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忘记屈辱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4
不能忘记的屈辱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历史上的屈辱事件,认识到历史的重要性,增强爱国情感。
2. 培养学生分析史料、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历史素养。
3. 引导学生从历史中汲取教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鸦片战争: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签订《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进一步加深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3. 甲午中日战争:日本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签订《马关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4.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八国联军入侵中国,签订《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5. 抗日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经过艰苦斗争,取得伟大胜利。
三、教学重点:1.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事件的时间、过程和影响。
2. 抗日战争的经过、重要战役和胜利意义。
四、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从史料中分析问题,认识历史事件的本质。
2. 如何使学生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形成系统的历史观念。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历史事件的时间、过程、影响等。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史料,提出观点。
3. 比较法:让学生对比不同历史事件,发现规律。
4.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历史事件,深入剖析。
5. 情感教育法: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正确的历史观。
六、教学步骤:1. 鸦片战争:引导学生了解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分析《南京条约》对中国的影响。
2. 第二次鸦片战争:让学生通过《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了解战争的性质和结果,探讨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3. 甲午中日战争:分析《马关条约》的内容,引导学生从战争和条约中认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进程。
4.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通过《辛丑条约》的签订,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实。
不忘屈辱历史作文_六年级作文篇一:不忘屈辱历史前几天,我在闲暇之余读了一篇文章——《圆明园的毁灭》。
读完这篇文章后,我对英法联军充满了痛恨,同时也对这么一座万园之园感到很惋惜,因为我们国家昔日的壮观景象毁于一旦。
文章主要讲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毁灭的一件事。
我看了书上的插图,圆明园已经被英法联军这些强盗们销毁了,图片上画着苍茫的天空,一地的汉白玉块已经没有昔日那么辉煌了,也没有昔日那么宏伟了,更没有昔日那么如诗如画了……但是,我看着那些汉白的玉石块时,它们在我的心中还是那么精致,那么高贵,那么华丽……那些图片已经深深地烙在了我的心房上,那是一幅永不磨灭的画。
这幅画一直在我的心房上时刻提醒我不能忘记中华民族曾经历的耻辱和苦难!看着那大水法的遗址,看着那华丽而残缺的石柱,让我再次想起了那帮可恶的强盗,在我们中华民族的领土上横行霸道,为所欲为……我国的这一皇家园林,就这样被那些有着魔爪的侵略者给销毁了。
他们烧毁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破坏了我国璀璨的古代文明。
我们不应该忘记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耻辱。
圆明园是多少古代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啊!但如今的圆明园已经被那些可恶的侵略者给掠去了昔日的辉煌,我感到无比的愤怒和无限的惋惜。
