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石定价的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2
奇石的鉴赏一、奇石的欣赏及鉴评标准1、奇石的欣赏由于人们的文化知识、美学素养、信仰情趣的千差万别,对同一块奇石往往看法相去甚远,正如常言说的"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文雅的称"情人眼里出西施"。
单个的人在发现奇石之美时,体现了极强的个性特质,各有择重与强调。
如:妙在形奇;美在意境;稀少为珍;天真美妙;贵在天然;有神则奇;有仙则灵;线曲面凸;以小寓大;自然美高于艺术美,抽象美高于具象美,神似优于形似,浪漫优于现实;等等,不一而足。
有鉴于此,人们在一起欣赏奇石时,应当相互尊重与理解。
2、奇石的鉴评标准人若有缘得一奇石,如获致宝,往往有意无意加以宣传或旋耀,意在获得更多人的公认。
这就得有个评定奇石优劣的(规矩)标准了。
1)、北宋荆州画家米芾(公元1051一1107年)主要针对太湖石(今江苏太湖)和灵壁石(今安微灵壁县)的主要美学特征,结合当时人们(主要受儒家文化)理念影响,提出了我国有史可考的第一个奇石鉴评标准"瘦、透、漏、皱"。
同时代的文豪苏东玻还增一"丑"字,强调丑怪。
瘦:指石头整体形象苗条(细高)多姿(变化),风骨磊磊。
透:指石头玲珑多孔穴,前后能透过光线或通透。
漏:石头里边有孔穴上下相通,脉络连贯。
皱:石身起伏不平,能看出凹凸有节奏的明暗变化。
米芾(又称米癫)因此被中华爱石后人尊称为石圣,其爱石<<石丈>>又称<<米癫拜石>>现置安微无为县图书馆内。
2)、水冲石标准上世纪七十年代,广西柳州为主的奇石鉴赏家们针对红水河水冲石的美学特征,结合他们提倡回归自然,天人合一的道家理念,张卫、陈西(宁夏)、徐伟崇、高津龙、扬靖(女,天津人)、陆舜冬、黎言、朱育新等在办<<石道>><<赏石>>杂志过程中,逐步归纳了"形、质、色、纹、韵"五美标准。
【赏石杂谈】奇石交易:什么样的价格才是合理的?集宝街——玉见魅力石界Youth Day无论是到奇石市场买石头,还是石友之间相互转让,我们常常听到有人说:只要自己喜欢,价格又合理,就别犹豫了,还是果断拿下吧!听到这句话很多玩石新手们都会问:奇石交易什么样的价格才是合理的?关于如何给奇石定价,对卖家来说一直是一件伤脑筋的事,价格定得过高,石头很难卖不出去;价格定得太低,卖得太亏心里不愿意。
只有给奇石定个合理的价格,才是奇石交易中关键的一步。
与市场行情接轨的价格,才是合理的价格!奇石是一种特殊商品,它来自大自然,在天然加工厂中加工而成,没有生产成本、没有出厂质检、没有价格标准。
卖家给奇石定价主要是参考市场行情。
所谓市场行情是指以同石种的奇石中历史成交价为依据,其他品相、等级、大小等相差不多的奇石定价以此为参考,定出行情价格。
因为奇石各不相同的特殊性,几乎是一石一价,但是只要围绕市场行情上下波动都属于合理价格,千万不要自说自话,一味追求高价。
真正做到物有所值的价格,才是合理的价格!大家都知道在奇石市场上没有“价廉物美”一说,更多的人相信“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
”那么,是否“贵石头”就等于“好石头”呢?并非如此!现在一块石头开价动辄几十万、几百万、甚至上千万,是否真的值这么高的价,大家众说纷纭,喜欢的人认为值,不喜欢的人就算白送,他也不会要。
奇石定价是否做到了“物有所值”,不同水平的买家会给出不同的答案,但最终还是付银子的那一方说了算,只要你掏钱买,你认为值这个价就可以了。
真正被大多数人认可的价格,才是合理价格!在奇石圈里经常有人晒出自己的奇石,请大家帮忙估价,这些人是想了解此石的市场价,无论买与不买,都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玩得安心。
但是大家给出的价格往往是各不相同的,大多数识货的人报价相差无几,少数人会过于离谱。
经过筛选,我们可以得出答案:被大多数人认可的价格,就是合理的价格。
奇石交易什么样的价格才是合理的?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不同看法,我认为玩石头要根据自己的购买能力而定,不要给自己太多的压力,放松心情、轻松玩石、买而不悔就是最合理的做法!石友,您说是这样的吗?。
奇石值不值钱,五大要素满足即可价值连城奇石,可以说是文玩圈子里异军突起的体系,因为奇石具有独特性,唯一性,具有观赏性,收藏性,多样性等。
慢慢地被许多玩家所认可,但是,还是有很多玩家对于奇石价值的判断不是那么在行,今天就跟大家来了解一下,奇石的价值该如何判断,一般情况下,从这九个方面来判断奇石的价值,只要符合一条,奇石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那么到底是哪九个方面呢?一、形态奇石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形态方面,对于不同种类的奇石,形态各异,所以,形态可以说是判断奇石价值的一个重要依据,奇石的形态包括很多方面,比如直觉上是否奇特,是否有有趣,是否美观,是否形象,高端一点形体上有没有神韵,让人产生不一样的瞎想。
因为它独特的形体都是自然形成的,所以比较珍贵。
