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误码率测试系统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5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布置说到“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布置”,咱们这些搞技术的,心里第一反应可能就是:啊,又是那些看不见摸不着,却能搞得你一塌糊涂的电磁干扰。
这听起来就像是一些“神秘力量”,实际上呢,它们和我们生活中的各种电器设备息息相关。
如果你家里的电视,电脑,甚至是冰箱,突然因为一波电磁波搞得死机、跳屏或者自动重启,呵,那就怪不得电磁干扰。
更具体点说,就是这类干扰会影响到电子设备的稳定性,而所谓的“抗扰度”试验,正是为了模拟这些干扰,看看设备能不能顶得住这一波波“电磁风暴”。
想象一下,一台电子设备就像是一个老爷车,电磁干扰就像是路上的坑坑洼洼或者突如其来的大雨,试验的任务就是看这辆车在这些“恶劣环境”下能跑多久,能不能跑得稳,能不能不坏。
这不就是我们做抗扰度试验的目的嘛,要保证设备在面对外界各种干扰时,还能坚挺地发挥作用,绝不掉链子。
所以这个试验布置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如果我们没有好好地准备,试验的结果肯定不靠谱。
想象一下,如果测试环境像是杂乱无章的厨房,锅碗瓢盆全乱堆着,怎么做饭都不可能做得好,对吧?同理,试验环境必须精心布置,连线的每个环节都不能有一丝懈怠。
布置的第一步就是要清楚环境里的“干扰源”是什么,哪些设备可能会成为不速之客,给你捣乱。
试验的环境最好选择一个符合标准的实验室,四周要屏蔽得很严实,尽量避免外界的电磁干扰。
这就像你要在一个安静的书房里看书,外面再怎么热闹,至少里面要有一个清净的空间,不然你根本看不下去。
接下来呢,我们得给设备“穿上防护服”。
所有的电缆、连接线,甚至设备本身,都得考虑到电磁辐射的影响。
连接线的长度、走向,都要谨慎设计,不然电磁波在这条线上跑来跑去,影响测试结果,可就太冤了。
更有意思的是,你得控制好“干扰源”的强度。
咱们就像在做一场“极限挑战”,干扰的电压、电流、频率,必须按照标准来,不然就是给设备开“外挂”,让它根本没机会展现自己真实的抗扰能力。
如果干扰源太弱,试验根本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而太强了,设备又可能早早被“打垮”,那不就白费力气了?还有一个问题,设备的“摆放位置”。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是一种将由许多快速瞬变脉冲组成的脉冲群耦合到电气和电子设备的电源端口、控制端口、信号端口和接地端口的试验。
试验要点是瞬变的高幅值、短上升时间、高重复率和低能量。
本试验是为了验证电气和电子设备对于诸如来自切换瞬态过程(切断感性负载、继电器触点弹跳等)的各类型瞬变骚扰的抗扰度。
GB/T17626.4涉及电气和电子设备对重复性电快速瞬变的抗扰度要求和试验方法,此外,还规定试验等级的范围,确认了试验程序。
目的是为评估电气和电子设备的电源端口、信号、控制和接地端口在受到电快速瞬变(脉冲群)干扰时的性能确定一个共同的能再现评定依据。
1、试验等级
2 1 5或者100 0.5 5或者100
3 2 5或者100 1 5或者100
4 4 5或者100 2 5或者100 ×特定特定特定特定
2、测试方法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测试试验配置示意图
3、试验判定
试验结果应依据受试设备的功能丧失或性能降级进行分类。
相关的性能水平由设备的制造商或试验的需求方确定,或由产品的制造方和购买方双方协商同意。
建议按照如下要求分类:
A) 在制造商、委托方或采购方规定的限值内性能正常;
B) 功能或性能暂时丧失或降低,但在骚扰停止后能自行恢复,不需要操作者干预;
C) 功能或性能暂时丧失或降低,但需要操作者干预才能自行恢复;
D) 因设备硬件或软件损坏,或数据丢失而造成不能恢复的功能丧失或性能降低。
图1. 单相供电设备接线图将受试设备的供电网络接入仪器后面板的“EUT电源输入端”,将受试设备的电源端接至仪器前面板的,注意相线(L线)、中线(N线)、地线(PE线)一一对应。
的“带护套双插拔测试线”(标准配置)将仪器前面板上的接地端子(SG)与参考接地板相连,接线须短而粗,长宽比小于3:1。
IEC61000-4-4最新标准的相关要求进行配置。
