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绿色建筑专家库专家名单
- 格式:xls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7
##市优质工程〔房屋建筑〕评选方法第一章总那么第一条为贯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落实国家《建立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立建立工程质量创优鼓励机制,鼓励建筑施工企业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加强项目管理,树名牌,创精品,推动我市建立工程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制定本方法。
第二条 ##市优质工程〔以下简称市优质工程〕是我市建立行业工程质量的市级荣誉奖项。
第三条市优质工程的评选对象为在##市注册的建筑施工企业在本市X围内承建的,且符合一定规模的房屋建筑工程项目。
第四条市优质工程每年评选一次。
评选工作由##市建筑业协会〔以下简称市建筑业协会〕组织实施,评选活动承受市建立行政主管部门的监视和指导,评选结果报建立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五条市优质工程由建筑施工企业自愿申报,由市建筑业协会组织评选,评选以国家和省、市有关建立工程质量的法律、法规、强制性技术标准、行业技术标准为依据,以“公平、公正、客观〞为原那么,对工程竣工资料和实物质量进展综合评审,择优评定。
第二章申报X围和条件第六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符合以下规定X围要求的工程,均可参与申报评选。
〔一〕民用建筑工程1、有100间以上的客房的旅业工程,政府投资项目包括3000座以上的体育馆、20000座以上体育场、1000座以上影剧院或礼堂,单位工程建筑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的其它用途的民用建筑;2、总建筑面积在40000平方米以上〔含40000平方米〕,配套设施齐全并能投入正常使用的民用建筑群;3、建筑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的古建筑重建工程;4、别墅类工程,可按20栋以上〔含20栋〕,累计建筑面积不少于10000平方米的规模组团申报;〔二〕工业建筑工程1、辅助配套功能齐全单层单体建筑面积在8000平方米以上、多层单体建筑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的生产厂房、仓库;2、辅助配套功能齐全建筑面积在20000平方米以上的整体工业建筑群。
第七条申报市优质工程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一〕工程必须是技术资料完整,质量通病治理良好;配套设施完善,设备运行良好;竣工验收程序合法,结论明确,并已通过竣工验收备案;〔二〕工程必须是在前一年度7月1日前竣工,在申报时不少于经过一个冬夏的使用;〔三〕工程必须有设计、监理、建立或使用单位对该工程质量平安的评价和推荐参评的意见;〔四〕工程必须是应用了建立部推广的建筑业“十项新技术〞中不少于5项;〔五〕工程的设计、施工均符合国家与省、市建筑节能、环保、规划、墙改等有关政策、法规、标准、规X。
珠海市智慧住宅验收评审工作指引(暂行)一、基本规定(一)本指引适用于我市(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除外)新建住宅项目(含商品住宅项目、保障性住房、人才公寓、别墅等)智慧性能验收评审,扩建和改建的住宅建筑可参考执行。
(二)智慧住宅施工图设计文件应通过施工图审查机构审查,若有设计变更不得降低智慧住宅设计要求。
(三)智慧住宅验收评审工作应在项目竣工验收备案前完成。
建设单位应根据本指弓I和《珠海市智慧住宅建设评价导则(试行)》等相关规定编制竣工评审材料。
(四)珠海市绿色建筑发展中心(以下简称市绿建中心)负责组织专家,建设单位负责组织召开智慧住宅验收评审会。
二、验收资料(电子版)1.珠海市智慧住宅验收评审申请表。
2.通过设计评审的《智慧住宅设计方案》和专家评审结论。
3,智慧住宅竣工验收自评报告书。
4.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
5.智能化竣工图(PDF格式)。
智能化竣工图应包含项目智慧小区、智慧家庭竣工图。
6.建筑、结构、暖通、电气、给排水、景观、室内、BlM等相关专业的竣工图(含屋面光伏专项设计竣工图、创新与提高技术专项竣工图)(PDF格式)。
7.其他与该智慧住宅项目相关的资料。
三、工作流程(一)受理验收申请申报单位向市绿建中心提出智慧住宅验收评审申请(申报单位为建设单位或建设单位与设计、监理、施工、咨询等单位组成的联合体),并将申报材料(电子版)发送至其邮箱(***************),市绿建中心收到材料后即对申报材料是否完整开展检查,如有资料缺失缺漏的,则通知申报单位在规定时间内补齐材料,3个工作日内通知受理结果。
联系电话:************o(二)成立验收专家组1.市绿建中心在收到验收评审申请后,根据项目特点从专家库中抽选专家组成员。
2.专家抽选遵循回避、轮换、公开的原则。
3.智慧住宅验收评审抽选专家的相关专业为:智能化、电气、信息化、建筑、暖通、给排水、景观、室内、BIM 等专业。
(三)现场踏勘1.由市绿建中心组织专家组结合验收资料内容开展现场踏勘。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公布我省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专家委员会第二批专家名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公布日期】2013.12.31
•【字号】粤建科函[2013]2309号
•【施行日期】2013.12.3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
正文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公布我省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专