篇二:不忘屈辱历史亲爱的朋友们,大家看到这么美的地方,想知道这是哪里吗?这里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也有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蓬莱仙境”……漫步园中,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对,这里就是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
接下来再看看里面收藏着的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可是,请大家记住这一天吧!1860年的10月6日,这是令所有中国人感到耻辱和愤怒的日子!这一天,英法联军侵入圆明园,把园内凡能拿走的全都洗劫一空,并说可以文明地选择自己喜欢的古董。
不能忘记的屈辱反思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不能忘记的屈辱反思
农村地区的小学生多数知道抗日战争的故事、长征的故事、英雄董存瑞的故事,但是对祖国曾经经历的山河破碎、家园被毁的近代屈辱历史和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抗争历史,重要的历史事件比较陌生,缺乏情感基础,还不具有正确全面客观地看待分析历史事件的方法和能力。
故在教学中将“山河破碎”作为突破口,通过对“祖国山河破碎”的充分认识,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一步一步由浅入深地、比较充分地知晓在清朝末期祖国山河被割让、被租借、被瓜分的史事,感受祖国领土主权丧失、山河破碎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与屈辱。
从而为本单元的学习奠定基础,注意突出主题,把握
重点,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避免由于学习内容过于繁杂,造成知识罗列的现象。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换位思考或联想。
为此可设计一个体验活动:外国列强的压迫下中国人的生活情景。
教师提供素材,创设情境,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结合从电影、电视和书籍中了解到的情况进行想象:在那样的年代老百姓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如果你是当时的一位市民,站在这公园的门口,看着这个规定,你想说点什么?如果围观的中国人上去帮助这位妇女讨回公道,可能会有什么后果?从三个不同点位的体验,充分感受中国人在自己祖国的领土上,看着外国列强为所欲为,却只能忍气吞声的屈辱。
通过联想,触动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对祖国所遭受的屈辱感到震撼,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教材内容:《不能忘记的屈辱》人教版新教材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第一课(需二个课时)教材分析:《不能忘记的屈辱》是人教版新教材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二单元“不屈的中国人”的第一课。
本单元设计是从讲述中华民族曾经经历的屈辱,让学生了解因为执政政府的无能、国家科技发展的不发达,致使国家再三的被列强侵略被迫签定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人民陷入苦难之中,祖国所受的侵略史,为列强的惨绝人寰的行为愤怒、感叹,同时激起他们的爱国意识以和学习动力,知道落后就要挨打,只有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才干不被人所欺侮,而这一切责任都在他们的肩膀上。
所以,“讲述受侵略史——了解受侵略的原因——论述自身的感受——发生共鸣,努力学习,奋发图强,把祖国建设得更强大”是这课的一个学习研究的思路。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有自身的见解,以和一定的区分客观事实的能力。
这一单元衔接前面所学,从历史角度,一个较高起点切入,把历史的严酷、凄惨与实际所连接,让学生懂得今天的一切来之不易,要从自身做起,不忘曾经的屈辱,奋发读书,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动力基础。
课前准备:(1)查询了解“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等中国遭受帝国主义侵略的史实;收集图片、文字等资料,了解中国国宝流失国外的情况。
(2)搜集9.18事变、日本731部队和南京大屠杀相关图片,文字材料。
(3)知道旧中国人民遭受帝国主义的悲惨经历。
学习目标:1、了解当时列强在侵略时所作所为。
2、体会当时侵略给国家与人民带来的巨大打击与苦难,生活陷于水深火热之中。
3、感受面对列强的入侵,中华儿女进行英勇反抗的原因4、论述自身的感受,同时知道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要更加努力,国家的发展是自身肩上的责任。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重温历史,感受当时侵略所带来的伤害与屈辱,谈自身的感受。
难点:结合实际,说说以后在学习和生活中该如何做。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活动一:破碎的山河1、图片展示我国古代的辉煌历史。
