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矿瓦斯治理方案措施

煤矿瓦斯治理方案措施

煤矿瓦斯治理方案措施
煤矿瓦斯治理方案措施

大溪沟煤矿瓦斯治理方案措施目录

前言3

一、瓦斯治理原因3

二、指导思想3

三、瓦斯治理基本目标4

四、瓦斯治理基本原则4

五、瓦斯治理目标5

六、瓦斯治理范围及治理重点5

七、瓦斯治理主要依据6

第一章矿区概述7

第一节概述7

一、企业发展概况7

二、矿井进三年安全情况概述7

三、交通位置8

四、矿区范围8

第二节开采技术条件8

一、水文地质情况概况8

二、可采煤层及储量8

三、煤层三性鉴定情况17

第二章矿井开拓开采现状18

第一节矿井开拓开采概况18

一、开拓开采布置18

二、采煤方法18

三、采煤工艺19

第二节主要生产系统概况19

一、矿井通风19

二、运输系统19

三、排水系统20

四、供电系统20

五、防尘系统21

六、通讯系统22

七、监测监控系统22

八、瓦斯抽放系统23

第三节矿井“一通三防”存在的主要问题24

一、通风系统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24

二、防尘供水系统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24

三、防灭火系统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24

四、瓦斯抽放系统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25 第四节其它相关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25

一、固定通讯25

二、压风系统26

三、供电系统26

第三章瓦斯治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7

第一节瓦斯治理的必要性27

第二节瓦斯治理可行性27

第三节瓦斯治理的主要内容28

第四章瓦斯治理方案29

第一节通风系统治理方案29

一、采掘部署合理29

二、通风可靠30

三、通风设施及降低风阻、防止漏风的措施31 第二节防尘供水系统治理方案32

第三节防灭火系统治理方案33

第四节瓦斯抽放治理方案34

一、瓦斯抽采目的34

二、抽采瓦斯方法35

第五节其它安全技术措施47

一、[换行]安全监控监测方面的措施47

二、矿井通风管理措施47

三、排放瓦斯措施49

第六节其它相关系统治理方案51

一、通讯系统主要治理方案51

二、压风系统治理主要方案52

三、供电系统治理方案52

四、防尘(消防)系统主要治理方案53

五、监测监控系统主要治理方案53 第五章瓦斯治理保障措施55

第一节建立瓦斯防治管理机构55

第二节机构成员瓦斯治理责任制56

一、法人瓦斯治理责任制56

二、矿长瓦斯治理责任制57

三、技术负责人瓦斯治理责任制58

四、安全副矿长瓦斯治理责任制59

五、生产副矿长瓦斯治理责任制60

六、机电副矿长瓦斯治理责任制60

七、通风技术员瓦斯治理责任制61

八、测量技术员瓦斯治理责任制62

九、监控员瓦斯治理责任制62

十、防尘工瓦斯治理责任制63

十一、瓦斯检查员瓦斯治理责任制63 十二、主扇司机瓦斯治理责任制63 十三、入井检身员瓦斯治理责任制64 十四、机电工瓦斯治理责任制64

十五、班组长瓦斯治理责任制64

第三节建立通风管理机构65

一、通风管理机构人员设置65

二、通风组安全生产责任65

第四节建立监测监控管理机构66

一、监测监控管理机构人员设置66

二、监测监控管理机构安全生产责任67

第五节建立地质测量管理机构67

一、地质测量管理机构人员设置67

一、地质测量管理机构安全生产责任68

第六节建立瓦斯抽采管理机构69[换行]一、瓦斯抽采管理机构人员设置69

二、瓦斯抽采管理机构安全生产责任69

第七节加强监督检查70

一、设立专职安全管理机构70

第八节建立安全隐患处理应急救援机制71

第九节加强日常管理,注重隐患跟踪,全力消除隐患71

第六章预期效果72

前言

一、瓦斯治理原因

为贯彻落实全国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深入开展煤矿安全

生产治理行动,推进煤矿瓦斯综合防治工作体系建设,进一步深化我矿瓦斯治理,防治瓦斯事故的发生,确保煤矿安全生产,根据云南煤矿安全监察局、云南省煤炭工业局《关于印发云南省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安全技术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云煤安发【2008】201号)等文件要求,结合我矿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二、指导思想

严格遵循国家产业政策和有关《规范》、《规定》、《规程》、《标准》;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严格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和“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瓦斯治理工作方针,切实建立健全“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紧紧抓住矿井通风系统、抽采抽放、监测监控、现场管理四个关键环节,根据本矿井的安全生产条件及危害因素[换行]分析,采取行之有效的针对措施,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进一步完善瓦斯治理结构,落实瓦斯防治管理制度,提高装备水平和提高矿井防治瓦斯灾害能力,建立健全稳定可靠的矿井通风系统,科学合理的瓦斯抽采体系,有效管用的监测监控网络和严格规范的现场管理制度。

三、瓦斯治理基本目标

进一步加强一通三防管理,找出矿井通风系统和瓦斯治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隐患、制定确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建立健全一通三防管理制度,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使矿井通风系统合理,稳定、可靠,

瓦斯治理工作到位。力求达到生产布局优化、开拓开采正规、系统合理可靠、监测监控有效、现场管理到位,为实现到2012年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四、瓦斯治理基本原则

(一)严格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

(二)合理生产布局,确保抽、掘、采关系平衡。

(三)瓦斯治理能力大于生产能力。

(四)建立完善可靠的通风系统(通风可靠)确保系统合理、设施完好、风量充足、风流稳定。

(五)加大瓦斯抽采力度(抽采达标),实现“多措并举、应抽尽抽、抽采平衡、效果达标”的要求。

(六)建立有效的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监控有效),确保装备齐全、数据准确、断电可靠、处置迅速。

(七)严格管理(管理到位),完善制度、落实责任、认真执行、严格监督。

(八)排除隐患,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杜绝事故的发生。

五、瓦斯治理目标

(一)防范一般瓦斯事故、杜绝较大瓦斯[换行]事故与重大瓦斯事故;

防范采、掘工作面瓦斯超限;

(二)建立完善的瓦斯防治系统,最大限度地消除瓦斯危害;

(三)建立完善的瓦斯监测监控系统,确保监控有效。

六、瓦斯治理范围及治理重点

我矿生产能力为4万吨/年。生产过程中必须处理掘进和采煤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做好通风系统管理工作,不同施工阶段必须编制相应的通风技术措施,严防出现通风事故。

瓦斯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根据我矿生产现状及各系统实际情况分析,治理方案应以通风系统改造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安全监测监控、瓦斯抽放等安全系统为目标,配合各项保障措施来达到瓦斯治理的基本要求。

七、瓦斯治理主要依据

(一)政策法规

1、《煤矿安全规程》(2011年版);

2、煤矿井工开采通风技术条件(AQ1028-2006);

3、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AQ1018-2006);

4、煤矿井下粉尘综合防治技术规范(AQ1020-2006);

5、煤矿瓦斯抽采标准(AQ1027-2006)及瓦斯抽采指标((AQ1026-2006));

6、云南省煤矿安全监察局、云南省煤炭工业局《关于印发云南省高瓦斯、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安全技术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云煤安发【2008】201号;

