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化肥减量增效示范项目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1
化肥减量增效三新技术实施方案(一)化肥减量增效三新技术实施方案一、背景化肥的使用对农田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提高农田生产力,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需要采用新技术减少化肥的使用量,同时增加肥效。
二、三新技术介绍1.智能施肥技术–利用物联网和传感器技术,实时监测土壤肥力和作物生长状态,根据实际需求调整施肥量,实现精准施肥。
–通过数据分析和算法优化,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浪费。
2.微生物制剂技术–利用益生菌、固氮菌等微生物来替代部分化肥的功能,增加土壤氮磷钾的供应。
–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降低对化肥的需求量。
3.植物营养管理技术–通过优化作物栽培技术和管理措施,提高作物的抗逆性和营养吸收利用率。
–例如采用覆膜栽培、有机肥料替代化肥等方法,减少化肥的使用量。
三、实施方案1.调研分析–深入了解当地农田的土壤性质、作物需求和农民的种植习惯。
–分析化肥使用情况和问题,确定实施三新技术的可行性与优先级。
2.宣传教育–结合农民的使用习惯和接受能力,制作宣传教育材料,向农民普及三新技术的知识与优势。
–举办培训班、讲座等形式的活动,提高农民对新技术的认可度和使用意愿。
3.技术推广–选取示范基地,开展三新技术的试验和示范,以提高农民对新技术的信心。
–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组织农民观摩现场,展示实施三新技术带来的效益。
4.政策支持–制定相关政策并加大财政资金投入,支持三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通过奖励机制和补贴政策,鼓励农民积极采用三新技术。
5.监测评估–设立监测点,定期对实施三新技术的效果进行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实施方案,确保方案的可持续性和效果的稳定性。
四、结论通过实施智能施肥技术、微生物制剂技术和植物营养管理技术,可以减少化肥使用量,提高农田产量和质量,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为了推广和应用这些技术,需要进行调研分析、宣传教育、技术推广、政策支持以及监测评估等工作,以确保方案的实施效果和可持续性。
化肥减量增效案例:中国黑龙江省土地肥料减量增效试点1. 案例背景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化肥生产和使用国家,但长期以来过量施用化肥导致了环境污染、农产品质量下降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政府提出了化肥减量增效的政策措施,旨在通过科学施肥、优化配方等方式减少化肥使用量,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黑龙江省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也是重要的化肥生产和使用区域。
为了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工作,在黑龙江省进行了一系列试点项目,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2. 案例过程2.1 建立科学施肥模式黑龙江省在试点中建立了科学施肥模式,通过土壤测试、作物需求分析等手段确定合理的施肥方案。
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的特点,制定了精确施肥技术指南,并培训农民掌握科学施肥技术。
2.2 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为减少对化肥的依赖,黑龙江省推广了有机肥替代化肥的做法。
通过提供优质有机肥料、建设有机肥生产基地等方式,鼓励农民使用有机肥料。
同时,加强对有机肥料的研发和推广,提高其效果和利用率。
2.3 推进精准施肥技术黑龙江省还推进了精准施肥技术的应用。
通过遥感监测、无人机等技术手段,实现对农田土壤养分状况的实时监测和评估。
根据监测结果,制定精准施肥方案,避免了过量施用化肥的问题。
3. 案例结果3.1 化肥使用量显著下降在试点项目中,通过科学施肥、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等措施,黑龙江省成功降低了化肥使用量。
根据数据统计,化肥使用量平均下降了20%以上。
3.2 农作物产量提高尽管减少了化肥使用量,但由于科学施肥和精准施肥技术的应用,农作物产量并未受到显著影响,甚至有所提高。
这得益于科学施肥模式的建立和精准施肥技术的应用,使农民能够更好地满足农作物对养分的需求。
3.3 农产品品质提升化肥减量增效不仅提高了农作物产量,还改善了农产品品质。
通过有机肥替代化肥,农产品的质量得到了提升,产品口感更好、营养更丰富,符合消费者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
3.4 环境污染减轻化肥过量使用是导致土壤污染、水源污染等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玉米有机肥替代化肥减量增效试验总结一、试验目的:有机肥替代化肥,是改善农业环境、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和促进农业节本增效的重要措施。
