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糊成型工艺及设备-增强材料
- 格式:ppt
- 大小:1.43 MB
- 文档页数:47
玻璃钢手糊详细工艺介绍玻璃钢手糊是一种常用于制作防腐蚀和耐磨的材料。
它由玻璃纤维增强材料和树脂组成,具有优异的防腐蚀性能、重量轻、强度高、耐磨损等特点。
下面将介绍玻璃钢手糊的详细工艺。
前期准备1.原材料准备玻璃钢手糊的原材料主要包括玻璃纤维布、树脂、催化剂、稀释剂等。
在施工前需要准备好相应的材料,并按照配比要求进行配比。
2.基础处理在进行玻璃钢手糊施工前,需要先对基础进行处理,保证基础表面光洁、干燥、无尘、无油污等。
对于已经存在的麻面,需要用硅砂将表面光洁平整。
3.安全措施在施工前需要准备好安全措施,并进行工作岗位的培训,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制备玻璃钢手糊1.调配树脂将树脂按照配比要求加入到搅拌桶中,然后加入催化剂和稀释剂进行充分搅拌,直至树脂成为半透明状态。
2.纤维增强材料预备将玻璃纤维布通过切割机或手工切成所需形状和尺寸。
玻璃钢手糊施工1.面层处理在基础表面涂刷一层树脂,然后将玻璃纤维布铺放在涂刷的树脂表面,再次涂刷一层树脂,使玻璃纤维布完全浸润在树脂中。
2.糊层处理通过纤维增强材料预备中所切割的玻璃纤维布,搭接成合适大小,用底漆浸润后进行铺贴,压实,同时逐步加厚,达到所需糊层厚度,涂刷一层顶漆。
后期处理1.充分干燥在施工完成后,需要充分干燥,保证其充分固化。
2.修整在其充分固化后,对边角、孔口区域进行修整,让其更加光滑平整。
综上可知,玻璃钢手糊制作工艺的主要过程包括原材料准备、基础处理、制备玻璃钢手糊、玻璃钢手糊施工和后期处理等步骤。
正确施工操作和充分干燥时间,都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
手糊成型工艺流程
手糊成型是一种制造复杂形状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品的工艺流程。
以下是手糊成型的一般流程:
1. 准备工作:根据产品要求,准备好所需的玻璃纤维布、树脂、固化剂、填料等材料。
同时,准备好所需的模具以及其他工具和设备。
2. 模具准备:对模具进行清洁和涂覆分离剂,以防止产品粘附在模具上。
确保模具表面光滑,没有损坏或污垢。
3. 玻璃纤维布铺展:将玻璃纤维布放置在模具上,并确保其充分覆盖整个模具表面。
根据产品要求,可叠加多层玻璃纤维布。
4. 准备树脂:根据产品要求,将树脂和固化剂混合均匀,形成树脂混合物。
根据需要,可以添加适量的填料来增强产品性能。
5. 手工涂布:使用刷子或滚筒,将树脂混合物均匀地涂布在玻璃纤维布上。
确保树脂彻底渗透到玻璃纤维布中,充分将其包裹。
6. 手工压实:使用辊筒或手工工具,将玻璃纤维布中的树脂混合物进行适当压实,以确保树脂的均匀分布和排出可能存在的气泡。
7. 固化:将手糊成型的产品放置在恒温室或烘箱中,进行固化。
根据树脂的性质和要求,确定固化的时间和温度。
8. 脱模:待产品固化完全后,从模具中取出。
根据模具类型,可能需要进行适当的操作和释放。
9. 后处理:根据产品要求,可能需要进行修整、打磨、喷漆等后续加工处理,以获得最终的成品。
需要注意的是,手糊成型的具体流程可能因产品要求、材料特性和制造环境而有所差异,上述流程仅供参考。
手糊成型的工艺流程(1)生产准备场地手糊成型工作场地的大小,要根据产品大小和日产量决定,场地要求清洁、干燥、通风良好,空气温度应保持在15~35℃之间,后加工整修段,要设有抽风除尘和喷水装置。
模具准备准备工作包括清理、组装及涂脱模剂等。
树脂胶液配制配制时,要注意两个问题:①防止胶液中混入气泡;②配胶量不能过多,每次配量要保证在树脂凝胶前用完。
增强材料准备增强材料的种类和规格按设计要求选择。
(2)糊制与固化铺层糊制手工铺层糊制分湿法和干法两种:①干法铺层用预浸布为原料,先将预学好料(布)按样板裁剪成坏料,铺层时加热软化,然后再一层一层地紧贴在模具上,并注意排除层间气泡,使密实。
此法多用于热压罐和袋压成型。
②湿法铺层直接在模具上将增强材料浸胶,一层一层地紧贴在模具上,扣除气泡,使之密实。
一般手糊工艺多用此法铺层。
湿法铺层又分为胶衣层糊制和结构层糊制。
手糊工具手糊工具对保证产品质量影响很大。
有羊毛辊、猪鬃辊、螺旋辊及电锯、电钻、打磨抛光机等。
固化制品固化分硬化和熟化两个阶段:从凝胶到三角化一般要24h,此时固化度达50%~70%(巴柯尔硬性度为15),可以脱模,脱后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固化1~2周才能使制品具有力学强度,称熟化,其固化度达85%以上。
