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AHP的多式联运路径选择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557.73 KB
- 文档页数:6
优化多式联运网络的路径选择算法研究随着多式联运(Multimodal Transport)在物流领域的不断发展,如何优化多式联运网络的路径选择算法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多式联运网络是指货物在运输过程中采用多种交通方式,通过不同的节点进行转运和配送的网络。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路径选择算法来提高多式联运网络的效率和可靠性。
首先,在路径选择算法中,要考虑到多式联运网络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多式联运网络涉及到不同交通方式的配合和转换,如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等。
每种交通方式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但也存在一些限制和制约因素。
路径选择算法需要综合考虑货物的特性、交通工具的运输能力和成本、路径的安全性和便捷性等因素,选择最优的路径。
其次,在路径选择算法中,要考虑到多式联运网络的实时信息。
在货物运输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如交通拥堵、天气条件不佳、临时路况变化等。
路径选择算法需要能够根据实时信息做出调整和优化,避开拥堵路段或选择其他更为安全和快捷的路径。
因此,多式联运网络需要建立起一套实时信息传递和处理的系统,以便路径选择算法能够准确地获取最新的信息。
另外,在路径选择算法中,要考虑到多式联运网络的可靠性和鲁棒性。
多式联运网络涉及到多个环节和节点,一旦某个环节出现故障或延误,可能会对整个货物运输过程造成连锁反应。
路径选择算法需要能够避免潜在的风险和故障,选择更为稳定和可靠的路径。
同时,路径选择算法也需要能够应对异常情况的处理,如在网络故障或交通阻塞等情况下,能够及时作出替代方案或调整。
另一方面,路径选择算法还需要考虑到多式联运网络的成本效益。
在多式联运网络中,不同交通方式的运输成本和效率存在差异。
路径选择算法需要能够根据货物的特性和客户的需求,选择最经济和高效的路径。
例如,在不违反货物时效要求的前提下,优先选择运输成本较低的交通方式,或通过货物的集中配送来减少运输成本。
最后,路径选择算法的研究还需要考虑到多式联运网络的可持续性。
多式联运路径优化研究摘要:多式联运是近年来货物运输的研究热点,它通过对运输路线与多种运输方式的优化,减少了物流运输的时间,有效的降低物流总成本,并降低碳排放,为节能减排做出贡献。
本文针对多式联运路径规划问题,通过已有文献的整理归纳,对已有研究归类为优化目标函数、求解算法和外部环境不确定性来综述。
提出了三点未来多式联运研究方向:疫情下的多式联运、随机参数碳交易价格、多式联运运输方式的完善。
关键字:多式联运,路径优化,低碳0引言本文总结了近些年来多式联运路径优化方面的文献,对已有文献进行总结归纳,梳理出优化目标函数,求解算法,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三大类,并分析已有研究不足之处,探讨在新时代背景下,多式联运路径优化的研究趋势。
1优化目标函数多式联运路径优化问题其核心是最短路的求解,合理安排运输方式和运输路线使经营人花费的运输总费用或总时间最小,其关键是路径优化模型的建立。
已有的研究中模型的优化目标多为运输总时间和运输总费用,随着近些年来,国家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有些学者也关注了多式联运过程中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将碳排放也纳入目标函数或约束条件中。
将已有研究中模型建模部分按目标函数的类型分为单目标路径优化和多目标路径优化进行归纳总结。
1.1单目标路径优化单目标路径优化中,目标函数多为运输时间,运输费用和碳排放量或碳排放费用中的一种或几种加权组合。
魏众[1]等人将多式联运中的运输时间分为节点间的运输时间、节点处的运输方式转换时间以及可能发生的货运延迟,并建立多式联运下的路径最短时间模型。
成耀荣[2]等人从多式联运经营人角度,建立以碳排放费用、运输成本和惩罚成本构成的目标函数,并讨论碳税价格的调整对经营人运输方式和路径的影响。
由于模型的限制,优化的目标单一,而实际情况下,多式联运经营人要考虑的因素往往不止一个,可能是多个目标,进而作出目标权衡之间的最优方案。
1.2多目标路径优化万杰[3]等人以中俄贸易区间的运输路线和运输方式为研究对象,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了以运输成本、运输时间、碳排放量为目标的多目标优化模型。
多式联运物流新模式推进方法及应用路径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多式联运物流新模式推进方法及应用路径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物流需求的增加,多式联运物流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物流运输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企业和相关部门的关注。
多式联运解决方案第1篇多式联运解决方案一、方案背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物流行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多式联运作为一种高效、绿色的物流方式,能够有效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货物运输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本方案旨在为客户提供合法合规的多式联运解决方案,优化运输流程,提高物流效率。
