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模基础知识及模型教练飞机结构详细讲解
- 格式:doc
- 大小:90.00 KB
- 文档页数:12
模型飞机的组成模型飞机一般与载人的飞机一样,主要由机翼、尾翼、机身、起落架和发动机五部分组成。
1、机翼———是模型飞机在飞行时产生升力的装置,并能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横侧安定。
2、尾翼———包括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两部分。
水平尾翼可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俯仰安定,垂直尾翼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方向安定。
水平尾翼上的升降舵能控制模型飞机的升降,垂直尾翼上的方向舵可控制模型飞机的飞行方向。
3、机身———将模型的各部分联结成一个整体的主干部分叫机身。
同时机身内可以装载必要的控制机件,设备和燃料等。
4、起落架———供模型飞机起飞、着陆和停放的装置。
前部一个起落架,后面两面三个起落架叫前三点式;前部两面三个起落架,后面一个起落架叫后三点式。
5、发动机———它是模型飞机产生飞行动力的装置。
模型飞机常用的动力装置有:橡筋束、活塞式发动机、喷气式发动机、电动机。
三、航空模型技术常用术语 1、翼展——机翼(尾翼)左右翼尖间的直线距离。
(穿过机身部分也计算在内)。
2、机身全长——模型飞机最前端到最末端的直线距离。
3、重心——模型飞机各部分重力的合力作用点称为重心。
4、尾心臂——由重心到水平尾翼前缘四分之一弦长处的距离。
5、翼型——机翼或尾翼的横剖面形状。
6、前缘——翼型的最前端。
7、后缘——翼型的最后端。
8、翼弦——前后缘之间的连线。
9、展弦比——翼展与平均翼弦长度的比值。
2.介绍飞机的构造及飞行原理。
要制作模型飞机,必须了解飞机的构造及飞行原理。
接下来就此方面做如果介绍。
⑴飞机的主要部件及各部件的作用。
①机身——机身的主要功用是装载乘务员、旅客、武器、货物和各种设备,它可以将飞机的其他部件如机翼、尾翼及发动机等连接成一个整体。
②机翼——机翼的主要功用是产生升力,以支持飞机在空中飞行,同时也起到一定的稳定和平衡作用。
机翼上一般安装有副翼和襟翼,操纵副翼可使飞机滚转,放下襟翼可使升力增大。
机翼上还可安装发动机、起落架和油箱等。
航模基础知识要点航模基础知识要点一、航模的组成航模一般由动力源、螺旋桨、安定器、电池、遥控器等其他配件组成。
1、动力源:航模的动力源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燃油发动机,一种是电动机。
燃油发动机航模的优点是马力大,不需要电源,飞行时间长,但需要燃烧汽油,有污染。
电动机航模的优点是噪音小,马力大,环保,但飞行时间短。
2、螺旋桨:螺旋桨是航模飞行的直接动力部分,通过旋转产生升力,推动航模飞行。
根据飞行需要,可选择不同规格的螺旋桨。
3、安定器:安定器是航模的重要配件,主要作用是稳定航模飞行,减少航模的摇晃和旋转。
4、电池:电池是航模的能源来源,一般使用聚合物锂电池。
电池的容量和放电倍率会影响航模的飞行时间和性能。
5、遥控器:遥控器是操纵航模的设备,通过遥控器上的操纵杆和控制按钮,飞行员可以控制航模的飞行方向、高度、速度等。
二、航模的性能航模的性能主要分为三种:最大飞行速度、最大爬升率、最大下降率。
1、最大飞行速度:指航模在正常飞行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
2、最大爬升率:指航模在最大推力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大爬升速度。
3、最大下降率:指航模在最大推力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大下降速度。
三、航模的飞行环境航模的飞行环境对其飞行性能有很大影响,因此飞行员需要了解航模的最佳飞行环境。
1、高度:航模的飞行高度受到空气密度、温度、气压等因素的影响,一般适合在1000米以下飞行。
2、气象条件:航模一般适合在晴朗、无风的天气飞行,风速一般不超过10米/秒。
大风、暴雨、雷电等恶劣天气不适合飞行。
3、地形:航模的飞行场地需要选择平坦、开阔、无障碍物的地形,以保证航模的安全飞行。
四、航模的操纵技巧操纵航模需要有一定的技巧和经验,以下是几个重要的操纵技巧:1、控制油门:油门是控制发动机或电机的转速,通过控制油门的大小,可以控制航模的飞行速度和高度。
2、控制姿态:通过控制遥控器的操纵杆,可以控制航模的姿态,如俯冲、爬升、侧滑等。
3、调整重心:航模的重心位置会影响航模的稳定性和操纵性,通过调整配重,可以调整航模的重心位置。
航空模型基础知识(一)什么叫航空模型?航空模型各基本组成部分的名称是什么?航空模型是各种航空器模型的总称,包括模型飞机和其他模型飞行器。
一般来说,航空模型具有以下几个特征:有一定的尺寸限制;带有或不带有发动机;重于空气;不能载人。
航空模型我们简称其为空模,其各部分名称如下图。
(二)各部分定义机翼的各部分定义如下(图1-1-2、图1-1-3):前缘:机翼的前边缘;后缘:机翼的后边缘;翼弦:翼型前缘与后缘的连线,翼弦长就是机翼的宽度;翼展:机翼的展开,即机翼左右翼尖之间的距离;翼型:机翼的剖面;上反角:机翼摆正时翼前缘与水平线的夹角;展弦比:翼展与翼弦的比值。