7、云南煤矿安全监察局、云南省煤炭工业局《关于印发云南省小

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管理规定(暂行)的通知》(云煤安发【2008】160号);

8、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加强煤矿瓦斯治理工作体系示范工程建设的通[换行]知(安委办【2009】2号;

9、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瓦斯治理的实施意见》(云政发【2008】230号);

(二)主要技术资料

1、大溪沟煤矿改扩建初步设计。

2、大溪沟煤矿改扩建初步设计安全专篇说明书。

3、大溪沟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4、大溪沟煤矿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说明书。

5、大溪沟煤矿采掘工程平面图、通风系统图。

6、煤矿“三个鉴定报告”(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煤尘爆炸性鉴定、煤层自然倾向性鉴定)。

第一章矿区概述

第一节概述

一、企业发展概况

大溪沟煤矿始建于1988年9月,矿井前身为独木6号井,原属集体煤矿,设计生产能力6万吨/年。开采水平达1860米。现C8、C9已采空。1998改制为私营煤矿,2010年补建人行井一个,设计生产能力为6万吨/年。

二、矿井进三年安全情况概述

矿井2009年至今安全生产情况良好,未发生过安全生产事故。2009至今重大事故0起、死亡事故0起、重伤事故0起,轻伤事故0起。

三、交通位置

大溪沟煤矿位于曲靖市麒麟区东南138°方向。距曲靖主城区约82Km,距东山镇25Km,距石恩公路8Km交通十分便利。

地理坐标:东经104°,北纬25°。

四、矿区范围

矿区范围为一不规则多边形,由6个拐点坐标圈定,矿区走向长宽880m,倾斜长900m,井田面积约0.5459Km2,开采深度+2029m至+1920m,其拐点坐标见表见表1-1。

大溪沟煤矿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

第二节开采技术条件

一、水文地质情况概况

矿区位于恩洪煤矿区Ⅺ井田范围内,外围附近最高山顶海拔2206.00米,最低点位于矿区西南部的马场河,海拔1993.75米,相对高差212.25米。山脉走向与主体构造线基本一致,矿区总体东北部高,西南部低,属低中山地貌。矿区内沟谷发育,有利于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排泄。

本区属北亚热带高原气候,最高气温34.9℃,最低气温-6℃,平均日照时间占全年日照时间的37%左右,每年5-9月份为雨季,年平均降

雨量1169mm。

二、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大溪沟煤矿矿权范围内属低中山地貌,地形为北高南低,最高海拔标高2120.00米,最低海拔标高2021.83米,相对高差98.17米。区内沟谷发育,有利于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排泄。

(一)地表水体

矿区内地表水系不发育,仅在矿区南缘发育一条近东西走向冲沟,属季节性水沟,枯水季节断流,雨季最大洪水流量139.84升/秒,地表水均流入矿区西南端的独木水库中,独木水库现仅保持死库容。

丰水季节矿区南端的冲沟有一定水流量,当巷道经过大面积回采区时,地表水体可能沿冒落裂隙带渗入矿井,产生漏水现象,生产时应加强防范措施。

(二)含、隔水层的划分

根据《恩洪矿区Ⅺ井田精查报告》中成果资料及对矿区含、隔水层的划分情况,将核实区内地层含、隔水层的特征由下至上简述如下:

1、二叠系上统峨嵋山玄武岩组(P2β)极弱裂隙含水带

核实区内地表未出露,岩性为玄武岩、凝灰岩,岩石坚硬,节理裂隙发育,钻孔岩心中节理裂隙充填较好,含水裂隙较少。根据钻孔抽水试验结果,单位涌水量分别为0.00083和0.00212升[换行]/秒·米,渗透系数分别为0.0018和0.0124米/日,静水位标高分别为2030.05和2012.89米,平均为2021.47米,平均水压高为99.93米。玄武岩与

煤系地层之间有铝土岩相隔,故对矿坑充水无显著影响。但当铝土岩厚度小于1.60米,玄武岩水头压力为100米时,则对开采24煤层的矿坑底板有一定影响。

2、二叠系上统宣威组铝土岩隔水带

铝土岩致密无裂隙,隔水性极好。其隔水性与铝土岩的厚度有密切关系,厚度大则隔水性好,反之则差,矿区范围内铝土岩厚度为1.60—2.05米,具较好的隔水效果。、

3、二叠系上统宣威组下部(铝土岩顶至C16煤层底)砂、砾岩弱裂隙含水带。

地表水出露,据钻孔资料统计结果,地层平均厚73米,其中含水岩层平均厚45.30米,岩性以砂、砾岩为主,含煤12—22层。据钻孔抽水试验结果,单位涌水量仅0.0001675升/秒·米,渗透系数为0.00081米/日,水位标高1974.93—2018.45米,平均1993.38米。从抽水结果表明,该带含水弱,此含水带是矿坑充水的主要来源之一。

4、二叠系上统宣威组C16煤层及其顶底板粘土岩层隔水带

C16煤层及其顶底板粘土岩层位稳定,厚度大,隔水性极为良好。由于C16—C14煤层间岩性和间距变化较大,富水性变化也很大,致使此隔水层的局部地段上延至C14煤层,厚度变化在5.10—31.33米之间,一般厚10米左右,平均14.05米。

5、二叠系上统宣威组(C16煤层顶至C2煤层底)砂岩、粉砂岩裂隙含水带

此带地层总厚平均138米,其中含水层厚91米,岩性以薄至中厚层状砂岩、粉砂岩为主,含煤19—39层。砂岩裂隙较发育,地表裂隙率1.41%,泉水出露较多,且多沿煤层顶板溢出,流量在0.0036—0.0908升/秒之间,平均仅00.0319升/秒。据钻孔抽水试验结果,单位涌水量为0.02445升/秒·米,渗透系数0.020米/日,水位标高2010.13—2064.79米,平均2038.40米。

此含水带中,C3—C8煤层这一段的砂岩厚度较大,含水较强,是此含水带的主要含水层,但严格的说来,在此带中的每一个煤层及顶底板粘土岩都是一个隔水薄层,尤以C9、C11煤层及其顶底板粘土岩厚度较大,且稳定,隔水性好,是此带中的主要隔水屋,故此含水带是一个由若干个含隔水薄层相间组成的结构相当复杂的含水带。由于具工业价值的主要煤层都赋存于此带及其下部,含水又较强,是矿坑充水的最主要来源。

6、二叠系上统宣威组C1—C2煤层及其顶底板岩层隔水带

该带岩性由泥质粉砂岩、粘土岩及薄层状粉砂岩组成,平均厚5.80米,最大厚度13.41米。岩石裂隙极不发育,该带地表未见泉点出露,泉水多沿其顶界溢出,显示其隔水性良好。

7、三叠系下统卡以头组及宣威组顶部含水带

该带地层厚100—120米,地表岩石裂隙发育,泉点出露稍多,干季流量0.0025-0.374升/秒,平均0.0373升/秒。钻孔抽水试验结果:单位涌水量为0.0164—0.00389升/秒·米,渗透系数为0.0141—0.00237

米/日,水位标高在2005.21—2102.55米之间,平均2054.94米。

由上述资料说明,该带含水较强,与下覆之宣威组含水带间虽有1—2煤层及其顶底板粘土岩隔水带相隔离,但在开采上部煤层,尤其是C1、C3煤层时,则此含水带可能与下伏宣威组含水带勾通,将是矿坑充水的来源之一。

