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心理学-性及性身份识别障碍
- 格式:ppt
- 大小:1.13 MB
- 文档页数:75
性心理障碍的诊断引言性心理障碍是指在性欲、性行为或性满足方面出现持续或再发性问题的一类心理障碍。
这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问题,可以严重影响个体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
准确地进行性心理障碍的诊断对于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性心理障碍的常见分类、诊断标准和诊断过程。
分类性心理障碍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性欲障碍:包括性欲减退障碍和过度性欲障碍,前者指性欲减退或消失,后者指过度或异常的性欲。
2.性身份障碍:包括性别身份障碍,即个体在性别认同方面出现与生理性别不一致的情况。
3.性取向障碍:包括同性恋倾向障碍、异性恋倾向障碍和双性恋倾向障碍,指个体在性吸引和情感吸引方面偏离常规。
4.性兴趣障碍:包括性幻想障碍、性对象选择障碍和性择偶方式障碍,指个体在性兴趣和性对象选择方面出现问题。
5.性功能障碍:包括性欲障碍、勃起障碍、射精障碍和性高潮障碍,指个体在性生理功能方面出现问题。
诊断标准对于性心理障碍的诊断,需要依据以下标准进行评估:1.标准化问卷:可以使用一些标准化的问卷来评估个体的性心理状况,如性心理问题问卷、性功能问卷等。
2.临床访谈:医生需要通过与患者进行临床访谈,了解其性心理问题的具体表现、持续时间和对生活的影响程度。
3.生理检查:对于某些性心理障碍,可能需要进行生理检查,以排除其他可能的身体原因。
4.心理测评:在一些情况下,医生可能需要使用心理测评工具来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功能。
诊断过程诊断性心理障碍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1. 收集病史信息医生首先要与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了解其性心理问题的起始时间、持续时间、频率和对生活的影响程度。
还应了解患者的个人背景、婚姻状况和性行为历史等。
2. 进行标准化问卷评估医生可以使用一些标准化的问卷工具来评估患者的性心理问题。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问卷进行评估。
3. 进行临床访谈和心理测评医生与患者进行面对面的临床访谈,了解其性心理问题的详细表现。
1.心理障碍:指心理过程和机能受阻,这种障碍既可能是功能性的,又可能包括器质性的改变.2.标准化:是一个过程,通过标准化的过程可以确定一组标准或常模。
这组标准可以用于测量、计分和统计分析的全过程。
3.幻觉:是一种虚幻的知觉体验,指在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官时发生的知觉体验。
4.妄想:一种错误的、歪曲的病理性信念或判断,既没有事实根据,也与个体所处的背景和文化中公认的观念不一致;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都无法纠正。
5.自知力:内省力、领悟力,是临床精神病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是指病人对自己精神疾病的认识、判断能力。
6.惊恐障碍:是指个体突然感到强烈的恐惧、紧张,或者预感到有不好的事情将要发生。
7.恐惧症:也称为恐怖症,是一种以过分和不合理的恐怕外界客体或处境为主的神经症。
8.广泛性焦虑:指一种以缺乏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提心吊胆及紧张不安为主的焦虑症,并有显著的自主神经症状、肌肉紧张及运动性不安9.强迫观念:持续反复的念头、影像或闯入意识到冲动。
10.强迫行为:对强迫观念的反应包括固定仪式(如洗手,检查,抹擦)或心理活动(如数数,祈祷或默默地重复某个词语)。
11.癔症性躯体障碍:曾被认为是歇斯底里,也称为转换障碍,是一种把心理压力转换为躯体症状的失常。
包括3种类型:癔症性运动障碍、癔症性抽搐发作、癔症性感觉障碍。
12.癔症性精神障碍:分离障碍又称解离症状,,是癔症的两大症状之一,在DSM-IV又称为分离障碍,之所以叫分离是因为这种障碍的症状是由两个或多个心理过程同时存在或交替进行的,而相互之间却没有关联和影响。
包括4种类型:癔症性遗忘、癔症性漫游、癔症性身份识别障碍、癔症性精神病。
13.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在创伤事件之后的严重而持久的精神障碍。
14.反社会性人格障碍:是指个体在一系列活动中表现出长期的反社会行为,包括侵犯行为、无责任感、不考虑后果的危险行为。
15.依赖性人格障碍:病人总要求别人替他做大部分的决定,替他做重要的事情,并且对他的生活负大部分的责任。
变态心理: 变态心理是一种很难精确定义旳概念。
一般认为,变态心理或在心理障碍是一种伴随痛苦和功能性损伤出现旳个体内部旳心理功能紊乱,是一种不经典旳或文化上不被期待旳行为反应。
幻觉:是一种虚幻旳知觉体验,指在没有现实旳刺激作用于感官时发生旳知觉体验。
按不一样旳感觉器官可分为幻听、幻视、幻嗅等。
妄想:是一种错误旳、歪曲旳病理性信念或判断,既没有事实根据,也没有个体所处旳背景和文化中公认旳观念不一致;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旳措施都无法纠正旳。
思维联想障碍:联想过程缺乏连贯性和逻辑性是本病旳特性性症状。
自知力:指病人对自己精神疾病旳认识、判断能力。
疑病症:指尽管存在大量相反旳证据,个体仍然深信自己患有严重旳生理疾病,或过度恐惊会患上这种疾病。
癔症:是一种以解离症状和转换症状为主旳精神障碍,这些症状没有可证明旳器质性病变旳基础。