为了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化肥用量,增加和更新土壤有机质,促进微生物繁殖,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
本试验旨在探索在每亩施用200公斤商品有机肥的情况下,化肥的合理施用量。
二、试验设计1、供试材料:品种:天赐19有机肥:贺兰山有机肥化肥:磷酸二铵尿素氯化钾2、试验环境:新牧一17#地北8农,南北向地条,前茬:玉米。
3、试验设计:本试验采用单因素大区对比设计,不设重复,在地力水平一致的相邻田块间进行,常规种植模式。
行向:顺地条南北向。
处理间主过道1米。
田间布局图如下:20米处理1米处理2 米处理3 米处理4 米处理5 米三、试验实施试验于4月30日施用基肥,采用人工撒施后旋耕,各处理以走道隔开。
5月1日播种,播量5500株/亩,行距58厘米;5月23日间、定苗;9月21日收获。
全生育期药物除草2次,防虫2次,中耕2次,灌水3次。
三、结果与分析2、室内考种结果分析处理1、2、3、4、CK1株高、穗长、穗粒重、穗粗随有机肥使用量增加而增加,但差异不明显;均明显低于CK2。
全生育期玉米叶色一直偏黄,明显缺乏氮素。
说明有机肥对玉米生物学特征影响不大,化肥起决定性作用。
3、产量构成因素分析处理1、2、3、4、CK1产量随有机肥使用量增加而增加,均明显低于CK2。
说明单纯施用有机肥不能满足玉米生长发育,化肥可以满足玉米的生长发育。
4、效益分析有机肥1.45元/公斤,尿素2元/公斤,二铵3.1元/公斤,复合肥3元/公斤。
处理1、2、3、4均不能盈利,且亏损严重(因试验田为公司经营,成本中未计算承包费)。
四、总结评价通过玉米有机肥用量比较试验表明,有机肥的增产效果不明显。
单纯施用有机肥不施用化肥可行性不大。
建议适量减少化肥用量,同时增施适量有机肥补充,同时肥料厂商升级工艺,降低有机肥价格。
化肥减量增效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农业生产的不断扩大,化肥的使用量也在逐年增加。
然而,过量使用化肥不仅会浪费资源,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对人类健康产生潜在威胁。
因此,减量增效已成为当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减量增效的意义1.节约资源。
减少化肥使用可以节约大量化肥资源,降低生产成本。
2.保护环境。
过量使用化肥会导致土壤污染、水体污染等环境问题,减少化肥使用可以有效保护环境。
3.提高产出。
通过科学施肥和合理管理,可以实现减少化肥用量但仍能保持或提高产出的目标。
三、实施方案1.科学施肥(1)合理选用肥料种类和配比。
根据土壤类型、作物品种等因素选择适宜的肥料种类和配比。
(2)精确施肥。
采取精确施肥技术,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需求量进行科学施肥。
(3)控制施肥量。
根据作物生长期、气候条件等因素,控制施肥量,避免过量使用化肥。
2.优化土壤管理(1)加强土壤改良。
采取有机肥替代化肥,加强土壤改良,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和保水能力。
(2)实施轮作休闲。
通过轮作休闲,可以减少连作对土壤的伤害,促进土壤恢复和更新。
(3)实行耕作制度。
采用深翻、浅翻、不翻等不同耕作制度,保持土壤松散、透气性好。
3.推广绿色种植技术(1)采用生物防治技术。
利用益生菌、微生物等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原理进行病虫害防治。
(2)推广有机栽培技术。
采用有机肥料、有机农药等绿色环保的栽培方式。
(3)引进新型种植技术。
如水稻直播、秸秆还田等新型种植技术,可以减少化肥使用量。
4.加强宣传教育(1)开展科普宣传。
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让广大农民了解减量增效的重要意义和实施方法。
(2)组织技术培训。
组织专家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科学施肥和土壤管理水平。
(3)建立示范基地。
建立减量增效的示范基地,向农民展示科学施肥和土壤管理的好处和实施方法。
四、总结减量增效是当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通过科学施肥、优化土壤管理、推广绿色种植技术和加强宣传教育等措施,可以实现减少化肥用量但仍能保持或提高产出的目标,为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龙胜县水稻农药化肥减施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作者:杨明秋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20年第07期摘要; ; 2018年,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等单位在龙胜县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华南亚热带稻区特色农药化肥减施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的区域示范,主要采取农业措施、物理措施、生物措施并配以高效低毒农药的病虫害防治方式,以及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和有机肥替代化肥等技术。
