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上册 变阻器学案(无答案) 苏科版
- 格式:doc
- 大小:597.00 KB
- 文档页数:7
花果山中学课堂教学案年级九年级学科物理主备人:刘桂林审核人授课人课题 : 14.2 变阻器【学习目标】1、知道滑动变阻器的结构及作用,能画出变阻器的符号和结构示意图。
2、会分析滑动变阻器在简单电路中如何引起电流的变化。
3、学会正确使用变阻器。
学习重、难点:会分析滑动变阻器在简单电路中如何引起电流的变化。
学会正确使用变阻器。
【学习过程】一、预习检测1、下列关于电阻的说法错误的是()A.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B.通过导体的电流变大,导体的电阻也变大C.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D.一般情况下,导体都有电阻2、小明在研究导体电阻与温度的关系时,在不同时刻测量了一段锰铜合金线的电阻,其电阻与时间的图像如右图所示,与时刻t2相比较,时刻t1的温度较(选填“高”、“低”和“一样高”).3、A、B、C、D四根导线,其中A、B、C是铅线,D是镍铬合金线.A、B粗细相同,A比B短,B、C长度一样,B比C粗,D、C长短粗细都一样,则四根导线按其电阻阻值大小的排列顺序是()A.RA>RB>RC>RDB.RD>RC>RB>RAC.RD>RA>RB>RCD.RC>RB>RA>RD4、如下图所示电路中,A、B、为两个金属夹,分别在两金属之间接入硬币、铅笔芯、橡皮或塑料尺,闭合开关后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
在观察到小灯泡发光时,两金属夹之间接入的可能是( )A.硬币或橡皮 B.铅笔芯或硬币 C.橡皮和塑料尺D.塑料尺或铅笔二、新课学习1、活动14.3 用铅笔芯使电路中的电流连续地变化2、介绍三种变阻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和电位器3、活动14.4 学习使用滑动变阻器(1)了解滑动变阻器的结构(书本P59图14—7)(2)滑动变阻器是如何改变电阻的?(3)滑动变阻器的结构示意图和电路符号(4)应该怎样将变阻器接入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接线原则是什么?(5)如果把图14—8中滑动变阻器的A B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结果会怎样?如果接C D呢?(6)如果滑动变阻器铭牌上有“10Ω 2A”的字样,其中“10Ω”表示,“2A”表示。
二、变阻器【学习目标】(1)熟悉常用的滑动变动器的结构,能正确使用滑动变阻器。
(2)会用滑动变阻器来控制电路中灯泡的亮度。
【重点、难点】重点: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难点: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和原理【学习过程】活动1:模拟调光灯实验器材:电池(电源)、开关、灯泡、铅笔一支、电流表一只、若干导线。
利用这些器材制作一个简易的调光台灯(如图所示电路)。
当M向左移动时,接入电路中的铅笔心长度变,电流表的示数变_____,灯的亮度_______。
当M向右移动时,接入电路中的铅笔心长度变_______ ,电流表的示数变_____,灯的亮度_______。
思考:灯为什么会连续变亮(暗)?因为改变了铅笔芯的长度。
投影:常见的变阻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电位器)变阻器定义:。
常见的变阻器有、、。
活动2:对照滑动变阻器实物,认识滑动变阻器结构。
(1)实验室里常用的滑动变阻器由5部分组成分别是①、②、③、④、⑤。
(2)滑动变阻器的结构示意图:(3)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原件符号(4)铭牌含义:200Ω,1.5A ;活动3:用滑动变阻器调节小灯泡的亮度将滑动变阻器与灯泡串联接入电路,向右移动滑片,改变灯泡的亮度,将实验结果填入表格:使用的接线柱变阻器接入哪一部分滑片移动方向接入电阻线的长度变化电阻的变化灯泡亮度变化电流的变化向右向右向右向右向右向右)滑动变阻器是怎样改变电阻的?(工作原理)。
(2)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应在电路中使用;接线要“”;闭合开关前应最大的位置。
(3)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①;②。
【课堂巩固】1.若把一只标有“20Ω,2A”的电阻和一只标有“50Ω,1.8A”的滑动变阻器串联接入电路中,则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A. 2AB. 1.8AC.0.2AD.0.8A2.如右图所示滑动变阻器,将其接入电路,使滑片P向B端滑动时,使其连入的电阻变大,应选择的接线柱是() A.C和A B.C和B C.D和B D.A和B3.下列用电器中,不需要变阻器的是()A.普通家用的白炽电灯B.电视机或收音机C.无级调光书写台D.调温电熨斗4.一个滑动变阻器铭牌上标有“50Ω 1.5A ”的字样它的意义是( ). A .电阻的最小值是5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1.5AB .电阻的最小值是50Ω,允许通过的最小电流是1.5AC .电阻的最大值是50Ω,允许通过的最小电流是1.5AD .电阻的最大值是5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1.5A5.如图,向同一方向移动滑片P时,电阻的变化效果相同的两种接法是6.如图是滑动变阻器的结构示意图,A 、B、C 、D 、分别代表四个接线柱,若滑片P 向左移动,要使连入电路的阻值减小,可以将导线接在 两个接线柱上;若导线接在 两个接线柱上时,阻值最大且不变;若导线接在 , 两个接线柱上时,阻值为零 【课后巩固】1.如图1所示电路,AB 是一段电阻丝,当导线夹由A 向B 移动的过程中,电灯亮度将( ) A .