第二单元 1 《不能忘记的屈辱》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旧中国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侵略的一些史实,懂得社会制度的腐朽,经济技术的落后是要挨打的道理.2、憎恨帝国主义侵略者和旧中国的腐败统治者,激发民族自尊心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教学准备:1、搜集圆明园的烧毁前图片和烧毁后图片,制作多媒体.2、搜集与圆明园的有关的网址.教学重点:圆明园被烧对我们的启示.教学过程:一、引言导入,揭示课题师:1840年,英帝国主义用鸦片和大炮轰开了千百年闭关自守的中国大门,并于1842年强迫腐败无能的清政府签定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从此以后,大小帝国主义国家强占我国大片领土,攫取大量赔款和特权,烧杀掳掠,无恶不作,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我们中华民族的子孙,千万不能忘记那屈辱的过去.师: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我国的圆明园所遭受的劫难.【设计意图:老师通过语言,渲染了一种悲壮的气氛,为下面激发学生对帝国主义侵略者和旧中国的腐败统治者憎恨,激发民族自尊心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埋下伏笔.】二、课件展示历史上圆明园局部景观,感知圆明园的辉煌课件一:分别展示历史上的圆明园师:刚才看了历史上的圆明园图片,你能用语言描述辉煌的圆明园吗?生:(可从"金碧辉煌的宫殿"、"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等去描述.)师:圆明园不仅规模宏大,而且有许许多多的文物呢.课件二:景泰蓝麒麟、青铜鎏金塔、漆器、鎏金编钟等图片(配以文字说明).师激情小结:难怪法国大作家雨果曾这样说过:即使是把法国所有圣母院的全部宝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这个规模宏大而富丽堂皇的东方博物馆媲美.【设计意图:让学生观看圆明园局部图片,然后通过师生间的交流,使学生了解圆明园的辉煌,正是这样一座辉煌的建筑,本应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可是却成了中华民族的屈辱……起到了先抑后仰的效果.】三、上网查询辉煌时期的圆明园,感知圆明园规模的宏大师:圆明园曾被誉为"万园之园",现在请同学们上网了解,为什么圆明园被称为"万园之园".参考网址:/bj/jingdianhuizong/beijing/yuanmingyuan/200505/8953.html/bj/jingdianhuizong/beijing/yuanmingyuan/jingdianhuizong/beijing/yuanmingyuan/200505/8954.html/jingdianhuizong/beijing/yuanmingyuan/200505/8961.html/你也可以用或搜索师:请同学们用语言描述看到的圆明园,其他同学补充.生:反馈(自由回答)【设计意图:设计这个环节的目的,使充分利用网络优势,让学生自己动手.这样不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使学生的想象力更丰富.】四、播放电影片段,认识侵略者的贪婪与疯狂.师:这样一座收藏着无数奇珍异宝、堪称当时世界之最的博物馆、艺术馆现在已经是灰飞湮灭了,只剩几根柱子.她是怎样毁于一旦的呢?请看电影《火烧圆明园》——(第二部分结尾段)./movie_play/movie_play23569.htm播放电影片段,师生静静观看.师:(小组合作)同学们,看了电影,你有什么话说?在小组内尽情诉说自己的感受和体会.生:(自由发言)【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观看影片,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旧中国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侵略的一些史实,懂得社会制度的腐朽,经济技术的落后是要挨打的道理.从而憎恨帝国主义侵略者和旧中国的腐败统治者,激发民族自尊心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课文的难点得到突破.】四、总结全文,激发学生对旧中国腐朽统治者的憎恨.课件三:展示圆明园的毁灭.师:圆明园曾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但今天,它成了懦弱的标志,耻辱的象征.做为历史的见证,它教育我们要爱国,要自强.。
word资料可编辑
《不能忘记的屈辱》习题
填空题
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过去、()与(),一个国家也是如此。
2、香港被()占领,澳门被()占领。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后,实行()的政策。
3、1925年爱国人士()写的一组诗歌(),就是以拟人的手法将被外国列强夺去的七处失地——()、()、()、()、( )、( )、旅顺和大连。
4、1840年,英国对中国发动了()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
5、圆明园不仅是中国历史上最精美壮观的皇家园林,而且是世界闻名的()、(),被西方人誉为(“”)。
6、( )年()月()日,日本侵略军占领(),拉开日本侵华战争的序幕。