通过1年的示范,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水稻增产6.3%,农药施用量减幅60%以上,化肥施用量减少19.6%,节约用工成本750元/hm2,增加收入3 360元/hm2。
关键词; ; 水稻;农药;化肥;减施增效技术;广西龙胜中图分类号; ; S511; ; ; ; 文献标识码; ; A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07-0131-0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龙胜县地处亚热带,属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气候宜人,水稻栽培历史悠久。
据统计,近几年来全县水稻年种植面积稳定在0.6万hm2。
由于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导致水稻病虫害发生越来越严重,土壤产生酸化、板结现象,造成环境污染及产品农药残留,严重影响水稻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为此,2018年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等单位在龙胜县龙脊镇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华南亚热带稻区特色农药化肥减施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2018YFD0200306)的区域示范,面积87 hm2。
通过1年的项目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现将示范情况总结如下。
1; ; 化肥减量技术1.1; ; 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在保证示范区产量的前提下,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按照龙胜县水稻田土样化验结果,施肥方案为N∶P2O5∶K2O=10.0∶3.5~4.0∶10.0,即耙田前施腐熟农家肥15.0~22.5 t/hm2,尿素162 kg/hm2、钙镁磷肥405 kg/hm2、氯化钾127.5 kg/hm2作基肥;移栽后7 d施尿素162kg/hm2作分蘖肥,抽穗前追施穗肥氯化钾127.5 kg/hm2;在始穗和齐穗期各喷施0.3%磷酸二氢钾进行根外追肥,以增强茎叶活力,防止功能叶早衰,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1]。
化肥减量增效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标作为粮食生产的重要支撑,化肥在现代农业中起着关键作用。
然而,过量使用化肥不仅浪费资源,还造成了环境污染和农作物品质下降的问题。
因此,制定化肥减量增效的实施方案,是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本实施方案的目标是通过合理减量和提高利用效率,实现化肥减量、农产品质量提升和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二、主要措施1. 优化施肥技术采用精准施肥技术,结合土壤养分分布情况和作物需求,精确控制施肥剂用量和施肥时间,以达到减肥效果。
建议农民利用土壤检测和作物诊断技术,科学调节施肥方案,并选择适宜的施肥器具和方法,避免肥料浪费和无效利用。
2. 推广有机肥和生物肥料的使用有机肥和生物肥料富含有机质和微生物,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对化肥的依赖。
政府可以通过提供补贴、培训和示范等措施,鼓励农民推广有机肥和生物肥料的使用。
3. 加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利用农业废弃物,如秸秆、畜禽粪便等,生产有机肥料或生物肥料,降低化肥的使用量。
政府可以支持农民建设生物肥料生产设施,提供技术咨询和市场推广等支持。
4. 增加耕地保育和水肥调控工作加强农田水土保持工作,防止水土流失,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建立农田水肥调控系统,合理安排灌溉和施肥,避免水肥同步浪费。
制定耕地保护政策,鼓励农民采用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的种植模式。
5. 提倡绿色种植技术尽量采用生态友好的栽培方式,推广节水灌溉技术、覆盖栽培技术和植保无公害技术,减少农药和化学肥料的使用。
政府可以鼓励农民参与绿色认证体系,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6. 加强宣传和教育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农民对化肥减量增效的认识和意识,引导他们改变传统的施肥观念,加大科学施肥的投入。
三、实施效果评估制定监测指标体系,定期对实施方案进行评估和总结。
监测指标包括化肥使用量减少程度、施肥效果、农产品质量和土壤环境状况等,以客观评估实施方案的效果,并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化肥减量增效三新技术项目实施方案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1. 引言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逐年增加,但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