图1-1-2 图1-1-3(三)飞机为什么能飞起来飞行中的飞机受力可分为:重力—由地心引力产生;升力—由机翼提供(具体会在下文阐述);拉力(或推力)—由引擎提供;阻力—由空气产生(图1-1-4)。
飞机在起飞过程中(图1-1-5的①),引擎的拉力大于阻力,于是产生向前的加速度,同时机翼产生升力。
此时,飞机的速度可以理解成为水平速度与垂直速度的合速度,速度越大,阻力也越大。
等到拉力等于阻力的时候,加速度为零,速度不再增加,此时飞机也已经翱翔在蓝天之上了(图1-1-5的②)。
(四)机翼是如何产生升力的机翼的升力可以用“伯努利效应”来解释,(伯努利效应:在水流或气流里,如果速度慢,压力就大,如果速度快,压力就小。
例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在两张白纸中吹气,白纸非但没有远离,相反却靠拢了为什么?我们可以用伯努利效应来解释这一现象了:两张纸中间的空气流动较快,压强较小;两张纸外侧的空气流动较慢,压强较大。
纸张的外侧压强比内侧压;强大,所以就出现了靠拢的现象。
)机翼的升力是由翼型的特殊形状和机翼的迎角这两个原因产生的。
翼型是决定机翼性能的重要因素。
常见的翼型有以下几种(图1-1-8):不管是何种翼型,在飞行过程中由机翼产生升力的基本原理是相同的,即机翼上下面的空气流速差导致机翼上下面产生压强差,使机翼产生向上的升力。
航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航模是一种模拟真实飞行的模型飞机,其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模型飞行原理:1.大气动力学原理:航模飞行时受到气流的作用,包括升力、阻力、重力和推力等力的相互作用。
模型飞机需要通过翼面产生升力来维持飞行高度,并通过推力提供动力。
2.控制原理:航模飞机通过控制表面(如方向舵、升降舵、副翼等)的运动来改变其姿态和方向。
操纵杆和舵机通过电子信号传输,实现对控制表面的精确控制。
3.飞行稳定原理:航模飞行过程中需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包括静稳定和动态稳定两个方面。
定翼航模通过设置翼面的远心点位置来实现静态稳定性,而控制面的设计和操纵杆的操作则保证动态稳定。
二、模型飞机的组成部分及功能:1.机身:模型飞机的主要结构,包括机翼、机身和尾翼。
机身主要用于容纳电子设备和动力系统。
2.机翼:模型飞机的升力产生部分,具有翼型、翼展和翼面积等特征,通过改变翼面的攻角来产生升力。
3.尾翼:包括升降舵、方向舵和副翼。
升降舵用于控制模型飞机的上升和下降,方向舵用于控制模型飞机的左右转向,副翼用于控制模型飞机的横滚运动。
5.舵机:用于控制模型飞机的控制表面,将电子信号转换为机械运动。
6.遥控系统:遥控器和接收机组成的遥控系统用于控制模型飞机的姿态和方向。
三、航模飞行的基本知识:1.飞行理论:了解飞行原理、飞行姿态和飞行控制等相关理论知识,包括升力、阻力、重力、推力、迎角、侧滑等概念。
2.翼型知识:了解不同翼型的特征和表现,掌握常见的对称翼型、半对称翼型和弯曲翼型。
3.翼展和翼面积:翼展影响飞机的横向稳定性和机动性能,翼面积影响飞机的升力产生能力。
4.飞行控制知识:包括副翼、升降舵和方向舵的操作原理、机动动作和配平技巧等。
5.飞行安全知识:了解飞行场地的选择、飞行规则以及飞行器的安全性维护等方面的知识。
6.电子设备知识:了解遥控器、接收机、舵机、电机和电池等电子设备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总结:航模的基本原理是依靠大气动力学原理和控制原理来模拟真实的飞行。
航模基础知识要点航模是指模仿真实飞机原理和结构,通过模型制作的飞行器。
它可以飞行、模拟飞行和进行相关实验,并在飞行过程中采集数据。
航模制作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需要涉及飞行原理、空气动力学、材料科学、机械工程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下面是航模基础知识的要点介绍。
一、飞行原理:1.升力的产生:航模的飞行依靠翅膀产生的升力。
升力的产生与机翼的气动特性有关,如充气方式、翼型、机翼横断面、机翼悬挂方式等。
2.推力的产生:推力的产生与发动机和螺旋桨有关。
常见的推力方式有喷气推力和螺旋桨推力。
3.驱动方式:航模的驱动方式有遥控和自动驾驶两种。
遥控驱动需要通过遥控设备来控制航模的运动,而自动驾驶是指通过预设的程序或传感器来控制航模的运动。
二、材料科学:1.结构材料:航模的结构通常采用轻质材料,如碳纤维复合材料、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等,以实现轻量化和强度要求。
2.制造工艺:航模的制造工艺包括模具制作、材料选择、剪裁、分层和成型等。
模具的制作要求精度高,以保证航模的几何形状和表面光洁度。
3.节能材料:航模中还广泛应用了一些具有节能特性的材料,如空气动力学中的流线型设计、减阻材料等,以增加航模的飞行效率。
三、控制系统:1.操纵系统:航模的操纵系统包括遥控器、舵机、控制杆等。
通过操纵杆控制舵机的运动,进而控制航模的姿态。
2.自动控制系统:航模的自动控制系统通常包括航向控制、高度控制和速度控制等。