变亮 B .变暗 C .不变 D .无法判断是否变化2.如图2是连入电路的两只相同的电阻箱,甲图连入电路的阻值为 Ω;乙图连入电路的阻值是 Ω,这种电阻箱连入电路的最大阻值是 Ω.3.变阻器在生产技术上有广泛的应用,调节电视机和收录机音量大小的电位器就是一种 .剧场里的照明灯是利用改变接入电路中的______________来改变通过灯泡的____________,从而达到逐渐改变灯泡亮度的目的,接入电路中的电阻越大,灯泡两端的电压就越____________________.4.一只灯泡的灯丝断了,灯丝接好后仍能使用,但灯泡的亮度要比原来____________,这是因为灯丝的电阻比原来____________,通过灯丝的电流比原来____________.5. 如图所示是一种自动测定油箱内油面高度的装置.(1)图中虚线框内的装置相当于简单机械中的_____________; (2)图中R 是电学中的什么元件_ ___; (3)油量表是用______________表改装的;(4)当油箱中的浮标向上运动时,R 的电阻值将 ,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将 ,此时电路中的电流将 .(选填“增大”或“减小”). 6.在滑动变阻器的四种接法中,当滑片P 向左滑动时,电阻变大的是( )7.如图,将两个滑动变阻器串联连入电路后,要使电路中的电流最小,则滑片P 1和P 2的位置应为( ) A .P 1、P 2都移至最左端 B .P 1、P 2都移至最右端C .P 1移至最左端,P 2移至最右端D .P 1移至最右端,P 2移至最左端8.提供电源、小灯泡、开关各一个,导线若干,请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电路,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灯泡变暗,并在方框中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14.2 变阻器——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学案一.滑动变阻器1.构造:实验室常用的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如下图所示,它是由瓷筒、线圈、金属棒、金属滑片、接线柱、支架组成。
套在瓷筒上的线圈是由表面涂着绝缘漆的电阻线绕成,它的两端与接线柱A、B相连,滑片可以在金属棒上滑动,并与线圈紧密接触,线圈与滑片接触处,绝缘漆已刮去。
在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用表示。
2.原理:滑动变阻器利用的是电阻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有关的规律,即电阻长度越长,电阻越大。
当滑片在左右滑动的过程中,接入电路的电阻丝的长度也随着改变,如此便达到了改变接入电路电阻的作用。
3.特点:滑动变阻器可以连续地改变接入电路电阻的大小,但是不能知道接入电路的电阻的准确阻值。
4.使用:(1)选择合适的滑动变阻器:每个滑动变阻器都有规定的最大电阻值和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使用时要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不能使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超过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否则会烧坏滑动变阻器。
(2)使用前应将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值调到最大,这样电路连通时电流最小,起到限制电流保护电路的作用。
(3)滑动变阻器上有四个接线柱,把它接入电路中时,金属棒两端的接线柱和电阻线圈两端的接线柱各选择一个连入电路(一上一下)。
同时使用金属棒两端的两个接线柱连入电路,移动滑片不起变阻作用,并且连入电路的电阻始终为零。
把电阻线圈两端的两个接线柱连入电路时,移动滑片也不起变阻作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值始终等于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值。
二.电阻箱1.作用:电阻箱是一个可以读出电阻大小的,电阻可以改变的仪器。
它在电路中起到了控制电流和电压的作用。
2.结构:电阻箱外部由两个接线柱、四个旋盘组成(如下图)。
3.使用:把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调节四个旋盘就能得到之间的任意整数阻值。
4.读数方法:各旋盘对应的小三角指示点的示数乘以面板上标记倍数,然后加在一起,就是电阻箱接入电路中的阻值.如右图所示的电阻箱的连入阻值为:注:电阻箱也有规定的最大阻值和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四章二变阻器学案一、教学内容1. 了解变阻器的定义和作用;2. 掌握变阻器的原理和结构;3. 熟悉常见变阻器的种类及其特点;4. 掌握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使用方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变阻器的定义和作用,能正确识别常见变阻器;2. 掌握变阻器的原理和结构,能解释变阻器的工作过程;3. 学会使用变阻器,能设计简单的电路,调节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1. 变阻器的原理和结构;2. 常见变阻器的特点及应用;3. 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使用方法。
难点:1. 变阻器的工作原理;2. 变阻器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1. 电源;2. 变阻器;3. 导线;4. 灯泡;5. 电流表;6. 电压表。