栽培育种ZAIPEIYUZHONG科技兴农绿肥不同压青还田量对早稻产量及土壤 主要养分资源的影响潘 俊(钟山县土壤肥料工作站,广西贺州 542600)摘 要 为恢复绿肥种植,提升耕地质量水平,通过建立绿肥种植还田效果监测点试验,探讨绿肥不同压青还田量对早稻产量及土壤主要养分资源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在同等施肥量、同样栽培管理条件下,在一定范围内,绿肥压青还田量与禾苗的生长速度呈正相关。
随着绿肥还田压青量的增加,稻谷产量及土壤养分含量呈递增趋势,这对改良培肥土壤、提升耕地质量、减少化肥用量、优化农田生态环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绿肥压青还田量;土壤养分;水稻产量为提升耕地质量水平,减少不合理化肥投入,加快形成农业绿色生产方式,促进耕地资源永续利用,扎实推进耕地质量提升和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示范工作至关重要[1-2]。
根据201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耕地质量提升和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示范项目要求,在同等施肥量、同样栽培管理的条件下,通过在项目区域建立绿肥种植还田效果监测点,探讨绿肥鲜草不同压青还田量对水稻产量及土壤主要养分资源的影响,以便为今后大面积推广绿肥种植提供可靠的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钟山县红花镇古楼村农户莫锦科责任田进行,该试验田位于东经111°10′47.5″,北纬24°37′18.4″,海拔228 m处,前茬作物为晚稻。
供试土壤为中潜底田(C1-2),成土母质为花岗岩,土壤养分含量为有机质32.28 g/kg,全氮2.43 g/kg,有效磷21.27 mg/kg,速效钾46 mg/kg,pH 5.5[3-5]。
每667 m2常年稻谷产量350~400 kg。
1.2 供试材料1.2.1 供试品种 水稻品种为野香优9号,油菜品种为川油18号。
1.2.2 供试肥料 尿素含氮(N)46.00%,广西柳州化肥厂生产;普钙含五氧化二磷(P2O5)12.00%,广西鹿寨化肥总厂生产;氯化钾含氧化钾(K2O)60.00%,中化公司进口德国产。
阳谷县2018年耕地质量保护提升和化肥减量增效项目实施方案按照《山东省农业厅关于印发<山东省 2018 年耕地质量保护提升技术示范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鲁农土肥字﹝2018﹞16 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订《阳谷县2018年耕地质量保护提升和化肥减量增效项目实施方案》,具体方案内容如下:一、项目实施的意义阳谷县地处黄河冲积平原,土层深厚,土质肥沃,pH值在7.0-8.8之间,适合多种作物种植。
按土壤表层质地分,壤质土面积最大,是发展蔬菜生产的理想土壤。
截至目前阳谷县已发展成具有地方特色的设施蔬菜种植产业,全县蔬菜种植近50万亩,形成了以七级镇叶菜类、阿城镇和西湖镇瓜菜为主要发展品类的蔬菜种植布局,大布乡、安乐镇等乡镇面积也逐步扩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由于蔬菜种植设施化、规模化、多茬次、周年生产等技术的广泛应用,根结线虫病、枯萎病、疫病等土传病虫害发生严重,营养失衡、植物自毒作用明显,形成了严重的设施蔬菜连作障碍,死苗严重,土壤板结等设施连作障碍因子逐步显现,并呈现多发趋势,对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影响极为明显,严重制约了全县设施蔬菜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开展设施蔬菜连作障碍治理修复工作成为保持耕地持续产能,稳定蔬菜生产能力,保障全县蔬菜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实施原则以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为总原则,以减肥增效和连作障碍修复为技术抓手,通过统筹土肥水运作,深耕深松,施用有机肥、生物菌剂等多种措施,以达到改善设施连作障碍的目的。
三、实施内容(一)巩固提升土肥水基础工作一是继续开展耕地质量调查和土样采集化验工作。
安排采集化验土壤样品100个,检测项目包括:土壤pH、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缓效钾、碱解氮、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有效硫、有效硅、有效铜、有效锌、有效铁、有效锰、有效硼、有效钼、土壤容重和水溶性盐。
采集植株样品数量根据需要确定,化验项目包括全氮、全磷、全钾等。
