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小数的初步认识总复习教案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06.50 KB
- 文档页数:5
三年级下册数学《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三年级下册数学《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精选7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年级下册数学《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精选7篇),欢迎大家分享。
三年级下册数学《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篇1内容:教科书第102页至103页例1-例2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初步认识小数,能读写简单的小数;2、具体情景中感悟小数与整数的大小关系,增强数感;3、能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简单数量,并进行交流;4、初步体会到小数与人们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小数的作用和价值。
教学重难点: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推动新知的学习,初步认识小数,能读写小数。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在课前了解教科书的价格以及生活中所存在的小数。
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揭示课题师:孩子们,这节课老师和你们一起去认识一位新朋友。
(板书课题:小数)生:朗读课题。
二、教学新知1、教学小数的意义1)师:有谁知道小数都长成什么样子,你愿意把它写在黑板上让我们都来认识它吗?追问,你都在哪里见到它的?(点评:你真是一个细心的孩子,你的观察能力真强,我知道你也是一个爱学习的孩子)2)揭示小数的意义师:原来长成这个样子的数都是小数。
像这样的数都是小数。
3)让学生尝试着读一读师:谁愿意当小老师?那你把这些数念给大家听2、认识小数和小数的读写方法①教学小数的读法a)师:刚才同学们对小数的读法有了不同意见,他们几个人中谁读错了,我们去书中找一找答案,请同学们打开书102页,默读,等会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的阅读能力强,从中获取的知识最多。
b)请同学们以同桌为单位相互交流一下你们刚才从书中获得了哪些知识。
c)学生反馈,请学生把书中了解到的知识向全班同学交流。
d)小数的读法,先读整数部分,再读小数点,最后读小数部分且是从左到右顺序读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即可。
《小数的初步认识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梳理本单元知识内容,理解小数的意思,能比较简单的数的大小,会进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2.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分层次检验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在练习中及时查漏补缺。
3.在解题过程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解决与小数加减法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同学们,第七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呢?请你结合下面的提纲,回忆一下吧?1.小数的初步认识师:我们一起学习了小数,你有哪些了解呢?生1:一个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和小数点部分组成。
数中的圆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数叫做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数叫做小数部分。
生2:读小数时,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小数点,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
生3:写小数时,先写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写法去写,如果整数部分是零就直接写0,再在个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最后依次写出小数部分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无论有几个0都要一一写出。
2.小数的意义师:你知道小数和分数之间的关系吗?生: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形式,一位小数可以写成十分之几;两位小数可以写成百分之几。
3.小数的大小比较师:你还记得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吗?生1:比较两个一位小数的大小,先比较他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这个小数就大。
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他们的十分位,十分位大的,这个小数就大。
4.小数的简单计算师:怎么计算小数加减法呢?生: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先把数位对齐,也就是把小数点对齐,然后,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提问引起学生回忆,师生一起总结与小数有关的知识,回忆小数与分数的联系,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基础练习1.直接写出得数。
4.5+2.4=0.7+0.3= 1.7-1.5=3.7+6.1=7.6-4.2=1-0.5=2.鲜花配绿叶。
3.写出下面小数。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相关推荐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精选9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篇1教学目的:1、知道一、两位小数的含义,能初步应用,会读,会写一位小数。
2、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独立探究与发现意识。
