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八、蟾蜍的观察与解剖
- 格式:ppt
- 大小:1.42 MB
- 文档页数:40
一、实验目的1. 观察蟾蜍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2. 掌握蟾蜍的解剖方法;3. 了解蟾蜍的生理功能。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蟾蜍、解剖刀、解剖剪、解剖针、生理盐水、棉签、解剖盘、显微镜等;2. 实验仪器:解剖显微镜、解剖台、实验台、记录本等。
三、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1)将蟾蜍放在解剖盘内,用棉签蘸取生理盐水湿润蟾蜍的皮肤,使其更容易剥离;(2)将蟾蜍放入解剖显微镜下,观察其整体形态,记录下主要部位。
2. 蟾蜍外部形态观察(1)头部:观察蟾蜍头部的形态,记录下眼睛、鼻孔、口裂、颌齿、舌、耳等部位;(2)躯干部:观察蟾蜍躯干部的形态,记录下四肢、背部、腹部、皮肤、脊椎等部位;(3)尾部:观察蟾蜍尾部的形态,记录下尾部长度、尾鳍等部位。
3. 蟾蜍内部结构观察(1)皮肤:观察蟾蜍皮肤的构造,记录下皮肤层次、腺体等;(2)肌肉:观察蟾蜍肌肉的分布和特点,记录下肌肉类型、起止点等;(3)骨骼:观察蟾蜍骨骼的构造,记录下骨骼类型、骨节、关节等;(4)消化系统:观察蟾蜍消化系统的组成,记录下口腔、咽、食道、胃、肠、肝脏、胆囊、胰腺等;(5)呼吸系统:观察蟾蜍呼吸系统的组成,记录下鼻腔、咽、气管、支气管、肺等;(6)循环系统:观察蟾蜍循环系统的组成,记录下心脏、血管、淋巴管等;(7)泌尿系统:观察蟾蜍泌尿系统的组成,记录下肾脏、输尿管、膀胱等;(8)生殖系统:观察蟾蜍生殖系统的组成,记录下雄性生殖器官和雌性生殖器官。
4. 蟾蜍生理功能观察(1)运动:观察蟾蜍的运动方式,记录下跳跃、爬行、游泳等;(2)呼吸:观察蟾蜍的呼吸方式,记录下肺呼吸和皮肤呼吸;(3)摄食:观察蟾蜍的摄食过程,记录下捕食方式、消化过程等;(4)排泄:观察蟾蜍的排泄过程,记录下肾脏、输尿管、膀胱等器官的功能。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蟾蜍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较为完整,各器官功能正常;2. 蟾蜍的解剖方法简单易行,操作过程顺利;3. 蟾蜍的生理功能观察结果与理论相符。
解剖蟾蜍的实验报告解剖蟾蜍的实验报告一、引言蟾蜍是一种常见的两栖动物,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地。
由于其生活习性与人类相近,成为了许多科学研究的对象。
本实验旨在通过解剖蟾蜍,深入了解其内部结构和器官功能,为我们对这一物种的认识提供更多的细节。
二、实验方法本次实验使用的蟾蜍为实验室中饲养的成年蟾蜍。
在实验开始前,我们首先对实验器材进行消毒处理,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然后,将蟾蜍放置在特制的解剖盘中,用绳索固定住,以防止其在解剖过程中的移动。
接下来,我们使用解剖刀和镊子等工具,逐步剖开蟾蜍的皮肤和内脏,直至完全暴露腹部和内脏器官。
三、解剖结果1. 皮肤和骨骼系统蟾蜍的皮肤呈现出光滑而湿润的特点,具有很强的透气性。
在解剖过程中,我们观察到蟾蜍的皮肤下有一层薄薄的肌肉组织,这是蟾蜍的运动系统之一。
此外,蟾蜍的骨骼系统由一系列的骨骼组成,它们相互连接形成了蟾蜍的骨架,为其提供了支撑和保护。
2. 消化系统蟾蜍的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肠和肝脏等器官。
我们注意到蟾蜍的口腔内有一对锐利的上颌骨和下颌骨,它们能够帮助蟾蜍捕食和咀嚼食物。
食道连接着口腔和胃,将食物从口腔传送到胃中。
胃是消化系统中的重要器官,它通过分泌胃液来分解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肠道则负责吸收和消化食物中的养分。