家委员会第二批专家名单的通知
(粤建科函〔2013〕2309号)
各地级以上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委),顺德区国土城建和水利局:为进一步促进我省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充分发挥专家队伍的作用,保证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质量,加大力度推进绿色建筑发展,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试行)》和《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经各地推荐,我厅审定,现将我省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专家委员会第二批专家名单予以公布。
附件:广东省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专家委员会第二批专家名单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13年12月31日附件
广东省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专家委员会第二批专家名单。
492014.01 |刘鹏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绿色设计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
现任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给排水委员会热水分会委员、秘书长建筑学会建筑给水排水研究分会理事、水处理分会理事长土木工程学会全国建筑给水排水委员会副秘书长;勘察设计协会全国建筑设计行业优秀工程设计评选专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委员会委员;住建部绿标办绿色建筑评审专家;北京市住建委绿色建筑评审专家;发改委国家节能中心专家库成员;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论坛)中国领先城市项目专家;中国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中国项目专家。
CHF记者:您认为当前我国绿色建筑的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哪些问题?刘鹏:绿色建筑是我们国家的一个发展主题,但是作为实现绿色建筑的角度来看,我认为有一些困扰需要面对,同时我们自己也在关注和思考着这些困扰。
第一点,现在的绿色真的绿吗?一些绿色建筑技术,由于实际运行成本高,建设了却闲置不用;一些节能技术提供的服务量级超出实际条件或者合理需求,导致建筑运行能耗不降反增;一些节能技术或设备,投入大量物力财力建设,却忽视调适与运行管理环节,没有取得明显的节能效果。
第二点,建设与节省。
是城镇化过程中的大拆大建要紧,还是节省更要紧?在第六届绿色建筑大会上,有数据显示我国建筑的平均寿命是25~30年,而伴随经济建设出现的大拆大建是个普遍情况,住房空置率也是一个问题,过高空置率的背后是建材、能源的大量闲置浪费。
第三点,舒适度提高与节能的平衡。
有研究成果显示,现在我国的单位建筑平米能耗是美国的40%,相当于二战过后美国单位建筑面积的能耗水平。
能耗理性思考绿色建筑的发展之路——访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绿色设计研究中心主任刘鹏本刊记者/丁艳 刘国风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水平为什么提高?说到底是生活方式、建筑使用方式、建造理念发生了变化。
目前这个问题还在困扰我们:是追求舒适的观念重要,还是把能源节省下来更重要?第四点,大型公建高能耗问题、夏热冬冷地区供热问题、农村耗能未来的增长问题,全国能耗水平未来会是一个什么程度,都存在很多需要深入研究探索的,不确定的因素。
珠海市绿色建筑隔声应用技术指南实际应用情况应用背景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口密集的城市往往伴随着嘈杂的环境,这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
在建设绿色、健康、舒适的城市环境方面,隔声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
珠海作为一个先进城市,注重建设绿色生态城市,积极应用隔声技术来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
绿色建筑隔声应用技术指南提供了一系列的技术指导和规范,以帮助建筑师、设计师和工程师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合理应用隔声技术,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噪音对居民的干扰,提供更加宁静的居住环境。
应用过程在珠海市绿色建筑隔声应用技术指南的指导下,绿色建筑项目中的隔声应用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评估噪音源在建筑设计阶段,首先需要对项目周边的噪音源进行评估。
这包括交通噪音、工业噪音、社区噪音等。
通过噪音源评估,可以确定项目所需的隔声性能和隔声设计指标。
2. 建筑布局优化根据噪音源的评估结果,可以在建筑布局设计中优先考虑将噪音源远离居住区域,以减少对居民的噪音影响。
此外,还可以合理规划公共空间和绿化带,通过增加隔声设施来进一步减少噪音传播。
3. 隔声材料选择与设计根据绿色建筑隔声应用技术指南的要求,选择合适的隔声材料进行建筑设计。
隔声材料可以包括隔墙、隔板、隔音窗、吸音材料等。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隔声材料,并对材料的安装方式和构造进行合理的设计,以提高隔声效果。
4. 隔声系统建造在隔声材料选择和设计确定后,需要进行隔声系统的建造。
