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水电站[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4
三峡水利枢纽三峡水利枢纽(Three Gorges Hydro Projeot) 开发和治理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
位于中国长江干流三峡中的西陵峡,坝址在湖北省宜昌市三斗坪,距三峡出口南津关38km,在已建的葛洲坝水利枢纽上游40km,是开发和治理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巨大的综合效益,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
简称三峡工程。
规划概要枢纽控制流域面积100万km2,占长江流域面积的56%。
坝址处多年平均流量14300m3/s,实测最大洪水流量71100m3/s,历史最大洪水流量105000m3/s,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量5.3亿t。
坝区地壳稳定,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
坝址区河谷开阔,谷底宽约1000m,河床右侧有中堡岛,将长江分为大江和后河。
两岸谷坡平缓,冲沟发育,岩石风化层较厚。
坝址基岩为坚硬的前震旦纪闪云斜长花岗岩,强度高,断层不发育,裂隙规模较小,以陡倾角为主,微风化和新鲜岩体的透水性微弱。
坝址具备修建高坝的良好地质条件。
中国对兴建三峡水利工程的设想和探索由来已久。
早在20世纪初,孙中山先生曾提出开发三峡水力资源的设想。
1944年中国资源委员会与美国垦务局的萨凡奇,J.L.博士等协作进行了建坝方案的研究,提出了在南津关建坝的扬子江三峡计划初步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展了三峡工程建设的前期工作,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做了大量的勘测、科研和规划设计工作。
1986年原水利电力部组织各方面专家对三峡工程的可行性进行论证,认为三峡工程对长江中游防洪的作用不可代替,发电、航运效益巨大,移民及环境问题可以妥善解决,应早日兴建。
根据论证成果,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于1989年提出三峡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经国务院审查后,于1992年4月3日在第7届全国人大第5次会议上审议通过,将兴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方案的要点是,合理选择枢纽工程规模和确定水库正常蓄水位。
三峡工程介绍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简称三峡工程,是中国长江中上游段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项目。
分布在中国重庆市到湖北省宜昌市的长江干流上,大坝位于三峡西陵峡内的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并和其下游不远的葛洲坝水电站形成梯级调度电站。
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建设的最大型的工程项目,而由它所引发的移民、环境等诸多问题,使它从开始筹建的那一刻起,便始终与巨大的争议相伴。
地位:是南水北调的一部分和重点工程。
施工工期:三峡工程分三期,从1994年开工,到2009年竣工,总工期17年。
综合效益:1、防洪三峡大坝建成后,将形成巨大的水库,滞蓄洪水,使下游荆江大堤的防洪能力,由防御十年一遇的洪水,提高到抵御百年一遇的大洪水,防洪库容在73—220亿立方米之间。
如遇1954年那样的洪水,在堤防达标的前提下,三峡能减少分洪100—150亿立方米,荆江至武汉段仍需分洪350—400亿立方米。
如遇1998年洪水,可有效防御。
2、发电三峡水电站是世界最大的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820万千瓦。
这个水电站每年的发电量,相当于4000万吨标准煤完全燃烧所发出的能量。
装机(26+6)×70万(1820万+420万)千瓦,年发电846.8(1000)亿度。
主要供应华中、华东、华南、重庆等地区。
3、航运三峡工程位于长江上游与中游的交界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对上可以渠化三斗坪至重庆河段,对下可以增加葛洲坝水利枢纽以下长江中游航道枯水季节流量,能够较为充分地改善重庆至武汉间通航条件,满足长江上中游航运事业远景发展的需要。
通航能力可以从现在的每年1000万吨提高到5000万吨。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在养殖、旅游、保护生态、净化环境、开发性移民、南水北调、供水灌溉等方面均有巨大效益。
