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艺术作品及特点共66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8.51 MB
- 文档页数:66
梵高著名油画作品赏析吸烟斗(割耳)的自画像梵高,出生在荷兰一个乡村牧师家庭,后期印象画派代表人物,是19世纪人类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
梵高年轻时在画店里当店员,这算是他最早受的“艺术教育”。
后来到巴黎,和印象派画家相交,在色彩方面受到启发和熏陶。
以此,人们称他为“后印象派”。
但比印象派画家更彻底地学习了东方艺术中线条的表现力,他很欣赏日本葛饰北斋的“浮世绘”。
梵高生性善良,早年为了“抚慰世上一切不幸的人”,他曾自费到一个矿区(博里纳日)里去当过教士,跟矿工一样吃最差的伙食,一起睡在地板上。
矿坑爆炸时,他曾冒死救出一个重伤的矿工。
然而在他主持的一次葬礼上,一位老人的厉声谴责使他突然变得清醒,他开始意识到这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上帝,博里纳日的矿工们再也不需要上帝,当然也不需要他了。
这样,他才又回到绘画事业上来,受到他的表兄以及当时荷兰一些画家短时间的指导,并与巴黎新起的画家(包括印象派画家)建立了友谊。
梵高全部杰出的、富有独创性的作品,都是在他生命最后的六年中完成的。
他最初的作品,情调常是低沉的,可是后来,他大量的作品即一变低沉而为响亮和明朗,好象要用欢快的歌声来慰藉人世的苦难,以表达他强烈的理想和希望。
一位英国评论家说:“他用全部精力追求了一件世界上最简单、最普通的东西,这就是太阳。
”他的画面上不单充满了阳光下的鲜艳色彩,而且不止一次地下面去描绘令人逼视的太阳本身,并且多次描绘向日葵。
为了纪念他去世的表兄莫夫,他画了一幅阳光下《盛开的桃花》,并题写诗句说:“只要活人还活着,死去的人总还是活着。
”从历史的角度来讲,梵高的确是非常超前的画家。
他作品中所包含着深刻的悲剧意识,其强烈的个性和在形式上的独特追求,远远走在时代的前面,的确难以被当时的人们所接受。
他以环境来抓住对象,他重新改变现实,以达到实实在在的真实,促成了表现主义的诞生。
在人们对他的误解最深的时候,正是他对自己的创作最有信心的时候。
因此才留下了永远的艺术著作。
梵高的创作理念与艺术特色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荷兰后印象创作理念与艺术特色编辑/雨浓油画技法使用点彩画法。
画面色彩强烈,色调明亮。
后来受到革新文艺思潮的推动和日本绘画的启发,大胆的探索、自由地抒发内心感情的风格,追求线条和色彩自身的表现力,追求画面的平面感、装饰性和寓意性。
梵高的作品中包含着深刻的悲剧意识,强烈的个性和形式上的独特追求,一切形式都在激烈的精神支配下跳跃和扭动。
当时他的作品虽很难被人接受,却对西方20世纪的绘画艺术有深远的影响。
同时对现代人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画面色彩强烈,色调明亮。
野兽主义、德国的表现主义以及20世纪初出现的抒情抽象主义等,都从他的主体在创作过程中的作用、自由抒发内心感情、意识和把握形式的相对独立价值、在油画创作中吸收和撷取东方绘画因素等方面,得到启发,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绘画流派。
梵高摒弃了一切后天习得的知识,漠视学院派珍视的教条,甚至忘记自己的理性。
在他的眼中,只有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观,他陶醉于其中,物我两忘。
他视天地万物为不可分割的整体,他用全部身心,拥抱一切。
梵高很晚才作为一位极具个性化的画家而崭露头角,距他去世时只有八年。
艺术使命梵高是一位具有真正使命感的艺术家,梵高在谈到他的创作时,对这种感情是这样总结的:“为了它,我拿自己的生命去冒险;由于它,我的理智有一半崩溃了;不过这都没关系……”.梵高从来没有放弃他的信念:艺术应当关心现实的问题,探索如何唤醒良知,改造世界。
印象主义梵高着意于真实情感的再现,也就是说,他要表现的是他对事物的感受,而不是他所看到的视觉形象。
梵高在巴黎结识了印象主义画家之后,他的调色板就变亮了。
他发现,他唯一深爱的东西就是色彩,辉煌的、未经调和的色彩。
他手中的色彩特征,与印象主义者们的色彩根本不同。
即使他运用印象主义者的技法,但由于他对于人和自然特有的观察能力,因而得出的结论也具有非凡的个性。
