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奇石
- 格式:doc
- 大小:19.00 KB
- 文档页数:5
中国四大奇石分别是哪四种石头核心提示:奇石,系指天然形成的形状不一般的石头,其材质、造型、色彩及花纹不同寻常,能够满足人们的猎奇或审美习性,可供观赏收藏把玩,如中国四大奇石:《东坡肉形石》、《岁月》、《中华神鹰》、《小鸡出壳》。
奇石在我国历史上又称为怪石、雅石、供石、案石、几石、玩石、巧石、丑石、趣石、珍石、异石、孤赏石等。
奇石,系指天然形成的形状不一般的石头,其材质、造型、色彩及花纹不同寻常,能够满足人们的猎奇或审美习性,可供观赏收藏把玩,如中国四大奇石:《东坡肉形石》、《岁月》、《中华神鹰》、《小鸡出壳》。
奇石在我国历史上又称为怪石、雅石、供石、案石、几石、玩石、巧石、丑石、趣石、珍石、异石、孤赏石等,我国台湾及港澳称谓雅石,日本称水石,在韩国称寿石。
从广义上来讲,凡是具有观赏价值的自然石均可称为奇石。
中国四大奇石——东坡肉形石东坡肉形石出自内蒙阿拉善左旗,在清朝康熙年间供入内府,现为中国四大奇石之一。
现收藏在台北故宫,此奇石是一块天然的石头,色泽纹理全是天然形成,如鸡蛋大小,其矿物化学成分是二氧化硅。
此东坡肉形石,色泽纹理全是天然形成,看上去完全是一块栩栩如生的五花肉块,“肉”的肥瘦层次分明、肌理清晰、毛孔宛然,肌理也相当逼真,现它与翠玉白菜、毛公鼎并称台北故宫的“镇馆三宝”.中国四大奇石——岁月现收藏于银川的一位赵姓藏家手中,属戈壁石类。
这块奇石约为成人拳头大小,酷似一位西洋老妇人头像,鼻子、嘴巴、额头上的皱纹、头发宛如真人,能够形成人脸状的奇石,而且眼睛、嘴、下巴等器官的比例,与真人的比例是如此近似,甚至皱纹、都有,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中国四大奇石——中华神鹰现收藏于广东的张家铭藏家手中,属庙子石石种,出自广东紫金南母寺。
这是一块神话传说中天然形成的奇石,弯弯的鹰嘴,犀利的眼神,完美的线条形神兼似,配上金黄色的玉质,大小又与真鹰比例一样,让人不得不感叹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
中国四大奇石——小鸡出壳现收藏于北京朝阳区人民政府,小鸡出壳为天然玛瑙奇石。
中国四大奇石是什么引言: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其中一项引人注目的特点是中国四大奇石。
这四种奇石以其独特的形态、色彩和纹理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介绍四大奇石的起源、特点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价值。
一、黄山之石黄山位于中国安徽省,是中国最著名的山脉之一,因为其峰峦奇特、云海飞瀑而被誉为“中国山水画的起点”。
黄山出产的石材被称为黄山之石,以其独特的纹理、色彩和质地闻名于世。
黄山之石常常被用于制作书法和绘画的印章,并被广泛用于园林景观设计。
其纹理如云海般飘渺,给人一种富有诗意和浪漫主义的感觉。
二、庐山之石庐山位于中国江西省,也是中国最著名的山脉之一。
庐山石材因其质地坚硬而出名。
庐山之石常被用于雕刻艺术品,如石题字、石雕和风水摆件等。
庐山之石通常是黑色或灰色的,具有细腻且均匀的纹理,给人一种庄重和深沉的感觉。
庐山石的雕刻技艺在中国历史上有悠久的传统,许多古代文人墨客都钟爱庐山之石的艺术价值。
三、太湖之石太湖位于中国江苏省,因其湖泊宽广而被称为“中国的五大淡水湖之首”。
太湖之石被誉为中国四大奇石之一,因其制作的文房四宝而闻名。
太湖之石具有灵动的形态和富有变化的纹理,被广泛用于制作印章、笔筒、文具盒等。
太湖之石在文化艺术圈具有重要的地位,被广泛收藏和传承。
四、康熙石康熙石是中国四大奇石之一,其命名来自于清朝的著名皇帝康熙。
康熙石以其丰富的色彩和细腻的纹理而闻名。
康熙石的分布广泛,包括甘肃、陕西和四川等地。
康熙石被广泛用于制作艺术品和装饰品,如花鸟画、屏风和石刻等。
康熙石因其稀有性和艺术价值,是许多收藏家和艺术爱好者追求的对象。
结论:中国四大奇石以其独特的形态、色彩和纹理成为了中国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黄山之石的诗意、庐山之石的庄重、太湖之石的灵动以及康熙石的丰富多彩,各有其独特的魅力。
这些石材不仅是中国文化遗产的象征,也是艺术家和收藏家心仪的对象。
通过研究和传承这些奇石的价值,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丰富多样的文化和艺术传统。
中国四大奇石,不懂就别玩文玩了在阿房宫,上林苑等皇家园林中,皆有“景石”分布,可见古代皇室对奇石情有独钟。
司马相如《上林赋》记载:(上林苑)盘石振崖,嵚岩倚倾。
嵯峨磼礏,刻削峥嵘。
玫瑰碧琳,珊瑚丛生,琘玉旁唐,玢豳文鳞。
故奇石历史悠久,种类繁多——一.灵璧石此石为安徽省灵璧县特产,以滑如凝脂,褶皱缠结而出众。
《云林石谱》:灵璧石在土中,随其大小具体而生,或成物状,或成峰峦,其状颇有婉转之势。
总得来说,灵璧格高韵雅,奇美可人,乾隆甚至将其誉为'天下第一石'。
