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 格式:doc
- 大小:2.89 MB
- 文档页数:6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复习提纲(全)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1.少年梦想的特点答:①少年的梦想,是天真无邪、美丽可爱。
②少年的梦想,与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③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2.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答:①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在于行动。
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②努力需要要立志③努力需要坚持;④努力还要有方法:合理规划和管理时间;劳逸结合,学会科学用脑;每天进步一点点;学思并进;珍视团队合作。
3.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学习的意义、重要性)?答:①学习,不仅让我们能够生存,而且可以让我们有更充实的生活。
②学习点亮我们心中的明灯,激发前进的动力③在学习中,我们分享生命经验,获得成长,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为幸福生活奠基。
4.怎样学会学习?①学会学习,需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隐喻: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明确学习目的是关键。
)②学会学习,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如合理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隐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③学会学习,还意味着要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
合作学习,也可自主学习。
④明确学习任务,端正学习态度。
5. 为什么要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意义)。
答:①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
②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
6.我们通过哪些途径认识自己?答:①从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来认识自己;②通过自我评价来认识自己。
(自我评价的方法:①自我观察和分析;②与他人比较;)③通过他人评价来认识自己。
他人评价是一面镜子,有助于形成对自己更为客观、完整、清晰的认识。
④认识自己是一个过程。
7.怎样接纳自己?答:①接纳自己,需要接纳自己的全部。
②接纳自己,需要乐观的心态,更需要勇气和智慧。
8.怎样欣赏自己?①欣赏自己的独特、优点、努力和为他人的奉献。
②欣赏自己,不是骄傲自大,也不是目中无人。
③会欣赏他人的人,才会真正地欣赏自己。
新人教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第一单元:人类社会的起源1. 人类的起源- 人类的起源地- 人类的进化过程- 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2. 农业革命- 农业的出现和意义- 农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农业革命的发展和全球传播3. 文明的发展- 文明的特征和起源- 五大文明古国的发展第二单元:古代文明与科技发展1. 夏、商、周三代的兴衰- 夏朝的建立和衰亡- 商朝的兴起和灭亡- 周朝的建立和分封制度2.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 造纸术和印刷术- 火药、指南针和火腿- 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3. 古埃及文明- 尼罗河流域的发展- 法老统治和金字塔的建设- 古埃及的宗教和社会制度第三单元:希腊罗马古典文化1. 希腊城邦- 希腊城邦的起源和特点- 雅典民主和斯巴达军国主义2. 古希腊文化- 希腊神话和奥林匹克运动会- 希腊哲学和戏剧的发展- 古希腊艺术和建筑的特点3. 罗马帝国的兴衰- 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建立- 君主政治和帝国的扩张- 腐败和外来入侵导致的灭亡第四单元:中世纪欧洲与的传播1. 封建社会的形成- 封建制度的特点和起源- 封建领主和农奴的关系2. 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 领地的扩张和领主的权力- 教会的影响和3. 的传播- 伊斯兰帝国的建立和发展- 对科学和文化的贡献- 在西班牙的影响第五单元:中国古代的政治与文化1. 秦朝的统一与秦始皇- 秦朝的统一和国家制度- 秦始皇的改革和兵马俑的发现2. 汉朝的兴衰与文化繁荣- 汉朝的建立和汉武帝的改革- 文景之治和五经文化的传播3.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繁荣- 丝绸之路的意义和起点- 丝绸之路的发展和商品交流。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地理课是中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仅供参考。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一)第一章地球和地图1.地球①形状: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②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P3_图1.2)2.纬线与经线的特点(P5_图1.7)3.纬度的划分:以赤道为界,以北为北纬,用“N”来表示;以南为南纬,用“S”来表示。
(判读方式:相邻度数向南增大则为南纬;相邻度数向北增大,则为北纬)(P6_图1.1)4.经度的划分:以本初子午线为界,以东为东经,用“E”来表示;以西为西经,用“W”来表示。
(判断方式:相邻经度数向东增大,则为东经;相邻经度数向西增大,则为西经)(P6_图1.10)5.特殊经线: (P6—7_图1.10和1.13)本初子午线(0°经线):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180度经线:以东为西经,以西为东经。
本初子午线(0°经线)和180°经线是东西经的界线。
20°W、160°E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E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
(东半球的经度范围:20°W向东到160°E;西半球的经度范围:20°W向西到160°E)6.特殊的纬线:(P6_图1.11; P12_图1.12)赤道(0°):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纬,以北是北纬。
五带的分界线:23.5°N、23.5°S、66.5°N、66.5°S; 纬线低、中、高纬的分界线:0°30°60°90°极点:90° 7.地球的运动:(P9_图1.15)(P11_图1.19)8.五带划分:(P12_图1.20) ①划分依据: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