8、第四系含水带

属孔隙、裂隙弱含水带。厚度0—10米,含水不均匀,泉水流量0.015—0.20升/秒,与下伏含水带有密切的水力联系。核实区北西角有小范围的滑坡分布,属此含水带,对矿井充水有一定的影响。

(三)滑坡体的富水性

大溪沟煤矿北西角分布一个滑坡,在矿区内南北长200米,东西宽60—120米,面积约0.05km2。滑坡深度5—10米,滑坡体内岩石较破碎,透水性好。滑坡体与下伏三叠系卡以头组含水带有水力联系,枯水季节滑坡体内岩石显示干燥,雨季有极少量水渗出。

滑坡体特征:滑坡体在剖面上为铁饼状或不规则形状,地形为斜坡状,属重力滑塌型滑坡。该滑坡体位于斜坡上,滑坡体工程地质条件差,建井采煤时,应避开滑坡,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四)断层的导水性和富水性

大溪沟煤矿矿界内发育F3、F4、F24、F26断层,断层破碎带宽度一般小于5米,F3断层局部5-10米,均属正断层性质,破碎带主要成分为粉砂岩、泥岩、煤粉。多呈碎粒状、角砾状,泥质胶结,胶结较

好,其富水性、导水性弱于两盘正常地层,核实区内断层无泉点出露。据钻孔岩心观察,破碎带一般胶结较好,含水裂隙少见。但工程地质条件很差,易垮塌。

五、生产矿井水文地质特征

核实区生产矿井目前主要有斜井和副斜井,两井均已贯通联成片,主要开采C9煤层,其巷道控制面积为46902.90米2,巷道控制最低标高为1941.60米,矿井初见水位为2008.00米,矿井涌水量45米3/昼夜,雨季113米3/昼夜,目前矿井充水因素为旱季仅仅是煤系含水层正常出水量。雨季充水还包括大气降水。雨季为旱季的2.5倍。

六、老窑积水[换行]矿区煤炭资源开采历史较长,早期开采混乱,民采基本是滥采,仅在地表浅部进行,从而形成一些老窑、废窑,采深从数十米至几十米,大部分为斜井开采,内积存有数十至数千立方米老窑积水。有些可能与地表溪流水有一定的水力联系。根据以往及本次调查的结果,积水量为20—500米3。因老窑突水具有突水突然,水量大,来势猛,且含大量瓦斯、H2S、CO2等有毒气体,对矿井威胁大,所以,矿井在开采中应特别注意防范老窑积水。

七、矿区水文地质类型

大溪沟煤矿区地形北高南低,相对高差98.17米,区内沟谷发育,地形有利于地下水、地表水的排泄。地层岩性为碎屑岩,含孔隙、裂隙水,其富水性普遍较弱,含水层主要补给源为大气降水渗透补给,地下水迳流至沟谷排泄。构造带的富水性、导水性决定断层性质和破

碎带岩石成分,尤其是胶结物和胶结程度,核实区内分布四条正断层,断层破碎带胶结较好,故其富水性、导水性弱于正常地层。大溪沟矿区范围最低侵蚀基准面为2021.83米,即该矿权开采煤层多数位于地下水位之下。根据原报告评定: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

八、充水因素与矿坑涌水量计算

1、矿坑充水因素

(1)大气降水是本区的主要充水因素,雨量充沛集中,降水通过风化裂隙带一部分补给含水层,另一部分直接从地表流走。随着大面积开采,造成地面变形,产生地裂缝、塌陷洞等。大气降水将沿塌陷裂缝、裂隙直接涌入坑道。

(2)地表溪水。

(3)老窑积水。

(4)含水带裂隙水,断层水等均可流入和渗入坑道。

2、矿井涌水量计算

根据核实区水文地质条件及生产矿井水文地质特征,以及矿井充水因素。本次采用比拟法预测未来矿山开采1840.00米水平以上的水量。矿权范围内主要开采C9煤层,计算范围以C9煤层开采范围进行圈定,面积从储量图中求得。比拟分式如下:

Q=Q0

‘式中,Q0:为煤矿巷道总排水量(干季)45米3/昼夜。

S0:煤矿初见水位与巷道控制最低标高1941.60之差为66.40米。

S:核实区所有生产矿井及废窑的静止水位平均值与1840.00米之差168.00米。

a:雨季和枯季排水量变化系数为2.5。

F:核实区1840.00米水平以上面积519900米2,(从储量图中求得) F0:大溪沟煤矿采掘单煤层巷道控制面积46902.90米2。

涌水量计算结果表插表3-1

涌水量计算结果评述:

目前大溪沟煤矿C9煤层巷道开采最低标高为1941.60米,开拓面积较大,其1840.00米水平以上水文地质条件基本查明,因此,采用比拟法预测未来矿山开采1840.00米水平以上矿山涌水量,其采用公式较合理,预测的水量可作矿山开采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另外本次预测水量没有包括溪沟或老窑积水,所以,矿山开采时应引起注意,加以防范。

二、可采煤层及储量

矿井可采煤层分别为C11、C13、C16,一共3层。矿井原井田井界部分保有储量为335万吨,本矿开采煤层为薄及中厚煤层,扣除煤柱损失和开采损失后,矿井设计可采储量为262万吨。

三、煤层三性鉴定情况

(一)、瓦斯涌出量

根据2011年1月1日云南省煤炭工业局对我矿进行的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矿井最大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43.92m3/t,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2.66m3/min,最大相对二氧化碳涌出量20.58m3/t,最大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1.81m3/min,矿井鉴定结果为高瓦斯矿井。

(二)、煤层自燃倾向性

根据云南省煤矿安全计量监测站2009年8月21日对我矿现开采煤层自燃倾向性试验结果,该煤层自燃倾向性为III类,属于不易自燃煤层。

(三)煤尘爆炸性

根据江西煤矿矿用安全产品检验中心对我矿现开采煤尘测试结果,我矿现开采煤层煤尘具有爆炸性。

第二章矿井开拓开采现状

第一节矿井开拓开采概况

一、开拓开采布置

由于矿区面积小,大溪沟煤矿设计时将整个矿区设计为1个采区,即1采区,故开拓开采系统简单。

矿井采用斜井片盘方式开拓,现服务井筒有三个,即主斜井、人行井和回风井。

主斜井由+2029m处以216°的方位、-24°的倾角向下掘进至+1860m 落平,从1860水平开拓运输石门,由溜煤眼与贯通采区运输巷道,担负矿井煤炭运输任务。

年度瓦斯治理技术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2020)

富源县龙海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中安镇龙海煤矿 2020年瓦斯治理技术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通防科 2020年3月20日

龙海協矿2020年瓦斯洽理技术方案及安全技 术措施 为认真深入开展瓦斯专项治理工作,最大限度地杜绝我矿重特大瓦斯事故,保证井下作业现场安全,实现瓦斯抽采达标。特制定本瓦斯治理技术方案: 1、交通位置 龙海煤矿位于富源县城南东175°方向,平距约4. 5km,地处富 源县中安镇境内。龙海煤矿至富源县城公路里程5km,富源至曲靖 62km,曲靖至昆明140km,距昆明-柏果铁路富源火车站6kni,交通方 便(详见交通位置图1-1-1)。

