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蛋白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实验
- 格式:pptx
- 大小:169.77 KB
- 文档页数:17
实验二血清蛋白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原理】由于不同的蛋白分子在同一环境中解离情况不同、分子大小不同等差异,电泳时可将其分离。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具有分离速度快,区带清晰,操作简便等优点。
血清含多种蛋白质,用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可分为五个区带,经固定染色后不仅可看到清晰的色带,而且可定量测定,计算出各种蛋白质的百分含量,其正常值如下:A(白蛋白) 57~72%α1球蛋白 2~5%α2球蛋白 4~9%β球蛋白 6.5~12%γ球蛋白 10~20%某些肝、肾疾病上述蛋白含量发生改变。
【仪器】电泳仪 721型分光光度计染液盘漂洗盘镊子(或竹夹子)【试剂】1.巴比妥缓冲液(pH8.6,离子强度0.06):巴比妥纳12.7g,巴比妥1.66g,先加水少量,小心加热溶解,最后用蒸馏水定容为1 000ml,4℃保存。
2.氨基黑10B染色液:氨基黑10B 0.5g,甲醇50ml,冰醋酸1.0ml,蒸馏水40ml,混匀。
3.漂洗液:95%乙醇45ml,冰醋酸5ml,蒸馏水50ml,按比例混匀。
4.0.4N NaOH溶液。
【操作】1. 点样:将醋酸纤维薄膜切成8cm×2cm条状,浸于巴比妥缓冲液,待完全浸透后,取出置于滤纸上,轻轻吸去多余的缓冲液,再于薄膜的无光泽面的一端2.5cm处,用小玻片蘸取少许血清,垂直印于膜上,待样品浸入膜后,将薄膜有样品的一面向下(以防蒸发干)贴在电泳槽架上,两端用数层浸湿的滤纸(或纱布)作盐桥贴紧。
(其他样品同样处理,若需标记,只能用铅笔书写于有光泽面的两端。
)2.通电:一般电压用90~120V,电流约0.4~0.6mA/cm,通电45至60分钟,待电泳区带展开约25~35mm后关闭电源。
3.染色:通电完毕,将薄膜直接浸于染色液中,3~5分钟后取出放入另一盘中,用漂洗液浸洗数次,每次3分钟,至脱色使背景无色为止。
染色完毕,将染色液倒回原瓶,漂洗液注入回收瓶。
4.定量:将漂洗完毕的薄膜吸干,剪下每种蛋白质色带,另于空白处剪一窄条薄膜,分别放入有4m1 0.4N NaOH的中试管内,振摇数次,使染料色泽浸出,30分钟后,分别于650nm处读吸光度(空白薄膜条浸出液作空白对照)。
实验一血清蛋白质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doc)一、实验目的:了解蛋白质在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中的电泳特性,掌握电泳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血清蛋白质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是一种基于电场作用对蛋白质进行分离的方法。
它是将样品蛋白质通过电泳方式在薄膜上进行分离,通过比较蛋白质的电泳迁移率来判断不同蛋白质的分子量大小。
血清蛋白质主要是血清白蛋白、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分子量范围从14 kDa到850 kDa 不等。
在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中,蛋白质受到电场力的作用下,向电极方向迁移,带电的蛋白质分子在电场力和阻力的作用下进行不断运动,大分子运动缓慢,小分子运动快,不同分子量的蛋白质在电泳中迁移率不同,可以根据迁移率区分出不同的蛋白质成分并计算其分子量。
三、实验步骤:1.制备0.9%琼脂糖凝胶电泳缓冲液:取700ml去离子水,加入1.68g粉末琼脂糖,微弱的加热搅拌至完全溶解后添加1ml 1M Tris-HCl(pH6.8),0.2ml 10%(w/v)SDS,0.1 ml 10%(w/v)溴酚蓝溶液,搅拌均匀,得到电泳缓冲液。
