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专家库专家名单
- 格式:doc
- 大小:180.00 KB
- 文档页数:8
江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江门市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正文:---------------------------------------------------------------------------------------------------------------------------------------------------- 江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江门市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江府办〔2014〕34号各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中直、省直驻江门有关单位: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江门市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江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4年10月9日江门市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为进一步推动我市绿色建筑发展,实现建设领域节能减排,促进我市“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3〕1号)、《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府办〔2013〕49号)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开展绿色建筑的重大意义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实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我市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以绿色、生态、低碳理念指导城乡建设,开展绿色建筑行动,加大相关技术的推广应用,能够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降低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有效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建筑产业优化升级。
二、工作目标推动绿色建筑全面发展,合理确定符合我市实际的绿色建筑发展技术路线,建立健全绿色建筑标准体系,以政府投资建筑、保障性住房、大型公共建筑(单体建筑面积在2万平方米以上)为重点,逐步推行绿色建筑标准,切实提高绿色建筑在全市新建建筑中的比重。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公布我省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专家委员会第二批专家名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公布日期】2013.12.31
•【字号】粤建科函[2013]2309号
•【施行日期】2013.12.3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
正文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公布我省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专
家委员会第二批专家名单的通知
(粤建科函〔2013〕2309号)
各地级以上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委),顺德区国土城建和水利局:为进一步促进我省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充分发挥专家队伍的作用,保证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质量,加大力度推进绿色建筑发展,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试行)》和《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经各地推荐,我厅审定,现将我省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专家委员会第二批专家名单予以公布。
附件:广东省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专家委员会第二批专家名单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13年12月31日附件
广东省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专家委员会第二批专家名单。
绿色建筑申报要求建设部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申报指南东莞市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办公室二〇〇八年六月目录一、申请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程序 (1)(一)申请条件 (1)(二)申报材料 (2)(三)申报程序 (2)(四)评审 (3)(五)公示 (3)(六)公布与颁证 (3)二、需提供的相关资料 (4)(一)居住建筑 (4)(二)公共建筑 (6)三、绿色建筑节能设计与施工 (7)(一)原则 (7)(二)节能设计 (8)(三)施工过程 (10)四、系统使用过程的节能 (11)(一)运营管理 (11)(二)拆除过程管理 (11)五、可供参考的工程 (11)六、推荐参考资料 (12)为规范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引导绿色建筑健康发展,建设部制定并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由建设部负责指导和管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并监督实施和公示、审定、公布通过的项目。
建设部委托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负责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具体组织实施等日常管理工作和对申请的项目组织评审,建立并管理评审工作档案,受理查询事务。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包括证书和标志,适用于已竣工并投入使用的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
一、申请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程序(一)申请条件评价标识的申请应由建筑物的业主单位、房地产开发单位提出。
鼓励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物业管理单位等相关单位共同参与申报。
申请评价标识的项目应符合以下条件:1、申请评价标识的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应当通过工程质量验收并投入使用1年以上,未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无拖欠工资和工程款。
符合国家基本建设程序和管理规定,以及相关的技术标准规范。
2、在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等方面,综合效果明显的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