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复习提纲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1.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
2.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1.能在低洼的地方开挖木结构水井的原始居民是河姆渡原始居民。
3、原始农业的发展:(1)时间:9000-7000年前(2)兴起地区:黄河、长江和淮河流域(3)变化:由“刀耕火种”发展到用耒耜翻土耕种,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4)兴起和发展的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
(5)意义: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3、原始农业的发展:(1)时间:9000-7000年前(2)兴起地区:黄河、长江和淮河流域(3)变化:由“刀耕火种”发展到用耒耜翻土耕种,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4)兴起和发展的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
(5)意义: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比较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异同不同点:①地理位置不同:半坡人处于黄河流域,河姆渡人处于长江流域;②种植的农作物不同:半坡人种植粟,河姆渡人种植水稻;③建造的房屋不同:半坡人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河姆渡人住干栏式房屋;④制作的彩陶艺术风格不同。
相同点:①都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繁荣时期(都处于原始社会后期);②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发展;③都会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④都使用磨制石器;⑤都会制造陶器影响:农耕文明的发展导致剩余产品的出现,进而出现了贫富分化和私有制,最终促使国家出现。
从原始社会到阶级社会,这是历史发展的巨大进步。
第3课远古的传说一、炎黄联盟1、阪泉之战:黄帝打败炎帝,炎黄联盟形成2、涿鹿之战:炎黄部落打败蚩尤部落3、影响:华夏族逐渐形成,炎帝、黄帝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二、炎帝和黄帝1、炎帝的贡献(1)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2)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3)制作乐器琴瑟等。
2023七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提纲 (中华书局)一、目标和重点- 确保掌握课本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提高读写能力- 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二、复内容1. 课文复- 复每单元的主要课文内容- 总结每篇课文的主题和重要情节- 复课文中重要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阅读理解题型的复2. 语法知识- 复七年级上册的基本语法知识点- 重点掌握词类、句子成分、基本句型等内容- 复一些常见的语法错误和修正方式3. 作文练- 复常见的作文类型和结构- 练写好开头和结尾- 提高写作的逻辑性和连贯性4. 古诗文欣赏- 复古代文学作品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研究欣赏古诗文的技巧和方法- 练对古诗文的理解和赏析能力三、复方法1. 制定详细的复计划- 安排每天的研究时间,合理分配各个内容的复时间- 将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安排在合适的时间段内2. 精选重要知识点进行重点复- 根据自己的复计划,重点复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和技能- 对于已经掌握的内容,可以适度减少复时间,侧重于巩固和运用3. 多角度练和复- 阅读课文时,可以注重理解和品味文学作品- 在复语法知识时,可以通过做题来加深理解和记忆- 在写作练时,可以多写多改,提高写作水平4. 合理安排休息和放松时间- 复过程中,适当安排休息和放松时间,保持身心健康- 可以选择一些适合自己的放松方式,如读书、听音乐等四、复建议- 积极参加课堂讨论和互动,提问问题并主动解答- 多做一些练题和题,巩固知识点和技能- 制作彩色的复笔记和思维导图,便于记忆和复- 寻求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 保持良好的研究惯,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以上是《2023七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提纲》的内容,希望能对同学们的复习有所帮助。
祝大家复习顺利,取得好成绩!。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复习知识提纲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复习知识提纲一、应记住的基础知识:1、文学常识:①《春》选自《朱自清全集》,作者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
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
②《济南的冬天》,选自《老舍文集》,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作家。
③《夏感》作者梁衡。
④《秋天》作者何其芳,现代诗人、评论家。
⑤《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⑥《次北固山下》选自《全唐诗》,作者王湾,唐代诗人。
⑦《钱塘湖春行》选自《白氏长庆集》,作者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又叫香山居士,唐代大诗人。
⑧《天净沙秋思》选自《全元散曲》,作者马致远,元朝戏曲作家。
二、注意下列加点的字的注音或写法。
朗润(rùn)酝酿(niàng)黄晕(yùn)宛转(wǎn)嘹亮(liáo)烘托(hōng)响晴(xiǎng)发髻(jì)水藻(zǎo)镶边(xiāng)贮蓄(zhù)澄清(chéng)欣欣然(xīn)蓝汪汪(wāng)芊芊(qiān)黛青(dài)主宰(zǎi)磅礴(páng)挑着(tiǎo)匍匐(pú)澹澹(dàn)肥硕(shuò)栖息(qī)鳊鱼(biǎn)乌桕(jìù)寥廓(liáo)枯涸(hé)清冽(liè)梦寐(mèi)碣石(jié)竦峙(sǒng)(zhì)繁花嫩叶呼朋引伴抖擞精神花枝招展春华秋实春花秋月闲情逸致芊芊细草轻飞曼舞三、课文内容把握:①《春》这篇散文以诗的笔调,描绘了一幅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春景图,赞美春天的活力,从而激励人们在打好春光里辛勤劳作、奋然向前,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大好春光的无限热爱。
七年级上册生字词及古诗文默写复习提纲一、生字词此部分主要根据四、五、六三单元每课读读写写及课后注释的生字词进行归纳,包括生字读音及词语解释。