7、1937年12月,日军侵占南京后,进行长达六周的血腥屠杀,南京超过()军民先后被杀害。
学习参考。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一:不能忘记耻辱。
教师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不能忘记的屈辱》,让我们一起再回顾一下那一幕幕充满血泪的历史。
1、播放配乐课件《不能忘记的屈辱》。
(师:我们不能忘记一百多年前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开始了野蛮的抢掠,他们将身上缠满了织锦绸缎,帽子里放满了珍珠宝石,大口袋里装满了各色珍宝,更令人愤怒的是他们将不能带走的东西全部打碎。
最后一把大火烧毁了圆明园,大火整整持续了三天三夜,这座世界名园也在大火中化为灰烬。
(火,把耻辱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脸上,同时也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烙下了深深的仇恨);我们不能忘记1937年12月13日,日军进占南京城,对手无寸铁的南京民众进行了长达6周的大屠杀。
大街小巷都横陈被害者的尸体。
江边流水都被鲜血染成了红色。
这是一块仅四十平方米的土地,然而在这片土地下却埋着二百多具遇难者的遗骨,在这些遇难者中最小的只有3岁。
在这场惨绝人寰大屠杀中中国军民被枪杀和活埋者达30多万人。
2、思考、交流:看完这一幕幕画面我看到大家脸上都写满了沉重,你对哪副画面感受最深,最想说些什么?(提示:a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饱受苦难。
b我们要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3.教师点拨并小结:面对满目疮痍的祖国,我们中华儿女就只能任人宰割吗?不一百多年来中华儿女不怕牺牲,英勇反抗,谱写了一篇又一篇壮烈的篇章。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历史的镜头,去领略那些奋起反抗的英雄们的风采。
(板书课题: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教师导语:课前老师请同学就课本呈现的事例搜集相关的资料。
下面请同学们按照搜集到的主题材料进行小组交流。
交流时把最触动你的资料讲给大家听,其他同学在认真倾听的同时,也要发表自己的看法,好了下面我们就进行小组交流。
(学生进行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三:林则徐与虎门销烟。
教师导语:刚才小组内同学们就课前搜集到的资料进行了广泛的交流,相信现在大家一定有很多的话要说,那么我们从哪个历史事件说起呢?好我们就先从虎门销烟说起1、哪个同学对虎门销烟比较了解,先把这个历史事件讲给大家听。
《不能忘记的屈辱》最新获奖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上(下)午好!
我是×号考生。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不能忘记的屈辱》。
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7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教材是沟通教师和学生桥梁,因此我对教材做了以下分析:
《不能忘记的屈辱》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
教材围绕“国土被侵占”、“财产被掠夺”、“人民被欺凌”三个主题来建构学习的主要内容,通过图片和史实资料的大量展示,让学生认识到中国曾经遭受的帝国主义侵略罪行,体验和感受旧中国的那段屈辱历史,进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二、说学情
教学必须符合学生的天性和身心发展的规律。
我将学生的情况分析如下:
现在的学生生活在和平安宁的环境中,对于祖国屈辱的历史了解甚少,给我们的学生补上这一课非常有必要。
另外,六年级的学生心智已经较为成熟,能够对史实知识形成一定的理性认识和道德判断,更容易激发起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灵活组织教学内容,展示大量的史实资料,让学生独立思考、发表观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的教材分析以及学情的理解,我设定以下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中国曾经山河破碎、家园被劫、人民受辱的悲惨命运,树立奋发图强的爱国志向。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不能忘记的屈辱》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够说出近代中国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犯下的罪行。
2、能够说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自己的感受。
学习重点、难点:重温历史,通过了解近代中国帝国主义列强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伤害与屈辱,谈自己的感受,并结合实际能够说一说在今后学习及生活中应该如何做。