3、总体规划、建筑设计、施工质量、物业管理等具有较高的水平。
(二)申报材料申报单位应当提供真实、完整的申报材料,申报材料的内容和要求:1、《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申报书》一式2份;2、工程项目总结报告一式2份,总结报告内容包括:(1)工程概况:包括项目的地理位置、工程投资、用地面积、建筑面积、建筑类型、结构形式、开发与建设周期、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等情况的说明;(2)技术总结:从设计、施工、运行等方面对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运营管理等进行全面总结;如为既有建筑,请详细论述改造机制的可行性;(3)相关附件:工程验收材料、检测报告、企业资质(复印件)、申报项目的业主委员会或使用单位出具的用户意见。
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相同吗?质区别,这就使得一些不了解情况的消费者被开发商忽悠了。
专家解释,节能建筑和绿色建筑从内容、形式到评价指标均不一样建筑节能水平低,的确是这样,我们很着急,恨不得一年就做成低能耗建筑。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司长陈宜明直言建筑能耗太高。
建筑能耗目前占社会总能耗1/3。
建筑节能总体形势两高一低每年有将近20亿平方米的城乡建筑建成使用,多一平方米就多一点能耗。
陈宜明认为,当前建筑节能的总体形势面临着两高一低。
一高为建筑能耗总量在增长;二高是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单位面积的能耗也在增长,20世纪80年代,大致统计每百户家庭的平均用电器是30多台,现在有100多台。
据悉,官方公布的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27.5%,实际有幅度变化,常用的说法是占社会总能耗1/3。
与此同时,我国建筑能效在降低(一低),相应的节能标准在提高。
根据我国建筑节能发展规划,从1986年起逐步实施节能30%、50%和65%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十一五期间,我国执行的主要为50%的建筑节能标准,十一五期末逐步提高到三步节能标准的水平。
根据《十二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到十二五期末,建筑节能形成1.16亿吨标准煤节能能力。
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不能混为一谈陈宜明认为,社会上很多人把绿色建筑和节能建筑混为一谈,两者有本质区别,这就使得一些不了解情况的消费者被开发商忽悠了。
陈宜明解释,节能建筑和绿色建筑从内容、形式到评价指标均不一样。
具体来说,节能建筑是符合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这一单项要求即可,而绿色建筑涉及六大方面,涵盖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室内环境和物业管理。
实际上,节能建筑执行节能标准是强制性的,如果违反则面对相应的处罚。
绿色建筑目前在国内是引导性质,鼓励开发商和业主在达到节能标准的前提下做诸如室内环境、中水回收等项目。
据悉,我国目前通过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项目有550多个,总面积达5200万平方米;经过能效评测的节能建筑有100多项。
广东省第一届环境应急专家库专家名单(85名)一、水污染防治组(10名)许振成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李开明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曾凡棠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心主任(正处级)、研究员董林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处长、研究员李学灵珠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珠江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所长、主任、教授级高工朱远生珠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珠江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副所长、高工吴世良珠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珠江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监测中心副主任(副处级)、教授级高工许扬生广东省水文局副总工、教授级高工周买春华南农业大学水利与水土工程学院教授吴野河源市水务局总工、高工二、大气污染防治组(4名)范绍佳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气象研究所所长、教授熊建文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处长、教授邓雪娇广东省气象局学科带头人、团队首席(兼任科室主任)岑超平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环境工程中心副主任、研究员三、生态污染防治组(15名)韩博平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所所长、教授杨扬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所热带亚热带水生态工程教育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尹华暨南大学环境工程系系主任、教授潘伟斌华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章家恩华南农业大学生态学系主任、教授于新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所调研员、教授王继增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郭振仁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副总工/主任、研究员张茨林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副主任、高工梁承丰广东省森林病虫害防治与检疫总站教授级高工何克军广东省自然保护区管理办公室正处级、教授级高工黄茂俊广东省森防检疫总站副站长、高工李传红惠州市环境保护局总工、教授级高工郭庆荣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科长、研究员杨立辉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副科长、高工四、海洋和船舶污染防治组(9名)黄小平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蔡树群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博士生导师、研究员海洋生态环境遥感中心主唐丹玲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任、教授、研究员韩保新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庄则平广东海事局副局长李立广东海事局危管防污处处长、高工林奎惠州海事局局长、高工陆超华广东省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研究员蔡瑜瑄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科长、高工五、辐射污染防治组(3名)孔令丰广东省环保厅副处长、教授级高工黄乃明广东省环境辐射监测中心中心副主任、教授级高工谭光享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