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课件-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 格式:pptx
- 大小:8.68 MB
- 文档页数:10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体裁:词题文: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作者:名字:王观年代:宋代描述:王观(1035——1100),字通叟,生于如皋(今江苏如皋),北宋著名词人。
王安石为开封府试官时,他得中科举及第。
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考中进士。
其后,历任大理寺丞、江都知县等职,在任时作《扬州赋》,宋神宗阅后大喜,大加褒赏;又撰《扬州芍药谱》一卷,遂被重用为翰林学士净土。
翻译:原文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译文: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
原文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译文:想问行人去哪里?到山水交汇的地方。
原文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译文:刚送走了春天,又要送你回去。
原文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译文:假如你到江南还能赶上春天的话,千万要把春天的景色留住。
赏析:赏析一:创作背景春末时节,词人在越州大都督府送别即将回家乡(浙东)的好友鲍浩然。
虽然自己家在如皋,欲归不得,羁旅之愁难以为怀,但仍衷心祝福好友,望好友能与春光同住。
赏析二:思想内容描写春末时节送别友人鲍浩然,表达了词人送别友人鲍浩然时不舍与留恋的心绪,以及对他的生活送出祝福。
赏析三:艺术特色“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词的上片写回程的山水行程。
“水是”“山是”借景抒情,启人遐想。
词人巧妙地运用比喻的手法。
把水比作闪亮的眼睛,把山喻为青翠的蛾眉,对仗工整,巧妙形象地描绘出眼前这幅诗情画意的山水清景。
其中,眼波“横”而未流,表现出词人极力克制自己的感情,不愿让友人因为自己的低落而增添伤感。
青黛的山峦是心上人的眉峰,因思念自己而满怀愁怨,眉头都蹙起来了。
词人通过这一设想来暗示鲍浩然“之浙东”的心切。
“欲问行人”二句,用问句提起友人行踪,侧面写送别,点出行人此行的目的是:“眉眼盈盈处”,亦见用笔灵动、造语新奇。
与此相应,上片结句“眉眼盈盈处”也可以有两层理解:一是鲍浩然是去山水秀丽得像美人“眉眼盈盈”的地方;二是他是去与“眉眼盈盈”的心上人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