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油气资源形势
- 格式:ppt
- 大小:30.98 MB
- 文档页数:10
油气与新能源行业分析报告1. 引言油气与新能源行业是全球能源产业中最重要的两个部分。
油气行业长期以来一直是全球能源供应的主力军,但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新能源行业逐渐崭露头角。
本报告旨在分析油气与新能源行业的现状、趋势以及竞争状况,并对未来发展进行预测。
2. 油气行业分析2.1 资源储备与产量全球油气行业的主要储量分布在中东地区,包括石油和天然气。
此外,俄罗斯、美国和中国也拥有丰富的油气储量。
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投资的增加,新的油气资源正不断被发现和开发。
2.2 市场供需状况油气行业受全球经济形势和能源政策的影响较大。
全球石油需求主要集中在能源消费大国,如中国和美国。
然而,随着新能源的发展和环保意识的增强,替代燃料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2.3 技术革新和投资油气行业一直在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投资。
新技术的应用使得传统油气资源开采更为高效和环保,例如水平钻井和水力压裂技术的应用。
全球各大能源公司也纷纷加大对油气领域的投资,以保证持续的产量和市场份额。
3. 新能源行业分析3.1 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是新能源行业的关键部分,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和水能等。
这些能源具有无限的潜力,而且几乎没有排放物的释放。
近年来,全球可再生能源的装机容量迅速增长,尤其是在发达国家。
3.2 锂电池和电动汽车锂电池和电动汽车被视为新能源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锂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广泛应用于电力储存和可再生能源领域。
电动汽车的销售也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增长,以减少对石油的依赖。
3.3 政策支持和潜在市场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政策支持新能源行业的发展。
通过减税、补贴和监管机制等措施,推动新能源技术在能源供应体系中的地位。
此外,新能源行业还具有巨大的潜在市场需求,包括航空航天、智能制造和城市建设等领域。
4. 油气与新能源行业的竞争与合作油气与新能源行业之间存在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一方面,由于环境问题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新能源逐渐成为油气行业的替代品。
作者简介:车长波,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南开大学经济学硕士;长期从事矿产和油气资源管理、潜力评价、政策分析及战略研究工作。
地址:(100034)北京市西城区阜内大街88号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
电话:(010)66558855。
E 2mail :chechangbo @全球油气资源形势车长波1 朱杰1 李富兵1 周金瑾21.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车长波等.全球油气资源形势.天然气工业,2010,30(1):124. 摘 要 油气资源和以油气为主体的能源问题日趋成为各国交流、博弈的焦点。
当前,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油价大起大落,是资源潜力不足,是部分利益集团炒作,还是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从探究油价背后的原因以及了解油气资源能够支持世界经济走多远的目的出发,以BP 石油公司最新发布的全球油气资源信息为依据,从油气勘探开发现状、油气资源潜力分布和油气资源发展趋势3个方面进行分析,系统判断全球油气资源形势和发展趋势。
结论认为:石油天然气作为21世纪的主要能源,当前仍具有储量增长、产量增长和储产比稳定的特点;海域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前景广阔;非常规油气资源技术逐渐成熟,勘探开发成本逐渐降低,将逐步发挥作用;油价长期高位运行也将进一步刺激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