二、画面和纹理除了形态,奇石的画面和纹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判断奇石价值的因素,画面是否清晰,是否有条不紊,纹理是否奇特,是否自然,画面和纹理的颜色,对比,清晰度,是否具有题材意义,都是评判一块石头的价值标准。
三、色彩接下来就是奇石的颜色,在我们的印象中,石头的颜色都是比较枯燥的,没有变化的,所以,颜色丰富的奇石,价值上就会有提升,另外,多种颜色的奇石从观赏性上讲,是非常有韵味的。
比如,黄色的奇石,红色的奇石,都是比较稀有的,有的时候,奇石的颜色甚至比奇石的形态都更加重要。
秀色可餐,就是这个道理。
四、名称对于奇石,有一个好的名字,也是很重要的,再漂亮的奇石,没有好听的名字,没有贴切的命题,价值也上不去,并且,大多奇石的造型和画面都是比较抽象的,如果没有一定合理的命题,很多人对于奇石的理解也很模糊。
所以,合理的,贴切的命题,也是非常重要的。
五、底座俗话说,好马配好鞍,好的奇石,要配好的底座,不但可以体现出奇石的奇特性,还能提高奇石的观赏性,并且可以达到烘托主题,调整整体协调性,另外,底座的材质及工艺,也是会提高奇石整体的价值的。
所以,在收藏奇石的时候,不要只从奇石单一的方面去判断,还要从这几个方面统一判断,只要符合一点,就有一定的收藏价值,但是价值的高低,还是呀综合的来判断,评定。
奇石评价等级及鉴赏要素
奇石是指在自然界中形成的独特、稀有、美丽的石头,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奇石的评价等级和鉴赏要素是奇石收藏和鉴赏的重要指标,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一、奇石的评价等级
奇石的评价等级主要分为五个等级:天下奇石、国宝级奇石、名贵奇石、珍品奇石和普通奇石。
其中,天下奇石是指极为罕见、独特、美丽的奇石,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和艺术价值;国宝级奇石是指被国家认定为珍贵文物的奇石,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名贵奇石是指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的奇石;珍品奇石是指具有较高的稀有度和美丽度的奇石;普通奇石是指一般的奇石,具有一定的收藏和鉴赏价值。
二、奇石的鉴赏要素
奇石的鉴赏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色彩:奇石的色彩是鉴赏的重要指标之一,色彩鲜艳、明亮、均匀的奇石更具有收藏价值。
2.纹理:奇石的纹理是指奇石表面的花纹、纹路等,纹理清晰、自然、独特的奇石更具有收藏价值。
3.形状:奇石的形状是指奇石的外形,形状美观、独特的奇石更具
有收藏价值。
4.透明度:透明度是指奇石的透明程度,透明度高的奇石更具有收藏价值。
5.质地:奇石的质地是指奇石的硬度、密度等物理特性,质地坚硬、细腻的奇石更具有收藏价值。
6.历史价值:奇石的历史价值是指奇石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等,具有历史价值的奇石更具有收藏价值。
奇石的评价等级和鉴赏要素是奇石收藏和鉴赏的重要指标,收藏者在收藏奇石时应该根据这些指标进行鉴别和评估,以确保收藏的奇石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和艺术价值。
奇石鉴定评估
奇石鉴定评估是针对奇石或者珍贵石头的一种专业鉴定和评估服务。
通过对奇石的外观、颜色、纹理、瑕疵、重量、大小、稳定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和分析,来判断奇石的质量和价值。
首先,奇石的外观和颜色是鉴定和评估一块石头的重要指标。
外观要看整体的形状和线条是否流畅,是否具备美感。
颜色应该鲜明、饱满、均匀,并且与其它石头的颜色有明显的区别。
奇石可以有各种各样的颜色,从单一的色调到多种颜色的组合,其中颜色纯度高、稳定性好的奇石通常价值较高。
其次,纹理也是评估奇石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奇石的纹理应该清晰、内外有致,纹路之间应和谐自然,没有杂质或者粗糙的感觉。
纹理的复杂性和独特性也会影响奇石的价值。
一些纹路独特、形态奇特的奇石通常更加稀有和珍贵。
此外,奇石的瑕疵和疤痕也会直接影响其价值。
高质量的奇石应该没有或者极少瑕疵和疤痕。
瑕疵和疤痕通常是指石头表面的裂痕、划痕、坑洞等,这些会降低奇石的美感和完整性,进而影响其价值。
此外,奇石的重量和大小也会影响其价值。
通常来说,足够大的奇石比小的奇石更受欢迎。
而重量也是决定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重量较大的奇石通常价值更高。
最后,奇石的稳定性也是鉴定评估的重要指标。
一些奇石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这会影响其保存和展示的成
本。
因此,具备较强稳定性的奇石通常更具价值。
总的来说,奇石鉴定评估需要从外观、颜色、纹理、瑕疵、重量、大小、稳定性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察和分析。
通过专业的鉴定和评估,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确定奇石的质量和价值。
奇石价格价值因素几许??