2.制备凝胶:取0.9%琼脂糖凝胶电泳缓冲液120ml,加入3ml 10%(w/v)APS和0.2ml TEMED,充分混合,倒入成型板中,插入2个酯化的平板梳子,待凝胶完全固化后去除梳子。
3.制备血清样品:血清样品先离心5min,将上清离心液保存备用,调整浓度至3mg/ml,加入适量的样品缓冲液,并加入0.1%(w/v)溴酚蓝染料,离心去除蛋白质沉淀,取上清液。
4.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将凝胶放入电泳槽中,加入电泳缓冲液至凝胶表面,将样品用枪头均匀加到凝胶的对侧。
将电泳槽封好,接上电源,电压保持在120 V,电泳时间约为1.5小时。
电泳完成后取出凝胶。
5.染色:将凝胶放入染色液中,室温下摇晃染色1h,去除染色液,在清水中冲洗几次,静置清水中至少30min。
6.成像:将凝胶放在扫描仪上进行成像,选择合适的波长进行成像。
实验三_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法分离⾎清蛋⽩⼭东⼤学实验报告2011年3⽉27⽇姓名张⾏润系年级2009级⽣科4班学号200900140177 同组者于潜科⽬⽣物化学实验题⽬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法分离⾎清蛋⽩仪器编号105⼀、实验⽬的掌握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法分离⾎清蛋⽩的原理和⽅法。
⼆、实验原理蛋⽩质是两性电解质。
在pH值⼩于其等电点的溶液中,蛋⽩质为正离⼦,在电场中向阴极移动;在pH值⼤于其等电点的溶液中,蛋⽩质为负离⼦,在电场中向阳极移动。
⾎清中含有数种蛋⽩质,它们所具有的可解离基团不同,在同⼀pH的溶液中,所带净电荷不同,故可利⽤电泳法将它们分离。
⾎清中含有清蛋⽩、α-球蛋⽩、β-球蛋⽩、γ-球蛋⽩等,各种蛋⽩质由于氨基酸祖坟、⽴体构象、相对分⼦质量、等电点及形状不同,在电场中迁移速度不同。
由表可知,⾎清中5种蛋⽩质的等电点⼤部分低于pH值7.0,所以在pH8.6的缓冲液中,它们都电离成负离⼦,在电场中向阳极移动。
在⼀定范围内,蛋⽩质的含量与结合的燃染料量成正⽐,故可将蛋⽩质区带剪下,分别⽤0.4mol/L NaOH溶液浸洗下来,进⾏⽐⾊,测定其相对含量。
也可以将染⾊后的薄膜直接⽤光密度计扫描,测定其相对含量。
肾病、弥漫性肝损害、肝硬化、原发性肝癌、多发性⾻髓瘤、慢性炎症、妊娠等都可以使⽩蛋⽩下降。
肾病时α1、α2、β球蛋⽩升⾼,γ-球蛋⽩降低。
肝硬化时α2、β-球蛋⽩降低,⽽α1、γ-球蛋⽩升⾼。
三、实验器材1、醋酸纤维薄膜(2cm*8cm,厚度120µm)2、⼈⾎清;3、烧杯及培养⽫数只;4、点样器;5、⽵镊⼦;6、玻璃棒;7、电吹风;8、试管六只;9、恒温⽔浴锅;10、电泳槽;11、直流稳压电泳仪;12、剪⼑实验试剂1.电极缓冲液2.染⾊液(可重复使⽤,使⽤后回收)3.漂洗液(100ml每组):95%⼄醇45ml,冰醋酸5ml,⽔50ml。
4.透明液(20ml每组):⽆⽔⼄醇:冰醋酸=7:3。
实验一血清蛋白质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共享)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掌握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操作的技能,通过血清蛋白质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分析,了解蛋白质电泳分析中常用的方法和技术,并且能够初步理解血清蛋白质电泳图谱的含义和影响因素。
二、实验原理1. 蛋白质分离原理蛋白质分离是利用蛋白质之间在电场中的运动迁移率的不同分离的。
蛋白质在电场中的运动迁移率取决于蛋白质分子的大小、形状、电荷性质等的不同。
2.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原理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是一种以醋酸纤维素膜为电泳区间的蛋白质电泳方法。