关键词 世界 油气资源 勘探开发 现状 发展趋势 DOI :10.3787/j.issn.100020976.2010.01.001 油气资源是世界工业的“血液”,是世界经济的“稳定器”和“晴雨表”。
油气资源和以油气为主体的能源问题日趋成为国际政治舞台的主角,成为各国政要交流博弈的焦点。
从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机发生后建立了石油期货交易以来,该期货交易便牢牢地牵系着油价的走势,成为投资者追逐的热点,并于2008年演绎了惊心动魄的油价过山车行情。
时至今日,世界相继发生了包括水源、海岛、极地和太空等各种资源的争夺,而围绕油气资源的全球性竞争和争夺却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关于世界能源形势及我国面临的挑战内容摘要:中国能源安全和发展受世界能源发展形势的影响,中国依靠西北亚非地区的能源供应,日本核电事故冲击了我国的核电产业的发展,而且他国针对我国南海和其他地区的能源和主权问题,造成我国能源危机进一步加剧。
关键词:能源危机、主权、开发在今天,世界资源匮乏同时人类的需求不断增加的矛盾日益恶化的情况下,西亚北非动荡和日本的核泄漏事故问题成为世界能源发展的绊脚石。
而在我国,能源安全和产业发展也受着上述问题的牵绊。
因此能源开发和进出口已经成为国家发展历程中,不可避免的难题。
作为大学生,对于中国的能源发展问题,我们应给予充分的正视及思考。
一、石油危机及其影响第一次危机(1973年):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为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石油输出国组织的阿拉伯成员国当年12月宣布收回石油标价权,并将其积陈原油价格从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10.651美元,使油价猛然上涨了两倍多,从而触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
第二次危机(1978年):1978年底,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伊朗的政局发生剧烈变化,伊朗亲美的温和派国王巴列维下台,引发第二次石油危机。
此次危机成为上世纪70年代末西方经济全面衰退的一个主要原因。
第三次危机(1990年):1990年8月初伊拉克攻占科威特以后,伊拉克遭受国际经济制裁,使得伊拉克的原油供应中断,国际油价因而急升至42美元的高点。
国际能源机构启动了紧急计划,每天将250万桶的储备原油投放市场,以沙特阿拉伯为首的欧佩克也迅速增加产量,很快稳定了世界石油价格。
此外,2003年国际油价也曾暴涨过,原因是以色列与巴勒斯坦发生暴力冲突,中东局势紧张,造成油价暴涨。
几次石油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严重冲击。
回顾过去发生过的石油危机,也曾带来积极的一面,首先危机引发了世界能源市场长远的结构性变化,迫使主要进口国积极寻找替代能源,开发节能技术。
另一方面刺激了非欧佩克国家石油产量的增长,提高生产率。
2022年全球油气行业事件回顾及2022年展望分析2022年全球经济形势照旧低迷,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乏力,新兴经济体致力于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支撑全球经济复苏力度有限。
随着国际原油供应过剩持续,库存高企,2022年已离我们远去。
石油行业发生的林林总总的大事中,到处可见低油价的影子。
详细表现为有些大事的发生是受低油价影响所致,有些大事则导致了低油价的发生及连续。
由于油价走势对于石油行业有重要影响,因此当油价下降时,与石油相关的国家、企业和消费者层面的对策也发生了变化。
在这个过程中,由国家、企业、消费者所组成的石油行业主体演绎了许多值得回味的故事。
以下是我整理的2022年全球油气行业大事回顾及2022年展望分析:1.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油气需求增速下降2022年全球经济形势照旧低迷,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乏力,新兴经济体致力于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支撑全球经济复苏力度有限。