学具:1. 笔记本;2. 彩色笔;3. 电路图。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电源、变阻器、灯泡、电流表和电压表等教具,设计一个简单的电路,让学生观察电路中电压和电流的变化,引发学生对变阻器的兴趣。
2. 知识讲解:介绍变阻器的定义、作用、原理和结构,通过示例讲解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使用方法。
3. 例题讲解:分析一个实际电路图,讲解如何使用变阻器来调节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设计一个电路,使用变阻器来调节灯泡的亮度,检验学生对变阻器应用的理解。
5. 知识拓展:介绍其他类型的变阻器,如电位器、滑动变阻器等,并简要介绍它们的特点和应用。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第十四章二变阻器一、变阻器的定义和作用1. 定义:……2. 作用:……二、变阻器的原理和结构1. 原理:……2. 结构:……三、常见变阻器及其特点1. 滑动变阻器:……2. 电位器:……3. 电阻箱:……四、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使用方法1. 连接方式:……2. 调节方法:……七、作业设计1. 描述变阻器的原理和结构。
2. 列举两种常见的变阻器,并说明其特点。
3. 设计一个电路,使用变阻器来调节灯泡的亮度。
14·2变阻器学习目标:1.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铭牌的含义.2.理解变阻器的原理和作用.3.能根据要求正确连接变阻器.4.使用电阻箱运用替代法间接测量用电器的电阻.学习过程:一、变阻器观察与思考:1.将完全相同的两只小灯泡分别与电流表串联,接在1节干电池两端,观察.2.家里的调光台灯能连续调节灯的亮度,收音机、电视机能连续改变音量的大小,它们都是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来改变亮度和音量的,那么,电路中的电流又是如何改变的?活动1:用铅笔芯使电路中的电流连续变化.按图1所示连接电路,用胶布将导线的M端固定在铅笔芯上,用手将N端按在铅笔芯上左、右移动,观察接入电路中导体(铅笔芯)的长度变化及灯的亮度变化,将实验观察的现象填入下表.图 1实验操作M 向左移M 向右移接入电路中导体的长度实验现象A 表示数变化小灯亮想一想:观察与思考1中引起电流和灯亮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活动1中引起电流和灯亮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知识点:根据电阻有关特性发明的变阻器有: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电位器等.[信息库]1.电阻箱.旋钮式电阻箱:结构如图2所示,它由9个1000Ω、9个100Ω、9个10Ω、9个1Ω的电阻器串联组成,只要调节面板上的4个旋钮,便可得到从0~9999Ω范围内的任何一个整数值.读数时,把各旋盘对应的指示点的示数乘以面盘上标记的倍数.图14-56所示AB间的电阻值为3526Ω.二、滑动变阻器1.滑动变阻器的构造:[观察]观察滑动变阻器(图4),回答下列问题:⑴指出各部分的名称;⑵哪些部分是绝缘体?哪些部分是导体?⑶有几个接线柱?⑷若将滑动变阻器串联接入电路,有几种接法?每种接法中接入电路的电阻丝分别是哪一段?⑸画出滑动变阻器在电路图中的符号.活动2:实验探究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按照⑷分析的步骤,依次把滑动变阻器的有关接线柱按图5所示接入电路的M、N两点间.左右移动金属滑片,观察电灯亮度和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情况,并将观察的现象填入表格中.滑片P自左向右移动时电路中的变化情况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接线柱电阻变化电流变化A、C图 5图 4图 2A、DB、CB、DA、B[讨论]1.滑动变阻器是怎样改变电阻的,即滑动变阻器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应将变阻器______联入电路中,选择__________的接线方法将变阻器接入电路,才能起到改变电阻的作用;若将滑动变阻器的下面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相当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将滑动变阻器的上面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相当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在接通电路前,应将金属滑片____________的位置,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例题精讲例 1如图6所示是变阻器连入电路的四种不同的接法,那么,在这四种接法中,哪一种具有这样的功能:当金属滑片P向右滑动时,电路中的灯光变暗 ( )例 2图7所示的滑动变阻器的两种连接方法,对改变电阻的作用一样吗?为什么?ABCD图 6例 3 在做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实验时:⑴连接电路时,开关应,电路接好后,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放在阻值________的位置.⑵要求用电压表测灯泡两端电压,电流表测通过灯泡的电流,且当滑片P 向左移时,电流表示数变大,画出电路图,标出电压表、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连接好.⑶实验时,若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 ,灯泡的亮度都不变且较暗,则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实验时,若观察到 示数变大,则 的示数__________.