奇石价格价值因素构成有几个?
奇石的市场价格价值不是单一的,是由多种因素构成或制约。
市场价值高低或者是好坏,好或者是不好,取决于很多因素。
比方这个奇石的种类、它的质地,以及它的形状,它的图案,它的纹理啊,还有这个奇石配到的底座好坏,是否得当。
如果恰到好处,将是红花绿叶扶持,锦上添花,棚壁生辉。
那它的价值就会重些,价格会高些。
还有卖方对此宝贝喜欢程度及其经济实力也要考虑到。
它喜欢的就会出手大方,阔作出大钱也不心疼,当然这里有个经济雄厚为基础。
如果吃上顿没下顿饭,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就是相中此奇石为珍宝,因为囊中羞涩也不会花大价钱购买吧!
当今中华盛世,人们物质基础好,更加需要精神生活上升追求,所以说当下正是奇石等艺术品收藏正当时,我们要把握时机,机不可失,抢抓机遇,力求追求得到更多更好的奇石收藏手中,岂不美哉!。
鉴别奇石的收藏价值方式奇石是收藏领域中的一朵奇葩,那怎样去鉴别奇石的收藏价值呢?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鉴别奇石收藏价值的方式,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鉴别奇石收藏价值的方式一、奇石的天然性。
奇石是大自然的产物,比之人工,叫做“天然生成”。
它不依赖于人的意志和作为,人们关于它所能做的,就是“发现”。
它与一切人工的技艺区别开来,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
由于长年裸露自然或是泥沙包裹水土浸润的原因,石的表面已经形成了一层“皮”。
如果已经不让你看那层“皮”的,那就是已经告诉你那不是天然的了。
鉴别这层“皮”,要靠经验和眼力。
二、奇石的稀有性。
奇石所以为奇,就是因为它稀有、罕见、异乎寻常。
在其质、形、色、纹方面,奇石都是石中的少数。
少到什么程度呢?罕见。
当然,事物的存在是相对的,是比较而言。
谁能发这个“言”呢?应该说是“业内人士”。
“外行”看来,石玩都是独一无二,又相差无几。
可是,奇石之妙,正在于“差之毫厘”的区别上。
抹杀这种区别,就会混淆奇石与否的天壤之别。
另一方面,由于人们对石玩的不断采集和基于人们发现的眼光即审美理念的提升,因此,奇石与否,又是一个变化的审美对象。
至于从收藏的角度讲,“曾经的奇石”如果丧失其稀有性,但是还具有收藏价值,那么,可以把它作为石玩的其他种类来收藏,而不再是作为奇石收藏就是了。
三、奇石的完整性和完好度。
只要是天然形成的,什么样的奇形怪状,都不是奇石的缺损。
相反的还会增加它的美感和收藏价值。
奇石的缺陷在于后天的损坏。
没有一个标准可以统一地划定什么比例下缺损的奇石会失去收藏价值,因为还要现实地考虑缺损的部位,缺损与作为奇石收藏价值含量的比较。
当然,最好是没有损坏,完好无缺。
有的奇石是组石,两枚、三枚甚至于多枚配合为一组。
比如那些“岁寒三友”、“十二生肖”等的组石。
得其中的部分,就是不完整的。
四、奇石的赏玩价值。
核心地讲,奇石的收藏价值与其赏玩价值是密切相连或呈正比例关系的。
评价奇石的标准各种典籍及文章都有提及,基本上都对。
但在实际评价中都不很准确。
我认为评价奇石的标准涉及到方方面面。
总体来说主要有五点:图案、形态、色彩、石质、意义。
但对不同的奇石,应有不同的侧重,而没有绝对的标准。
1、图案:这是评价大多奇石最主要的评价依据,特别是图案石此条最为重要。
它包含主题图案本身是否生动准确;图案在奇石中的位置、大小比例是否恰当;图案和奇石环境是否协调一致;图案是否干净利落、不杂乱不牵强。
等等。
2、形态:这是评价奇石最基本的一条,特别是象形石此条最为主要。
它包含奇石是否完整无缺;长宽厚比例是否恰当;是否和要表达主题相协调等等。
3、色彩:是评价奇石品位的主要依据。
特别是雨花石、鸡血石等一色彩见长的奇石,此条最为重要。
它包含色彩是否鲜艳明快;对比是否鲜明;和所表达主体是否相互协调等等。
4、石质:这是奇石的基础。
特别是以石质见长的奇石,此条最为重要如田黄石、黄蜡石等。
它包含石头的硬度、表面的粗糙度等。
5、意义:这是评价所有奇石的最根本的一条。
它包含所表达主题(人、物、事)是否明确;切忌牵强附会!对奇石“形、质”标准评价探讨形。
奇石的形是中国传统赏石对奇石提出“瘦、皱、漏、透”的要求,即形,有一定道理,我们应当继承其优点,对于象形石类仍然值得借鉴。
传统形的观点主要是针对园林石类或称之风景石类,因为园林石类它可以展现的地点主要是花园、公园或风景区,而当今所称奇石主要是能适合家居客厅、高档办公厅室摆设的奇石,同时也是奇石爱好者所能收藏的奇石。
另外,本人拙见,在认识奇石形上,还应增加“美”,美更胜于“瘦、皱、漏、透”。
