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介绍民风民俗作文3篇

介绍民风民俗作文3篇

介绍民风民俗作文 3 篇 我国有很多民风民俗,不知道大家知道多少呢?那么,下面请看小编给大家 整理收集的介绍民风民俗作文 3 篇,供大家阅读参考。 介绍民风民俗作文篇 1 踩高跷、玩狮子、吃汤圆……舞龙赏灯闹元宵,欢天喜地迎春来,要说老家 安徽宣城的春节民俗,真是五彩缤纷,令人目不暇接。老家的闹花灯遍及城乡, 玩灯时伴以爆竹烟花等,十分壮观。同时还有踩高跷、旱船、玩狮子、挑花篮等 活动,儿童提灯更是美不胜收,今年寒假,我也去提花灯了! 大年初五中午, 爸爸带我去双沟看花灯, 刚过东华山就听见一阵震耳欲聋的 爆竹声。我连忙下车,只见一条长长的队伍,两条龙灯在前面游动,中间许多人 提着花灯,后面还有两只麒麟摇头晃脑,围观的人里三层外三层。 随着“咚咚锵、咚咚锵”的锣鼓声,那条金色的龙舞动起来了。你看它时而 在空中翻飞,时而绕着地面盘旋,时而龙头从龙身下钻出来。真是巨龙腾飞,让 我们目不暇接,周围观看的人不时发出阵阵喝彩声。舞龙的人个个精神抖擞,龙 头前的那个人手握彩球,一会挥到东,一会挥到西,龙头跟着彩球摆动,真是栩 栩如生。 正在我看得津津有味时, 传来“媛媛”“媛媛”的呼唤声, 我回头一看, 啊! 花灯队伍里居然有我表姐呢!她手提一个椭圆形的大花灯,花灯上写着“五谷丰 登”,其他的花灯也都是椭圆的,像一个大冬瓜,不过上面有点贴的是一首诗, 有点贴的是剪纸,花灯用各色彩纸糊成,黄、蓝、绿、紫、大红、粉红——给节 日增添了热闹的气氛。 提花灯的都是一些跟我差不多大的孩子, 他们有点把花灯 扛在肩上,有的提在手中。 哎, 假如我也能加入他们的队伍多好啊!“媛媛, 想不要提花灯?”姐姐好像 看出了我的心思。“好呀!”我兴奋不已,接过姐姐手中的花灯,跟随队伍向前 走。可没有走多远,就觉得手酸酸的,“姐姐,我不想提了。”走在一旁的姐姐 笑了,“就这么一会儿,就打退堂鼓了,我们回去有夜宵吃哦!”我可不想让姐 姐嘲笑,于是一咬牙继续跟随人群前进。终于从东华山来到沙墩,乡亲们出来迎 接我们,小孩子围着我们跳啊,叫啊,场面好不热闹。在这里闹了差不多一个小 时, 队伍才浩浩荡荡向前走。 我们经过每一座村庄、 学校都要停留一个小时左右, 好不容易来到了目的地双沟。此时夜幕已经降临,我双腿也快拖不动了,看其他 孩子一个个都兴致勃勃的, 我也不能输给别人呀!“我们还要走回家哦!”姐姐告 诉我。为了那美味的宵夜,我只能忍了。
1/6