其原理为,蛋白质在正常向电场中发生运动,随着蛋白质运动迁移,逐渐进入膜孔中,受到膜孔的限制,蛋白质停止迁移。
大分子的蛋白质分子无法进入膜孔,小分子的蛋白质可以进入膜孔,分子大小的差异导致了蛋白质的分离。
醋酸纤维素膜孔的大小通常小于3纳米,蛋白质要进入膜孔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如形状、电荷、大小等,因此通过醋酸纤维素膜孔的筛选效果,可以将蛋白质分离出不同性质和大小的蛋白质组分。
三、实验步骤1. 操作前准备:① 气泡清除:取适量蒸馏水,通入空气,将水搅动形成气泡,并将其排出,重复多次,以去除气泡。
② 涂膜:取新的醋酸纤维素膜,利用毛刷刷上适量真空脱泡机中的真空润湿液,边刷边使薄膜平铺,直至全部涂膜结束。
2. 样品制备① 取0.5 mL 的实验样品,放入1.5 mL 的离心管中,室温下放置5 min,使蛋白质沉淀和分散。
② 在超净工作台或洁净室内操作,将样品香磨匀,取样板,向上转移液体吸头轻轻吸取一下,将液体加入样品槽中。
3. 电泳操作① 将准备好的醋酸纤维素膜,贴在电泳仪的隔板上,并将隔板安装在电泳槽内。
② 将电泳槽中的电泳缓冲液(TGE)加热并耗尽气泡之后,轻轻将样品槽放入电泳槽中,注意不能与电泳膜接触,最后慢慢加入样品针头的样品。
③ 大致运行5-10min 后,可观察到样品在膜上积累。
④ 电泳完成后,将电泳槽内的醋酸纤维素膜取出,将其在甲醇以及蒸馏水中洗涤3次,最后在蒸馏水中洗涤一次。
血清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实验一.实验原理1、电泳是指带电质点在电场中向本身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移动的现象。
在一定pH条件下,不同的质点由于具有不同的等电点而带不同性质的电荷,因而在一定的电场中它们的移动方向和移动速度也不同,即它们的电泳迁移率不同,因此,可使它们分离。
2、影响电泳迁移率的外界因素:电场强度、溶液的pH值、溶液的离子强度和电渗现象。
3、影响电泳迁移率的内在因素:质点所带净电荷的量、质点的大小和形状。
4、采用醋酸纤维薄膜作为支持物的电泳方法称为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具有微量、快速、简便、分辨力高,对样品无拖尾和吸附现象等优点。
5、醋酸纤维素是纤维素的羟基乙酰化所形成的纤维素醋酸酯,将它溶于有机溶剂(如:丙酮、氯仿、氯乙烯、乙酸乙酯等)后,涂抹成均匀的薄膜则成为醋酸纤维素薄膜。
该膜具有均一的泡沫状的结构,厚度约为120 μm,有很强的通透性,对分子移动阻力很小。
6、本实验以醋酸纤维素为电泳支持物,分离各种血清蛋白。
血清中含有清蛋白、α-球蛋白、β-球蛋白、γ-球蛋白和各种脂蛋白等。
各种蛋白质由于氨基酸组成、分子量、等电点及形状不同,在电场中的迁移速度不同。
以醋酸纤维素薄膜为支持物,正常人血清在pH8.6的缓冲体系中电泳,染色后可显示5条区带。
其中清蛋白的泳动速度最快,其余依次为α1-、α2-、β-及γ-球蛋白。
二.实验仪器和试剂✧器材醋酸纤维素薄膜(3×8cm),培养皿,载玻片,电泳仪,电泳槽,粗滤纸,镊子✧材料新鲜血清(未溶血)✧试剂1、巴比妥缓冲液(pH 8.6,离子强度0.06):巴比妥1.66g, 巴比妥钠12.76g,加水至1000ml。
置4℃冰箱保存,备用。
(已配置)2、染色液:氨基黑10B 0.5g, 甲醇50ml, 冰醋酸10ml,蒸馏水40ml,混匀。
3、漂洗液:含95%乙醇45ml,冰醋酸5ml,蒸馏水50ml,混匀。
4、NaOH溶液:称取NaOH 16g,定容至1000ml。
实验九血清蛋白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一、原理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是以醋酸纤维素薄膜为支持物的电泳方法。
醋酸纤维素是纤维素的羟基乙酰化形成的纤维素醋酸酯。
将它溶于有机溶剂(如丙酮、氯仿、氯乙烯、乙酸乙酯等)后,涂抹成均匀的薄膜则成为醋酸纤维素薄膜。
该膜具有均一的泡沫状结构,有强渗透性,对分子移动无阻力,厚度为120um。
