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学期数学教案第二单元4课时
- 格式:docx
- 大小:112.63 KB
- 文档页数:18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一、教学内容及其说明1、教学内容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口算除法、笔算除法。
2、说明本单元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1)它是在表内乘、除法,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2)它为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
二、教学目标及其说明(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
2、使学生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3、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二)说明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三、教学问题及说明在学习笔算这一内容时,要加强学生的自主活动,算理和计算规律的探究;在教学环境中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具体问题环境中,不失时机地将估算笔算结合起来应用,使学生真切感受不同计算方法的作用,感受估算的应用价值。
四、教学课时:10左右课时五、教学过程设计课题:口算除法第1课时一、教学内容:13-15页图示和例1二、教学目标:1、能正确、熟练地口算简单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2、在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中学会倾听。
三、教学重点、难点:1、能正确的口算简单的除数是一位数2、掌握除法口算的思维方法,理解算理。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六、教学基本流程:创设情境,展示目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检查自学情况——教师精讲点拨——课堂巩固训练——课堂小结拓展、提升七、教学过程:复习引入(课件出示1、2题)1、口算(学生读题,独立口算,说出得数)。
12÷ 4= 8 ÷ 2= 14÷ 7=24÷ 6= 36÷ 6= 18÷ 9=16÷ 4= 20÷ 5= 35÷ 5=15÷ 3= 64÷ 8= 72÷ 9=2、口答:(1)80里面有几个十?400里面有几个百?(2)34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3)39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一、创设情境,展示目标课件展示学习目标,出示课本情境图:今天老师想带同学们去蔬菜批发市场调查运输情况好不好?设计意图:提供生活情境,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用数学的眼光观察问题。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2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目录第1课时口算除法(1)第2课时口算除法(2)第3课时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第4课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第5课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第6课时练习课第7课时商中间有0的除法.第8课时商末尾有0的除法第10课时解决问题(1)第11课时解决问题(2)第2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第1课时口算除法(1)【教学内容】教材第11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三第1、2题。
【教学目标】1.会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2.利用已有的经验想出多种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究并掌握用一位数除的口算方法。
难点:弄清除数是一位数的算理。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出示。
6÷3 12÷6 16÷4 24÷3 36÷932÷8 72÷9 64÷8 49÷7 80÷42.组织学生两人一个小组,互相算一算,然后指名口算,出示结果,使学生重温表内除法的计算过程。
3.当学生口算80÷4时,教师适时引出:这道算式和前面的算式有什么区别?(被除数是80,这样的除法算式以前没有学过)二年级时我们已经学过了简单的口算除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口算除法。
[板书课题:口算除法(1)]二、探究新知1、学习教材第11页例1。
(1)教师:我们来帮助小朋友解决问题吧。
提问:一共有多少张纸?平均分给几人?怎样理解平均分给几人?求每人得到多少张,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教师板书:60÷3(2)尝试解答60÷3(3)交流、汇报计算方法。
(4)动手操作。
请同学们拿出6捆小棒,分一分。
(5)说说谁的方法最简单,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进行口算。
(6)同桌交流60÷3的口算过程。
教师指导,对于个别学习存在困难的学生可以提示用小棒摆一摆。
第四课时教学内容教材P32,例2及相关的课堂活动2题,练习六。
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2.透实验-发现-验证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质疑.分析.解决问题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在实验中.操作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创新意识。
教具视频展示台。
教学准备学具钉子板.橡皮等。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习引入谁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的什么内容吗?长方形面积公式是怎么样的呢?抽生回答长方形面积公式。
长方形面积=长×宽探究新知1、教学例3(1)求长方形积。
出示电视机荧屏是什么形状?(长方形)怎么计算呢?48×27=_____cm2(2)遮电视机的方巾是正方形,它的边长是9分米。
它的面积应该怎么计算呢?分组讨论,交流。
(3)小结:长方形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长和宽1.(1)抽生回答,计算电视机荧屏的面积。
抽生汇报。
(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3)小结正方形的面都是一样的,就是边长;所以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板书: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积公式。
巩固新知课堂练习1.练习六第2题。
独立审题,说思路,列式解答。
2.练习六第4题填表。
根据长.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完成表格。
3.练习六第5题。
配一块与方桌面同样大的玻璃,这块玻璃的面积是多少?1.动作操作,小组互相交流。
2.运用公式,独立完成。
3.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4.独立完成,集体评讲。
1.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2.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发现同学们能非常熟练的运用所学的新知识,希望你们继续努力,学到更多的知识。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第二单元单元分析内容简析: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口算除法 2.笔算除法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整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
2.使学生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3.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景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习惯。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整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
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景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习惯。
教学难点:使学生会口算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整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
能在具体的情景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习惯。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片等。
教学措施:1.通过开展口算比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2.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检查习惯。
3.同桌之间互相帮助,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课时安排:(13课时)1.口算除法……………………………………………3课时2.笔算除法……………………………………………7课时3.整理复习…………………………………………… 1课时4.单元测试…………………………………………… 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课本P11~P12例1、例2 用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数以及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数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除数是一位数,商是整十.整百数的口算方法,学会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引导学生将掌握的口算乘法知识迁移到口算除法中去,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能正确进行口算。
教学难点:掌握口算除法的思维方法,理解算理。
教具准备:课件.口算卡片.小棒。
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 1.口算。
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抢答。
部编人教版小学数学材料1.口算除法。
