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及北宋词(下).
- 格式:ppt
- 大小:4.14 MB
- 文档页数:56
苏轼的一生及诗句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一读这极具代表性的25首诗词,到苏东坡跌宕起伏的人生里走一回!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上人困蹇驴嘶。
1061年,苏轼仕途正式开启。
24岁,前路坦荡,人生顺遂,似乎一抬眼就能看到闪着光芒的未来。
1061年冬,苏辙送苏轼至郑州,分手回京,作诗寄苏轼,这是苏轼的和作。
苏辙19岁时,曾被任命为渑池县主簿,未到任即中进士。
他与苏轼赴京应试路经渑池,同住县中僧舍,同于壁上题诗。
如今苏轼赴陕西凤翔做官,又要经过渑池,苏辙因而作《怀渑池寄子瞻兄》,诗云:“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
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
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
遥想独游佳味少,无言骓马但鸣嘶。
”苏轼的和诗,四个脚韵与原作全同,却纵笔挥洒,丝毫未受束缚。
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071年,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调离京师,迎来他人生的第一个失意点。
他在担任杭州通判时期,曾经写下了许多关于西湖美景的诗,《饮湖上初晴后雨》作于1073年。
从诗意看,作诗当天朝晴暮雨,诗人既为酒所醉,亦为美景所醉。
既写了西湖的水光山色,也写了西湖的晴姿雨态。
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
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
可以想见在不同天气下的湖山胜景,也可想见诗人即景挥毫时的兴会及其洒脱的性格、开阔的胸怀。
【导语】苏轼,字⼦瞻、和仲,号铁冠道⼈、东坡居⼠,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四川省眉⼭市)⼈,祖籍河北栾城,北宋⽂学家、书法家、画家。
下⾯是⽆忧考分享的苏轼经典的古诗词及译⽂。
欢迎阅读参考!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 三⽉七⽇,沙湖道中遇⾬。
⾬具先去,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
⽵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蓑烟⾬任平⽣。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头斜照却相迎。
回⾸向来萧瑟处,归去,也⽆风⾬也⽆晴。
译⽂: 三⽉七⽇,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拿着⾬具的仆⼈先前离开了,同⾏的⼈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
过了⼀会⼉天晴了,就做了这⾸词。
不⽤注意那穿林打叶的⾬声,何妨放开喉咙吟唱从容⽽⾏。
⽵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蓑⾐任凭风吹⾬打,照样过我的⼀⽣。
春风微凉吹醒我的酒意,微微有些冷,⼭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
回头望⼀眼⾛过来的风⾬萧瑟的地⽅,我信步归去,不管它是风⾬还是放晴。
《蝶恋花·春景》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燕⼦飞时,绿⽔⼈家绕。
枝上柳绵吹⼜少,天涯何处⽆芳草! 墙⾥秋千墙外道,墙外⾏⼈,墙⾥佳⼈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情恼。
译⽂: 花⼉残红褪尽,树梢上长出了⼩⼩的青杏。
燕⼦在天空飞舞,清澈的河流围绕着村落⼈家。
柳枝上的柳絮已被吹得越来越少,但不要担⼼,到处都可见茂盛的芳草。
围墙⾥⾯,有⼀位少⼥正在荡秋千,少⼥发出动听的笑声,墙外的⾏⼈都可听见。
慢慢地,围墙⾥边的笑声就听不见了,⾏⼈惘然若失,仿佛多情的⾃⼰被⽆情的少⼥所伤害。
《望江南·超然台作》 苏轼 春未⽼,风细柳斜斜。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城花。
烟⾬暗千家。
寒⾷后,酒醒却咨嗟。
休对故⼈思故国,且将新⽕试新茶。
诗酒趁年华。
译⽂: 春天还没有过去,微风细细,柳枝斜斜随之起舞。
试着登上超然台远远眺望,护城河内半满的春⽔微微闪动,满城处处春花明艳,迷迷蒙蒙的细⾬飘散在城中,千家万户皆看不真切。
【导语】这⾸《浣溪沙》词是苏轼43岁在徐州任太守时所作。
下⾯是分享的苏轼诗词《浣溪沙·簌簌⾐⼱落枣花》原⽂译⽂赏析。
欢迎阅读参考! 《浣溪沙·簌簌⾐⼱落枣花》 宋代:苏轼 徐门⽯潭谢⾬,道上作五⾸。
潭在城东⼆⼗⾥,常与泗⽔增减清浊相应。
簌簌⾐⼱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古柳卖黄⽠。
(缲通:缫) 酒困路长惟欲睡,⽇⾼⼈渴漫思茶。
敲门试问野⼈家。
【译⽂】 枣花纷纷落在⾏⼈的⾐襟上,村南村北响起车缫丝的声⾳,古⽼的柳树底下有⼀个⾝穿粗布⾐的农民在叫卖黄⽠。
路途遥远,酒意上⼼头,昏昏然只想⼩憩⼀番,太阳正⾼⼈倦⼝渴好想喝些茶⽔解渴。
于是敲开野外村民家,问可否给碗茶? 【注释】 徐门:即徐州。
谢⾬:⾬后谢神。
簌簌:纷纷下落的样⼦,⼀作“蔌蔌”,⾳义皆同。
缫车:纺车。
缫,⼀作“缲”,把蚕茧浸在热⽔⾥,抽出蚕丝。
⽜⾐:蓑⾐之类。
这⾥泛指⽤粗⿇织成的⾐服。
《汉书.⾷货志》有“贫民常⾐⽜马之⾐”的话。
漫思茶:想随便去哪⼉找点茶喝。
漫,随意,⼀作“谩”。
【赏析】 这⾸《浣溪沙》词是苏轼43岁在徐州任太守时所作。
公元1078年(元丰元年)春天,徐州发⽣了严重旱灾,作为地⽅官的苏轼曾率众到城东⼆⼗⾥的⽯潭求⾬。
得⾬后,他⼜与百姓同赴⽯潭谢⾬。
苏轼在赴徐门⽯潭谢⾬路上写成组词《浣溪沙》,共五⾸,这是第四⾸。
作品描述他乡间的见闻和感受。
艺术上颇具匠⼼,词中从农村习见的典型事物⼊⼿,意趣盎然地表现了淳厚的乡村风味。
清新朴实,明⽩如话,⽣动真切,栩栩传神,是此词的显著特⾊。
