绿化和土地的可持续发展。
沙漠化防治管理沙漠化是影响全球生态平衡的一个民生大事,为了有效治理沙漠化现象,需要完善沙漠化防治管理,采取预防和治理相结合的措施。
沙漠化防治管理工作包括水保工程、林下经济、环境监测和公共教育等方面。
针对不同的沙漠化类型,需要制定不同的沙漠化防治管理方案,综合采取各种防治措施,达到根治沙漠化的目的。
推广绿色生活推广绿色生活是林业治沙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措施,它不仅有利于节约能源,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
推广绿色生活方式包括: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循环利用、合理用水等等。
发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绿色生活,可以推动沙漠化防治工作的普及和深度发展,从而实现绿色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
总之,林业治沙是涉及到我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工程,为了更好地保障我们环境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加强林业治沙工作,贯彻以上的保障措施,全面提高林业治沙的工作效能和生态效益。
防风治沙工程措施方案有哪些一、背景概述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和环境的不断恶化,沙尘暴频发成为了一个普遍的现象。
沙尘暴的严重程度既伤害了人类的健康,又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小的危害。
当前防风治沙工程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我们急需开展有效的措施来治理沙漠化,净化环境。
本文就防风治沙工程措施方案进行了较为详细和全面的阐述。
二、目前防风治沙工程的情况我国地域广阔,沙漠化土地占地面积的比例相当大,而目前正在进行的防风治沙工程还面临着不少的挑战。
具体表现为:一是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
当前的防风治沙工程多数是依靠荒漠化土地进行人工造林的方式进行治理,这种治理方法比较局限,而且很难形成一个系统性和整体性的政策。
二是技术水平不够,缺乏创新意识。
当前防风治沙工程使用的技术手段主要还处于传统阶段,缺乏创新意识,对一些新的治理技术和设备的应用还不够广泛。
三是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防风治沙工程的周期长、难度大,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但目前国家各有关部门对这方面的资金投入还不够充足。
三、防风治沙工程措施方案1. 加大政策和法规的支持。
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提高对防风治沙工程的重视程度,鼓励社会力量的参与,完善资金扶持政策,促进防风治沙工程的推进和落地。
要完善相关法规,加强法律的约束力,从源头上对防风治沙工程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2. 推广环保节能工程。
在防风治沙工程中,要尽量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采用环保、节能的工程设施和设备,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降低对周围环境的破坏。
同时要培养人们的环保节能意识,树立低碳、节约、环保的生态理念,促进良好的生态环境。
3. 强调科技创新。
要加大资金投入,推动科技创新,研发高效、节能、环保的治沙技术和装备,提高防风治沙工程的施工水平和效率,因地制宜地实施技术创新,发挥科技在治理荒漠化中的重要作用。
4. 依靠生态工程治理。
大力开展生态工程,采用生态护坡、建设湿地等措施,改善土地生态环境,提高土地的保水保肥能力,促进植被的恢复和生态系统的修复,从根本上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对资源的消耗。
防风防沙措施引言在一些气候干燥且土地裸露的地区,例如沙漠、荒漠或沿海地区,经常会受到强烈的风沙侵蚀。
风沙不仅对植被和土地造成破坏,还可能对人类和动物的生活产生严重影响。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防风防沙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防风防沙措施及其实施方法。
1. 植被覆盖1.1 植树造林植树造林是常见的防风防沙的手段之一。
植树能够增加地表的覆盖率,减少风沙的侵袭。
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树种进行植树造林,可以有效地固定沙地,减少沙尘暴的发生。
1.2 草籽播种草籽播种也是一种常见的防风防沙措施。
选择适应干旱和风沙条件的草种进行确认,通过播种增加地表的覆盖率,减少土壤风蚀。
此外,草地还能吸收水分,增加土壤固结度,防止局地沙尘暴的发生。
2. 地形调整2.1 沙墙沙墙是一种通过人工修建墙体来防风防沙的方法。
选择适当的位置修建沙墙,能够阻挡风沙的流动,减少沙尘暴的发生。
沙墙在修建时通常采用非耕地区域,例如山坡或沙丘顶部。
2.2 建立护坡通过修建护坡,可以起到固定土壤的作用,防止其被风沙侵蚀。
在修建护坡时,可以选择适合当地土壤条件的材料进行填筑,例如石头、树枝等。
护坡还可以与植被覆盖相结合,增强防风防沙效果。
3. 技术措施3.1 风沙网风沙网是一种常见的技术措施,用于防止沙尘暴的发生。
它通常由一种特殊的材料制成,能够阻挡风沙的流动,减少土壤风蚀。
风沙网广泛应用于道路、铁路和建筑工地等需要进行风沙防护的地方。
3.2 喷砂固化喷砂固化是一种在土壤表面喷洒石英砂,通过砂粒之间的粘结作用固化土壤的方法。
通过喷砂固化,可以增加土壤的固结度,减少风沙的侵蚀。
4. 社会参与防风防沙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社会各方的参与和支持。
政府部门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鼓励和支持防风防沙工作。
同时,社会组织和居民也可以加入到防风防沙行动中,通过义务植树、沙尘暴预警等方式积极参与防风防沙工作,共同保护环境。
结论在风沙频发的地区,采取一系列的防风防沙措施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