二.太湖石太湖石产自江浙一带,形奇灵秀,重峦叠嶂,其形体巨硕,异于其它石,宜做假山。
《素园石谱》记载:太湖工人取大材,或高一二丈者,先雕置于急水中舂撞之,久之如天成。
它极适合布置园林,甚至在宋代因“花石纲”事件致方腊起义,可见皇家对此爱之深沉。
三.昆石昆石产自马鞍山,又名玲珑石,以此形容其嶙峋冰清,体态飘逸。
元代张雨《得昆山石》诗云:昆邱尺璧惊人眼,眼底都无蒿华苍。
孤根立雪依琴荐,小朵生云润笔床。
昆石窈窕玲珑,窍孔遍布,在奇石收藏中举足轻重。
四.英石英石也是传统文房石的主要代表品种,体量纤细,为案头清供之佳品。
《云林石谱》载:英州、含光真阳县之间,石产溪水中。
各有峰峦,嵌空穿眼,宛转相通,其质稍润,扣之微有声。
英石可成山水盆景置于案几,清雅高洁,独立成景。
不过论及收藏价值,还是作为“国石”的寿山石更高一筹。
国庆到了,送礼不知送什么?奇石,了解一下!古人云:藏石者富贵,玩石者常乐。
奇石送长辈,送的是健康长寿。
《本草纲目》:琅玕有数种色,以青者入药为胜,是琉璃之类,火齐宝也。
古代帝王最爱奇石,阿房宫,上林苑等皇家园林中,皆有“景石”分布,奇石送领导,送的是财运亨通,节节高升。
如司马相如《上林赋》记载:(上林苑)盘石振崖,嵚岩倚倾。
嵯峨磼礏,刻削峥嵘。
若问奇石必将升值隋唐时期,李德裕建“平泉山庄”,号称“靡不毕致”,奇石品种之多,仅有名号者便达数十余种。
灵璧石、太湖石、昆石、英石被为中国观赏石的“四大名石”展开全文中国四大名石灵璧石、太湖石、昆石、英石被古今藏石界列为观赏石的“四大名石”。
是最古老的品牌,是最有名的品牌。
无论称“四大古石”,还是称“四大名石”,还是称“中国古代四大名石”,实际上指的都是这四种古今奇石。
灵璧石山东淄博市淄川区蒲家庄蒲松龄纪念馆內灵璧“海岳石”“灵璧一石天下奇,声如青铜色碧玉,秀润四时岚岗翠,宝落世间何巍巍”,这是宋代诗人方岩对灵璧石发出的由衷赞叹。
灵璧石主要产于安徽省灵璧县境内。
《灵璧志略》记载:“灵璧有七十峰,产有磬石、巧石、黑白石、透花石、菜玉石、五彩石等,山川灵秀,石皆如璧。
”灵璧石开发极早,早在《尚书·禹贡》中,就有徐州上贡“泗滨浮磬”的记录。
灵璧石为世人瞩目,已有三四千年的历史。
灵璧石不仅开发早,而且盛名久负,在供石家族中历来占据显赫的地位。
《云林石谱》汇载石品一百一十六种,灵璧石被放在首位介绍;明人文震亨撰写《长物志》,称“石以灵璧为上,英石次之”。
乾隆帝也曾赞誉它为“天下第一石”。
灵璧石质细腻,坚如贞玉,扣之拂之,声音琤琮,余韵悠长,有“玉振金声”之美称。
故古人又把灵璧石称为“八音石”。
在灵璧所产的诸多石种中,扬名最早的是被称为“八音石”的磬石,《禹贡》中就有“泗滨浮磬”的记载,是我国古代的石质乐器——磬的首选材料。
目前故宫、孔庙保留的编磬都是产自灵璧。
自古以来,有名的藏石家无不藏有灵璧珍品,有文献记载的就有苏轼的“小蓬莱”、范成大的“小峨嵋”、赵孟頫的“五老峰”。
风流帝王李煜钟爱“灵璧研山”,宋徽宗还为常常把玩的一株灵璧小峰,题了“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八字,命人镌于峰侧,并钤御印。
南宋《云林石谱》上记载石品116种,灵璧石被放在首位;明人文震亨撰写《长物志》,也有“石以灵璧为上”的评判。
明朝王守谦《灵璧石考》一文称:“海内王元美(世贞)之祗园、董元宰(其昌)之戏鸿堂、朱兰嵎(之藩)之柳浪居、米友石(万钟)之勺园、王百榖(穉登)之南有堂、曾莲生之香醉居、刘际明之吾石斋、刘人龙之梦觉轩、彭政之啬室,清玩充斥,而皆以灵璧石作供。
1、《东坡肉形石》现收藏在台北故宫,如鸡蛋大小,其矿物化学成分是二氧化硅。
此东坡肉形石,是一块天然的石头,色泽纹理全是天然形成,看上去完全是一块栩栩如生的五花肉块,“肉”的肥瘦层次分明、肌理清晰、毛孔宛然,肌理也相当逼真,现它与翠玉白菜、毛公鼎并称台北故宫的“镇馆三宝”。
[规格]5.73×6.6×5.3厘米 [重量]0.52KG2、《岁月》这块奇石约为成人拳头大小,酷似一位西洋老妇人头像,鼻子、嘴巴、额头上的皱纹、头发宛如真人。
该奇石发现于两亿年前的火山喷发地区,经岁月沧桑,由三色玛瑙形成面容,黑色玛瑙形成五官,慈善安详与现代老妪形象巧合天成。
这块命名《岁月》的奇石,有专家评价,此石是国际石坛的天然力作,是举世无双的国宝。
3、《鸡雏出壳》仿佛蛋壳破裂,一只色泽淡黄的毛茸茸小鸡伸头欲出,石质滋润、神态逼真。
4、《中华神鹰》属黄龙玉石种,出自广东紫金南母寺。
这是一块神话传说中天然形成的奇石,弯弯的鹰嘴,犀利的眼神,完美的线条形神兼似,配上金黄色的玉质,大小又与真鹰比例一样,让人不得不感叹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作。
5、《中国版图》北京一家都市报详细介绍了《中国版图》奇石:“一块中国版图形状的葡萄玛瑙,这是中国地质大学及中国文物学会玉器研究学会等单位主办的“中华奇石——葡萄玛瑙…中国版图‟珍品鉴赏评估会”上评出的价格;这块葡萄玛瑙紫色与白色相间,葡萄球状结晶十分完美,而且整体形状与中国版图极其相似。
6、《人之初》这块奇石高15厘米,宽13厘米,厚度为8厘米,石质细腻,通体四周是黑白相间的条纹框,框内画面是一个惟妙惟肖的还处于早期胚胎阶段的胎儿形象,眼睛已经发育,其它器官以及四肢尚不明显。
整个形象犹如静静蜷坐在母腹中熟睡的婴儿。
这块奇石坚硬但表面非常光洁平滑,却完全出于天然,没有经过任何人工打磨抛光,而是长期被水流冲刷的结果。