3、让学生认识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理解一位小数的含义。
教学关键:一位小数与十分之几的关系,两位小数与百分之几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物品,彩条。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这儿有一个小朋友,他要到文具店去买东西,不一会儿就买了一大袋东西。
每件物品上都有价格标签,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仔细观察每一件物品的标价,按照物品标价的特点分类。
(目的:通过分类让学生把整数分为一类,小数分为一类)师:那一小组起来汇报,你们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要这样分?(一类是整元的,另一类物品不是整元的)第二组数是小数。
(用课件分物品)师:通过同学们的汇报可以看出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对小数有一定了解,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走进小数王国,去认识小数。
(板书:(小数的初步认识)二、探究发现(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发现小数,通过自己观察,讨论行到小数的含义。
)1、认识零点几,发现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出示课件师:一支铅笔的价钱是0.1元,你们去买这支铅笔需要多少钱?(一角钱)我们可以发现什么(1角可以用力0.1元来表示)出示一角钱,这是多少钱,帮我数一数有几个一角(10个),也就是多少钱(1元),那么1角是一元的几分之几,1角就是几分之几元(元),我们就可以得到1角就是元。
角与0.1元有什么关系呢?(意思一样,写法不同)师:1 角可以用元表示,1角还可以用0.1元表示,那么元还可以怎样表示( 元还可以写成0.1元)板书2、出示2角钱2角钱用元做单位可以怎样表示(0.2元),我们是用什么方式表示的(小数)还可以用分数怎样表示(元)3角呢、6角呢?观察:元还可以写成0.1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三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优秀10篇)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写作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作者整理分享了10篇三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篇一课题:小数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体会小数的含义,能认、读、写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2.过观察思考、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经历小数含义的探索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会讨论交流,与人合作。
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习惯。
通过了解小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创设情境:小明家新装修了一个书房,今天他约了好朋友想自己去新开的世纪百盛购物广场买一张合适的书桌,(出示例题图)。
他需要的书桌是怎样的?学生观察图片,说说书桌面的长和宽。
2.根据学生的回答提问:5分米是几分之几米?为什么是米?4分米是几分之几米?为什么?二、交流共享1.教学例1.认识整数部分是0的一位小数。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同时出示1米的纸片,演示:如果把1米平均分成10份,1份就是多少?也就是十分之几米?(引导学生说出1分米,师板书)所以5分米就是这样的5份,也就是米;4分米就是这样的4份,也就是米。
介绍:(边板书)还可以写成这样的形式:0.5你以前见过这样的数吗?这样的数叫――(板书:小数。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小数,看谁先和小数交上朋友。
0.5读作:零点五,0.5米就表示5/10米。
0.4米呢?它表示什么?出示教材第88页“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各自在教材上填写后,出示答案,全班订正,指导做错的学生纠正错误。
2.教学例2.认识整数部分不是0的小数创设情境:小明和小红选完书桌后又选了三样学习用品(出示:教材第87页例2的商品图)营业员正好在为这些新上架的商品以元作单位标价。
•••••••••••••••••三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优秀教案三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优秀教案(精选11篇)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优秀教案(精选11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三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2、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3、能识别小数,会读写小数。
教学重点:1、能识别小数,正确得读写小数。
2、知道十分之几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用两位小数表示;教学难点: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1、谈话导入2、看学习用品价格并调整价格(1)课件出示:书包4500元油笔320元铅笔40元橡皮25元师:你觉得这些商品的价格合适吗?不改变原有数字,你能试着调整价格吗?(2)汇报:板书:45.00、3.20、0.40、0.25(3)整数与小数的比较师:这些数与以前学过的整数有什么不同呢?你发现了吗?3、揭示小数并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一)小数的读写1、认识小数点师:分数中间的那条线我们叫它分数线,那么小数中间的小数点你知道叫什么吗?板书:小数点2、小数的读法(1)同学试读上面的小数(2)读小数时你有什么发现?揭示读法举例:18.18读作:十八点一八(3)练习开火车读小数3、小数的写法(1)生试着说说如何写小数举例:十二点七五写作:12.75(强调小数点的书写位置)(2)练习写小数(二)理解小数的实际含义1、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意义(1)出示主题图价格表(2)试填价格表(3)揭示小数在价格中的意义(小数点每一位都表示什么)(4)找找书上文具盒里的小数2、以米为单位的小数意义(1)认识一位小数师:你知道哪些长度单位?