质。
在奇石质的要求上还应增加一项指标“奇石的光滑度”,在此补充一点,这里所指的光滑度是天然的、而绝不是人为的。
奇石评分标准作者:望湖草堂九龙璧标签:旅游2010-09-15 19:00 星期三晴造型石贵妃淋浴1.形态(50分):造型奇特优美,婀娜多姿,观赏性好,能以形传神;2.意韵(10分):文化内涵丰厚,意境深远,含蓄回味;3.质地(10分):韧性大,石肤好或差异风化强;4.色泽(10分):总体柔顺协调,或构型不同部位的颜色对比度好;5.纹理(10分):自然流畅,曲折变化与整体造型相匹配;6.命题(5分):立意新颖,贴切生动,富有文化内涵,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文化内涵。
什么样的奇石价钱高,什么样的奇石才有收藏价值在市场中,石头的价格总是飘忽不定,让人难以捉摸。
对于奇石定价这一块一直是许多爱好者的“心病”,找不到其中关卡。
今天小编就分享几招判断奇石定价的方法给大家。
一、看其形而辨其骨首先,一定要知道这品质象型共生原则。
其中,品相是由石质和象形构成的。
这石质又是以物以稀为贵为主来评定的,比如玉石,宝石,鸡血石,孔雀石,矿物晶体,化石,陨石等,这些都是石质比较好的石头。
象形就是在石质的基础上给石头加分的,只要这石质好,石头的价格就没跑了。
判断一块奇石到底好不好,价格合不合理,还要看石头的形。
天下万物无一不是物以稀为贵,奇石市场也不例外。
在奇石市场中,石头越是稀有,越是昂贵。
尤其是有些濒临灭绝的石种,这样的石头收藏价值极大,定价自然高。
从这里又可以引出一个法则。
收藏价值和观赏价值大的石头定价高于用于把玩的石头。
一般人肯定认为这把玩的石头多半是高于观赏的,但是啊,市场就是如此的琢磨不透。
因为,在专用于把玩的石头世界,有更好的宝石,例如:翡翠,玉石,所以,这奇石就显得不值一提了。
此外,品相非常好的奇石用于把玩,也是有定价很高的可能,总是会有一些特例的。
二、观其细微之处刚才说了象形是在石质的基础上加分的,现在就来看看如何加分。
象形一共分为石体象形和图纹象形两种。
一定记住,石体象形是高于这图纹象形的。
在挑选时,石体象形的价格一定是高于图纹象形的。
如果遇到相反的,那就定价有问题。
其中,这石体象形还可细分。
话说这石体象形,又是以与人共享接近原则为本。
越是和人相近,这价格就越高。
石体象形的价值排序大概可以如此划分:具象大于抽象,人物大于动物,动物大于花草树木和风景。
在挑选时一定要牢记。
由这石体象形原则又可以引申出一原则:与实物相似原则。
挑选时从:尺寸、结构、颜色、韵味等方面判断,越是接近原物越是值钱。
这里详细地为大家做一点讲解,比如这房子大小的石头和蚂蚁相似,人物头小身子大,紫色的树叶,这些都是与原物相差甚远的,只有颜色协调,肢体比例合适才是好的石头。
这13块奇石已经成交,可以在交易奇石时作为参考,玩石不
再被忽悠
玩石者都有无法给奇石估价的难题,因为无参考价。
今天给大家介绍13块已经成交的奇石,它们的成交价格可以作为你交易奇石的参考。
图为奇石《奇石》,成交价6万元。
图为长江石《旺财》,成交价13万元。
图为戈壁石《族魂》,专家估价2000万人民币。
这个是估价,切记。
图为红水河奇石《凤求凰》,成交价86万元。
图为戈壁玛瑙,成交价106万元。
戈壁造形石始终精品不断。
图为黑山玛瑙葡萄,成交价46万元。
图为长江石《鹿回头》,一个比较吉祥的图案和名字,成交价6万元。
图为长江画面石,卖家命名《哺育》,买家要重新命名为《母爱》,大家认为哪个名字更贴切合理?成交价46万元。
图为戈壁石《萝卜》,现在被银川一位藏家收藏,成交价58万元。
图为长江墨画人物石《始皇大帝》,成交价10万元。
此石很好的把长江墨画石的特征体现了出来,画面线条流畅,五官清晰,人物栩栩如生。
图为海洋玉髓《马首是瞻》,成交价90万元。
近年来,海洋玉髓的价格上升空间比较大,成为收藏的热门。
图为柳州大化《中国虎》,成交价5000万人民币。
柳州大化因资源枯竭,成交价格始终上扬。
图为长江石《天花乱坠》,成交价6万元。
本图集收集了不同石种的交易或专家估价,可以在收藏奇石时作为参考,玩石不再被忽悠。
石子定价方案1. 引言石子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广泛用于建筑、道路和园艺等领域。
由于市场上石子的供求关系经常发生变化,合理的定价方案对于石子生产企业和消费者都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个石子定价方案,以帮助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成本情况合理定价。