13纪念白求恩(1)字音殉(xùn)狭隘(ài)热忱(chén)鄙(bǐ)薄(2)词义拈(niān)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
拈,抓、捏。
麻木不仁:原意是肢体麻木,没有感觉。
这里指缺乏热情,对集体和人民的利益不关心。
见异思迁: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
这里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
迁,改变。
鄙(bǐ)薄:轻视。
14植树的牧羊人(1)字音慷慨..(kāng kǎi)薰.衣草(xūn)干涸.(hé)废墟.(xū)坍.塌(tān) 戳.(chuō) 山毛榉.(jǔ) 帐篷.(péng)酬.劳(chóu) 呼啸.(xiào) 刨.根问底(páo)(2)词义琢磨:①(zuó mo)思考;考虑。
本课用此义;②(zhuó mó)雕刻和打磨(玉石)。
不毛之地:不长草木的地方。
毛,地面上的植物。
刨根问底:追究底细;寻根究底。
15*走一步,再走一步灼.人(zhuó)寻觅.(mì)突兀.(wù)椿.树(chūn)滑稽.(jī) 嘘.声(qū) 晕眩.(xuán) 恍惚.(hū)抽噎.(yē) 呻吟.(yín)16诫子书淡泊..(dàn bó)淫.慢(yín)励精.(jīng)险躁.(zào)年与时驰.(chí)遂.(suì)穷庐.(lú)17猫(1)字音污涩.(sè)红绫.(líng)怅.然(chàng)诅.骂(zǔ)蜷.伏(quán) 怂恿..(sǒng yǒng) 惩.戒(chéng) 相称.(chèn)郁.闷(yù)(2)词义怂恿:鼓动别人去做。
新版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全册)复习提纲1、中学生活为我们带来了哪些成长的礼物?中学生活是生命赐予我们的成长礼物,它带来了新的机会和挑战,也带来了新的目标和可能。
在中学生活中,我们有机会发展自我、涵养品格、探索新的知识领域、发展兴趣、认识社会。
新的目标和要求激发我们的潜能,激励我们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2.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成长的礼物?我们应该珍视当下,把握机遇,从点滴做起,为美好明天付出不懈的努力。
中学生活的序幕刚刚拉开,我们需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各种可能与挑战,不断努力成长。
3.理想的“我”应该具备哪些特质?理想的“我”应该越来越有活力、能坚持、有韧劲,越来越坚强、会合作、能包容,越来越有主见,敢于表达自我。
4.为什么少年需要拥有梦想?少年需要编织人生梦想,因为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5.对待梦想应该有怎样的态度?有些人会放弃梦想,将其视为一种臆想,而有些人会坚持不懈,将进取变成一种信念。
6.我们应该怎样才能实现梦想?实现梦想需要不懈地追梦、圆梦,改变生活,改变自己。
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是一种生活态度,需要立志、坚持,并且分清轻重缓急,合理规划和管理时间。
劳逸结合,学会科学用脑,每天进步一点点,学思并进,珍视团队合作。
只要坚持努力,即使过程再艰难,也有机会离梦想更近一步。
1)学会研究需要掌握一些方法和技巧。
例如,制定研究计划,合理分配时间,积极思考,善于总结,多问问题,多交流等等。
这些方法和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高效地研究,更好地掌握知识和能力。
2)学会研究还需要培养好的研究惯。
例如,坚持每天复,养成阅读惯,保持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积极参与课堂和社会活动等等。
这些惯可以让我们更容易地融入研究环境,更快地适应研究生活。
3)学会研究还需要不断地自我反思和调整。
我们需要不断地评估自己的研究效果,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一、古代文明1.1 人类起源及文明的诞生•人类起源的理论和考古发现•文明的定义和特点•西方文明和东方文明的概念1.2 中国古代文明•三皇五帝与夏、商、周的历史传说•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和文化艺术•春秋战国时期的动乱和思想文化的繁荣1.3 印度、希腊罗马和埃及文明•印度教、佛教和耆那教的产生和发展•古希腊城邦和古罗马共和国的政治和文化•埃及的金字塔和法老文明二、中世纪世界2.1 封建社会的兴起•罗马帝国的衰落和封建制度的产生•欧洲和中国封建制度的异同•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2.2 欧洲的封建社会和宗教改革•中世纪欧洲的政治格局和君主专制制度•宗教改革的背景和意义•世俗与宗教法律的冲突2.3 由中世纪到近代•文艺复兴和它的影响,人性主义的兴起•开拓沿海与资本主义的发展•近代科技的进步和非洲大陆的殖民化三、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3.1 主要的政治制度•哪些王朝采取了什么形式的政治制度•儒家思想和中华文化的基础•政治、社会制度的关系3.2 科技和文化艺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长城、京剧等文化遗产的起源和发展•文学、历史和哲学经典的影响3.3 中外思想文化的交流•丝绸之路的开辟和繁荣•马可波罗和郑和的传奇故事•文化交流对中外文化的影响四、列强入侵和民族抗争4.1 列强入侵和中国的危机•鸦片战争和中英条约的签订•中法战争和列强划分势力范围•国家危机引发的思想启示4.2 义和团和百日维新•辛亥革命前的激进运动•百日维新的内容和失败原因•辛亥革命的发生和背景4.3 民族英雄和抗争精神•中华民族英雄的事迹和成就•爱国主义和抗争精神的形成•民族文化对中华民族抗争的影响五、总复习•重点人物和事件的回顾•基础理论的概述和辩证方法的运用•历史与当今社会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人教版上册七年级生物复习提纲〔整理6篇〕篇1: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有50余万种。
可以分为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
一、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1、藻类植物①生活环境:大多生活在淡水或海水中,还有一些生活在陆地上潮湿的地方。
②构造特点: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
2、苔藓植物:①生活环境:苔藓植物大多生活在陆地上的潮湿环境中。
②构造特点:苔藓植物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
③作用:许多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细胞,从而威胁它的生存。
人们利用苔藓植物的这个特点,把它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3、蕨类植物①生活环境:森林和山野的阴湿处②构造特点:有根、茎、叶的分化,在这些器官中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输导组织。
③繁殖:蕨类植物靠孢子繁殖,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
④作用:古代蕨类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复杂的变化,就逐渐变成了煤。
二、种子植物1、种子的构造:种子的外表有一层种皮,种皮可以保护里面幼嫩的胚。
胚是新植物的幼体,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