受此影响,全球油气消费增幅平稳,而油气供应由于以沙特为代表的欧佩克国家连续执行不减产政策及北美页岩油气产业在低油价下表现出来的坚韧生命力而连续保持增长,油气供应整体宽松,供大于求的格局连续保持,油气价格低迷。
2022年我国连续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GDP增速略有回落,国内油气需求虽连续保持增长,但增速估计不及往年。
油气产业运行方面的状况是:国内油气、炼化生产主体多元化趋势明显,产能过剩压力持续;成品油需求增速放缓,供应总体满意需求并有富余;自然气需求由于价格及基础设施不足等方面因素影响,下降幅度较大,自然气资源由供不应求向供大于求转变,市场竞争态势加剧。
此外,国内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也是造成当前国内油气供应充分的重要推手。
一方面,由于供应充分,资源国向我国出口意愿剧烈,增加了国内油气供应;另一方面,国内煤炭价格持续走低导致部分地区和工业耗能在能源选择上消失“逆替代”趋势,企业有重新使用煤炭资源替代使用自然气资源的动向,导致自然气需求被遏制。
国际石油经济贸易形势及其对石油销售企业的影响问题一:我国油品外贸状况问题二:当前的国际石油经济与贸易形势1.当前的国际石油经济形势分析2.当前的国际石油贸易与价格问题三:高油价对我国石油销售企业的影响1.对我国经济的整体影响2.对石油销售企业的影响3.对策研究问题一:我国油品外贸状况石油是工业的血液,是推动人类社会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力量。
目前,石油在一次能源消耗中的比例基本保持在36%以上。
现在看来,人类社会一时还很难找到一种足以替代石油的能源,在未来的半个世纪里,石油作为主要能源的地位预计不会有实质性改变。
但是,世界石油资源的分布严重不均,80%的资源主要集中在中东、前苏联和北美等地区,而石油消费则主要集中在美国、亚太和欧洲等地区。
这在客观上需要进行大量的石油贸易活动,每年的贸易量高达20多亿吨,占全球石油产量的2/3,在世界贸易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我国是世界主要产油国之一,也是石油消费和进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1993年我国开始成为石油净进口国,2003年我国进口原油9112万吨,金额198.1亿美元。
进口成品油2824万吨,金额58.6亿美元。
扣除当年出口的813万吨原油和1382万吨成品油,实际进口原油和成品油折合已经超过1亿吨。
据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原油进口达到6102万吨,进口金额151.69亿美元,分别增长39.3%和57.4%;上半年成品油进口1985万吨,进口金额44.57亿美元,分别增长56.6%和66.1%。
原油和成品油进口金额合计196.26亿美元,占上半年全国货物进口总额的7.4%,比上年同期增加了73.06亿美元。
今年上半年我国仅出口原油307万吨,成品油510万吨,分别同比下降27%和25.9%。
商务部一份分析报告预计,今年我国原油进口将首次突破亿吨大关,达到创记录的1.1亿吨,比上年增长21%。
成品油进口4000万吨,增长40%左右。
自去年开始,我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和消费国。
石油工程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中原油田海外市场领域不断拓展,由原来非洲苏丹一个国家,发展到今天诸多地区和国家的石油市场。
海外钻井队伍由当年的一支独闯苏丹的747队,发展到中原油田海外市场占据集团公司的三分之一强,发展速度非常之快。
虽然在这么多年的打拼中海外石油市场成长比较迅猛,但是在这期间也承载这诸多的压力和挑战,同时也有可挖掘的潜力和继续开拓的机遇。
一、国际竞争实力不断增强1、在不断的开拓市场过程中,海外的市场结构得到了优化,由当年的有项目就上的观点转向有好项目就上的观念上来,不再盲目的为低效市场投入更多的精力。
目前我们逐渐与国际知名石油公司合作,不断提高了我们的国际竞争实力,逐渐的使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
2、不畏惧高端市场的条条框框,勇敢面对我们自身的不足,努力融入高端市场,只有适合高端市场的要求,我们的石油工程才能走向更广阔的世界各地。
目前海外业务由钻修井到测录井、油田地面建设、长输管道炼油装置等高技术含量工程拓展。
市场份额快速增长,国际市场得到跨越式发展,尤其是通过强化管理,促进融合使市场规模与效益同步提升,实现国外产值和利润连年翻翻。
