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15·课标Ⅰ卷,15,4分)2015年3月6日,美元指数收盘较 前一交易日上涨1.416 4点;3月9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较前一交 易日又贬值30个基点。美元持续升值将对中国经济产生多方面的 影响,其中积极的方面在于( )
①扩大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优势,增加出口 ②提升中国外 汇储备的国际购买力 ③抑制中国居民的出境旅游,从而增加国 内储蓄 ④优化中国对外投资结构,加快“走出去”步伐
解析:本题考查商品交换。材料中的“惊险一跃”指的是产
品销售的困难,A项符合题意;只要有商品流通,货币的流通手段 就能够得以发挥,B项错误;商品使用价值的损耗与“惊险一 跃”(即销售)没有直接关系,C项排除;商品流通条件下,商品价 值都是用货币表现的,D项错误。
答案:A
2.(2016·课标Ⅱ卷,13,4分)特别提款权(SDR)是国际货币基金 组织(IMF)创设的一种国际储备资产。2015年12月,IMF将人民币 纳入SDR货币篮子,占比为10.92%。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表 明( )
答案:D
9.(2014·大纲全国卷,25,4分)从国际经验看,当一国的人均 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 000~10 000美元时,消费偏好和消费结构会 发生变化。201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6 700美元,这 意味着我国居民( )
A.食品消费支出占比增加 B.服装消费支出占比增加 C.旅游消费支出占比增加 D.家电维修支出占比增加
解析:价格与供给呈同方向变化,国家实施补贴意味着商品 本身的价格没变,供给增加,供给曲线向右侧移动,A符合题意, B反映的是供给数量减少,C、D是价格的变化,与题意不符。
答案:A
7.(2015·课标Ⅰ卷,12,4分)某公司准备在甲乙两种复印机中 选购一台,甲复印机的购置成本为22 000元,乙为18 000元;甲的 专用耗材每年消耗量不及乙的50%。该公司最终购买了甲复印机。 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这一选择的理由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