2. 定价的基本原则在制定石子定价方案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基本原则:2.1. 成本原则定价应该覆盖生产石子所需的成本,包括原材料、人工、设备维护等成本。
企业需要准确计算这些成本,并将其纳入定价方案中。
2.2. 市场需求原则定价应该根据市场需求情况进行调整,当市场需求高时,价格可以适当上涨;当市场需求低时,价格可以适当下调,以提高销售量和市场份额。
2.3. 产品质量原则定价应该考虑石子的质量和规格等因素。
质量更好的石子可以定价更高,具有特殊规格的石子可以定价更高。
企业需要根据石子的品质和规格制定不同的定价策略。
2.4. 竞争环境原则定价应该考虑竞争环境,包括其他石子生产企业的定价策略和市场份额等因素。
如果市场上存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企业可以采取一些促销措施,如降价或打折,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3. 定价模型基于以上原则,可以建立一个简单的石子定价模型,包括以下几个因素:3.1. 成本因素成本因素是定价的基础,包括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和设备维护成本等。
企业需要准确计算这些成本,并按照一定的比例分摊到产品的定价中。
定价公式:定价 = 成本 + 利润其中,成本包括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和设备维护成本;利润是企业的期望利润,可以根据企业的盈利目标来确定。
3.2. 市场需求因素市场需求因素是定价的重要考虑因素。
如果市场需求高,企业可以适度上调价格;如果市场需求低,企业可以适度下调价格。
根据市场需求情况的变化,可以制定不同的定价策略。
3.3. 产品质量因素产品质量是定价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高质量的石子可以定价更高,低质量的石子可以定价更低。
根据产品质量的不同,可以制定不同的价格水平。
奇石投资:五“奇”制胜今年香港苏富比春拍推出的奇石拍卖专场,27件赏石成交了26件,成交率高达96%。
其中5件赏石成交价格在100万港元之上。
这说明奇石获得了较大程度的市场认可,这种认可将会引领奇石行情的升温。
奇石贵在一个“奇”字,欣赏把玩的是它的“奇”;收藏投资,讲究的也是取“奇”制胜。
目前市场中奇石的价位从几百元到几十万元不等,总体上价格处于一个上升趋势。
如何选择具有投资价值又适合自己的奇石,是奇石爱好者关心的问题。
笔者走访了北京多家奇石市场,与奇石的商家、玩家、藏家进行交流之后,总结了奇石投资的五“奇”制胜法宝。
一“奇”:天然漂亮最重要奇石,顾名思义,“奇”是它最大的特点和价值。
因此,奇石投资,取“奇”极为重要。
而衡量奇石奇特的标准,最重要的两点分别是:天然与美观。
具有十几年奇石经营经验的管先生告诉笔者,奇石最大的价值在于它的天然性、独一无二性、不可再生性,经过加工的奇石价值会大大降低。
笔者与其他的奇石商家、藏家的交谈中,他们无一例外都提及到这一点。
他们都认为,从收藏价值、稀有价值而言,奇石不亚于任何一个门类的古董。
首先,即使是最珍贵的古董珍玩,也不可能完全做到在世界上独一无二;而每一件价值连城的奇石,世界上都只有一件。
古董珍玩的收藏价值在于其历史性、文化性,以及它们代表的精细高超的加工工艺;而奇石则贵在天然,每一块奇石都是大自然经过几十万年甚至是几亿年鬼斧神工的结晶。
其次,奇石相对古玩而言,造假要少得多,便于更多收藏者、投资者进入市场。
再次,在后工业时代,机械工艺的高度发展使得工艺价值越来越低,工艺品的收藏价值降低,而奇石的天然价值在目前工艺泛滥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
在确定天然性之后,漂亮、品相好是选择奇石的又一要素。
区别于紫砂壶的实用性,奇石的价值更多在于奇特、神似某件物品的造型或纹饰带来的观赏性。
因此,无论是收藏还是投资,对奇石“一见钟情”尤为重要。
二“奇”:古有“皱瘦漏透”,今看“形质色纹韵”经营和收藏奇石的商家玩友,都和笔者提到了上述几点选择奇石的原则。
