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40.50 KB
- 文档页数:2
《鲸》导学案导学目标:1.字词:认识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正确读写“目前、上腭、哺乳、退化、垂直、经验、判断、胎生、寿命”等词语。
2.朗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了解鲸的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激发探索海洋动物的兴趣,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4.技能:认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的方法。
导学重点:了解鲸的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激发探索海洋动物的兴趣,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导学难点:认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的方法。
知识链接:鲸的种类很多,全世界有80余种,我国海域有30多种。
一般都将它们分为两类。
一类口中有须无齿,称须鲸,鼻孔两个,如,长须鲸、蓝鲸、座头鲸;另一类口中有齿无须,鼻孔一个,叫齿鲸,能发出超声波,如,独角鲸、虎鲸。
鲸的体长从1米到30多米不等。
须鲸的种类虽少,但个头都很大,已知的最小的一种体长也超过6米。
蓝鲸、地球上目前最大的动物,是真正的海上巨兽,平均长度约26米,最高纪录为33.5米,平均体重150吨。
蓝鲸也是动物世界中绝无仅有的大力士。
一头蓝鲸以每小时28千米的速度前进,可产生1250千瓦的功率,相当于一个中型火车头的拉力。
导学准备:预学单:1、查找有关资料,收集有关鲸的图片,我了解了鲸这种动物的以下几方面的知识:2、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圈出生字,读准字音,划出新词,并读一读、记一记,把课文后的生字在《写字课》上写一写,并组一个词。
3、比一比再组词。
惊( ) 肢( ) 柿( ) 抬( ) 吨( )鲸( ) 枝( ) 肺( ) 胎( ) 顿( )4、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5、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鲸的?鲸有什么样的特点?用找中心句或列提纲的方法写下来。
(中心句在文中画线)导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预学1、经典诵读:2、前置学习:按“预学单”进行预学,可放在课前进行。
《鲸》导学案学习目标:1、我能理解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准确读写“当前、上腭、哺乳、退化、垂直、经验、判断、胎生、寿命”等词语。
2、我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
4、理解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的方法。
学习重点:理解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的方法。
掌握生字词,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
学习过程:一、揭示课题:二、自主学习:1、自学课文8个生字,准确书写以下词语当前、上腭、宽敞、鲸鱼、哺乳、垂直、经验、鳍、锋利、牙齿、滤出来、海兽、凶猛、倾斜、判断、胎生、寿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辨字组词。
鲸()哺()肺()胎()凉( ) 捕()柿()始()3、找近义词判断()凶猛()宽敞()适合()锋利()特征()4、找反义词安全()倾斜()宽敞()退化()凶猛()三、小组合作学习: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鲸的,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2、课文在介绍鲸的时候,使用了一些说明方法。
如:列举数字,“当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课文还使用了那些说明方法?找出来和同学交流。
3、读课文第2自然段,你能找出作者通过哪些词语说明了鲸的进化过程是非常漫长的?__________________。
课文第4自然段,谁能找出表现鲸的进食过程和食量之大的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鲸在睡觉时是什么样?想象一下鲸睡觉的样子,并把它画下来。
“鲸生活在海洋里,因为体形像鱼,很多人管它叫鲸鱼。
其实它不属于鱼类,是哺乳动物。
”“鲸”称“鲸鱼”的原因是___________。
“鲸”与鱼类的最大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
四、展示交流评价1、读读你感兴趣的局部,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2、举例说明你从课文中学到的说明方法。
3、读下面的句子,说说有无划线的词语,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1)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
《鲸》导学案第1课时一、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及重难点(2分钟)(一)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结合关键词语,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
