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地址与子网掩码(优质课)解析
- 格式:ppt
- 大小:167.50 KB
- 文档页数:22
IPv4地址、子网掩码、详细讲解(建议收藏)01、IP地址二进制、十进制对应IP地址是一个32位的二进制数,通常被分割为4个“8位二进制数”(也就是4个字节)。
IP地址通常用“点分十进制”表示成(a.b.c.d)的形式,其中,a,b,c,d都是0~255之间的十进制整数。
例:点分十进IP地址(100.4.5.6),实际上是32位二进制数(01100100.00000100.00000101.00000110)。
我们用的最多而且最熟悉的记数系统就是十进制计数系统了。
二进制中用0和1表示。
有8位二进制,从左到右每个1表示的数字为然后每位相加就得到了255。
如果二进制的某位为0,则此位对应的十进制为0。
案例:192.168.1.11对应的二进制和十进制。
02、IP地址分类IP地址的网络部分称为网络地址,网络地址用于唯一地标识一个网段,或者若干网段的聚合,同一网段中的网络设备有同样的网络地址。
IP地址的主机部分称为主机地址,主机地址用于唯一的标识同一网段内的网络设备(如电脑,笔记本,手机等网络电子设备)。
例如,A类IP地址:10.110.192.111,网络部分地址为10,主机部分地址为110.192.111。
那么如何区分IP地址的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呢?最初互联网络设计者根据网络规模大小规定了地址类,把IP地址分为A、B、C、D、E五类。
我们经常用到的是A、B、C三类地址。
IP地址由国际网络信息中心组织(International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InterNIC)根据公司大小进行分配。
过去通常把A类地址保留给政府机构,B类地址分配给中等规模的公司,C类地址分配给小单位。
A类IP地址的网络地址为第一个八位数组,第一个字节以“0”开始。
因此,A类网络地址的有效位数为8-1=7位,A类地址的第一个字节为1~126之间(127留作它用)。
例如10.1.1.1、126.2.4.78等为A类地址。
《IP地址与子网掩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IP地址的概念、结构和分类。
2. 让学生掌握子网掩码的定义和作用。
3. 培养学生运用IP地址和子网掩码进行网络规划和排错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IP地址的概念和结构2. IP地址的分类3. 子网掩码的定义和作用4. 子网掩码的计算方法5. 实际案例分析:运用IP地址和子网掩码进行网络规划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IP地址和子网掩码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计算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IP地址和子网掩码进行网络规划。
3.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制作包含IP地址和子网掩码相关内容的PPT。
2. 案例素材:准备一些实际案例,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3. 网络设备:准备一些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等,用于演示和实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IP地址和子网掩码在网络技术中的重要性。
2. 讲解IP地址的概念和结构:讲解IP地址的分类及其特点。
3. 讲解子网掩码的定义和作用:解释子网掩码的作用和计算方法。
4.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IP地址和子网掩码进行网络规划。
5. 课堂互动: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7.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有关IP地址和子网掩码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IP地址和子网掩码的理解程度。
2. 练习题:布置课后练习题,检查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情况。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团队中的协作和表达能力。
七、拓展学习1. IP地址和子网掩码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享。
2. 介绍其他网络地址分配方案,如NAT(网络地址转换)。
3. 推荐相关网络技术书籍和在线资源,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八、教学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反馈。