艺术欣赏:印象派画家梵高的作品解析引言印象派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出现的一种艺术流派,其独特的风格和技法对现代绘画产生了重要影响。
而荷兰画家梵高则是这一时期最杰出的代表之一。
本文将对梵高的作品进行解析,探究他在印象派中的地位和对艺术界的贡献。
印象派艺术与梵高印象派艺术追求捕捉光线、色彩和动态氛围,并强调观察者个人感受和情感表达。
梵高曾与著名印象派画家保罗·塞尚、克劳德·莫奈等人有过交流和合作,吸取了他们的影响,并发展出自己独特的风格。
梵高作品解析1."星空"•创作背景:这幅作品是梵高在精神病院期间创作的,反映了他内心复杂而深沉的情感。
•绘画特点:用浓烈的色彩和明暗对比表现出夜晚星空的宏伟和神秘。
•艺术价值:该作品展现了梵高独特的观察力和抒情能力,被认为是他艺术成就的巅峰之作。
2."向日葵"•创作背景:这一系列作品描绘了梵高对向日葵的痴迷,并代表了他对自然美的追求。
•绘画特点:运用鲜艳的颜色和粗犷的笔触,表达出向日葵生命力旺盛、充满活力的形象。
•艺术价值:这些作品在印象派画家中是非常独特而引人注目的,体现了梵高视角独到的审美观念。
3."自画像"•创作背景:梵高经常以自己为对象进行创作,揭示了他内心深处情感波动和孤独感。
•绘画特点:通过凝重、粗旷和有力的线条勾勒出自己颇具辨识度的面容特征。
•艺术价值:这些自画像充满了作者独特的情感和个性,成为梵高艺术风格的标志之一。
对艺术界的贡献梵高的作品在当时并未得到广泛认可,然而他对色彩和笔触运用的实验精神以及对内心情感直观表达的追求,为后来的表现主义和草地派等艺术流派打下了基础。
他被誉为“先知式画家”,对绘画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总结通过解析梵高的作品可以看出,他作为印象派画家在色彩运用、观察力和情感表达方面具有独特天赋。
他勇于探索并提供新颖而深刻的视角,使其作品成为艺术史上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荷兰画家梵高:代表作欣赏与解析
荷兰画家梵高的代表作包括《向日葵》、《星月夜》、《麦田里的乌鸦》等。
这些作品充分展现了梵高的艺术风格和才华,是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
《向日葵》是梵高的代表作之一,画作以鲜艳的色彩和粗犷的笔触表现了一株向日葵的形象。
梵高用强烈的色彩和粗犷的笔触表现了向日葵的生命力和自然的美丽,画作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执着追求。
《星月夜》是梵高的另一幅代表作,画作以明亮的色彩和旋转的笔触表现了夜空中的星星和月亮的美丽和神秘。
梵高在画作中运用了大量的蓝色和黄色,让画面充满了活力和温暖的气息,同时也表现了自己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热爱。
《麦田里的乌鸦》是梵高的又一幅代表作,画作以沉重的色彩和粗糙的画法表现了一片麦田和乌鸦的形象。
梵高在画作中运用了大量的黑色和深蓝色,让画面充满了沉重和压抑的气息,同时也表现了自己对生命的思考和对死亡的恐惧。
梵高的代表作品充分展现了其独特的风格和才华,他的作品以色彩和笔触的表现力著称,同时也充满了对个人情感和内心世界的表达。
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社会意义。
梵高十大名画及解读以下是梵高十大名画及解读:1.《向日葵》:这幅画是梵高在黄房子里的最后一幅大型《向日葵》。
在这幅作品中,梵高的笔触坚实有力,把向日葵的轮廓描绘得淋漓尽致。
他大胆地使用最强烈的色彩,因为知道岁月会让它们变得暗淡。
尽管采取了种种保护措施,这些色彩仍然消褪了原有的光泽。
这幅画以黄色和橙色为主调,用绿色和蓝色的细腻笔触勾勒出花瓣和花茎,籽粒上的浓重色点具有醒目的效果,纤细的笔触力图表现花盘的饱满和纹理的婀娜感觉。
2.《割掉耳朵后的自画像》:这幅画是梵高在阿尔勒的精神状态的真实写照。
画家有一个高高的向上斜的前额、一个强有力的鹰勾鼻子、三角形不对称的脸孔和那突出的颧骨、下陷的双颊,形象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这幅自画像表现了梵高的心理探索和性格特征。
3.《十五朵向日葵》:这幅画是梵高的代表作之一,画作以鲜艳的色彩和粗犷的笔触表现了向日葵的生命力。