7.《血胆金鲢》惟妙惟肖,体内有红色水胆。
8、《族魂》在北京花乡花卉市场第四届奇石展上,一块名为族魂的戈壁玛瑙石,以其生动逼真的少数民族头像造型,引了不少专家及爱好者的关注。
中國四大奇石
朱晓羽
《歲月》
現收藏於銀川的一名趙姓藏家手中,屬戈壁石類,約為成人拳頭大小,酷似一位西洋老婦人頭像,專家估價1億元人民幣。
《東坡肉形石》
出自內蒙阿拉善左旗,如雞蛋大小。
清康熙時供入內府,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小雞出殼》
是一塊天然形成、價值億元的瑪瑙石,被譽為奇石界的國寶,專家估價1.3億元人民幣。
《中華神鷹》
高32釐米、寬18釐米、厚15釐米,重28斤,與成年雄鷹的大小比例相等,現收藏於張家銘手中,專家估價1.2億元人民幣。
“奇石”為何具有收藏投資價值
“奇石作為一種自然物質,自身具有何種價值,取決於特定時期特
定人群的價值取向。
”中國賞石網網站站長、湖南省珠寶玉石首飾觀賞石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唐自明介紹。
唐自明表示,奇石奇在每一件都是絕無僅有,它集天然性、唯一性、稀缺性、藝術性、不可再造性於一體,世界上其他任何物品都很難同時達到以上條件。
“精品奇石是不可再生性資源,受產地和存世量的局限,有枯竭客觀性存在,所以價值只會上升不會下降。
再加之賞石可以反覆消費而沒有損耗,隨著時間推移更能增值,可以代代相傳,分享千年”。
此外,奇石所代表的精品文化在一定程度上體現收藏者高品位的層次、涵養和格調,因此被許多成功人士所青睞,進而推動了奇石價格的上漲。
中国四大奇石分别是哪四种石头中国的四大奇石是文化遗产的代表之一,这些奇石凭借着其独特的形态、颜色和材质成为了众多建筑学研究人员的研究对象。
四种石头都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深刻的文化内涵,值得建筑学专家们深入研究。
第一种奇石是黄山石,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南面的汤口村。
黄山石的形态独特,绝壁陡峭,峰峦叠嶂。
颜色有灰、黑、白、棕四种,材质坚硬。
它不仅被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中,还是名贵的艺术石材和建筑材料,例如禅宗寺庙、园林和名人书画作品等。
黄山石常常被用来作为宫殿和高档别墅、大楼的装饰石材,它有着无与伦比的可塑性和美丽的外观。
第二种奇石是庐山石,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市南面的庐山风景区。
庐山石是由别称“清龙石”的渐变色石,它的颜色从黑色渐变到白色,起伏多姿。
庐山石的材质细腻坚硬,含有丰富的元素。
它是古代建筑中的名贵石材之一,用于雕刻、装饰和建筑,例如庙宇、殿堂、花园等。
庐山石古老的地质成分和深刻的文化内涵高度被人们重视和研究。
第三种奇石是太湖石,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太湖一带。
太湖石因其灵性的形态和色彩而著名,其形态多变,颜色多样。
其材质细腻,富含各种精华元素,质地坚硬,是一种极为珍贵的建筑石材。
太湖石用于园林或是苏州市中高档别墅,它的内涵丰富多彩,深刻鲜明的地表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涵,是中国建筑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第四种奇石是狮子林石,位于苏州市狮子林旁。
狮子林石因其精美、细腻、多彩、奇形怪状的形态而独具特色,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和艺术价值。
其颜色以灰色为主,而材质非常细腻,包含着大量的天然矿物质,是一种非常优质的建筑石材。
狮子林石在古代苏州市被广泛地用于园林的建设和装饰,它是中国古代园林文化的代表之一,表现了中国园林文化独一无二的艺术风格。
总的来说,这四种奇石都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深刻的文化内涵,研究它们既是为了欣赏和赏析,也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建筑文化的历史和传统。
这些奇石的独特性质和美丽外观也为我们的建筑工程中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选择。
中国四大国石寿山石,青田石,鸡血石和巴林石是中国四大名石,也是中国的国石。
四大名石的文化历史悠久,具有很高的收藏和欣赏价值。
一、寿山石——天遗瑰宝生闽中关于寿山石的生成,有的说是女娲当年补天路过寿山,被这里的青山秀水、绮丽景色所陶醉,翩然起舞,将五色彩石散落在这里便化成了这光彩夺目的宝石。
有的说是远古一只凤凰神鸟的彩蛋液渗入寿山附近的地下变成了寿山石。
由此而来的寿山石神秘美丽的传说,成就了收藏文化中的精灵,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寿山石质地脂润,色彩斑斓,性坚而韧,非常适宜工艺雕刻,历来为雕刻家所钟爱。