3.会认本课生字,掌握词语。
(二)学习重难点:理解说明方法(三)学前准备:演示文稿(字词卡片)二、学习过程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同桌合作识字。
3、交流识字方法。
对容易读错和认错的字请教老师或同学。
本课的生字词: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写了什么。
读了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小组交流)4、自主练习(1)鲸每天都要(),睡觉的时候,总是()聚在一起,找一个比较的()地方,()朝里,()朝外,围成一圈,静静地()在海面上。
如果听到什么声响,他们立即()。
(2)最大的鲸有()重,最小的也有()吨。
5、默读课文,思考解决问题。
(1)联系上下文理解部分词语。
(垂直捕获宽敞倾斜适应比较胎生哺乳动物吞进)(2)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鲸的什么?(3)作者为了说明鲸的某一特点,用了怎样的方法,用什么好处?6、讨论交流,达成共识。
三、达标练习1、看拼音写词语。
yidun taisheng buru guolv panduan( ) ( ) ( ) ( ) ( )kuanchang you cuyouai( ) ( )2、组词语:斑()玄()疮()啸()潇()班()弦()创()萧()箫()雇()()()驳()()()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宽敞()凶猛()逃窜()判断()反义词:退化()潜入()倾斜()完整()4、把下面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难道黄发蓝眼的人能搞出来,我们黑发黑眼的人就办不到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谁能想到,从这不值钱的野树花上,能酿出那么高级的蜂蜜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这样的精品,难道是从山上那根很不显眼,很普通的荆条上采来的么?五、拓展练习:仿照本课写法向同桌介绍一种动物。
《鲸》优质教学设计篇1设计理念:依据教材自身的特点,采用读书自悟,讨论式学习方法。
教学目标:1、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爱科学的兴趣。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写的方法。
3、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教学重点学习并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鲸的进化过程。
课前准备搜集一些有关鲸的文字、图片或录象.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学习生字“鲸”教师告诉学生本课学习内容为世界上最大的鱼类“鲸鱼”2、学生反驳教师“鲸是鱼类”这一观点。
3、学生汇报交流搜集的相关资料,并说明资料来源。
(这样设计是教师故意给出错误的信息,这样可以马上调动学生已有的常识性的信息,加上自己搜集到的关于鲸的资料,使学生急于表现交流,充分调到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热情)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
出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本文介绍了关于鲸的哪些方面的知识?启发学生运用抓中心句的方法概括段意。
(1)鲸非常大(2)鲸是哺乳动物。
(3)鲸的种类(4)鲸的生活习性。
(这样设计,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自学字词)三、精读课文.体会写法1.默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你能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鲸很大呢?把相关语句画一画,还可以写一些批注。
2.集中交流。
指名学生汇报,教师借机点拨。
出示句子: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从这两个数字我们体会到了鲸确实很大,这段话中还有描写鲸很大的数字吗?出示句子: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自己试着读一读,想想应该怎样读,才能表达出鲸的确很大.体会用列举数字方法来说明的好处.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了举数字的方法.全班交流,试着用举数字的方法说明一事物.同学们已经知道这一段主要介绍了鲸的大,那么除了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外,作者还有没有用到其他的好方法呢?大家试着找找吧!课件出示学生汇报的句子:句1、句2用象、大肥猪等熟悉的事物来和鲸作比较,突出了鲸很“大”,给人留下了鲜明的印象。
《鲸》导学案设计一、学习目标1、认识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正确读写“目前、上腭、哺乳、退化、垂直、经验、判断、胎生、寿命”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鲸的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激发探索海洋动物的兴趣,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4、认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的方法。