此外,肝脏是蟾蜍体内最大的器官之一,它在消化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代谢和排毒作用。
3. 呼吸系统蟾蜍的呼吸系统由肺和皮肤组成。
在解剖过程中,我们观察到蟾蜍的肺位于腹腔内,呈现出泡沫状的结构。
蟾蜍通过肺吸入空气,将氧气吸收到血液中,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此外,蟾蜍的皮肤也能够进行呼吸,尤其在水中生活时更为重要。
4. 循环系统蟾蜍的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
我们发现蟾蜍的心脏位于胸腔内,由三个心房和一个心室组成。
心脏通过收缩和舒张来推动血液循环,将氧气和养分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
蟾蜍的血液呈现出红色,它通过血管系统流动,为身体提供所需的氧气和养分。
四、讨论与结论通过对蟾蜍的解剖,我们深入了解了其内部结构和器官功能。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蟾蜍的解剖结构,熟悉蟾蜍的内部器官位置和形态。
2. 掌握蟾蜍解剖的基本操作方法,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能力。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蟾蜍一只2. 实验器材:解剖盘、解剖剪、镊子、解剖针、解剖刀、解剖镜、解剖盐水、生理盐水、解剖胶、剪刀、手术刀、注射器、解剖针、解剖图谱等。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1)将蟾蜍放入解剖盘中,用解剖剪剪开蟾蜍的皮肤,暴露出肌肉层。
(2)用解剖剪剪开肌肉层,暴露出内脏器官。
2. 解剖蟾蜍(1)头部解剖:观察头部各器官的位置和形态,包括脑、眼、鼻、耳、口腔等。
(2)颈部解剖:观察颈部各器官的位置和形态,包括甲状腺、甲状旁腺、咽、食管等。
(3)胸部解剖:观察胸部各器官的位置和形态,包括心脏、肺、胸腺等。
(4)腹部解剖:观察腹部各器官的位置和形态,包括肝脏、胃、肠、胰腺、脾、肾脏等。
(5)四肢解剖:观察四肢各器官的位置和形态,包括骨骼、肌肉、血管、神经等。
3. 内脏器官的观察(1)心脏:观察心脏的位置、形态、颜色和结构,区分心房和心室。
(2)肺:观察肺的位置、形态、颜色和结构,了解肺的通气功能。
(3)肝脏:观察肝脏的位置、形态、颜色和结构,了解肝脏的代谢和解毒功能。
(4)胃:观察胃的位置、形态、颜色和结构,了解胃的消化功能。
(5)肠:观察肠的位置、形态、颜色和结构,了解肠的消化吸收功能。
(6)肾脏:观察肾脏的位置、形态、颜色和结构,了解肾脏的排泄功能。
4. 收尾工作(1)将蟾蜍内脏器官分类整理,用解剖胶固定。
(2)将蟾蜍解剖图谱贴在解剖盘上,对照图谱进行观察。
(3)填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结果。
四、实验结果1. 蟾蜍头部各器官位置和形态清晰,包括脑、眼、鼻、耳、口腔等。
2. 蟾蜍颈部各器官位置和形态明显,包括甲状腺、甲状旁腺、咽、食管等。
3. 蟾蜍胸部各器官位置和形态明显,包括心脏、肺、胸腺等。
4. 蟾蜍腹部各器官位置和形态明显,包括肝脏、胃、肠、胰腺、脾、肾脏等。
蟾蜍的解剖一、目的与要求1、认识蟾蜍的内部结构,从而了解两栖纲动物的一般特征;2、学习解剖动物的方法,进而了解动物体各器官系统的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二、材料与用具活蟾蜍、蟾蜍皮肤横切制片、解剖蜡盘、手术刀、中、小镊子、解剖针、玻璃针、大、小剪刀、骨剪、棉花、棉线、镜头纸、显微镜。
三、实验操作及观察(一) 外形观察取活体蟾蜍(Bufo bufo)观察,蟾蜍体分为头、躯干和四肢;体表皮肤裸露,具有疣状突起。
1.头部:具有一对大而突出的眼,具有上、下眼睑及瞬膜;眼前有成对的外鼻孔,鼻孔具有鼻瓣;眼后有鼓膜;鼓膜背侧隆起为耳腺(毒腺)(图70)。
2.躯干:颈部不明显,躯干背腹扁。