交通位置图2、瓦斯

井共4年的瓦斯涌出量参数见下表: 近年来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表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标准<矿井瓦斯涌出量 预测方法>(AQ1018-2006)》煤层瓦斯含量经验公式计算各煤层瓦斯 含量。计算结果见下表: 采区最低开采标高时各煤层瓦斯含量 综合历年瓦斯等级鉴定结果和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行业 标准<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方法>(AQ1018-2006)》进行预测的结果, 本设计综合考虑该矿历年瓦斯等级鉴定结果及本次预测计算结果,相 对瓦斯涌出量和绝对瓦斯涌出量均取最大值,则选择该矿相对瓦斯涌 出量为34. 56 mVt,绝对瓦斯涌出量为21.82m7min作为设计依据。 4、地温 本矿地温无异常现象,属地温正常矿井,无热害影响。 5.煤与瓦斯突出情况 2015年4月煤矿委托华北科技学院进行了突出危险性评估,根 据华北科技学院提供的《富源县龙海煤矿煤层突出危险性评估报告》结论,

矿井瓦斯防治安全技术措施示范文本

矿井瓦斯防治安全技术措 施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矿井瓦斯防治安全技术措施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预防瓦斯事故的措施包括防止瓦斯积聚、防止高温火 源产生及防止瓦斯事故扩大。 一、加强通风系统管理 1、加强供电线路管理,减少和杜绝主扇、局扇无计划 停电、停风。主扇因检修等原因需停电、停风时,必须制 定安全技术措施,报矿总工程师审批。主扇每月至少检查 一次,反风设施每季度至少检查1次,防爆门每半年至少 检查一次,严禁主扇“带病”运行。 2、如遇到风机停电停风时,严格按《呼和乌素煤矿停 电、停风安全技术措施》执行。 3、优化通风系统,简化通风网路,确保通风系统稳 定、可靠。每月按计划合理分配风量。不用的巷道及盲巷

及时封闭,未构成全风压的工作地点必须使用局扇通风,不能出现死角。 4、各采掘工作面、机电硐室尽可能实现独立通风系统。消除不符合《规程》的串联通风、扩散通风、老塘通风。各用风地点风量要符合《规程》有关规定。特殊情况下确需串联通风时,必须符合《规程》114条规定,并制订安全措施。 5、井下各生产单位负责管理好本区域内的通风设施,严禁破坏或随意拆迁设施,确需改动时,必须写出书面申请,报矿总工程师及安监、通风、生产、调度等部门批准。 6、巷道贯通前,综掘巷道距贯通点50m,炮掘距贯通点20m,地测部门必须向矿总工程师汇报,并书面通知安监、生产、通风部门和施工单位,由施工单位按照《规程》规定制定安全技术措施报矿总工程师审批。贯通后,

2017年度煤矿瓦斯防治计划

新化县桑梓镇金鸡山煤矿(2017年度) 瓦斯治理计划 煤矿通风安全技术科编制

审批表 会审人员职务会审人员职务会审人员职务会审意见 会审结论

金鸡山煤矿瓦斯防治 计划 为了加强“一通三防”安全管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和“安全就是效益,超限就是事故”的超前意识,确立瓦斯是煤矿安全生产中头号敌人的意识,切实把瓦斯安全管理工作作为我矿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全方位齐抓共管,多措并举,管理干部要有“瓦斯管理,责重如山”的高度认识和“瓦斯管理,人人有责”的安全意识,严格瓦斯管理制度,杜绝瓦斯事故,搞好瓦斯防治工作。结合我矿安全生产工作的实际,特制订2017年度瓦斯防治计划如下: 一、煤矿成立瓦斯防治技术领导组 组长:阳念华 副组长:吴代忠、黎定辉、刘新中 成员:祝圣耀、刘让平、康忠武、邹高贤 李传首、李志文、阳万光 通防科: 通风维护组: 刘解清、李水南、段富保 瓦斯检查组: 刘佑华、康利元、童楚华 井上监控值班人员:谢贺勋、康裕华、刘新中

井下监控维护工: 黎云辉、李松青、阳文光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阳念华兼任通防科科长。 二、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以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瓦斯事故的发生为目标,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增加投入、依靠科技、严格落实、强化管理,着力构建“通风可靠、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推动我煤矿瓦斯治理工作再上新水平。 三、工作目标 矿井全面开展瓦斯综合治理活动,强化瓦斯综合治理责任体系,硬化工作指标,优化生产系统,消除物的、人的不安全因素,从源头上遏制瓦斯事故的发生,以确保我矿安全生产。 四、瓦斯防治计划 1、杜绝瓦斯事故和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杜绝井下瓦斯超限作业,瓦斯积聚现象。 2、建立完善的瓦斯防治系统,最大限度地消除瓦斯危害; 3、建立完善的瓦斯监测监控系统,确保监控有效。

矿井年度瓦斯治理技术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通用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矿井年度瓦斯治理技术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通用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矿井年度瓦斯治理技术方案及安全技术措 施(通用版) 1矿井概况: 营城矿业现开采煤层为3#号煤,赋存较深。2014年由于事故认定为煤与二氧化碳突出矿井。煤矿应按照煤与二氧化碳突出矿井进行管理及配置设备。 2矿井生产接续情况: 2017年度我矿正常生产时,矿井计划施工三个回采工作面、六个掘进工作面。即7307工作面、8301工作面、8303工作面、8303上顺掘进巷、8303下顺掘进巷、8306上顺掘进巷、8306下顺掘进巷、8303入风掘进巷。7307工作面预计2017年5月份回采结束,5月底安装8303工作面。8303工作面预计2017年11月份回采结束。 3矿井瓦斯涌出规律及危险性分析

3.1瓦斯来源分析: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170条规定,突出矿井不再进行周期瓦斯等级鉴定工作,应当每年测定和计算矿井、采区、工作面瓦斯和二氧化碳涌出量,并把省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我矿于2016年8月进行了测定,根据测定结果判断工作面瓦斯来源主要为工作面采煤和及巷道掘进时。整体来看,矿井正常生产落煤、巷道掘进时,矿井瓦斯涌出量有所加大,矿井产量是影响瓦斯涌出量的主要因素。2016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和二氧化碳测定结果见下表。 矿井瓦斯等级鉴定和二氧化碳测定结果报告表 吉林省宇光营城矿业有限公司2016年8月 矿井、采区、工作面名称 气体名称 三旬中最大一天的涌出量 月实际工作日数 月产煤量

3青山煤矿瓦斯区域治理技术方案-精

3青山煤矿瓦斯区域治理技术方案-精 贵州元和天成能源集团 青山煤矿瓦斯 区域治理技术方案 编制: 审核: 编制时间: 二〇一二年五月

目录 一、概况............................................................................................ - 4 - 1、矿井概括 ................................................................................... - 4 - 2、煤层自燃 ................................................................................... - 4 - 3、煤尘爆炸性 ............................................................................... - 5 - 4、煤与瓦斯突出 ........................................................................... - 5 - 5、管理机构 ................................................................................... - 5 - 二、目标任务 ....................................................................................... - 6 - 三、任务和职责 ................................................................................... - 6 - 四、工作重点 ....................................................................................... - 7 - 五、预防瓦斯事故 ............................................................................... - 9 - (一)、搞好矿井通风是预防瓦斯事故的关键........................... - 9 - (二)加强通风管理,预防瓦斯积聚....................................... - 10 - (三)严格瓦斯检查制度,预防瓦斯事故............................... - 11 - (四)严格机电设备管理,加大安全设施资金投入............... - 13 - 六、发生瓦斯事故时的抢险应急预案 ............................................. - 13 - 七、防范治理措施 ............................................................................. - 15 - 八、排放瓦斯安全技术措施 ............................................................. - 18 -