副主任医师六、化学品和危废处理组(8名)颜伟文广东省安全科技研究所副所长、安全工程高工黄智广州市固体废物管理中心总工(副处级)党志华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朱江安广东省安全科技研究所评价中心副主任、高工新材料新技术研发中心副主任,刘伟区中科院广州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高大明深圳市危险废物处理站有限公司部长、正高林德峰揭阳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主任、高工罗文锦河源市固体废物管理站站长、高工七、卫生和饮用水安全组(3名)宋宏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黄汉林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院长、主任医师甘日华广东省卫生监督所主任医师、主任科员八、环境工程组(12名)陈永亨广州大学副校长、教授陈红雨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院长、教授韦朝海华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张永清华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刘国光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杜建军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周遗品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副教授张金松深圳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总工、教授级高工省环保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安太成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麦碧娴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区岳州广东省环境工程装备总公司技术总监、教授级高工汪永红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高工九、环境地质组(3名)梁俊平广东省国土厅地质环境处调研员、教授级高工梁池生广东省地质局环境地质处处长、教授级高工杨木壮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系主任、教授十、环境评估组(4名)戴松林东莞市环境保护局总工程师、高工江发平中山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所长、高工顾凛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副总工、高工温丽容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高工十一、环境监测组(14名)吕小明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中心主任、高级讲师岑世柏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中心副主任、教授级高工向运荣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中心副主任、教授级高工陈丹青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总工、高工林燕春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科长、高工黄江荣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中心实验室主任、高工肖文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副总工、高工林健弟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高工陈多宏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副科长、高工王强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高工吴对林东莞市环境保护监测站站长、教授级高工刘德全深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总工、教授级高工吴邦华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主任、副主任技师李攻科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所长、教授。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公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专家委员会第二批成员名单的通知
【法规类别】建设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建科[2010]142号
【发布部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发布日期】2010.09.08
【实施日期】2010.09.08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E0303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公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专家委员会第二批成员
名单的通知
(建科[2010]142号)
各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建委(建设交通委、建设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
为引导绿色建筑更好更快发展,保证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质量,加快推进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根据《建设部专家委员会管理办法》和《建设部专家委员会工作规则》,现将增补的第二批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专家委员会专家名单予以公布,请各地在指导当地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中,充分发挥部专家委员会的指导作用。
附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专家委员会第二批成员名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二〇一〇年九月八日
附件: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专家委员会第二批成员名单。
建筑绿色与节能评估鉴定方法建筑绿色与节能评估鉴定方法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意识的提高,建筑绿色与节能评估鉴定成为了现代建筑设计和施工的重要指标。
建筑绿色与节能评估鉴定方法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对建筑材料的绿色环保性进行评估鉴定,二是对建筑的节能性能进行评估鉴定。
建筑材料的绿色环保性评估鉴定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首先是建筑材料的材质环境友好性。
绿色建筑材料应该尽量采用可再生资源,避免使用石油化工产品等对环境有害的材料。
其次是材料的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