通过预设的程序或传感器来实现航模的自动控制。
四、空气动力学:1.升力与阻力:航模在飞行时会受到气流的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是升力和阻力。
升力使航模能够飞行,在设计航模时需要根据升力和重力平衡关系来确定机翼的形状和大小。
阻力会影响航模的速度和飞行续航能力,因此需要进行降低阻力的设计。
2.气动性能:航模的气动性能取决于机翼的几何形状、气动特性和航模的重量。
要提高航模的气动性能,需要注意机翼和机身的流线型设计,减小飞行阻力。
五、航模制作与调试:1.比例缩小:航模制作时需要考虑飞机模型与真实飞机的比例关系,以保证航模的结构和空气动力学特性与真实飞机相似。
劲鹰无人机航模基础知识简介1、飞机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模型飞机通常与载人的飞机一样,主要是由机翼、尾翼、机身、起落架和发动机这五个部分组成。
(1)机翼:是模型飞机在飞行时产生升力、克服飞机的重力,保证飞机离地、上升和在空中飞行时的横侧安定。
(2)尾翼:包含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两部分。
水平尾翼是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俯仰安定,垂直尾翼是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方向安定。
水平尾翼上的升降舵可用来控制模型飞机的升降,垂直尾翼上的方向舵可用来控制模型飞机的飞行方向。
(3)机身:将模型的各部分联结成一个整体的主干部分叫机身。
同时机身内可以装载必要的控制机件,设备和燃料等。
(4)起落架:提供模型飞机起飞、着陆和停放的装置。
前部一个起落架,后面两面三个起落架叫做前三点式;前部两面三个起落架,后面一个起落架叫后做三点式。
(5)动力装置:它是模型飞机产生飞行动力的装置。
模型飞机一般常用的动力装置有:橡筋束、活塞式发动机、喷气式发动机、电动机。
典型的常规飞机一般都具有以上五个部分,但在特殊形式的飞机上也有例外,例如在滑翔机上就没有动力装置;在“飞翼”式飞机上没有水平尾翼和机身等。
2、一般飞机的操纵面和它们的作用(1)副翼:一般在机翼两端的后部,驾驶员通过操纵杆操纵副翼,可以使飞机左、右倾斜。
(2)升降舵:一般在水平尾翼的后部,驾驶员通过操纵杆,使升降舵上翘和下弯,可以使飞机抬头和低头。
(3)方向舵:一般在垂直尾翼的后部,驾驶员通过脚踏板,使方向舵左右偏转,可以使飞机向左转或右转。
3、空气和空气动力由于目前的模型飞机都是在大气中靠空气动力飞行的,因此在进行航模活动时要对空气和空气的流动规律做些初步了解。
(1)空气空气是无色透明的气体,在标准大气压气温为15℃的情况下,每立方米干燥空气的重量为1293克。
当物体和空气发生相对运动时,如我们迎风站在广场上被风吹,或是我们在无风时骑自行车前进,都会感到有风从前面吹来。
在这两种情况下,我们与空气发生了相对运动,空气向后推我们的力就叫“空气动力”。
第二章模型的原理与结构第一节概述能够离开地面飞行的装置总称飞行器,飞行是航空模型的主要特征。
飞行器可以分为外层空间的飞行器和大气层的飞行器两大类。
外层空间的飞行器叫做宇宙飞行器,如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等。
大气层的飞行器叫做航空器,它包括轻航空器和重航空器。
轻航空器和重航空器虽然都可以在大气层内飞行,但是它们的飞行历史截然不同的。
1、轻航空器轻航空器是指它的重量比同体积空气轻的航空器。
它是依靠空气的浮力而升空的。
根据阿基米德定律,任何物体在空气中都会受到向上的浮力,这个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空气的重量。
如果航空器的重量等于它所排开的空气的重量,它所受到的浮力就会大于重力,航空器就会像上升起,正像放在水底的木块回向上浮起一样。
常见的轻航空器有气球和飞艇。
气球和飞艇都充入比空气轻的气体,如氢气和氦气。
有些气球还充入热空气。
气球是没有动力装置的,靠自然风运动。
飞艇使用发动机做动力,发动机带动螺旋桨,推动飞艇前进。
飞艇一般造成流线形,以减少阻力。
飞艇还装有尾翼,以保证它前进时的稳定性,并且通过尾翼操纵飞艇的飞行方向。
图2-1 气球与飞艇气球的球囊一般都用不透气的布,而模型气球则用纸。
轻航空器的升空条件。
要设计和制作一个轻航空器,必须要考虑它所受的浮力和重力。
只有当浮力大于重力的时候,轻航空器才能升空。
为了计算方便,我们引入比重这个概念。
比重是指某种物质在单位体积内的重量。
下面以热气球为例,介绍计算浮力和重力的方法。
2、重航空器重航空器是指它的质量比同体积空气重的航空器。
飞机、火箭、导弹等都属于重航空器。
显然,重航空器所受到的浮力比重力小得多,不可能依靠浮力升空。
飞机可以利用空气动力升空。
火箭和导弹直接利用反作用力升空。
重航空器的飞行原理要比轻航空器复杂得多。
第二节空气动力学基本原理当一个物体在空气中运动,或者空气从物体表面流过的时候,空气对物体都会产生作用力。
我们把空气这种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叫做空气动力。
一、航空模型的基本原理与基本知识1)航空模型空气动力学原理1、力的平衡飞行中的飞机要求手里平衡,才能平稳的飞行。