本配置主要以“在实验室进行的型“在设备最终安装条件下对设备进行的安装后试验”配置请参考用户手册。
另,我司主要以产品电源线上的抗干扰试验为主,因此重点讲述“电源线抗干扰”试验配置。
图2. 台式设备电源线抗干扰试验配置图①图3. 台式设备电源线抗干扰试验配置图②地面设备信号线抗干扰性试验配置(接线要求与台式设备相同)图3. 自动模式测试界面图4. 手动模式测试界面解决方案:重新设置测试时间(test time)、重复时间(repetition)。
使测试时间大于重复时间。
每脉冲群持续时间大于重复时间解决方案:重新设置每脉冲群个数(Number of pulses)、重复时间(repetition注:每脉冲群持续时间(ms)=每脉冲群个数* 1/脉冲频率(Spike Fre)解决方案:设置合适的耦合路径。
EUT供电电源是否正常,EUT电源是否接入,“EUT POWER每秒脉冲个数超出解决方案:重新设置每秒脉冲个数或重复时间,使每秒脉冲个数符合要求。
最大每秒脉冲个数与试验电压成一定的反比关系,电压越大,每秒脉冲个数越少。
如:试验电解决方案:重新设置测试时间或重复时间,使测试时间至少可完成一次渐变周期。
表1)脉冲群脉冲个数设置)脉冲耦合端口设置)极性交替试验设置)随机脉冲频率设置)同步相位角度设置修订履历。
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哎呀,你们可真是让我费劲了!今天咱们要聊一聊那个神奇的话题——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听起来好像是个很严肃的话题,但别担心,我会尽量让它变得轻松愉快一些。
咱们得先了解一下这个试验是干什么用的。
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顾名思义,就是测试电子设备在面对快速瞬变脉冲群时,能否保持稳定工作,不受干扰。
这可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测试,因为在现代社会中,电子设备无处不在,而这些设备都需要具备抗干扰的能力,才能确保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够正常进行。
那么,这个试验到底是怎么进行的呢?其实,它就像是一场严格的考试。
科学家们会设计一个特殊的信号,这个信号包含了各种各样的快速瞬变脉冲群。
然后,他们会将这个信号发送给电子设备,看看设备是否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下正常工作。
如果设备能够保持稳定,那么说明它具备了抗干扰的能力;反之,如果设备出现了故障,那么就需要对它进行改进,提高它的抗干扰能力。
说到这,你可能会觉得这个试验挺简单的。
其实,这可不是那么回事!因为在这个试验中,电子设备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干扰,比如电磁干扰、射频干扰等等。
这些干扰可能会让设备产生误报、漏报等问题,从而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因此,电子设备在面对这些干扰时,需要具备强大的抗干扰能力,才能够顺利通过这个试验。
那么,我们该如何提高电子设备的抗干扰能力呢?其实,这个问题并不好回答。
因为抗干扰能力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因素,比如电路设计、元器件选择、信号处理等等。
要想提高电子设备的抗干扰能力,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进行全面的优化。
我们要保证电路的设计合理。
一个优秀的电路设计可以有效地降低干扰的影响,提高设备的稳定性。
因此,在设计电路时,我们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力求达到最佳的效果。
我们要选择合适的元器件。
元器件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设备的性能,因此我们要尽量选择高质量的元器件,以提高设备的抗干扰能力。
我们还要对信号进行有效的处理。
在实际应用中,信号可能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干扰,因此我们需要对信号进行滤波、放大等处理,以消除干扰的影响。
EMC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测试原理及对策1、快速瞬变脉冲群的干扰机理1.1、实验的目的电快速瞬变脉冲群EFT试验的目的是验证电子设备机械开关对电感性负载切换、继电器触点弹跳、高压开关切换等引起的瞬时扰动的抗干扰能力。