二、方案目标1. 确保多式联运过程合法合规,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要求。
2. 优化运输路线,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货物运输效率。
3. 提升服务质量,满足客户需求,增强客户满意度。
4. 减少环境污染,实现绿色物流。
三、方案内容1. 运输模式选择根据客户需求、货物性质、运输距离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运输模式。
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公路运输:适用于短距离、小批量货物的运输。
(2)铁路运输:适用于长距离、大批量货物的运输。
(3)水路运输:适用于长距离、大批量货物的运输,尤其是大宗物资。
(4)航空运输:适用于远距离、高价值、时效性强的货物运输。
2. 运输路线规划结合货物起运地、目的地、运输模式等因素,合理规划运输路线,确保运输效率。
(1)优化路线:根据实时交通状况、天气状况等因素,调整运输路线,减少拥堵和延误。
(2)绿色通道:充分利用国家政策,申请绿色通道,提高运输效率。
3. 货物装卸与中转确保货物装卸与中转过程高效、安全,降低货物损耗。
(1)装卸作业:采用专业的装卸设备,提高装卸效率,确保货物安全。
(2)中转作业:合理安排中转时间,缩短货物在途时间。
4. 物流信息管理(1)货物跟踪:实时更新货物位置信息,便于客户了解货物动态。
(2)数据分析:对运输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优化运输策略。
5. 合规与风险管理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加强风险管理,确保多式联运过程合法合规。
(1)法律法规: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
(2)风险管理:建立风险防控机制,对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应对。
6. 客户服务与满意度提升关注客户需求,提高服务质量,提升客户满意度。
基于AHP的物流运输方式的最优选择_[全文] 200810731007 顾阳项目评估与管理期末课程论文题目:基于AHP的物流运输方式的最优选择Optimal Evaluation for the Logistics Transportation Based on AHP 姓名顾阳所在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专业班级工商081学号 200810731007日期 2011年6月2日基于AHP的物流运输方式的最优选择顾阳( 工商081 200810731007 )摘要:作为物流的基本功能之一,运输在整个物流环节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目前,我国的交通运输业主要由公路、铁路、水路、航空这五种运输方式组成,每种运输方式都有自己固有的技术经济特征。
本文针对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运用AHP分析方法就物流运输方式选择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物流运输方式最优选择Optimal Evaluation for the Logistics Transportation Based on AHP Gu Yang(200810731007 )Abstract:As one of the basic function of logistics, transportation occupies a very importantposition1></a>. For the moment, China’s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consists of several modes oftransport such as road, rail, sea, air. Each mode has its own technical and economic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optimal evaluation for the logistics, using themethod—AHP.Key words: AHP; logistics transportation ; optimization1.引言作为物流的基本功能之一,运输在整个物流环节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Study on Multi-transportation Path Selection Based
on AHP
作者: 谢芳 张楠 纪寿文
作者机构: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100044
出版物刊名: 物流科技
页码: 13-17页
主题词: 多式联运 层次分析法 路径选择
摘要:公、铁、海多式联运中的路径选择是企业物流路径中经常遇到的一个决策问题,本文综合考虑运输的各种目标要求.根据多式联运运输路径的评价指标,应用层次分析法(AHP)
对多式联运运输路径方案进行优选。
文中根据多式联运系统的特点和基本原则,采取定性分析
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建立起层次结构模型.通过层次总排序得到运输方案的优劣排序.使评标
过程更加全面、科学、公正、准确。
术的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增强售后保障服务效率,提升快递运输中的安全性,将快递种类进行分类,按照快递的特性来进行科学而处理,提升工作人员在分拣揽件时的操作管理,以此保证快递的质量。
借助大数据实现成本控制,均衡投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快递企业深入发展。
通过大数据来进行市场调查,找准适合企业发展的方向,寻找企业发展特色,形成具有服务特色的快递企业。
2.主导区域市场定位。
借助大数据技术还能够帮助企业提升发展水平,满足区域拓展的需求。