综合评价:三峡工程在工程规模、科学技术和综合利用效益等许多方面都堪为世界级工程的前列。
她不仅将为我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还将为世界水利水电技术和有关科技的发展作出有益的贡献。
三峡电站的基本情况简述三峡水电站,即,又称。
中国境内的长江段与下游的构成梯级电站。
三峡水电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建设最大型的工程项目。
而由它所引发的移民搬迁、环境等诸多问题,使它从开始筹建的那一刻起,便始终与巨大的争议相伴。
三峡水电站的功能有十多种,航运、发电、种植等等。
三峡水电站1992年获得中国批准建设,1994年正式动工兴建,2003年六月一日下午开始蓄水发电,于2009年全部完工。
[1]?机组设备主要由德国(VOITH)公司、(GE)公司、德国(SIEMENS)公司组成的VGS联营体和法国(ALSTOM)公司、瑞士ABB公司组成的ALSTOM联营体提供。
它们在签订供货协议时,都已承诺将相关技术无偿转让给中国国内的电机制造企业。
三峡水电站的输变电系统由中国负责建设和管理,预计共安装15回500千伏高压输电线路连接至各区域电网。
三峡水电站大坝高程185米,蓄水高程175米,水库长2335米,总投资954.6亿元人民币,安装32台单机容量为70万千瓦的水电机组。
三峡电站最后一台水电机组,2012年7月4日投产,这意味着,装机容量达到2240万千瓦的三峡水电站,2012年7月4日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和生产基地。
建设过程选址枢纽控制流域面积100万km2,占长江流域面积的56%。
坝址处多年平均流量14300m3/s,实测最大洪水流量71100m3/s,历史最大洪水流量105000m3/s,多年平均悬移质年输沙量5.3亿t。
坝区地壳稳定,地震基本烈度Ⅵ度。
坝址区河谷开阔,谷底宽约1000m,河床右侧有中堡岛,将长江分为大江和后河。
两岸谷坡平缓,冲沟发育,岩石风化层较厚。
坝址基岩为坚硬的前震旦纪闪云斜长花岗岩,强度高,断层不发育,裂隙规模较小,以陡倾角为主,微风化和新鲜岩体的透水性微弱。
坝址具备修建高坝的良好地址条件。
三峡大坝的选址最初有、、三斗坪等多个候选坝址。
最终选定的三斗坪坝址,位于水电站上游38千米处,地势开阔,地质条件为较坚硬的花岗岩,地震烈度小。
三峡水电站建设成果及应用三峡水电站是中国最大的水电站之一,位于长江上游的湖北省宜昌市。
它是中国现代化水利工程的代表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投资最多的水利工程之一。
本文将介绍三峡水电站的建设成果及应用。
首先是三峡水电站的建设成果。
三峡水电站是中国政府为了解决长江流域洪水问题、发展可再生能源而进行的重点工程。
它于1994年开工建设,经过17年的建设,2012年正式投入运行。
这座水电站由一个混凝土大坝、六座水轮发电机组和一座船闸组成。
大坝总长约2.3公里,高约185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混凝土大坝。
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达到了22500兆瓦,年平均发电量约为1000亿千瓦时。
三峡水电站的建成,带来了许多显著的应用成果。
首先是解决了长江流域的洪水问题。
三峡水电站具有洪水调节功能,可以调节长江流域洪峰流量,减轻洪水灾害。
大坝坝顶设有23座泄洪孔和32座泄洪闸门,能够有效控制和分散洪峰流量,保护下游地区。
其次,三峡水电站能够发电,为中国电力供应做出重要贡献。
水轮发电机组采用水轮发电技术,以水能为动力驱动发电机运转。
每年,三峡水电站能够发电约1000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2.64亿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72亿吨。
这对于中国的能源结构调整、减少污染物排放有着重要意义。
此外,三峡水电站也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建设水电站期间,许多建筑企业、机械工程企业等从事水电站建设相关的产业链受益。
水电站建成后,其旅游功能逐渐展现,成为热门旅游景点之一,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这为当地的旅游业带来了很大的发展机遇,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另外,三峡水电站还带来了生态环境的改善。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采取了各种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保护了三峡地区的生态环境。
同时,水电站运行过程中,通过有效的排污处理和环境监测,减少了对水质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这对于长江流域的生态系统保护有着积极的意义。