(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⑸当滑片P在AB的中点时,电流表的读数为0.22A ,请在图9上标出指针所在的位置.例 4小青同学学会使用滑动变阻器后,自己设计并连接了如图10所示的电路,请观察此图,完成下列填空和作图.⑴在图中标出铅蓄电池组的正极、负极;⑵在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处在变阻器的______端,电源电压是______V.图 8AV图 9图 10⑶此滑动变阻器的铭牌上标有“2A 20Ω”字样,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你认为此电路存在什么问题,说出你的理由,并提出改进方案.四、巩固练习⒈滑动变阻器是靠改变电阻线的__________来改变电阻,从而达到改变_________________的目的.⒉如图11所示的电路中,当滑片P向右滑动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导线变____________,电阻变____________,电流表示数变____________,小灯泡的亮度变____________.⒊收音机和电视机中用来调节音量大小的电位器实际上是____________,它通过改变____________来改变电流的大小,从而达到控制音量的目的.⒋一个滑动变阻器上标有“100Ω 2A”,其中“100Ω”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2A”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⒌在12的实物连接图中,当线头M、N分别与C、D相连时,滑动变阻器起 作用;当接线头M、N分别与A、B相连时,变阻器起 作用.⒍⒕如图13所示电路中,能使灯从亮到熄灭的正确电路是 ( )图 12图 11图 13ADBC⒎如图14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是________段,当滑片P向下滑动时,电路中的电阻将_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下同),电流表的示数将____________.⒏电阻R1标有“10Ω 2A”,R2标有“20Ω 0.3A”,把它们串联在同一个电路里,当通过的电流是2A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R2烧断,R1完好 B.R1烧断,R2完好 C.R1、R2同时烧断⒐小刚是勤学善思的好学生,他学习时用的台灯,可以通过调节旋钮改变亮度,小刚很快知道了它的工作原理.试用你学过的电学知识,用适当的元件符号,在图15中画出台灯工作原理的简单电路.⒑如图16所示的电路可以测定未知电阻RX的阻值.已知电源电压恒定,当单刀双掷开关S接a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当S接b时,调节电阻箱R的旋盘,直到电流表示数又为0.3A为止,读取电阻箱的电阻值为60Ω.由此可知,RX的阻值为多少欧姆?简单说明理由.⒒按下列要求设计电路.要求:用电压表测灯L两端的电压,用电流表测通过L的电流,用变阻器改变通过灯泡的电流,且滑片由有A向B滑动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请把图17所示的元件用笔画线连接成电路,并画出对应的电路图.图 15图 16图 14计,弹簧呈自然状态时,滑片P与滑动变阻器R断开,当手在A、B之间握压时,压缩弹簧,P在R上滑动,握力越大,电流表示数越大,请用笔画线完成电路连接.图 18。
变阻器【学习目标】1.知道滑动变阻器工作原理,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2.通过观察、对比,学习利用变阻器改变电流、电压3.初步了解超导体的一些特点【学习重难点】1.重点: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及原理;滑动变阻器的符号;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使用方法。
2.难点:滑动变阻器对电路的影响【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堂学习〗问题1:调光台灯是靠什么来改变灯泡的亮度?你所选用的方法有什么不足之处?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吗?活动14.3:用铅笔芯使电路中的电流连续地变化实验:电路图如下(对照书图14-5)当M向左移动,接入电路中铅笔芯长度变______,电流表的示数变_____, 灯泡亮度变_____ ;当M向右移动,接入电路中铅笔芯长度变_____ ,电流表的示数变 _____ , 灯泡亮度变_____。
请你想一想该实验的不足之处:_____;该如何改进:问题2:电阻箱的使用方法及读数如图所示,是实验室里用的旋盘式电阻箱,使用时,调节四个旋钮就能得到 _____Ω范围之间的任意整数阻值.图中所示的电阻箱的电阻大小为_____Ω,合 _____ MΩ.小结:(1)原理: _____ ;(2)是否可以直接读数:_____ 。
(3)电阻变化是否连续:_____ ;问题3:关于滑动变阻器阅读书,思考并回答:1.工作原理:2.构造:3.认清铭牌:某滑动变阻器上有“10Ω,2A”,其中“10Ω”表示________________;“2A”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结构示意图和符号:5.作用:连接方式:要是用滑动变阻器改变某用电器的电流,则滑动变阻器与该用电器_____联。
小结:变阻器的种类有:_________ , _______ 。