此词上⽚写景,下⽚抒情。
需要指出的是,这⾸词中所写的景,并不是⼀般情况下通过视觉形象构成的统⼀的画⾯,⽽是通过传⼊⽿⿎的各种不同的⾳响在诗⼈意识的屏幕上折射出的⼀组联续不断的影象。
这⾸词是苏轼在徐州(在今江苏省)作官的时候写的。
按照当时的迷信风俗,⼀个关⼼农事的地⽅官,天⼤旱,要向“龙王爷”求⾬;下了⾬,⼜要向“龙王爷”谢⾬。
苏轼的宋词10首(精选4篇)整理苏轼的宋词10首(精选4篇)《行香子·清夜无尘》首先描述了抒情环境:夜气清爽,尘滓皆无,月光皎洁如银。
此种夜的恬美,只有月明人静之后才能感到,与日间尘世的喧嚣判若两个世界。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苏轼诗词,盼望能关心到大家!苏轼的宋词10首(精选篇1)[宋] 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愿栖,孤独沙洲冷。
苏轼的宋词10首(精选篇2)[宋] 苏轼春已老,春服几时成。
曲水浪低蕉叶稳,舞雩风软纻罗轻。
酣咏乐升平。
微雨过,何处不催耕。
百舌无言桃李尽,柘林深处鹁鸪鸣。
春色属芜菁。
苏轼的宋词10首(精选篇3)[宋] 苏轼三入承明。
四至九卿。
问书生、何辱何荣。
金张七叶,纨绮貂缨。
无汗马事,不献赋,不明经。
成都卜肆,孤独君平。
郑子真、岩谷躬耕。
寒灰炙手,人重人轻。
除竺乾学,得无念,得无名。
行香子·清夜无尘[宋] 苏轼清夜无尘。
月色如银。
酒斟时、须满非常。
浮名浮利,虚苦劳神。
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
且陶陶、乐尽天真。
几时归去,作个闲人。
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行香子·昨夜霜风[宋] 苏轼昨夜霜风。
先入梧桐。
浑无处、回避衰容。
问公何事,不语书空。
但一回醉一回病,一回慵;朝来庭下,光阴如箭,似无言、有意伤侬。
都将万事,付与千钟。
任酒花白,眼花乱,烛花红。
行香子·过七里濑[宋] 苏轼一叶舟轻,双桨鸿惊。
水天清、影湛波平。
鱼翻藻鉴,鹭点烟汀。
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
算当年、虚老严陵。
君臣一梦,今古空名。
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行香子·北望平川[宋] 苏轼北望平川。
野水荒湾。
共寻春、飞步孱颜。
和风弄袖,香雾萦鬟。
正酒酣时,人语笑,白云间。
飞鸿落照,相将归去,澹娟娟、玉宇悠闲。
何人无事,宴坐空山。
望长桥上,灯火乱,使君还。
东坡[宋] 苏轼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北宋-苏轼《后赤壁赋》原文、译文及注释题记:《赤壁赋》写于苏轼一生最为困难的时期之一——被贬谪黄州期间。
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曾于七月十六和十月十五两次泛游赤壁,写下了两篇以赤壁为题的赋,后人因称第一篇为《前赤壁赋》,第二篇为《后赤壁赋》。
原文:后赤壁赋北宋-苏轼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
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
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
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
盖二客不能从焉。
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
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
适有孤鹤,横江东来。
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
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
“呜呼!噫嘻!我知之矣。
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
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翻译: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
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出发,准备回临皋亭。
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
有两位客人跟随着我,一起走过黄泥坂。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这时霜露已经降下,叶全都脱落,我们的身影倒映在地上,抬头望见明月高悬,四下里瞧瞧,心里十分快乐,于是一面走一面吟诗,相互酬答。
已而叹曰:“过了一会儿,我叹惜地说:“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有客人却没有酒,有酒却没有菜,月色皎洁,清风吹拂,这样美好的夜晚,我们怎么度过呢?”客曰:“一位客人说:“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
宗师列传苏轼篇诗文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间慧眼,沉着疏通,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政治才能被誉为北宋文学史上的一代宗师。
他的诗文不仅流传千古,更展现了他的豁达胸襟和深刻思想。
苏轼是北宋时期的文坛泰斗,他的诗文刚劲豪放,自成一家,被誉为“苏门四学”,影响深远。
他的作品既传世,又载入史册,为后人流传诵读。
苏轼的诗文别具一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
他是北宋文学的代表人物,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宗师。
苏轼一生多灾多难,却始终保持豁达心态,笔下畅怀壮志。
他的诗文如流水潺潺,气象万千,情感丰富,深沉广阔。
他擅长描写山水,描绘人情,富有幽默感和哲理性,被誉为“东坡先生”。
苏轼的诗文中,常见对人生、政治、品德等方面的思考,充满哲理和警示意味。
他的观点深邃独特,引人深思。
他笔下的文章,多言至理,多句言辞,幽默风趣,令人拍案叫绝。