矿业有限公司瓦斯治理技术方案及安全措施计划

重庆市昌荣矿业有限公司2013年度瓦斯治理技术方案及安全措施计划

一、矿井生产接续情况 2013年度我矿正常生产2个回采工作面和3个掘进工作面,即:S31012、N20913回采工作面;+142m北运输巷、+95南窄连运输巷、+95北运输巷。预计N20913采煤工作面于6月停采,N30911采煤工作面作为N20913采煤工作面的接替工作面于7月开始顺采。 二、矿井瓦斯涌出规律及危险性分析 1、瓦斯来源分析: 经市煤矿安全监察局批复,我矿现水平的瓦斯等级鉴定为低瓦斯矿井,工作面瓦斯来源主要为工作面采煤和落煤及巷道掘进时。整体来看,矿井正常生产落煤、巷道掘进时,矿井瓦斯涌出量有所加大,矿井产量是影响瓦斯涌出量的主要因素。 2、矿井瓦斯涌出规律及危险性分析: (1)工作面采用U型通风,采面上隅角的瓦斯浓度较其它地点较高,是容易积聚瓦斯的异常地点,为防治瓦斯的重点。 (2)回采工作面放炮落煤期间,工作面采空区顶部的瓦斯容易积存,因此工作面放顶期间必须加强通风管理,确保安全。 (3)采掘工作面过断层、煤体裂隙发育等地质构造带时,瓦斯及其它有害气体浓度会明显增加,必须高度重视。 (4)采煤工作面放炮时瓦斯涌出量增加,对安全生产的威胁较大。 (5)采煤工作面的瓦斯涌出还受大气温度、气压等环境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换季时,大气压力急剧下降,瓦斯涌出量会增加,要

引起高度重视。 三、防治瓦斯重点区域 回采工作面U型通风,因此回采工作面上隅角、巷道冒高点、密闭区域、停风、无风区、放炮落煤过程等是发生瓦斯积存的区域。 1、回采工作面:采煤上隅角、采空区顶部、瓦斯排放巷 2、掘进工作面:+142m北运输巷、+95南窄连运输巷、+95北运输巷。 四、瓦斯治理方案 我矿属于低瓦斯矿井,根据矿实际情况,针对重点防止区域制定了以下瓦斯治理方案: 1.矿井安装KJ90NA监控系统并运行正常,发挥了监控系统应有的作用。采取安全监控系统对井下瓦斯实现24小时监测,采煤工作面实现瓦斯电闭锁,掘进工作面实行“三专两闭锁”,并实现了双风机、双电源,并能自动切换。 2、采掘工作面设专职瓦检员24小时现场盯班,对工作面比较容易积聚瓦斯的上隅角、回风巷进行实施巡回检查、每两小时向调度室汇报一次,在工作面上隅角悬挂便携式瓦斯报警仪。 3、针对回采工作面上隅角容易积聚瓦斯的特点,采取风幛引风法和排瓦斯巷引排瓦斯的治理方案。 4、针对采面放炮落煤时瓦斯涌出量明显增大规律,做到“只认瓦斯不认人”,瓦斯超限时,采面必须立即停止工作进行处理,瓦检员要行使好绝对停产权。

瓦斯治理方案

贵州鸿熙矿业有限公司纳雍县化作乡焦硐煤矿瓦斯治理方案 编制时间:2015年7月16日

目录 前言 (4) 一、瓦斯治理原因 (4) 二、指导思想 (5) 三、瓦斯治理基本要求 (5) 四、瓦斯治理基本原则 (5) 五、瓦斯治理目标 (6) 六、瓦斯治理范围及治理重点 (6) 七、瓦斯治理主要依据(法律、法规、技术资料) (6) (一)政策法规 (6) (二)主要技术资料 (7) 第一章矿区概述 (7) 第一节概述 (7) 一、交通位置 (7) 矿区位于纳雍县城北西方向,属纳雍县化作乡所辖,地理坐标为东经105°15′ 45″—105°36′45″,北纬26°54′45″—26°55′45″。面积为。矿区紧临毕 节—纳雍—水城211省道,矿区距纳雍县城65km,至毕节市53km,均有公路相通,交通较方便,(详见交通位置图)。 (7) 二、矿区范围 (8) 第二节开采技术条件 (9) 一、地层 (9) 二、构造 (11) 三、煤层特征 (11) 四、瓦斯、煤尘、煤层自燃及地温、顶底板、煤与瓦斯突出 (14) 五、水文地质 (15) 六、对矿井地质勘探安全条件资料的评价 (17) 第二章矿井开拓开采现状 (18) 第一节矿井开拓开采概况 (18) 一、矿井开拓布置 (18) 二、采煤方法 (18) 第二节主要生产系统概况 (19) 第三章瓦斯治理的必要性和可靠性 (22) 一、瓦斯治理的必要性 (22) 二、瓦斯治理可行性 (22) 三、瓦斯治理的主要内容 (23) 第四章瓦斯治理方案 (23) 第一节合理安排生产布局 (23) 第二节通风系统治理方案 (24) 一、通风可靠 (24) 二、确保风流稳定 (24) 三、风量计算及分配 (24) (一)瓦斯涌出量 (24) (二)需风量计算 (24) (三)矿井负压计算 (28)

煤矿瓦斯防治措施

**煤矿瓦斯防治措施 矿井瓦斯是以沼气CH4为主的有毒、有害气体的总称,一般指沼气,以下所称瓦斯均指沼气。瓦斯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无毒的气体,比空气轻,易聚集在巷道顶部或上山迎头,在条件适宜时有燃烧和爆炸性,在高浓度时能使人缺氧窒息。瓦斯灾害是煤矿“五大自然灾害”之首,危害程度最大,必须严格遵守“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瓦斯治理方针。为有效防治煤矿井下瓦斯灾害,特制定以下措施: 一、瓦斯检查 1、建立瓦斯检查制度,配备瓦斯检查员。瓦检验员要持证上岗,做到跟班巡回检查,不空班、漏检。 2、井下的一切工作地点和硐室都要纳入瓦斯检查范围。每一个采掘工作面瓦斯检查每班不少于3次,其它地点(含回风巷)每班至少检查1次。 3、放炮作业地点,在装药前、放炮前和放炮后要检查放炮地点20米以内的瓦斯,并不少于检查1次。 4、要对每一个用风地点的进风风流、回风风流和工作面的瓦斯进行检测,其数据要进行对比分析,以便确切掌握、监控井下瓦斯浓度。 5、瓦检员要认真填写每次瓦斯检测记录台帐和工作地点的瓦斯记录牌板。 6、瓦检员对甲烷传感器必须定期进行检校、瓦斯检测仪器要定期保养和送有资质部门校验,保证检测数据准确无误。