如果手里不平衡,依牛顿第二定律就会产生加速度轴力不平衡则会在合力的方向产生加速度。
飞行中的飞机受的力可分为升力、重力、阻力、推力﹝如图1-1﹞。
升力由机翼提供,推力由引擎提供,重力由地心引力产生,阻力由空气产生,我们可以把力分解为两个方向的力,称x 与y 方向﹝当然还有一个z方向,但对飞机不是很重要,除非是在转弯中﹞,飞机等速直线飞行时x方向阻力与推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故x方向合力为零,飞机速度不变,y方向升力与重力大小相同方向相反,故y方向合力亦为零,飞机不升降,所以会保持等速直线飞行。
图1-1弯矩不平衡则会产生旋转加速度,在飞机来说,X轴弯矩不平衡飞机会滚转,Y轴弯矩不平衡飞机会偏航、Z轴弯矩不平衡飞机会俯仰﹝如图1-2﹞。
图1-22、伯努利定律伯努利定律是空气动力最重要的公式,简单的说流体的速度越大,静压力越小,速度越小,静压力越大,流体一般是指空气或水,在这里当然是指空气,设法使机翼上部空气流速较快,静压力则较小,机翼下部空气流速较慢,静压力较大,两边互相较力﹝如图1-3﹞,于是机翼就被往上推去,然后飞机就飞起来,以前的理论认为两个相邻的空气质点同时由机翼的前端往后走,一个流经机翼的上缘,另一个流经机翼的下缘,两个质点应在机翼的后端相会合﹝如图1-4﹞,经过仔细的计算后发觉如依上述理论,上缘的流速不够大,机翼应该无法产生那么大的升力,现在经风洞实验已证实,两个相邻空气的质点流经机翼上缘的质点会比流经机翼的下缘质点先到达后缘﹝如图1-5﹞。
图1-3图1-4图1-53、翼型的种类1全对称翼:上下弧线均凸且对称。
2半对称翼:上下弧线均凸但不对称。
3克拉克Y翼:下弧线为一直线,其实应叫平凸翼,有很多其它平凸翼型,只是克拉克Y翼最有名,故把这类翼型都叫克拉克Y翼,但要注意克拉克Y翼也有好几种。
一、什么叫航空模型在国际航联制定的竞赛规则里明确规定“航空模型是一种重于空气的,有尺寸限制的,带有或不带有发动机的,不能载人的航空器,就叫航空模型。
其技术要求是:最大飞行重量同燃料在内为五千克;最大升力面积一百五十平方分米;最大的翼载荷100克/平方分米;活塞式发动机最大工作容积10亳升。
1、什么叫飞机模型一般认为不能飞行的,以某种飞机的实际尺寸按一定比例制作的模型叫飞机模型。
2、什么叫模型飞机一般称能在空中飞行的模型为模型飞机,叫航空模型。
二、模型飞机的组成模型飞机一般与载人的飞机一样,主要由机翼、尾翼、机身、起落架和发动机五部分组成。
1、机翼——是模型飞机在飞行时产生升力的装置,并能保持模型飞机飞机飞行时的横侧安定。
2、尾翼——包括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两部分。
水平尾翼可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俯仰安定,垂直尾翼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方向安定。
水平尾翼上的升降舵能控制模型飞机的升降,垂直尾翼上的方向舵可控制模型飞机的飞行方向。
3、机身——将模型的各部分联结成一个整体的主干部分叫机身。
同时机身内可以装载必要的控制机件,设备和燃料等。
4、起落架——供模型飞机起飞、着陆和停放的装置。
前部一个起落架,后面两面三个起落架叫前三点式;前部两面三个起落架,后面一个起落架叫后三点式。
5、发动机——它是模型飞机产生飞行动力的装置。
模型飞机常用的动力装置有:橡筋束、活塞式发动机、喷气式发动机、电动机。
三、航空模型技术常用术语1、翼展——机翼(尾翼)左右翼尖间的直线距离。
(穿过机身部分也计算在内)。
2、机身全长——模型飞机最前端到最末端的直线距离。
3、重心——模型飞机各部分重力的合力作用点称为重心。
4、尾心臂——由重心到水平尾翼前缘四分之一弦长处的距离。
5、翼型——机翼或尾翼的横剖面形状。
6、前缘——翼型的最前端。
7、后缘——翼型的最后端。
8、翼弦——前后缘之间的连线。
9、展弦比——翼展与平均翼弦长度的比值。
展弦比大说明机翼狭长。
航模各部件的介绍和原理
航模是一种模拟飞机空中飞行的模型玩具,常见的航模包括直升机、飞机、无人机等。
以下是航模各部件的介绍和原理:
1. 机身:航模的主要框架,用于支撑其他部件,保证飞机的结构稳定性。
机身通常由材料如木材、玻璃纤维、碳纤维等制成。
2. 发动机:提供推力,使航模运动。
发动机包括燃气发动机和电机两种类型。
燃气发动机利用喷射燃油产生噪声,但推力强大;电机由电池供电,静音,但推力相对较小。
3. 转子和螺旋桨:直升机和飞机上的主要推进器。
转子通过旋转产生提升飞机的推力,而螺旋桨则通过转动产生向前推进的力。
4. 遥控器:指挥航模动作的控制器。
遥控器上有杆,旋钮和开关等部件,飞手通过操纵遥控器调整航模的方向、高度和速度等。
5. 电池:为电动航模提供能源。
所选电池必须符合性能和重量方面的要求。
6. 控制芯片:控制电机的转速、方向和所需的推力。
通过遥控器操作,将信号传输到控制芯片,控制芯片再将信息传递到电机,调节其输出功率。
7. 陀螺仪:是稳定飞机平衡的设备。
当航模的飞行产生偏差时,陀螺仪会自动调整飞机的姿态,使其保持平衡。
8. 接收器:接收遥控器发出的信号,将信号转换为指令,控制航模的动作。
总之,航模的各部件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部件的工作协同是使航模可以稳定地飞行的关键。
航模飞机都有哪些部件组成?