快递企业在选择区域的过程中多样化的标准,比如: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基础、地理位置等标准来划分区域。
按照企业实际的运营规模来找到合适的区域市场,以此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四、结束语:总而言之,在快递企业的发展中运用大数据技术,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的服务质量,掌握市场发展动向,提升企业竞争优势,促进快递企业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水平的提高,快递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此环境中如何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成为快递行业思考的问题。
在了解大数据的应用背景和意义后,需要研究大数据时代快递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为快递企业的发展提供可参考的建议,从而增强快递企业的竞争力。
大数据的运用于快递企业而言是把“双刃剑”,但是在发展中快递企业能够获得竞争优势。
现如今,快递企业一定要创新价值观念,重视客户的地位,以客户作为核心,找到适合企业发展的区域市场和主导客户。
(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引用出处[1]李冉.快递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与分析[J].邮政研究,2021,37(02):21-27.[2]何莹.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快递企业成本费用控制研究[J].时代经贸,2020(23):56-57.[3]孙维辰.快递企业智能化转型能力评价研究[D].燕山大学,2020.[4]陈舒,余国辉,陈秋亮.大数据应用对快递企业竞争力的影响[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0(06):98-100.[5]魏继华.大数据应用对物流企业竞争力的影响研究[J].商业时代, 2014(22):29-31.[6]何卫,夏伟怀.快递企业竞争力分析与评价[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7,14(11):2495-2502.[7]杨亚洲,郭东山.我国民营快递企业竞争力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2017(12):210+212.[8]马静,初铭畅.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快递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J].当代经济,2017(02):48-49.[9].提高快递企业竞争力的方法[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5(23):7.[10]蔡凯.对快递企业竞争力影响因素的探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03):162.多式联运是货物流通的重要媒介,由于传统模型在预测路径选择时对成本因素考虑不足,导致多式联运路径选择的成本较高,研究考虑运输成本最优化的多式联运路径选择模型。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110019565.4(22)申请日 2021.01.07(71)申请人 哈尔滨工业大学地址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西大直街92号(72)发明人 王晓宁 刘民壮 杨昌运 宋宇 崔梓钰 王丽芬 (74)专利代理机构 哈尔滨华夏松花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3代理人 岳昕(51)Int.Cl.G06Q 10/04(2012.01)G06Q 10/02(2012.01)G06Q 10/08(2012.01)G06F 30/27(2020.01)(54)发明名称一种集装箱多式联运减排路径选择方法、系统及装置(57)摘要一种集装箱多式联运减排路径选择方法、系统及装置,属于交通运输技术领域。
为了解决目前的多式联运减排路径选择方法中确定的联运方式存在确定运输策略的效率低的问题和策略对应的实际运输效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针对不同的碳税征收模式确定集装箱多式联运减排效用模型;然后以集装箱为智能体,以多式联运减排路径的总效用为目标任务,建立Q表;将多式联运减排路径的起、终点作为Q表的起、终点,利用基于强化学习算法对实现集装箱多式联运减排路径的选择。
主要用于集装箱多式联运减排的路径选择。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7页 附图1页CN 112836858 A 2021.05.25C N 112836858A1.一种集装箱多式联运减排路径选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针对不同的碳税征收模式确定集装箱多式联运减排效用模型,不同的碳税征收模式包括两种碳税征收模式,分别为单一税率征收模式以及分段累进税率征收模式;单一税率征收模式下的集装箱多式联运减排效用模型为:约束条件如下:其中,m、n为运输方式;是决策变量,表示在i与j节点之间能否以运输方式m运输货物;是决策变量,表示在i节点处能否由运输方式m转换为运输方式n;C表示集装箱多式联运减排总效用;表示不同运输方式的基本运输效用;C handle 为货物的转运效用;C safe为货物的安全效用;C time 为货物的时间效用;C E 为货物的碳排放效用;β为单一税率征收模式下的碳税效用函数;为从节点i转运到节点j过程中m运输方式的碳排放量;表示在i 与j之间运输方式m的货运量;Q表示总货运量;分段累进税率征收模式下的集装箱多式联运减排效用模型:基于单一税率征收模式将货物的碳排放效用C E 为替换为C Z :式中,E n 表示不同碳税征收区间内允许的最大碳排放量;βn 表示不同碳税区间的碳税率;然后以集装箱为智能体,以多式联运减排路径的总效用为目标任务,建立Q表;将多式联运减排路径的起、终点作为Q表的起、终点,利用基于强化学习算法对实现集装箱多式联运减排路径的选择。