二、〖课堂反馈〗1.张微同学在实验室里连接一个电路如图1所示,她想让小灯泡变暗些,应该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 _____ 端(选填“A”或“B”)移动,在这个过程中,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值逐渐变_______(选填“大”或“小”).图1 图22.如图2所示,若要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C端滑动时使小灯泡变亮,那么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柱_____或______接在电路的M、N两端.3.如图3所示,当滑片P向右移动使得电路中电流变大,电路的E、F点与滑动变阻器接线柱的连接情况正确的是()A.E接A,F接B B.E接A,F接DC.E接C,F接B D. E接C,F接D图3 图44.如图4所示,在m、n两点间接一滑动变阻器来控制电灯的亮度,电路图的上方为滑动变阻器的结构示意图,要求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时,电灯逐渐变亮,则变阻器连入电路的方式应采用()A.m接a,n接b B.m接d,n接bC.m接b,n接a D.m接c,n接d。
14.2 变阻器二、课前准备1. 根据学习过的知识,请你总结如何改变导体的电阻:。
2. 结合图1,说说滑动变阻器的构造:。
3. 请你在下面空白地方分别画出滑动变阻器的结构示意图和电路符号。
4. 通过阅读课文,谈谈超导体的特点:。
1、活动一:用铅笔芯改变电路中的电流N端固定,闭合开关,将M端在铅笔芯上左右移动。
1、当M端向左移动时,接入电路中的铅笔芯长度变,电流表的示数,灯的亮度。
2、当M端向右移动时,接入电路中的铅笔芯长度变,电流表的示数,灯的亮度。
3、这个实验中,引起电流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活动二:学习使用滑动变阻器(1)观察变阻器的组成观察图14-10中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对照说明书填写符号对应的名称,画出变阻器的结构示意图和电路符号,掌握实物、结构示意图和电路符号中各部分的对应关系。
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_;⑥_________;⑦___________。
结构示意图:电路符号:(2)观察铭牌上各参数的含义,了解标出的电阻值、电流值是什么意思?(3):练习使用变阻器每次选取变阻器上的两个接线柱,接入图14-11所示电路的M、N之间,按下表列出分析、归纳:(1)要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大小,滑动变阻器有哪四种接法?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接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效,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效。
(2)接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时都不能改变电阻及电流大小,其中接_________时,变阻器接入电路部分的电阻为零;接__________时,变阻器接入电路部分的电阻为最大值。
(3)滑动变阻器是靠改变连入电路部分的_______________改变电阻的。
(4)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 14.2 变阻器学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源于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第14章第2节“变阻器”。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变阻器的原理、构造、种类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 了解变阻器的原理,理解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2. 掌握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的构造、原理及其在电路中的作用。
3. 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变阻器,如电位器、光线调节器等,并认识它们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能说出变阻器的原理、构造、种类,理解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
2. 能通过实验探究变阻器的工作原理,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常见的变阻器,提高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变阻器的原理、构造、种类及其在电路中的作用。
难点: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的原理及其在电路中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包括滑动变阻器、电阻箱、导线、灯泡等)。
学具:课本、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变阻器(如音响的音量调节旋钮、灯光调节等),引导学生关注变阻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探究变阻器的原理: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在不同电阻值下,灯泡亮度的变化,让学生探讨其背后的原理。
3. 讲解变阻器的构造: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或实物展示,讲解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的构造及其工作原理。