画中的向日葵花瓣呈现出一种生动而有力的轮廓,花盘则用厚重的黄色和橙色表现,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同时,梵高还通过细腻的绿色和蓝色笔触,勾勒出花瓣和花茎的纹理,表现出植物的自然美。
4.《星月夜》:这幅画是梵高在阿尔勒时期的杰作之一,也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画中的星星、月亮和夜空都呈现出奇特而富有想象力的形状和颜色,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幅画表达了梵高的内心世界和对自然的热爱。
5.《麦田里的乌鸦》:这幅画是梵高在麦田里画的一幅乌鸦图,也是他最后一幅画作之一。
画中的乌鸦象征着死亡和悲伤,而麦田则代表着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这幅画表达了梵高对生命的思考和对死亡的恐惧。
6.《自画像》:梵高的自画像作品数量较多,这些画作反映了他的内心世界和情感。
例如,在《割掉耳朵后的自画像》中,梵高的脸部线条粗犷有力,表现出他的个性和内心的痛苦;而在《自画像》中,他则通过柔和的色彩和细腻的笔触,表现出自己温柔和脆弱的一面。
7.《鸢尾花》:这幅画是梵高在阿尔勒的黄房子里创作的,画中的鸢尾花充满了活力和生命力。
梵高的画风演变及其艺术特点梵高是19世纪末荷兰著名画家,他的画风极具个性化,深受后人喜爱。
但梵高的画风并非一成不变的,经历了许多转折和演变,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探讨梵高的画风演变及其艺术特点。
一、早期风格梵高早期的画风源于荷兰的大师们,如荷兰黄金时代的绘画家博格曼和蒂特斯。
梵高继承了绘画家的传统题材箱和作画技法,创作出了许多早期的代表作,如《荷兰风景》和《公园的大道》等。
这些作品受到了日本版画的影响,可以看出他对色彩和线条的运用的矛盾和不协调,但鲜明的色彩和浓烈的个性特点已然表现出来。
二、后期风格后期梵高的画风最为人熟知,他采用了强烈的色彩和线条,表现出独特的表现风格。
梵高的画作大多细致入微,如《星夜》、《向日葵》、《医生盖特曼的肖像》等,都展现出他精湛的笔触和对色彩的把握的独树一帜的风格。
他几乎把自己的全部情感都倾注在画作之中,每一笔都表达出他深厚的内心感受。
三、精神世界梵高在画作中不仅仅是为一些物体或者人物作画,更是画出了自己的精神世界和内心感受。
他的画作总是展现出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同时也展现了他内心深处的孤独和痛苦。
他的画作都充满着对自我的探究和对美的追求。
他的人物形象大多是一些与他个人经历相关的事物,如吸盐的工人和自己的母亲等等。
四、技法梵高的画作细节非常丰富,他可以用点线面去表现出不同的色彩或者形态。
他的作品采用了各种各样的绘画技法,如色彩分层、明暗交替、点描和线条渲染等等。
这些技法使得他的画作更加生动动感,体现出他独特的创意和构图格局。
总的来说,梵高的画风演变中经历了艺术技法的升华和深度探讨,表达出他深厚的内心感受和对美和理想的追求。
他的画风独特又富有个性,梵高这位艺术大师的画作永远是人们心中的经典。
梵高的画作都有哪些特点
梵高的画作有以下几个特点:
1.题材特点:梵高的作品充满天然的悲悯情怀和苦难意识。
例如,在梵高艺术生涯的初期,绘画最多的题材是矿区阴惨的场景和劳作的矿工。
在埃顿时期,落日的翻滚、日里的农夫和农妇更多出现在他的作品中。
2.色彩特点:梵高是一位色彩主义画家,他对色彩的偏好几乎达到了一种癫狂的状态,这虽然与他的精神疾病有着一定的联系,但是也不能否认梵高对于色彩的创造性的发现和表现。
他的画作中的色彩都是较为奔放、夸张。
3.造型特点:梵高绘画追求的是一种狂野的造型,厚重、粗犷的笔触带来的是一种直率而又单纯的表现方式,带有一定的力量和强度,他们强调的是“神”的传递,而非“形”的表现,这与古典主义所追求的“忠实地表现自然”的绘画理念有很大的差异。
总的来说,梵高的画作充满了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他对生活和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美术家梵高的艺术风格与代表作品在阐述美术家梵高的艺术风格和代表作品之前,首先需要了解梵高的背景和其对于艺术的独特见解。
梵高是19世纪后半叶的法国画家,他是后印象派运动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梵高的作品独树一帜,它们表达了他内心的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揭示了他的内心世界。