3.四肢:前肢四指,雄蟾蜍第1~3指基部有黑色椭圆形婚疣,交配时用于抱雌,后肢五趾;后肢比前肢长,适于跳跃。
处死之前可观察蟾蜍背侧两腿基部有一对后淋巴心在微微跳动(图71),淋巴心属淋巴系统。
(二) 处死:1. 穿刺法,即用解剖针从蟾蜍的枕骨大孔插入,破坏其延脑致死。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左手执蟾蜍,以左手食指与中指夹住蟾蜍两前肢,用第四指与小指夹住两后肢,拇指在二毒腺之间(即头与脊柱交界处)按压可感知该处有一凹陷,即枕骨大孔,然后用拇指按住头,右手执解剖针由此孔插入3~4mm后,将针尖向前插入颅腔,并用针搅动破坏其脑,然后将针抽回, 再由枕骨大孔处向后插入脊柱神经管,并搅动破坏脊髓,直到后肢僵直,而后又下垂瘫软为止。
如一次未能处死,重复以上过程。
2. 麻醉过量法处死。
配置10 g/L MS-222(鱼安宁)的水溶液,将蟾蜍放入其中10-15分钟即可麻醉致死。
(三) 内部解剖及观察将蟾蜍处死后放在解剖蜡盘中,用剪刀沿腹壁中线稍偏右侧剪开腹壁,向前剪至肩带,向两侧拉开体壁,用大头针固定在蜡盘上,观察如下主要器官系统(图72)。
1.循环系统:(1) 心脏:位于体腔的前端,肝的腹面,被包围在具有两层囊壁的围心囊中,与体腔完全隔离。
心脏可分为以下四部分:①心室:一个,圆锥形,壁较厚。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蟾蜍的解剖结构,掌握蟾蜍的内部器官及其功能。
2. 学习解剖技能,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蟾蜍属于两栖动物,其解剖结构具有典型的两栖动物特征。
通过解剖蟾蜍,可以了解其内部器官的分布、形态和功能,以及不同器官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实验材料1. 活蟾蜍1只2. 解剖器械:解剖剪、镊子、解剖针、解剖盘、解剖刀、眼科剪、剪刀、缝线等3. 解剖试剂:生理盐水、10%福尔马林、75%酒精、棉球、纱布等四、实验步骤1. 处死蟾蜍:将蟾蜍放入麻醉缸中,用乙醚麻醉约20分钟,待蟾蜍失去反应后,用解剖剪从蟾蜍的腹部正中线剪开,使腹部皮肤与内脏分离。
2. 解剖头部:用解剖剪剪开颅骨,暴露大脑和脑干。
观察大脑的形态和分布,辨认脑神经。
剪开颅骨,取出大脑和脑干,用生理盐水冲洗。
3. 解剖躯干部:用解剖剪剪开胸腔和腹腔,观察心脏、肺、肝脏、脾脏、胃、小肠、大肠、肾脏、膀胱、生殖器官等器官的形态和分布。
4. 解剖四肢:用解剖剪剪开四肢的皮肤和肌肉,观察骨骼、肌肉、血管、神经等结构的分布。
5. 解剖内脏:用解剖剪剪开内脏器官,观察其内部结构和功能。
6. 解剖脊柱:用解剖剪剪开脊柱,观察脊髓、神经根的分布。
7. 观察和记录:在解剖过程中,观察各个器官的形态、大小、颜色、质地等特征,并做好记录。
8. 实验结束:将蟾蜍的器官放入10%福尔马林中固定,待固定后进行观察和绘图。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头部:蟾蜍的头部扁平,略呈三角形,吻端稍尖。
口宽大,横裂型,由上下颌组成。
上颌背侧前端有1对外鼻孔,外鼻孔外缘具鼻瓣。
眼大而突出,生于头的左右两侧,具上、下眼睑,下眼睑内侧有一半透明的瞬膜。
眼后侧隆起为蟾蜍特有的耳后腺。
2. 躯干部:蟾蜍的躯干部分为胸腔和腹腔。
胸腔内有心脏、肺、肝脏、脾脏等器官。
腹腔内有胃、小肠、大肠、肾脏、膀胱、生殖器官等器官。
3. 四肢:蟾蜍的四肢分为上肢和下肢。
蟾蜍解剖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对蟾蜍的解剖,了解蟾蜍的内部结构、生理特征以及器官功能。
实验材料•活蟾蜍•解剖刀•剪刀•手套•镊子•实验台纸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将实验台纸铺在解剖台上,穿戴好手套。
2.拿起一只活蟾蜍,将其放在解剖台上。
3.用镊子夹住蟾蜍的前肢,用剪刀小心地剪断骨骼连接,将前肢从躯干上分离。
4.重复第3步,剪下后肢。
5.将剪刀沿着蟾蜍的腹部切开,小心不要伤到内脏器官。
6.用手指或镊子轻轻撑开腹部切口,以便观察内部器官。
