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走进细胞
- 格式:ppt
- 大小:1.12 MB
- 文档页数:12
第一章走进细胞第一节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一、细胞学说及建立过程1、创立细胞学说的科学家是德国的施莱登和施旺。
2、细胞学说的内容: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起作用;新细胞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
3、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比利时.维萨里、法国.毕夏从人体细胞的解剖和观察入手,指出器官、组织。
英国.罗伯特.虎克发明细胞荷兰.列文•虎克观察不同形态的细菌、红细胞和精子等植物学家施莱登发现细胞有细胞核,首次提出植物细胞由细胞构成,细胞是植物体的基本单位,新细胞从老细胞中产生。
动物学家施旺提出动物细胞也是由细胞构成的,一切动物的个体发育过程都是从受精卵这个单细胞开始的。
4、细胞学说的修正德国.魏尔肖提出与,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5、意义(1)揭示了动物和植物的统一性,从而阐明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2)对生物学发展的意义:①使生物学的研究进入细胞水平,并为后来进入分子水平打下基础。
②为生物进化论的确立埋下了伏笔。
6、科学方法:归纳法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1.生物体与细胞的关系(1)单细胞生物:依赖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生物。
(2)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生物。
2.生理活动与细胞的联系(1)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础:细胞代谢。
(2)生物生长发育的基础:细胞增殖、分化。
(3)生物遗传与变异的基础: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1)系统的含义系统是指彼此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组分有规律地结合而形成的整体。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3)各层次的相互关系①无论从结构上还是功能上看,细胞属于生命系统最基本的层次,各层次生命系统的形成、维持和运转都是以细胞为基础。
第一章走近细胞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1.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都是在细胞或细胞参加下完成的。
除病毒之外,其它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寄生在活细胞中,利用活细胞中的物质生活和繁殖。
2、无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生活方式:寄生在活细胞病毒分类:DNA病毒、RNA病毒DNA,或只是RNA(一种病毒只含一种核酸)☆DNA病毒:噬菌体、乙肝病毒、天花病毒;☆RNA病毒:烟草花叶病毒、HIV、SARS病毒、禽流感病毒3、单细胞生物(草履虫、变形虫、衣藻、酵母菌)依靠单个细胞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4、多细胞生物依靠各种分化的细胞亲密合作,完成困难的生命活动。
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有,植物没有) 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除病毒以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植物的四大组织:爱护、养分、输导、分生组织☆动物的四大组织:上皮、肌肉、神经、结缔组织☆植物的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人的八大系统:消化、泌尿、内分泌、循环、运动、呼吸、神经、生殖系统☆蛋白质、核酸等分子虽是组成生命系统的物质,但不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1)种群是指肯定区域内,同种生物全部个体(2)群落是肯定区域内全部的生物(3)生态系统包括肯定区域内全部生物和无机环境,如:一根枯木、一片池塘。
(4)生物圈包括地球上全部生物以及全部生物所生存的无机环境,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地球上只有一个生物圈。
三、高倍显微镜的运用1、重要结构光学结构:镜头目镜——长,放大倍数小物镜——长,放大倍数大反光镜平面——调暗视野凹面——调亮视野机械结构: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或下降(有粗、细之分)转换器——更换物镜光圈——调整视野亮度(有大、小之分)2、步骤:取镜安放对光放置装片使镜筒下降使镜筒上升低倍镜下调清楚,并移动物像到视野中心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缓缓调整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楚留意事项:(1)调整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侧面视察物镜与装片的距离;(2)首先用低倍镜视察,找到要放大视察的物像,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心(粗准焦螺旋不动),然后换上高倍物镜;(3) 换上高倍物镜后,“不准动粗”。
生物第一章走进细胞总结知识点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已知除病毒之外的所有生物均由细胞所组成,但病毒生命活动也必须在细胞中才能体现。
下面是我整理的生物第一章走进细胞总结知识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生物第一章走进细胞总结知识点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4血液属于(组织)层次,皮肤属于(器官)层次。
5植物没有(系统)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可化做(个体)层次,又可化做(细胞)层次。
6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7种群:在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鲤鱼。
8群落:在一定的区域内所有生物的总和。
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生物。
(不是所有的鱼)9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和它生存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10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的生长与发育;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遗传与变异。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尤其要注意第1和第4步)1、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2、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4、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二、显微镜使用常识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
2、高倍镜: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细胞数目(少)。
低倍镜:物象(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3、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无)螺纹,镜筒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视野越暗、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少、每个细胞越大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越大、视野越亮、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多、每个细胞越小4、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х目镜的放大倍数5、一行细胞的数目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成反比计算方法:个数×放大倍数的比例倒数=最后看到的细胞数如:在目镜10×物镜10×的视野中有一行细胞,数目是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40×,那么在视野中能看见多少个细胞?20×1/4=56、圆行视野范围细胞的数量的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计算如:在目镜为10×物镜为10×的视野中看见布满的细胞数为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20×,那么在视野中我们还能看见多少个细胞?20×(1/2)2=5三、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主要类群:原核生物:蓝藻,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可进行光合作用,属自养型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