师:一米有多长?一分米呢?它们有怎样的关系?课件出示:一米长的线段师:把一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用分数表示是几分之几米?师:写成小数是0.1米.小数点右边第一位表示什么?(板书:分米)师:3分米表示几分之几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练习:0.8米是()分米.0.7米是()分米5分米用小数表示是()米.同学互说(2)认识两位小数师:一厘米有多长?米和厘米有怎样的关系?师:把一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多少?用分数表示是几分之几米?师:写成小数是多少呢?(0.01米)小数点右边第二位表示什么?(厘米) 师:3厘米呢?18厘米呢?练习:33厘米是()米?0.72米是()厘米?(3)比较这两组小数有什么区别?(4)说自身的身高如何用小数表示.(5)揭示小数在长度单位中的意义举例:1米31厘米=1.31米三、巩固练习1、想一想,说一说(1)老师这个月的手机费是85.50元,就是()元()角.(2)姚明的身高是226厘米,写成小数是()米.(3)小明买了一盒牛奶,用了两个一元和一个5分,这盒牛奶()元.2、猜谜语(1)长颈鹿高度可达5.8米.(2)丹顶鹤体长1米20厘米写成小数是多少/(3)大象高度可达3.5米,.重可达5.25吨.师;看到这些可爱的动物你想说些什么?3、游戏:蜜蜂采蜜4、拓展:用2、6、8加小数点能组成多少个小数?四、课堂小结,浅谈收获三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优秀教案篇2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理解小数的含义。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基本性质,并能进行简单的小数计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其认真、细心和合作学习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小数的意义、小数的基本性质及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点位置的移动与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进入小数的学习情境。
a. 创设情境:展示一些商品价格标签,让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些价格标签上的数与我们之前学过的数有什么不同?”由此引出小数的概念。
b. 激发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小数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调动其学习兴趣。
2. 知识梳理:系统梳理小数相关的知识,包括小数的意义、小数点位置的移动规律等。
采用讲解与小组讨论的方式,使学生对小数有全面认识。
a. 小数的意义讲解:解释小数的概念,即小数是一种十进制数,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
通过实例说明如何用小数表示分数。
b. 小数点位置的移动规律讲解:介绍小数点位置的移动规律,即小数点向右移动时,数的大小会扩大;小数点向左移动时,数的大小会缩小。
通过实例演示小数点位置的移动,让学生观察小数大小的变化。
c. 小数的简单计算讲解:介绍小数加减法的基本计算方法,即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算起。
通过实例演示小数的加法计算,让学生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 强化练习: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包括基础题、提高题和拓展题等,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计算,提高其应用能力。
a. 题型设计:根据复习的重点和难点,设计不同题型,如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等。
b. 难度适中:确保练习题的难度适中,既不过于简单也不过于复杂。
c. 及时反馈:对学生的练习结果进行及时反馈,指出其错误和不足之处,并给予指导和建议。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优秀10篇小学数学《小数的初步认识》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结合情境图中所展示的数学信息,在解决相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巩固、梳理本单元所学知识。
2、通过巩固、梳理本单元知识所学知识、技能,促进知识系统化,深化基础知识,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谈话:今天动物园里有一场比赛,想请同学们当小裁判,愿意去吗?(出示情境图)看,比赛已经开始了。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从中你能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指名学生说)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几个数学问题吗?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1)1、2、3号海豚谁跳的最高?给他们排排名次。
(2)兔子和猴子的尾巴谁的短?短了多少?(3)企鹅和鲸鱼比赛游泳,谁游得快?教师有选择的把有关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二、合作交流,梳理知识1、回忆知识。
谈话: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我们都可以用第六单元中学习的小数的知识来解决。
回想一下,在这一单元中,你都学了哪些知识?请在小组中交流一下,看看哪个小组的同学最会所学的知识,可对照课本来梳理回顾。
2、梳理知识。
小组合作交流,梳理知识点(给足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交流、)3、全班交流,构建知识络。
在全班展示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灵活板书:小数的意义、比较大小、小数的加减法。
三、独立探索巩固知识1、谈话:同学们学会了这么多的本领,你能充分利用好你的本领当一名合格的小裁判吗?解决黑板上的问题。
2、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答。
3、学生进行交流,评选合格的小裁判。
(在学生进行交流时,都要说明自己的想法,是怎样想的?利用到了哪些有关小数的知识?)四、拓展延伸解决问题(一)填一填。
1、用小数表示下面各图的涂色部分。
2、用小数表示。
(二)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第一小组同学身高情况统计表谈话:看,表中呈现了第一小组同学的身高情况。