二、瓦斯监测 1、每个工作面必须配备1台便携式瓦斯报警器。 2、便携式瓦斯报警器要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和校验。 3、井下作业人员应认真观察井下作业场所的瓦斯异常变化情况,如发现煤炮声、煤体松软和开裂、瓦斯浓度突然大幅度变化、温度变化等现象时,应立即撤离现场,查明原因,妥善处理。 三、瓦斯超限处理要求 1、采掘工作面进风风流中,氧气不得低于20%,瓦斯或二氧化碳不得超过0.5%;矿井总回风巷或一翼回风巷风流中瓦斯或二氧化碳不得超过0.75%。 2、采区回风巷、采掘工作面回风风流中瓦斯超过1.0%或二氧化碳超过 1.5%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并立即报告矿长和安全员,查明原因,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3、采掘工作面以及放炮地点机电开关附近20米以内的瓦斯浓度达到 1.0%时,必须停止电钻打眼、放炮及其它工作,进行处理;待瓦斯浓度降至1.0%以下时,才能恢复工作。 4、当岩巷掘进遇到煤层、破碎带或煤层突然变化地段时,必须准确监测和检查瓦斯,如发现瓦斯大量增加或其它异常现象时,立即停止掘进、撤出人员进行处理。 5、采掘工作面的二氧化碳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工作,并立即报告安全员和矿长,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6、无论任何情况下,进入停风工作面作业之前,都必须先检查瓦斯和二氧化碳,只有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达到规定范围以下,才能进入作业。

2013年度瓦斯治理技术方案 2

2013年度瓦斯治理方案 生产经营单位:南沟煤业有限公司 编制单位:南沟煤业有限公司通风科

审批表

2013年度瓦斯治理方案 为了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科学掌握矿井瓦斯涌出规律,提高矿井瓦斯管理的针对性,有效防治各类瓦斯事故的发生,检测矿井瓦斯涌出量,分析矿井瓦斯涌出原因及规律,确定矿井瓦斯等级,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进一步加强一通三防管理,找出矿井通风系统和瓦斯治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隐患、制定确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建立健全一通三防管理制度,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使矿井通风系统合理,稳定、可靠,瓦斯治理工作到位。力求达到生产布局优化、开拓开采正规、系统合理可靠、监测监控有效、现场管理到位,为实现到2013年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第一节、矿井基本情况简述 1、矿井概括 山西宁武大运华盛南沟煤业有限公司矿井位于宁武县县城东北凤凰镇南沟村一带6.0km处,行政区域隶属宁武县凤凰镇管辖。井田中部有大运公路通过,东距108国道、208国道及大运高速公路约50.0km,西75.0km 可与209国道相连,公路交通方便,可作为晋煤外运的辅助通道。矿井井田面积7.6356km2,设计生产能力为1.20Mt/a,服务年限68.9年。批准开采2#---5#煤层,开采标高+1971----+892m。 本井田石炭系上统太原组为主要含煤地层,共含煤层5层,由上到下为2、3、4、5、6号煤层,煤层平均厚度为29、04m,地层平均厚度为107、0m,含煤系数27.14%。本组可采煤层厚度为28.59m,可采含煤层系数26.34%,本组煤层分为太原组上部的“上组煤”(包括2号、3号煤层)和

煤矿瓦斯治理方案

镇雄县山脚煤矿2018年瓦斯治理方案 二〇一八年三月五日

镇雄县山脚煤矿 2018年瓦斯治理方案会审表

镇雄县山脚煤矿2018年瓦斯治理方案审批表

第一章矿井概况 一、交通位置 矿区有2km简易公路与镇(雄)威(信)公路相通,距雨河镇6km,往东20km经威信县城可达省叙永县,往南56km经镇雄县,镇雄县城至市公路里程300km,至市公路里程598km,至省赫章县公路里程55km,至省威宁县火车站135km,至彝良县火车站230km。镇雄县距(江)昆(明)铁路盐津站70km,交通较方便。 二、矿井设计生产能力 山脚煤矿属改扩建矿井,其设计生产能力为30万吨/年,设计服务年限为24.8年。 三、开采煤层及开采围 1.含煤地层 二叠系上统龙潭组第二段(P2l2):为矿区主要含煤段,分布矿区西部及北西部,一般厚25-69m,平均厚55m。由上至下编号有C5a、C5b、C6a、C6b和C6c共5层煤,6.80m,含煤系数为12.36%;其中含可采煤层2层(C5b、C6a),可采煤层平均总厚4.53m,可采含煤系数为8.24%。 2.煤层 区主采煤层共2层。分别为C5b、C6a。 (1) C5b煤层 C5b煤层:位于龙潭组最顶部。上距长兴组泥灰岩12-17m;煤厚1.48-1.85m,平均厚度1.64m;顶板为深灰色泥质粉砂岩,底板为泥岩。局部含一层厚0.03-0.04m夹矸,结构简单。全区可采,为稳定煤层。 (2)C6a煤层 C6a煤层:为矿区主要可采煤层,位于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2l)地层顶部,上距C5b煤层垂直间距为1-8m;煤厚2.51-3.54m,平均厚度2.89m;顶底板均为深灰色泥岩。局部含一层厚0.03-0.04m夹矸,结构简单。全区

瓦斯治理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瓦斯治理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

瓦斯治理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为防止“一通三防”事故的发生,保证我矿生产工作的安全顺利进行,通风科特制订防治瓦斯安全技术措施。 一、矿井煤层概况 根据煤矿生产地质报告资料可知,小甘沟煤矿矿区范围内共有可采煤层6层,煤层编号自下而上分别为:B1、B2-1、B2-2、B3、B3上和B4煤层。可采厚度平均为4米左右。其中B1煤层为特厚煤层,厚度8.05米,煤层赋存稳定;B2-1煤层为厚煤层,厚度4.83米,为稳定煤层;B2-2煤层厚为1.73米;B3煤层厚3.8米,全区可采。B3上煤层厚度为0.87米,在矿区范围内局部可采;B4煤层平均厚度4.96米,全区可采。 煤矿各煤层的物理性质基本相同,外观为黑色,条痕黑褐色,沥青光泽,断口为贝壳状—梯形,节理不发育,煤多呈条带状结构,致密块状构造。 根据煤矿生产地质报告资料显示,煤层煤质:水分平均为0.86%;

瓦斯防治方案详解

永安煤矿2015年度瓦斯防治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提高本矿瓦斯防治能力,深入开展2015年度瓦斯防治工作,有效防范瓦斯、煤尘以及其它事故,根据上级部门相关文件要求,结合本矿实际情况,现制定永安煤矿2015年度瓦斯防治工作实施方案。 一、矿井瓦斯赋存及系统运行情况概述 我矿现开采3#煤层,属高瓦斯矿井;3#煤层的原始瓦斯含量10.543m3/t,钻孔流量衰减系数为0.0045d-1,属于容易抽采煤层。2012年瓦斯等级鉴定结果为:瓦斯绝对涌出量为13.15m3/min,瓦斯相对涌出量为15.39m3/t;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为1.82m3/min,二氧化碳相对涌出量为2.13m3/t。矿井使用BD(K)54—No24型主通风机(一用一备);地面建有功能完善的监控中心机房,使用KJ83N型安全监控系统,并实现了县、市联网,适时监测井下各地点瓦斯情况;2010年进行抽采设计改造后,建立了高、低负压两套瓦斯抽采系统,一套为SK—85抽采系统,另一套为SK—42抽采系统,均正常运行。 二、工作目标 1、通过一系列有效举措,防范一般瓦斯事故、杜绝较大或重 - 1 - / 12