①菜豆种子(P81图3-10):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2片])②玉米种子(P81图3-10):果皮和种皮、胚(胚芽、胚轴、胚根、子叶[1片])、胚乳2、种子植物:能结种子的植物称为种子植物。
种子植物包括两大类群:x植物和被子植物。
①x植物:油松、侧柏、苏铁的种子是x着的,这样的植物称为x植物。
②被子植物:豌豆、荔枝、木瓜必须拨开果实才能看到种子,像这样,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的植物称为被子植物。
被子植物是陆地上分布最为广泛的植物家族。
3、种子植物比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
4、记住常见的x植物和被子植物(P.84-P.85)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一、种子的萌发1、种子萌发的条件: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具有完好的有生命力的胚,已度过休眠期2、种子萌发的过程:吸收水分→转运营养→胚根发育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芽→芽发育成茎和叶3、抽样检测:抽样检测是指从检测对象中抽取少量个体作为样本进展检测。
七年级政治上册课本复习提纲四篇政治复习提纲一: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第1课:生命最宝贵1、为什么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1)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是地球上最珍贵的财富。
世界因为有了生命才如此生动和精彩。
(2)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生命世界的一员,众多生命构成了一个共存共荣、息息相关的生命大系统。
(3)人类必须善待大自然,爱护环境,保护动植物,否则,将会危及自身的生存。
2、人的生命的独特性。
(1)人具有无穷的智慧和巨大的创造力。
(2)人能够制造并使用工具进行生产劳动。
(3)能够不断推动科技、文艺等方面的发展,不断追寻自己美好的理想。
3、为什么要珍爱我们的生命?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
(1)生命是人们享受一切权利的基础,是创造有意义人生的前提。
(2)生命充满欢乐,也会有一些烦恼、困难和痛苦,正确认识生活中的苦与乐,才能体会到生命的美好。
(3)一个人的生命是不可重复的。
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它无比宝贵,必须倍加珍惜。
人的生命不仅只有一次,而且是短暂的。
4、怎样珍惜爱护我们的生命?(1)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严厉制裁侵害人的生命健康的违法犯罪行为。
我们要学会依法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权。
(2)我们生活经验少,自我保护能力差,特别容易受到伤害。
因此,我们必须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常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避免意外和危险的发生。
无论遇到怎样的危机和挫折,都不能轻易放弃生存的希望。
(3)我们在珍惜、保护自己生命的同时,也要爱护、尊重他人的生命。
当他人生命遭遇困境时,应尽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
第2课:让我们的生命更有价值5、人生价值是怎样体现的,我们应该如何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体现:人生价值就体现在对他人、社会的奉献之中。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能为他人带来欢乐和幸福,为社会作出贡献,他的生命就有价值。
实现:生命的价值靠行动实现。
(1)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做起,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
(2)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平凡工作的积累,干好本职工作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基础。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疆域区划1、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2、纬度位置:中国大局部位于属于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南部少局部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对农业开展的优越性〕3、海陆位置: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对交通、气候和海洋事业的优越性〕4、我国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海洋面积300多万平方千米。
〔地大〕5、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202X多千米,相邻的国家有14个。
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
6、我国面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我国内海:琼州海峡和渤海7、我国领土的四至:最东端在X省X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相交处;最西端在X维吾尔自治区帕米尔高原;最北端在X省漠X端的X主航道中心线上;最南端在X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东西宽约5000多千米,南北长约5500千米。
8、我国目前分为省、县、乡三级行政区划。
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地域,包含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方位记省区东北三省黑吉辽,北部边疆X。
两河两山连津京,两湖三江接皖沪。
南部琼台闽粤桂,西南渝黔川藏滇。
西北陕甘宁青新,还有港澳好河山。
9、特别的省份〔1〕我国的四至省区分别是最东的和最北的是X、最西的的X、最南的是X,纬度最高的是X,纬度最低的是X。
〔2〕我国完全在热带的省区是X。
南北跨纬度最广的省区是X,东西跨经度最广的省区是X。
〔3〕我国面积最大省区和陆上邻国最多的省区是X。
〔4〕四面X的省区是X和X、海岸线最长的省区是X,其次是X。
〔5〕俄罗斯和我国邻省最多,X和X省区邻居最多。
〔6〕X的四个邻省分别是X、X、X、X。
〔7〕同时兼邻黄海和渤海的省区是X和X。
〔8〕四大直辖市中面积最大的、位置最西的是X,东临东海的是X、临渤海的是X。
〔9〕北回归线穿过的省区从东向西分别是X、X、X、X〔台粤桂滇〕第二节、人口1.为了使人口数量的增长,同社会经济开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政府把实行方案生育作为一项根本国策。
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一、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1、观察:叶片的结构。
⑪制作临时玻片标本:1)将一新鲜的叶片横放在载玻片上 2)右手捏紧两片双刃刀片横切叶片,重复多次。