绿色建筑材料的生产过程应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例如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产生废水废气的量等。
再次是材料的使用过程对环境的影响。
绿色建筑材料在使用阶段应具备良好的耐久性和可再生性,尽量减少对环境的负担。
最后是材料的回收再利用能力。
绿色建筑材料应设计成易于拆卸和回收再利用的形式,降低对资源的浪费。
建筑节能性能评估鉴定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首先是建筑的围护结构的热传导性能。
建筑的围护结构应采用高效保温材料,降低能量传递和损耗,提高建筑的保温性能。
其次是建筑的通风与空调系统。
绿色建筑应采用高效的通风与空调系统,减少能量的消耗并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再次是建筑的采光系统。
绿色建筑应设计合理的采光系统,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减少人工照明对能源的需求。
最后是建筑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
绿色建筑应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建筑绿色与节能评估鉴定方法可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
定量方法主要通过测量、检测和计算等手段来进行评价,可以得出具体的数据结果。
定性方法则主要通过专家评估和经验判断来进行评价,得出主观的评估结论。
两种方法相结合,可以更全面地评估建筑的绿色与节能性能。
建筑绿色与节能评估鉴定方法的结果可以用于指导设计和施工过程,提供环境友好和节能减排的建议和方案。
同时,绿色与节能评估鉴定的结果也可以用于建筑的认证和标准制定,帮助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和普及。
节能和绿色建筑专项方案节能和绿色建筑是当前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改善建筑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
本文将提出一个针对节能和绿色建筑的专项方案,并详细阐述其目标、主要内容和实施方法。
一、目标:1. 提高建筑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
2. 优化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减少对环境的损害。
3. 增强建筑环境友好性,改善人居环境。
4. 推动绿色建筑技术和理念的应用与推广。
二、主要内容:1. 加强对绿色建筑相关政策的研究和制定,建立健全政策体系。
2. 开展节能建筑技术研究,提出相应技术标准和规范。
3. 完善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机制,推动优质设计的应用。
4. 减少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能耗和环境污染,加强施工过程监管。
5. 提高建筑能效管理水平,鼓励使用高效节能设备。
6. 加强对绿色建筑技术的培训和推广,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
7. 开展绿色建筑示范项目,宣传和推广绿色建筑的理念。
三、实施方法:1. 加强政策研究和制定,确保绿色建筑政策的有效实施。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税收和补贴政策,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绿色建筑。
2. 开展技术研究和标准制定,推动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
相关机构可以组织专家研究,提出节能技术和标准,促进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
3. 完善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机制,鼓励优质设计的应用。
政府可以鼓励建筑设计单位参与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推行优质设计项目并给予奖励。
4. 加强建筑施工过程监管,减少能耗和环境污染。
政府可以加强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监管,推动建筑过程中的节能和环保措施落实。
5. 提高建筑能效管理水平,鼓励使用高效节能设备。
政府可以建立建筑能效监测体系,对高耗能建筑实施能耗排名和限制,推广使用能效更高的设备。
6. 开展绿色建筑技术培训和推广,提升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
相关机构可以举办绿色建筑培训班和技术研讨会,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
7. 开展绿色建筑示范项目,宣传和推广绿色建筑的理念。
政府可以资助建设一些绿色建筑示范项目,通过展示绿色建筑的优势和效果,引导社会更加关注绿色建筑。
-1-粤建节协〔2013〕09号各有关单位:为规范会员单位绿色建筑工程咨询、设计及施工图审查收费行为,促进绿色建筑工程设计与咨询行业健康规范发展,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指导下,广东省建筑节能协会组织专家研究论证,并征求物价部门的意见,制定了《绿色建筑工程咨询、设计及施工图审查收费标准(试行)》,经理事长办公(扩大)暨专家论证会议讨论通过,现予以发布,请参照执行。
附件:绿色建筑工程咨询、设计及施工图审查收费标准(此页无正文)广东省建筑节能协会2013年6月28日-2--3-附件:为进一步规范我省绿色建筑工程设计与咨询服务收费行为,促进绿色建筑工程设计与咨询行业健康规范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管理办法》(建设部149号令)的有关规定,结合我省近年来各设计、咨询服务单位实际开展咨询工作的具体情况,经征求省物价部门和相关专家论证意见,我会制定了绿色建筑工程咨询、设计及施工图审查收费标准的指导意见,供我省项目建设单位、物业管理单位、设计、咨询单位及施工图审查机构,在绿色建筑项目立项、概预决算、招投标活动中参照执行。
一、 绿色建筑工程咨询、设计单位做出的咨询服务、设计内容的各项工作应达到相应的技术深度,确保工程咨询、设计工作质量。
二、 为确保咨询、设计工作成果的质量,项目建设单位或物业管理单位在进行招标活动中,应参照本指导价确定招标文件的价格权重,价格上浮最高不得超过本指导价格的5%,价格下浮最低不得超过本指导价格的10%。
三、绿色建筑项目申请单位应参照本收费标准与咨询、设计、施工图审查单位签署服务合同,不得擅自抬高价格,避免工程造价不合理增加,不得擅自压低价格,以确保绿色建筑工程服务质量。
在绿色建筑咨询、设计活动中如对咨询、设计服务质量产生争议,或发生不正当竞争行为时,可向我会提出申诉,我会将组织专家取证评议,结果将在协会网站上公布。
表1 绿色建筑工程咨询服务收费标准-4-续表1表2 绿色建筑设计及施工图审查收费标准-5-报:省人大环资委省政协环资委省住建厅省物价局发:建筑咨询、设计、施工图审查、房地产等相关单位广东省建筑节能协会印发共印500份-6-。
江门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关于批准王小东等50名同志为江门市第六批优秀中青年专家和拔尖人才的决定正文:---------------------------------------------------------------------------------------------------------------------------------------------------- 江门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关于批准王小东等50名同志为江门市第六批优秀中青年专家和拔尖人才的决定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人才强市战略,努力营造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用人环境。