苏轼的诗文中,揭示了他的“士大夫”风范,尤其是在政治上的坚守和不屈。
他曾多次遭遇责罚,却始终坚守自己的原则,表现出高尚的人格和坚定的信念。
他的作品深受人们的喜爱,流传至今,成为后人学习的楷模。
苏轼的诗文才华横溢,以其深刻的思想和敏锐的观察,展现了他的卓越智慧和文学魅力。
他的作品中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继承了前贤的智慧,开创了独具一格的文学风貌。
苏轼以其超凡文字才华和丰富情感塑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学形象,成为文学史上的一位宗师。
他的作品饱含哲理,充满启迪,既传世,又永恒,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
苏轼的诗文,像一只熠熠生辉的明珠,永远闪亮着。
他以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深邃的思想魅力,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为后人树立了崇高的榜样。
苏轼的诗文永远流传,永远发光发亮,永不逝去。
第二篇示例: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
北宋时期文学家、书法家、绘画家、医学家。
以文学家和书法家而著称于世。
他的文学才华卓绝,留下了大量优秀的诗文作品,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轼散文名篇(宋词苏轼名篇)1、《江城子》清江南xx月多芳草,春在蒙蒙细雨中。
2、一代:宋:柳永《蝶恋花》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浣溪沙》:“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4、春天里,万物复苏,春天里,草木萌发生气,小草也发芽了,柳树也发芽了,假如用一把大伞遮挡阳光,一旦到达阴霾,千条万条的裤子就会折断似地毯子,这时候,小河也来凑喧闹。
5、《水调歌头》宋代:黄庭坚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6、《题金陵渡》唐·张金陵津渡水山楼,家在江南城北是天际。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
7、人行,必有伴侣之心,其心不行不慎。
8、《水龙吟·西湖》宋代·苏轼西湖春色,一片春愁。
9、《题金陵渡》唐·张金陵津渡水山楼,家在江南城北是天际。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
10、一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出自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11、一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出自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12、一,xx岁了,他的诗歌写得多么动人,多么好玩,他的作品也多么美丽,他的作品也多么的精*!13、一,天高云淡。
14、《春日》: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15、李清照《声声慢》,《声声慢》,《声声慢》.《声声慢》,《声声慢》[9]16、11]《宋词》卷三百17、《江城子》江城子·乙卯正月夜记梦18、有一首诗最为动人,那就是青春;有一段人生最漂亮,那就是青春;有一道风景最为亮丽,那就是青春。
请不要吝啬在我们的友情里,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让我感觉到你的爱。
19、一生死两茫茫,不思考,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20、人皆养子望聪慧,我被聪慧误一生。
苏轼在黄州写的诗苏轼在黄州写的诗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接下来就由小编带来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1.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写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七月,是苏轼贬居黄州时游黄风城外的赤壁矶时所作。
此词对于一度盛行缠绵悱恻之风的北宋词坛,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2.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苏轼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
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本词作于东坡贬居黄州的第四年,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
全词通过描绘快哉亭周围壮阔的山光水色,抒发了作者旷达豪迈的处世精神。
3.满庭芳苏轼有王长官者,弃官黄州三十三年,黄人谓之王先生。
因送陈慥来过余,因为赋此。
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
凛然苍桧,霜干苦难双。
闻道司州古县,云溪上、竹坞松窗。
江南岸,不因送子,宁肯过吾邦?摐摐,疏雨过,风林舞破,烟盖云幢。
愿持此邀君,一饮空缸。
居士先生老矣,真梦里、相对残釭.歌声断,行人未起,船鼓已逢逢。
这首词是苏轼发配黄州时的作品。
4.满庭芳苏轼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
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
且趁闲身未老,须放我、些子疏狂。
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
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
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