㊀㊀2021年第62卷第1期11收稿日期:2020-10-24基金项目:2018年嘉善县化肥减量增效示范项目作者简介:应霄(1987 ),女,浙江海宁人,农艺师,从事土壤肥料技术推广工作,E-mail:348195184@㊂文献著录格式:应霄,陈伟,俞宏斌,等.3种水溶肥在番茄上的施用效果[J].浙江农业科学,2021,62(1):11-12.DOI:10.16178/j.issn.0528-9017.202101053种水溶肥在番茄上的施用效果应霄,陈伟,俞宏斌,姚桂华(嘉善县农业农村局,浙江嘉善㊀314100)㊀㊀摘㊀要:以番茄为试验材料,探究喷施硅水溶肥㊁钙镁水溶肥料㊁腐植酸水溶肥对其产量及植株营养的影响㊂常规施肥下喷施硅水溶肥能提高产量,667m 2产量为4215.4kg,比常规施肥增产8.5%;常规施肥下喷施钙镁水溶肥料也可提高产量,但主要是提高结果数量,与常规施肥相比增产6.6%㊂这2种水溶肥进行叶面喷施均能增加番茄产量,提高经济收益㊂浇灌腐植酸水溶肥对产量没有提升作用,但可减缓磷㊁钾肥力流失,延长肥效㊂关键词:水溶肥;硅肥;钙镁肥;腐植酸;番茄;效果中图分类号:S641.2㊀㊀㊀文献标志码:B㊀㊀㊀文章编号:0528-9017(2021)01-0011-02㊀㊀番茄是嘉善县一种非常重要的蔬菜作物,2017年嘉善县种植面积约110hm 2,产量37510t,产值1.02亿元㊂其中姚庄镇的大棚番茄,全年累计播种面积43.4hm 2,有 中国番茄之乡 的称号㊂为保证番茄稳定高效生产,且响应肥料减量增效及水肥一体化的号召,进行了腐植酸㊁硅肥㊁钙镁肥3种水溶肥对番茄生长及产量的促进作用试验㊂腐植酸是一种复杂的有机物胶体,具有吸附和凝结的作用,能提高土壤孔隙度,从而改变土壤理化性质[1-2]㊂在番茄栽培中,腐植酸可以与土壤中的氮磷钾等元素发生作用[3],延长其肥效;另外腐植酸可以刺激番茄植株,特别是根系生长,提高其对养分的吸收效率[4]㊂硅元素广泛存在于土壤之中,但大多不可被植株直接利用,因此,农业生产上常用水溶性硅肥直接进行叶面喷施,从而提高植株抗倒伏性和抗病性㊂在番茄的栽培上,硅肥具有提高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作用[5]㊂番茄等茄果类蔬菜对钙镁的养分需求量较高,增施钙镁肥可促进番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6],但以往的研究主要着重于钙镁肥随硫酸钾施入土壤,钙镁肥以水溶肥的形式进行叶面喷施尚待研究㊂1 材料与方法1.1㊀材料试验在嘉善县姚庄镇界泾港村进行㊂为浙江省重点农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全年气温适中,雨量充沛,气候环境优越㊂试验土壤为水稻土,有机质含量较低,磷钾含量丰富㊂试验点土壤理化性状,pH 5.30,有机质25.90g㊃kg -1,全氮2.04g ㊃kg -1,碱解氮239.00mg ㊃kg -1,有效磷283.86mg㊃kg -1,速效钾332.09mg㊃kg -1㊂参试的水溶肥共3种:硅水溶肥㊁钙镁水溶肥和腐植酸水溶肥㊂试验实施时间为2019年1月1日至6月31日㊂供试番茄品种为东圣1329㊂1.2㊀处理设计试验共设5个处理:处理1,常规施肥(CK1);处理2,常规施肥下喷施清水(CK2);处理3,常规施肥下喷施硅水溶肥(T1),硅水溶肥稀释800倍,果实膨大期,隔7~10d 叶面喷1次,共3次,每次667m 2用量100mL;处理4,常规施肥下喷施钙镁水溶肥(T2),钙镁水溶肥稀释400倍,定植后15d 开始叶面喷施,每7d1次,共3次,每次667m 2用量100mL;处理5,常规施肥下喷施腐植酸水溶肥(T3),腐植酸水溶肥稀释800倍,缓苗后,根部浇灌2次,每次667m 2用量1kg㊂小区面积10m 2(12.5m ˑ0.8m),重复3次㊂每小区定植72株㊂各处理除施肥按设计要求存在差异外,其他管理措施相同㊂12㊀㊀2021年第62卷第1期2月1日进行T2㊁T3处理;2月12日进行T2㊁T3处理;2月26日进行T2处理;4月8日㊁15日㊁22日进行T1处理㊂2㊀结果与分析2.1㊀对番茄产量的影响表1表明,常规施肥(CK1)处理产量明显低于其他处理;喷施硅水溶肥(T1)处理的产量明显高于其他处理,667m2产量为4215.4kg,与常规施肥相比增产8.5%,小区番茄结果数排在第二位,单果重最高;喷施钙镁水溶肥(T2)处理的主要作用是增加结果数量,每个小区结果数量为372个,与常规施肥相比增加6.6%㊂表1㊀3种水溶叶面肥处理对番茄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处理单果重/kg667m2产量/kgCK10.1673886.4CK20.1693928.6T10.1734215.4T20.1654070.9T30.1713915.3 2.2㊀对番茄根际土壤的影响如表2所示,由于硅水溶肥和钙镁水溶肥是叶面喷施,因此,除T3处理外,其他4个处理间的所有土壤数据没有明显差异㊂T3处理对根际浇灌腐植酸水溶肥后,土壤中的速效钾和有效磷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因此,浇灌腐植酸水溶肥可以增加土壤中的磷㊁钾元素,延长肥效㊂表2㊀3种水溶肥处理对番茄根际土壤的影响处理pH全氮/(g㊃kg-1)速效钾/(mg㊃kg-1)有效磷/(mg㊃kg-1)有机质/(g㊃kg-1)碱解氮/(mg㊃kg-1)试验前 5.30 2.04332.09283.8625.90239.00 CK1 5.43 2.01299.15263.5229.37228.67 CK2 5.25 2.21276.66246.5429.93216.67 T1 5.44 1.90259.45252.6629.14211.67 T2 5.33 1.94289.25256.8629.31238.33 T3 5.44 2.17362.76324.4032.58234.673㊀小结试验结果表明,在常规施肥基础上喷施硅肥或钙镁水溶肥均能提高番茄产量,其中喷施硅水溶肥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单果重,而喷施钙镁水溶肥的作用是提高结果数量㊂本试验中,未能表明浇灌腐植酸对番茄产量的提升作用,但可延长磷㊁钾肥效,提高肥料利用率㊂因此,在番茄的栽培上,适当喷施硅肥水溶肥㊁钙镁肥水溶肥和浇灌腐植酸都有良好的作用㊂参考文献:[1]㊀程亮,张保林,王杰,等.腐植酸肥料的研究进展[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1(5):1-6.[2]㊀郑光杰,张洋,陈燕金,等.磺化改性腐植酸的制备及其在含锌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浙江农业科学,2018,59(10):1929-1930,1938.[3]㊀张继舟,袁磊,马献发.腐植酸对设施土壤的养分㊁盐分及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J].腐植酸,2008(3):19-22.[4]㊀王奇书,王拴柱,王天立.腐植酸类物质及对植物的生理作用[J].腐植酸,2001(3):33-40.[5]㊀唐爱均,姚勇哲,李建明.硅肥对番茄产量㊁果实品质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4):102-104.[6]㊀杨丽娟.钙镁肥不同用量对番茄果实产量和收益的影响[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6(4):79-80.(责任编辑:张才德)。