建造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确保隔声材料的正确安装和连接,以保证隔声系统的完整性和性能。
5. 效果评估与调整隔声系统建造完成后,需要进行效果评估。
通过实际测试和测量,评估隔声系统的隔声效果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如果效果不理想,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直到达到预期的效果。
应用效果珠海市绿色建筑隔声应用技术指南的实际应用效果是显著的。
通过合理应用隔声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噪音对居民的干扰,提供更加宁静和舒适的生活环境。
珠海产权交易中心专家库评审专家信息登记表初次填报□ 资料更新□表格编号: 填表时间:姓名 出生年月 一寸彩色证件照(电邮用扫描件) 政治面貌 性别身份证号 最高学历 专业 最高学位 专业毕业院校毕业时间外语水平语种级别读写能力□熟练 □一般 □不会 主要工作经历工作单位职务专业 工作年限职称 职称专业 评定时间 执业资格证书号码评聘时间专业类别□法律 □财务 □投资 □金融 □房地产 □管理 □电子信息 □能源 □材料 □生物医药化工 □环保 □文化 □港口物流 □现代服务□公共事业□交通运输 □农业 □采掘 □供应管理 □广播、电视、通讯 □其他担任其他职务 □人大代表 □政协委员 □其他( ) 工作状况 □在职 □非在职申请方式□专家自荐 □单位推荐 □其他推荐是否愿意成为应急专家 □愿意 □不愿意手机 (非常重要)电话E-MAIL(非常重要)联系地址邮编专业资格及评聘时间:专业工作的主要经历(项目、论文)及特长说明:负责或参与评审及竞争性谈判的重大项目:是否担任其他评审专家库专家?如有,请具体说明:参与项目评审时需要回避的单位:个人承诺本人最近3年内未有犯罪记录;未有被开除公职情况;非珠海产权交易中心工作人员。
以上情况均为属实,如有不实,一切后果由我本人承担。
如果成为珠海产权交易中心专家库评审专家,我将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恪守职业道德,客观、公正、诚实、廉洁地履行评审专家职责。
申请人签名年月日备注:1.请附上身份证、毕业证和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复印件(电邮用扫描件)。
表格贴上一寸彩色证件照。
2.如表中填写不下,可另附纸。
3.如成为应急专家,接到评审通知通后2小时内应到达交易中心。
如因工作地点发生变化等原因,无法应急参加评审的,请及时通知珠海产权交易中心。
4.为方便您接收珠海产权交易中心的最新信息,请关注珠海产权交易中心企业采购类公告的更新。
珠海市绿色建筑设计要点
珠海市绿色建筑设计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节能与能源利用:采用节能型建筑设计,包括优化建筑布局、合理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高效的能源系统等,以减少能源消耗。
2.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设计节水型卫生间、雨水收集利用系统、高效灌溉系统等,以节约水资源并提高用水效率。
3. 室内环境质量:注重室内空气质量、采光和视野,选择环保材料,减少室内污染物的释放,提高居住者的健康和舒适程度。
4. 绿色建筑材料:优先选用环保、可再生和可回收材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提高建筑的可持续性。
5. 废弃物管理与循环利用:设立分类回收设施,鼓励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和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6. 绿化与景观设计:结合建筑设计,增加绿化面积,提高绿化率,创造宜人的室外环境。
7. 可再生能源利用:考虑安装太阳能光伏板、太阳能热水器等可再生能源系统,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8. 智能化系统:引入智能化建筑管理系统,实现对建筑能耗、照明、空调等的精细化管理和控制。
这些要点旨在促进珠海市绿色建筑的发展,提高建筑的环保性能和可持续性,同时为居民提供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
具体的设计要求和标准可能会根据当地政策和法规进行调整和补充。
附件1
绿色建筑评价机构能力条件指引
一、绿色建筑评价机构(以下简称评价机构)应是依法成立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或民政部门登记的民办科技咨询机构,对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结果独立承担相应责任。
二、鼓励各地在推动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现有评价机构作用,并积极推动引导公益性、非盈利组织或机构开展绿色建筑评价工作,保障评价工作公平公正。
三、评价机构原则上应有一定绿色建筑从业经验,从业时间不宜少于3年,并配备相应专业技术人员,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人员不宜少于5人。
四、评价机构应建立完善透明的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制度,内容包括评价程序、评价工作要求、工作成果和资料存档要求、工作人员规章等,相关管理制度应公开发布,接受社会监督。
五、评价机构应建立绿色建筑评价专家库,入选专家库的专家应具备建筑、结构、暖通、给排水、电气、建材、建筑物理、建筑环境等领域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拥有丰富的绿色建筑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熟悉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水准。
1。
珠海市建设工程评优指南珠海市建筑业协会二○一七年五月一、参评工程奖项(一)珠海市级奖项(3项):1、珠海市建设工程优质结构奖;2、珠海市优秀建筑装饰工程奖;3、珠海市建设工程优质奖。