总的来说,三峡水电站的建设成果及应用包括解决洪水问题、发电、促进经济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三峡水电站地理考点1、基本概况地理位置:中国湖北省宜昌市三斗坪镇建设工期:一期:1993年至1997年,以大江截流为标志,工程工期为5年。
二期:1998-2003年,实现水库蓄水至135m、船闸试通航及左岸首批机组开始投入运行,工程工期为6年。
三期:2004-2009年,全部竣工,工程工期为6年。
枢纽组成:大坝、水电站厂房、通航建筑物、茅坪溪防护工程获得荣誉: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是世界上最大的电站,世界上历时最长的水利工程,三峡工程泄洪闸是世界上泄洪能力最大的泄洪闸,是世界上防洪效益最为显著的水利工程,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难度最高的升船机。
三峡水电站区位:位于第二、第三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
位于花岗岩地区,地质条件稳定。
2、功能与效益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作为世界装机容量最大的水利枢纽,其功能具有综合性,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灌溉、旅游等多方面效益。
功能:其一:防洪,有效地控制长江上游洪水,经三峡水库调蓄,可使荆江河段防洪标准由现在的约1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
其二:发电。
三峡水电站总装机容量1820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846.8亿千瓦时。
它将对华东、华中和华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减少环境污染起到重大的作用。
其三:航运显著改善宜昌至重庆660公里的长江航道,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港。
航道单向年通过能力可由现在的约1000万吨提高到5000万吨,运输成本可降低35-37%。
3、影响与评价在对于有利的一面而言,除了其本身的功能所发挥的水利效益以外,还有旅游、提供就业岗位等社会效益。
而对于不利的一面,容易引发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和地震,还容易出现异常天气,下游降水减少。
生态灾害方面,会导致物种多样性减少,水质污染、泥沙淤积。
什么是三峡电站?三峡电站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装机容量最大、发电量最多的水电站,也是中国在黄河以南地区建设的最大电源和最大工程之一。
三峡电站建设于长江上,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湖南省岳阳市和重庆市万州区的交界处。
该电站建设总投资达到了1800亿元,建设工期长达17年,从2003年开始正式运营,至今已经满足了中国广大地区的电力需求。
一、三峡电站的背景自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电力需求急剧增加,因此中国政府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了三峡电站的建设。
当时,三峡电站的建设遭遇了很多的争议和反对,但在经过各方面的考量和权衡之后,中国政府最终决定建设该电站,以满足中国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
二、三峡电站的特点1.规模庞大三峡电站由三座大坝组成,总长度达到了2.3公里,高度达到了185米。
电站的装机容量达到了2.2亿千瓦,年发电量可达到847亿千瓦时。
这样的规模已经超过了美国胡佛水坝,成为全球水电站中的巨无霸。
2.节能环保三峡电站建成后,每年可以减少发电煤耗约11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亿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24万吨,可谓是一项非常节能环保的工程。
3.防洪效果三峡电站的建设也能够对长江的防洪效果带来不小的提升。
建成后,每年可减少洪峰流量约14万立方米/秒,防洪效果非常显著。
同时,也能够对该地区采取一定的梯级水利开发。
三、三峡电站的影响1.经济发展三峡电站的建设不仅满足了中国电力的需求,同时也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该地区因为电力供给充足和坝区环境优美,吸引了众多的外来游客,开发了不少旅游资源。
2.生态环境三峡电站建成后,对当地的水文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需要通过合理的生态维护来减少对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
同时,也应该通过科学的水资源调控来满足不同地区的用水需求。