时间预设:两课时,第一课时:自主学习25分钟,对学、群学15分钟;第二课时:展示交流30分钟,反馈点拨5分钟,课堂检测5分钟。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明确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学生自学(20分钟)阅读课本30—37页,思考下面问题,并在课本上圈点批注出来:(一)破碎的山河1、1840年,哪个国家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什么条约?2、你能说一说鸦片战争是怎么一回事吗?3、说一说鸦片战争以后一百多年里,都有哪些列强强行侵占或强行租借了我国哪些地方?4、你知道闻一多“七子之歌”中的“七子”指的什么吗?5、香港和澳门都是中国的领土,他们分别在1997年和1999才回到祖国的怀抱,你知道为什么吗?(二)被掠走的中国国宝1、说一说火烧圆明园是怎么一回事。
2、说一说帝国主义列强从中过掠夺国宝的情况。
谈一谈当你看到被掠夺的国宝,我们今天却需要重金买回时的感受和心情。
(三)日本屠刀下的血泪史1、你知道“九一八”事变是怎么一回事吗?2、你还知道哪些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了那些罪行?3、你看了南京大屠杀的资料后,你想说点什么?二、自学后,对子之间、小组之间进行交流,不明白的问题相互问一问,讲一讲。
三、准备下一节课的展示第一组展示(一)破碎的山河第二组展示(二)被掠走的中国国宝第三组展示(三)日本屠刀下的血泪史其他组点评和补充第二课时一、组内展示、准备班级展示(5分钟)二、班级展示与点评(20分钟)三、反馈点拨破碎的山河:香港、澳门等地方被列强侵占或者强行租借被掠夺的国宝:精品百万件日本屠刀下的血泪史:9·18事件8·4事件南京大屠杀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努力学习奋发图强四、课堂检测(5分钟)写一写学了本节课你的感想,写在课本37页下面。
不忘屈辱历史作文作文一:不忘屈辱历史1937年8月28日,上海火车南站和往常一样,许多乘客在候车室等候列车。
这时,日本侵略军向车站投下了无数颗炸弹,顿时,火车站变成了废虚,天桥断裂了,铁轨扭曲了,残破的房屋,满地的砖瓦碎片,一片狼籍。
这时,传来一个小男孩的哭喊声,他的父母和亲人都在轰隆的一声中,被炸弹夺去了生命。
现在他已成了孤儿,今后的命运和生活不可想象。
也许在那战乱年代,不会有人理他,他将流浪街头,甚至濒临死亡,再没有机会为死去的父母报仇雪恨。
也许他会遇到好心人,把他抱回家,养育他长大。
无论他的生活怎样,对于他来说,是一个无辜的受害者,整个中国人民都是无辜的受害者。
日本侵略者烧杀掳掠,无恶不作,杀害我同胞3500多万人。
日本侵略者的罪行罄竹难书,罪恶滔天,像这样的画面不计其数。
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侵华日军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和在大屠杀中奋起抗争的我们民族的脊梁。
一位女作家说得好:忘记大屠杀,就是第二次大屠杀。
列宁告诫我们: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判。
让我们把警世的大钟撞得更响更响吧,让钟声时时唤起我们的民族精神,激励着青少年成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一代,让钟声飘洋过海,振聋发耳,以史为鉴,呼唤和平,邪恶必败,正义必胜。
中国人民,亚洲人民和世界人民决不允许被侵略、被杀戮的悲剧重演!作文二:不忘屈辱历史历史的风,吹翻起68年前的那一页。
在我的眼前,历历浮现出,那冰雪覆盖的1935年,那悲痛岁月里的冷嗖嗖的日子。
日本帝国主义大肆张开它的魔爪,伸向了我中华的心脏:华北大地;而此时,卑怯可笑的国民党政府,却居然畏于帝国主义的*威,成立伪政府,来满足一时的苟且偷安。
我感到了卖国者的卑鄙与可耻!中华民族,你,陷于内忧外困之中,你的尊严倍受挑畔,你的躯体将被蹂躏。
在这样的时刻,我们总是默默企盼:企盼奇迹诞生;在这样的时刻,我们总是默默祈祷:祈祷我们的民族,能够转危为安,能够走出泥泞与困境,驱散开这漫漫的黑云。
而让我,让我们所有中国人最感骄傲的事情是:我们从来没有失望过一次。
关于热爱祖国的演讲稿作文不能忘记的屈
辱和不幸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
面对外国列强的野蛮行径,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饶的斗争。
为了不沦为亡国奴,为了祖国的强大,一百多年来,中华儿女不怕牺牲,英勇反抗外来侵略者。
1841年5月29日,英兵到广州的三元里一带,进行骚扰,霸占民房,调戏妇女。
英军的暴行激怒了当地的居民。
为了赶走侵略军,5月30日,一场轰轰烈烈的抗英斗争展开了。
一声锣响,大约二万五千人集合在“平英团”大旗下。
不仅三元里一带的乡民,就连广州的工人也都赶来参加,浩浩荡荡,阵容甚盛。
他们用土枪、土炮、毛戈、盾牌、锄头、镰锹等,于英军英勇作战,英军惨败,6月1日,英军退出了广州。
这是一次中国人民自发组织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战斗。
同学们,现在我们这里的一切都是祖先们用鲜血换来的,我们是踏着他们的身体上来的,珍惜现在的一切,要对得起自己的祖国,自己的民族。
不忘记祖国耻辱般的历史,祖国的未来将有我们来承接。
我们的未来连接着祖国的发展,好好学习,让祖国变得更加辉煌,“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我爱祖国”,简简单单的四个字,说出了多少中华儿女的心声。
今天,耻辱和不幸已成为过去,中华民族迎来了新的辉煌。