7.大致观察蟾蜍的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以及生殖系统。
8.小心取出蟾蜍的心脏,观察心脏的结构。
9.取出蟾蜍的肺部,观察肺部的结构。
10.仔细观察蟾蜍的肝脏、胃、肠道等消化系统器官。
11.观察蟾蜍的泌尿系统,包括肾脏和膀胱等器官。
12.最后,总结蟾蜍的解剖结构和器官功能。
实验结果通过对蟾蜍的解剖,我们观察到以下结果:1.蟾蜍的消化系统包括胃、肠道和肝脏。
胃用于储存和消化食物,肠道用于吸收养分,肝脏则参与代谢和排泄过程。
2.蟾蜍的循环系统包括心脏和血管。
心脏是一个均匀、灰白色的有节奏的肌肉器官,用于泵送血液循环,维持生命活动。
3.蟾蜍的呼吸系统包括肺部和呼吸道。
肺部呈球状,用于气体交换,吸入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4.蟾蜍的泌尿系统包括肾脏和膀胱。
肾脏负责排除体内代谢废物和调节水分平衡,在膀胱中储存尿液。
5.蟾蜍的生殖系统包括雄性和雌性生殖器官。
雄性有睾丸和精巢,雌性有卵巢和子宫。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蟾蜍的解剖结构和器官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蟾蜍的解剖结构与人类和其他脊椎动物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些差异,例如呼吸方式、皮肤呼吸和水分吸收等特点。
蟾蜍的解剖实验为我们深入了解脊椎动物的内部构造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和途径。
注意:在进行动物解剖实验时,应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和动物保护法律法规,尊重动物的生命权益。
解剖蟾蜍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解剖蟾蜍
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解剖活体蟾蜍,深入了解其形态特征、
生命机能和器官结构,并为后续的生物学学习和实验打下基础。
实验方法:
1. 实验前将蟾蜍置于冰箱内,使其处于昏迷状态,然后立刻将
其取出,迅速进行解剖操作。
2. 将蟾蜍依次浸泡在70%的酒精中,然后在解剖台上进行操作。
3. 先切开蟾蜍的腹部,在用剪刀切开心肺区域,暴露出其内脏
器官。
4. 依次解剖出其心脏、肺、肝、胃、肾等重要器官,并通过放
大镜查看其结构特征和生命机能。
实验结果:
经过仔细的解剖操作,我们成功地获取了蟾蜍的各种内脏器官,并在放大镜下查看了它们的结构特征。
首先,我们发现蟾蜍的(organs)拥有(feature),(organs)
与(organs)的相互作用能够实现(function)。
同时,我们还观
察到蟾蜍的(organs)有(feature),其在(function)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另外,通过实验,我们还对蟾蜍的解剖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我们了解到了其(organs)的相关知识,包括其(feature)、(structure)和(function)。
此外,我们还了解到了蟾蜍的(organs)在生物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加深了对蟾蜍内脏器官结构、生命机能和解剖知识的认识。
取得了丰富的实验经验,这些经验将对今后的生物研究和实验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尤其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应该始终尊重动物的生命和利益,用科学严谨的方式开展实验工作,保证实验工作的合法性和伦理性。
解剖蟾蜍实验报告解剖蟾蜍实验报告引言:蟾蜍是一类古老而神秘的动物,具有丰富的生物学研究价值。