二、学习重点:了解鲸的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激发探索海洋动物的兴趣,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三、学习难点:1、认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的方法,并练习用说明方法仿写句子。
2、体会用词的准确性。
知识链接:鲸的种类很多,全世界有80多种,我国海域有30多种。
一般都将它们分为两类。
一类口中有须无齿,称须鲸,鼻孔两个,如,长须鲸、蓝鲸、虎头鲸;另一类口中有齿无须,鼻孔一个,叫齿鲸,能发出超声波,如,独角鲸、虎鲸。
鲸的体长从1米到30米不等。
须鲸的种类虽少,但个头都很大,已知的最小的一种体长也超过6米。
1、地球之最——蓝鲸蓝鲸是地球上目前最大的动物你,一头成年蓝鲸能长到非洲公象体重的30倍左右。
2、“口技专家”——白鲸白鲸是鲸类王国中最优秀的“口技专家”它们能发出几百种声音,而且发出的声音变化多端,让人惊叹不已。
3、海中霸王——虎鲸虎鲸属于齿鲸类,是鲸类中较小的一种。
它最大全长不过米,体重7吨—8吨。
雌的略小一些,也有6米—8米。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达标提示:1、认识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正确读写“目前、上腭、哺乳、退化、垂直、经验、判断、胎生、寿命”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达标检测:1、大声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圈出生字,读准字音,划出新词,并给课文后的生字注上拼音,并组一个词写在书上。
2、比一比再组词。
惊( )肢( )柿( )抬( )吨( )鲸( )枝( )肺( )胎( )顿( )3、这篇课文从方面介绍鲸。
《鲸》教案(精选14篇)《鲸》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问和力量:⑴ 学会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读下列词语:鲸、属于、前肢、滤出、吨、肺、胎生、推断。
⑵ 朗读课文,了解鲸的特点和生活习性,熟悉列举数字、比较、举例、比方等说明方法。
⑶ 初步具有捕获、搜集和处理信息的力量。
2、过程和方法:同学自己发觉问题,并利用多种学习方法解决问题,品尝资源共享的欢乐。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同学乐于参加、敢于探究,对动物及科学感爱好,有连续学习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鲸的学问,体会多种说明方法。
2、难点:理解鲸的进化过程。
【过程设计】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爱好(多媒体出示鲸字。
)1、有谁熟悉这个字,你是怎么熟悉的?生1:这个字读jing,我是在预习时,通过熟悉的。
生2:我是依据这个字是形声字,通过右边的声旁京知道这个字读jing。
2、再来观看这个形声字,还有什么新的发觉?(闪动鱼字旁。
)生1:鲸应当属于鱼类。
生2:我在《大百科全书》中曾发现过鲸不属于鱼类。
师:那么鲸究竟是不是鱼呢?下面就让我们跟随课文,一起去走进神奇的鲸的世界。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觉者、讨论者、探究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更为剧烈。
本课教学从课题入手,让同学自己去发觉问题,并带着问题走进课文,从而激发同学的探究爱好。
二、初步感知文本,选择探究策略1、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初读课文,思索:鲸究竟是不是鱼?(鲸不是鱼,而是哺乳动物。
)2、光有结论还不行,这节课我们要做讨论鲸的小专家,要让我们的结论有理有据才行。
那么,你想用什么方式进行讨论呢?(同学们选择探究策略,如:读一读,讲一讲;在电脑上画一画;利用课外书;通过网络学习资源库或上网查找资料等。
)3、细读课文,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也可以讨论自己感爱好的问题。
三、利用网络资源,广泛探究文本1、合作学习:⑴ 点击课文观赏。
⑵ 通过多种学习方式对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重构、制造。
26 鲸课堂教学改革之导学案【导学目标】1、通过学习,会认识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会正确读写“目前、上腭、哺乳、退化、垂直、经验、判断、胎生、寿命”等词语。
2、通过读课文,了解鲸的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激发探索海洋动物的兴趣,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3、能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认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并运用到习作中去。
【教学重点】了解鲸的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激发探索海洋动物的兴趣,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难点】感受鲸和大自然的和谐相处,进而热爱动物,热爱大自然。