(1)口算。
(2)估算。
2.笔算除法。
(1)基本的笔算除法。
(2)除法的验算。
1.会口算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几百几十以及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
2.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3.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1.加强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使学生重视对算理和计算规律的探求。
为了避免学生在不理解算理的情况下,机械地记忆口算过程,套用计算法则,本册教材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既没有注明一般的口算思路,也没有出示笔算除法的法则,而是充分调动已有的计算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计算的算理和算法。
(1)激活学生已有的口算经验,使之顺利迁移到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中。
学生已有的与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相关联的口算经验有:表内乘法和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
这些口算经验是帮助学生解答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基础。
因此,教学时应采取积极措施,激活学生已有的相关口算经验,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并将它灵活运用到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这样一个新的情境中。
(2)引导学生探索笔算除法的算理和计算规律,学会“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接着做什么—最后做什么”的有序思考方法。
教学时,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掌握的除法口算经验,结合一定的直观操作活动,使学生养成一种有序的思考和操作习惯,从而自主概括出笔算除法的计算规律。
(3)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表述思考的过程。
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口算除法和笔算除法的过程,实际上是引导学生归纳、整理运算程序和运算规律的过程,它是计算活动过程的提炼和升华。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创造条件,给学生一个宽松的说话环境。
首先,让学生在思考每个例题时,自言自语地、轻声地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
然后,让学生在小组中(或与同桌)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
最后,提供过程的范例。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范文一、教学内容第二单元:混合运算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理解乘法与加法、乘法与减法的意义,会进行简单的混合运算。
(3)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
(2)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混合运算顺序的理解和运用。
2.教学难点:(1)混合运算中,乘法与加法、乘法与减法的优先级。
(2)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运用混合运算。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一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探索新知(1)引导学生观察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算式,如23×4。
(2)让学生尝试口算,并说出自己的计算过程。
3.练习巩固(1)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挑选几位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并给予评价。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希望大家在课后多加练习。
第二课时:混合运算顺序的理解和运用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加法、减法和乘法,那你们知道在混合运算中,这些运算符号的顺序是怎样的吗?2.探索新知(1)引导学生观察混合运算的算式,如2+3×4。
(2)让学生讨论并尝试计算,得出结果。
3.练习巩固(1)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挑选几位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并给予评价。
4.解决实际问题(1)教师出示实际问题,如:“小明有3个苹果,小华给了他4个苹果,然后他们一起吃掉了5个苹果,请问小明现在还剩几个苹果?”(2)引导学生运用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混合运算的顺序,也学会了如何运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单元导语本单元共包括四个大的知识点:口算除法、笔算除法和有关的除法以及除法的估算。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在表内乘、除法,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它为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研究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1.口算除法该部分知识共包括例1、例2和例3三个例题,引导学生从已有的表内除法的计算方法迁移到整十数和几百几十数的除法的研究中。
例1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整十数、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例2让学生掌握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例3重点让学生根据知识的迁移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笔算除法该部分知识共包括例1、例2、例3、例4引导学生掌握笔算的方法。
例1是让学生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十位能被一位数整除的笔算方法。
例2重点让学生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十位除以除数有余数的笔算的方法,并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
例3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例4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并掌握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
3.有关的除法该局部知识包括例5、例6、例7三局部知识。
例5是让学生掌握除以任何不是的数都得这一规律。
例6让学生掌握被除数中间有0,商中间有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和被除数中间没有而商中间有的除法。
例7重点让学生掌握被除数末尾有和被除数末尾没有0,而商末尾有的除法的笔算方法。
4.除法的估算估算时一般把被除数看作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变成口算除法进行估算。
教学设计1.口算除法第1课时整十、整百数及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课本第11、12页例1、例2,及相应的“做一做”。
内容简析例1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例2掌握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讲授目标1.理解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算理,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第一课时姓名月日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口算教学内容:课本第13-15页内容。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用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整百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迅速地进行口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过程,使同学们进一步感受口算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口算和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口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口算的算理,正确进行口算。
教学过程一、学前预习1.口答。
(1)24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84呢?(2)42个十是多少?90个十是多少?2.口算。
8÷4 35÷5 40×29÷3 24÷6 500×62、自学第13页的主题图并思考:图中讲述的什么事?你知道哪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你能列式计算吗?(1)问题: (2) 列式:二、预学反馈检查预习情况,揭示课题: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口算三、合作探究(见教学目标1)(一)出示自学提纲1.根据你的观察,你看看这幅图里面有哪些数学信息?2.你能用你已有的知识解决图中提出的问题吗?试一试:3次就能运完这60箱,赵伯伯平均每次运多少箱?你是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的?和你小组里的同学商量商量,也可以用你们手中的工具帮助你说明你的思路。
(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14页例1,并完成自学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三)自学检测1.王叔叔有600箱西红柿,3次运完,王叔叔平均每次运多少箱?2.李阿姨要运240箱黄瓜,也运3次,李阿姨平均一次运多少箱?四、交流展示1.解答各小组自学中遇到不会的问题。
(1)让学生提出不会的问题,并让学生解决。
(2)教师引导学生解决学生还遗留的问题。
(3)小组汇报:解题思路(4)240÷3=(),这题如何考虑?2.小结: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在计算时可以如何思考?五、巩固提升1.填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