3、通过国际市场的探索与实践,建立了公司集中决策、区域化管理、一体化运作的市场体制机制,形成了开放式的“管理人才国际化、补充用工市场化、季节用工当地化”的用工模式,锤炼了一支作风过硬、纪律严明、攻坚啃硬、干事创业的队伍,培养了一批熟悉国际工程施工标准及运行规则、懂外语、善经营、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为扩大海外市场份额打下了基础,同时也积累石油石化工程施工的特色技术。
4、在国际市场的磨砺中,以一流的技术、一流的服务、一流的质量、一流的工程,实现了企业信誉度、美誉度和知名度的大提升。
二、国际石油工程近年来的发展现状1.2009年以来,全球性金融危机重创世界石油市场,导致全球油气需求下降,勘探开发活动低迷,石油工程市场有一定程度萎缩。
2.服务公司之间的竞争激烈。
世界能源形势及中国面临的挑战形势政策论文世界能源形势及中国面临的挑战如今能源问题已经成为现今社会一个热门的话题。
因而,就能源问题,本论文在此做了以下著述。
一、当前世界能源的总体状况1.能源供需关系总体紧张总体看,能源生产能力增长缓慢,能源消费需求却快速上升。
近20年来,在世界范围内新发现的油田越来越少。
世界四个超级油田除加瓦尔油田其余均开始减产。
俄罗斯的重要油气田的产量也将下滑。
一些国家虽拥有资源,但限制开采。
2.当前各类能源的储量和生产现状在石油方面,截至2010年年底,全球石油探明储量达到13832亿桶(1888亿吨),储采比为46.2年。
中东石油储量仍在全球储量中占有最大份额,达到54.4%,储采比为81.9年。
在天然气方面,截至2010年底,世界天然气探明储量增至187.1万亿立方米,同比增加5000亿立方米。
天然气的产量增长快速,2010年比2009年增长了达7.3%。
俄罗斯天然气增量最大,达613亿立方米,增幅为18.4%,美国位居第二。
在煤炭方面,2010年世界煤炭产量为72.73亿吨,同比增长6.3%。
其中,中国位居第一,达32.4亿吨,占全球产量的48.3%;美国、印度、澳大利亚和俄罗斯分别位居第二、三、四和五。
水电和核能实现最大增长。
全球水力发电量达到7.756亿吨油当量,增幅为5.3%。
核能实现了2%的增长。
其中,3/4的增长来自OECD国家,法国位居第一,增幅为4.4%。
在生物能源等其他可再生能源方面,中、美是主力军,两国贡献了全球风能增长的近70%。
2010年,中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占全球新增总量的达48%。
2010年,全球生物燃料产量为5926.1万吨油当量,年增长13.8%。
其中,OECD国家产量为3713万吨油当量,非OECD国家为2213.1万吨油当量。
美国和巴西是生物燃料生产增长的主力军,美国增长了17%,巴西增长了11.5%。
二、两大热点问题对世界能源形势的影响1.西亚北非动荡及其对世界能源形势的影响动荡对利比亚石油产业造成严重冲击,原油产量迅速下降。
一?世界油气资源发展现状(一)全球油气现有储量及其分布据最新资料(BP世界能源统计2006),世界常规石油可采资源量为4138亿吨,石油探明总储量为1567亿吨?以目前的开采速度计算,全球石油储量可供开采30~40年?从静态的观点分析,世界石油资源是丰富的,发展潜力很大?2005年全球剩余的探明储量为1636亿吨,与上年相比,增长了61亿吨?新增的探明储量几乎全部来自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2005年全球的石油储采比为40.6年?然而全球油气储量的分布却很不均匀,从石油储量分布情况来看,中东储量仍然稳居第一,远远高于其他地区? (二)全球石油供需总量基本实现平衡,但供求结构极不平衡1.在总量上,当前世界石油生产基本上与世界石油需求相适应近20年来,世界原油供需大体平衡,供需总量大体在70亿~80亿吨/年左右波动?2004年,全球石油产量和消费量(分别为38.53亿吨和38.91亿吨)均创历史新高,总体供不应求,缺口近50万桶/日,2005年全球石油产量和消费量(分别为40.5亿吨和41.2亿吨),缺口近137万桶/日?数据反映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石油储量和原油产量不断增长,来自全球经济增长和消费需求的拉动效应明显?从世界石油供求平衡状况发展趋势看,市场均衡日益趋紧?2.石油供求区域结构不平衡,资源竞争日趋激烈油气资源作为天然的自然禀赋资源,全球分布极不均匀,由于全球资源分布和消费格局的不一致,围绕石油资源的竞争将日趋激烈?目前,世界石油市场的结构失衡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世界石油供应过度集中,二是石油资源的供应?生产和消费三者间存在着严重的地区失衡?(1)全球油气资源储藏和供应分布极为不均?中东是世界油藏最丰富的地区,作为世界石油市场的主要供应者,OPEC国家在世界石油供应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2005年,世界已探明的石油储量2/3在OPEC国家,远高于1980年65%的水平,处于历史高位?