3)将每次切下的叶片截面置于培养皿的水中 4)用毛笔蘸一最薄的叶切片于一干净的载玻片的清水滴中 5)盖上盖玻片⑫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观察。
2、绿色植物的叶片一般包括表皮、叶肉、叶脉三部分。
⑪写出结构名称:①上表皮②栅栏层③海绵层④下表皮⑤叶脉⑥保卫细胞⑦气孔⑫表皮细胞的外壁常有一层角质层,可以保护叶片不受病菌侵害,防止叶内水分的过度散失。
⑬细胞内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构有栅栏层、海绵层、保卫细胞。
⑭栅栏层靠近上表皮,细胞排列紧密整齐、含有较多的叶绿体;下表皮细胞排列疏松、含有较少的叶绿体。
⑮叶片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是气孔;它是由一对肾形的保卫细胞围成。
⑯分布在叶肉之间,具有输导和支持功能的结构是叶脉。
二、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1、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其中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2、叶片呈现绿色是由于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
叶绿素能吸收光能,为光合作用提供能量;叶绿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形成。
3、在生命活动旺盛的绿叶细胞中,叶绿体的数量较多。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一、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1、应用光合作用原理可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使营养物质更多地积累在人们需求的植物器官中。
2、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条件:光照(强度、时间、面积)、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0.5-0.6%)。
二、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1、降低温度、适当减少氧气供给和植物细胞的含水量,可以减弱农作物的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使植物体内积累的有机物增加。
2、南北地区所产苹果甜度不同:因为北方地区昼夜温差大,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远远多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果实中有机物含量较高。
3、采用大棚栽培瓜果蔬菜时,适当降低夜间温度,减少植物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提高产量和质量。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大纲一、基础知识复习1. 文言文基础知识- 词语解释和应用- 成语和典故的理解和运用2. 现代文基础知识- 词语解释和应用- 常用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二、文学常识1. 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 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理解2. 文学常识- 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基本知识- 中国古代名著和文学名篇的作者和内容三、写作能力1. 作文基础知识- 作文的结构和段落的组织方法- 作文的语言表达和修辞手法2. 作文写作技巧- 不同类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和特点- 提高写作水平的方法和技巧四、阅读能力提高1. 阅读理解- 阅读短文、文章,把握主旨和细节- 提取信息,进行推理和判断2. 阅读方法- 阅读速度的掌握和提升- 阅读中的注释和标记技巧五、听说能力训练1. 听力理解- 听取口头信息并作出回答- 根据听到的对话或短文进行判断和推理2. 口语表达- 进行简单对话和交流- 运用学过的词汇和句型进行口头表达六、诗词鉴赏1. 古代诗词选读- 鉴赏并背诵古代名篇- 理解古代诗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2. 现代诗词选读- 鉴赏现代诗词作品- 理解现代诗词的主题和情感表达七、其他复习要点1. 词语拼写和运用2. 古代文化知识3. 修辞手法和修辞效果4. 修辞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5. 古代文学作品的背景和特点以上为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大纲,希望同学们按照大纲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取得好成绩!。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一、古代文明的发展和交流1.夏商周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及其影响2.周朝的分封制度和封建制度3.周朝的经济发展和农业技术进步4.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争霸和思想文化变革5.秦统一六国的过程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6.中国上古时期与周边国家的交流和影响7.丝绸之路及其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二、中国古代的政治和社会制度1.封建社会的产生及其特点2.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和封建等级制度3.封建制度下的社会结构和人民的生活状况4.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和汉代的郡县制5.三皇五帝、夏商周的政治制度与社会制度的特点比较6.秦汉时期科举制度的出现和影响三、中国古代的思想和文化1.中国古代的宗教信仰及其影响–先民的原始宗教信仰–古代中国的祭祀活动和神话传说–儒家、道家、墨家等思想流派的兴起–佛教的传入和发展2.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四大发明和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与发展–铁器的应用和冶炼技术的进步–水利工程的建设和使用技术3.中国古代的文化传承与变迁–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的发展–文学作品的流传与影响–历史记载和史学理论的发展四、中国古代的经济和农业发展1.农业经济的基础地位和农业技术的进步–农耕文化的形成与农业生产的技术–农耕经济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农业技术的创新与发展2.商业经济的兴起和城市的发展–商业经济在古代中国的地位和作用–中国古代城市的特点及其发展–商业道德和商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3.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和工商业–手工业在中国古代的地位和作用–工商业的兴起和手工业与工商业的关系–工商业的发展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五、中国古代的地理和人文环境1.中国古代的地理环境和区域特点–中国古代的自然地理条件–中国古代的地理分区–不同地理条件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2.中国古代的人文环境和民族特点–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及其影响–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中国古代的多元文化和多元民族共同演进以上提纲是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的主要内容,希望能够帮助你系统地回顾各个章节的重点知识点,准备好期末考试!。