以上奖项由珠海市建筑业协会组织评选。
(二)广东省级奖项(5项):1、广东省建设工程优质奖;2、广东省建设工程结构优质奖;3、广东省优秀建筑装饰工程奖评选办法(公共建筑装饰类;公共建筑装饰设计类;建筑幕墙类);4、广东省建设工程金匠奖;5、广东省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
以上奖项由珠海市建筑业协会向广东省建筑业协会推荐参评项目并加具推荐参评意见,协助省协会具体组织评选。
(三)国家级奖项:1、鲁班奖(由广东省建筑业协会推荐参评项目,中国建筑业协会具体组织评选,广东省建筑业协会和珠海市建筑业协会协助复评)。
以上国家级奖项均在珠海市建筑业协会和广东省建筑业协会组织评选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建筑业协会、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的年度评选要求和名额指标的分配,组织推荐珠海地区建筑施工企业进行申报。
二、珠海市级奖项评选程序指引(一)、珠海市建设工程质量评优设立三个奖项:1、珠海市建设工程优质结构奖;2、珠海市优秀建筑装饰工程奖;3、珠海市建设工程优质奖。
(二)、评选依据:1、《珠海市建设工程优质奖评选办法》珠建协〔2017〕9号;2、《珠海市建设工程优质结构奖评选办法》珠建协〔2017〕10号;3、《珠海市优秀建筑装饰工程奖评选办法》珠建协〔2017〕11号。
(三)、各奖项参加评选时间:1、珠海市建设工程优质结构奖:符合基建程序的工程自开工后向珠海市建筑业协会质量技术部提交申报表,协会根据工程施工节点组织专家进行评选。
2、珠海市建设工程优质奖:上一年度完成竣工验收备案的工程可参与本年度珠海市建设工程优质奖评选,通常每年二月份开始受理市优质工程的申报材料,三月开始评选,四月公布当年度市优名单;每年六月份开始进行下一年度珠海市建设工程优质奖预申报工作。
珠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珠海市第三届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专家库成立珠海市第三届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专家组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珠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5.06.09•【字号】珠府函〔2015〕161号•【施行日期】2015.06.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突发事件应对,机关工作正文珠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珠海市第三届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专家库成立珠海市第三届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专家组的通知珠府函〔2015〕161号横琴新区管委会,各区政府(管委会),市府直属各单位:为进一步完善我市应急管理机制,加强应对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技术研究和应急管理理论研究,为应急管理工作提供决策咨询和技术支撑,大力推进公共安全学科建设,加快应急管理人才培养,根据《珠海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珠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荐珠海市第三届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专家的通知》(珠府办函〔2015〕59号)的要求,建立珠海市第三届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专家库,成立珠海市第三届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专家组。
专家库成员55名,其中自然灾害类12名,事故灾难类10名,公共卫生事件类18名,社会安全事件类15名。
专家组成员20名,其中自然灾害类、事故灾难类、公共卫生事件类、社会安全事件类各5名。
附件:1.珠海市第三届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专家组专家名单2.珠海市第三届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专家库专家名单珠海市人民政府2015年6月9日附件1珠海市第三届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专家组专家名单(每一类别专家按姓氏字母排序)组长:柴宏亮珠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副局长、主任医师副组长:李叶新珠海市气象局副局长、高级工程师郑长青珠海爆破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师武善勇珠海市公安局网络警察支队副支队长、高级工程师成员:一、自然灾害类李叶新珠海市气象局副局长、高级工程师黎耀初珠海城市管道燃气公司总工程师毛世权珠海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副主任、高级工程师容志明珠海市动物卫生监督所高级工程师曾新雄珠海地质灾害应急抢险中心总工程师二、事故灾难类陈汉利广东建粤工程有限公司经理、高级工程师黄全明陕西工程勘察研究院珠海分院院长、高级工程师吴志昂珠海市剧毒物品专卖公司办公室主任、高级工程师谌拥军广东建安昌盛工程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郑长青珠海爆破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师三、公共卫生事件类柴宏亮珠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副局长、主任医师李方航珠海