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和中国道路
- 格式:ppt
- 大小:4.06 MB
- 文档页数:19
1. ①“中国梦”记录着中华民族从饱受屈辱到赢得独立解放的非凡历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随着另一场梦的破碎产生的。
长期以来,中华文明以其独有的特色和辉煌走在了世界文明发展的前列,为世界文明进步作出过巨大的贡献。
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随着近代工业革命脚步的加快,中国很快落伍了。
固步自封的封建统治者仍然沉浸在往日的辉煌所造就的梦想之中,等待着“万国来仪”。
不料,等来的却是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等来的却是亡国灭顶之灾。
1840年爆发的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不但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也打碎了“天朝之梦”。
从此,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一系列的侵略战争接踵而至,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被迫签订,中华民族遭受的屈辱与苦难世所罕见。
这证明了一个铁律:落后就会挨打,生存必须自强。
中华民族犹如一头沉睡的雄狮。
在唤醒中华民族萌发出中国梦的过程中,无数仁人志士屡踣屡起,不懈探索奋斗。
真正把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带上实现“中国梦”的人间正道的,是中国共产党人。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诞生之日起,就在华夏大地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在这场前无古人的伟大革命中,中国共产党从蹒跚学步的幼年迅速成长起来,经历过一次又一次血与火的考验。
从大革命失败的血雨腥风到井冈山的星火燎原,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到经过万里长征后在抗日烽火中再起,从奋起反击国民党军的全面内战到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正可谓“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1840年起,中华民族为实现中国梦,整整走过了109年,才迈出了赢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第一步。
在这一百余年的前80年间,中国人民始终在黑暗中探索。
只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奋斗,才把中国从黑暗引向了光明。
在整个中国革命中,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中国梦”牺牲了数百万优秀党员,中华民族牺牲了上千万英雄儿女,英烈们的鲜血染红了五星红旗。
对于这段历史、对于为这段历史而献身的先烈,我们要永远铭记。
实现中国梦,为什么必须坚持走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坚持走中国道路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理由:1.中国的国情和历史文化: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这影响了中国人民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走中国道路意味着充分考虑中国的国情和特点,根据中国的发展实际,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战略和路径。
这有助于确保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保护和传承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精神。
2.发展规律的探索和实践:中国的改革开放以来,通过积极实践和不断探索,形成了适合自身国情的发展经验和规律。
中国道路强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同时推进,注重人民的福祉和社会公平正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走中国道路意味着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借鉴国际上的成功经验,积累我国适合自身发展的规律,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更可行的路径。
3.自主创新与核心竞争力:走中国道路鼓励自主创新,从源头上推动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提高中国在全球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和核心竞争力。
这有助于中国摆脱技术依赖,并在关键领域取得自主创新的突破。
中国道路强调以自身力量推动发展,不能单纯依赖外部力量,这有利于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4.和平发展与国际影响力:走中国道路强调和平发展和互利共赢,倡导国际合作和多边主义。
这有助于维护国际秩序和促进地区稳定,为中国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通过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和国际事务,中国创造了更多的机会,树立了更加积极负责任的国际形象。
综上所述,坚持走中国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选择。
这意味着充分尊重和保护中国的国情和文化,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深入探索符合中国特色的发展路径。
通过自主创新和和平发展,推动中国走向全面现代化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
走中国道路能够确保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实现国家和人民的长期福祉。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读后感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读后感一、引言实现中国梦是当代中国的历史使命,而走中国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底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道路的理论体系,必须坚持和发展。
在歌颂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的我们也应深刻理解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的内涵和意义。
二、中国梦中国梦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梦想。
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和民族的兴旺发达,人民的幸福安康。
实现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是亿万人民的共同理想。
实现中国梦,必须找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中国道路走中国道路,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这条道路的本质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和平发展,坚持走和中国国情相适应的发展道路。
四、实现中国梦的必然选择中国梦的实现必须走中国道路,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是适应中国国情和符合中国人民利益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从三个层面的历史使命和现实要求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从实际出发,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推进实践,不断完善和发展的。
五、个人观点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深深理解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的重要性。
中国道路是在长期实践和不断探索中形成的,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一条成功之路。
唯有坚定不移地走中国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实现国家和民族的长治久安,才能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六、总结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要求。