IP和子网掩码解析IP和子网掩码解析我们都知道,IP是由四段数字组成,在此,我们先来了解一下3类常用的IPA类IP段 0.0.0.0 到127.255.255.255B类IP段 128.0.0.0 到191.255.255.255C类IP段 192.0.0.0 到223.255.255.255XP默认分配的子网掩码每段只有255或0A类的默认子网掩码255.0.0.0 一个子网最多可以容纳1677万多台电脑B类的默认子网掩码255.255.0.0 一个子网最多可以容纳6万台电脑C类的默认子网掩码255.255.255.0 一个子网最多可以容纳254台电脑我以前认为,要想把一些电脑搞在同一网段,只要IP的前三段一样就可以了,今天,我才知道我错了。
如果照我这说的话,一个子网就只能容纳254台电脑?真是有点笑话。
我们来说详细看看吧。
要想在同一网段,只要网络标识相同就可以了,那要怎么看网络标识呢?首先要做的是把每段的IP转换为二进制。
(有人说,我不会转换耶,没关系,我们用Windows自带计算器就行。
打开计算器,点查看>科学型,输入十进制的数字,再点一下“二进制”这个单选点,就可以切换至二进制了。
)把子网掩码切换至二进制,我们会发现,所有的子网掩码是由一串[red]连续[/red]的1和一串[red]连续[/red]的0组成的(一共4段,每段8位,一共32位数)。
255.0.0.0 1111111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255.255.0.0 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000000255.255.255.0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这是A/B/C三类默认子网掩码的二进制形式,其实,还有好多种子网掩码,只要是一串连续的1和一串连续的0就可以了(每段都是8位)。
如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0,这也是一段合法的子网掩码。
网络安装中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的理解与配置一、IP地址与子网掩码的基本概念在进行网络安装时,经常会涉及IP地址和子网掩码的配置。
IP地址是指网络中给设备(如计算机、路由器等)分配的唯一标识符。
它由32位二进制数组成,通常以四个十进制数表示,每个数的取值范围为0到255。
IP地址可以分为公有IP和私有IP,其中公有IP用于连接到互联网,私有IP用于组建内部局域网。
而子网掩码是用于划分IP地址的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的工具,它也由32位二进制组成,也通常以四个十进制数表示,用于将IP地址分成网络号和主机号。
子网掩码中,1代表网络号,0代表主机号。
二、IP地址的分类及其用途IP地址根据其范围的不同,分为A类、B类、C类、D类和E类五个类别。
1. A类地址A类地址的第一个字节范围是1-126,用来分配给大型网络。
其中,第一位为0,所以A类地址范围从到,一般用于大型企业或组织。
2. B类地址B类地址的第一个字节范围是,用来分配给中型网络。
其中,前两位为10,所以B类地址范围从到,一般用于中等规模的网络。
3. C类地址C类地址的第一个字节范围是,用于分配给小型网络。
其中,前三位为110,所以C类地址范围从到,一般用于小型企业、小型组织或家庭网络。
4. D类地址D类地址是多播地址,用于向一组设备发送数据,而不是单个设备。
它的第一个字节范围是,例如用于多播。
5. E类地址E类地址是保留地址,用于实验目的。
它的第一个字节范围是。
三、子网掩码的作用及配置子网掩码的作用是将IP地址划分为网络号和主机号。
每个网络都有自己的子网掩码,用于确定网络号和主机号的长度。
子网掩码中的1的连续个数决定了网络号的长度,而末尾0的连续个数决定了主机号的长度。
例如,对于IP地址和子网掩码,我们可以看到子网掩码的后8位全为0,所以主机号的长度为8位,也就是从到可以用于主机地址,而网络号为。
配置子网掩码时,需要根据网络规模和需求来选择合适的子网掩码长度。
《IP地址与子网掩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IP地址的概念、作用和分类。
2. 让学生掌握子网掩码的定义、作用和计算方法。
3. 培养学生运用IP地址和子网掩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IP地址的概念与分类1.1 IP地址的作用1.2 IP地址的分类及特点2. 子网掩码的概念与作用2.1 子网掩码的定义2.2 子网掩码的作用3. 子网掩码的计算方法3.1 手动计算子网掩码3.2 使用工具计算子网掩码4. 实际案例分析4.1 使用IP地址和子网掩码解决网络配置问题4.2 分析网络攻击手段及防范策略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IP地址和子网掩码的相关概念、作用和计算方法。
2.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心得,提高团队合作意识。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网络拓扑图3. 计算工具(如子网计算器)4. 案例素材五、教学过程1. 引入话题:讲解IP地址的作用和分类,让学生了解IP地址在网络通信中的重要性。
2. 讲解子网掩码的概念和作用,让学生明白子网掩码在网络划分中的作用。
3. 演示子网掩码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手动计算子网掩码。
4. 利用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团队合作意识。