这种试验方法是一种耦合到电源线路、控制线路、信号线路上的由许多快速瞬变脉冲组成的脉冲群试验。
容易出现问题的场合有电力设备或监控电网的设备、使用在工业自动化上面的设备、医疗监护等检测微弱信号设备。
1.2、干扰的特点EFT的特点是上升时间快,持续时间短,能量低,但具有较高的重复频率。
EFT一般不会引起设备的损坏,但由于其干扰频谱分布较宽,会对设备正常工作产生影响。
其干扰机理为EFT对线路中半导体结电容单向连续充电累积,引起电路乃至设备的误动作。
1)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测试及相关要求不同的电子、电气产品标准对EFT抗扰度试验的要求是不同的,但这些标准关于EFT抗扰度试验大多都直接或间接引用GB/T17626.4这一电磁兼容基础标准,并按其中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
下面就简要介绍一下该标准的内容。
2)信号发生器和试验波形a)信号发生器其中,U为高压直流电源,Rc为充电电阻,Cc为储能电容,Rs 为内部的放电电阻,Rm为阻抗匹配电阻,Cd为隔直电容,R0为外部的负载电阻,Cc的大小决定了单个脉冲的能量,Cc和Rs的配合决定了脉冲波的形状(特别是脉冲的持续时间),Rm决定了脉冲群发生器的输出阻抗(标准规定是50Ω),Cd则隔离了脉冲群发生器输出波形中的直流成分,免除了负载对脉冲群发生器工作的影响。
b)实验波形试验发生器性能的主要指标有三个:单个脉冲波形、脉冲的重复频率和输出电压峰值。
IEC 61000-4-4要求试验发生器输出波形应如图1,2所示。
EFT是由间隔为300ms的连续脉冲串构成,每一个脉冲串持续15ms,脉冲波形组成,单个脉冲的上升沿5ns,持续时间50ns,重复频率5kHz和100kHz。
为了保证5kHz和100kHz注入的能量具有等效性,当用100kHz的重复频率代替5kHz时,EFT的持续时间从15ms缩减到0.75ms。
《EFT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EFT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正文: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原创]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Testing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s Electrical fast transient/burst immunity testGB/T17626.4-1999Idt IEC 61000-4-4:19941 范围本标准目的是为评估电气和电子的供电电源端口,信号和控制端口在受到重复性快速瞬变干扰时的性能确定一个共同的能再现的评定依据.本试验是为了验证电气和电子设备对诸如来自切换瞬态过程的各种类型瞬变骚扰的抗扰度2. 引用标准GB/T4365-1995 电磁兼容术语IEC68-1:1998 环境试验第1部分总则和导则3. 概述重复性快速瞬变试验是一种将由许多快速瞬变脉冲组成的脉冲群耦合到电气和电子设备的电源端口,信号和控制端口的试验4 定义4.1 EUT equipment under test受试设备4.2端口port受试设备的外部电磁环境的特殊接口4.3 EFT/B electrical fast transient /burst电快速瞬变脉冲群4.4 耦合coupling线路间的相互作用,将能量从一个线路传送到另一个线路4.5 耦合网络coupling network用于将能量从一个线路传送到另一个线路的电路4.6 去耦网络decoupling network用于防止施加到受试设备上的电快速瞬变电压影响其他不被试验的装置,或系统的电路4.7 耦合夹coupling clamp在与受试线路没有任何电连接的情况下,以共模形式将干扰信号耦合到受试线路的.