4.社会影响三峡电站的建设对当地的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提高了当地居住和生产的环境,同时,也促进了各行各业的发展,带动了就业和经济的增长。
三峡的资料1. 简介三峡位于中国长江的中游,是世界上规模最大、装机容量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之一。
它由三峡大坝、五级船闸和一系列辅助工程组成。
三峡大坝不仅是一座水电站,也是一座防洪工程,它的建设对中国的能源开发、洪水控制、水运和旅游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2. 历史背景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就开始研究在三峡建设水利枢纽的可行性。
然而,由于技术条件和经济因素限制,该项目直到90年代末才开始实施。
1994年,中国政府正式启动了三峡工程的建设,最终在2003年完成主体工程。
3. 工程规模三峡大坝•高度:181米•长度:2,309米•宽度:115米•耗资:约2400亿元人民币船闸数量•一级船闸:五级,每级10000吨级•二级船闸:28个•三级船闸:17个4. 功能与作用水电发电三峡大坝的主要功能之一是发电。
它共设有34台发电机组,装机容量达到22500兆瓦。
每年预计可发电量达到创纪录的1千亿千瓦时,为中国的能源供应做出了巨大贡献。
防洪作为一项重要的防洪工程,三峡大坝有助于减少长江流域的洪水灾害。
大坝下游有5级船闸,可以调节水位,以保障下游地区的安全。
水运三峡船闸的建设为长江航运提供了便利条件。
大坝的通航能力,使得大型船只可以直接通过船闸,减少了船舶在通行过程中的等待和转运时间。
这也对长江沿岸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旅游三峡大坝及其周边景区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游客可以观赏到壮观的风景,还可以体验三峡游船巡游长江的乐趣。
此外,游客还可以参观三峡博物馆和中国三峡移民纪念馆,了解工程的背景和建设过程。
5. 社会与环境影响三峡工程的建成对中国的社会和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社会影响三峡工程改善了长江流域的水资源利用状况,提供了可靠的能源供应和交通运输条件,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工程的完成还有助于减少洪水灾害,保护了沿岸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环境影响然而,三峡工程也带来了一些环境问题。
大坝建设和水库蓄水导致了大面积的土地淹没和生态系统破坏,造成了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和水土流失的问题。
三峡水电站[资料]水力发电站定义水力发电站是利用水位差产生的强大水流所具有的动能进行发电的电站基本原理水力发电就是利用水力(具有水头)推动水力机械(水轮机)转动,将水能转变为机械能,如果在水轮机上接上另一种机械(发电机)随着水轮机转动便可发出电来,这时机械能又转变为电能。
水力发电在某种意义上讲是水的势能变成机械能,又变成电能的转换过程。
将水能转换为电能的综合工程设施。
又称水电厂。
它包括为利用水能生产电能而兴建的一系列水电站建筑物及装设的各种水电站设备。
利用这些建筑物集中天然水流的落差形成水头,汇集、调节天然水流的流量,并将它输向水轮机,经水轮机与发电机的联合运转,将集中的水能转换为电能,再经变压器、开关站和输电线路等将电能输入电网。
有些水电站除发电所需的建筑物外,还常有为防洪、灌溉、航运、过木、过鱼等综合利用目的服务的其他建筑物。
这些建筑物的综合体称水电站枢纽或水利枢纽分类方法水电站有各种不同的分类方法。
按照水电站利用水源的性质,可分为三类。
?常规水电站:利用天然河流、湖泊等水源发电;?抽水蓄能电站:利用电网中负荷低谷时多余的电力,将低处下水库的水抽到高处上水库存蓄,待电网负荷高峰时放水发电,尾水至下水库,从而满足电网调峰等电力负荷的需要;?潮汐电站:利用海潮涨落所形成的潮汐能发电。
按照水电站对天然水流的利用方式和调节能力,可以分为两类。
?径流式水电站:没有水库或水库库容很小,对天然水量无调节能力或调节能力很小的水电站;?蓄水式水电站:设有一定库容的水库,对天然水流具有不同调节能力的水电站。
在水电站工程建设中,还常采用以下分类方法。
?按水电站的开发方式,即按集中水头的手段和水电站的工程布置,可分为坝式水电站、引水式水电站和坝,引水混合式水电站三种基本类型。
这是工程建设中最通用的分类方法。
?按水电站利用水头的大小,可分为高水头、中水头和低水头水电站。
世界上对水头的具体划分没有统一的规定。
有的国家将水头低于 15m作为低水头水电站,15,70m为中水头水电站,71,250m为高水头水电站,水头大于250m时为特高水头水电站。
988亿千瓦时的发电量相当于武汉市两年半的用电量(武汉市一年用电量为350亿千瓦时左右)。
三峡电站全年累计发电988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4900多万吨原煤消耗,减少近一亿吨二氧化碳排放。