6.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互动: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IP地址和子网掩码的理解程度。
2.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在实际案例分析中的表现,检验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分享心得和团队合作精神。
4.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情况,巩固所学知识。
七、课后作业1. 请简述IP地址的作用和分类。
2. 请解释子网掩码的定义和作用。
3. 请举例说明如何手动计算子网掩码。
详解IP地址和子网掩码(讲义一)一、为什么要使用IP地址?一个IP地址是用来标识网络中的一个通信实体,比如一台主机,或者是路由器的某一个端口。
而在基于IP协议网络中传输的数据包,也都必须使用IP地址来进行标识,如同我们写一封信,要标明收信人的通信地址和发信人的地址,而邮政工作人员则通过该地址来决定邮件的去向。
同样的过程也发生在计算机网络里,每个被传输的数据包也要包括的一个源IP地址和一个目的IP地址,当该数据包在网络中进行传输时,这两个地址要保持不变,以确保网络设备总是能根据确定的IP地址,将数据包从源通信实体送往指定的目的通信实体。
目前,IP地址使用32位二进制地址格式,为方便记忆,通常使用以点号划分的十进制来表示,如:202.112.14.1.为了给不同规模的网络提供必要的灵活性,IP地址的设计者将IP地址空间划分为五个不同的地址类别,如下表所示,其中A,B,C三类最为常用:A类IP地址一个A类IP地址是指,在IP地址的四段号码中,第一段号码为网络号码,剩下的三段号码为本地计算机的号码。
如果用二进制表示IP地址的话,A类IP地址就由1字节的网络地址和3字节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0”。
A类IP地址中网络的标识长度为7位,主机标识的长度为24位,A类网络地址数量较少,可以用于主机数达1600多万台的大型网络。
B类IP地址一个B类IP地址是指,在IP地址的四段号码中,前两段号码为网络号码,B类IP地址就由2字节的网络地址和2字节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0”。
B类IP地址中网络的标识长度为14位,主机标识的长度为16位,B类网络地址适用于中等规模规模的网络,每个网络所能容纳的计算机数为6万多台。
C类IP地址一个C类IP地址是指,在IP地址的四段号码中,前三段号码为网络号码,剩下的一段号码为本地计算机的号码。
如果用二进制表示IP地址的话,C类IP地址就由3字节的网络地址和1字节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10”。
如何理解IP地址和子网掩码?关键信息项:1、 IP 地址的定义和组成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子网掩码的定义和作用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IP 地址的分类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子网掩码的计算方法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子网划分的原理和步骤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子网掩码与网络通信的关系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常见的子网掩码示例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IP 地址的定义和组成IP 地址(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是互联网协议地址的简称,它是在网络中用于标识设备的逻辑地址。
IP 地址由 32 位二进制数组成,通常被分为4 个8 位的字节,每个字节用十进制数表示,并用点分隔,例如 19216811 。
这 32 位二进制数被分为两部分,网络位和主机位。
网络位用于标识网络,主机位用于标识网络中的具体设备。
111 网络位和主机位的划分网络位的长度决定了网络的规模,主机位的数量决定了网络中可以容纳的设备数量。
112 特殊的 IP 地址例如,全 0 的 IP 地址(0000 )表示默认路由,全 1 的 IP 地址(255255255255 )表示广播地址。
12 IP 地址的分类IP 地址根据网络位的长度被分为 A、B、C、D、E 五类。
A 类地址:网络位占 8 位,第一位固定为 0 ,可容纳大量主机。
B 类地址:网络位占 16 位,前两位固定为 10 。
C 类地址:网络位占 24 位,前三位固定为 110 。
D 类地址:用于多播,前四位固定为 1110 。
E 类地址:保留用于实验和研究,前五位固定为 11110 。
学习电脑网络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电脑网络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是现代信息技术中的重要概念,对于计算机网络的搭建和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IP地址和子网掩码的基本概念、作用和应用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一、IP地址的概念和分类IP地址是计算机网络中用于唯一标识设备的一组数字。