2018 年第 2 期(下半月)Nong Min Zhi Fu Zhi You 农民致富之友117科研◎试验报告安徽省潜山县是中国瓜蒌之乡,有着悠久的瓜蒌种植历史,瓜蒌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由于种植效益较高,施肥量普遍偏高,为了探索瓜蒌合理的施肥量,设计和实施减肥增效试验。
试验证明,水肥一体化技术和施用缓释肥均能达到较好的减肥增效的目的,可以进一步推广应用。
瓜蒌生育期较长,生长量较大,需肥量也相应较大、施肥次数较多,为了探索瓜蒌施肥新技术和新型肥料减肥增效作用,开展水肥一体化和缓释肥试验。
1 供试材料1.1 供试作物及品种:瓜蒌,品种为“皖蒌7号”,两年生,每亩220株左右。
1.2 试验时间及供试土壤: 2017年3月~11月,在潜山县梅城镇河庄村群英家庭农场瓜蒌基地开展试验,基地总面积100亩,其中40亩新建水肥一体化设施。
试验地种植瓜蒌二年,土层深厚,土壤为水稻土土类砂泥田土种,质地砂壤,pH 值5.3,有机质24.2g/kg 、全氮1.21g/kg 、碱解氮184mg/kg 、有效磷21.5mg/kg 、速效钾107mg/kg 、有效铁186.5mg/kg 、有效锰32.4 mg/kg 、有效硼0.37 mg/kg 、有效锌1.95mg/kg 。
1.3 供试肥料:“红四方”45%硫酸钾缓释肥(N-P2O5-K2O:18-5-22)、“红四方”51%硫酸钾复合肥(N-P2O5-K2O:17-17-17)、45%水溶肥(N-P2O5-K2O:18-5-22)、过磷酸钙(含P2O512%)。
2 试验设计与方法设置3个处理,每个处理1~2亩,不设重复,3个处理为相邻田块,地力均匀,各处理间设置保护行,处理设置如下:处理1:基施磷肥25kg/亩,之后水肥一体化施用水溶肥4次,共65kg/亩。
处理2:基施磷肥25kg/亩,一次性施用45%“红四方”硫酸钾缓释肥(18-5-22)65kg/亩,后期不追肥。
2018年XX县耕地质量提升和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示范项目取土化验和田间试验实施方案根据《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关于做好2018年农业生产发展等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农财发〔2018〕13号)、《财政部关于下达2018年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财农〔2018〕42号)和《关于做好2018年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工作促进化肥减量增效的通知》(农农(耕肥)〔2018〕13号)要求,为扎实推进“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和“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做好XX县2018年耕地质量提升和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示范项目的取土化验和田间试验等相关工作,结合我局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合理布置取土化验采样点和田间试验点,继续做好测土配方施肥取土化验与田间试验等基础性工作。
进一步完善主要粮食作物施肥指标体系,逐步建立主要经济作物优化施肥方案、改进配方,更新县域测土配方施肥专家系统数据库,同时为耕地质量调查评价提供数据支撑。
二、目标任务2018年全县完成取土化验样品123个,田间试验2个,化验中微量元素的样品25个。
三、承担主体项目承担主体为XX县农业局,由县土肥站负责具体实施,局属单位各相关部门、人员配合。
四、主要工作(一)取土化验根据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程》NY/T 2911-2016中采样规范要求,结合本县(市、区、农场)采样任务,在全县(市、区、农场)范围内统筹规划,合理布置采样点采样。
要求每1万亩采集1个土壤,丘陵山区、平原区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采集回来的土样应按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程》NY/T 2911-2016中的标准化验样品。
1.取土化验方式原则上要求承担主体单位自行组织取土和化验工作。
条件不足或自身化验室无法正常运转的可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委托第三方取土化验,但承担主体要指导和监督第三方机构确保取土化验结果质量。