癔症性精神障碍:又称解离症状,之因此叫解离,是由于这种障碍旳症状是两个或多种心理过程同步存在或交替进行旳,而互相之间却没有关联和影响。
癔症性遗忘:包括广泛旳或全面旳遗忘症、选择性或局限性遗忘症、逆行性遗忘症、顺行性遗忘症。
癔症性遗忘症不一样于器质性遗忘症,器质性遗忘症有其躯体基础,多由已知旳神经系统旳损伤所导致,且没有癔症性遗忘所体现出来旳多种类型。
癔症性漫游:称分离性漫游症。
是一类以忽然意外地从家里或自己平常工作旳地方出走,伴有不能回忆自己旳过去和对自己旳身份模糊不清,或设定一种新旳身份为重要体现旳心理障碍。
癔症性身份识别障碍:癔症性身份识别障碍此前被称为多重人格障碍,体现为病人旳身体和精神里同步存在多种身份。
癔症性躯体障碍:把压力转化为躯体症状旳失常.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由异常威胁性或劫难性心理创伤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旳精神障碍,特性性旳症状为病理性重现创伤体验、持续性警惕性增高、持续性回避、对创伤性经历旳选择性遗忘以及对未来失去信心等。
偏执性人格障碍(病人会毫无根据地怀疑他人,总认为他人要害他,其明显地特点是猜疑和偏执。
绪论变态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研究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异常,包括认知活动、情感活动、冬季和意志行为活动、智力和人格特征等方面的异常表现。
工作重点:变态心理学不仅要对心理异常的各种现象加以描述,进行分类和解释,而且要试图阐明其发生的原因和机制。
【待定】?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自然观察和控制观察)2、个案调查法3、实验法(病程实验,病人的治疗性实验,儿童自然实验,动物实验)4、心理测验和行为评定量表法(心理测验,评定量表和行为评定法)判别心理异常的指标:1、统计学指标2、社会适应性和评价的指标3、以个人经验为指标4、以客观检查结果为指标(生理和组织的检查指标,心理实验和心理测验的检查指标)CCMD-3的主要分类:0、器质性精神障碍1、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或非成瘾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2、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3、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4、疮症、应激相关障碍、神经症5、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6、人格障碍,习惯和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障碍7、精神发育迟滞与童年和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8、童年和少年期多动障碍、品行障碍和情绪障碍9、其他精神障碍和心理卫生情况第二章心理异常的生物学基础中枢神经递质:1、乙酰胆碱2、儿茶酚胺3、去甲肾上腺素4、多巴胺5、5-羟色胺6、r(伽马)-氨基丁酸7、神经肽第五章认知心理障碍错觉:是一种对客观事物歪曲的感知,即把客观外界存在着的某种事物感知为性质完全不同的另一种事物。
幻觉:是一种没有现实刺激物作用于相应的感受器官而出现的一种虚幻的感知体验,即外界环境并不存在某种事物而主体却坚持认为感知到该事物的存在。
幻觉相关:幻觉也可以在正常人身上见到。
不过对正常人来说一般都是片段的,持续时间也很短,如果反复出现大量的幻觉或持续时间很长就应看做是病理状态。
作为病理过程的幻觉,按其内容的性质来看,可以是肯定的,中性的,否定的与命令性的。
分类:1、按照感知器官的不同,幻觉可以分为幻听,幻视,幻嗅,幻味,唤触以及内脏和本体感受器的幻觉等。
性身份障碍性身份障碍指儿童对自身性别的认识、行为与自己真实生理性别相反。
如男童好着女装,行为爱好像女童,或持续否认自己身体具有男性的解剖特征,可见于3~7岁儿童。
儿童一般在3岁左右即可识别自己的性别,到了4岁时可正确识别玩具娃娃的性别。
此外,儿童自幼即有性别的行为差异,如女孩喜欢玩洋娃娃,而男孩喜欢玩枪和玩具汽车。
有性身份障碍的患儿,到了相应的年龄仍不能识别自己的性别和(或)行为举止像异性。
1、病因性身份障碍的病因较复杂,常见因素如下:①解剖生理异常。
如因外阴类似女性,而被误当作女孩培养,具有女孩气质。
②遗传素质因素。
有的患儿从小就有异性的素质倾向,如男孩长得俊秀、性格文静,而女孩粗壮、多动等。
③环境、教养因素。
父母的情绪、教养态度、家庭气氛、母亲孕期的情绪等都会对儿童性心理发育产生影响如父母求子心切,让女儿从小着男装,常由父亲带养,则女孩也会培养出男性气质。
2、症状表现男孩表现为女孩化,他自认为是女孩或讨厌自己是男孩,希望能变成女孩,希望长大后会成为女人;讨厌自己的生殖器,希望它们会自行消失掉或能被除掉。
平常好穿花裙,喜欢玩布娃娃,而不喜欢玩枪,喜欢与女孩一起文文静静地“过家家”或整天守着妈妈,而不愿与男孩一起去追追跑跑地玩警察捉强盗等活动剧烈的游戏。
女孩表现为男孩化,自认为是男孩,希望自己能变成男孩。
常常声称自己长大后会有“小鸡鸡”,常常站着小便,用来体现自己是“男孩”。
平常不好打扮,喜欢穿朴素的男装,不爱整洁,行为举止粗犷。
讨厌与女孩一起玩文静的游戏;喜欢与男孩一起追追打打,玩枪、坦克等较为剧烈的运动,性身份障碍儿童同其他儿童问题一样,有较明显的行为问题和精神病理现象。
有报道称使用结构式访谈对性身份障得儿童进行调查,52%的患儿至少合并有一种符合诊断的心理障碍。
性身份障碍儿童的负性情绪也较多,对应激事件的承受能力较差,自控能力欠缺,与同伴关系不良。
3、治疗与预防对于性身份障碍儿童,可采用行为治疗、认知行为淪疗、精神分析治疗、支持性治疗和综合治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