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9.1科学立法(共18张PPT)
- 格式:pptx
- 大小:7.21 MB
- 文档页数:18
选择题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是提高立法质量的根本途径。
科学立法的核心在于尊重和体现()A.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B.人民的利益C.党的领导D.法治的精神【答案】A【解析】A:科学立法就是要尊重和体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提高法律的质量,A正确。
B:尊重和体现人民的利益是民主立法的体现,B排除。
CD:“党的领导”和“法治的精神”不是科学立法的核心,CD排除。
故本题选A。
选择题我国《立法法》规定,“立法应体现人民的意志,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
”该规定体现了推进科学立法要()①充分发扬民主②做到依法立法③合理设定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④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A.①②B.①④C.②④D.②③【答案】A【解析】①②:材料中引用《立法法》规定旨在强调充分发扬依法立法,民主立法的重要性,体现了科学立法要充分发扬民主,必须坚持民主立法,广开言路,集思广益,①②正确;③:材料强调充分发扬依法立法,民主立法的重要性,没有体现合理设定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③不选;④: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不是推进科学立法的做法,④排除。
故本题选A。
选择题北京市探索实施立法协商制度,已有7部地方法规草案和5部政府规章草案写人了来自政协委员的意见,其中为公众熟知的还有《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实施《居住证暂行条例》办法等,2018年1月22日,在北京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开幕式上,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指出:立法协商是十八大以来,北京市政协为首都民主政治建设,作出的重大改革探索,为政协协商民主拓展了新领域。
这说明()A.政协委员积极主动行使立法权B.北京市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C.依法治国首先是践行有法可依D.人民政协积极履行参政议政的职能【答案】B【解析】B:北京市探索实施立法协商制度,已有7部地方法规草案和5部政府规章草案写入了来自政协委员的意见,说明北京市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B正确。
高中政治必修三《政治与法治》9.1科学立法第三单元全面依法治国第九课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第1框科学立法【教材分析】本单元以“全面依法治国”为核心,探究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原则,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进。
第九课围绕怎样建设法治中国的问题,重在从微观上说明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主要探究了人大科学立法的内涵、要求,政府严格执法的内涵、要求,司法机关公正司法的内涵、要求,公民全民守法的要求。
第一框“科学立法”,阐述了建设法治社会的内涵和基本特征,系统阐释了建设法治社会的具体要求和重要意义,与前两框一起构成了法治中国的体系,明确了建设法治中国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党和国家统筹和谋划。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一、教学目标1. 必备知识:理解科学立法的内涵、基本标准;理解科学立法的要求。
2.关键能力:知道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通过学习,明确科学立法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
二、学科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
认可科学立法的标准,认同我国立法的科学性、民主性及其做法的科学、严谨性。
增强建设法治社会、促进公平正义、和谐社会的信心。
2.科学精神。
通过案例和老师讲授、学习,明白法律制定的流程,知道立法的科学为依法治国奠定基础。
3.法治意识:全民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建设法治社会。
4.公共参与:在日常生活中,积极为国家立法建言献策,增强法治观念,树立法治意识。
学习法律知识,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科学立法的内涵、判断标准;理解科学立法、提高立法质量的要求。
2.教学难点:理解科学立法的判断标准;理解科学立法、提高立法质量的总体要求。
【课前准备】结合预习导学案预习本课,对教材进行初步了解。
有条件的同学可以观看《法治中国》纪录片。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建设法治中国是系统性工程,良法是善治的前提,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