本实验以醋酸纤维素为电泳支持物,分离各种血清蛋白。
血清中含有清蛋白、a-球蛋白、β-球蛋白、γ-球蛋白和各种脂蛋白等。
各种蛋白质由于氨基酸组分、立体构象、分子量、等电点及形状不同,在电场中迁移速度不同。
分子量小、等电点低,在相同碱性pH缓冲体系中,带负电荷多的蛋白质颗粒在电场中迁移速度快。
例如,以醋酸纤维薄膜为支持物,正常人血清在pH8.6的缓冲体系中电泳1 h左右,染色后可显示5条区带。
清蛋白泳动最快,其余依次为α1-、α2-、β-、γ-球蛋白。
这些区带经洗脱后可用分光光度法定量,也可直接进行光吸收扫描,自动绘出区带吸收峰及相对百分比,临床医学常用它们间相对百分比的改变或异常区带的出现作为临床鉴别诊断的依据。
二、操作(一)仪器与薄膜的准备1.醋酸纤维素薄膜的润湿与选择。
2.电泳槽的准备在两个电极槽中,各倒人等体积的电极缓冲液,在电泳槽的两个膜支架上各放两层滤纸条,使滤纸一端的长边与支架前沿对齐,另一端浸入电极缓冲液内。
当滤纸条全部润湿后,用玻璃棒轻轻挤压在膜支架上的滤纸以驱逐气泡,使滤纸的一端能紧贴在膜支架上。
滤纸条是两个电极槽联系醋酸纤维素薄膜的桥梁,故称为滤纸桥。
3.电极槽的平衡(二)点样用竹夹子取出薄膜,将无光泽面向上平放在滤纸上。
点样区距阴极端1.5 cm 处,点样时,先用玻璃棒取血清,均匀涂在点样器表面(该点样器是由载玻片一端磨成具有斜面而成},再将点样器轻轻印在点样区内,如图所示,使血清完全渗透至薄膜内,形成一定宽度、粗细均匀的直线。
此步是实验的关键,是获得具有清晰区带的电泳图谱的重要环节。
血清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实验报告一、实验介绍血清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化学实验,用于分离血清中的蛋白质。
该实验利用电泳原理,将血清中的蛋白质按照它们的电荷、大小和形状进行分离。
这种技术可以帮助诊断一些疾病,并可作为治疗方案的参考。
二、实验步骤1. 样品制备:取少量血清,加入等量的缓冲液,混合均匀。
2. 样品处理:将样品加入SDS-PAGE样品缓冲液,煮沸5分钟。
3. 准备凝胶:将凝胶混合物倒入凝胶模板中,待凝胶固化后倒掉上层溶液。
4. 加载样品:将处理好的样品加入凝胶孔中。
5. 电泳:将凝胶放入电泳槽中,连接电源进行电泳。
6. 染色:取出凝胶,在染色溶液中染色15分钟至2小时。
7. 脱色:取出凝胶,在脱色溶液中脱色至背景清晰。
三、实验结果实验结果可通过观察凝胶图谱来进行分析。
在凝胶上,蛋白质会被分离成多个带状区域,每个区域代表一种蛋白质。
观察带状区域的大小、形状和颜色,可以判断样品中蛋白质的种类和含量。
四、实验注意事项1. 样品处理时需要加入SDS-PAGE样品缓冲液,以去除蛋白质的天然电荷。
2. 凝胶制备时需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确保凝胶固化均匀。
3. 电泳槽中需要加入足够的电泳缓冲液,并保证电极完全浸入缓冲液中。
4. 染色和脱色时需要注意时间控制,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染色效果。
5.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安全,避免接触电源和有毒溶液。
五、实验应用血清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例如,在肝功能异常的患者中,可以通过该技术检测血清中的蛋白质种类和含量,以判断肝脏功能是否正常。
此外,该技术还可用于研究蛋白质结构和功能,以及新药物的筛选。
六、实验优化为了提高实验效率和准确性,可以对实验进行优化。
例如,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凝胶和电泳缓冲液来适应不同的样品类型;也可以尝试不同的染色方法来提高染色效果。
此外,在实验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控制变量,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七、总结血清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化学实验,用于分离血清中的蛋白质。