2.所采全部土壤样品需要化验土壤容重、常规五项(pH、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20%的样品量(与上年样品不重复)还需化验中微量元素(缓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有效硫、有效硅、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有效锌、有效硼、有效钼、硒)。
粮食生产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项目1为推进全州粮食生产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活动,进一步增强八宝米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2018年,文山州土肥站在广南县八宝镇实施优质稻“微生物+配方肥”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示范1片。
项目以绿色、高产、高效创建为目标,以区域优质稻生产基地为重点,强化政策扶持和科技推广,围绕“精、调、改、替”技术途径开展化肥减量田间试验、示范。
在文山州农业局的领导下,文山州土肥站精心组织实施,通过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项目实施取得较好的成效。
一、实施概况1.实施地点和规模(1)示范区:建立优质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化肥减量增效示范1片,示范面积10500亩,占任务10000亩的105%,分布于八宝镇的河野、八甲等8个村委会72个村小组4325户,产业的发展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86户837人;其中核心示范样板完成214亩,占计划200亩的107%,分布于河野村委会八宝鑫鸿农作物种植合作社的“八宝贡米”生产基地内。
项目区按照统一标准设立标志牌,标明项目名称、规模、产量指标、技术路线、技术要点、项目责任单位和负责人等,方便周边农民学习,同时接收社会监督。
项目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100%。
(2)田间试验:按照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2011)修订版》要求,参照《2017年云南省耕地质量提升与化肥减量增效补贴项目田间试验、示范方案》,以考察在同等配方下,采用高效新型肥料(微生物菌肥)后,分别减少化肥氮肥、磷肥用量的10%和20%的效果。
设置普通推荐施肥量(CK)、推荐施肥量+微生物菌肥、推荐施肥量减10%+微生物菌肥、推荐施肥量减20%+微生物菌肥四个处理,三次重复实施。
试验安排在八宝鑫鸿农作物种植合作社优质稻的种植基地—河野村委会召南村小组,试验优质稻品种为八宝谷2号。
试验田基础土壤理化性为;PH7.2、有机质29.7 g/kg、碱解氮79mg/kg、有效磷43mg/kg、速效钾52 mg/kg、土壤容重1.32g/cm3。
化肥减量增效实施方案1. 引言化肥的使用在农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过量的使用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还会浪费资源并对人类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化肥减量增效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套化肥减量增效的实施方案,旨在指导农业生产者在降低化肥使用量的同时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2. 化肥减量增效的必要性化肥的过量使用会导致很多问题,包括土壤的污染、农产品的质量下降以及农业生产成本的增加等。
因此,化肥减量增效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除了减少环境影响外,化肥减量还可以提高土壤质量,增加农作物的抗病能力,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3. 化肥减量增效的关键措施3.1.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是化肥减量增效的核心措施之一。
首先,农业生产者应该根据地理环境、土壤条件和农作物需求确定合理的肥料种类和用量。
其次,定期检测土壤养分含量,根据检测结果调整施肥计划。
此外,农业生产者应该注重有机肥的使用,以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增强土壤保水能力和肥力。
合理施肥还包括应用精准农业技术,如利用遥感技术和智能化设备监测作物生长情况,实现精准施肥。
3.2. 种植良种选择适应当地土壤和气候条件的优良种子是化肥减量增效的重要环节。
优良种子具有良好的抗病虫害能力和高产潜力,能够在较低的肥料供应下达到较高的产量。
因此,农业生产者应该选择经过认证的良种,并在种植过程中加强管理,保证良种的生长环境,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产量潜力。
3.3. 调整灌溉方式合理的灌溉方式对化肥减量增效也起着重要作用。
农业生产者应该根据农作物的需水情况和土壤水分状况,选择适当的灌溉方式和时间。
合理的灌溉可以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减少肥料的流失和浪费。
例如,采用滴灌和喷灌技术可以将水和肥料送到农作物根部,减少水分和肥料的流失。