论奇石的价格当代中国的藏石热苏复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已有二三十年,由最初的自己捡拾,到从挖沙船,牧民那里购买,形成了所谓的一级市场,九十年代后,渐渐出现了经营奇石的商店,初步形成二级市场.随着人们文化修养及经济承受能力的提高,喜欢石头的人越来越多,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可我们的地球母亲所蕴藏的奇石资源就那么一些,取一块少一块,资源的枯竭比我们的预计来得更快,如今河滩里汪洋一片,石头荡然无存,戈壁滩上千疮百孔,连破石都捡拾一空.所以如今藏家"买"是获得奇石的主要途径,石头是个很"另类""特殊"的商品,它无法象普通商品那样可计算出成本,从而得出其"价格".石头的"成本"目前还是以此石的"进价",作为重要依据,一块石头价格是由最初的拥有者的"期望价"与购买者的能承受价商讨出来的,众所周知此价格往往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随意性.奇石进入二级市场后,石商根据石头的进价及车旅费,运输费,配座,店面房租,税等再加上适当的利润,从而得出一定的"价格",买家的"要价"不等于"成交价",成交价还取决于购买者的心理承受能力,取决于购买者的经济承受能力,取决于此石的品质(包括稀少度,所承载的信息等)也就是说还取决于购买者对于此石的喜欢程度.其实说到底奇石的价格主要取决于三大因素:一奇石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价格曾有机会跟银川地质学专家,学者型藏石家阎志强先生讨教时谈到:“奇石自从成为商品起都觉得贵,可是今年不买到了明年价格变得更贵,而且一年比一年贵,回想去年还是便宜.“”如果当年买下一批石头的话,到现在就发了,何至于现在这副模样,唉!“我无论去柳州还是左旗,听到这样的感叹实在太多了,早年去外蒙买石头,几千元可买一卡车石头,现在去外蒙买上万元的石头只须一个袋子提着,悠晃着回来了。
奇石定价的标准是什么?怎么判断奇石的价值?中华奇石,种类繁多、品相优良、韵味十足,吸引人眼球,是大自然反馈给人类的天然宝石。
不同的奇石,各种各异,千姿百态,五颜六色、中外游人喜爱。
“乱世藏粮,盛世藏石”奇石是收藏价值较高的藏品之一。
目前,奇石欣赏、交易市场的活跃、繁华,对奇石的价值评估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
如果判断一枚奇石的价值,目前,暂无权威的标准。
一般业内人士,从以下“十条标准”进行判断,以便市场交易。
1、石形标准:石形是奇石的基本形象,主要看奇石形体的完整程度和造型的完整程度,如果外形完整无缺、造型美观,就是上品奇石,价格为高。
如《弥勒大佛》形神兼备、非常完美,是当之无愧的上品佳作。
2、石质标准:石质指奇石的重量,主要看奇石的硬度、密度、润度,这三度约高,说明这枚奇石越好。
如金刚石(钻石)、玛瑙等,润度远远大于普通岩石,所以,普遍价值很高。
3、石色标准:奇石颜色各异,奇石主要由以下几种:单色、三色、套色、混合色、过渡色之分。
有的相互嵌套、有的相互融润,有的相互穿插,但色泽讲究纯度切忌杂色,因此,纯度越高的奇石,价值越高。
4、石纹标准:奇石的纹理各不相同。
在评选奇石纹路的时候,需要看奇石线条是否流畅,布局是否合理,疏密是否有致等等,如果奇石构成人字画,足以称得上上等奇石。
5、石意标准:奇石的象征立意,是奇石的灵魂所在,也是奇石的主题思想。
如果立意深远、意境悠远、铭铭高雅,自然价值要比普通奇石高一到两倍。
6、石图标准:指奇石上的图景,也就是奇石上的画。
奇石上的画是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的,起形态各异,或逼真、或丰富、或抽象、或美丽。
7、石彩标准:指一枚奇石所包含的色彩越多,反差越大,价值越高。
如果同一石面色彩越好、色彩之间的反差越微妙,此石的价值越高。
8、石姿标准:石姿的标准也是衡量奇石的价值标准之一。
大气磅礴、神勇威风、凛然丰伟者佳。
这种势并不是求石具大,主要看奇石的构造丰伟度,一块石头,若有奔马、鹰击、虎啸之势,同样是具有“势”的品质的奇石。
奇石的评分标准、真伪鉴别奇石的一般评价标准1.天然产出,稍许粗加工者尚可;2.造型奇特,但外观必须稳定、均衡;3.花纹别致,图案、纹理清晰逼真;4.晶体完整,晶形无损;5.颜色艳美或色调丰富;6.光泽强烈或自然柔和;7.组合讲究或特色明显;8.珍奇稀少又罕见,独一无二者最佳;9.意境深邃,储蓄回味,赏心悦目;10.意义特殊或内涵深远;11.硬度宜大且块度适中,利于运输等一、石品的高下优劣供石的高下优劣可以按照一定的评介标准来衡量。
这里, 既有统一而概括的普遍标准,也有按不同类别、不同石种进行同类对比的分类标准。
无论普遍标准还是分类标准,都应包括科学、艺术两大因素,这是缺一不可的。
同时,由于各石种的形、色、质、纹等观赏要素和理化性质互不相同,风格各异,因而它们的欣赏重点和审美标准也有所区别,我们评品单个供石时也尤其需要注意。