血清蛋白质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实验报告引言:血清蛋白质是构成血浆中主要蛋白质的一类物质,对于人体的健康状况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检测血清蛋白质的方法。
本实验旨在探究血清蛋白质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的原理、操作步骤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一、实验原理血清蛋白质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是一种基于电荷和大小的分离技术。
首先,将血清样品与醋酸盐缓冲液混合,并加载到预制的醋酸纤维素薄膜中。
然后,将电泳槽中的电源接通,利用电场作用使蛋白质在薄膜上移动。
不同的蛋白质根据其分子量和电荷大小的不同,在电场作用下向阳极或阴极方向移动,从而实现蛋白质的分离。
二、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醋酸纤维素薄膜剪成适当的大小,并在电泳槽中放置好阳极和阴极。
2. 样品制备:取适量的血清样品,加入醋酸盐缓冲液,并充分混合。
3. 样品加载:将样品缓冲液混合物加载到醋酸纤维素薄膜中,并确保完全覆盖薄膜表面。
4. 电泳条件设置:根据实验需要,设置适当的电场强度和电泳时间。
5. 开始电泳:将电泳槽连接电源,开启电源使电泳进行。
6. 实验结束:根据设定的电泳时间,关闭电源,取出醋酸纤维素薄膜。
三、实验结果分析和讨论通过血清蛋白质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实验,可以观察到不同蛋白质在薄膜上的迁移情况。
根据迁移距离和迁移速度,可以初步判断不同蛋白质的分子量和电荷大小。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根据薄膜上不同蛋白质的迁移位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鉴定。
血清蛋白质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还可以用于检测某些疾病的诊断。
例如,肝功能异常时,血清中白蛋白和球蛋白的比例会发生变化,通过血清蛋白质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可以明确出现异常的蛋白质成分,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实验中需要注意的是,样品的制备和加载过程要尽量避免氧化、污染和杂质的引入,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在设置电泳条件时,应根据样品特性和实验目的进行合理选择,以获得最佳的分离效果。
结论:血清蛋白质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检测血清蛋白质的方法。
实验一血清蛋白质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实验目的】(1)了解电泳的一般原理,掌握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操作技术。
(2)测定人血清中各种蛋白质的相对百分含量。
【实验原理】带电荷的胶体粒子在电场中移动的现象称电泳。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法是以醋酸纤维素薄膜作为支持物。
血清中含多种蛋白质,当在pH这8.6时,这些蛋白质均带负电,它们在电场中向阳极移动,由于各种蛋白质所带负电荷多少及颗粒大小不同,所以在同一电场,同一pH环境中涌动速度不同。
本实验以醋酸纤维素为电泳支持物,分离各种血清蛋白。
血清中含有清蛋白,α~球蛋白,β~球蛋白,γ~球蛋白和各种脂蛋白等。