【学习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导学内容】巩固学习生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导学目标】初读课文,认读生字,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鲸的特点。
【导学过程】一、课前预习1、课前查阅资料了解关于鲸的知识。
2、熟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
3、思考课文主要讲了鲸的哪些特点。
二、预习检测1•有一种海洋里的动物,单是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这种庞大的动物就是鲸,谁能简单说说你对鲸的了解?引入课题,板书课题。
2.拼读生字:鲸获肢滤吨肺胎3•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读生字组词,说说学习生字中要注意的问题。
三、导学探究(小组合作学习)1.自由读课文并思考:课文中每个自然段都向我们介绍了什么?2.课文的哪个段落写了鲸的大?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说明?四、交流释疑1.小组代表汇报交流。
2.教师点拨:a出示句子: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从这两个数字我们体会到了鲸确实很大,这段话中还有描写鲸很大的数字吗?b出示句子: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3.自己试着读一读,想想应该怎样读,才能表达出鲸的确很大,体会用列举数字方法来说明的好处。
4.你还从哪儿看出鲸很大,把有关语句读一读.自由读第1自然段,读出自己的体会。
《鲸》的教学设计(精选12篇)《鲸》的篇1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教育.(2)在了解鲸的特点上,体会说明事物的方法.(3)培养学生动手搜集资料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了解课文介绍的鲸的知识,体会所运用的多种说明方法.(2)鲸的进化过程.教学准备:投影片,录像带,图片,文字资料.课时安排: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猜导入: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下面我们来猜几则有关动物名称的谜语.(1)八只脚,抬面鼓,两把剪刀鼓前舞,生来横行霸道,嘴里常把泡沫吐.(2)皮里肉儿白,肚里墨样黑,从不偷东西,硬说它是贼.(3)像鱼不是鱼,终生海里居,远看像喷泉,近看似岛屿.师:对,最后这种动物就是我们昨天刚认识的新朋友——鲸,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2课《鲸》二,探究新知.1,上节课,通过初读课文,我们对陌生的鲸有了一些了解和认识,现在大家回忆一下,作者向我们介绍了鲸的哪几方面的知识板书:形体进化过程种类生活习性2,学习第一部分——鲸的形体.(1)组织学生默读第一部分,要求:看谁能准确的概括鲸的形体特征.(2)学生交流,教师板书:大.(3)组织学生从文中找出描写"大"的语句,画下来读一读体会体会,用喜欢的方式读一读.(4)学生交流汇报,教师板书:163万公斤 2000公斤(5)讲解说明方法.学生默读第一部分,用线条画出相关语句,然后在旁边做好批注,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组织学生交流,教师板书: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6)展示,加深对第一部分的理解.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鲸的确很大,你们见过鲸吗下面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些有关鲸的录像片,现在就让我们一起领略一下鲸——被誉为"海中之王"的雄姿.组织学生交流看后的体会.3,学习第二部分——鲸的进化过程.(1)指名读文,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找出本段的中心句,并把它画下来.(2)指名说,师板书:哺乳动物.(3)活动:鲸的自述.先自由读文,组织语言,然后进行自述.4,自主学习最后一部分——鲸的生活习性.(1)利用喜欢的方式自主学习.(2)学生交流汇报.三,讲故事,学知识.师:接下来,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有一天,东海龙王心血来潮,组织鱼类比赛活动,比一比哪一种鱼最大哪一种鱼最重取得名次的龙王要给于重奖.到了比赛那天,各色各样的鱼都游到指定的海峡,并顺利通过了蟹将军的查验,进入了赛场.鲸得到了消息,也匆匆赶来了,但蟹将军却拦住它,不允许它进入.谁能用学到的知识给鲸一个满意的回答.利用喜欢的方式与小伙伴交流.学生交流,教师进行总结:鲸不是鱼类,陆地,肺,胎生. 四,拓展:交流自己收集有关鲸的资料,增加学生对鲸的了解.五,总结收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鲸有了一定的了解,还学会了一些说明事物的方法,为我们今后的习作打下了基础,大家还动手查找了许多课外资料,丰富了自己的课外知识.希望同学们继续保持积极的情感,用我们聪明的头脑努力去探索自然界那无穷的奥秘吧.板书设计: 22,鲸形体(大)——160公斤两千公斤进化——哺乳动物:肺,陆地,胎生种类——须鲸生活习性——食物,呼吸,睡觉,生长写作方法: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通迅员:桦甸市白山九年一贯制学校孙广红)《鲸》的《鲸》是一篇说明文,课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种类,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我讲的是第二课时,上完这节课,另我满意的地方有以下几点: 以猜谜语的方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自然引入课文学习.