1.飞机组成(固定翼)
模型飞机和真飞机一样由机翼、机身、水平尾翼、垂直尾翼、发动机、起落架组成;
2.飞机组成(直升机)模型飞机和真飞机一样由机身、尾桨、大桨、发动机、起落架组成;
3. 术语说明
3.1.机翼:模型在飞行时产生升力的装置,并能保持模型的横测安定性;
3.2. 尾翼:包括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两部分,水平尾翼保持模型飞行时的俯仰安定,垂直尾翼保持航向的安定性,水平尾翼的升降舵能控制飞机的俯仰动作,垂直尾翼上的方向舵能控制模型的飞行方向;
3.3. 起落架:供飞机起飞降落用;
3.4.机身:将飞机各部分组成一个整体,同时可以装载必要的控制机构和设备、燃料等;
3.5. 发动机/电机:模型飞行时的动力装置;
3.6.翼展:机翼左右翼尖端的直线距离(穿过机身部分也算在内);
3.7.机身全长:飞机前端到末端的直线距离;3.8.重心:飞机各部分重力的合力作用点称为重心;
3.9. 尾力臂:由重心到尾翼前缘四分之一弦长处的距离。
一、什么叫航空模型在国际航联制定的竞赛规那么里明确规定“航空模型是一种重于空气的,有尺寸限制的,带有或不带有发动机的,不能载人的航空器,就叫航空模型。
其技术要求是:最大飞行重量同燃料在内为五千克;最大升力面积一百五十平方分米;最大的翼载荷100克/平方分米;活塞式发动机最大工作容积10亳升。
一、什么叫飞机模型一样以为不能飞行的,以某种飞机的实际尺寸按必然比例制作的模型叫飞机模型。
二、什么叫模型飞机一样称能在空中飞行的模型为模型飞机,叫航空模型。
二、模型飞机的组成模型飞机一样与载人的飞机一样,要紧由机翼、尾翼、机身、起落架和发动机五部份组成。
一、机翼———是模型飞机在飞行时产生升力的装置,并能维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横侧安宁。
二、尾翼———包括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两部份。
水平尾翼可维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俯仰安宁,垂直尾翼维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方向安宁。
水平尾翼上的起落舵能操纵模型飞机的起落,垂直尾翼上的方向舵可操纵模型飞机的飞行方向。
3、机身———将模型的各部份联结成一个整体的骨干部份叫机身。
同机会身内能够装载必要的操纵机件,设备和燃料等。
4、起落架———供模型飞机起飞、着陆和停放的装置。
前部一个起落架,后面两面三个起落架叫前三点式;前部两面三个起落架,后面一个起落架叫后三点式。
五、发动机———它是模型飞机产生飞行动力的装置。
模型飞机经常使用的动装置有:橡筋束、活塞式发动机、喷气式发动机、电动机。
三、航空模型技术经常使用术语一、翼展——机翼(尾翼)左右翼尖间的直线距离。
(穿过机身部份也计算在内)。
二、机身全长——模型飞机最前端到最结尾的直线距离。
3、重心——模型飞机各部份重力的合力作用点称为重心。
4、尾心臂——由重心到水平尾翼前缘四分之一弦优势的距离。
五、翼型——机翼或尾翼的横剖面形状。
六、前缘——翼型的最前端。
7、后缘——翼型的最后端。
八、翼弦——前后缘之间的连线。
九、展弦比——翼展与平均翼弦长度的比值。
第一步,整体设计1、确定翼型我们要根据模型飞机的不同用途去选择不同的翼型。
翼型很多,好几千种。
但归纳起来,飞机的翼型大致分为三种。
一是平凸翼型,这种翼型的特点是升力大,尤其是低速飞行时。
不过,阻力中庸,且不太适合倒飞。
这种翼型主要应用在练习机和像真机上。
二是双凸翼型。
其中双凸对称翼型的特点是在有一定迎角下产生升力,零度迎角时不产生升力。
飞机在正飞和到飞时的机头俯仰变化不大。
这种翼型主要应用在特技机上。
三是凹凸翼型。
这种翼型升力较大,尤其是在慢速时升力表现较其它翼型优异,但阻力也较大。
这种翼型主要应用在滑翔机上和特种飞机上。
另外,机翼的厚度也是有讲究的。
同一个翼型,厚度大的低速升力大,不过阻力也较大。
厚度小的低速升力小,不过阻力也较小。
实际上就选用翼型而言,它是一个比较复杂、技术含量较高的问题。
其基本确定思路是:根据飞行高度、翼弦、飞行速度等参数来确定该飞机所需的雷诺数,再根据相应的雷诺数和您的机型找出合适的翼型。
还有,很多真飞机的翼型并不能直接用于模型飞机,等等。
这个问题在这就不详述了。
机翼常见的形状又分为:矩形翼、后掠翼、三角翼和纺锤翼(椭圆翼)。
矩形翼结构简单,制作容易,但是重量较大,适合于低速飞行。
后掠翼从翼根到翼梢有渐变,结构复杂,制作也有一定难度。