福州的寿山石雕至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
寿山石雕发展到元代,便开始产生了寿山石印章文化。
现存最早的寿山石印是明代的皇帝之宝。
清代诸位皇帝也对寿山石均十分喜爱。
如康熙皇帝就有“体元主人”、“康熙宸翰”等寿山石章。
乾隆皇帝更喜欢寿山石章,据史记载,他收藏了609枚寿山石章。
寿山石不仅成为皇家珍玩,更是人们表达感情的良好礼品。
清初文坛奇人毛奇龄的寿山石小晶玉扇子挂件,不但反映了一种新鲜的寿山石赏玩方式,还见证了毛奇龄的一段人生佳话。
毛奇龄60岁时纳有一妾,名叫“曼殊”,二人年龄十分悬殊,而感情却很深厚,甚至毛奇龄78岁高龄时还与曼殊育有一子,被传为清初文坛的一桩喜事。
毛奇龄曾为曼殊写下一篇《曼殊别志》,言辞真切。
写有寿山石专著《观石录》的高兆看后深受感动,便将自己的一枚寿山石小晶玉赠予毛奇龄,还特别叮嘱一定要请著名的篆刻家刻上“曼殊”二字。
特立独行的毛奇龄便将小晶玉改系在扇子上,随身携带,时时抚玩,而寿山石挂件的风尚便由此而兴起了。
玩石藏石历来是文人的雅事。
而色彩斑斓、晶莹如玉的寿山石,则深受人们的推崇。
寿山石既属名贵彩石,又是珍贵艺术品,可供观赏,亦宜收藏,也可作为纪念品赚送,具有高雅、美观之特点。
福建省赠送澳门回归祖国的纪念礼品《闽澳情、春满地》,就是由福州市寿山石著名雕刻工艺师林飞、林东设计创作的寿山石雕。
中国四大奇石古人云:“山无石不奇,水无石不清,园无石不秀,室无石不雅。
赏石清心,赏石怡人,赏石益智,赏石陶情,赏石长寿。
” “石乃园之骨”。
天下第一奇石——灵璧石,是全赖于大自然天工神镂的华夏艺术瑰宝,被清朝乾隆皇帝御封为“天下第一石”。
灵璧石出于安徽省灵璧县北部磬石云山北平畴间,经古泗水亿万年的波涛冲击,峰峦洞壑,状物肖形,千态万状。
又因其是10亿年前海藻化石,色泽黝黑天成,扣之铿然有声,从不同角度敲击能发生1234567i八个音节,故又名“八音石”。
灵璧石亦褒称"灵璧",以其瘦、透、漏、皱、伛、黑、声、丑、悬九美俱备而名扬天下,威振四方,品位至高至尊。
其妙造天成的诱人魅力在于它集声、色、形、质、纹诸美于一体,有着无比丰富的美学内涵和极高的观赏收藏价值。
“灵壁一石天下奇,声如青铜色如玉”,这是宋代诗人方岩对灵壁石发出的由衷赞叹。
灵壁石开发极早,早在《尚书·禹贡》中,就有徐州上贡“泗滨浮磬”的记录。
灵壁石为世人瞩目,已有三四千年的历史。
在供石家族中历来占据显赫的地位。
《云林石谱》汇载石品一百一十六种,灵壁石被放在首位介绍;明人文震亨撰写《长物志》,称“石以灵壁为上,英石次之”。
自古以来,有名的藏石家也无不藏有灵壁珍品,其中叫得出名的就有苏轼的“小蓬莱”、范成大的“小峨眉”、赵孟黻的“五老峰”,等等。
太湖石太湖石为我国古代著名四大玩石之一,因产于太湖而得名,它是指产于环绕太湖的苏州洞庭西山、宜兴一带的石灰岩,其中以鼋山和禹期山最为著名。
我国古代就开发利用太湖石,白居易曾写有《太湖石记》专门描述太湖石,《云林石谱》中也专门有记载,而发生在北宋末期的“花石纲”指的就是太湖石,从而引起了农民起义。
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著名太湖石有苏州留园的“冠云峰”、上海豫园的“玉玲珑”等园林名石。
太湖石属于石灰岩,多为灰色,少见白色、黑色。
石灰岩长期经受波浪的冲击以及含有二氧化碳的水的溶蚀,在漫长的岁月里,逐步形成大自然精雕细琢、曲折圆润的太湖石。
中国四大奇石
1、中国四大奇石之一的东坡肉石是一块象形石,外形栩栩如生,远远看去似与真正的额东坡肉并无多少差别,让人垂涎。
如此美石,其价值可想而知,现如今就存于我国台北故宫博物馆中。
2、被命名为“岁月”的奇石属戈壁石类,只有成人拳头那么小,但其造型精致让人不禁怀疑是不是大自然在打造这块奇石的时候倾注了更多的心血,奇石本身像极了一位国外的老妇人,不管是五官还是头发都与真人没有太大的差异,甚至其额头上的皱纹都被刻画的清清楚楚,堪称奇迹。
3、四大奇石中最为精致的当是小鸡破壳石,属天然玛瑙,造型别致就像是真的有一只毛茸茸的小鸡从蛋壳中探出头来,形象逼真,称得上精品。
4、还有最后一块石属黄龙玉,是一块天然形成苍鹰造型的奇石,形神兼备,加之其大小与真实的苍鹰比例契合,让人对大自然更生感叹,称其为“中华神鹰”!。
中国园林四大观赏名石 石头是世界上年代最久远的物质,它经过远古时期强烈造山运动的褶皱、断裂、碾压和亿万年的风化、水浸,在内外力的扭曲作用下,形成了各种造型奇特,天然成趣的自然珍品。
在我国,灵璧石、太湖石、昆石、英石被古今藏石界列为观赏石的“四大名石”。
是最古老的品牌,也是最有名的品牌。
无论称“四大名石”,还是称“四大古石”或“中国古代四大名石”,实际上指的都是这四种奇石。
灵璧石 灵璧石,又称磬石,产自安徽省灵壁县磬石山一带,为中国四大名石之首,历来为帝王、将相、文人雅士所珍爱。
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对外播出的《东方红》就是用编磬演奏的,因此灵璧石还被誉为“会唱歌的石头”。
清 灵璧石鱼形摆件 灵璧石矿形成于晚元古代,即震旦纪,约有九亿年历史。
进入随着时代的变迁,气候的变化,浮游生物死亡之后与海水的碳酸盐一起沉淀下来,形成了一层层的碳酸盐沉淀,在地球内部温度、压力作用下固结成岩。