通过解剖蟾蜍,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其生理结构和功能,进一步探索生命的奥秘。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蟾蜍的解剖,揭示其内部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为生物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一、实验材料和方法1. 实验材料:本次实验使用的材料为新鲜的蟾蜍标本、解剖工具(手术刀、剪刀、镊子等)、解剖台和实验手套。
2. 实验方法:(1)准备工作:将蟾蜍标本放置在解剖台上,戴上实验手套,准备解剖工具。
(2)外部解剖:首先,仔细观察蟾蜍的外部特征,包括皮肤、四肢、头部等。
然后,使用手术刀小心地切开蟾蜍的皮肤,剪开腹部,暴露内部器官。
(3)内部解剖:在剖开蟾蜍的腹部后,使用镊子和剪刀等工具,逐层剥离和移除内脏器官,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等。
(4)观察和记录:对每个解剖步骤进行观察和记录,包括器官的形态、颜色、大小等。
二、实验结果和讨论1. 外部解剖结果:通过外部解剖,我们可以观察到蟾蜍的皮肤呈现出光滑而湿润的特征,具有保护内部器官的作用。
四肢结构发达,适应于跳跃和游泳等活动。
头部具有扁平的形状,眼睛突出,嘴巴宽大,适应于捕食昆虫。
2. 内部解剖结果:(1)消化系统:蟾蜍的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肠等器官。
通过解剖,我们可以观察到蟾蜍的口腔内有舌头和牙齿,用于捕食和咀嚼食物。
胃部呈扁平状,用于消化食物。
肠道较长,有助于吸收养分。
(2)呼吸系统:蟾蜍的呼吸系统由肺和皮肤组成。
肺位于腹腔内,通过肺泡进行气体交换。
蟾蜍的皮肤也具有呼吸功能,可以通过皮肤吸收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
(3)循环系统:蟾蜍的循环系统包括心脏和血管。
心脏位于胸腔内,由三个心房和一个心室组成。
通过解剖,我们可以看到心脏有规律地跳动,将氧气和养分输送到全身各个器官。
(4)泌尿系统:蟾蜍的泌尿系统由肾脏和尿液排泄器官组成。
肾脏位于腹腔内,通过滤过和排泄的方式,清除体内废物和多余的水分。
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对蟾蜍内部结构的解剖观察,了解蟾蜍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排泄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等器官系统的结构特点,掌握蟾蜍内部解剖方法。
二、实验材料1.蟾蜍1只2.解剖盘1个3.解剖剪1把4.解剖镊子1把5.解剖针1根6.解剖刀1把7.生理盐水适量8.棉球若干9.解剖显微镜1台三、实验步骤1.蟾蜍的麻醉和处死将蟾蜍放入装有乙醚棉球的标本瓶中,观察蟾蜍呼吸减慢,直至完全停止。
用解剖剪剪断蟾蜍的头部,处死蟾蜍。
2.蟾蜍的体表解剖(1)观察蟾蜍的体表特征,如皮肤、眼睛、四肢等。
(2)剪开蟾蜍的腹面皮肤,暴露内脏器官。
3.蟾蜍的消化系统解剖(1)观察蟾蜍的口腔,了解其牙齿和舌的分布。
(2)剪开蟾蜍的咽部,观察咽壁和食道。
(3)剪开蟾蜍的胃,观察胃的形态和胃壁的皱襞。
(4)剪开蟾蜍的小肠,观察小肠的形态和绒毛。
(5)剪开蟾蜍的大肠,观察大肠的形态和盲肠。
4.蟾蜍的呼吸系统解剖(1)观察蟾蜍的鼻孔,了解其呼吸方式。
(2)剪开蟾蜍的喉头,观察喉头和气管的连接。
(3)剪开蟾蜍的肺,观察肺的形态和支气管的分布。
5.蟾蜍的循环系统解剖(1)观察蟾蜍的心脏,了解心脏的形态和心房、心室的分布。
(2)剪开心脏,观察心脏内部的瓣膜和血管。
(3)观察蟾蜍的动脉和静脉,了解其分布和功能。
6.蟾蜍的排泄系统解剖(1)观察蟾蜍的肾脏,了解肾脏的形态和肾单位的分布。
(2)剪开肾脏,观察肾小球、肾小管和集合管。
(3)观察蟾蜍的输尿管和膀胱,了解其形态和功能。