后掠的另一个作用是能在机翼安装角为0度时,产生上反1-2度的上反效果。
三角翼制作复杂,翼尖的攻角不好做准确,翼根受力大,根部要做特别加强。
这种机翼主要用在高速飞机上。
纺锤翼的受力比较均匀,制作难度也不小,这种机翼主要用在像真机上。
翼梢的处理。
由于机翼下面的压力大于机翼上面的压力,在翼梢处,从下到上就形成了涡流,这种涡流在翼梢处产生诱导阻力,使升力和发动机功率都会受到损失。
航模入门小谈一、航模的相关分类现代航空模型运动分为自由飞行、线操纵、无线电遥控、仿真和电动等五大类。
按动力方式又分为:活塞发动机、喷气发动机、橡筋动力模型飞机和无动力的模型滑翔机等。
按飞行器种类,可分为固定翼(滑翔机),直升机,多轴飞行器。
二、固定翼飞机的基础知识模型飞机一般与载人的飞机一样,主要由机翼、尾翼、机身、起落架和发动机五部分组成。
1、机翼———是模型飞机在飞行时产生升力的装置,并能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横侧安定。
机翼上的副翼可以控制模型的左右倾斜。
2、尾翼———包括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两部分。
水平尾翼可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俯仰安定,垂直尾翼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方向安定。
水平尾翼上的升降舵能控制模型飞机的升降(抬头、低头),垂直尾翼上的方向舵可控制模型飞机的水平飞行方向。
3、机身———将模型的各部分联结成一个整体的主干部分叫机身。
同时机身内可以装载必要的控制机件,设备和燃料等。
4、起落架———供模型飞机起飞、着陆和停放的装置。
前部一个起落架,后面两面三个起落架叫前三点式;前部两面三个起落架,后面一个起落架叫后三点式。
5、发动机———它是模型飞机产生飞行动力的装置。
模型飞机常用的动装置有:橡筋束、活塞式发动机、喷气式发动机、电动机。
航空模型技术常用术语1、翼展——机翼(尾翼)左右翼尖间的直线距离。
(穿过机身部分也计算在内)。
2、机身全长——模型飞机最前端到最末端的直线距离。
3、重心——模型飞机各部分重力的合力作用点称为重心。
4、尾心臂——由重心到水平尾翼前缘四分之一弦长处的距离。
5、翼型——机翼或尾翼的横剖面形状。
6、前缘——翼型的最前端。
7、后缘——翼型的最后端。
8、翼弦——前后缘之间的连线。
9、展弦比——翼展与平均翼弦长度的比值。
展弦比大说明机翼三、遥控器今天,我们重点来说说遥控器(含发射机和接收机)。
遥控设备是航模运动最关键的设备,市面上的遥控发射机的档次很多,高则数万元的进口专业级的,低则一两百元的国产入门级的都有。
一、什么叫航空模型在国际航联制定的竞赛规则里明确规定“航空模型是一种重于空气的,有尺寸限制的,带有或不带有发动机的,不能载人的航空器,就叫航空模型。
其技术要求是:最大飞行重量同燃料在内为五千克;最大升力面积一百五十平方分米;最大的翼载荷100克/平方分米;活塞式发动机最大工作容积10亳升。
1、什么叫飞机模型一般认为不能飞行的,以某种飞机的实际尺寸按一定比例制作的模型叫飞机模型。
2、什么叫模型飞机一般称能在空中飞行的模型为模型飞机,叫航空模型。
二、模型飞机的组成模型飞机一般与载人的飞机一样,主要由机翼、尾翼、机身、起落架和发动机五部分组成。
1、机翼———是模型飞机在飞行时产生升力的装置,并能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横侧安定。
2、尾翼———包括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两部分。
水平尾翼可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俯仰安定,垂直尾翼保持模型飞机飞行时的方向安定。
水平尾翼上的升降舵能控制模型飞机的升降,垂直尾翼上的方向舵可控制模型飞机的飞行方向。
3、机身———将模型的各部分联结成一个整体的主干部分叫机身。
同时机身内可以装载必要的控制机件,设备和燃料等。
4、起落架———供模型飞机起飞、着陆和停放的装置。
前部一个起落架,后面两面三个起落架叫前三点式;前部两面三个起落架,后面一个起落架叫后三点式。
5、发动机———它是模型飞机产生飞行动力的装置。
模型飞机常用的动装置有:橡筋束、活塞式发动机、喷气式发动机、电动机。
三、航空模型技术常用术语1、翼展——机翼(尾翼)左右翼尖间的直线距离。
(穿过机身部分也计算在内)。