如果每千瓦时电能对GDP的贡献按10元计算,三峡电站全年发出的清洁电能,相当于为国家带动创造了近一万亿元财富。
这也为国家“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注入了强大动力。
三峡水电站2014年发电量988亿千瓦时首次居全球首位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2012年7月4日,三峡水电站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水力发电站和清洁能源生产基地。
第一张世界上最大水电工程:三峡大坝(总括三峡工程发展历程)三峡水利枢纽位于长江西陵峡中段,坝址在湖北宜昌三斗坪。
三峡工程从最初的设想、勘察、规划、论证到正式开工,经历了75年。
在这漫长的梦想、企盼、争论、等待相互交织的岁月里,三峡工程载浮载沉,几起几落。
在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20世纪90年代,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庄严表决,三峡工程建设正式付诸实施。
1919年,孙中山先生首倡三峡建坝,并邀请世界知名水利专家萨凡奇(John Lucian Sovage)来华考察。
1956年,毛泽东主席再次提出建设三峡工程构想,写下著名诗句《水调歌头·游泳》。
~年~,修建葛洲坝水电站,作为三峡水电站的实验性工程。
1993年,通过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查,三峡工程建设进入正式施工准备阶段。
1997年三峡工程大江截流的成功,标志着三峡工程第一阶段的预期建设目标圆满实现,开始转入第二阶段的工程建设。
2003年三峡工程在修建大坝左岸同时开始实施水库移民建设工程,同年7月左岸电站开始并网发电。
2006年三峡大坝全线建成。
2007年2月28日,三峡右岸下游围堰成功爆破,。
(这个应该标志着三峡大坝的全面建成)第二张:孙中山首倡三峡建坝: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刚结束,孙中山便希望利用西方战时的工业设备和科学技术发展中国实业。
我国最大的水电站是哪个三峡水电站是我国最大的水电站,即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又称三峡工程。
中国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长江西陵峡段与下游的葛洲坝水电站构成梯级电站。
三峡水电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建设最大型的工程项目。
而由它所引发的移民搬迁、环境等诸多问题,使它从开始筹建的那一刻起,便始终与巨大的争议相伴。
三峡水电站的功能有十多种,航运、发电、种植等等。
三峡水电站,位于中国重庆市到湖北省宜昌市之间的长江干流上。
大坝位于宜昌市上游不远处的三斗坪,并和下游的葛洲坝水电站构成梯级电站。
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建设最大型的工程项目。
而由它所引发的移民搬迁、环境等诸多问题,使它从开始筹建的那一刻起,便始终与巨大的争议相伴。
三峡水电站的功能有十多种,航运、发电、种植等等。
1992年4月3日,全国人大七届五次会议以1767票赞同、171票反对、664票弃权、25人未按表决器近三分之一的人反对或者弃权的结果,通过了《长江三峡工程决议案》,1994年正式动工兴建,2003年开始蓄水发电,2009年全部完工。
三峡水电站大坝高程185米,蓄水高程175米,水库长2335米,总投资954.6亿元人民币,安装32台单机容量为70万千瓦的水电机组。
三峡电站最后一台水电机组,2012年7月4日投产,这意味着,装机容量达到2240万千瓦的三峡水电站,2012年7月4日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水力发电站和清洁能源生产基地。
三峡水电开发是中国可持续发展,尤其是清洁能源开发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截至2012年年底,三峡累计发电量6291亿千瓦时。
按中国目前平均发电能耗每千瓦时约300克标准煤(供电煤耗330克标准煤,2011年数据[3])计算,三峡工程的水电部分累计节煤超过2亿吨,累计减排二氧化碳(CO2)5.5亿吨以上,相当于1.5亿吨碳当量。
如果未建三峡工程,而以现有基于化石燃料的最优火电技术满足同等电力需求,则会每年新增二氧化碳排放约8500万吨。
三峡工程简介三峡工程全称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整个工程包括一座混凝重力式大坝,泄水闸,一座堤后式水电站,一座永久性通航船闸和一架升船机。
三峡工程建筑由大坝、水电站厂房和通航建筑物三大部分组成。
大坝坝顶总长3035米,坝高185米,水电站左岸设14台,左岸12台,共表机26台,前排容量为70万千瓦的小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1820千瓦时,年发电量847亿千瓦时。
三峡工程分三期,总工期18年。