当前,排在世界前11位的主要石油资源拥有国中就有8个是OPEC成员,分别是:沙特阿拉伯(20%)?伊朗(10%)?伊拉克(9%)?阿拉伯联合酋长国(8%)?科威特(8%)?委内瑞拉(6%)?利比亚(3%)?尼日利亚(2%)?此外,OPEC国家还控制着全球40%以上的产能和55%的出口量?而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世界石油市场供需地理上的失衡与不对称,更加凸显了世界石油供需格局的紧张局势,势必使世界主要石油消费国围绕着国际油气资源竞争更加剧烈,从而使国际石油市场的变化越来越与国际政治经济的变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其波动日趋频繁?(2)全球油气资源产?供与需之间存在严重的区域失衡?从全球石油的供需对比来看,中东和亚太是失衡最严重的两个地区,但是两者失衡的方向截然相反中东地区是严重的供过于求,而亚太地区是严重的供不应求?目前亚太地区剩余探明可采储量总量为4.2%,石油产量仅占世界总量的10.4%,消费却占世界的26.45%?2005年,中东地区日均生产石油2457万桶,却只消耗528.9万桶/天,大约为其产出的1/5,供需差额高达1928.2万桶?同期,亚太地区每天需要石油2344.6万桶,其日均792.8万桶的产量只能满足消费量的1/3?2004年的数据显示,北美地区的石油消费量相当于其石油产量的1.74倍?这意味着,为了满足2461.9万桶的日需求量,北美地区国家不得不每天进口近1000万桶石油③?由于全球资源分布和消费格局的不一致,围绕石油资源的竞争日趋激烈?目前和将来围绕石油资源的竞争都将集中在中东?中亚?俄罗斯?中国南海等地区?(三)国际油价不断攀升,连创历史新记录价格是市场基本力量运动的结果,世界油价的持续攀高则是世界石油市场紧张局势的综合体现,国际油价是石油供需?地缘政治?能源安全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体现?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油价一直呈现单边震荡上扬的走势?从1999年12美元/桶开始,之后一路波动上扬,2000年底上涨至36.16美元,稍作盘整,2003年以后,世界油价持续上涨,2004年达到45.16美元的价位,创出近20年来的新高?2005年以来,新一轮世界石油价格上涨,其幅度之大和持续的时间之长几乎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2005年8月初,受沙特可能遭受恐怖袭击?世界石油巨头BP公司原油生产设施发生火灾事故?伊朗宣布重启核计划等影响,石油收盘价最高升至每桶67.10美元?2006年,在地缘冲突进一步升级的情况下,油价迅速高企,最高创纪录地达到每桶80美元?二?世界油气资源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一)未来石油仍然保持世界主要能源的地位,但能源需求结构将发生变化根据国际能源署《2004年世界能源展望》预测,到2030年,世界能源需求变化将持续增长,届时石油仍然是世界主要消耗能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较小?未来20年,世界一次能源总需求量(化石能源)将以年均2%左右的速度增长,预计从1997~2020年世界一次能源总需求量将增长57%?到2030年,世界能源需求将比现在高60%以上,而石油需求将增长60%,每年达到400亿桶(54.57亿吨)? IEA预测在全球对初级能源的最终消费中,各种能源所占比例变化不大,其中,石油仍然是最大的燃料来源,其所占的份额将从2002年的34.9%略升至2030年的35.30%?天然气将成为增长最快的能源,年均增速将达2.7%,2015年后将可能超过煤炭成为第二大的一次能源,2030年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将提高到25%?(20074)V01至2008七&10)132.7^123.93110697.3988.5579.717').8662.024】15比7IS102512.131.31100 ■/ll8 10 11 5月 4陀 年*纽约商品交3!所6月份交洪的轻硬原油飓学价格上涨0.37当地时间5月7日、56.71 2009 140 J4(20rI 0&-12-0108-07-15 10-02-0J04-03^3105-10-11 1600 02-1h :。
2023年国内外油气资源形势分析及展望樊大磊;王宗礼;李剑;王彧嫣【期刊名称】《中国矿业》【年(卷),期】2024(33)1【摘要】2023年,世界进入后疫情时代,经济逐渐恢复但仍然疲弱,发达经济体增长放缓,新兴经济体复苏势头明显。
俄乌冲突一波未平,巴以冲突风烟再起。