2、机身全长——模型飞机最前端到最末端的直线距离。
3、重心——模型飞机各部分重力的合力作用点称为重心。
4、尾心臂——由重心到水平尾翼前缘四分之一弦长处的距离。
5、翼型——机翼或尾翼的横剖面形状。
6、前缘——翼型的最前端。
7、后缘——翼型的最后端。
8、翼弦——前后缘之间的连线。
9、展弦比——翼展与平均翼弦长度的比值。
展弦比大说明机翼狭长。
练习飞行的要素与原则分析玩模型飞机和玩模型大脚车完全是两种不同的运动,模友们千万别想当然,买来了就上天,否则就只能看着飞机的残骸落泪了。
在开展模型飞机运动前,最需要有一套合理、简单的教程来指导你学会为什么这么飞和怎么样飞,让你更快更安全的把爱机送上蓝天。
开篇还是先把基础飞行练习的要素与原则强调一下,这与你能否成功的掌握飞行技能有直接的关系。
第一:飞行练习的要素掌握飞行技巧,需要以掌握最基本的要素为基础,不断的练习,最终实现自己对飞机启动、助跑、起飞、航线和降落等环节的控制,达到这种境界,模型界称之为“单飞”。
单飞的要素有以下几点:1、一架精心调整的遥控上单翼教练机(飞机的调整我们在专门的板块里详细说明)2、理解各种操纵对飞机控制的作用3、飞机起飞4、学会直线飞行与航线控制5、学会转弯飞行与转弯控制6、地面参照物对航线的辅助7、航线高度的控制8、降落过程控制9、降落第二:飞行练习的原则本教程里的“飞行技巧”都是通过对有经验的模型玩家的观察和与他们交谈后的总结浓缩成为“飞行方法”,旨在把各种飞行动作拆解成简单的、程序化的指令,需要大家认真的理解与实践。
初级飞行练习的原则:1、理解各飞行动作的原理,再进行动作演练2、主动控制飞机,不要让飞机来控制你“被动的去控制”,把精力投在如何控制飞机上3、拆解了的动作分开练习,熟练后,再程序化的组合练习4、真正飞行前,最好应用飞行模拟器模拟飞行,减少事故发生,加速训练进度5、真实飞行的时候,需要有经验的模型玩家在场,如出现紧急情况(飞机失控等事件),请将飞机控制权交给他们。
模型教练飞机结构详细讲解飞机草图模型教练机的基本组成这一节我们来了解一下模型教练机的基本组成。
上单翼模型教练机主要由机翼、机身、起落架、尾翼及相应的转动舵面组成。
各舵面又有副翼、襟翼、方向舵、升降舵之分,每种舵面各施其能,为飞机的各种飞行动作提供相应的偏转力请大家看下面的图示,以便更清楚的了解模型教练飞机各部分的结构及组成。
下面介绍一下各个舵面为飞机提供什么样的偏转力,这种偏转力能让飞机飞出什么动作副翼:副翼的功能主要是产生机身轴向上的偏转力矩,让飞机绕机身纵轴滚转(相关图示详见下节)襟翼:襟翼是作为飞机机翼上的一个升力辅助舵面而存在的,主要是通过偏转,为机翼提供持续的升力补偿,因只出现在较高级的仿真模型飞机中,所以这里不做详述,在飞行技巧中会稍微提及襟翼的使用方法。
方向舵:方向舵的主要功能是提供飞机纵轴的转向力矩,使飞机绕纵轴左右偏转,达到转弯到目的。
升降舵升降舵的主要功能是提供飞机横轴的转向力矩,是飞机绕横轴上下俯仰偏转,达到升降的目的。
各舵面的结构与功用已经为大家介绍完毕,下面的几节,我们分别针对各舵面的偏转力特点,详述其作用副翼在模型飞机中的作用副翼要实现飞机的纵轴滚转,就必须用到副翼通过副翼的偏转,飞机就可以在机身纵轴上滚转,滚转速度与副翼偏转角度成正比。
副翼的偏转对于飞机姿态的影响是这样的,副翼舵面偏转后,飞机以纵轴为轴心偏转,偏转方向和偏转力矩方向一致,在飞机偏转到一定角度时,松开遥控器副翼通道摇杆,飞机就会保持这种偏转角度继续飞行下去,如图所示:如果需要让飞机重新恢复水平状态,需要反方向偏转副翼舵面,让飞机回正与副翼偏转相关的飞行动作有:1、副翼转弯2、横滚3、筒滚4、倒飞要做出这些动作,需要其他的动作复合起来才能完成,相应动作。
升降舵在模型飞机中的作用升降舵要实现飞机的俯仰、爬升与下降,就必须用到升降舵通过升降舵的偏转,飞机就可以在机身横轴上转动,俯仰角度与升降舵偏转角度成正比。
升降舵的偏转对于飞机姿态的影响是这样的,升降舵舵面偏转后,飞机绕横轴转动,偏转方向和偏转力矩方向一致,飞机爬升时称之为抬头力矩,飞机俯冲时,称之为低头力矩,在飞机俯仰到一定角度时,松开遥控器升降舵通道摇杆,飞机就会保持这种偏转角度飞行,但是因为机翼的升力作用,在没有了抬头或低头力矩的情况下,机翼的升力,会自动把飞机的姿态修正成为平飞状态,修正速度和飞机的整体设计有关,这里不详述,如图所示:如果需要让飞机快速恢复水平状态,需要反方向偏转升降舵舵面,让飞机回正与升降舵偏转相关的飞行动作有:1、副翼转弯2、正/负筋斗3、筒滚4、倒飞5、8字横滚6、失速螺旋等等升降舵在飞机飞行中起到很关键的作用,很多动作的完成都需要升降舵的支持,配合其他舵面的偏转,你也可以做出很多精彩的模型动作。