在多次地壳运动的作用下,岩层发生褶皱、断裂,加之亿万年的雨水冲刷,就形成了灵璧石。
“九华峰”灵璧石供石清 灵璧石万象多姿山子太湖石 太湖石又名窟窿石、假山石,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一朵奇葩,因最早发现于江苏、浙江之间的太湖地区而得名。
太湖石分有水石和干石两种。
水石是在河湖中经水波荡涤,历久侵蚀而缓慢形成的。
干石则是地质时期的石灰石在酸性红壤的历久侵蚀下而形成。
形状各异,姿态万千,通灵剔透的太湖石,最能体现“皱、漏、瘦、透”之美,其色泽以白石为多,少有青黑石、黄石。
目前在我国园林景区中,仅独置的清代以前的景观太湖石就有一百多件,如苏州留园的“冠云峰”、苏州十中的“瑞云峰”、北京中山公园的“青莲朵”、青州偶园的“福寿康宁”、曲阜孔府的“万仞峰”、潍坊十笏园的“镂云石”、扬州个园的“龙骨石” 、南京瞻园的“仙人峰”、上海秋霞园的“缀华峰”、上海豫园的“玉玲珑”等。
昆石 昆石产于苏州昆山玉峰山中,是距今5亿年前寒武纪的产物,由于地壳运动,富含硅的火山熔岩从海底喷发,浸入玉峰山裂缝里,冷却后形成了石英晶簇体。
奇石奇石,系指天然形成的形状不一般的石头,其材质、造型、色彩及花纹不同寻常,能够满足人们的猎奇或审美习性,可供观赏收藏把玩,如中国四大奇石:《东坡肉形石》、《岁月》、《中华神鹰》、《小鸡出壳》。
奇石在我国历史上又称为怪石、象形石、雅石、供石、案石、几石、玩石、巧石、丑石、趣石、珍石、异石、孤赏石等,我国台湾及港澳称谓雅石,日本称水石,在韩国称寿石。
从广义上来讲,凡是具有观赏价值的自然石,均可称为奇石。
奇,异也,有别于一般者为"奇"一般泛指经过天然形成的,大自然雕琢、洗炼的,石形独特,石色鲜艳,石质细腻,纹理图案优美,具有观赏性以及收藏价值、经济价值、美学价值极高的石品,都可称为奇石,"奇"也指石品上的造型及图案奇特。
奇石的最大特征在于:奇石不仅需要具备天然性,还要具备自然性,简单的说,就是石头未经过任何人工雕琢,修饰或人为加工合成。
奇石是以自然美为特征的观赏石,其自身的自然性,即无人为加工,修饰或雕琢,是其区别于其他观赏石的最重要标准之一;赏石、石玩艺术的审美观,是通过人们观感而产生的,是审美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共同感应,奇石不仅是一种形象艺术,也是一种心境艺术,心境艺术是赏石艺术的最高境界,在赏石过程中,并不是以目视形,而是以心蕴神,进而才"天人合一,物我两忘"。
人们能够从一块块冰冷的石头身上,联想出人生的各种境遇,悟出宇宙自然界神奇多姿,藉以充实脑海,丰富自我心灵,进而从奇石王国里探索出天然艺术的妙趣和生命自然的本质,这就是钟爱奇石的真谛。
而古代赏石侧重于石体外部轮廓的整体变化,给人清奇古怪,风骨嶙峋之感;如石之表面起伏跌荡, 纡回峭折,阴阳正背,石肤富于变化,又就有了皱的苍桑;加上石体玲珑多孔,左右上下宛转相通,布局自然,有路可循,四处通达,内部变化多端,这样就具备了"四字"的全部精。
它们各有侧重,但又相互协调,相互掩映,给赏者以心灵震撼。
中国的四大奇石是什么?灵壁石“灵壁一石天下奇,声如青铜色如玉”,这是宋代诗人方岩对灵壁石发出的由衷赞叹。
灵壁石,又称磬石,产于安徽省灵壁县磬石山北麓平畴间。
灵壁石开发极早,早在《尚书·禹贡》中,就有徐州上贡“泗滨浮磬”的记录。
灵壁石为世人瞩目,已有三四千年的历史。
灵壁石不仅开发早,而且盛名久负,在供石家族中历来占据显赫的地位。
《云林石谱》汇载石品一百一十六种,灵壁石被放在首位介绍;明人文震亨撰写《长物志》,称“石以灵壁为上,英石次之”。
自古以来,有名的藏石家也无不藏有灵壁珍品,其中叫得出名的就有苏轼的“小蓬莱”、范成大的“小峨眉”、赵孟黻的“五老峰”,等等。
太湖石太湖石为我国古代著名四大玩石之一,因产于太湖而得名,它是指产于环绕太湖的苏州洞庭西山、宜兴一带的石灰岩,其中以鼋山和禹期山最为著名。
我国古代就开发利用太湖石,白居易曾写有《太湖石记》专门描述太湖石,《云林石谱》中也专门有记载,而发生在北宋末期的“花石纲”指的就是太湖石,从而引起了农民起义。
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著名太湖石有苏州留园的“冠云峰”、上海豫园的“玉玲珑”等园林名石。
太湖石属于石灰岩,多为灰色,少见白色、黑色。
石灰岩长期经受波浪的冲击以及含有二氧化碳的水的溶蚀,在漫长的岁月里,逐步形成大自然精雕细琢、曲折圆润的太湖石。
太湖石为典型的传统供石,以造型取胜,“瘦、皱、漏、透”是其主要审美特征,多玲珑剔透、重峦叠嶂之姿,宜作园林石等。
现在还有一种广义上的太湖石,即把各地产的由岩溶作用形成的千姿百态、玲珑剔透的碳酸盐岩统称为广义太湖石昆石“孤根立雪依琴荐,小朵生云润笔床”,这是元朝诗人张雨在《得昆山石》诗中对昆石的赞美。
昆石,因产于江苏昆山而得名。
主要出自于城外玉峰山(古称马鞍山)。
它与灵壁石、太湖石、英石同被誉为“中国四大名石”,又与太湖石、雨花石一起被称为“江苏三大名石”,在奇石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大约在几亿年以前,由于地壳运动的挤压,昆山地下深处岩浆中富含的二氧化硅热溶液侵入了岩石裂缝,冷却后形成石英矿脉。
价值上亿的四大奇石,在这些宝贝面前都黯然失色众所周知,我国的四大奇石:小鸡出壳,东坡肉,岁月,中华神鹰,个个价值上亿元。