地缘政治、金融动荡、脱钩断链、石油减产、能源转型等多重因素叠加,为世界经济增长和油气供需形势带来不确定性。
全球石油需求大幅增长,但不足以吸纳美国等非欧佩克产油国持续增加的供给。
2023年国际油价不断承压,呈现上半年区间震荡、下半年冲高回落的走势,布伦特(Brent)国际原油现货价格在9月末到达高位后回吐全年涨幅。
欧洲天然气消费国开源节流并举,地区供需矛盾缓解,天然气价格大幅回落。
我国经济展现出强大韧性,持续回升向好,油气需求大幅回升,油气资源主管部门和石油企业持续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努力端牢能源饭碗,持续推进油气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在主要大中型盆地、“四新”领域取得多项重要发现,石油产量达2.09亿t、连续保持在2亿t水平,天然气产量近2300亿m^(3),为我国能源供应安全和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基本保障。
【总页数】8页(P30-37)【作者】樊大磊;王宗礼;李剑;王彧嫣【作者单位】自然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9;F407.22;F416.22【相关文献】1.2018年国内外油气资源形势分析2.2020年国内外油气资源形势分析及展望3.2021年国内外油气资源形势分析及展望4.2022年上半年国内外油气资源形势分析及展望5.2022年国内外油气资源形势分析及展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油气田开发现状与技术发展方向1. 引言1.1 油气田开发的重要性油气田开发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能源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国家能源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能源需求不断增加,油气田开发成为国家发展的基础。
油气是石油和天然气的统称,是现代工业的重要能源来源,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农业生产、工业生产等各个领域。
油气田开发不仅能够满足国内能源需求,还可以增加国家的出口收入,提高国家的经济实力。
油气田开发还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
加强油气田开发对于国家的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油气田开发还可以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提升,为国家产业升级和转型提供技术支撑。
通过不断提升油气田开发技术水平,可以实现能源资源的高效利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
油气田开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
1.2 技术发展对于油气田开发的意义技术发展对于油气田开发的意义非常重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油气田开发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技术的发展可以提高油气田的开发效率,降低开发成本,延长油气田的生产周期,并且可以更好地保护环境,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破坏。
具体来说,技术的发展可以提高油气勘探的准确性和效率,通过各种高新技术手段,可以更准确地确定油气资源的分布和储量,从而降低勘探风险。
在油气开采方面,先进的采油技术和设备可以更高效地生产油气,提高采收率,延长油气田的生产寿命。
技术的发展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通过引入智能化、自动化和数字化技术,可以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的发展不仅可以推动油气田开发的进程,还可以提高开发效率,降低成本,保护环境,实现油气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
我们应当高度重视技术创新,不断推动油气田开发技术的进步。
【字数:233】2. 正文2.1 油气田开发现状分析目前,全球石油市场仍然供大于求,油气田的开发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