1. 梵高的艺术风格梵高的艺术风格可以概括为表现主义风格,这种风格强调情感的直接表达,追求形式的变形和色彩的夸张。
梵高的画作往往充满了强烈的色彩对比和变形形式,充满了力量和情感的张力。
梵高的作品常常具有厚重的笔触和粗犷的线条,通过丰富多变的色彩表达出内心的情感和对于生命的渴望。
2. 代表作品《星夜》《星夜》是梵高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它是在1889年创作的。
这幅画展示了梵高在画作中常用的主题之一——夜景。
画中,梵高以弯曲的线条和浓烈的色彩描绘了一片繁星闪烁的夜空,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神秘和浪漫的氛围。
画中的斜杆标志着塞尔旺河,而躺在床上的人则是梵高自己。
《星夜》展示了梵高对于自然的感受和对宇宙的敬畏,同时也体现了他内心的不安和孤独。
3. 代表作品《向日葵》《向日葵》系列是梵高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它是在1888年至1889年期间创作的。
这个系列由数幅画组成,每一幅都表现了不同阶段的向日葵。
梵高通过这些作品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渴望。
画中的向日葵以鲜艳的黄色和艳丽的色彩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也展示了梵高对生命的热情和追求。
《向日葵》系列被认为是梵高最具艺术感染力的作品之一。
4. 代表作品《麦田上的乌鸦》《麦田上的乌鸦》是梵高晚期作品中的一幅,它是在1890年创作的。
画中,梵高描绘了一片金色的麦田,一只孤独的乌鸦飞翔在其中。
画面充满了孤独和寂寞的氛围,凸显出梵高内心的痛苦和对幸福的渴望。
这幅作品的构图简单明了,色彩鲜艳,表现了梵高对大自然的独特解读和对于人生的思考。
总结:美术家梵高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代表作品在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他的艺术风格充满了情感和力量,通过强烈的色彩对比和形式的变形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梵高的代表作有:1、《星月夜》:这幅画是凡高第二次精神崩溃、住进圣雷米疗养院时的作品。
象征着人类的挣扎与奋斗的精神。
2、《加歇医生》:这幅画凡高于1890年6月,也就是在自杀前一个月,为精心照顾他的加歇医生画了这幅肖像。
3、《向日葵》:这幅《向日葵》是凡高1888年8月在法国南方小镇阿尔画的。
南方阳光的灿烂令画家狂喜,他用黄色画了一系列静物,来表达内心的感受,《向日葵》便是这时的代表作。
4、《鸢尾花》:这幅画是凡高在去世的前一年1889年5月,他进入位于法国一间精神病院后所画的。
同向日葵一样,凡高似乎也很喜欢画这类植物。
5、《罗纳河上的星空》:这幅1888年作品是凡高最有影响力的作品之一,是在法国南部城市阿尔的罗纳河创作的。
6、《夜间咖啡馆》:凡高由于工作过度紧张,身心疲乏,因此晚上经常光顾离他住所不远的拉马丁广场的咖啡馆,用酒或咖啡来提神解乏。
那里灯火的颜色和室内陈设的红、黄色,像白天的阳光那样明亮,激发了他创作的激情。
7、《凡高在阿尔的卧室》:这幅画是凡高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鲜明的色彩、非凡的透视效果和亲切的主题,不仅是凡高最受欢迎的作品,也是他自己最中意的作品。
作者简介:文森特·威廉·梵高,荷兰后印象派画家。
出生于1853年3月30日荷兰乡村津德尔特的一个新教牧师家庭,早年的他做过职员和商行经纪人,还当过矿区的传教士最后他投身于绘画。
他早期画风写实,受到荷兰传统绘画及法国写实主义画派的影响。
1890年7月,梵高在精神错乱中开枪自杀,年仅37岁。
成就:梵高一生中有800多张油画,1037张素描,150张水彩画。
他个人独爱肖像画,一生中画过35幅自画像,11幅向日葵,4幅覆盖在以前的练习画上,7幅在习作的背面,7幅在纸板上画的。
创作特点:梵高的作品中充满天然的悲悯情怀和苦难意识。
例如在梵高艺术生涯的初期,绘画最多的题材是矿区阴惨的场景和劳作的矿工。
在埃顿时期,落日的翻滚、日里的农夫和农妇更多出现在他作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