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刘鹤云珠海市卫生监督所科长、副主任医师阮峰珠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助理、主任医师张秋平珠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与环境卫生所负责人、主任医师四、社会安全事件类窦金豹珠海市公安局警令部副主任李从东暨南大学珠海校区执行主任、教授武善勇珠海市公安局网警支队副支队长、高级工程师王斌珠海市公安局消防局参谋长徐易珠海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支队长附件2珠海市第三届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专家库专家名单(排名不分先后)一、自然灾害类李叶新珠海市气象局副局长、高级工程师普智晓珠海市香洲区环境监测站副站长、高级工程师易一尊中国电信珠海分公司部门经理、高级工程师曾新雄珠海地质灾害应急抢险中心总工程师龙明滔珠海地质灾害应急抢险中心副所长、高级工程师刘爱民珠海地质灾害应急抢险中心主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刘琳明珠海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毛世权珠海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副主任、高级工程师黎耀初珠海城市管道燃气公司总工程师苏润鸿珠海市市政和林业局主任科员周广华珠海港引航站副高级工程师容志明珠海市动物卫生监督所高级工程师二、事故灾难类黄志平珠海市建安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黄锡宏珠海市建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魏建民珠海市国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经理、高级工程师陈汉利广东建粤工程有限公司经理、高级工程师谌拥军广东建安昌盛工程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郑长青珠海爆破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师黄全明陕西工程勘察研究院珠海分院院长、高级工程师贺辉北师大珠海分校信息技术学院副教授吴志昂珠海市剧毒物品专卖公司办公室主任、高级工程师曾思明珠海中富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全主管、注册安全工程师三、公共卫生事件类柴宏亮珠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副局长、主任医师阮峰珠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助理、主任医师张秋平珠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与环境卫生所负责人、主任医师邱士起珠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所负责人、主任医师陈剑刚珠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理化检验所负责人、主任技师李方航珠海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刘星伟中大附属第五医院医务科副科长、副主任医师杨华伟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医教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潘伊凡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副主任医师李少杰珠海市人民医院院长助理、医务科长、主任医师吴春晓珠海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王岳屏珠海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务科长、主任医师林津珠海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危重症科主任、主任医师刘鹤云珠海市卫生监督所科长、副主任医师许悦生珠海市卫生监督所科长、主治医师杨经伟珠海市卫生监督所科长、主治医师王海平珠海市卫生监督所科长、医师林继灿珠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保健中心主任、主任医师四、社会安全事件类窦金豹珠海市公安局警令部副主任武善勇珠海市公安局网警支队副支队长、高级工程师徐易珠海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支队长王斌珠海市公安局消防局参谋长吴建伟珠海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科员肖杰北师大珠海分校法律与行政学院副院长、教授刘宵渐北师大珠海分校国际商学院教授刘琨北师大珠海分校信息技术学院副教授陈先兵北师大珠海分校团委书记、副教授贺湘荃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研究员李从东暨南大学珠海校区执行主任、教授张鸿巍暨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吴伟东暨南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杨丹暨南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郭宏才珠海市第二中学副校长、高级教师。
广东省绿色建筑标识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总则】为规范广东省绿色建筑标识管理,促进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根据《广东省绿色建筑条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绿色建筑标识管理办法的通知》( 建标规〔2021〕1号)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概念】本办法所称绿色建筑标识,是指表示绿色建筑星级并载有性能指标的信息标志,包括标牌和证书。