它是Internet Protocol(互联网协议)的缩写,代表着网络中某个设备的位置和身份信息。
IP地址根据网络层次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IPv4和IPv6两种格式。
1. IPv4地址IPv4地址是目前广泛使用的IP地址格式,由32位二进制数字构成,通常以四个八位二进制数(即四个字节)表示,每个八位二进制数使用十进制数表示。
例如,192.168.0.1就是一个IPv4地址的例子。
IPv4地址的格式共有4,294,967,296个,由于互联网的不断发展,IPv4地址已经逐渐不够用,IPv6地址得到了推广和应用。
2. IPv6地址IPv6地址是下一代IP地址格式,由128位二进制数字构成,通常以八组十六进制数表示,每组由四个十六进制数(即两个字节)组成,以冒号分隔。
例如,2001:0db8:85a3:0000:0000:8a2e:0370:7334就是一个IPv6地址的例子。
IPv6地址的格式共有3.4x10^38个,大大满足了互联网的需求。
二、子网掩码的概念和用途子网掩码用于划分网络中的主机和网络地址,实现网络的划分和规划。
它是一个与IP地址相对应的32位二进制数字序列,用于指示哪些部分是网络地址,哪些部分是主机地址。
子网掩码中,网络地址部分由连续的"1"组成,主机地址部分由连续的"0"组成。
子网掩码通过与IP地址按位与运算,可以得到网络地址。
例如,对于IP地址192.168.0.1和子网掩码255.255.255.0,通过按位与运算可以得到网络地址192.168.0.0。
《IP地址与子网掩码》教案第一章:IP地址基础1.1 教学目标了解IP地址的概念及其重要性掌握IP地址的分类及特点理解IP地址的构成与表示方法1.2 教学内容IP地址的定义与作用IP地址的分类:A、B、C、D、E类地址IP地址的表示方法:二进制与点分十进制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IP地址的概念、分类及表示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IP地址案例,加深学生对IP地址的理解1.4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讨论网络通信中的地址标识讲解IP地址的概念与作用介绍IP地址的分类及其特点讲解IP地址的表示方法:二进制与点分十进制案例分析:分析典型IP地址案例第二章:子网掩码及其作用2.1 教学目标理解子网掩码的概念及其作用掌握子网掩码的构成与表示方法学会计算子网掩码2.2 教学内容子网掩码的定义与作用子网掩码的表示方法:二进制与点分十进制子网掩码的计算方法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子网掩码的概念、表示方法及计算方法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子网掩码的计算练习2.4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讨论IP地址在网络中的应用讲解子网掩码的概念及其作用介绍子网掩码的表示方法:二进制与点分十进制讲解子网掩码的计算方法实践操作:引导学生进行子网掩码的计算练习第三章:IP地址与子网掩码的配置与应用3.1 教学目标学会配置IP地址与子网掩码掌握IP地址与子网掩码在网络设备中的应用理解IP地址与子网掩码配置的重要性3.2 教学内容IP地址与子网掩码的配置方法IP地址与子网掩码在网络设备中的应用配置IP地址与子网掩码的意义与作用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IP地址与子网掩码的配置方法及应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网络环境中IP地址与子网掩码的应用案例3.4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讨论网络设备中IP地址与子网掩码的应用讲解IP地址与子网掩码的配置方法介绍IP地址与子网掩码在网络设备中的应用分析实际网络环境中IP地址与子网掩码的应用案例第四章:子网划分与子网掩码的关系4.1 教学目标理解子网划分的概念及其作用掌握子网划分的方法与原则了解子网划分与子网掩码之间的关系4.2 教学内容子网划分的概念与作用子网划分的原则与方法子网划分与子网掩码之间的关系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子网划分的概念、原则与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子网划分与子网掩码之间的关系4.4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讨论网络环境中子网划分的重要性讲解子网划分的概念与作用介绍子网划分的原则与方法分析子网划分与子网掩码之间的关系第五章:子网掩码的应用案例分析5.1 教学目标学会分析子网掩码在实际网络环境中的应用案例掌握子网掩码配置的正确方法理解子网掩码在网络管理中的重要性5.2 教学内容子网掩码应用案例分析子网掩码配置的正确方法子网掩码在网络管理中的作用5.3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子网掩码在实际网络环境中的应用案例讲授法:讲解子网掩码配置的正确方法及其在网络管理中的作用5.4 