具有规定尺寸和特性的一种装置4.8 接地平面ground plane一块导电平面,其电位用作公共参考电位4.9 电磁兼容性EMC设备或系统在其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该环境中任何事物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骚扰的能力4.10 抗扰度immunity (to disturbance)装置,设备或系统面临电磁骚扰不降低运行性能的能力4.11 降低degradation (of performance)装置,设备或系统的工作性能与正常性能的非期望偏差4.12 瞬态transient在两相邻稳定状态之间变化的物理量或物理现象,其变化时间小于所关注的时间尺度4.13 上升时间rise time脉冲瞬时值首次达到10%峰值时与随后达到90%峰值的瞬时之间的时间间隔4.14 脉冲群burst一串数量有限的清晰脉冲或一个持续时间有的振荡.5 试验等级表1中列出了对设备的供电电源,保护接地,信号的控制端口进行电快速瞬变试验时应优先采用的试验等级的范围.等级在供电电源端口,保护接地I/O信号数据和控制端口电压峰值KV 重复频率KHZ 电压峰值KV 重复频率KHZ1 05 5 0.25 52 1 5 0.5 53 2 5 1 54 4 2.5 2 5* 特定特定特定特定6.试验设备6.1试验发生器试验发生器的主要元件:高压源;充电电阻;储能电容器;放电器;脉冲持续时间;成形电阻;阻抗匹配电阻;隔直电容6.1.1快速瞬变脉冲群发生器的性能和特性开路输出电压范围:0.25KV~4KV在接50欧负载时的运行特性:最大能量:4mJ/脉冲极性: 正负极性输出型式:同轴输出动态源阻抗: 50欧发生器的隔直电容:10nF单个脉冲的上升时间:5ns脉冲持续时间:50ns脉冲群持续时间:15ms脉冲群周期: 300ms6.1.2 快速瞬变脉冲群发生器特性的校验6.2 交/直流电源端口的耦合/去耦网络特性参数:频率范围:1MHZ~100MHZ耦合电容:33nF耦合衰减:<2dB在不对称条件下的去耦衰减:>20dbB网络中每条线路和其他线路之间的串扰衰减:>30dB耦合电容的绝缘耐受能力:5KV6.3 容性耦合夹耦合夹能在与受试设备各端口的端子,电缆屏蔽层或受试设备的任何其他部分无任何电连接的情况下把快速瞬变脉冲群耦合到受试线路上耦合夹的耦合电容取决于电缆的直径,材料和屏蔽该装置由盖住受试线路电缆的夹板组成,并且应放置在面积最小为1m2的接地平面上,接地参考平面的周边至少应超出耦合夹0.1m耦合夹的两端应具有高压同轴接头,其任一端均可与试验发生连接,发生器应连接到耦合夹最接近受试设备的那一端.7. 试验布置7.1 试验设备接地参考平面;耦合装置;去耦网络;试验发生器7.2 在实验室进行型式试验的试验装置7.2.1 试验条件受试设备应该放在接地参考平面上,并用厚度为0.1m±0.01m的绝缘支座与之隔开若受试设备为台式设备,则受试设备应放置在接地参考平面上方0.8m±0.08m处接地参考平面应为一块厚度不小于0.25mm的金属板,也可以使用其他的金属材料,但它们的厚度至少应为0.65mm接地平面的最小尺寸为1m*1m,其实际尺寸取决于受试设备的尺寸接地参考平面的各边至少应比受试设备超过0.1m接地参考平面应与保护地相连接除了位于受试设备下方的接地参考平面外,受试设备和所有其他导电性结构之间的最小距离应大于0.5m应使用耦合装置施加试验电压,试验电压应耦合到受试设备和去耦网络之间的线路上或与试验试验有关的两个设备之间的线路上在使用耦合夹时,除了位于耦合夹和受试设备下方的接地平面外,耦合板和所有其他导电性结构之间的最小距离是0.5m耦合装置和受度设备之间的信号线和电源线的长度应不大于1m7.2.2 把试验电压耦合到受试设备的方法通过耦合/去耦网络直接耦合电快速瞬变脉冲群骚扰电压通过容性耦合夹把骚扰试验电压施加到I/O端口和通信端口7.3 安装后试验的试验配置7.3.1 对供电电源端子和保护接地端子的试验7.3.2 对I/O和通信端口的试验8.试验程序8.1试验室参考条件8.1.1气候条件-------环境温度: 15℃~35℃-------相对湿度: 25%~75%-------大气压力: 86Kpa~106Kpa8.2.1 电磁条件实验室的电磁条件应能保证EUT正常运行,使试验结果不受影响8.2 试验应根据试验计划进行试验,包括对技术规范所规定的受试设备性能的检验试验计划应该规定以下内容:将要进行的试验的类型试验等级试验电压的极性内部或外部发生器激励试验的持续时间,不少于1min施加试验电压的次数待试验的受试设备端口受试设备的典型工作条件依次对受试设备各端口或对同属于两个以上电路的电缆等施加试验电压的顺序辅助设备9 试验结果和试验报告。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误码率测试系统方案[摘要] 很多电子通讯设备在出厂时都会做电快速脉冲群瞬变抗扰度试验,但一般都只是测试设备是否被高压脉冲群损坏。
本文介绍自主设计的系统,可以在高压脉冲群干扰的同时测试被测设备的通讯误码率。
[关键词] 高压脉冲群误码率1 引言近年来对电子产品的电磁兼容试验指标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电磁兼容试验不会损坏产品,并且要求在电磁干扰情况下产品能正常工作。