领头的人又给我们发了个通电的小灯笼, 叫我们把小灯笼放进大花灯, 这下, 花灯全都亮了,与白天相比更美了。我们往回走,经过白天的村庄、学校,乡亲 们还是那么热情,放爆竹来迎接我们。走呀,走呀,终于回到了东华山,此时已 经 12 点了,我累得筋疲力尽,宵夜是热气腾腾的包子,我连吃三个,真香呀, 这可是我一天的劳动所得哦。 提花灯, 让我尽情的体验到了家乡春节的民风民俗, 这个寒假我过得特别有 意义。 介绍民风民俗作文篇 2 今年春节, 我有幸回到了相别 8 年的家乡──湖北, 与爷爷奶奶一起度过了 盼望已久的新年, 这一次的团聚我似乎更了解了家乡的民风民俗, 同时也有所感 悟。 首先介绍一下年俗吧!湖北的一年中一共分为三节,以过年最为隆重,从腊 月初八起, 一直准备到年三十, 除了穿的戴的以外, 以吃的东西为最多, 如晒“冻 米儿”。烫豆糕儿、打“糯米粑”等等,丰富极了!特以冻米、豆糕、糯米粑最 好吃。准备过年食物,女性负主要责任,男的以清理债务为重点。应收的马不停 蹄地催,待付的款也要在年三十前付清,彼此收财纳福,过一个快乐新年。可贫 穷人家是:“三十的躲猫儿,初一的大摆手”。意思是:过年怕债主逼债,到处 躲藏,到正月初一就好了,因为从三十夜到元宵节。债主决不能向债务人讨钱, 可以放心大胆了。年夜饭这个名词,在湖北称“年饭”或“团年饭”,时间多在 正午或天亮前,那一天说的话要吉祥如意,为了防止儿童口不择言,特在厅堂上 张贴“不禁童言”或“百无禁忌”的红纸条儿。饭毕,长辈发红包、晚辈收压岁 钱,晚间禁例大开,合家同乐。灯火齐明,通宵达旦、谓之守岁;东方未白,大 放鞭炮。出天方,开大门,迎接大年初一。 看到了湖北的年俗,我不禁想起了今年的春节,家里来了许多亲戚,在团圆 饭时,大家都忙于敬酒,说些祝贺的话语,坐在旁边的我,总觉得很不自在,吃 过年夜饭,他们都忙于应付着发来的手机短信,直到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了,大家 又坐在沙发上享受着晚会的节目,时不时鼓鼓掌,笑一笑,看完后时间不早所以 就上床睡觉了,想到这里,我头脑里突然冒出一个从来没思考过的问题:除夕夜 我们能做的最温暖的事情是什么?是啊,传统的年俗的确非常吸引我们,但是现 在看来又保留了多少呢?一切的快乐仿佛都被现代高科技取代了。吃顿团圆饭, 发发红包,看晚会,每年春节都是同样的程序,每次我都等着盼着新年的到来, 但是等它过去了,却又觉得平淡无奇,没有多少值得回味。虽然这也很温馨,但 我总觉得少了些更朴实的东西。 春节的基本意义, 就是, 在一年中只有这个时段很多人才有机会和生命中最 重要的人团聚,所以我希望春节能够在中国逐渐变化的情况下,保持原有朴实, 美好,温暖的样子。 介绍民风民俗作文篇 3 中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一个大家庭。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 有自
2/6

己的独特的习俗。我是瑶族人民,我们的民风民俗多着呢!但是最让我意犹未尽 的,就是在端午节的那天,跟着妈妈一起做一锅香甜可口的艾子粑粑。 在端午节前夕, 妈妈会到市场里买一大些竹叶和农民采来的艾叶回家做艾子 粑粑。 回到家里,妈妈把面粉倒进盆子里,掺一些白糖,放入适当的清水。把面粉 和水和成一团面团后, 再把面粉和白 粉和水和成一团面团后, 再把艾叶洗干净, 放到锅里熬几分钟后,倒掉艾叶,把剩下来的艾叶汁到在面团里,多揉几下。揉 面时要注意,不能揉太久,否则包出来的粑粑就会松松软软,没有嚼劲儿,揉面 的力气要适中,才能做出有嚼劲的粑粑。 接下来就是包粑粑了。首先,把 2 片大竹叶重叠在一起,然后从面团里取出 一些面,做成小面团,从中间凹下去一个小窝,放入准备好的馅儿,这馅儿是妈 妈刚刚切好的,里面有香花生、糖块、和芝麻、美味十足。放完馅儿后,在把口 封起来,裹上一层香喷喷的茶籽油,一则是为了更加的香,二则是为了避免粑粑 粘在竹叶上。然后搓成一个小圆儿,放在竹叶上,把下面的竹叶向下折一下,再 缠上带子。一个香甜可口的粑粑就抱好咯! 就这样,差不多一个下午的时间渐渐流逝了。终于,一锅艾子粑粑总算是包 完了,最后就是蒸粑粑了,可我早已经馋得口水流下上千尺了,迫不及待地打开 火,蒸起了粑粑。 吃过晚饭, 粑粑被盛放在茶几上, 我拿起一个热气腾腾的艾子粑粑, “哎呀!” 这粑粑可真烫手,手中的粑粑被我抛来抛去,嘴里还吸溜吸溜地吹着气,粑粑总 算凉了下来,咬着清香美味的粑粑,我心里美滋滋的。 到现在,提起端午节时做艾子粑粑的情景,我还是记忆犹新。
3/6

4/6

5/6

6/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