我们还必须记住,奇石毕竟是自然的产物,因此不能墨守成规、一成不变,即所谓“大匠能授人以规矩,不能使人于巧”也。
(一)造型。
指供石的形状,这是具象类供石与抽象类供石首先要评介的内容。
“皱、瘦、漏、透、丑、秀、奇”是评介太湖石、灵璧石、英石、墨湖石及其他类似石种的外形的重要因素。
凡以上七要素皆备, 其造型必美。
皱:石肌表面波浪起伏,变化有致,有褶有曲,带有历尽沧桑的风霜感。
(“皱”,还指石肤之纹理,详后。
)瘦:形体应避免臃肿,骨架应坚实又能娴娜多姿,轮廓清晰明了。
漏:在起伏的曲线中,凹凸明显,似有洞穴,富有深意。
透:空灵剔透,玲珑可人,以有大小不等的穿洞为标志,能显示出背景的无垠,令人遐想。
丑:较为抽象的概念,全在于选石、赏石时自己领悟,“化腐朽为神奇”。
庄子在战国时代即提出把美、丑、怪合于一辙的“正美”,以图“道通为一”。
后世苏东坡、郑板桥又提出了“丑石观”。
其意义在于,千万不要以欣赏美女的情调来赏石,要超凡脱俗。
秀与“丑”看似矛盾,实为对立统一。
强调的是鲜明生动,灵秀飘逸,雅致可人,避免蛮横霸气。
如何判断一块奇石的价值?如何判断一块奇石的价值?对奇石的价值判断问题确实是世上最难之事,因为没有太多硬性的理论依据,只有条条框框,而且每块石头都是唯一的,没有可比性,价值判断自然存在不确定性。
然而,这个问题又是经常碰到需要回答的。
面对一个奇石,笔者以为,可以抓住奇石的一些普遍性特征,对奇石的价值进行综合的考量判断。
1、天然性。
这是奇石之所以为奇石的基本条件,必须是大自然天然形成的,无后天对石体的人为处理。
2、完整性。
石体要完好无破损,自然中形成的老伤老裂不处于主要观赏位置的,可以接受。
3、稀有性。
指石种的稀缺性以及形成石头大小、形状、纹理、画面等的难度系数。
比如就画面石来说,从形成难度系数来看,依次应为人物、动物、山水、树木、花草等等,单从人物画面石来看,整体形象难于局部形象,有人有景、内容越丰富、人物越具象清晰、越有动感神韵的,自然越稀有。
4、古老性。
指奇石从岩石学上分析生成时间的早迟。
5、历史性。
指奇石单体或脱离母岩后在地球环境如江河、沙漠、海洋中所经历磨砺的时间和程度,表现为磨圆度、水洗度和皮肤包浆。
6、宝气性。
指奇石的质地、皮肤和颜色等表达出的水滑、滋润、宝华、玉化之象。
7、美观性。
指奇石的形、质、色、纹理和画面等直观给人以或浑圆或规整或亮丽的美感。
8、文化性。
奇石的形、色、纹和画面所表达出人类的文化含意,让人感受到文化的活动气息。
人类的文明史本来就和石头息息相关,这是一个学习、互融、反视的过程。
9、艺术性。
在文化性的基础上,奇石的形、色、画等具有艺术语言的表达功能,和人类的艺术感受力、审美力相互交融、共鸣,就产生了艺术美感和艺术审美判断,这是奇石艺术创作的源泉和动力。
10、传承性。
一块奇石已经现世一段时间,特别是经过了一些藏家、名人的赏玩流转,就具有了传承的价值。
“黄金聚财石秀家,黄金有价石无价。
交易美石标明价,石运亨通美天下。
”中华奇石、种类繁多、品优质良。
画面丰富、冶情养性、韵味十足。
诱人眼球、感人肺腑,状人强身。
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天然宝物,尤其千姿百态,五颜六色,姹紫嫣红,溢彩纷呈的图景而闻名中外,深受中外高官、资深要员、文人雅士、中外游人的喜爱。
“乱世藏粮,盛世藏石”奇石收藏是世界艺术价值较高的藏品之一。
一张名画、一件古玩可以卖价十万,甚至百万,那么,一件大自然造化的杰作,应该有更佳的艺术价值。
中华民族地大物博、石源丰厚、赏石悠久、藏石精湛。
古代以石换宅传神话,流传千古的“和氏璧”奇石,被历代帝王视为国宝,价值皆高,无法估值,传下价值连城的典故。
当务之急奇石的交易价值高低不一,也不可能一致,但标价无据比较严重,影响奇石买卖的成交。
当前,随着人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日益标高,物质、精神、文化需求的日渐上升。
奇石欣赏、交易市场的活跃、繁华,对奇石的价值评估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但如何正确判断一枚奇石的价值,目前尚无一个权威性的标准。
经过多年的赏石、评价,调研交易市场,我感悟出对奇石估价的一个大致法则那就是“十条标准”,这里与朋友们共同探讨“十条标准”,标准奇石的价格,以便市场交易。
一、奇石定价的标准
1、石形标准:石形是奇石的基本形象,主要看奇石形体的完整程度和造型的完美程度,如果外形完整无缺、造型又完美奇特,就是上品之奇石,价值为高。
如收藏奇石《弥勒大佛》形神兼备,巧色融彩,非常完美,当之无愧为上等品。
2、石质标准:石质指奇石的质量,主要看这枚奇石的硬度、密度、润度,这三度越高奇石品质越优,如钻石、玛瑙、玉质硬度、密度、润度大于普通岩石,所以价值很高,钻石位居第一。