电磁兼容试验中的电快速脉冲群瞬变抗扰度试验国家4级要求供电电源通过±4KV,I/O端口耦合电压达到±2KV,要在如此高的电压脉冲干扰下测试产品通讯误码率是一个非常有挑战性的课题。
2 试验介绍电快速脉冲群试验简称EFT试验,是国际电工协会制定的一些列电磁兼容试验中的一种IEC6100-4-4,与国家标准GB/T17626.4等同,标准规定脉冲群持续时间为15ms,其脉冲群间隔为300ms,单脉冲宽度为50ns±30%,脉冲上升沿5ns±30%,脉冲重复率为100KHz±20%。
正、负脉冲群干扰时间为1分钟,对I/O 端口耦合的脉冲电压±2KV,脉冲频率达到100kHz。
试验波形如图1所示。
[1]3 方案设计3.1 系统设计图2为试验系统框图,本文介绍的硬件部分主要是高压脉冲抑制转换器,硬件部分具有滤除高压脉冲群的功能,使得PC机断不受高压脉冲冲击损坏,并且保证PC端不受脉冲干扰导致数据出错。
软件部分主要是PC断软件实现与被测设备通讯以及统计误码率的功能。
3.2 系统硬件设计实验用自主开发的软件通过电脑串口与被测设备通讯,为了保护主设备电脑,自主设计了转换器在电脑和被测设备间进行隔离。
高电压高频率的脉冲群通过传导和耦合到数据线上的干扰电压不光是对被测设备的检验,同时也要求与被测设备通讯的主设备通讯端口能承受如此高的电压冲击,同时也要求主设备接收数据时要滤除脉冲干扰正确接收被测设备发出的数据,否则无法知道数据出错是因为被测设备无法通过实验,还是主设备受脉冲干扰影响数据统计,这样就无法确定被测设备是否能通过实验,图3为转换器电路框图。
高压脉冲抑制转换器必须把高压脉冲能量通过供电模块泻放到AC网络,以保护PC断通讯串口,并保证PC能正确识别被测设备发送的数据。
供电网络通过AC-DC电源和DC-DC两极给转换器供电。
图4是转换器给RS485供电的DC-DC电路图,而RS232模块的供电使用电脑的USB供出的5V电压供电,这样电脑的接口不会有高压进入。
RS485需要5V供电,所以采用MP1482将12V输入电压降压成5V供电,MP1482的Vfb电压为0.923V,所以R15和R16选择20K和91K得到5V输出电压,其计算公式为:V out=Vfb*(R15+R16)/ R15。
图5为RS485电路,由于数据线上有被测设备试验的高压脉冲,所以电路中用了很多TVS将高压能量泻放到地。
并且在数据端口加了工模电感,是因为当被测设备数据端口打耦合脉冲时,高压脉冲是通过共模的方式耦合到RS485的差分数据线上,所以加共模电感可以有效抵消共模干扰。
RS485的供电端加了磁珠和电容,与一般设计不同的是磁珠更靠近RS485,这是为了在脉冲进入RS485的供电模块前将高压脉冲过滤到地,以免损坏供电模块。
图6是RS232电路,RS-232接口电路是一种用于近距离、慢速度、点对点的通信协议[2]。
电脑串口通过正负电平表示逻辑,所以需要通过RS232芯片将电平转换为TTL电平,RS232芯片的供电端也使用了磁珠和电容来过滤高压脉冲。
在RS232芯片与电脑串口相连的数据线上也使用了磁珠和电容滤除高压脉冲,此处电容的选取510pF不会影响正常数据通信,因为电脑串口的驱动能力是毫安级的,电平10V左右,所以电容充电由公式:C*U=I*T可知给510pF充电只几个微秒,与被测设备间的通讯速率2.4kHz而言不会影响数据通信,但却对瞬态脉冲的滤除起到关键作用。
在RS232和RS485之间还需要加光电隔离将高压脉冲隔离在RS485的供电模块泻放。
光电隔离的光耦供电需要区分开,与RS232芯片相连的光耦端口供电取RS232芯片的5V电压,与RS485相连的光耦端口取RS485的5V供电。
3.3 系统软件设计图7为软件系统工作流程图,软件通过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写成。
软件通脱PC串口与被测设备进行通讯,包括连续通讯,限定次数通讯,统计收发次数并计算误码率,显示收发数据,存储数据等功能,软件收发数据放在独立的放在多线程后台运行控件中,这样PC在有脉冲干扰时不会影响程序其他控件的运行。
程序核心共分三大模块,通讯触发控件主要与用户进行交互,多线程后台运行控件主要负责发送接收数据,Timer控件主要负责显示存储收发数据和计算误码率。
当用户启动程序后,初始化各变量。
用户输入控制EUT的通讯命令,并触发开始通讯按钮后,按钮控件触发程序将控制命令载入全局变量,启动Timer 控件,然后将控制多线程后台收发数据的逻辑变量serialstate和控制数据更新的逻辑变量updateserialstate置为逻辑真False。