大瓦斯事故; 2、进一步优化通风系统,杜绝瓦斯超限作业; 3、完善瓦斯抽采系统,做到“应抽尽抽”,最大限度降低工作面瓦斯压力,确保瓦斯抽采达标; 4、建立健全瓦斯监控系统,确保系统运行正常,数据真实可靠,有效指导矿井安全生产。 三、基本原则 1、严格落实“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瓦斯治理方针,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 2、合理进行生产布局,确保“抽掘采”平衡; 3、建立完善可靠的通风系统,确保系统合理、设施完好、风量充足、风流稳定(通风可靠); 4、完善瓦斯抽采系统,合理制定抽采方案,实现“多措并举、应抽尽抽、抽掘采平衡、效果达标”的要求(抽采达标); 5、建立健全瓦斯监控系统,确保装备齐全、数据准确、断电可靠、处置迅速(监控有效); 6、健全管理制度,落实工作职责,规范操作行为,加强日常监督检查(管理到位)。 四、实施办法 1、加强瓦斯防治工作责任落实 建立健全瓦斯防治责任制,明确瓦斯防治工作责任,将责

X年度瓦斯治理技术方案及安全措施计划

目录 第一章矿井基本情况简述. .................. - 0 - 第一节矿井概括......................... - 0 - 第二章矿井开拓方式和通风情况.................. - 2 - 第一节矿井开拓方式和通风方式.................. - 2 - 第二节煤层爆炸性和自燃倾向性.................. - 3 - 第三章2014 年矿井采掘作业衔接计划................ - 3 - 第一节采煤工作面布置...................... - 3 - 第二节掘进工作面布置...................... - 4 - 第四章瓦斯治理技术方案. .................. - 5 - 第一节矿井瓦斯涌出规律及危险性分析............ - 5 - 第二节瓦斯防治重点区域.................. - 6 - 第三节瓦斯治理方案.................... - 7 - 第四节瓦斯治理组织机构.................. - 8 - 第五章安全措施计划. .................... - 9 - 第一节“一通三防”管理制度................ - 9 - 第二节“一通三防”安全技术措施................ - 27 -

2014 年度瓦斯治理技术方案及安全措施计划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煤矿安全规程》为标准,以“安全生产年” 活动为主线,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坚持“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瓦斯治理方针,着力构建“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增强“瓦斯事故是可以预防和避免” 的意识,落实瓦斯防治管理制度和措施,做到思想上警钟长鸣、制度上严密有效、技术上支撑有力、监督上严格细致,通过开展瓦斯治理工作体系建设, 提高煤矿瓦斯治理水平,有效遏制煤矿瓦斯事故发生,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健康发展。矿井瓦斯治理是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的重中之重。煤矿瓦斯综合治理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任重而道远的工作。针对当前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和瓦斯治理的现状,我们必须坚持“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瓦斯治理工作方针,建立“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治理工作体系,进一步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增加投入,依靠科技、严格管理,强化平时的监督检查,推动煤矿瓦斯治理再上一个新台阶。 第一章矿井基本情况简述 第一节矿井概括 1、矿井概述 山西柳林金家庄煤业有限公司位于柳林县城东南方向距县城约10km 的金家庄乡?双枣屹塔一带,行政区划隶属于金家庄乡管辖。地理坐标为东经110° 55’ 48〃一110° 59’ 09〃,北纬37° 20’ 34〃一37° 22’ 07 〃。 井田内有柳(林)一一石(楼)公路与柳林县城相通,距孝柳铁路柳林站仅14km

瓦斯综合治理方案

XXXXX 煤矿 瓦斯综合治理专项整治方案 二○一一年五月

丰汇煤矿瓦斯防治方案设计及防治措施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瓦斯治理工作,进一步做好我矿瓦斯防治工作,有效遏制煤矿瓦斯事故,根据市安监局《市煤安监管字[2011]10号文件》的精神,并结合我矿实际情况,特制定《宏发煤矿瓦斯综合治理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监管部门要求,深入开展瓦斯整治,落实贯彻“以风定产、先抽后采、监测监控”的方针,着力构建“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确保我矿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平稳。 二、工作目标 落实瓦斯治理措施,进一步完善通风系统、通风设施,改善通风状况,消除事故隐患,坚决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三、成立瓦斯综合治理专项整治领导小组 (一)瓦斯综合治理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法人代表为第一责任人,总工程师为瓦斯防治技术总负责。 (二)领导小组职责 1.依照《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定和标准,督促和落实瓦斯治理工作。落实瓦斯治理责任制和管理制度。由组长XXX(法人代表)负责。 2.设置合理的瓦斯防治治理机构和人员,落实治理资金。由副组长XXX(矿长)负责。 3.根据《开采方案》、《安全专篇》的设计,规划好采掘布局。打好瓦斯防治的基础。由副组长XXX(总工)负责。 4.优化通风系统,做到简单可靠。由副组长XXX(总工)负责。 5、维护好安全监控系统,做到长周期稳定运行。由成员XXX 负责(安全矿长)。 检查好电气设备的防爆性能,由成员XXX (机电矿长) 负责。 6、制定完善综合防治煤层自燃的措施并认真落实。由成员

2018年度煤矿瓦斯防治计划

****息烽县养龙司乡 **** 2018年度瓦斯防治工程计划 2018年3月12日

****息烽县养龙司乡****会审表 内容《2018年度瓦斯防治工程计划》 职务会审意见签名时间矿长 总工程师 生产矿长 安全矿长 机电矿长 编制 会审意见: ****息烽县养龙司乡****

2018年度瓦斯防治工程计划 为了加强“一通三防”安全管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和“安全就是效益,超限就是事故”的超前意识,确立瓦斯是煤矿安全生产中头号敌人的意识,切实把瓦斯安全管理工作作为我矿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全方位齐抓共管,多措并举,管理干部要有“瓦斯管理,责重如山”的高度认识和“瓦斯管理,人人有责”的安全意识,严格瓦斯管理制度,杜绝瓦斯事故,搞好瓦斯防治工作。结合我矿安全生产工作的实际,特制订2018年度瓦斯防治工程计划如下: 一、煤矿成立瓦斯防治技术领导组 组长: (矿长) 副组长: (总工程师)(安全矿长) (生产矿长)(机电矿长) 成员:(地测副总)(安全副总) (生产副总)(机电科长) (安全副科长) (生产科科长) (生产技术员)(安全技术员) 通防科: 通防设施维护组: 瓦斯检查组: 井上监控值班组: 井下监控维护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通防科,由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处理全矿瓦斯防治日常管理事务。 二、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以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瓦斯事故的发生为目标,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增加投入、依靠科技、严格落实、强化管理,着力构建“通风可靠、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推动我煤矿瓦斯治理工作再上新水平。 三、工作目标 矿井全面开展瓦斯综合治理活动,强化瓦斯综合治理责任体系,硬化工作指标,优化生产系统,消除物的、人的不安全因素,从源头上遏制瓦斯事故的发生,以确保我矿安全生产。 四、矿井瓦斯基本情况 1、瓦斯 根据贵州省能源局文件黔能源发[2012]495号《关于贵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关于审批贵阳市2012年度煤矿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请示>的批复》,鉴定结果: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97m3/min,该矿井为低瓦斯矿井。贵州省能源局文件黔能源煤炭[2015]16号<关于对《息烽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呈报息烽县2014年度煤矿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请示》的批复>:鉴定结果: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29m3/min,矿井为低瓦斯矿井。2016年瓦斯等级鉴定:绝对瓦斯涌