绿色建筑标识应采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统一式样,证书由授予部门制作,标牌由申请单位根据不同应用场景按照制作指南自行制作。
第三条【范围】绿色建筑标识授予范围为符合绿色建筑星级标准的工业与民用建筑。
第四条【标识类型】绿色建筑标识星级由低至高分为一星级、二星级和三星级3个级别。
第五条【标准】绿色建筑三星级标识认定统一采用国家标准,二星级、一星级标识认定采用国家标准或与国家标准相对应的广东省标准。
新建民用建筑采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工业建筑采用《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GB/T50878,既有建筑改造采用《既有建筑绿色改造评价标准》GB/T51141。
第六条【组织机构】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认定二星级绿色建筑并授予标识,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要求组织推荐三星级绿色建筑项目。
各地级以上市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下称“市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负责本辖区一星级绿色建筑认定和标识授予工作。
第七条【资金】绿色建筑标识认定不收取费用,所需经费列入省和市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年度预算予以保障。
第八条【专家】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应建立省级绿色建筑专家库。
市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可结合实际情况建立本地区绿色建筑专家库。
专家应熟悉绿色建筑标准,掌握建设工程相关专业技术要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相关专业副高级及以上技术职称或取得相关专业执业资格。
参与绿色建筑标识认定的专家应坚持公平公正,回避与自身有连带关系的申报项目。
第二章申报和审查程序第九条【原则】申报绿色建筑标识遵循自愿原则,绿色建筑标识认定应科学、公开、公平、公正。
珠海经济特区绿色建筑管理办法(2023年)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珠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12.14•【字号】珠海市人民政府令第151号•【施行日期】2024.01.14•【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建筑节能与科技正文珠海市人民政府令第151号《珠海经济特区绿色建筑管理办法》已经2023年11月29日十届珠海市人民政府第4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4年1月14日起施行。
市长黄志豪2023年12月14日珠海经济特区绿色建筑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贯彻新发展理念,提升建筑低碳绿色水平,规范绿色建筑活动,节约资源,提高人居环境质量,促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结合珠海经济特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绿色建筑的规划、建设、运行、改造、拆除及其监督管理等活动。
本办法所称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全寿命期内,节约用地、用水、能源、建材等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民用建筑。
第三条本市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建筑绿色化、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低碳化转型升级,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探索建筑与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融合发展,着力推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第四条市、区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市、区政府)应当将绿色建筑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协调辖区绿色建筑发展的重大问题,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明确发展目标,并将目标完成情况作为政府考核的内容。
经济功能区管理机构履行区政府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职责。
第五条市、区住房城乡建设行政管理部门是本市绿色建筑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办法,并开展对绿色建筑发展和相关活动的监督、管理以及宣传等工作。
发展改革、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财政等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绿色建筑发展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