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标本采集与处理共52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4.05 MB
- 文档页数:52
血液标本的采集技术一、动脉采血术:动脉采血术是通过经皮动脉穿刺,采集动脉血液标本的方法,主要用于动脉血气分析,可选择桡动脉、肱动脉、股动脉及足背动脉进行穿刺。
1、用物准备:①基本用物:基础用物(治疗盘铺无菌巾、皮肤消毒剂、无菌棉签、无菌纱布、止血钳、弯盘)、注射器、胶布、必要时备软枕、笔等。
动脉血气分析标本采集用物:2~5ml注射器抽吸肝素钠注射液,将活塞来回抽动,使内壁沾匀肝素,然后排尽肝素溶液,将活塞推至空筒顶端后不在回拉,以保持注射器内无空气。
根据化验单,再注射器上标注科室、床号、姓名、血气分析标本。
另备小胶塞或“一次性动脉血气分析采样器。
2、操作流程操作流程5cm1~2ml采血完毕,拔针,5分钟注意点与说明:1、穿刺部位必须无炎症、瘢痕;动脉血管栓塞者慎行动脉穿刺术。
2、患者宜取仰卧,桡动脉、肱动脉穿刺时,术侧上肢外展外旋;股动脉穿刺时,术侧下肢自然弯曲,并外展外旋;足背动脉穿刺时,足背绷紧。
3、操作时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4、动脉穿刺既可采用“垂直进针法”,也可以采用“斜角进针法”(与静脉穿刺手法相类似),即常规消毒患者穿刺点及术者示指后,术者用示指触及动脉博动最明显处并稍加固定,右手持针,以30°~45°角,与术者示指下端0.5~1.0cm处,快速刺入皮肤,在向前行穿刺时,利用示指的触觉判断动脉的深浅和走向,快速刺入动脉。
5、遇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情况,患者动脉搏动不明显,小动脉穿刺成功率低时,宜选择股动脉进行穿刺。
6、采血完毕,以无菌棉球或纱布按压穿刺点﹥5分钟,并嘱咐患者休息片刻;有出血倾向者适当延长按压时间。
7、血标本必须隔绝空气。
因此采血的注射器使用前应检查有无漏气,针头必须连接紧密,标本采集后立即封闭针头斜面。
8、标本15分钟内送验,如需等待测定,应将标本置于0~4℃冰箱内保存,但不得超过1小时,以免影响检验结操作流程5cm处扎止血带使血管充盈5cm3分钟并嘱咐患者休息片刻注意点与说明:1、采血前根据不同的检验项目,准确准备不同的采血试管如(血常规用紫色、血生化红色、血凝四项蓝色)。
血液检测样本采集与处理程序简介本文档旨在提供血液检测样本采集与处理程序的指导,以确保高质量的血液检测结果。
样本采集请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血液样本的采集:1. 洗手并戴上一次性手套。
2. 确保采集工具(如针头和收集管)是干净和消毒过的。
3. 选择合适的采集部位(通常是患者的上臂)。
4. 用一次性酒精棉球清洁采集部位。
5. 用采集工具在清洁的部位穿刺皮肤,使血液流入收集管中。
6. 采集足够数量的血液样本。
7. 在收集管中加入所需的抗凝剂或其它试剂(根据具体检测需求而定)。
8. 小心地取出采集工具,注意不要触及任何其他物品。
9. 堵塞收集管的入口,确保血液不外溢。
10. 轻轻搅动收集管,使抗凝剂或试剂与血液充分混合。
11. 完成采集后,在采集部位上贴上创口贴。
样本处理得到血液样本后,应按照以下步骤处理样本:1. 将收集到的血液样本放置在标有患者信息的标签或中。
2. 确保标签上的信息是准确和完整的,包括患者姓名、样本采集日期和时间。
3. 将标有信息的样本放入适当的样本袋或盒中,以防止污染或泄漏。
4. 将样本尽快送往实验室或相应的检测机构。
5. 在送样前,确保样本袋或盒上有正确的送样标签,并填写相关的送样单据。