各种蛋白质由于氨基酸组分,立体构象,分子量,等电点及形状不同,在电场中迁移速度不同。
分子量小,等电点低,相同碱性pH。
表1 人血清中12种蛋白质的等电点及分子量缓冲体系中,带负电喝多的蛋白质颗粒在电场中移动速度快。
例如,以醋酸纤维素薄膜为支持物,正常人血清中pH=8.6的缓冲体系中电泳1h左右,染色后可显示5条区带。
清蛋白泳动最快,其余依次为α1~,α2~,β~及γ~球蛋白。
这些区带经洗脱后可用分光光度法定量,也可直接进行光吸收扫描自动绘出区带吸收峰及相对百分比。
临床医学常利用它们异常区带的出现作为临床鉴别诊断的依据。
此法由于操作简单,快速。
图1 正常人血清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示意图为清蛋白,2,3,4,5分别为α1,α2,β~及γ~球蛋白,6为点样原点(3)优点。
目前,已成为临床生化检验的常规操作之一。
【临床意义】清蛋白62-72% α1—球蛋白3-4% α2—球蛋白6-10% β~—球蛋白7-11% γ~—球蛋白9-18%血清蛋白电泳的病理改变多半是清蛋白降低和一种或二种以上球蛋白增加。
表2 血清蛋白的临床意义【试剂】1.巴比妥缓冲液(pH=8.6离子强度为0.06):称取巴比妥纳12.76克,巴比妥1.66克,置于盛有200ml蒸馏水的烧杯中稍加热溶解后,移置10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稀释至刻度。
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法分离血清蛋白高熹 168615140001一、实验目的掌握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法分离血清蛋白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
在pH值小于其等电点的溶液中,蛋白质为正离子,在电场中向阴极移动;在pH值大于其等电点的溶液中,蛋白质为负离子,在电场中向阳极移动。
血清中含有数种蛋白质,它们所具有的可解离基团不同,在同一pH的溶液中,所带净电荷不同,故可利用电泳法将它们分离。
血清中含有清蛋白、α-球蛋白、β-球蛋白、γ-球蛋白等,各种蛋白质由于氨基酸祖坟、立体构象、相对分子质量、等电点及形状不同,在电场中迁移速度不同。
由表可知,血清中5种蛋白质的等电点大部分低于pH值7.0,所以在pH8.6的缓冲液中,它们都电离成负离子,在电场中向阳极移动。
在一定范围内,蛋白质的含量与结合的燃染料量成正比,故可将蛋白质区带剪下,分别用0.4mol/L NaOH溶液浸洗下来,进行比色,测定其相对含量。
也可以将染色后的薄膜直接用光密度计扫描,测定其相对含量。
肾病、弥漫性肝损害、肝硬化、原发性肝癌、多发性骨髓瘤、慢性炎症、妊娠等都可以使白蛋白下降。
肾病时α1、α2、β球蛋白升高,γ-球蛋白降低。
肝硬化时α2、β-球蛋白降低,而α1、γ-球蛋白升高。
三、实验器材醋酸纤维薄膜;培养皿;载玻片;玻璃棒;镊子;电吹风;试管;习惯;水浴锅;电泳槽;直流稳压电泳仪;剪刀。
四、实验试剂巴比妥-巴比妥钠缓冲液(PH8.6,离子强度0.06mol/L);染色液;漂洗液(95%乙醇45ml,冰醋酸5ml,水50ml);透明液(无水乙醇14ml,冰醋酸6ml);人血清(新鲜、无溶血)。
五、实验步骤1、提前将醋酸纤维薄膜浸泡30min以上;2、电泳槽调平,搭好滤纸条;3、选好薄膜开始点样,后将薄膜点样端放在滤纸桥负极,放在滤纸桥上,注意点样面朝下,拉平薄膜,不要下垂;4、盖上盖子,平衡10min,后接通电源,调电压90V预电泳10min,后调电压至110V电泳1h;5、将染液倒入大培养皿中,电泳完毕立即用镊子取出薄膜,直接浸入染色液 8min,然后取出;6、配制好漂洗液,前一次漂洗,后两次分别浸泡10min;7、漂洗后薄膜贴在玻璃板上,注意不要有气泡,用透明液淋湿至透明,后用电吹风吹干,揭下压平。
生物化学实验血清蛋白的醋酸纤维薄膜电泳一、实验目的1.掌握电泳法分离血清蛋白质的原理。
2.掌握血清蛋白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的操作方法。
3.测定人血清中各种蛋白质的相对百分含量。