4. 应用拓展: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常见的变阻器,如电位器、光线调节器等,并认识它们的作用。
5. 随堂练习:教师设计有关变阻器原理、构造、应用的练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1. 变阻器的原理图及其工作原理。
2. 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的构造、原理。
3. 变阻器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七、作业设计1. 描述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的构造及其工作原理。
一、教学内容本学案的教学内容来自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四章第二节《变阻器》。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变阻器的原理、构造、种类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变阻器的工作原理,能够正确选择和使用变阻器,并能在实际电路中对其进行操作和调试。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变阻器的原理、构造和种类,理解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2. 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变阻器的工作过程,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物理学科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变阻器的原理及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2. 教学重点:变阻器的构造、种类和调节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变阻器、电路图、电源、导线、灯泡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调节亮度的台灯,让学生观察其亮度是如何变化的,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变阻器。
2. 知识讲解:介绍变阻器的原理、构造和种类,讲解其在电路中的应用。
3. 实验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变阻器的工作过程,记录实验数据。
4. 例题讲解:分析电路图,讲解如何通过变阻器来调节灯泡的亮度。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电路图,设计一个通过变阻器调节灯泡亮度的电路。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变阻器的重要性和应用。
7. 布置作业:设计一个实验,让学生回家后自己动手操作,进一步巩固本节课的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变阻器原理:……构造:……种类:……应用:……七、作业设计1. 实验题目:探究变阻器对电路的影响实验步骤:(1)连接电路,使灯泡发光;(2)逐渐调节变阻器,观察灯泡亮度的变化;(3)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变阻器对电路的影响。
实验报告:实验现象:……实验数据:……实验结论:……2. 题目:选择合适的变阻器问题:一个电路需要调节电压为6V,现有10Ω、20Ω、30Ω三种变阻器,应该选择哪种?解答:……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了变阻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14.2 变阻器—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学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14章的第2节,主要讲述变阻器的原理、种类和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 变阻器的定义和作用:介绍变阻器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原理。
2. 变阻器的种类:介绍滑动变阻器、旋转变阻器等常见变阻器的结构、特点和用途。
3. 变阻器在实际中的应用:举例说明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如调节亮度、音量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变阻器的原理、种类和作用,能识别常见的变阻器。
2. 学会使用变阻器调节电路中的电流,掌握变阻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3. 能够将变阻器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变阻器的原理、种类和作用。
难点:变阻器在实际中的应用和电路图的绘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脑、投影仪、变阻器、电路图、导线、灯泡等。
学具:学生实验套件、笔记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调节亮度和音量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设备中使用的元件。
2. 讲解:讲解变阻器的原理、种类和作用,让学生通过实物和图片来直观地认识变阻器。