7.蟾蜍的生殖系统解剖(1)观察蟾蜍的生殖器官,了解其形态和功能。
(2)剪开生殖器官,观察生殖细胞和生殖管道。
8.蟾蜍的神经系统解剖(1)观察蟾蜍的大脑、小脑和脑干,了解其形态和功能。
(2)剪开大脑,观察大脑的内部结构和神经纤维的分布。
(3)剪开小脑和脑干,观察其内部结构和神经纤维的分布。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蟾蜍的消化系统:蟾蜍的消化系统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盲肠。
蟾蜍解剖实验报告蟾蜍解剖实验报告蟾蜍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两栖动物,其解剖实验是生物学教学中常见的一项实践活动。
通过解剖蟾蜍,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它们的内部结构和器官功能,从而加深对生命科学的理解。
本报告将详细描述蟾蜍解剖实验的过程和观察结果,并探讨其中的一些重要发现。
实验开始前,我们首先观察了蟾蜍的外部形态特征。
蟾蜍通常具有扁平的身体,呈椭圆形状,皮肤光滑而湿润。
它们的四肢短而有力,适合在水中和陆地上移动。
此外,蟾蜍的嘴巴宽大,上颌骨骨质发达,适应于捕食昆虫等小型动物。
在解剖过程中,我们首先进行了蟾蜍的腹部切开。
切开后,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蟾蜍的内脏器官。
蟾蜍的消化系统由口腔、食道、胃、肠和肛门组成。
我们观察到蟾蜍的口腔内有一对颚骨,它们的作用是帮助蟾蜍捕捉猎物。
食道连接口腔和胃,胃则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
蟾蜍的肠道相对较长,这是为了更好地吸收养分。
此外,我们还发现了蟾蜍的肝脏和胰腺,它们在消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接下来,我们观察了蟾蜍的呼吸系统。
蟾蜍的呼吸通过皮肤和肺部进行。
它们的皮肤非常薄而富有弹性,可以通过皮肤吸收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
此外,蟾蜍的肺部位于腹腔内,是它们主要的呼吸器官。
肺部表面有许多细小的气囊,这增加了气体交换的表面积,使得蟾蜍能够更有效地进行呼吸。
在解剖实验中,我们还仔细观察了蟾蜍的循环系统。
蟾蜍的心脏位于胸腔内,由三个腔室组成:两个心房和一个心室。
蟾蜍的心脏是一个泵,通过收缩和舒张的动作将血液推送到全身。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血液在心脏中的流动,这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蟾蜍的循环系统。
此外,在解剖实验中,我们还观察到了蟾蜍的神经系统和生殖系统。
蟾蜍的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组成。
脑位于头部,负责接收和处理外界信息。
脊髓则负责传递神经信号。
蟾蜍的生殖系统由雄性和雌性生殖器官组成,它们分别负责产生精子和卵子。
通过这次解剖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蟾蜍的内部结构和器官功能,对生命科学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蟾蜍的解剖及循环系统的观察王超雄131140009一:实验目的1)熟练掌握“双毁髓”手术技术2)熟练使用解剖器械3)游离蟾蜍心脏,辨别与心脏相连的血管,双穿线备用4)分析心脏传导系和起搏点;学习斯氏结扎1,斯氏结扎2二:实验原理1) 蟾蜍的心脏由两心房、一心室组成;具有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循环途径;幼体期只有一心房和一心室。
成体心脏的位置后移,由紧挨头部腹面后移至胸腔,外包围心膜。
心房出现分隔,形成左右心房,由静脉窦、心房、心室、动脉圆锥组成,窦房间、房室间、心室与动脉圆锥之间都有孔和瓣膜。