一期5年(1992一1997年),主要工程除准备工程外,主要进行一期围堰填筑,导流明渠开挖。
修筑混凝土纵向围堰,以及修建左岸临时船闸(120米高),并开始修建左岸永久船闸、升爬机及左岸部分石坝段的施工。
目前一期工程在1997年11月大江截流后完成,长江水位从现在68米提高到88米。
己建成的导流明渠,可承受最大水流量为2万立方米/秒,长江水运、航运不会因此受到很大影响。
可以保证第一期工程施工期间不断航。
二期工程6年(1988-2003年),工程主要任务是修筑二期围堰,左岸大坝的电站设施建设及机组安装,同时继续进行并完成永久特级船闸,升船机的施工,2003年6月.大坝蓄水至35米高,围水至长江万县市境内。
张飞庙被淹没,长江三峡的激流险滩再也见不到,水面平缓,三峡内江段将无上、下水之分。
永久通航建成启用,同年左岸第一机组发电。
三期工程6年(2003一2009年).本期进行的右岸大坝和电站的施工,并继续完成全部机组安装。
届时,三峡水库将是一座长远600公里,最宽处达2000米,面积达10000平方公里,水面平静的峡谷型水库。
水库平均水深将比现在增加10一100米。
最终正常冬季蓄水水位为海拨175米,夏季考虑防洪,海拨可以在145米左右,每年将有近30米的升降变化,水库蓄水后,坝前水位提高近100米,其中有些风景和名胜古迹会受一些影响。
二期工程结束,张飞庙将被淹没:2006年水位提高到156米,屈原祠的山门将被淹没;2009年大坝竣工,再经过三年时间,即到2012年,最终坝上水位海拔高度将达175米,水位实际提升110米,回水将上溯650公里,直至重庆境内,现有的旅游景点基本可保存到2003年二期工程结束。
三峡资料简介三峡,位于中国长江中游幅员辽阔的地区,是中国最大的水利工程。
三峡区域包括长江干流的一段,起于重庆市奉节县华蓥山东麓的白帝城水库,止于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的葛洲坝水库,总长约193公里。
三峡地区是世界自然遗产地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资源。
历史背景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面临着水电资源的短缺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国政府开始筹备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1964年,中国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准了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标志着这项宏伟工程正式启动。
工程规模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三峡大坝、三峡船闸和三峡电站。
三峡大坝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混凝土大坝,高度约为181米,长度约为2.3公里。
三峡船闸是世界最大的船闸,可以容纳大型货运船只通过。
三峡电站是由32台发电机组组成的,总装机容量达到22500兆瓦,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
工程影响三峡工程的建设对当地环境和居民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由于大坝的蓄水,上游地区出现了新的湖泊,大片的土地被淹没,许多村庄不得不迁徙或被废弃。
同时,三峡电站的建设也对水生态系统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然而,三峡工程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好处。
首先,它为中国提供了丰富的水电资源,解决了水电紧缺问题。
其次,三峡工程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推动了经济的增长。
此外,三峡工程还起到了防洪的作用,减轻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灾风险。
文化价值除了水利功效,三峡地区还拥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三峡地区是中国重要的文化发祥地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民俗风情。
例如,瞿塘峡、白帝城等景点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此外,三峡还有一些具有独特韵味的民间艺术,如巫山山歌和巫山大鼓等。
这些艺术形式反映了长江流域的文化多样性和独特魅力。
旅游资源三峡被誉为中国最美的风景,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旅游景点包括三峡大坝、三峡瞿塘峡、巫山等。
游客可以乘船游览长江,欣赏壮美的峡谷风光,体验独特的岸上文化。
三峡水电站[资料]
水力发电站
定义
水力发电站是利用水位差产生的强大水流所具有的动能进行发电的电站
基本原理
