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油罐火灾爆炸事故案例分析-PPT精选文档-PPT文档资料
- 格式:pptx
- 大小:3.25 MB
- 文档页数:84
化工厂火灾事故案例PPT化工厂火灾事故案例PPT是一份非常重要的文档,它记录了历史上发生的一些化工厂火灾事故,以及对这些事故的调查和分析。
这份文档对于化工行业和企业管理人员来说都非常有参考价值,可以帮助他们了解火灾事故的成因和预防措施,从而增强安全意识,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以下是几个化工厂火灾事故案例和它们所带来的教训:1.台州捷成化工厂爆炸火灾事故:2019年3月21日,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捷成化工有限公司发生爆炸火灾事故,导致6人死亡,30人受伤,大量有毒气体和化学物质泄漏。
经调查,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企业违反国家规定,未按照标准建设管理储罐区和运输管道,管理不到位,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教训:企业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的安全生产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管,对重点部位实行严格的封闭管理,及时处理安全隐患,切实保障员工和周边居民的生命安全。
2.爆炸性气体泄漏引发化工厂火灾事故:2016年12月2日,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化工厂发生爆炸性气体泄漏引发火灾事故,致使9人死亡,18人受伤。
经调查,事故起因是企业违法违规生产,对压力容器制造、运输、堆放和使用等过程中的安全管理不到位,造成气体泄漏,最终引发火灾。
教训:化工企业必须加强安全防范意识,严格遵守压力容器安装及运输标准,在容器的设计、制造、运输、安装、使用等方面加强安全监管和管理。
3.火灾事故引发化学品泄漏:2013年4月20日,河南省安阳市北关区一家化工厂发生火灾事故,导致大量化学品泄漏,造成7人死亡,128人受伤。
初步调查发现,该企业没有生产许可证,生产过程中存在伪造检测报告、投机取巧、违规存放等问题。
教训:化工企业应当对化学品配制、储存、运输、使用等环节进行全面管理,加强相关人员安全教育和培训,避免违法生产、低价投标、商家坑蒙拐骗等问题的发生。
通过以上三个案例,我们不难看出化工厂火灾事故的危害性和可怕程度,我们不能因为盲目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安全生产,化工企业必须认真遵守相关安全规定,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和管理水平,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安全生产双赢的局面。
全国范围石化企业火灾爆炸事故案例汇总讲解案例一:上海某石油化工公司炼油厂液化气爆炸一、事故概况及经过1988年10月22日凌晨,上海某石油化工公司炼油厂小凉山球罐区发生液化气爆燃事故,死亡25人,烧伤17人,直接经济损失9.8万余元。
10月21日23时40分,该厂在三区14号球罐开阀放水,违反操作规程,没切换开关,阀门全部打开,致使液化气随水外溢达9.7吨,通过污水池扩散到罐区西墙外,与工棚明火相遇,在连续沉闷的爆炸声中,南北350米、东西250米的地带燃起熊熊大火。
毗邻球罐区的10多间简易工棚代为灰烬,围墙内建筑受到破坏,变压器、电缆、电讯仪表等严重损坏,变电室房顶开裂,一扇铁门飞出60多米远。
二、事故原因分析这是一起违章操作,纪律松驰,管理混乱,领导上的官僚主义引起的重大责任事故。
班长在接到门岗保安人员发现异常气味的报告后麻痹大意,保安队书记、保卫科、值班室等接到门岗电话后不及时处理,贻误了时机。
当班的7个工人中,3个拨葱做饭,后又有2人关门睡觉。
球罐区民工安炉灶,各级领导熟视无睹,无人制止。
案例二:某石化公司炼油厂储油罐爆炸起火一、事故概况及经过1993年10月21日18时15分,南京某石化公司炼油厂油品分厂罐区发生爆炸,引起310号油罐燃烧,造成2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约39万元。
1993年10月21日13时许,某石化公司炼油厂油品分厂半成品车间工人黄某某在当班期间,发现310号油罐油面高度已达14.21米,接近警戒高度14.30米,黄马上向该厂总调度进行了报告,并向总调度请示310号油罐汽油调合量。
根据总调度的指示,黄某某进入罐区将油切换至304号油罐。
13时30分许,黄在给31O号油罐作汽油调合流程准备时,本应打开310号罐D400出口阀门,却误开了311号油罐D400出口阀门。
15时许,黄开启11A号泵欲对310号油罐进行自循环调合,由于错开了311号B400出口阀门,实际上此时310号油罐不是在自循环,而是将311号罐中的汽油抽入310号油罐。
2000年7月2日,山东省青州市潍坊弘润石油化工助剂总厂,在油罐区违章焊接作业,因未堵盲板,造成2个500m3油罐爆炸起火,10人死亡,部分操作室及管排、管架烧毁,直接经济损失200余万元。
一、事故经过2000年7月1日,为解决柴油存放一段时间后,由棕黄色变为深灰色的质量问题,厂领导决定采用临淄某个体技术人员的脱色技术,在柴油罐间加活性剂罐、混合罐、管道泵,将307号罐、308号罐的柴油,经管道泵注入混合罐,同来自活性剂罐的活性剂混合脱色后,注入204号罐储存外销。
分管生产的副厂长直接安排生产设备部牵头,由机动车间维修班负责焊接安装。
整个作业,采用先将混合罐、活性剂罐、管道泵定位后,再对接同柴油罐相连接的阀门、法兰、管道,现场进行焊接的方法。
7月2日上午,已将混合罐、活性剂罐、管道泵定位,并同308号罐对连焊接完毕,下午继续进行与204号罐的对接。
18时45分,在焊接与204号罐相接的管道时,发生爆炸,204号罐罐体炸飞,南移3.5m落下,罐内柴油飞溅着火,同时将该罐同307号罐之间的管道从307号罐根部阀前撕断,307号罐中400余吨柴油从管口喷出着火。
现场施工的10人,突然被柴油烈火掩盖,瞬间即被烧死。
307号罐在204号罐爆炸起火后45分钟,再次发生爆炸,罐底焊缝撕开12m左右,罐内剩余柴油急速涌出,着火的柴油顺混凝土地面流至附近的操作室,操作室被烧毁;流至装置管排底部,管排管架被烧塌;流至厂区大门以外,将部分大树烧死。
事故发生后,地市县及厂消防队及时赶到扑救,大火于20时45分被扑灭,没有造成罐区其他汽油、柴油罐的爆炸,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二、事故原因分析1、直接原因事故是在焊接与204号罐底部闸板阀对接的管道时发生的。
204号罐以前装过柴油,但已长时间没有使用,只是偶尔当作生产中吹扫管道时的储气罐使用。
在罐内约有15m3放不出来的柴油,阀门以上无油,有充分的挥发空间,挥发后的柴油与罐内的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