6. 如果有必要,确保在特殊情况下采取适当的储存和运输措施。
注意事项在进行血液样本采集和处理时,请注意以下事项:1. 遵守个人防护措施,包括佩戴手套和避免任何可能的接触。
2. 确保采集工具和是干净和消毒过的,以避免交叉感染。
3. 严格按照标签上的信息进行记录,以确保样本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4. 在采集和处理过程中保持标本的完整性,避免污染、破裂或泄漏。
5. 遵循实验室或检测机构的标准操作程序和指南。
6. 根据特定的检测要求,选择适当的抗凝剂、添加剂或试剂。
以上是血液检测样本采集与处理程序的基本指导,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如有任何疑问,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或实验室技术人员。
血液标本采集与处理第一篇:血液标本采集与处理血液标本采集与处理一:静脉采血法(一)普通采血法试剂与器材 1.30g/L碘酊。
2.75%乙醇。
3.其他一次性注射器,压脉带,垫枕,试管,消消毒棉签。
操作1.取试管一支(需抗凝者应加相应抗凝剂)。
2.打开一次性注射器包装,取下针头无菌帽,将针头与针筒链接,针头斜面对准针筒刻度,抽拉针栓检查有无阻塞和漏气,排尽注射器内的空气,套上针头无菌帽,备用。
3.受检者取坐位,前臂水平伸直置于桌面枕垫上,选择容易固定、明显可见的肘前静脉或手背静脉,幼儿可用颈外静脉采血。
4.用30g/L碘酊自所选静脉穿刺处从内向外、顺时针方向消毒皮肤,待碘酊挥发后,再用75%乙醇以同样方式脱碘,待干。
5.在穿刺点上方约6CM处系紧压脉带,瞩受检者紧握拳头,使静脉充盈显露。
6.取下针头无菌帽,以左手拇指固定静脉穿刺部位下端,右手拇指和中指持注射器针筒,市指固定针头下座,针头斜面和针筒刻度向上,沿静脉走向使针头与皮肤呈30度角,快速刺入皮肤,然后成5度角向前刺破静脉壁进入静脉腔。
见回血后,将针头顺势深入少许。
穿刺成功后右手固定注射器,左手松压脉带后,再缓缓抽动注射器针栓至所需血量。
受检者松拳,消毒干棉球压住穿刺孔,拔出针头。
瞩受检者继续压按针孔数分钟。
7.取下注射器针头,将血液沿试管壁缓缓注入试管中。
抗凝血需立即轻轻摇匀,盖紧试管塞,及时送检。
《附注》1:采血部位通常选择肘前静脉,如此处静脉不明显,可采用手背,手腕,腘窝和外踝部静脉。
幼儿可采用颈外静脉。
2:采血一般取坐位或卧位。
体位影响水分在血管内外的分布,从而影响被测血液成分浓度。
3:压脉带捆扎时间不应超过1分,否则会使血液成分浓度发生改变。
4:血液注入试管前应先取下注射器针头,然后将血液沿试管壁缓缓注入试管中,防止溶血和泡沫产生。
需要抗凝时应与抗凝剂混匀,切勿用力震荡试管。
5:如遇受检者发生晕针,应立即拔出针头,让其平卧。
必要时可用拇指压掐或针刺人中,合谷等穴位,或嗅吸芳香酊等药物。
化学检验血液标本采集和处理血液标本的采集血液标本采集是临床诊断和治疗中重要的步骤之一。
在采集血液标本之前,必须进行严密的准备工作,如消毒、手套穿戴、材料准备等。
本文将重点介绍血液标本的采集及处理过程。
一、采集工具采集血液标本的主要工具包括针头、注射器、采血针、采血管、止血贴、酒精棉球等。
针头一般使用22G或23G,采血管选择不同规格和类型的管子,依据需要使用。
采血过程中,由于针头刺入人体,因此一定要注意消毒和穿戴手套,以避免交叉感染。
二、采集步骤1. 安全操作操作人员和病人的安全是采集血液标本的首要任务。
操作人员应穿戴手术手套、口罩和护目镜,并对采血针和采血过程进行消毒,以预防交叉感染。
在采血前检查针头是否完好,病人是否有出血倾向等情况。
2. 选择采血部位选择采血部位需要根据需要采集的血液量和血液类型进行选择。