2)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都具有自动节律性,但各部位的自律性高低不同。
哺乳动物窦房结的自律性最高,它自动产生兴奋并依次通过心房优势传导通路、房室交界区、房室束、浦肯野氏纤维和心室肌,使整个心脏兴奋,表现出统一的收缩和舒张。
由于窦房结是控制整个心脏活动的部位,故称为心脏起搏点。
其他自律组织受窦房结的控制而不能表现出自动节律性,称为潜在起搏点(异位起搏点)。
当窦房结的兴奋不能下传时,潜在起搏点的自律性就表现出来,使心脏产生异位节律。
蛙属于两栖类动物,其心脏的正常起搏点是静脉窦,它产生的兴奋传到心房、心室而引起收缩。
用结扎不同部位的方法,可观察蛙心的正常起搏点和心脏不同部位自律性的高低。
三:实验动物与器械实验动物:蟾蜍(每人一只)实验器械:解剖盘、毁髓针、剪刀、镊子、大头针、丝线、任氏液四:实验过程1)取蟾蜍一只,用双毁髓法破坏蟾蜍的脑和脊髓,使其仰躺在解剖盘上,用大头针固定四肢。
2)用镊子夹起腹部皮肤,用剪刀小心剪开,用剪刀剪开体腔,将腹壁向两侧分开,暴露心脏。
3)用眼科剪依心轴方向小心剪开心包膜,完全暴露心脏。
仔细辨认心脏结构和主要血管。
4)观察并记录心脏跳动频率,并观察静窦脉、心房和心室三者收缩的时间顺序。
5)斯氏第一结扎:用眼科镊经主动脉下方穿一丝线,提起蟾蜍心尖,在心脏背面认准窦房结沟结扎以阻断窦房兴奋传播。
观察心脏跳动有无变化。
动物学实验八-蟾蜍的解剖培训课件xx年xx月xx日•实验目的和准备•蟾蜍解剖基础知识•蟾蜍解剖操作流程目录•蟾蜍骨骼系统观察与绘图•实验结果与讨论•安全防护与环保意识•课程回顾与预习01实验目的和准备实验目的掌握蟾蜍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特征通过解剖观察,使学生了解蟾蜍的各个器官和系统的形态、位置和功能,提高学生对动物身体结构的认识。
学习动物解剖的基本技术和方法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动物解剖的基本技术和方法,包括手术器械的使用、解剖步骤的设计和操作要领等。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通过实验操作和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准备若干只蟾蜍、解剖盘、解剖器械、生理盐水、棉球、镊子、手术刀、手术剪、止血钳等。
实验准备实验材料选择一个安静、通风良好、光线适宜的实验室或教室作为实验场地,确保室内温度适宜、无尘土和异味。
实验场地准备动物学实验教程或相关教材,以便学生在实验前了解实验目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实验教材实验设备与器材解剖器械包括手术刀、手术剪、镊子、止血钳等,用于进行解剖操作。
解剖盘用于放置解剖的蟾蜍和器材,可用搪瓷盘或塑料盘代替。
生理盐水用于清洗蟾蜍的伤口,保持其身体湿润,同时可注入其体内以保持其生命活动正常。
其他器材包括计时器、称量纸、量筒等,根据实际需要选用。
棉球用于擦拭蟾蜍表面和进行止血等操作。
02蟾蜍解剖基础知识蟾蜍是一种两栖动物,其解剖结构具有典型的特点。
蟾蜍的外形和内部器官位置与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有很大差异。
蟾蜍解剖概述蟾蜍内脏器官位置和功能泌尿系统包括肾、输尿管和膀胱。
循环系统包括心脏、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呼吸系统包括口、喉、气管、肺和皮肤。
蟾蜍内脏器官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等。
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肠和泄殖腔。
蟾蜍的骨骼系统由头骨、脊柱、胸骨、肋骨和四肢骨组成。
蟾蜍的肌肉系统由背肌、腹肌、四肢肌和内脏肌组成,主要通过肌肉收缩实现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