3. 演示:进行实验,展示如何使用变阻器调节电路中的电流,让学生亲身体验变阻器的作用。
4. 练习:让学生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使用变阻器调节灯泡的亮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5. 应用: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思考变阻器在其他设备中的应用,如电子设备的音量调节、照明设备的亮度调节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4.2 变阻器一、定义和作用:变阻器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二、种类:滑动变阻器、旋转变阻器等。
三、应用:调节亮度、音量等。
七、作业设计:1. 描述变阻器的工作原理,并绘制一个简单的变阻器电路图。
2. 列举两种常见的变阻器,并说明它们的区别和应用。
3. 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设备使用了变阻器,并说明它们的工作原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验,让学生了解了变阻器的原理、种类和作用,能识别常见的变阻器,并学会使用变阻器调节电路中的电流。
辅导科目 物理 年级
授课教师 班型
授课时间
备课时间
教 学 目 标
1. 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铭牌的含义;
2. 理解变阻器的原理和作用;
3. 能根据要求正确连接变阻器;
4. 使用电阻箱运用替代法间接测量用电器的电阻。
重、 难 考 点
1. 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
2. 了解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和原理。
教学内容
一、电阻箱
旋钮式电阻箱:结构如图2所示,它由9个1000Ω、9个100Ω、9个10Ω、9
个1Ω的电阻器串联组成,只要调节面板上的4个旋钮,便可得到从0~9999Ω 范围内的任何一个整数值.读数时,把各旋盘对应的指示点的示数乘以面盘上 标记的倍数.图所示AB间的电阻值为______Ω. 二、滑动变阻器
1、滑动变阻器是怎样改变电阻的,即滑动变阻器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应将变阻器______联入电路中,选择__________的接线方法将变阻
器接入电路,才能起到改变电阻的作用;若将滑动变阻器的下面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相当___________;
若将滑动变阻器的上面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相当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在接通电路前,应将金属滑片____________的位置,这样做的
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06讲:
变阻器
图 2
例1、如图所示是变阻器连入电路的四种不同的接法,那么,在这四种接法中,哪一种具有这样的功能:当金属
滑片P向右滑动时,电路中的灯光变暗()
例2、图所示的滑动变阻器的两种连接方法,对改变电阻的作用一样吗?为什么?
例3、在做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实验时:
⑴连接电路时,开关应,电路接好后,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放在阻值________
的位置.
⑵要求用电压表测灯泡两端电压,电流表测通过灯泡的电流,且当滑片P向左移时,电流表示数变大,画
出电路图,标出电压表、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连接好.
⑶实验时,若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灯泡的亮度都不变且较暗,则原因可能是
P
A
P
B
P
C
P
D
PP
AB
CD
P P
AB
CD
甲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实验时,若观察到 示数变大,则 的示数__________.
(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⑸当滑片P在AB的中点时,电流表的读数为0.22A ,请在图上标出指针所在的位置. 例4、小青同学学会使用滑动变阻器后,自己设计并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观察此图,完成下列填空和作图.
⑴在图中标出铅蓄电池组的正极、负极;
⑵在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处在变阻器的______端,
电源电压是______V.
⑶此滑动变阻器的铭牌上标有“2A 20Ω”字样,表示的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你认为此电路存在什么问题,说出你的理由,并提出改进方案.
⒈滑动变阻器是靠改变电阻线的__________来改变电阻,从而达到改变_________________的目的. ⒉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滑片P向右滑动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导线变____________,电阻变
____________,电流表示数变____________,小灯泡的亮度变____________.
⒊收音机和电视机中用来调节音量大小的电位器实际上是____________,它通过改变____________来改变电流的 大小,从而达到控制音量的目的.