一般采用肘窝或手腕部位,因为这两个部位的血管比较丰富,容易取得足量血液样本。
3. 皮肤消毒皮肤消毒是预防交叉感染的重要步骤。
首先应清洗双手,然后使用酒精棉球消毒采血部位,至少3次反复擦拭,使皮肤表面充分消毒。
4. 采血采血需要使用采血器具,如采血针或注射器,将血液引入采血管中。
采血过程中,针头必须插入血管内,以避免针头插入其他组织造成疼痛和不适。
当血液流入采血管中时,需要分别采集不同血液标本,如全血、血清和血浆等。
如果采集的是全血,则采血管需要加入抗凝剂,以防止血液凝固。
血清和血浆的采集需要将血液标本转移到离心管中,进行离心分离。
5. 止血采血后需要使用止血贴,使血液停止流出。
同时检查采血部位是否出现瘀血和肿胀等情况,如有则及时处理。
三、血液标本处理血液标本处理分为制备和保存两个部分。
1. 制备想要获得高质量的血液标本样品,制备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制备过程中,首先需要对血液标本进行离心分离,使血清或血浆与细胞分离。
离心后,将血清或血浆转移至相应的管子中,可以进行保存或使用。
同时,也可以将采集的全血中白细胞红细胞进行分离,以获取特定的细胞样品。
血液样本的采集、运输、处理、保存血液样本的采集、运输、处理与保存是临床医学和生物研究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正确的操作流程不仅能够确保样本的质量,还能为后续的检测和分析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以下是对血液样本的采集、运输、处理与保存的详细阐述。
一、血液样本的采集1. 采集前的准备(1)选择合适的采集时间:根据检测项目的要求,选择最佳采集时间,如空腹、餐后等。
(2)患者沟通:向患者说明采集目的、过程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配合。
(3)采集工具准备:包括采血管、采血针、消毒棉签、止血带等。
2. 采集过程(1)选择合适的静脉:一般选择患者前臂的肘静脉,也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其他部位。
(2)消毒:在采血部位消毒,待消毒液干燥后进行采血。
(3)穿刺:操作者持采血针,以30°45°角度进针,见回血后降低角度,沿血管方向前进。
(4)采血:待采血量达到所需量后,拔出采血针,用消毒棉签压迫止血。
(5)止血:观察无活动性出血后,用消毒棉签覆盖穿刺部位,指导患者按压510分钟。
3. 采集后的处理(1)采血管标记:将采集到的血液样本放入采血管,并在采血管上标明患者姓名、采集时间等信息。
(2)采血管运送:将采血管放入专用的运送箱内,避免震荡和碰撞。
二、血液样本的运输1. 运输条件(1)温度:根据血液样本的类型和检测项目,选择适当的运输温度,如室温、4℃、20℃等。
(2)时间:尽快将血液样本送至实验室,最长不超过24小时。
2. 运输过程(1)包装:将采血管放入专用的运送箱内,确保采血管稳固,避免震荡和碰撞。
(2)运输:采用冷链物流或专业运送车辆,确保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控制。
三、血液样本的处理1. 样本分类根据检测项目的要求,将血液样本分为血清、血浆、全血等。
2. 样本处理方法(1)血清:将采血管放置于室温下,待血液凝固后,以3000 r/min的速度离心10分钟,分离出血清。
(2)血浆:将采血管放入4℃冰箱,待血液凝固后,以3000 r/min的速度离心10分钟,分离出血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