全市各类人才牢牢把握机遇,艰苦创业、开拓创新,为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各行各业涌现出一大批创新能力强、成绩突出的优秀中青年人才。
为大力弘扬各类人才务实创业、开拓创新的精神,进一步发挥优秀人才的示范带动作用,经市委、市政府同意,决定批准授予王小东等50名同志的江门市第六批优秀中青年专家和拔尖人才称号。
市委、市政府号召,全市各行各业要以优秀中青年专家和拔尖人才为榜样,不畏困难、爱岗敬业、勇攀高峰。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牢固树立人才意识,努力营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发挥人才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做到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尽其所能,为建设幸福侨乡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希望江门市第六批优秀中青年专家和拔尖人才珍惜荣誉、戒骄戒躁、再接再厉,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江门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2014年3月28日附:江门市第六批优秀中青年专家和拔尖人才名单(按姓氏笔划排序)1、王小东广东科杰机械自动化有限公司技术副总监、电控研发部经理2、王代民嘉宝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总经理3、王波涌江门菲普森电器制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4、尹荔松五邑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主任5、甘俊英五邑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院长6、石坚平五邑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副主任7、叶国光广东德力光电有限公司营销中心总监8、邝幸胜江门市技师学院教师9、冯锦乾江门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10、朱新贵李锦记(新会)食品有限公司研究及发展总监11、伍益江门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主任12、伍青萍中共江门市委党校政治教研室主任13、华洋林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高级主任14、刘进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专职副主任15、阮伟明广东雅图化工有限公司技术研发部部长16、孙宁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17、孙宏斌广东盛方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18、李甫广东金辉华集团有限公司总裁19、李国育新会江裕信息产业有限公司项目经理20、李重生开平金鸡王禽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1、杨青兰江门市第一中学教师22、吴巧菁鹤山市沙坪街道第一小学副校长23、吴细源江门广播电视台副台长24、张翼广东道氏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5、陆成骏广东国华粤电台山发电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26、陈欣广东新会美达锦纶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研发部经理27、陈小林江门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28、陈子辉广东电网公司江门供电局试验研究所电测专责29、陈育庭江门市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30、陈惠玲广东新会中集集装箱有限公司研发中心经理31、赵迎春鹤山市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高级农艺师32、钟菁蓬江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33、袁仟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江门分公司省级资深专家34、徐亚林开平市中心医院副院长35、徐宝林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机电技术系主任36、郭成江门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三大队大队长37、郭华英新会区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高级游泳教练38、郭献清广东海鸿变压器有限公司总经理39、唐兴荣江门市五邑中医院科教科科长40、黄达昌广东千色花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41、黄红建江门市新三联管桩有限公司总工程师42、黄爱萍广东江粉磁材股份有限公司锰锌研发部主任43、黄海燕恩平市蓝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44、崔渌芹江门万胜皮制品有限公司董事45、梁健玲江门市恒爱社会工作综合服务中心总干事46、傅健江门日报社社会新闻部主任47、谢升广东大冶摩托车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48、谭金花五邑大学土木建筑学院讲师49、熊贤平天地壹号饮料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50、黎斌彬台山市金桥铝型材厂有限公司科技部设备经理——结束——。
汕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公布汕头市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专家库专家专家名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汕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公布日期】2013.10.14
•【字号】汕住建通[2013]235号
•【施行日期】2013.10.14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节能管理
正文
汕头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公布汕头市建筑节能和绿色建
筑专家库专家专家名单的通知
(汕住建通〔2013〕235号)
为加快推进我市建筑节能及绿色建筑工作,根据国务院《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国务院令第530号)、住建部《关于推进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的通知》(建科[2009]109号)以及市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绿色建筑的通知》(汕府办[2013]94号)精神,经个人自荐和单位推荐,共有林永辉等110人符合汕头市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专家申报条件。
现将专家库专家名单予以公布,如有异议,请迳向市住建局建筑节能管理科反映,电话:88572050。
附件:汕头市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专家库专家名单
2013年10月14日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