加热可促进熟化过程,对聚酯玻璃钢,80℃加热3h,对环氧玻璃钢,后固化温度可控制在150℃以内。
加热固化方法很多,中小型制品可在固化炉内加热固化,大型制品可采用模内加热或红外线加热。
(3)脱模和修整脱模脱模要保证制品不受损伤。
脱模方法有如下几种:①顶出脱模在模具上预埋顶出装置,脱模时转动螺杆,将制品顶出。
②压力脱模模具上留有压缩空气或水入口,脱模时将压缩空气或水(0.2MPa)压入模具和制品之间,同时用木锤和橡胶锤敲打,使制品和模具分离。
③大型制品(如船)脱模可借助千斤顶、吊车和硬木楔等工具。
④复杂制品可采用手工脱模方法先在模具上糊制二三层玻璃钢,待其固化后从模具上剥离,然后再放在模具上继续糊制到设计厚度,固化后很容易从模具上脱下来。
编辑本段玻璃钢工艺分类纤维增强材料的材料特性,导致其常用的基本成型工艺有如下几种:手糊成型工艺、拉挤成型工艺、缠绕成型工艺、模压成型工艺。
(一手糊成型工艺 1.手糊成型法原理手糊成型工艺又称接触成型,是树脂基复合材料生产中最早使用和应用最普遍的一种成型方法。
手糊成型工艺是以加有固化剂的树脂混合液为基体,以玻璃纤维及其织物为增强材料,在涂有脱模剂的模具上以手工铺放结合,使二者粘接在一起,制造玻璃钢制品的一种工艺方法。
基体树脂通常采用不饱和聚酯树脂或环氧树脂,增强材料通常采用无碱或中碱玻璃纤维及其织物。
在手糊成型工艺中,机械设备使用较少,它适于多品种、小批量制品的生产,而且不受制品种类和形状的限制。
2.成型工艺流程手糊成型工艺的流程是:先在清理好或经过表面处理的模具成型面上涂抹脱模剂,待充分干燥好后,将加有固化剂(引发剂、促进剂、颜料糊等助剂并搅拌均匀的胶衣或树脂混和料,涂刷在模具成型面上,随后在其上铺放裁剪好的玻璃布(毡等增强材料,并注意浸透树脂、排除气泡。
重复上述铺层操作,直到达到设计厚度,然后进行固化脱模 3.成型设备手糊成型工艺所用的设备较少,制作模型的设备有木工车床、木工刨床、木工圆锯;脱模一般会用到空气压缩机、吊装设备等。
(二模压成型法 1.模压成型法原理热固性模压成型是将一定量的模压料加入预热的模具内,经加热加压固化成型塑料制品的方法。
其基本过程是:将一定量经一定预处理的模压料放入预热的模具内,施加较高的压力使模压料填充模腔。
在一定的压力和温度下使模压料逐渐固化,然后将制品从模具内取出,再进行必要的辅助加工即得产品。
2.成型工艺流程模压成型工艺主要分为压制前的准备和压制两个阶段。
3.成型设备(1浸胶机制备胶布的主要设备是浸胶机,由送布架、热处理炉、浸胶槽、烘干箱和牵引辊等几部分组成。
根据热处理炉和烘干箱放置的位置,可以分为卧式浸胶机和立式浸胶机两种。
(2预浸料机组这一方法所用设备有切割机、捏合机和撕松机。
手糊成型工艺及设备增强材料引言手糊成型工艺是一种常用于制备增强材料的工艺方法之一。
通过将纤维和树脂手工一层一层地涂覆在模具上,并使用合适的设备对其进行加压和固化,可以制备出具有高强度和特殊性能的增强材料。
本文将介绍手糊成型工艺的步骤、设备和常用的增强材料。
手糊成型的步骤手糊成型的步骤通常包括模具准备、纤维涂覆、树脂涂覆、加压固化和脱模。
下面将对每个步骤进行详细介绍:1. 模具准备首先需要准备一个适用于手糊成型的模具。
模具可以是金属、玻璃或者复合材料制成,具有所需形状和尺寸。
在使用之前,需要保证模具干净且表面光滑。
2. 纤维涂覆纤维是手糊成型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常用的纤维材料包括玻璃纤维、碳纤维和芳纶纤维等。
在进行纤维涂覆之前,需要将纤维剪成合适的尺寸和形状,以适应模具的曲率和形状。
然后,将纤维覆盖在模具上,并使用刷子或辊筒将其均匀涂覆。
3. 树脂涂覆树脂用于固化纤维,常用的树脂有环氧树脂、聚酯树脂和丙烯酸树脂等。
在进行树脂涂覆之前,需要将树脂与固化剂充分混合,以确保固化反应的进行。
然后,将树脂涂覆在已经涂覆了纤维的模具上,以覆盖整个纤维层。
树脂涂覆的厚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4. 加压固化在进行加压固化之前,需要将涂覆了纤维和树脂的模具放入加压装置中。
加压装置可以是液压机、压钢板或真空袋等。
通过加压,可以提高固化树脂的密实性和纤维的排列度,从而增强增强材料的强度和性能。
5. 脱模在固化完成后,需要将增强材料从模具中取出。
脱模可以通过机械方法、热碳化或化学脱模剂等方式进行。
脱模之后,可以对增强材料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和修整。