七年级生物复习提纲(上册)第一单元奇妙的生命现象第一章认识生命现象第一节生物的基本特征一.身边的生物现已经被人们认识的生物有200多万种,他们可分为:植物,动物,真菌,细菌,病毒等五大类群,除病毒外生物都有细胞构成的二.生物的基本特征:①新陈代谢(能够不断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同时不断排出体内废物)②生长发育③繁殖④遗传变异⑤应激性⑥适应并影响环境⑦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三.区别生物与非生物:生物的基本特征第二节生物的生活环境一.生物圈:有生物生存的这个圈叫生物圈。
1.生物圈的范围是:生物圈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岩石圈的上层,通常认为海平面以下约10千米和海平面以上10千米之间。
绝大多数生物生活在陆地以上100米和海平面以下100米。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是阳光,水分,适宜的温度和稳定的营养供给。
二.栖息地栖息地指:在生物圈内,生物实际居住的场所。
林地、草地、岩岸、沙滩、淡水溪涧。
1.在不同的栖息地,生活着不同的动植物群体。
2.威胁生物生存的关键因素栖息地的破坏或丧失3.生物栖息地遭受破坏的主要因素是全球人口数量剧增以及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不合理利用。
第三节生物学的研究方法一. 巴斯德实验中只选择一个变量既实验变量,用以设计对照实验,成功之处在于设计了曲颈瓶(阻挡细菌侵入)。
巴斯德的实验证明了肉汤变酸是微生物引起的,这些微生物来自于空气。
二.生物学的科学探究过程大致包括六个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其中探究成功的前提是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制定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为探究成功的关键。
生物学探究采用的方法一般为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调查法。
第四节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一.显微镜的结构1.镜座:稳定镜身;2.镜柱:支持镜柱以上的部分;3.镜臂:握镜的部位;4.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的地方。
中央有通光孔,两旁各有一个压片夹,用于固定所观察的物体。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通用6篇七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篇一1、我国陆地面积是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与欧洲面积最接近)。
2、我国的四个端点是:3、要求掌握中国的14个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六个国家在地图上的位置。
4、我国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第二大岛是海南岛。
最大的群岛是舟山群岛。
我国的内海是渤海。
5、我国的行政区划分为三级,共有34个行政区划。
P44-456、要求熟记我国34个行政区划的全称、简称、省级行政中心以及在地图上的位置和它们的。
形状。
7、我国跨经度最广的省区是内蒙古自治区。
最南的省区是海南省,最北的省区是黑龙江,最西的省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东的省区是黑龙江。
邻国最多的省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8个)。
邻省最多的省区是内蒙古自治区和陕西省。
浙江省的邻省是江苏、上海、安徽、江西、福建。
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是新疆。
8、2000年我国的人口已达12.9亿,约占世界的22%。
我国的人口密度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3倍。
P469、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是黑河——腾冲。
此线以东人口稠密,以西人口稀少。
P4610、我国民族有56个,其中少数民族是55个。
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
11、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
汉族人口多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
而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西南、西北、东北的边疆地区。
P4612、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区是云南省。
少数民族中“回族”以普通话为本民族的共同语言。
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是“回族”。
13、我国的地形类型有五种:山地、平原、高原、丘陵、盆地。
我国地形的特点是:地形种类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面积的2/3;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级降低,大致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14、我国的气候类型有五种: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高山气候。
我国气候的特点是:气候复杂多样,各地气候差异显著,季风气候影响最大。
15、我国主要的地形区及它们的特点。
并明确它们在哪一级阶梯中。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总复习提纲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第一课:中学时代1、中学生活是我们人生的一个新起点。
这个新起点代表着我们个人成长的新阶段。
2、每个成长阶段都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中学时代为我们的一生奠定了重要基础,并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
3、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
4、梦想的作用是不断激发我们对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加有色彩。
有梦想就有希望。