多式联运可行性研究报告一、背景介绍多式联运是指利用不同的运输方式,如航空、铁路、公路和水运等,将货物从起点运送到目的地的整个过程中,实现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有机衔接和协调运作。
多式联运的优势在于可以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优势,提高物流运输的效率和降低成本。
二、多式联运的优势1. 节约成本:通过选择最优价格和最优运输路径,可以大幅度降低运输成本。
2. 提高效率:利用不同的运输方式,可以避免单一运输方式带来的瓶颈和限制,提高物流运输的效率。
3. 减少风险:通过多式联运,可以分散货物运输的风险,提高物流运输的可靠性。
4. 降低能耗和环境影响:通过合理规划和组织不同运输方式,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排放。
三、多式联运的应用场景1. 跨国货物运输:对于跨国货物运输,多式联运可以充分利用不同国家之间的交通网络和运输方式,降低运输成本和提高效率。
2. 大宗商品运输:对于大宗商品运输,如煤炭、矿石等,多式联运可以将铁路、水运和公路运输相结合,实现运输链的高效衔接。
3. 冷链物流运输:对于需求温度控制的货物运输,如食品、药品等,多式联运可以通过航空、海运和公路运输相结合,确保货物品质的稳定性。
四、多式联运的挑战和对策1. 运输环节衔接不畅:多式联运中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问题是一个难点,需要加强协调和合作,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
2. 信息不对称和不透明:多式联运中信息的不对称和不透明性可能导致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协作困难,需要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和标准。
3. 运输成本高昂:多式联运虽然可以节约运输成本,但由于需要同时使用多种运输方式,运输成本也相应增加,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进行成本优化。
4. 法律法规和政策不规范:多式联运涉及多种运输方式和多个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法规和政策,需要制定相应的规范和政策支持。
五、结论和建议多式联运可以有效提高物流运输的效率和降低成本,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挑战和难点。
为了推进多式联运的发展,建议加强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协调和合作,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和标准,同时制定适应多式联运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基于AHP的物流运输方式优化选择内容摘要:运输是物流的中心环节,企业物流运输合理化,是企业降低物流成本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介绍了层次分析法决策理论的原理、特点及模型的构建,其中物流运输方式选择模型的构建只考虑三种最常用的运输方式(火车、汽车、飞机)和影响运输方式选择的三个基本因素(安全性、快速性、经济性),并对每一层次中各单元相对重要性给出一定的判断,从而建立判断矩阵,最后计算出了层次总排序,得出最优的物流运输方式,即公路运输方式。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物流运输方式优化选择物流过程的合理运输,是从物流的总体目标出发,运用系统理论和系统工程原理及方法,充分利用各种运输方式,选择合理的运输路线和运输工具,以最短的路径、最少的环节、最快的速度和最少的劳动消耗,组织好物质产品的运输活动。
运输是物流的中心环节,企业物流运输合理化,是企业降低物流成本的重要途径之一。
目前我国综合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有五种:铁路、公路、航空、水路、管道运输。
文章只对前三种运输方式进行分析。
各种运输方式各有其技术经济特性,如铁路运输能力大,安全程度高,运输成本低;公路运输机动灵活,运送速度快,原始投资少;航空运输运送速度快,舒适性高;水路运输能力大,运输成本低。
但是文章主要分析运输方式的安全性、快速性、经济性,并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层次总排序,进而得出结论,以期为企业合理选择运输方式提供帮助。
层次分析法原理概述为了充分地利用人的经验和判断能力,探索系统思维的规律性,美国运筹学家萨蒂(T.L.satty)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提出了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ss,简称AHP)。
这是一种简明的、实用的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复杂系统所包含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将问题分解为不同的要素,并将这些要素归并为不同的层次,从而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分析结构模型。
在每一层次可按每一规定的准则,对该层次要素进行逐对比较,写成矩阵形式,构成并建立判断矩阵。
基于碳交易的冷链物流多式联运路径选择
李五双;朱成明;李阳;郭如梦;陈晨雨
【期刊名称】《物流技术》
【年(卷),期】2022(41)10