水力发电就是利用水力(具有水头)推动水力机械(水轮机)转动,将水能转变为机械能,如果在水轮机上接上另一种机械(发电机)随着水轮机转动便可发出电来,这时机械能又转变为电能。
水力发电在某种意义上讲是水的势能变成机械能,又变成电能的转换过程。
将水能转换为电能的综合工程设施。
又称水电厂。
它包括为利用水能生产电能而兴建的一系列水电站建筑物及装设的各种水电站设备。
利用这些建筑物集中天然水流的落差形成水头,汇集、调节天然水流的流量,并将它输向水轮机,经水轮机与发电机的联合运转,将集中的水能转换为电能,再经变压器、开关站和输电线路等将电能输入电网。
有些水电站除发电所需的建筑物外,还常有为防洪、灌溉、航运、过木、过鱼等综合利用目的服务的其他建筑物。
这些建筑物的综合体称水电站枢纽或水利枢纽
分类方法
水电站有各种不同的分类方法。
按照水电站利用水源的性质,可分为三类。
?常规水电站:利用天然河流、湖泊等水源发电;?抽水蓄能电站:利用电网中负荷低谷时多余的电力,将低处下水库的水抽到高处上水库存蓄,待电网负荷高峰时放水发电,尾水至下水库,从而满足电网调峰等电力负荷的需要;?潮汐电站:利用海潮涨落所形成的潮汐能发电。
按照水电站对天然水流的利用方式和调节能力,可以分为两类。
?径流式水电站:没有水库或水库库容很小,对天然水量无调节能力或调节能力很小的水电站;?蓄水式水电站:设有一定库容的水库,对天然水流具有不同调节能力的水电站。
在水电站工程建设中,还常采用以下分类方法。
?按水电站的开发方式,即按集中水头的手段和水电站的工程布置,可分为坝式水电站、引水式水电站和坝,引水混合式水电站三种基本类型。
这是工程建设中最通用的分类方法。
?按水电站利用水头的大小,可分为高水头、中水头和低水头水电站。
世界上对水头的具体划分没有统一的规定。
有的国家将水头低于 15m作为低水头水电站,15,70m为中水头水电站,71,250m为高水头水电站,水头大于250m时为特高水头水电站。
中国通常称水头大于70m为高水头水电站,低于30m为低水头水电站,30,70m为中水头水电站。
这一分类标准与水电站主要建筑物的等级划分和水轮发电机组的分类适用范围,均较适应。
?按水电站装机容量的大小,可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水电站。
各国一般把装机容量5000kW以下的水电站定为小水电站,5000,10万kW为中型水电站,10万,100万kW为大型水电站,超过100万kW的为巨型水电站。
中国规定将水电站分为五等,其中:装机容量大于75万kW为一等
〔大(1)型水电站〕,75万,25万kW为二等〔大(2)型水电站〕,25万,2.5万kW为三等〔中型水电站〕,2.5万,0.05万kw为四等〔小(1)型水电站〕,小于0.05万kW为五等〔小(2)型水电站〕;但统计上常将1.2万kW以下作为小水电站。
重要意义
中国经济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工业现代化进程加快
资源和环境制约趋紧,能源供应出现紧张局面,生态环境压力持续增大。
据的同时,
此,加快西部水力资源开发、实现西电东送,对于解决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能源短缺问题、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另外,大力发展水电事业将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对于推进地方农业生产、提高农民收入,加快脱贫步伐、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水电开发通过投资拉动、税收增加和相关服务业的发展,将把地方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以此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形成支撑力强的产业集群,有力促进地方经济的全面发展。
实例
三峡水电站
三峡工程枢纽布置
大坝拦河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轴线全长2309.47米,坝顶高程185米,最大坝
高181米。
泄洪坝段位于河床中部,前缘总长483米,设有22个表孔和23个泄洪深孔,其中深
孔进口高程90米,孔口尺寸为7×9米;表孔孔口宽8米,溢流堰顶高程158米,表孔
和深孔均采用鼻坎挑流方式进行消能。
电站坝段位于泄洪坝段两侧,设有电站进水口。
进水口底板高程为108米。
压力输
水管道为背管式,内直径12.40米,采用钢衬钢筋混凝土联合受力的结构型式。
校核洪
水时坝址最大下泄流量102500立方米/秒
水电站水电站采用坝后式布置方案,共设有左、右两组厂房。
共安装26台水轮
发电机组,其中左岸厂房14台,右岸厂房12台。
水轮机为混流式,机组单机额定容量
70万千瓦。
右岸山体内留有为后期扩机(6台,总容量 420万千瓦)的地下电站
位置。
其进水口已经建成。
通航建筑物通航建筑物包括永久船闸和升船机,均位于左岸山体内。
永久船闸为双
线五级连续梯级船闸。
单级闸室有效尺寸为280×34×5米(长×宽×坎上最小水深),
可通过万吨级船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