5、中国梦的含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6、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7、实现中国梦的途径是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8、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9、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不服输的坚忍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是对自我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的不懈追求。
10、“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给我们的启示是从头做起,从小事做起。
11、少年梦想具有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特点,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11、少年实现梦想的方法是有梦就要行动起来,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立志是人生的航标;坚持努力可以让梦想更近一步;努力也需要方法。
第二课:研究新天地1、中学阶段,研究是我们的重要任务。
初中阶段的研究包括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以及如何做人。
2、研究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
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给我们的启示是学会研究,需要发现保持对研究的兴趣。
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给我们的启示是学会研究,需要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
5、“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给我们的启示是学会合作研究。
6、“活到老,学到老”告诉我们要树立终生研究的观念。
7、研究的特点包括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伴随我们成长,没有终点。
8、研究的重要性是为了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和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答:友谊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
我们会受到朋友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甚至性格的影响。
我们会关注朋友做的事情,尝试朋友感觉有趣的事情。
七年级上册复习提纲制卷人:方铁铷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生物的特征:a、生活需要;b、能进行;c、能生长和;d、能排出体内的;e、能对作出反应。
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1、生物圈的范围:底部;的大部;的表面;非生物因素:光、温度、、空气等2、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捕食竞争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植物)生物部分消费者:不能自己制造,直接或间接以为食(动物)3、生态系统的组成分解者:能将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物质(细菌、真菌)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温度等例1、在食物链“a→b→c→d”中,代表消费者的是A.a B.d C.a、b、c D.b、c、d例2、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到:“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蹿向云霄里去了。
”结合甲、乙、丙三幅示意图,回答问题:(1)皂荚树、桑椹、菜花都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_。
图__是它们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图__是叫天子结构的基本单位。
叫天子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的顺序是()A.细胞→组织→器官→动物体B.细胞→系统→器官→组织→动物体C.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D.细胞→组织→系统→动物体(3)丙是生态系统中的,它能将生物的遗体分解成水、 __ 和。
其结构与甲相比,没有成形的。
(4)在“树→蝉→云雀”这条食物链中,云雀和蝉之间是 ________ 关系。
(5)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或食物网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而动物对于___________ 的维持具有重要的作用。
甲乙丙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表达和交流得出结论实施计划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第一章:观察细胞的结构1、显微镜的使用:1.取镜(右握左托) 2.安放(略偏左,安镜头) 3.对光(升转看) 4.观察[ 放压降(侧视)看升调]2、3、与植物细胞比较动物细胞的结构没有、和。
例1、用下列镜头观察临时装片,若想在视野中观察到最多的细胞,应选用的物镜(①、②、③)和目镜(甲、乙、丙)的组合是A. ①和丙B. ①和甲C. ③和甲D. ③和丙例2、冬枣营养丰富,又脆又甜,带甜味的物质主要存在于冬枣细胞的A.液泡B.细胞核C.细胞壁D.叶绿体例3、小文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将视野由左图转换为右图状态,他使用的操作方法是A.把低倍物镜转为高倍物镜B.把高倍物镜转为低倍物镜C.反光镜由平面镜转为凹面镜D.反光镜由凹面镜转为平面镜例4、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不.具有的结构是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例5、制作临时装片,盖上盖玻片的正确方法是②③①保护支持细胞保护并的进出进行的场所含有内含细胞液细胞膜内,细胞核外的物质例6、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操作顺序是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②①③ D.③④②①例7、下图中某学生正在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
正确的操作是例8、制作临时装片,盖上盖玻片的正确方法是例9、把写有“”形的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所观察到的物像是第二章:细胞的生活无机物:一般不含碳,如水、无机盐、氧等1、细胞中的物质有机物:一般含碳,如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等叶绿体:在细胞中,吸收能,将能转换成能,储存在它制2、能量转换器造的中。