【摘要】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针对冷链物流高碳排放、高能耗的特点,以碳交易政策为背景,对冷链物流跨省级长距离运输下的运输方式选择组合问题进行了研究。
综合考虑运输费用、中转费用、碳排放费用、制冷费用、时间惩罚费用以及货损货差等因素对运输方式和路线选择的影响,构建了碳交易政策下的冷链物流多式联运路径选择模型,通过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一个最佳的运输方案,并探究了碳交易价格对运输方案和碳排放量的影响,以期为相关部门制定碳排放政策提供一定的借鉴。
【总页数】6页(P77-82)
【作者】李五双;朱成明;李阳;郭如梦;陈晨雨
【作者单位】河南理工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12.4;F252;F224
【相关文献】
1.轴辐式多式联运网络下冷链物流运输方式优化研究
2.基于多目标和单配送中心的冷链物流配送路径优化研究\r——以川渝地区某公司冷链物流配送为例
3.基于碳
配额交易的食品冷链物流配送路径优化模型4.易腐食品冷链物流多式联运路径优化系统设计5.基于改进免疫优化算法的冷链多式联运路径优化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多式联运可行性研究报告多式联运是指在货物运输过程中,通过不同的运输方式(如陆路、铁路、水路、航空等)进行组合运输的一种模式。
多式联运可以将不同运输方式的优势相互结合,提高运输效率,减少成本,并且有助于缓解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因此,多式联运在货物运输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多式联运的可行性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1.市场需求:多式联运需要有足够的货物运输需求来支撑其运营,因此需求市场的规模和潜力是评估多式联运可行性的重要指标。
通过市场调研和需求分析,可以评估多式联运的市场需求。
2.运输网络:多式联运需要一个完善的运输网络来支持货物的跨越不同运输方式的转运。
这包括陆路、铁路、水路、航空等不同运输方式的连接,以及相应的转运设施和设备。
如果运输网络不完善,多式联运的可行性将受到限制。
3.运输成本:多式联运的一个关键优势是可以通过不同运输方式的组合选择来降低运输成本。
然而,不同运输方式的成本差异较大,包括货物装载、卸货、中转等方面的成本。
因此,需要对不同运输方式的成本进行综合评估,以确定多式联运是否能够降低总运输成本。
4.技术支持:多式联运需要一定的信息技术支持来实现货物跨运输方式的无缝连接和协调管理。
这包括物流信息系统、跟踪管理系统、贸易和关务处理系统等。
因此,需要评估技术支持的可行性和实施难度。
5.政策支持:多式联运涉及到不同运输方式的协同合作和协调管理,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和政策优惠。
政策环境的稳定和支持是多式联运可行性的重要保障。
综上所述,多式联运的可行性研究需要综合考虑市场需求、运输网络、运输成本、技术支持和政策支持等方面的因素。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具备较好的条件和前景时,多式联运才具备较好的可行性。
多式联运可行性研究报告摘要:本文主要对多式联运在中国的可行性进行了深入研究。
首先介绍了多式联运的概念和发展历程,然后分析了多式联运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和潜在市场需求。
接着从政策、技术、经济、社会等多个角度对多式联运的可行性进行了评估,探讨了多式联运的优势和挑战。
最后提出了发展多式联运的建议,包括加强政府支持、完善基础设施、促进跨界合作等。
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中国多式联运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引言多式联运是一种以多种交通模式相互衔接,实现货物、人员快速、便捷、安全运输的新型物流模式。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交通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式联运已成为现代物流领域的热门话题。
在中国,由于交通运输体系不完善、物流成本高昂等问题,多式联运也逐渐引起了政府和企业的关注。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多式联运在中国的可行性进行研究,为其未来发展提供支持和指导。
二、多式联运的发展历程多式联运早在19世纪末就已经出现,最早起源于欧洲。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铁路、公路、航运等交通工具的发展,人们开始探索如何将不同的交通模式有机结合,提高运输效率。
20世纪初,美国和欧洲国家陆续建立了多式联运系统,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多式联运网络。
在亚洲地区,日本、韩国等国家也积极倡导和发展多式联运,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在中国,多式联运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多式联运的发展,推动了跨行业、跨区域的运输合作。
目前,中国已建成了一些多式联运中心和枢纽,为货物运输提供了更便捷的通道。
未来,中国将进一步加大对多式联运的投入,提高运输效率,降低成本,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多式联运在中国的发展现状目前,中国多式联运的主要形式包括公铁联运、公水联运、公航联运等。
以公铁联运为例,目前已有一些国家级和地方级的多式联运中心,为跨境货物运输提供了便捷的服务。
同时,中国铁路部门也在推广“公铁联运快件”,通过与快递公司合作,提高了快递业务的运输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