走中国道路,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和平发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地位。
只有走好中国道路,实现中国梦才能更好地服务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
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的原因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的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中国道路是适合中国国情和现状的发展道路。
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广泛的地域差异以及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的大国。
在国家发展过程中,必须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探索适合自己的道路。
借鉴西方模式中的有益因素,但必须根据本土情况进行改革和创新,以实现经济、政治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其次,中国道路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成功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指导和参考,明确了中国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坚持中国道路,可以使我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克服困难和挑战,取得更好的发展。
第三,中国道路可以增强国家的自主权和独立发展能力。
中国秉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不依附于任何外部势力。
中国始终坚持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和主权,坚决捍卫国家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独立性。
走中国道路可以保持国家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有利于实现国家安全和发展的战略目标。
最后,中国道路有助于推动世界多极化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倡导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致力于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以及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都是为了推动世界的多极化和各国共同发展繁荣。
走中国道路不仅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也有助于实现全球的和平与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是基于中国国情和实际,以及中国的优势和发展需求。
坚持中国道路,不仅符合中国的核心价值观和发展目标,也有助于世界和平和全球共同发展。
中国梦与中国道路(主讲:王刚)导语:追梦的历程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随着另一场梦的破碎产生的。
长期以来,中华文明以其独有的特色和辉煌走在了世界文明发展的前列,为世界文明进步作出过巨大的贡献。
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和近代工业革命发展,中国很快落伍了。
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被打败,击破“天朝上国”迷梦。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再创中华民族新的辉煌,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以来,中华民族一切有志之士的共同信念和矢志不渝追求的目标。
【资料及图示】一、什么是中国梦?1.习近平同志四次对中国梦的表述(插入图1-5)2.中国梦的含义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
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这是目前对中国梦的权威表述。
中华民族是个有着5000年文明历史的伟大民族。
作为其载体的古代中国曾以世界上头号富强大国“独领风骚”达1500年之久。
古代中国的盛世有两个重要标识:一为疆域版图特别辽阔。
从汉武帝始,疆域版图就已经很大了。
唐朝的盛世疆域版图达1000多万平方公里。
元世祖忽必烈开辟的元帝国,其疆域版图逾越汉唐,达到古代中国的最大值,面积约为1500多万平方公里。
清康熙年间使古代中国疆域版图最后定格,共约1300多万平方公里,包括台湾和南海诸岛。
清帝国中央政府对各地的管辖权和控制力达到了封建社会的最大值。
二为对世界文明的贡献特别巨大。
16世纪以前,影响人类生活的重大科技发明约有300项,其中175项是中国人的发明。
正是这些重大的发明(包括发现),使中国的农耕、纺织、冶金、手工制造技术长期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直到18世纪末期,中国的经济规模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相当于刚刚过去的上个世纪末期美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经济总量上的比重;且对外贸易长期出超,当时西方国家中最富强的英国销往中国的商品总值,尚不足以抵消中国卖给英国的茶叶一项;全世界50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当时共有10个,中国就占了6个。
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呕心沥血、接力续写精彩纷呈的新篇章。
2013年春天,习近平总书记深情阐述、深刻论述的中国梦,成为当今中国社会的高昂旋律和精神旗帜,中国梦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具有强大的时代感召力。
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实现中国梦关键是选择正确的路径,就是要坚持中国道路。
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
实现中国梦,一定要坚持走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而形成的一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这条道路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我们必须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的合理性、发展的规律性和胜利的必然性,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二、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与指向具有一致性习近平主席明确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事实上,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是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而现代化是整体的社会变迁,具有丰富内涵,除经济现代化之外,还包括政治民主化、文化现代化、社会分化与社会整合、人的全面发展等。
这也就是说,民族伟大复兴应该是全方位的,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人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既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212014年4月下半月刊艺术文化交流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国梦”的内涵(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历程及其科学内涵从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日起,自从我们选择跟随马克思主义的脚步,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指导,选择走社会主义发展路线,中国革命的命运从此被改写。
人民成了自己命运的主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此后,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国情与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开始在探寻适合本国发展的社会主义道路上 阔步。