然而这四大奇石中最有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的,却是东坡肉奇石。
但即使是东坡肉奇石,其在台北故宫博物馆所有的藏宝之中的排名甚至都进不了前十,那么还有哪些珍贵的国宝文物呢?东坡肉奇石东坡肉奇石,也叫红烧肉奇石,是台北故宫对外官宣的三大镇馆之宝之一。
其原型是一块天然的玉石,未进行任何的雕刻。
东坡肉奇石,宽6.6公分,高5.73公分。
肉的肥瘦层次分明,肌理清晰,最为可贵的是,猪皮上的毛孔都清晰可见,堪称人间极品,价值连城。
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东坡肉奇石明清时期,包括内蒙阿拉善地区玛瑙在内,玉石,奇石奇开采权仅限于王府,一般老百姓根本无缘碰触。
目前,身在台北故宫的那一块东坡肉奇石,是清朝时期阿拉善旗的王府第二代王爷阿宝进贡给皇帝的贡品。
这块天然奇石,在进入皇宫之前,经能工巧匠稍加琢磨,个别地方有轻微染色,但就其历史价值来讲,仍是我国一件珍品国宝。
国宝东坡肉奇石虽说这块东坡肉其实价值连城,但它与毛公鼎和翠玉白菜相比,仍稍加逊色。
翠玉白菜是由一块完整的翡翠雕琢而成的白菜状的玉器,相传为清末瑾妃的嫁妆之一,青白色的菜叶,寓意新嫁娘的纯洁。
菜叶上的蝈蝈寓意子孙众多,绵绵不绝。
国宝翠玉白菜毛公鼎是一件青铜质地的宗礼器,鼎的内壁铸铭文32行497字,记述了周宣王诰诫和褒赏臣下的事情。
因这件宝物的制作者毛公厝而得名,在抗战期间,差点被侵华日军夺去,可谓命运多桀。
国宝毛公鼎事实上,台北故宫博物院对外公开的这三件宝贝,只是众多宝贝中的九牛之一毛。
从文物价值来说,台北故宫博物馆中的宋代绘画第一神品~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以及《颜真卿祭侄文稿》,苏轼《黄州寒食帖》,以及五代赵干《江行初雪图》等等文物其价值都远超以上三宝。
国宝颜真卿的《祭侄文稿》从珍贵程度来看,所谓的台北故宫博物馆三宝在其所有文物中,其价值排名挤进前十都很困难。
《行家这样选四大奇石:青金石、琥珀、战国红、岫玉投资与收藏》序言从古埃及法老图坦卡蒙的面具到清代官员的朝珠,青金石虽不像钻石那样光芒璀璨,但却是在端庄中透出无限的奢华,更由于“其色如天”,受到封建社会不少帝王的青睐。
虽然中国至今未发现青金石矿床,但是自汉代起就开始使用青金石作为饰品,其原料多是通过贸易或进贡而来,所以青金石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见证之一。
青金石的主要产地有美国、阿富汗、塔吉克斯坦、蒙古、缅甸、智利、加拿大、巴基斯坦、印度和安哥拉等国。
阿富汗是世界古老的优质青金石产地,并将其作为该国的“国石”。
除了观赏作用外,青金石还用来制作原料和药材。
新疆的克孜尔石窟壁画和甘肃的敦煌壁画上都有青金石的影子。
青金石还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它能缓解人们的病痛,特别是偏头痛;克服忧郁症;对呼吸与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喉咙、甲状腺有益;能够净化器官、骨髓、胸腺与血液;还能治疗失聪,消除失眠与眩晕,降低血压。
目前中国的珠宝玉石投资市场中,青金石所占的比重并不大,但随着近几年珠宝热的兴起,青金石的关注度也不断升温,无论是在珠宝市场上还是在拍卖市场上,青金石均取得不俗的表现,像一颗冉冉崛起的“新星”。
与青金石一样,产自辽宁岫岩满族自治县的岫岩玉也有悠久的历史。
根据考古发现,内蒙古小河沿文化、辽宁新乐文化等东北地区的文化,山东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的玉器大部分都是由岫岩玉制成;而河北、山西、河南,以至江浙的良渚文化玉器中也有部分为岫岩玉所制。
从商周、春秋、战国到西汉,一直都有岫岩玉制品,1968年从河北满城西汉古墓出土的旷世珍宝“金缕玉衣”最终也被确定为系岫岩玉所制。
岫岩玉素以单体硕大无朋著称,特别适合雕刻,岫岩玉雕的题材十分广泛,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千姿百态,从自然到社会,从历史到现实,从神话到生活,林林总总,可谓无所不雕。
中国四大名石中国的四大名石为: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巴林石。
一、寿山石福建省福州市北郊40公里有一个名叫“寿山”的小山村,寿山石矿脉分布在小村四周的群山溪野间,明朝以后,寿山石开始应用于印章材料。
寿山石的特点是,其质洁净如玉,柔而易攻,备受篆刻家们的赏识。
寿山石是以叶蜡石、地开石、高岭石、珍珠陶石、伊利石等粘土矿物为主的单矿物或多矿物非均质集合体,含少量石英、绢云母、水铝石、绿泥石、红柱石、绿帘石和黄铁矿等。
寿山石,有“石帝”“石后”之称,彩石具有“细、结、润、腻、温、凝”之六德,其石质、石色、石形,石纹丰富多彩,晶莹滋润,储藏品种丰富,硬度为摩尔2.5 -2.7 之间,是上等雕刻彩石,有“贵石而贱玉”之说。
二、青田石青田石是一种变质的中酸性火山岩,叫流纹岩质凝灰岩,主要矿物成分为叶蜡石,还有石英、绢云母、硅线石、绿帘石等。