毛家山煤矿瓦斯防治实施方案

毛家山煤矿瓦斯 专项治理工作方案 永寿县平遥毛家山煤矿 毛 毛家山煤矿瓦斯专项治理工作方案 毛家山煤矿设计开采的4号煤层,瓦斯绝对涌出量最大为 0.3m3/min,相对涌出量最大为2.8 m3/t,经矿井瓦斯等级鉴定,属低瓦斯矿井。但我矿周围原有小窑开采,范围不甚清楚,其次,本矿井已开采多年,采空区内可能有瓦斯积聚,如果矿井通风安全管理不善,也可能造成瓦斯积聚,发生瓦斯爆炸,造成井下瓦斯窒息事故的发生。因

此,改造建设中应加强瓦斯的探测和处理,,根据《煤矿安全规程》中有关防治瓦斯的规定,为了确保矿井的安全施工,结合我矿实际,特制定以下防治瓦斯工作方案: 1、瓦斯综合治理工作目标 严格落实“以风定产,先抽后采,监测监控”的瓦斯综合治理十二字方针,建立“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综合治理体系。建立、健全和落实“一通三防”工作责任制和各项管理制度。 二、防止瓦斯积聚的措施 (一)通风方面的措施 1.必须配备有足够能力的主要通风机,能满足其服务范围内的矿井通风排瓦斯需要。主要通风机采用双电源供电,安装备用风机,确保矿井通风连续可靠。 2.采掘工作面采用独立通风,并配有足以排除和冲淡瓦斯的风量。 3.井下通风设施应符合质量要求。每处风门采用两道正反方向的风门并闭锁,以保证行人、行车、正常通风和反风时不发生风流短路。 4必须配备足量的测风、测瓦斯等测量仪器、仪表和自救器等。建立规范的测风站,按规定进行测风并做好记录。 (二)瓦斯管理方面的措施 1.必须配备专职瓦斯检查人员和瓦斯测量仪器,并加强瓦斯测量的

管理工作。 2.对采掘工作面瓦斯实施连续监控,当采掘工作面瓦斯浓度超过《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浓度时,可发出警报,同时切断采掘工作面及其回风巷一切非本安型电气设备的电源,并且可实现瓦斯电闭锁。 3.及时处理局部积聚的瓦斯。采煤工作面回风隅角、巷道冒空区、风速小的巷道等易积存瓦斯的地点,生产过程中应重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三、预防引燃引爆瓦斯的措施 (一)预防电火花引燃引爆瓦斯措施 1.井下机电设备根据使用地点不同,选用了矿用一般型和防爆型设备,通讯设施采用本安型。 2.井下电器设备搬迁、维修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第四百四十五条规定。 3.坚持对电气设备和电缆的检查、调整。检查、调整的规定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第四百九十条。 4.井下电缆按《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要求选型。 (1)井下选用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的阻燃电缆,非固定敷设的高低压电缆,采用符合MT818标准的橡套软电缆。 (2)严禁采用强行送电的方法寻找电缆故障。 (4)对使用在易砸、易崩、易挤、易压环境中的电缆,设置安全保护措施并定期检测绝缘电阻和损伤情况。

2013年度瓦斯治理技术方案

瓦斯治理技术方案编制人:杨林 编制日期:2012年12月25日

目录 1.0矿井基本情况简述..................................................................................... - 0 - 2.0成立瓦斯管理小组..................................................................................... - 1 - 3.0“一通三防“管理制度 ............................................................................ - 2 - 3.1.通风管理制度 ....................................................................................... - 2 - 3.2.0巷道贯通通风管理制度 ................................................................. - 4 - 3.3.0盲巷通风管理制度........................................................................... - 6 - 3.4.0局部通风机管理制度...................................................................... - 7 - 3.5.0测风制度 ............................................................................................. - 8 - 3.6.0矿井风量管理制度........................................................................... - 9 - 3.7.0防瓦斯............................................................................................... - 10 - 3.7.1.0瓦斯检查制度 ....................................................................... - 10 - 3.7.2.0瓦斯报表审批制度.............................................................. - 13 - 3.8、防煤尘............................................................................................... - 13 - 3.9.0防灭火............................................................................................... - 15 - 3.9.1.防灭火管理责任制度............................................................. - 15 - 3.9.2.0 防灭火装备管理制度 ........................................................ - 16 - 3.9.2. 4.矿井反风装置每季度检查一次,每年进行一次反风演 习。....................................................................................................... - 17 - 3.9.3.0日常防火管理制度.............................................................. - 17 - 3.9. 4.0防止自然发火管理制度 ..................................................... - 18 - 3.9.5.0井下预防自然发火的技术措施规定 ............................. - 19 - 3.9.6.0自然发火事故管理及处理措施....................................... - 19 -

煤矿瓦斯治理方案措施

大溪沟煤矿瓦斯治理方案措施目录 前言3 一、瓦斯治理原因3 二、指导思想3 三、瓦斯治理基本目标4 四、瓦斯治理基本原则4 五、瓦斯治理目标5 六、瓦斯治理范围及治理重点5 七、瓦斯治理主要依据6 第一章矿区概述7 第一节概述7 一、企业发展概况7 二、矿井进三年安全情况概述7 三、交通位置8 四、矿区范围8 第二节开采技术条件8 一、水文地质情况概况8 二、可采煤层及储量8 三、煤层三性鉴定情况17 第二章矿井开拓开采现状18

第一节矿井开拓开采概况18 一、开拓开采布置18 二、采煤方法18 三、采煤工艺19 第二节主要生产系统概况19 一、矿井通风19 二、运输系统19 三、排水系统20 四、供电系统20 五、防尘系统21 六、通讯系统22 七、监测监控系统22 八、瓦斯抽放系统23 第三节矿井“一通三防”存在的主要问题24 一、通风系统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24 二、防尘供水系统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24 三、防灭火系统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24 四、瓦斯抽放系统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25 第四节其它相关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25 一、固定通讯25 二、压风系统26

三、供电系统26 第三章瓦斯治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7 第一节瓦斯治理的必要性27 第二节瓦斯治理可行性27 第三节瓦斯治理的主要内容28 第四章瓦斯治理方案29 第一节通风系统治理方案29 一、采掘部署合理29 二、通风可靠30 三、通风设施及降低风阻、防止漏风的措施31 第二节防尘供水系统治理方案32 第三节防灭火系统治理方案33 第四节瓦斯抽放治理方案34 一、瓦斯抽采目的34 二、抽采瓦斯方法35 第五节其它安全技术措施47 一、[换行]安全监控监测方面的措施47 二、矿井通风管理措施47 三、排放瓦斯措施49 第六节其它相关系统治理方案51 一、通讯系统主要治理方案5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