(1)最高的同学是谁?最矮的同学是谁呢?(学生比较口答,要说出比较的方法)(2)最高的同学与最矮的同学差了多少米?(请学生在练习本上列算式,引导学生说计算方法)(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在小组里互相交流、解答一下。
小数的初步认识 - 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小数的定义及含义。
2.能够掌握数轴与小数的关系。
3.能够用小数表示实际问题中的分数形式。
二、教学重点1.小数的认识与理解。
2.数轴与小数的关系。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引入小数的概念,从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出发,向学生展示一组价格,如:3.5元、2.8元、4.98元。
2.让学生思考如何表示这些价格,引导学生有计数的意识,认识到价格与数量的联系。
3.引导学生说出这些价格的特点,即小数点后有数字。
步骤二:探究1.通过学生的探究,归纳整理小数的定义及含义。
2.让学生在数轴上画出小数点后有一位小数的数,如:2.5、3.6、0.8等。
3.让学生通过绘制数轴的形式,认识到有小数的点位于整数之间。
步骤三:辅助练习1.让学生在课后完成小数的填空练习,巩固小数的认识。
2.让学生在同桌之间进行小组活动,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进行小数游戏,以加深学生对小数的认识与理解。
步骤四:归纳总结1.引导学生在小结中总结小数的定义、表示方法、数轴表示及与分数的关系等。
2.让学生自己找一组例子,进行小数和分数的相互转换,以巩固学生对小数与分数的认识。
四、教学要点1.帮助学生理解小数是数的一种特殊表示方法,是整数和分数的混合体。
2.通过数轴的形式教授小数,让学生直观感受小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加深学生对小数概念的理解。
3.学生需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正确的计算结果以及精准的计算时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要记住,小数的运算需要耐心、小心、准确。
五、教学反思小数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小数的概念难度较大。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对小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引导,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会小数的表示方法,通过掌握小数的定义和数轴表示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小数,以达到学生全面掌握小数的目标。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心理,切忌过度讲解和压迫式教学。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通用7篇)《小数的初步认识》篇1小数的初步认识(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102~103页例1、例 2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生活情景,让学生初步认识一位、两位小数,并能正确读、写小数。
2能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的价格等,并进行相互交流。
3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小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具、学具准备】各类商品价格标签、超市购物清单、课件、视频展示台。
【教学过程】一、认识小数(1)教师: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吃什么水果呢?(学生回答)今天我们一起去超市看看,购买一些自己喜欢的水果吧。
播放课件:几位同学去商场买水果的情景。
小明买了3.25 kg香蕉,小东买了2.7 kg李子,小红买了0.8 kg 桃子。
(营业员依次报质量,然后定格)(2)教师:他们各买了些什么水果?各有多少千克呢?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小明——香蕉:3.25 kg。
小东——李子:2.7 kg。
小红——桃子:0.8 kg。
(3)教师:谁能读出这些水果的质量?指名学生读,学生之间相互补充、纠正。
然后同桌互相读,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读,并在后面接着板书:三点二五千克、二点七千克、零点八千克。
二、认识两位小数教师:小明他们买好水果,来到出口处付钱。
(播放课件:学生到出口处付钱的情景。
最后定格为打印出的购物清单)教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知道他们买水果各付出了多少钱吗?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香蕉:19.50元李子:9.72元桃子:4.16元教师:谁能读出买这些水果所付的钱?指名读、同桌互相读;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读,并板书:十九点五零元、九点七二元、四点一六元。
教师:谁能说说十九点五零元,是几元几角几分呢?在此基础上,让同桌互相说说其他的几个价钱分别表示几元几角几分,然后再指名说。
练习:出示教科书第103页上面的4笔单价,让学生分别说说各是几元几角几分。
36.50元0.85元8.05元9.25元三、对比小结,初步理解小数1对比教师:请同学生们仔细观察,表示水果的质量与价钱的数有什么特点?学生先分组讨论。
3.10.7小数的初步认识总复习
2.找规律
1.8
2.7
3.6 ( ) ( ) ( )
3.李叔叔把一根长3米的竹竿插入池塘中,竹竿入泥部分是0.5米,露出水面
部分是0.2米,水深多少米?
4.一根铁丝长12米,第一次剪去4.12米,第二次剪去的比第一次少0.31米,
问还剩下多少米?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跟同学们分享一下?
板书设计:
小数的初步认识总复习
(1)怎样读.写小数?
(2)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3)小数的加减要注意什么?
作业设计最佳解决方案
基础:
1.把下面各图中涂色的部分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出来。
2.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综合:
.三年级五名学生100米赛跑成绩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