⒋一个滑动变阻器上标有“100Ω 2A”,其中“100Ω”表示_______________,“2A”表示
A V A - 0.6 3
A
B
C
D
M
N 第5题
S
L A
P a
b
第2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
⒌在的实物连接图中,当线头M、N分别与C、D相连时,滑动变阻器起 作用;当接线头M、N分别
与A、B相连时,变阻器起 作用.
⒍如图所示电路中,能使灯从亮到熄灭的正确电路是 ( )
⒎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是________段,当滑片P 向下滑动时,电路中
的电阻将_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下同),电流表的示数将____________. ⒏电阻R1标有“10Ω 2A”,R2标有“20Ω 0.3A”,把它们串联在同一个电路里,当通过的电流是2A时,可能 出现的现象是 ( )
A.R2烧断,R1完好 B.R1烧断,R2完好 C.R1、R2同时烧断
⒐小刚是勤学善思的好学生,他学习时用的台灯,可以通过调节旋钮改变亮度,小刚很快知道了它的工作原理.
试用你学过的电学知识,用适当的元件符号,在图中画出台灯工作原理的简单电路.
⒑如图所示的电路可以测定未知电阻RX的阻值.已知电源电压恒定,当单刀双掷开关S接a 时,电流表的示数
为0.3A;当S接b 时,调节电阻箱R的旋盘,直到电流表示数又为0.3A为止,读取电阻箱的
第9题
S
a b
X第7题
第6题
S
A
S
D S
B
S
C
电阻值为60Ω.
由此可知,RX的阻值为多少欧姆?简单说明理由.
⒒按下列要求设计电路.
要求:用电压表测灯L两端的电压,用电流表测通过L的电流,用变阻器改变通过灯泡的电流,且滑片由有A
向B滑动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大.请把图17所示的元件用笔画线连接成电路,并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1、关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锰铜丝的电阻比铜丝的电阻大
B.粗细相同的导线,长的电阻较大
C.长短相同的导线,细的电阻较大
D.同种材料制成的长短一样的两条导线,粗的电阻较小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第11题
A.通过导体的电流为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
B.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一定越小
C.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导体的电阻也为零
D.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3、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图1中可使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增大的连接方法是( )
4、导体的电阻是________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跟导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在探究影响
电阻大小的因素时,常采用_________. 当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变化时,该导体的电阻_______,
可见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_______无关,跟通过导体的电流______.
5、图2甲为一个滑动变阻器,滑片P 在如图所示位置,PA=PB/3,又AB 的电阻为60Ω ,则当使用A 、B 两接
线柱时,连入电路的电阻为____Ω ,使用A 、C 两接线柱时,连入电路的电阻为____Ω ;使用B 、D 两接线
柱时,连入电路的电阻为_____Ω ;使用C 、D 两接线柱连入电路的电阻为_____Ω .若用此变阻器接在如乙图
所示电路中的M 、N 两点间,组成一个调光电路,要使滑片P 向A 端滑动的过程中,灯泡变暗,则必须将 达到目的.
6、滑动变阻器是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________来改变电阻的.如图3甲所示,当滑片向C 端移动时,它的
电阻值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电阻箱是一种能够表示出电阻值的变阻器,
图3
P
左
右
D
A 左
右
P
B
左
右
P
右 左
P
C 图1
B
A
S
N M
图2
乙图中电阻箱的
读数是__________Ω.
7、小芳同学在探究“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时,做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①:在温度不变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材料有关;猜想②:在温度不变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
有关;猜想③:在温度不变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横被面积有关.供她选择的导体如下表所示:
图4
她画出了如图4所示的电路图(ab之间为导体),并正确连接了电路.请完
成下列填空
(1)要验证猜想①,小芳同学应选择的两段导体是__________.
(2)要验证猜想②,小芳同学应选择的两段导体是__________.
(3)要验证猜想③,小芳同学应选择的两段导体是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