颜色很杂,红、黄、蓝、白、黑都有,岩石的色彩与岩石的化学成分有关,当三氧化铁含量高时,呈红色,低时呈黄色,更低时为青白色。
岩石硬度中等,玉石含叶蜡石、绢云母、硬铝石等矿物,所以岩石有滑腻感。
青田石种类繁多,先按石性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质地纯,色彩艳,石体透,照灯有辉,有灵气。
第二类:质地温如玉,石体半透明,软硬适中,刀刻尽意,大多生在硬岩中。
第三类:质地细致,石体不透明,色润不鲜,照灯无辉,硬质刻不尽意。
再按石色分为灯光冻(红晶、白晶)、青类、绿类、兰类、白类、黄类、红类、紫类、黑类、彩类,每个种类还有若干命名,恕不赘述。
青田奇石最大特点是一块石头有多种颜色,甚至多达十几种颜色,天然色彩十分丰富。
细青田奇石具有“六相”:即纯──是指石质分子结构细密,具有温润之感;净──是指无杂质,具有清静之感;正──是指不邪气,具有正雅之感;鲜──是指光泽鲜艳,具有恒丽之感;透──是指照?透明,具有冰质之感;灵──是质有生命,气脉内蕴,光彩四射之感。
三、昌化石昌化石产浙江省临安昌化镇。
昌化石具油脂光泽,微透明至半透明,极少数透明。
中国四大名石、四大名砚中国四大名石灵璧石、太湖石、雨花石、英徳石被古今藏石界列为观赏石的“四大名石”。
而灵璧石又位列榜首。
古今藏石大家都称灵璧石为石玩上品。
灵璧石,质地坚硬,细腻,玲珑剔透,峰峦叠秀,色彩极为丰富。
就石质而言,太湖石远不及灵璧石。
藏石,玩石者都讲究石玩的质、形、色、韵、瘦、透、漏、皱。
这八大特色,灵璧石全部俱备。
故而,古今藏石大家都把灵璧石列为上品。
灵璧石古今中外远近闻名,其实,人们只知灵璧石而不知徐州境内有吕梁石、张集石、郭集石、汉王班井竹节石、贾汪斧劈石,龟纹石……。
石头是世界上年代最久远的物质,它经过远古时期强烈造山运动的褶皱,断裂,碾压,和亿万年的风化,水浸,在内外力的扭曲作用下,形成了各种造型奇特,天然成趣的自然珍品。
徐州地处苏鲁豫皖交界,北与鲁南丘陵相联,南与皖北丘陵相接。
环徐皆山,四周高,中心低,俨然如一大盆。
地质结构丰富多变,虽无高山峻岭,但丘陵绵延。
精美奇石品种非一,且非一山矿产。
地质勘探和考古结果告诉我们,在远古时代,徐淮大地是一片浅海,这个时期,原生藻类植物大量繁殖,形成礁体,在海相沉积作用下发育成为各类生物石焦体,大约距今4-2亿年,构造运动使地壳抬升为陆地。
后又下沉为浅海,距今约2亿年后,地壳构造运动,徐淮大地又隆起为陆地。
之后,伴随有火山喷发活动,形成火山岩浆岩地质。
经过长期的地质变迁和风水侵蚀,地层有石灰岩沉淀,碳酸岩沉淀,生物石焦体沉淀。
大自然中的石头,形成千奇百怪的形态和五光十色的纹理。
徐州的睢宁双沟,与灵璧九顶山水相连。
徐州铜山房村、张集、郭集、伊庄……与安徽灵璧地质地貌一脉相承。
近年的发现发掘证明,徐州铜山奇石资源,千姿百态,十分丰富。
当你走进伊庄吕梁,张集,郭集,汉王班井……的群山中去踏山寻石,呈现在你眼前的有气势磅礴,峰峦洞壑的怪石,有形神兼备,造型奇异,妙趣天成的巧石。
石大者,高数米,重达数十吨乃至上百吨。
小者,虽片掌之大,能蕴万物之象;虽一拳之小,尽藏万岩之秀“大有试观烟云三山外,都在奇峰一掌中”的韵味。
中国四大奇石
古人云:“山无石不奇,水无石不清,园无石不秀,室无石不雅。
赏石清心,赏石怡人,赏石益智,赏石陶情,赏石长寿。
”“石乃园之骨”。
天下第一奇石——灵璧石,是全赖于大自然天工神镂的华夏艺术瑰宝,被清朝乾隆皇帝御封为“天下第一石”。
灵璧石出于安徽省灵璧县北部磬石云山北平畴间,经古泗水亿万年的波涛冲击,峰峦洞壑,状物肖形,千态万状。
又因其是10亿年前海藻化石,色泽黝黑天成,扣之铿然有声,从不同角度敲击能发生1234567i八个音节,故又名“八音石”。
灵璧石亦褒称"灵璧",以其瘦、透、漏、皱、伛、黑、声、丑、悬九美俱备而名扬天下,威振四方,品位至高至尊。
其妙造天成的诱人魅力在于它集声、色、形、质、纹诸美于一体,有着无比丰富的美学内涵和极高的观赏收藏价值。
“灵璧一石天下奇,声如青铜色如玉”,这是宋代诗人方岩对灵璧石发出的由衷赞叹。
灵璧石开发极早,早在《尚书?禹贡》中,就有徐州上贡“泗滨浮磬”的记录。
灵璧石为世人瞩目,已有三四千年的历史。
在供石家族中历来占据显赫的地位。
《云林石谱》汇载石品一百一十六种,灵璧石被放在首位介绍;明人文震亨撰写《长物志》,称“石以灵璧为上,英石次之”。
自古以来,有名的藏石家也无不藏有灵璧珍品,其中叫得出名的就有苏轼的“小蓬莱”、范成大的“小峨眉”、赵孟黻的“五老峰”,等等。
太湖石
太湖石为我国古代著名四大玩石之一,因产于太湖而得名,它是指产于环绕太湖的苏州洞庭西山、宜兴一带的石灰岩,其中以鼋山和禹期山最为著名。
我国古代就开发利用太湖石,白居易曾写有《太湖石记》专门描述太湖石,《云
林石谱》中也专门有记载,而发生在北宋末期的“花石纲”指的就是太湖石,从而引起了农民起义。
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著名太湖石有苏州留园的“冠云峰”、上海豫园的“玉玲珑”等园林名石。
太湖石属于石灰岩,多为灰色,少见白色、黑色。
石灰岩长期经受波浪的冲击以及含有二氧化碳的水的溶蚀,在漫长的岁月里,逐步形成大自然精雕细琢、曲折圆润的太湖石。
太湖石为典型的传统供石,以造型取胜,“瘦、皱、漏、透”是其主要审美特征,多玲珑剔透、重峦叠嶂之姿,宜作园林石等。