strTex = cmd.Text.Split(new char[] { ’’});while (iupdateserialstate=false;多线程后台运行后台运行控件(Back ground worker)在程序启动时就开始运行,然后不断检测serialstate状态和updateserialstae状态,当serialstate为True 并且updatesrialstae为False时,多线程后台运行控件程序就开始发送用户命令,并在用户规定时间后接受数据,然后将数据存入接受数据buffer并且将数据更新逻辑变量updateserialstate置为True,表示有新的数据更新。
if ((serialstate == true)&&(updateserialstate==false)){serialPort1.Write(Cmd,0,strTex.Length);//发送数据System.Threading.Thread.Sleep(timeout);//用户设定的延时bytes = serialPort1.BytesToRead;buffer = new byte[bytes];serialPort1.Read(buffer,0,bytes);//接收数据updateserialstate = true;}Timer控件在用户触发开始通讯按钮后开始每隔1ms扫描一次updateserialstate逻辑状态,如果状态变为True表示有新数据更新,那么控件程序就将数据与正确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并计算误码率的百分比。
然后将数据显示在用户交互的数据显示窗口,然后将数据分析结果连同数据存储成Text文档,最后将updateserialstate置为False,表示数据更新完毕。
if (updateserialstate == true){for (int ii = 0;ii < bytes;ii++){strDisplay = strDisplay + GetHByte(buffer[ii])+ GetLByte(buffer[ii])+ “ “;//接收更新的数据}if (checkBox1.Checked && strDisplay.Trim()!= null)//数据对比{if (strDisplay.Trim()== rTcmp.Text.Trim()){ flag = “Pass”;temp++;}else { flag = “Fail”;}}else if (strDisplay.Trim()!= ““){ flag = “Null”;temp++;}else flag = “None”;double perc = Convert.ToDouble(temp)/ Convert. ToDouble(totualy);string result = string.Format(”{0:0.00%}”,perc);//计算误码率dataGridView1.Rows[line]. Cells[2].Value = result;dataGridView1.Refresh();rTBox1.AppendText(strDisplay + “\n”);//显示数据System.IO.File.WriteAllText(@”d:\receivedatalog.txt”,rTBox1.Text);//存储数据updateserialstate = false;}当用户触发停止通讯控件,控件程序就将serialstate置为False,将updateserialstate置为False,这样多线程后台运行控件程序就会停止发送和接收数据,Timer控件程序也会因为updateserialstate是False得知没有数据更新而停止显示和存储数据然后将Timer控件关掉。
4 结束语本文介绍的测试系统方案适用于包括电表在内的多种被测设备做电快速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硬件转换器可隔离被测设备电源端加4KV和I/O端口耦合2KV 高压脉冲群,所设计的软件会将数据和误码率计算结果存储为TEXT文件方便用户分析。
使得测试电快速脉冲群抗扰度的同时统计被测设备的通讯误码率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1]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 Part 4-5:Testing and measurement techniques - Surge immunity test.[2]马玉春.计算机监控技术与系统开发[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