当学生猜到最后一种动物是鲸的时候,自然引入.二,结合学文,具体语句中出现的生字,新词恰当板书,进行讲解.如学生读到有"过滤"一词的一个句子时,注意指导读准字音,指导写正确,美观.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讲清如何写好左边的"三点水",右边的"虍"不要少钩,学生再口头组词,说句子,再在本上写几个.三,小故事事例引入恰当好处.学生通过教师讲的故事,能运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问题,说明理由,并通过表演表达自己的想法,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表演能力,还培养了学生合理想像的能力,语言比较风趣,幽默,能结合社会,生活实际的现象展开想像.四,学生资料搜集丰富多彩.学生收集了大量的课文以外鲸的资料,与自述的方式叙述,并结合文字资料配上生动形象的图画,在介绍时,还能向学生进行保护动物的号召,使学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语言比较风趣,能抓住各种鲸的特点组织语言.需要加强,改进的地方:一,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少,交流时没有完全投入文本中,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就疑问进行讨论.二,朗读指导不到位.读的有量,有个别指导,但没把学生的心境引入文本,这与教师的激情语言过渡不精彩有关.三,加强板书的基本功练习,内容设计重点突出,但字体不够美观,加强练习,达到和谐,美观的教学效果.(通迅员:桦甸市白山九年一贯制学校孙广红)《鲸》的教学设计篇2一、说教材《鲸》这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
《鲸》教案(通用18篇)《鲸》教案(通用18篇)《鲸》教案篇1一、导入师:今天这节课,先让我们来看一段录象(教师机播放一段鲸在海里活动的录象,通过多媒体网络播放到每台学生机屏幕)。
师提问:刚才大家看到的是什么动物?生回答:鲸。
师:“鲸”字是什么偏旁?为什么用鱼旁呢?鲸跟鱼有什么关系吗?鲸是鱼类吗?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第二十九课《鲸》(板书)。
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请大家拿出课本,翻到第二十九课。
自由地大声朗读,边读边思考: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鲸?指名回答板书:特点鲸种类生活习性三、应用计算机学习课文师: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写了鲸的特点、种类和生活习性呢?下面请同学们点击“课文”按钮,学习相应的自然段,并在旁边空白地方作出批注。
1、学生个别操作2、学生汇报。
学生在自己的计算机上操作,通过多媒体网络的“转播示范”功能,将该学生的操作过程转播到全班每台学生机屏幕上。
学生展示自己为每个自然段中重点词句所做的批注,同时画出自己找出的重点词句。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
五、查阅有关鲸的资料刚才我们已经学习了课文,你还想了解哪些有关鲸的知识呢?请你点击“资料”按钮,根据自己的兴趣、需求,阅读有关鲸的知识。
六、游戏刚才我们学习了课文并查阅了一些有关鲸的知识,不知道大家对这些知识掌握得怎么样?下面就让我们通过一个小游戏来检测一下。
游戏题目:1、是齿鲸还是须鲸喷水?2、鲸是不是鱼?3、鲸和鱼有什么区别?4、鲸的祖先是什么?5、鲸的食物?6、鲸怎样分类?7、鲸的鼻孔?8、鲸的耳朵?9、鲸的寿命?学生在游戏中回答完以上问题后,根据回答的正确率给出不同的评价。
七、收获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一定有不少的收获。
下面就把你的收获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吧!学生在计算机中输入自己这节课所学到的知识,教师应用多媒体网络的屏幕监视功能查看学生的输入情况,可以将任意学生的屏幕转播给全班学生。
《鲸》教案篇2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了解鲸的特点和生活习性,认识列举数字、比较、举例、比喻等说明方法。
《鲸》导学案第2课时一、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及重难点(2分钟)(一)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习本课重出现的说明方法。
(二)学习重难点:理解说明方法(三)学前准备:字词卡片二、学习过程1、听写本课生词。
同桌互相批改2、说一说本课大意后,引入新课:这节课我们就用自学的方式来了解鲸的形体、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二)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三)理解感悟课文1、自学,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自学提示:①课文从哪几方面讲鲸的特点的?具体说说每一方面的内容,可用结构图表示。
②自主练习:作者为了说明鲸的某一特点,用了怎样的方法,用什么好处?鲸的特点:进化过程:“种类: 须鲸、齿鲸生活习性:2、把你最感兴趣的一个方面和小组同学交流。
3、全班探讨,突破重难点。