现在还有一种广义上的太湖石,即把各地产的由岩溶作用形成的千姿百态、玲珑剔透的碳酸盐岩统称为广义太湖石。
昆石
又称昆山石,因产于江苏昆山的玉峰山而得名。
系石英脉在晶洞中长成的晶簇体,呈网脉状,晶莹洁白,剔透玲珑,少见大材。
昆石有10多个种类,分别按其形态特征命名为鸡骨峰、杨梅峰、胡桃峰、荔枝峰、海蜇峰等。
昆石毛坯外部有红山泥包裹,须除去酸碱,从开采到加工成品需要一段时日。
“孤根立雪依琴荐,小朵生云润笔床”,这是元朝诗人张雨在《得昆山石》诗中对昆石的赞美。
昆石,因产于江苏昆山而得名。
主要出自于城外玉峰山(古称马鞍山)。
它与灵璧石、太湖石、英石同被誉为“中国四大名石”,又与太湖石、雨花石一起被称为“江苏三大名石”,在奇石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大约在几亿年以前,由于地壳运动的挤压,昆山地下深处岩浆中富含的二氧化硅热溶液侵入了岩石裂缝,冷却后形成石英矿脉。
在这石英矿脉晶洞中生成的石英结晶晶簇体便是昆石。
由于其晶簇、脉片形象结构的多样化,人们发现它有“鸡骨”、“胡桃”等十多个品种,分产于玉峰山之东山、西山、前山。
鸡骨石由薄如鸡骨的石片纵横交错组成,给人以坚韧刚劲的感觉,它在昆石中最为名贵;胡桃石表皱纹遍布,块状突兀,晶莹可爱。
此外还有“雪花”、“海蜇”、“荔枝”、“荷叶皴”等品种,多以形象命名。
昆石总的看来是以雪白晶莹,窍孔遍
体,玲珑剔透为主要特征。
一块精品昆石必然是大洞套小洞,小洞内见大洞,洞内弯弯曲曲,变化无穷,显示出千孔百巧的灵巧,让人无限遐想而惊叹大自然鬼斧神工,这是其它石种无法比拟的。
形态美是昆石的生命。
古代赏石四要素为:瘦、皱、漏、透。
昆石正是这四要素的代表作,它最能体现瘦、皱、漏、透的特点。
昆石其形千变万化,形态婀娜,冰清玉洁,幽洞遍体,无一类同。
昆石还具有天然雕塑之美,它具有玲珑剔透的线条和多层次情景交融的形态,白居易在《太湖石记》云:“百仞一拳,千里一瞬,坐而得之”,昆石精品已达到缩景艺术的气势,叫人叹为观止。
石质美是昆石的灵气。
昆石是由二氧化硅充填形成的石英结晶体,故石质似玉,细腻光润。
古人云:“白如雪,质似玉”。
用放大镜细观之,昆石是由白色晶体组成,闪闪发光,犹如钻石,发出璀璨的光彩,坚硬的质地,高贵的气质,让人爱不释手,所以昆石在古代由叫玉石,产石的所在地现在还叫玉山镇,可见昆石从古至今以晶莹洁白著称,显示出它特有的高洁。
英石
英石因产广东英州(现为英德市)而得名。
是清代以来公认的四大园林名石之一,有淡青、灰黑、浅绿、黝黑、白色等数种,以黑者为贵。
英石正背面明显,正面多洼孔、石眼,玲珑宛转,精巧多姿,而背面较平滑。
英石质坚而脆,叩之有共鸣声,历来为收藏者所喜爱。
“奇峰乍骈罗,森然瘦而雅”,这是明人江桓在获得三峰英石之后发出的赞叹。
英石亦是四大名石之一,因产于广东省英德县英德山一带而得名。
它开发较早,在北宋人赵希鹄的《洞天清禄》、杜绾《云林石谱》即有著录。
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也写道:“英州石山,自城中入钟山,涉锦溪,至灵泉,乃出石处,有数家专以取石为生。
其佳者质温润苍翠,叩之声如金玉,然匠者颇秘之。
常时官司所得,色枯槁,声如击朽木,皆下材也。
”
英石与灵璧石沉积岩中的石灰岩,主要成分是方解石,但硬度不及灵璧。
英石分为水石、旱石两种,水石从倒生于溪河之中的巉岩穴壁上用锯取之,旱石从石山上凿取。
一般为中小形块,但多具峰峦壁立、层峦叠嶂、纹皱奇崛之态,古人有“英石无坡”之说。
英石色泽有淡青、灰黑、浅绿、黝黑、白色等数种,以黑者为贵。
由于当地岩溶地貌发育较好,雨水充沛,山石极易被溶蚀风化,故石表多深密褶皱,有蔗渣、巢状、大皱、小皱等状。
英石颇具“皱、瘦、漏、透”之状,多峰峦,且有嵌空石眼,玲珑宛转,精巧多姿。
英石质坚而脆,扣之有共鸣声者为佳。
中国的四大名石是指:
寿山石——福建省福州市北郊四十公里有一个名叫“寿山”的小山村,寿山石矿脉分布在小村四周的群山溪野间,明朝以后,寿山石开始应用于印章材料。
寿山石的特点是,其质洁净如玉,柔而易攻,备受篆刻家们的赏识。
青田石——浙江省东南部的瓯江中下游,有座县城叫“青田”。
因出产青田印石而十分著名。
青田石质地精纯,色彩丰富,便于雕琢。
为历代金石书画家们所青睐。
在青田石的众多品类中,灯光冻,封门青等都是其中的名贵品种。
昌化石——产自浙江省西北部的玉岩山。
由于古时的该地区录属于昌化县。
因此,当地的这种石头就取名昌化石。
昌代石色丽质嫩,适合用于制印做成精美的雕琢摆件。
昌化石其中的部分矿石经过朱砂的渗染,形成了世上罕有的“鸡血石”,昌化鸡血石是印石中的珍贵品种。
和田石——和田玉分布于新疆莎东——塔什库尔干,和田——玉阗,且末县绵延1500公里的昆仑山脉北坡.和田玉的矿物组成以透闪石——阳起石为主,并含微量透辉石,蛇纹石,石墨,磁铁矿等.形成白色,青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色泽.玉
质为半透明,抛光后呈质状光泽,硬度5.5——6.5度.和田玉夹生在海拔 3500米——5000米高的山岩中.在河床中采集的玉块称为籽玉,在岩层中开采的为山
料.和田玉的经济价值评定依据是颜色与质地之纯净度.其主要品,种有:羊脂白玉、白玉、青白玉、青玉、黄玉、糖玉、墨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