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里,邓小平首次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科学概念也随之而出。
党的十三大作出确认:在总结建国三十多年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形势的基础上,开始找到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这条道路后来简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十七大首次对这条道路的内涵作了明确界定和规范表述,从领导主体、历史方位、基本路线、总体布局、奋斗目标五个方面做出概括。
十八大在此基础上,对其作出了新的概括,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这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深化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我们对其科学内涵的人是推向了新境界。
(二)“中国梦”的概念背景及本质内涵十八大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了新的概括,回答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党的建设六个方面提出了新的见解。
十八大闭幕后习近平同志对十八大思想理论作了进一步发挥,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目标—“中国梦”。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现场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因为这个梦想,它是凝聚和寄托了几代中国人的一种夙愿。
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它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一种共同的期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国梦实现的途径与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依靠人民群众奋斗实现的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这一道路的主要特点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注重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核心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发展。
经济发展是基础,必须保持稳定、快速、可持续地增长,实现现代产业体系,不断优化经济结构。
同时,必须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推进法治建设,加强社会建设,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加强国家安全工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现需要通过一系列政策来推动。
例如,加强科技创新,构建以创新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共建共享经济,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加大对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帮扶力度,推进全民共享的社会保障制度等。
中国梦是以个人的梦想和国家的梦想为统一的概念,涵盖了民族独立、国家强盛、人民幸福等多个方面的共同愿望。
实现中国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目标,需要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推进来实现。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下进行。
这个总体布局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通过推进这些方面的工作,推动“十三五”规划和未来更长时间的发展目标的实现,进而最终实现中国梦的目标。
在经济建设方面,需要提高创新驱动能力,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政治建设方面,要加强党的领导,完善国家治理体系。
在文化建设方面,要推进文化软实力建设,加强传承发展中国文化。
在社会建设方面,要落实“人民至上”理念,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要加大生态环保力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国梦实现的途径与目标是紧密联系的。
在这条道路上,中国将继续坚持自己的发展道路,推动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使得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的台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中国梦”确立了根本方向和基本价值,九十余年来的中国道路又奠定了“中国梦”坚实的实践基础。
把“中国梦”、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机统一起来,既对我们坚定地走自己的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又对在我们政治话语与时俱进的同时保持意识形态的一以贯之具有极端重要的理论价值。
“中国梦”:赋予奋斗以目标与意义人奋斗总是要有目标的。
同样是做砌砖的工作,把它仅仅当做一个为砌砖而砌砖的行为和把它当做为一座宏伟大厦添砖加瓦,其精神状态截然不同;物质利益是人奋斗的原动力,但物质利益不是也不能成为人奋斗的目的与归属,“未富先奢”、“稍富便骄”背后是理想的缺失与价值的迷茫。
反过来,为目标而努力为理想而奋斗,就算再苦再累也会心甘情愿,也会义无反顾。
“中国梦”就为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民确立了这样一个目标,给我们的奋斗赋予了意义。
中国梦与中国道路中国道路反映了中国人现实的共同利益,也凝聚着中国人的共同理想和目标,这就是中国梦。
中国梦,是2012年11月29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过程中,习近平发表的重要讲话之一。
习近平定义“中国梦”为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而且满怀信心地表示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21世纪头20年的“中国梦”,这是实现21世纪头50年“中国梦”和后百年“中国梦”的最重要的一个发展阶段。
2013年春天的两会,因为梦想变得飞扬热烈,因为梦想变得无比厚重。
承载亿万人民的梦想和重托,将“中国梦”的伟大构想化为美好现实。
“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深情地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
中国梦,也是每一个人的梦!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这条道路来之不易。
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也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
当今国际体系转型为我国提升国际地位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平转型的国际体系,有利于中国渐进式地成为世界主要大国。
中国和谐世界的理念已经形成,使世界各国对中国威胁的看法和担忧有所减弱,对中国的信任、肯定和信心有所增强。
我国在不断提升国际地位的同时也面临着障碍与挑战。
这些障碍和挑战是我们今后20年中影响我们地位变化,甚至会导致我们上升过程中断。
对此我们要有充分的认识。
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造成全球经济衰退,中国外部发展环境空前严峻,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中国外部安全环境风险和隐患增多,意识形态因素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上升,中国外部舆论环境中仍存在压力和挑战,中国发展面临诸多内部困难。
实现中国梦的路径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这“三个必须”,清楚地概括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项基本要求,指明了实现中国梦的三个关键路径。