方向舵在模型飞机中的作用方向舵要实现飞机的转向,方向舵的偏转就可以满足需求通过方向舵的偏转,飞机就可以在机身竖轴上转动,转弯速度与方向舵偏转角度成正比。
方向舵的偏转对于飞机姿态的影响是这样的,方向舵舵面偏转后,飞机绕竖轴转动,偏转方向和偏转力矩方向一致,在飞机转向到一定角度时,松开遥控器方向舵通道摇杆,飞机就会保持这种偏转角度飞行,但是因为飞机发动机(或电动机)拉力的作用,在没有了转向力矩的情况下,飞机的拉力会自动把飞机的姿态修正成为直线飞行状态,修正速度和飞机发动机(或电动机)拉力大小与下拉、右拉角大小整体设计有关,这里不详述,如图所示:与方向舵偏转相关的飞行动作有:1、方向舵转弯2、侧飞3、筒滚4、8字横滚5、失速螺旋等等现在大家会注意到,完成模型飞机的转弯动作,是可以通过不同舵面的偏转来实现的,可以用副翼转弯,也可以用方向舵转弯,这就需要我们对这些转弯方式的效果做一个比较,我们会在今后的动作演练环节为大家介绍这两种转弯方法的不同之处,有点与缺点。
模型教练机飞行特性介绍飞机图示在遥控一架模型飞机的的时候,不管飞机的尺寸如何,飞机的“类型”都比较重要,这对于刚上手的玩家来说显得尤其重要,当然,飞机的尺寸也是需要考虑的,我们先来说说飞机尺寸对飞行效果的影响初学者选用的飞机要稍微大一些,这样带来的好处是:1、越大的飞机在飞行的时候显得“慢”。
有助于初学玩家改善遥控动作的协调性,有助于“延长”反应时间。
2、飞机距离自己较远时,还可以看得比较清楚飞机的姿态。
3、大飞机的最显著特性就是在有风时能够相对更加稳定,较重的飞机,在惯性定律下,侧风和扰流等对飞机产生非安定效应的因素就会被削弱,初学者会觉得飞机比较好控制,飞机比较“不灵敏的”听话!模型教练飞机存在的客观规律:一架模型飞机在飞行时的“反应灵敏度”,是由操纵系统带动个操纵舵面的偏转程度和飞机的气动性能决定的,而与飞机的大小无关。
模型教练飞机的飞行特性:1、平凸型翼型,带来良好的空气动力性能,升力大,飞机飞速低,利于初学者对飞机的控制。
2、翼型厚,给机翼带来巨大升力的同时,可在低速度下维持飞机的升力。
3、较高的机翼位置,我们称之为上单翼,这种结构布局使飞机机翼的升力焦点高于飞机的重心,试想,提着东西走肯定比举着东西走路稳当,提升结构的布局比托举结构布局要稳定很多。
操控模型飞机转弯的基本方法所有基本知识都具备了,我们就要来研究一下模型飞机的基本动作了,首先将给大家介绍的是模型飞机的转弯方法,请各位新模友慢慢琢磨和练习。
操纵模型飞机转弯的基本方法开始转弯的正确方法是短暂的压下副翼操纵杆,使飞机的机翼倾斜,形成转弯坡度,然后让副翼操纵杆会中以避免飞机进入螺旋,接下来拉动升降舵操纵杆开始进入转弯,并同时保持飞机的飞行高度,升降舵此时同时为模型飞机转弯和防止飞机掉高度服务。
副翼的动作对模型飞机转弯效果的影响模型飞机转弯的时候,一开始控制副翼操纵杆的幅度,决定了模型飞机转弯的快慢,如果副翼打的量很小,只要拉动很小幅度的升降舵即可维持飞机的转弯和不掉高度,如果开始副翼的偏转量很大,就需要拉动更大幅度的升降舵来维持飞机的高度,此时飞机的转弯速度会增加,转弯半径也小了很多。
错误的转弯状态转弯动作中一个很重要的控制动作是打副翼然后回中,这样做是很有必要的,打副翼然后回中是让飞机形成转弯坡度,最终通过升降舵来实现转弯,但是如果打了副翼不回中,机翼上收到的是持续的扭矩,飞机将开始滚转,我们称之为横滚,这不是我们期望的转弯动作,所以在模型飞机转弯的时候,一定记住要打副翼,然后自然回中,才可以飞出你想要的转弯动作。
操控模型飞机直线飞行的要领上一节我们介绍了模型飞机的转弯要领,这一节我们开始介绍维持模型飞机直线飞行的要领,别小看“直线”两个字,如果没有掌握好要领,直线飞行将是模友们的噩梦。
模型飞机直线飞行的要领说到直线飞行,其实我们这里要理解为“相对直线飞行”,因为模型飞机不像实际比例的真飞机有那么好的设计气动性能,而且自重较轻,稍微有一些风或者湍流,模型飞机的飞行状态就会很不稳定,即使你觉得飞机正在水平正飞,有可能收到那些不稳定因素的影响,飞机还是会出现航向偏移的现象,所以我们要不时的对飞机的航向作出调整。
但是有的模友就要问了,那些模型比赛上的高手们为什么能飞出完美的直线航线呢,其实这就是我要给大家介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模型控制要领--“轻碰操纵杆,获得完美无瑕的控制”,也就是说,在飞机航向出现偏移的时候,根据自己的方向判断,适度的轻碰副翼操纵杆,来完成对飞机的合理修正,这种轻碰不会给飞机带来较大的坡度,所以不会造成飞机转弯,但是带来的确实平滑的操控效果和精准的控制,这就是直线飞行的要领--适时轻碰操纵杆,时时修正航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