探讨一:鲸的形体很大1、从哪里可以看出鲸的大?2、作者用怎样的方法说明鲸的形体很大?有什么好处?用了举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的方法来说明这个特点,具体清楚,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3、把你的感受读给大家听。
探讨二:鲸为什么不是鱼?1、鲸是哺乳动物。
2、为什么形体像鱼?进化过程:“陆地”──“浅海”──“海洋”3、鲸是怎样由陆地生活逐渐适应了在海洋生活的?4、从鲸的进化过程可以看到什么?想到什么?鲸的进化过程与人类由类人猿进化而来一样需要了很长时间,找出描写时间的词。
5、课件出示鲸进化过程示意图,让学生看图复述鲸的进化过程6、联系上下文还从哪看出鲸是哺乳动物?用腮呼吸、胎生、用母乳喂养。
探讨三:鲸的种类与食物说说鲸可以分几类,是根据什么来分的?齿鲸:大鱼和海兽须鲸:虾和小鱼一顿两千公斤须鲸、齿鲸的区别(课件出示)探讨四:鲸的生活习性1、文章中介绍了鲸的那些生活习性?食物、呼吸、睡觉、繁殖2、请你用不同的形式向大家介绍。
呼吸出的水珠形状可以描述,可以画图。
看课件认识须鲸和齿鲸呼气喷出的不同形状的水柱。
鲸睡觉的方式也可以用图画表示3、作者用哪些方法来说明鲸的生活习性?数字法、举例法、对比法。
五年级语文《鲸》优秀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熟悉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正确读写“目前、上腭、哺乳、退化、垂直、体会、判定、胎生、寿命”等词语。
2.正确、流畅、有情感地朗诵课文。
3.了解鲸的特点、进化进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激发探讨海洋动物的爱好,培育酷爱大自然、酷爱科学的情感。
(重点)4.熟悉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例如等说明的方式。
(难点)二、课前独学一、高声朗诵课文三遍,标出自然段,圈诞生字,读准字音,划出新词,并读一读、记一记,给课文后的生字注上拼音,并组一个词写在书上。
二、比一比再组词。
惊()肢()柿()抬()吨()鲸()枝()肺()胎()顿()3、这篇课文要紧讲的是:4、查找有关资料,我了解了鲸这种动物的以下几方面的知识:第一学时一、导学引领一、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鲸的?用找中心句或列提纲的方式写下来。
(中心句在文中画线)二、再读课文第一段,读懂了什么?作者用了哪些说明方式?(在书上作批注)二、清点收成:(说一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明白了:三、检测反馈读课文第一自然段,领会说明的方式,再按要求填空。
在这一段话中,作者用了()、()、()等说明方式说明鲸“大”。
第一,作者用()与()作比较,说明鲸体型();然后列举数字说明鲸的体重,用重量说明鲸();最后以我国发觉的一头鲸为例,将它的()与()作比较,说明鲸大。
《鲸》的教学设计说明李晓虹一、开课。
(设计说明:创设情境,让学生直观感受鲸专门大,也很壮美。
)一、指名在黑板上画一幅鲸的简笔画。
二、播放视频:壮美的鲸二、质疑:看到翻腾的鲸,跳跃的鲸,你想了解它什么呢?(设计说明:质疑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标志,是培育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又是教学信息反馈和交流的重要环节。
教师要留给学生质疑的空间和时刻,充分确信学生善思好问的精神,从而拓宽学生的思维。
)三、检查独学情形。
(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对五、六年级的识字要求是“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鲸》导学案设计篇4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鲸、属于、前肢、滤出、吨、肺、胎生、判断。
2.朗读课文,了解鲸的特点和生活习性,认识列举数字、比较、举例、比喻等说明方法。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鲸的种类和生活习性,学习用打比方、列数字等方法来说明事物的特点。
教学难点:鲸的进化过程。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鲸、属于、前肢、滤出、吨、肺、胎生、判断。
2.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3.学习课文第一段。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1.有一种海洋里的动物,单是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这种庞大的动物就是鲸,谁能简单说说你对鲸的了解?2.今天我们就学习有关鲸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预习课文1.学习生字新词,读生字-组词-读句子,说说书写和记忆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2.认真读读课文,想想课文介绍了鲸的哪些特点和生活习性。
3.把讲由于环境的变化,鲸逐渐发生变化的句子画下来,读一读。
4.质疑。
三、检查预习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
2.读生字组词,说说学习生字中要注意的问题。
注意“肺”字右半部与“市”字的区别。
3.形近字、同音字组词鲸()肢()滤()吨()惊()技()虑()顿()肺()判()胎()苔()痱()叛()抬()怠()4.找出鲸由于环境变化而逐渐进化的句子读一读。
四、理清课文脉络1.默读课文,思考并讨论:(1)鲸有哪些特点?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根据鲸的特点,课文可以分几段?2.学生讨论交流(1)鲸很大,用肺呼吸;种类多,一般分为两大类;吃得多,睡觉特别,长得快。
