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统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初中历史期末专题复习课件 专题一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 格式:ppt
- 大小:520.50 KB
- 文档页数:11
部编人教版初一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复习知识点总结这些资料涵盖了教育部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复习的知识点汇总,供学生在期中和期末考试时使用。
学了就不亏了!如果觉得有用,可以支持。
有很多信息。
建议收藏一下第9课秦统一中国一、秦灭六国:1、秦统一全国的原因(条件):(1)人民希望结束战乱,过上安定的生活;(2)商鞅变法的成功为秦统一全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秦王嬴政英明,任用贤士,积极筹划统一大计。
2、秦灭六国:(1)时间:公元前 230—公元前 221 年;(2)灭六国顺序:韩、赵、魏、楚、燕、齐。
(3)灭六国过程的特点;由近及远(自西向东);各个击破。
3、秦朝的建立:(1)时间:公元前 221 年(2) 都城:咸阳(3)开国皇帝:秦始皇嬴政4.秦统一的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长期战乱和混战,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中央: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
嬴政自称“始皇帝”,史称秦始皇。
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治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
地方:建立中央直接管辖的县制。
全国分为36郡,各郡下有郡,各郡的官吏由朝廷直接任免。
郡县制的实施开创了中国历代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三、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政治上:中央集权制度:经济上: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统一度量衡;文化上: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交通上:车同轨,开灵渠;军事上:北击匈奴修长城。
四、秦的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到南海。
5.秦始皇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答:统一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第 10 课秦末农民大起义一、秦朝的;1、秦朝的表现在:(1)沉重的赋税;(上交三分之二)(2)繁重的徭役和兵役;(3)刑罚残酷(严苛的法律)(4)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暴。
(赵高“指鹿为马” )2、秦始皇的统治特点:急于求成和暴虐。
专题一政治篇一、选择题1.远古时代,“天下为公,选举贤能的人做部落联盟的首长”,这一现象出现于( ) A.北京人时期B.河姆渡人时期C.尧舜禹时期D.半坡居民时期2.夏朝筑有城堡和大型宫殿,并且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建立起国家政权机构。
夏朝的建立者是( )A.黄帝B.尧C.禹D.桀3.禅让制是中国上古时期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一种方式,历史上子承父业的世袭制代替了部落联盟首领推荐的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开始于( )A.禹因治水有功成为部落联盟首领B.“国人暴动”C.启利用家族权势继承了禹的位置D.汤战胜桀,夏朝灭亡4.下面是某同学的笔记片段,他试图探索的历史主题是( )利:避免了因王权更替而导致的混乱,确保了社会秩序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
弊:无法保证继承人的才能、品德及政策正确与否。
A.禅让制B.分封制C.王位世袭制D.科举制5.右图反映的是周朝严格的等级制度。
其中处于第二等级的贵族是( )A.诸侯B.卿大夫C.士D.天子6.商鞅变法中,主要为了加强君主权力而实行的措施是( )A.确立县制B.鼓励耕织C.奖励军功D.严刑峻法7.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在行政体制上,(秦始皇)废除地方分权的封建制……在地方建立直属于中央的郡、县两级行政区划。
起先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以后又增至四十余郡。
”该材料反映出秦朝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 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8.他(右图)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并开创了中央集权制度。
下列史实与他有关的是( )①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一切军政大权②简法轻刑,修订法律③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④在地方推行郡县制⑤颁布“推恩令”A.①②④B.③④⑤C.①③④D.①②⑤9.西汉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等方面实现了国家的大一统,汉武帝功不可没。
他在政治方面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开创中央集权制度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颁布“推恩令”D.派张骞出使西域10.秦汉时期设置的官职中主要负责监察的是( )①御史大夫②丞相③刺史④太尉A.①②B.①②③C.①③D.①③④11.某同学在预习“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这一单元时,做了几张卡片方便记忆。
专题09 秦统一中国知识讲解完成统一概况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定都咸阳。
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巩固统一的措施政治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①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览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
(皇帝制)②中央设丞相(行政)、太尉(军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三公制③地方推行郡县制。
影响最深远,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经济①统一货币(圆形方孔的半两铜钱);②统一度量衡;文化统一文字:以小篆为全国通用字体,后隶书逐渐流行。
交通统一车轨,修建全国道路网,开凿灵渠。
军事北击匈奴,修长城,统一岭南。
思想“焚书坑儒”,(目的:加强思想文化的统治,危害: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摧残了文化。
)作用巩固了统一,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综合练习一.选择题(共12小题)1.唐朝大诗人李白在《古风》组诗中诗句“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雌故!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描述了秦王嬴政灭六国、统一全国的气势。
秦的统一()①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②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④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秦的统一。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了六国,都城咸阳(今陕西咸阳)。
【解答】公元前230年,秦国发动强大的攻势,开始了统一六国的战争。
经过长期的兼并战争,完成了统一大业,建立了秦朝,灭六国后,又北进南下,对边疆地区进行开拓和经营,管辖范围大为拓展。
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①③符合题意。
故选:C。
2.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
这一发现说明秦朝()A.政治上四分五裂B.用泥制陶的事实C.推行郡县制D.强化监察制【分析】本题考查史料的重要作用,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灵活运用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