(1)实现中国梦,首先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直接关系着这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2)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弘扬中国精神。
习近平同志指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
(3)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中国力量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是全体中国人汇聚而成的整体力量。
《中国道路与中国梦》观后感班级姓名学号中国梦,中国发展之梦,国家富强,国家振兴,人民幸福的全国人民的梦想,也是中国发展之梦。
中国梦其实在很久以前就已经存在了人们的心里,他是历史的,显示的,未来的,国家的,民族的。
自古以来,人们都在为自己心中的中国梦而奋斗,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实现中国梦更是提上日程来,而且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不断进步。
中国梦成为了中国飞速发展的动力,改革开放,经济腾飞,人民生活提高,都是为圆中国梦而带来的强大动力的结果。
但在圆梦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的挑战: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中国文化做出去“难”,中国国民素质有待提高。
这些都是存在已久但难以根治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解决,我想需要很多的时间和很强大的毅力。
中国现在的地位在世界上是举足轻重的,不仅是因为中国几千年的古国历史,更是因为中国强大的经济和政治力量。
中国的一举一动都会对世界产生巨大的影响。
但仅的中国梦不单是中国梦了,也是世界梦,国家梦,民族梦,人民梦,中国的发展和理念多为外国所认同。
可以说,如果没有了中国梦,那么中国的未来将不堪设想。
更别说能发展成想今天那么强大了,是中国梦引领这中国的发展,让中国不断向前进。
百年奋斗铸就历史辉煌,信心百倍推进复兴伟业。
29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等中央政治局七常委领导同志29日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在参观过程中,习近平发表了重要讲话。
他指出,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在全党全国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热潮中,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政治局七常委领导同志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寓意非常深刻。
不仅再一次凝聚了全党、全民族和全国人民的深刻共识,而且再一次向全世界宣示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过程中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刻阐释的“中国梦”,不仅耐人寻味,而且非常鼓舞人心。
习总书记深刻阐释的“中国梦”包含着“四步曲”:分别是“抗争曲”、“探索曲”、“奋斗曲”、“延伸曲”。
《学习中国梦、中国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得体会》摘要:乃至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聚集民族精英,探索民族解放,由小及大,拉起队伍,星火燎原,誓要砸烂旧世界,建立新政权,不怕牺牲,克服千难万险,凤凰涅磐,建立起新中国,至此,一切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宣布废止,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轰然倒塌,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跃成为完全自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走出了一条民族解放、国家独立的辉煌道路,在当今的历史大潮中,中国的思想家、教育家应充分汲取祖先的文明成果,吸收当今世界的先进文化,锤炼新思想、新境界,继续发扬壮大中华文明内涵,激励大众,走出“饿则多思,饱则少念”的思想定势回望改革开放之路,应该说中国抓住了世纪之交的发展机遇,首先使中国成为了制造大国,成为了“世界工厂”,各种产品琳琅满目、丰富多彩,彻底告别了物资匮乏的年代。
各类出口型工业的兴起,也大大增加了国家的外汇储备,与西方国家接二连三地出现亏空型经济危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建大型工程的能力突飞猛进地增强。
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庐山地震,近五年中国遇到了这三次超过七级的地震灾害,国家组织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抢救灾区、建设灾区,并在财力上做到胸有成竹,没有伤及国家财政的根本,并形成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进一步增强了中国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现阶段,中国建成和在建的大型工程有:三峡工程、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青藏铁路、国家高速公路网、国家高速铁路网、各类跨海大桥及钻山隧道等等,创造了许多世界第一,展现了中国日益增强的资金优势和现代化建设能力,也展现了社会主义国家聚集力量的制度优势,同时也成就了一批大型现代化龙头企业,为进一步走出国门投资国外、谋求更大发展积累了技术、锻炼了队伍。
中国的改革开放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尤其首先解放了数量庞大的农村劳动力,使中国加速走上了工业化道路,无论对中国社会还是对世界局势,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对比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对外交流,勤劳的中国人民以辛勤劳动创造财富、积累财富的能力超强而不容置疑,吃大苦、耐大劳本就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
反映中国梦的实现道路中国特色
【最新版】
目录
1.中国梦的内涵及其实现道路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特点
3.中国梦的实现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4.结论:中国梦实现道路的特色
正文
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这个梦想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中。
中国梦的实现道路,那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这条道路,是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探索出来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特点,首先在于它的历史性。
这是一条从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中走出来的道路,它承载了中国人民的历史记忆和民族精神。
其次,这条道路的理论性。
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中国人民在实践中创新发展的理论。
再次,这条道路的实践性。
它是中国人民在实践中探索出来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成果。
中国梦的实现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密切相关。
中国梦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产生的,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中国梦的实现,必须紧紧依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找到实现的路径。
总的来说,中国梦的实现道路,那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这条道路,是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探索出来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它的历史性、理论性、实践性,都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特色。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