如收藏奇石《吉星高照》三度俱佳,光彩照人,具备石质上品标准。
3、石色标准:奇石颜色十分丰富,几乎所有奇石都有单色、三色、套色、混合色、过渡色之分。
有的互相嵌套,有的互相融润,有的互相穿插,但色彩讲究纯度切忌杂质,因此,纯度高的赤、橙、黄、绿、青、蓝、紫、白、黑等九色为佳,如收藏奇石《龙马精神》(1)颜色纯度特好,是一种罕见的纯蓝色绘画,给人一种淳朴清新的感觉,石色为中上品石色标准。
4、石纹标准:奇石有纹理石、流纹石,即使是画面石,也有线条的勾画问题。
评价标准就是看线纹是否流畅、布局是否合理、疏密是否有致,是否构成名人字画。
如收藏奇石《大千葫芦》(2)构图为张大千的笔意葫芦,色彩纯净,轮廓规整,所以为中上等奇石。
5、石意标准:奇石的象征立意,是奇石的灵魂,也就是奇石的主题思想。
如果立意深远、主题重大、命名高雅,自然价值就高。
如收藏三峡石《铜雀春深锁二乔》(3)立意深远,主题重大,有国画美感,隐含着一个动人的三国故事,肯定价格高于同等三峡石的价格。
6、石图标准:指奇石的图景,也就是石头的画面,奇石的画面千姿百态,或逼真、或丰富、或抽象、或美丽,若这些画面构图的物象能一点即破,一解即明者为上品,如收藏三峡石《扬帆远航西洋道》(4)较深刻描述郑和下西洋的场景,海岸清晰,反差明显,石图标准为佳。
7、石彩标准:指一枚奇石所含色彩越多,反差越大,价值越高。
如果同一石面色彩越多、各色彩之间反差越大越妙,此石价值越高,如收藏奇石《锦绣江山》画面色彩为套色,彩绘出一幅万里长城的雄伟图景,石彩标准为中上等。
8、石势标准:大气壮阔、神勇威风、凛然丰伟者佳。
这种势并不是求石具大,主要看奇石构图的丰伟度,一块小石,若有奔马、鹰击、虎啸之势,同样是具有“势”的品质的奇石,如收藏奇石《一代伟人》(5)表现出伟人的神态与气势,嵌套色,过渡色纯净清晰,红色象征红色政权的气势,石势标准为佳。
9、石技标准:奇石也有技巧,不管是造型石,还是画面石,都有巧的一面。
同样是一枚文字石图案,如果笔意巧到以假乱真,岂不是更有价值么?如收藏品《虎居中堂》(6)。
表现出书法大家的笔意风范,笔画粗细搭配和谐流畅,为上品石。
奇石巧得越稀少、越怪异、越绝妙者越珍贵;
10、石缘标准:每一枚奇石都有一个故事,一段石缘,奇石与发现者的经历纠葛越复杂、故事越奇特,石品价值就越高,和氏璧只是一块玉,但有和氏献璧的故事,帝王争石的故事,其价值远远超出了一块玉的价值本身。
综上所述,“十条标准”只是一个大略品石标准,在具体评价中,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注意综合“标准”,如果一块奇石能具备“十条标准”中的三条,就应是石中“优品”;占到标准的一半,就能成为“精品”;若占到八条,就可成为“绝品”;如果“十条标准”优点全部占全,那么,此石就是“神品”将是价值连城。
综上所述个人不成熟的见解,承蒙朋友们的赐教。
二、天价奇石议标价
奇石收藏素有“南柳州,北银川”的说法。
近年来,这两地奇石交易价格成为全国奇石交易的风向标。
在第八届中国银川赏石旅游节上,一块150公斤的贵州翠玉,参展商开出2.3亿元的天价;而一块名为《秦俑》的戈壁石竟开出了令人咋舌的10亿元。
据报道,“天价奇石”现象近年频频出现。
在银川一块石头卖几十万元、几百万元早已司空见惯,而国内市场上也不断出现开价上千万甚至过亿元的奇石。
高价一方面显示奇石市场的繁荣,另一方面也越来越让人看不透奇石的真实价值。
奇石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奇石的“神奇”就在于它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结晶,其形态、色泽、质地和纹理都具有“唯一性”,都是独一无二的,值得珍藏。
“随着奇石收藏群体的不断扩大,奇石价格被推高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不排除市场上存在一些不负责任的标价行为。
奇石价格被疯狂地推高,对于奇石收藏产业来说,实际上埋藏了很大的信任危机。
奇石收藏行家胡成伟在广州越和市场经营奇石生意,与其说他是一名商人,不如说他是一名“石痴”。
“奇石收藏是见仁见智的问题。
市场上的所谓天价奇石,并没有一个标准的定价机制。
”
胡成伟说:“一方面,盲目收藏高价奇石可能导致经济损失。
另一方面,疯狂的“天价奇石”可能让人望而生畏,这让大多数人只看热闹不参与。
从长远看,对奇石产业发展并非好事”宁夏赏石协会副会长袁进龙认为,奇石价格上涨应与经济发展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