教学活动第六章:子网掩码的进阶应用6.1 教学目标理解无类别域间路由(CIDR)的概念及其与子网掩码的关系学会使用CIDR表示法来简化子网掩码的配置掌握CIDR在大型网络中的应用与优势6.2 教学内容CIDR的概念与作用CIDR表示法与子网掩码的关系CIDR在大型网络中的应用案例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CIDR的概念、表示法及其与子网掩码的关系案例分析法:分析CIDR在大型网络中的应用案例6.4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讨论网络发展中CIDR的重要性讲解CIDR的概念与作用介绍CIDR表示法与子网掩码的关系分析CIDR在大型网络中的应用案例第七章:特殊子网掩码的应用7.1 教学目标理解特殊子网掩码(如/32、/128)的概念及其应用场景学会计算特殊子网掩码下的可用IP地址数量掌握特殊子网掩码在特定网络环境中的应用方法7.2 教学内容特殊子网掩码的概念与分类特殊子网掩码的计算方法特殊子网掩码的应用场景与案例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特殊子网掩码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其应用场景案例分析法:分析特殊子网掩码在实际网络环境中的应用案例7.4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讨论特殊子网掩码在网络环境中的应用讲解特殊子网掩码的概念与分类介绍特殊子网掩码的计算方法分析特殊子网掩码在实际网络环境中的应用案例第八章:网络地址转换(NAT)与子网掩码8.1 教学目标理解网络地址转换(NAT)的概念及其作用掌握NAT的类型与工作原理了解NAT与子网掩码在网络中的应用关系8.2 教学内容NAT的概念与作用NAT的类型:静态NAT、动态NAT、PAT(端口地址转换)NAT的工作原理NAT与子网掩码的应用关系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NAT的概念、类型、工作原理及其与子网掩码的关系案例分析法:分析NAT在实际网络环境中的应用案例8.4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讨论网络地址转换在网络通信中的重要性讲解NAT的概念与作用介绍NAT的类型与工作原理分析NAT与子网掩码在实际网络环境中的应用关系第九章:子网掩码的安全性考虑9.1 教学目标理解子网掩码在网络安全性中的作用学会分析子网掩码配置对网络安全的影响掌握提高子网掩码安全性的配置方法9.2 教学内容子网掩码与网络安全的关系子网掩码配置中的安全风险提高子网掩码安全性的配置方法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子网掩码在网络安全性中的作用及其配置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子网掩码配置中的安全风险及应对策略9.4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讨论网络环境中子网掩码的安全性讲解子网掩码与网络安全的关系介绍子网掩码配置中的安全风险分析提高子网掩码安全性的配置方法10.1 教学目标复习IP地址与子网掩码的核心概念巩固子网掩码的配置与应用方法提高学生在实际网络环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0.2 教学内容子网掩码在实际网络环境中的应用案例分析子网掩码实践操作练习10.3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子网掩码在实际网络环境中的应用案例实践操作法:进行子网掩码的配置与实践练习1重点和难点解析一、IP地址基础重点和难点解析:理解IP地址的分类及其特点,以及IP地址的构成与表示方法。
详解IP地址、子网掩码、网络号、主机号、网络地址、主机地址概述今天主要对网络涉及的概念做个区分和讲解,涉及IP地址、子网掩码、网络号、主机号、网络地址、主机地址等。
相关概念IP地址:4段十进制,共32位二进制,如:192.168.1.1 二进制就是:11000000|10101000|00000001|00000001子网掩码可以看出有多少位是网络号,有多少位是主机号:255.255.255.0 二进制是: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00000000网络号24位,即全是1 主机号8位,即全是0129.168.1.1 /24 这个24就是网络号是24位,也就相当于子网掩码是: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00000000即:255.255.255.0172.16.10.33/27 中的/27也就是说子网掩码是255.255.255.224 即27个全1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1110000001根据IP地址和子网掩码求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一个主机的IP地址是202.112.14.137,掩码是255.255.255.224,要求计算这个主机所在网络的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1、根据子网掩码可以知道网络号有多少位,主机号有多少位!255.255.255.224 