二、实验原理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向与其电性相反的电极方向泳动的现象称为电泳。
血清中各种蛋白质的等电点在pH4.0~7.3之间,在pH8.6的缓冲溶液中均带负电荷,在电场中向正极泳动。
血清中各种蛋白质的等电点不同,所以带电荷量也不同。
此外各种蛋白质的分子大小各有差异,因此在同一电场中泳动的速度不同。
分子小而带电荷多者,泳动较快;反之,则较慢。
采用醋酸纤维素薄膜为支持物的电泳方法,称为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
该膜具有均一的泡沫状结构(厚约120μm),渗透性强,对分子移动的阻力很弱。
用其作支持物进行电泳,具有微量、快速、简便、分离清晰、对样品无吸附现象等优点。
现已广泛用于血清蛋白、糖蛋白、脂蛋白、血红蛋白、酶的分离和免疫电泳等方面。
经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可将血清蛋白按电泳速度分为5条区带,从正极端依次为清蛋白、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β球蛋白及γ球蛋白,经染色可计算出各蛋白质的百分含量。
三、实验器材1. 电泳仪:为电泳提供直流电源。
2. 电泳槽:为电泳提供场所。
多用有机玻璃制成,电极用铂丝。
3. 血清加样器:可用盖玻片或X胶片或微量加样器。
4. 醋酸纤维素薄膜:2cm×8cm5. 其它:培养皿(直径9-10cm)、滤纸、玻璃板、镊子等。
四、实验试剂和材料1、巴比妥-巴比妥钠缓冲液(pH=8.6,离子强度 0.075):称取2.768g巴比妥和15.458g巴比妥钠,置于大烧杯中,加蒸馏水约600ml,稍加热溶解,冷却后用蒸馏水定溶至1000ml。
置4℃保存,备用。
2、丽春红-S:称取0.5g丽春红,三氯醋酸13.4g,磺硫酸13.4g,蒸馏水加至1000ml。
3、漂洗液:取无水乙醇45ml,冰乙酸5ml和蒸馏水50ml,混匀置塞试剂瓶内贮存。
实验一血清蛋白质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1.实验目的1)掌握血清蛋白质样品制备方法。
2)学习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3)探究血清蛋白质在不同醋酸浓度下的迁移率及其带电属性。
2.实验原理醋酸纤维素 (CA) 薄膜电泳是一种灵敏、快速、简单和易用的蛋白质分离技术。
其原理是基于蛋白质在电场下根据其电荷大小和分子量不同的迁移速度不同,从而达到分离目的。
血清蛋白质样品的制备是实验中的重点。
先将样品经过加热凝固除去浑浊物质,然后用一定浓度的甲醛处理,以防止其后的污染和自我降解。
实验过程中,将蛋白质样品上样至醋酸纤维素薄膜上,然后通电迁移分离,最后用明胶染色观察蛋白质带出现。
3.实验材料1)高分子纯度醋酸纤维素膜。
2)二氧化硅胶 G60 或 G100。
3)20% 三乙酸铝。
4)加热板和温度计。
5)梯度甲醛。
6)牛血清。
7)1,500V 恒流源。
8)1% 明胶染色液。
9)电泳槽。
10)电泳移液缸。
11)电泳经纸。
12)X 射线胶片。
4.实验步骤1)样品的准备将 5 mL 牛血清放在 100 度加热板上,热至样品凝固、表面水分完全蒸发。
将其冷却至4℃,切成 1 cm×1 cm 的长方形块,用 10% 甲醛处理 30 分钟。
然后取出,用蒸馏水清洗 3 次,并将其储存在4℃中备用。
2)制备 CA 薄膜电泳板在一个干净的玻璃板上,用无尘室将醋酸纤维素溶液均匀分布到一块的面积。
然后在干燥器中干燥,直到其成为透明、薄如纸的膜。
此外,还需要准备好用与电泳方式相同方向的两个黑色橡皮条,在薄膜电泳板两侧压缩电泳板的大小。
3)样品加样将 CA 薄膜电泳板放入电泳槽中,然后将准备好的血清蛋白质样品加到电泳板的另一端。
如果需要,可按照不同浓度的醋酸和水混合物将样品分成几个。
样品加完后,轻轻敲打电泳槽,使电泳板与样品协调。
4)电泳条件设置设置 1,500V 恒流源,移动至恒定电场距离,恒定距离器应被 5 mm 纸铤覆盖同侧,以确保距离一致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