当五星红旗再次升起,中华人民热泪盈眶,“祖国在我心中”。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到此结束!。
未来版品社六上《第四单元不能忘记的屈辱》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第四单元不能忘记的屈辱》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本单元共安排了3篇课文,《圆明园的毁灭》、《只有一个地球》、《捞月》和一个语文园地。
这一单元的学习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些屈辱事件,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对历史故事也有一定的兴趣。
但他们对近代史上的一些屈辱事件可能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补充这部分知识。
同时,学生可能对一些专业术语和历史背景知识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解释。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圆明园的历史地位,知道它的毁灭过程以及对中国和世界文化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教育学生珍惜和保护文物。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圆明园的历史地位、毁灭过程以及对中国和世界文化的影响。
2.教学难点:对圆明园毁灭的历史背景和原因的深入理解,以及对保护文物的重要性认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讲授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地图等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圆明园的历史和毁灭过程。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圆明园的图片和简介,引导学生关注圆明园的历史地位和毁灭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圆明园的毁灭过程,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3.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圆明园毁灭的原因和对中国和世界文化的影响,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4.讲授讲解教师针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讲解,深入分析圆明园毁灭的历史背景和原因,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历史。
《不能忘记的屈辱》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当时列强侵略我国时的所作所为。
2、体会当时侵略者给我们国家与人民带来的巨大打击与苦难。
3、感受面对列强的入侵,中华儿女实行英勇反抗的精神
4、阐述自己的感受,同时知道在以后的学习中应更加努力,因为国家的发展自己肩上的责任。
教学重点、难点:
重温历史,感受当时侵略者所带来的伤害与屈辱,谈自己的感受;结合实际,说说以后在学习及生活中该如何做。
教具准备:图片及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激情导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一个国家也是如此。
我们的祖国有五千年的历史,让我们通过一个短片来看看它的成长。
(展示相关图片或播放视
频)
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祖国拥有过辉煌,也蒙受了很多耻辱,例如:国土被强行租借,被强取豪夺,四散飘零。
这样的耻辱,我们怎能忘记呢?下面学习:不能忘记的耻辱(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以及教师激情的语言,渲染一种悲壮的气氛,为下面激发学生对帝国主义侵略者和旧中国的腐败统治者憎恨,激发民族自尊心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埋下伏笔。
)
活动一、鸦片的危害(板书)
1.(出示图片:海洛因)同学们你们理解这是什么吗?对。
这就是我们现在社会上存有的毒品,俗称白粉。
2.对于它你知道些什么?是的。
我们来看一组图片。
(1)因吸毒倾家荡产;(2)因吸毒走上犯罪的道路;
(3)因吸毒危害下一代;(4)因吸毒丧失生命。
3.毒品只会使人丧失理智,不能自拔,最终走向毁灭的道路。
你们知道吗?其实这些毒品有个祖先,瞧(出示图)这就是鸦片。
说说看,它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外表艳丽)
4.当这些鸦片在1819年大量进入中国,这小小的鸦片却使我们蒙受了一段屈辱的历史。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鸦片的背后都隐藏着一段怎样的历史吧。
我们先来听一个发生在1838年,鸦片横行时代的故事吧!(播放视频:中国老百姓受鸦片危害的情景)边听边思考:你从中知道了些什么?
5.交流:你从中知道了些什么?