转二进制: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11100000网络号有27位,主机号有5位网络地址就是:把IP地址转成二进制和子网掩码进行与运算(逻辑乘法:0&0=0;0&1=0;1&0=0;1&1=1 )11001010 01110000 00001110 10001001IP地址&子网掩码11001010 01110000 00001110 10001001 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11100000 ------------------------------------------------------ 11001010 01110000 00001110 10000000 即:202.112.14.128广播地址:网络地址的主机位有5位全部变成1 ,10011111 即159 即:202.112.14.159主机数:2^5-2=3002根据每个网络的主机数量进行子网地址的规划和计算子网掩码。
计算机⽹络中的IP地址、⼦⽹掩码以及⽹络号、主机号详解及⽰例⼀、IP地址根据TCP/IP协议,连接⽹络上的每个设备都必须有⼀个IP地址,它是⼀个32位的⼆进制数,可以⽤⼗进制数字形式属性,每8个⼆进制位为⼀组,⽤⼀个⼗进制数字来表⽰(即0~255的范围),可以把IP地址理解为⽹络上的⼀个电话号码,例如 192.168.1.1IP地址⼆、⼦⽹掩码⼦⽹掩码⼜叫⽹络掩码、⼦⽹络遮罩,它是⽤来知名IP地址哪些位标识的是主机所在⼦⽹(⽹络号),以及哪些位标识的是主机的位掩码(主机号)。
主机号的多少决定了⼀个⼦⽹中能使⽤的ip地址多少。
例如:主机号有6位,那么在该⽹络段中,最多只能有2^6-2=62台主机。
⽹络号是⼀个32位⼆进制掩码中,连续为1的位数,⽐如,在1111 111111111111111111110000 000中,⽹络号为24位,可以⽤ /24表⽰,相当于255.255.255.0.。
再例如,在1111 111111111111111111111100 0000中,⽹络号为26位,可以⽤ /26表⽰,相当于255.255.255.192⼦⽹掩码单独存在没有意义,它必须结合IP地址⼀起使⽤,它只有⼀个作⽤,就是把某个IP地址划分为⽹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两部分。
⼦⽹掩码长度有32位,⽤来屏蔽IP地址的⼀部分以区别⽹络标识和主机标识,并说明该IP地址是同局域⽹(⽹络ID相同称之为本地⽹络局域⽹,通信不需要路由器转发,反之为远程⽹络)上,还是在远程⽹上。
通过⼦⽹掩码可以判断两个IP在不在⼀个局域⽹内部。
对于⼀个C类地址,⽤⼗进制来说,它被认定为前3组为⽹络地址,最后1组为主机地址,⼀个没划分⼦⽹的C类地址,默认有254个可使⽤地址(去掉第⼀个全为0的⽹络地址和最后⼀个全为1的⼴播地址),例如 192.168.1.0~192.168.1.255。
默认的⼦⽹掩码是 /24 相当于 255.255.255.0,⽤⼆进制表⽰为1111 1111 1111 1111 1111 1111 0000 0000三、IP地址、⼦⽹掩码、⽹络地址、主机地址的关联IP地址 = ⽹络地址 + 主机地址⽹络地址 = ⼆进制IP地址和⼆进制⼦⽹掩码的运算结果应⽤⽰例:1、按照⼦⽹掩码分割⽹络号和主机号例⼦⽹掩码为:255.255.255.224,Ip地址为202.112.14.137⾸先将其转化为⼆进制11111111 11111111 11111111 11100000可知其⽹络号27位,主机号5位,2的5次⽅等于32,可以得到这个⼦⽹中可以使⽤的IP地址为32个。
一文详解计算机网络IP地址和子网掩码什么是IP地址和MAC地址?IP地址就是每个计算机的一个独一无二的身份证,但是这个身份证是可变的,重启计算机或者将计算机移动到其他地区,身份证会动态变化。
比如,今日头条等自媒体平台上,发文或者评论都带有IP属地:计算机还有一个永远不变的身份证就是MAC地址,一般计算机厂商在生产时直接烧录在网卡EPROM上,理论上是独一无二的,但是,这个硬件地址可以人为修改,我们一般不考虑这个因素。
查看自己电脑的MAC地址,在命令提示符中是人ipconfig/all:然而,我的电脑中除了自己的主机,还有很多windows和Linux 虚拟机,同时由于虚拟机是自己设置的MAC虚拟地址,这样也很难保证MAC地址的唯一性。
每个虚拟机都会有一个IP、MAC地址。
上述物理地址:80-32-53-6A-EE-E7就是我的电脑MAC地址,由6组十六进制数据组成,共48位,共有个地址,冲突概率极小。
MAC地址在数据链路层,IP在网络层。
比如蓝牙通信就是靠MAC地址识别,手机播放音乐,只有和手机进行配对的蓝牙耳机才可以接收,其他人的蓝牙耳机就不可以接收到我的手机音乐。
而我的电脑IP地址为IPv4类型,192.168.1.2。
是点分十进制。
我们目前大多使用IPv4,共32位。
但是用32个0或1表示,可读性很差,因此8个一组,分为4组,每组的数值都在0~255之间,这就是我们目前的IP地址表现形式。
但是IPv4的总数很少,大概43亿。
因此为了弥补IPv4的数量不足问题,现在还有IPv6地址。
IP地址的分类IP地址由网络号+主机号构成,分为A、B、C、D、E类IP地址。
同时还有一些特殊的IP地址,比如127.0.0.1是本地软件回环测试地址,就是这个地址只在自己的电脑上使用,不会进入到网络,比如,我自己启动一个网站服务器,需要在其他电脑浏览器输入我的电脑IP 测试,但是我自己的电脑就是服务器也可以作为客户端,在自己电脑上浏览器输入127.0.0.1也可以实现测试,无需联网,所以服务器开发测试常用这个回环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