3.4. 生物技术应用生物技术在化肥减量增效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微生物制剂和生物有机肥料等生物技术手段,可以提高农作物的养分利用效率和抗病能力。
化肥减量增效典型案例1. 案例介绍化肥减量增效是指通过科学管理和高效利用化肥资源,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化肥使用量,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方法。
本文将介绍几个典型的案例,探讨它们在化肥减量增效方面的做法和效果。
2. 案例一:精细施肥技术在水稻种植中的应用2.1 案例背景这个案例发生在中国东北的一个农村地区,该地区主要种植水稻,长期以来一直使用传统的施肥方式,存在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2.2 实施措施为了解决化肥过量使用的问题,当地农业技术人员引入了精细施肥技术。
首先,进行土壤检测,分析土壤中的养分含量和土壤性质,为制定施肥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然后,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和需求,精确计算出每个水稻田的化肥需求量。
最后,采用局部施肥和基膜覆盖等方法,将化肥用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2.3 实施效果经过几年的实践,使用精细施肥技术的水稻田产量明显提高,且品质更好。
同时,化肥使用量大幅减少,环境污染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
这个案例表明,精细施肥技术可以在提高产量的同时实现化肥减量增效的目标。
3. 案例二:有机肥替代化肥在果树栽培中的应用3.1 案例背景这个案例发生在中国南方一个果树种植园区。
由于长期大量使用化肥,土壤肥力下降,果树生长缓慢,果实品质也不理想。
3.2 实施措施为了改善土壤质量和果树生长状况,园区决定采用有机肥替代化肥进行施肥。
首先,将果园分块,部分地块使用有机肥施肥,另一部分继续使用化肥。
然后,对比观察两组果树的生长情况、果实品质以及土壤肥力变化。
最后,根据观察结果,逐步扩大有机肥的使用范围,并对施肥方案进行优化。
3.3 实施效果经过几年的实践,使用有机肥的果树长势良好,果实质量明显提高。
同时,土壤质量也有所改善,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肥力逐渐恢复。
这个案例说明,有机肥可以有效替代化肥,在果树栽培中实现化肥减量增效的目标。
4. 案例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成功示例4.1 案例背景这个案例发生在中国中部的一个农业大县,该地区农作物丰产,但同时也产生大量的农业废弃物,对环境造成一定压力。
粮食部门个人工作总结 [粮食生产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项目工作总结3篇]粮食生产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项目工作总结3篇粮食生产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项目工作总结1 为推进全州粮食生产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活动,进一步增强八宝米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2018年,文山州土肥站在广南县八宝镇实施优质稻“微生物+配方肥”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示范1片。
项目以绿色、高产、高效创建为目标,以区域优质稻生产基地为重点,强化政策扶持和科技推广,围绕“精、调、改、替”技术途径开展化肥减量田间试验、示范。
在文山州农业局的领导下,文山州土肥站精心组织实施,通过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项目实施取得较好的成效。
一、实施概况 1.实施地点和规模(1)示范区:建立优质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化肥减量增效示范1片,示范面积10500亩,占任务10000亩的105%,分布于八宝镇的河野、八甲等8个村委会72个村小组4325户,产业的发展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86户837人;其中核心示范样板完成214亩,占计划200亩的107%,分布于河野村委会八宝鑫鸿农作物种植合作社的“八宝贡米”生产基地内。
项目区按照统一标准设立标志牌,标明项目名称、规模、产量指标、技术路线、技术要点、项目责任单位和负责人等,方便周边农民学习,同时接收社会监督。
项目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100%。
(2)田间试验:按照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xx)修订版》要求,参照《xx年云南省耕地质量提升与化肥减量增效补贴项目田间试验、示范方案》,以考察在同等配方下,采用高效新型肥料(微生物菌肥)后,分别减少化肥氮肥、磷肥用量的10%和20%的效果。
设置普通推荐施肥量(ck)、推荐施肥量+微生物菌肥、推荐施肥量减10%+微生物菌肥、推荐施肥量减20%+微生物菌肥四个处理,三次重复实施。
试验安排在八宝鑫鸿农作物种植合作社优质稻的种植基地—河野村委会召南村小组,试验优质稻品种为八宝谷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