教师边听边总结性板书:很大,哺乳动物,种类,生活习性)(2)课文向我们介绍了鲸的这些特点,依据这些特点我们可以把课文分为几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主要讲鲸非常大。
第二段(第2自然段):说明鲸是哺乳动物,不是鱼。
第三段(第3自然段):介绍鲸的种类。
第四段(第4自然段到结尾):描写鲸的生活习性。
《鲸》优质教学设计篇8教学目标:1.学习掌握有关字词,把握课文的主要意思。
2.重点学习第一自然段,认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作假设等说明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课激趣1.板画“鲸”,问:这是什么?2.板书“鲸”,问:“鲸”是鱼吗?请用一句话说说鲸。
3.设问:既然鲸是哺乳动物,不是鱼,那古人为何把“鲸”字造成鱼字旁呢?猜猜看。
4.师点明:由于鲸的样子很像鱼,对生活在海洋里,古人在科学还不发达的情况下,就认为“鲸”也是一种鱼,于是就造出了“鲸”这个字。
二、初读感知1.快速浏览课文,搜索(划出)证明鲸是哺乳动物的句子。
交流。
2.放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通课文,特别要关注容易写错的生字。
▲检查生字:腭、肚、肺、胎(板书)(1)指名读四个生字,谈谈有什么发现。
猜猜看,这里的“月”字表示什么?讨论之后,师告知学生:“月”字在左边时,一般是“肉”的变体,表示身体的一部分,如“腰”“腿”等;而“月”字在右边时,跟月亮有关,如“明”、“朗”等。
(2)指导书写“肺”(3)游戏:将4个生字写到简笔画“鲸”的相关部位。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鲸的。
讨论,板书:形体、进化、种类、进食、呼吸、睡觉、生长(引导学生将其中的进食、呼吸和睡觉归结为生活习性)连起来说说主要内容。
三、研读“鲸”大1.指名读第1自然段,用一个字概括鲸的特点。
交流,板书:大2.探究专题:《鲸》是一篇说明文,如果让我们去介绍鲸的话,可能会说鲸真大啊,鲸真是太大了,鲸好大好大啊!那作者是这样写的吗?高明的作者究竟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写鲸的大呢?生默读思考,圈划批注。
3.反馈交流,随机点拨、板书、感情朗读。
(1)作比较:第1、2句;追问:怎么不跟猫、猪比?(2)列数字:第3句;追问:16万公斤是什么概念?(160000千克,相当于2000个颜老师的体重,我们全校两千多名师生的体重加起来还没有它重)(3)举例子:第4句;抓“我国”体会举例说明的真实性和指向性。
习作例文《鲸》导学案一、新课导入1.出示教材72页图片,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这种动物吗?它叫什么名字?2.预设:有的学生通过资料或看电视已有所了解,有的学生通过将要学习的例文《鲸》已经知道了它的名字——鲸。
3.师:是的,它就是鲸,而且是地球上最大的动物。
它到底有多大?生活习性是怎样的?我们学了《鲸》这一课就会明白的。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鲸二、目标引领(一)知识与能力1.读懂课文内容,了解《鲸》的生活习性。
2.对照批注和课文内容,说说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介绍鲸的特点。
3.学习课文的写法,积累写说明文的知识。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熟读课文内容,对照文旁批注,理解作者用了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等说明方法介绍鲸的特点。
2.抓住课文中具体、形象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准确、精当、严密的描写风格。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科学探究、了解事物的学习精神;积淀写作说明文的方法和严谨、求实的品格。
三、习作例文四、教学过程(一)读例文,知内容1.问题引领:(1)本文作者介绍了鲸哪些方面的内容?(2)找出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读一读,说说它和本段其它句子是什么关系?2.学习提示:(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音,还有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认识。
(2)初读课文,读通读顺读熟读流利。
(3)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方法:分自然段读文,看看每自然段讲了什么;把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联系起来,看是围绕什么来介绍的,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4)交流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梳理。
)(5)每个自然段内容:①鲸是比大象大得多的动物。
②鲸不属于鱼类,是哺乳动物。
③鲸的种类很多。
④不同种类的鲸的食物类型和捕食方式不同。
⑤鲸跟牛羊一样用肺呼吸。
⑥鲸睡觉的时候总是几头聚在一起的。
⑦鲸是胎生的,幼鲸靠吃母鲸的奶长大。
(6)引导小结本文主要内容:本文主要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7)了解作者的叙述条理:每个自然段介绍鲸一个方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