6.是啊,这仅仅一个缩影。
不过,在当时整个社会上又有多少人在吸食鸦片?又会导致多少个家庭破裂啊?我们来看两张统计表。
(出示统计表。
)
7.你了解到什么?只要跟鸦片沾上边,不管你是什么身份最终都会失去一切,更严重的会失去祖国。
既然知道它的危害,为什么当时还有那么多人要吸食鸦片呢?首先这些鸦片来自哪里?(英国)
8.英国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资料。
9.交流:它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10.贪婪的英国人使得中国的鸦片数量在短时间内急速增长。
这样的变化会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什么?
11.大家想一想:假如政府官员吸食了鸦片会怎样?假如保家卫国的士兵吸食了鸦片会怎样?
12.鸦片的危害那么大,不过为什么当时还有那么多人要吸食鸦片呢?我们再来看段资料,你来分析一下。
13.鸦片一下子使得英国的鸦片贩子变成了百万富翁,不过中国人民却深受其害。
多么令人心痛啊!还有更令人心痛的!当时代的腐败的清政府,签订了多少条卖国求荣的条约啊!(出示P50《南京条约》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大量的资料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帝国主义侵略者贪婪、狠毒,以及清政府统治者的腐败无能。
)
14.面对这些你想说些什么?狡猾的英国人仅仅是想从中国赚得银两吗?显而易见,不是!他们是想来夺取我们最宝贵的东西啊!我们真想大声呼喊:醒来吧!中国人民!醒来吧!中华民族!醒来吧!中华巨龙!
15.日益泛滥的鸦片,关系到国家的兴亡,以前是这样,放在今天也同样是这样。
现在,虽然鸦片已经乔装打扮,甚至演变出很多徒子徒孙,但是,现在人们的眼睛是雪亮的,我们一一来揭穿他们的罪恶面目吧!
16.面对这些恶魔,现在我们又应该作些什么呢?
17.同学们说得多好呀!毒品就像豺狼虎豹,面对毒品我们一定要说不。
只有拒绝毒品,我们的生命才会更美丽,我们的国家才会更辉煌。
活动二、火烧圆明园
我们的国土被外国列强所瓜分,随着他们的铁蹄的践踏,很多珍贵的、世间罕见的国宝也被他们所掠夺,说说你所知道的事件。
1.图片展示历史上圆明园局部景观,感知圆明园的辉煌。
师:看了历史上的圆明园图片,你能用语言描述辉煌的圆明园吗?
(生根据图片描述。
)
师:圆明园不但规模宏大,而且有许很多多的文物呢。
2.出示景泰蓝麒麟、青铜鎏金塔、漆器、鎏金编钟、十二生肖铜兽头等图片。
小结:难怪法国大作家雨果曾这样说过,即使是把法国所有圣母院的全部宝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这个规模宏大而富丽堂皇的东方博物馆媲美。
3.播放电影片段,理解侵略者的贪婪与疯狂。
师:这样一座收藏着无数奇珍异宝、堪称当时世界之最的博物馆、艺术馆现在已经是灰飞湮灭了,只剩几根柱子。
她是怎样毁于一旦的呢?请看电影《火烧圆明园》。
师:同学们,看了电影,你有什么话说?在小组内尽情诉说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观看影片,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旧中国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侵略的一些史实,懂得社会制度的腐朽,经济技术的落后是要挨打的道理。
从而憎恨帝国主义侵略者和旧中国的腐败统治者,激发民族自尊心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小结:圆明园曾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但今天,它成了懦弱的标志,耻辱的象征。
作为历史的见证,它教育我们要爱国,要自强。
活动三、历史记录回放
1.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不平等条约的资料。
2.出示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感受不平等之处:
(1)赔款金额多:加一加,算一算,并与当时清朝政府的财政总收入实行对比。
(2)割地面积大:四人小组合作,在清朝疆域图上画出被帝国主义列强割占的领土。
3.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平等条约?
4.总结反问,领悟“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