手糊成型的设备手糊成型工艺中需要使用到的设备主要包括模具、刷子、辊筒和加压装置等。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设备:1. 模具模具是手糊成型中的核心设备之一,其形状和尺寸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形态。
常用的模具材料有金属、玻璃和复合材料等,具有耐高温、耐腐蚀和良好的表面质量。
2. 刷子和辊筒刷子和辊筒用于将纤维和树脂均匀涂覆在模具上。
复合材料工艺学实验报告(第一组)实验4 手糊·袋压成型工艺实验同济大学飞行器制造工程实验4 手糊·袋压成型工艺实验一,实验原理1,手糊成型工艺又称接触成型工艺,其成型过程为:先在模具上涂脱模剂,然后将配好的树脂混合料用刮刀或刷子涂刷到模具上,开始铺设第一层纤维增强材料(如:玻纤布等),用刮刀或棍子,毛刷迫使树脂浸入增强材料内并赶出气泡,待树脂均匀浸透增强材料后,再铺放第二层增强材料,如此反复涂刷树脂和铺放增强材料,直至达到所需要的设计层数,然后进行固化,脱模和修整。
手糊成型工艺流程见图4.1.图4.1 手糊成型工艺流程图手糊成型工艺具有以下特点:a. 无需专用设备,投资少.b、不受制品形状、尺寸限制,特别适用于数量少、整体式结构,造型复杂及大型制品的生产和试制;c.合理地使用增强材料,可以根据设计要求,在任意部位加强或减弱 . 做到以最低成本实现设计要求,当发现设计不合理时,能方便地进行修改,d. 操作方便,容易掌握,便于推广.其缺点是:a. 人为因素较复杂,产品质量不易控制;b. 对工人技术水平要求高SC 生产效率低劳动条件差。
2,袋压成型工艺是在手糊成型的基础上 (树脂未凝胶) ,通过橡胶袋或其它不透气的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制成的柔软袋,将气体压力传递到未固化的复合材料制品表面,达到赶除气泡、层合致密的一种成型方法。
袋压成型有湿法和干法之分:从加压形式又可分为加压袋法、真空袋法和热压罐法。
袋压成型比手糊成型的制品强度高、材质均匀致密、质量稳定。
我国在 5O 年代就开始采用真空袋法制造飞机雷达罩, 7O 年代后采用热压罐法制造碳纤维和硼纤维复合材料机翼后缘板,起落架后门,垂直尾真等,已成功的用于航空工业。
袋压成型工艺按袋压方式不同可分以下三种:(1)加压袋法:它是在未凝胶的手糊制品表面加盖一层橡胶袋,固定好盖板如图 4. 2,然后通过压缩空气或蒸汽,使制品在均匀压力下固化成型。
手糊成型工艺流程手糊成型是一种常见的制造工艺,用于制作一些特殊形状或复杂结构的产品。
下面是手糊成型的典型工艺流程。
首先,准备工作是将所需的原材料准备齐全。
这些材料可能包括树脂、填充料、增强材料(如玻璃纤维)、模具和其他必要的辅助工具。
接下来,将所需的树脂与催化剂相混合。
催化剂可用于加速树脂的固化过程。
混合树脂和催化剂时,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调整它们的比例。
然后,在所准备的模具上涂抹一层分离剂。
这是为了防止树脂在成型过程中粘在模具上。
分离剂通常是一种硅基或者蜡状的材料。
接下来,将增强材料,如玻璃纤维,放置在模具内。
增强材料的选择通常取决于产品的特性和要求。
然后,将树脂混合物均匀地涂抹在增强材料上。
这个过程需要尽可能地将树脂覆盖在整个增强材料上,以确保成型后的产品具有所需的强度和外观。
在树脂涂抹完毕后,将另一层增强材料放置在树脂表面,并再次涂抹树脂混合物。
这个过程可以在需要的层数上重复多次,以增加产品的强度和厚度。
完成涂抹后,将模具封好,通常使用夹具或者夹具将模具紧密地封闭以确保树脂在成型过程中不会外泄。
然后,把模具放置在一个设计好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的固化室内。
固化的时间和温度取决于所使用的树脂和催化剂类型,以及产品的尺寸和要求。
固化结束后,将模具从固化室中取出。
然后,可以打开模具并小心地取出手糊成型的产品。
在取出产品之前,应该检查产品的质量和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最后,对成品进行后续处理,如去除毛边、打磨和涂漆等。
这些步骤有助于提高产品的外观和质量。
手糊成型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制造工艺,可以用于制作各种复杂形状和尺寸的产品。
虽然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技术和经验,但它提供了一种灵活和可靠的方法来生产高质量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