线粒体:在细胞中,使有机物和结合,释放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供细胞利用。
细胞生长:细胞逐渐增大3、生物体的生长细胞增多细胞分裂:过程:细胞分裂形成两个形态和数目相同的新细胞。
例1、下图表示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变化,其正确顺序是A.a→d→b→c B.a→b→c→d C.c→d→a→b D.a→c→d→b例2、科研人员利用青蛙进行克隆实验,取绿色蛙的卵细胞,去除其细胞核,再取褐色蛙的细胞核植入绿色蛙的卵细胞中并培育成幼蛙。
此幼蛙皮肤的颜色A.与绿色蛙相同B.与褐色蛙相同C.与绿色蛙及褐色蛙都不同D.具有绿色蛙和褐色蛙各一半的性状例3、一个细胞有8条染色体,这个细胞连续分裂3次,形成的细胞数目和每个新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分别是A.6个和3条 B.8个和2条 C.6个和8条 D.8个和8条第三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1、动物体的结构层次:2、植物体的结构层次:3、单细胞生物:草履虫;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单细胞生物:衣藻例1、下面两图表示细胞的有关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图①表示细胞的过程,其结果能使细胞数目。
(2)甲图②表示细胞的过程,其结果能使细胞体积增大。
(3)甲图③表示细胞的过程,其结果能形成不同的。
(4)乙图表示的是甲图①过程,该过程的正确顺序是(填字母):。
第四章: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1、病毒的结构简单,由外壳和内部的组成,没有细胞结构。
2、种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病毒(噬菌体)。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上皮细胞肌细胞神经细胞血细胞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皮肤心脏大脑眼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等人猫蛙龟等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分生区细胞表皮细胞叶肉细胞导管细胞等分生组织保护细胞营养细胞输导组织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向日葵水稻木棉银杏等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类群 特征 生活环境 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大多生活在水中 苔藓植物有茎、叶和假根 阴湿的环境 蕨类植物具有根、茎、叶,有输导组织 潮湿的环境 相同点 不同点菜豆种子 (双子叶植物) 都有种皮(保护种子内部结构) 胚芽 茎和叶 都有胚 胚轴 伸长 (新植物的幼体) 胚根 根 子叶 脱落①子叶两片②无胚乳,营养贮存在子叶里玉米种子 (单子叶植物) ①子叶一片②有胚乳,营养贮存在胚乳里 裸子植物:种子 ,无 (松、银杏、杉、苏铁)3、种子植物被子植物:种子有 包被,果实由 和 组成(大豆、桃、水稻)例1、如果用下图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选项与图示相符的是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1、种子萌发的条件:适宜的 、一定的 、充足的 ;2、根的生长:分生区细胞 ,伸长区细胞 ;植株的生长需要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3、一朵花中最重要的两部分结构是 和 ,在花的发育过程中, 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 发育成种子。
例1、某校生物研究小组开展大白菜丰产实验,发现每棵大白菜比原来增重不少。
请问大白菜增产的物质主要来自A.土壤中的无机盐B.土壤中的有机物C.空气中的氧气和土壤中的有机物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无机盐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1、水在植物生活中的作用 水使植株硬挺、叶片舒展,有利光合作用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吸收、运输2、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根尖 区细胞从土壤吸水 管将水分向上运输 叶脉 管将水分输送到叶的各部分选项4 3 2 1 A单子叶植物 双子叶植物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B细胞核 染色体 DNA 基因 C细胞 植物组织 植物器官 植物体 D 器官 肌肉组织 八大系统人体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3、蒸腾作用降低叶片温度带动植物体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和向上运输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例1、在移栽榕树时,常常要去掉部分枝叶,这样做是为了A. 操作方便B. 减少水分蒸腾C. 降低光合作用D. 降低呼吸作用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1、叶片见光部分加碘液后变色,说明光合作用的产物主要是,是植物制造有机物的必要条件,是制造有机物的场所。
构建植物体2、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呼吸作用:有机物+ 二氧化碳+水+例1、储藏蔬菜或水果时,一般都采用较低的温度,这主要因为A.在较低温度时,呼吸作用旺盛B.在较低温度时,呼吸作用减弱C.较低的温度抑制了光合作用D.较低温度使细菌等微生物不能生存例2、生物体都必须进行呼吸作用的根本原因是:A.二氧化碳必须排出B.氧气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C.生命活动每时每刻都需要氧气D.生命活动每时每刻都需要能量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光合作用:二氧化碳+ +氧气(原料)(产物)例1、右图是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
实验时先将植物放在暗室中24小时,再用一长条铝箔纸包住其中一叶片,放置在阳光下4小时后,取下此叶片用酒精隔水加热,去除叶绿素,清水漂洗后在叶片上滴加数滴碘液,叶片颜色变化正确的是A B C D例2、绿色植物在光下可以进行的生命活动有①光合作用②呼吸作用③蒸腾作用④根的吸收作用A.①②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例3、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光合作用一定要在光下进行B.具有叶绿体的细胞才能进行光合作用C.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变成了化学能,并贮存在有机物中D.光合作用能使有机物分解,并放出氧气例4、合理密植能提高农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这是由于植物充分利用了A.土壤中的无机盐B.土壤中的水分C.太阳光能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场所:条件: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