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绿色建筑自评表
- 格式:doc
- 大小:336.12 KB
- 文档页数:13
绿建项目自查评审表(国标.公共建筑)
一、评价标准
绿色建筑设计阶段应满足标准所有控制项的要求,并按满足一般项和优选项的程度,划分三个等级。
等级划分按表1确定。
表1 划分绿色建筑设计阶段等级的项数要求(公共建筑)1
1表1是基于GB/T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给出的公共建筑一般项和优选项项数基础上,除去规划设计阶段不参评项项数后,按比例调整得到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评价阶段公共建筑设计标识各等级应达到的项数。
二、自评总述
经自评估,本项目规划设计阶段控制项全部达标,一般项与优选项项数达到设计阶段星级的标准。
一般项与优选项的达标情况见表2:
三、自评内容
填写说明:满足要求的在□中打√不满足要求的在□中打×不参评的在□中打○规划设
—。
绿色建筑预评价自评表是一份重要的评估工具,旨在帮助建筑师和工程师在绿色建筑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全面评估建筑的绿色性能和环境影响。
以下是一份绿色建筑预评价自评表的参考样本,供您参考:1. 绿色建筑的环境效益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建筑的节能、节水、节材、绿化等方面的表现,以及建筑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评估结果应包括对建筑绿色性能的总体评价和建议。
2. 建筑能源消耗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建筑的采暖、空调、照明等方面的能耗情况,以及建筑能源消耗的来源和影响因素。
评估结果应包括对建筑能源消耗的总体评价和建议,以及针对节能措施的建议。
3. 建筑水资源利用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运行和管理等方面,以及建筑水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情况。
评估结果应包括对建筑水资源利用的总体评价和建议,以及针对节水措施的建议。
4. 建筑材料和资源消耗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建筑材料的种类、质量、来源和使用情况,以及建筑对资源和材料的依赖程度。
评估结果应包括对建筑材料和资源消耗的总体评价和建议,以及针对绿色材料和可再生资源的建议。
5. 建筑环境影响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建筑对室内空气质量、噪音、光影等方面的环境影响程度,以及建筑对周边环境和社区的影响。
评估结果应包括对建筑环境影响的总体评价和建议,以及对改善环境和社区的建议。
综上所述,绿色建筑预评价自评表旨在全面了解建筑的绿色性能和环境影响,以便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从而减少建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进行自评时,建议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考虑各项指标,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还需注重与专业人员的沟通和协作,以便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改进绿色建筑的设计和实施。
绿色建筑自评估表什么是绿色建筑绿色建筑是指在设计、建造和运营过程中,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的建筑物。
绿色建筑不仅关注建筑本身的节能、节水、节材等方面,也注重建筑与环境的融合,创造良好的室内环境。
绿色建筑自评估的重要性绿色建筑自评估是评估建筑物在节能、环保、健康等方面符合绿色建筑标准的程度。
自评估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建筑物的设计者、建造者和使用者更好地了解建筑物的性能,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通过自评估,可以提高建筑物的环境性能、减少资源消耗,促进可持续发展。
绿色建筑自评估表的内容绿色建筑自评估表是一种评估工具,用于评估建筑物的绿色性能。
它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1. 能源效率•建筑物的能源消耗情况,包括供暖、制冷、照明等方面。
•使用的节能设备和技术,如太阳能电池板、LED灯等。
•建筑物的能源管理措施,如能源监测系统、能源管理计划等。
2. 水资源利用•建筑物的用水情况,包括供水、排水、雨水收集等方面。
•使用的节水设备和技术,如低流量水龙头、节水冲厕器等。
•建筑物的水资源管理措施,如雨水回收系统、水资源监测等。
3. 材料选择与循环利用•建筑物使用的材料来源和环境影响。
•使用的可再生材料和循环利用材料的比例。
•建筑物的废弃物管理措施,如分类回收、再利用等。
4. 室内环境质量•室内空气质量监测和控制措施,如通风系统、空气净化器等。
•建筑物的采光和自然通风情况。
•使用的环保材料和装饰材料,如低VOC涂料、环保地板等。
绿色建筑自评估的步骤进行绿色建筑自评估可以遵循以下步骤:1. 收集建筑物相关信息收集建筑物的设计图纸、施工记录、能源水资源使用数据等相关信息,对建筑物的性能进行全面了解。
2. 填写绿色建筑自评估表根据绿色建筑自评估表的内容,对建筑物的能源效率、水资源利用、材料选择与循环利用、室内环境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估。
3. 分析评估结果根据自评估表的评估结果,分析建筑物在各个方面的表现,发现问题和改进的空间。
表K.0.1 项目编号:浙江省绿色建筑设计表项目名称建设单位(盖章)设计单位(盖章)设计负责项目设计项目校对项目审核填表时间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制二〇一六年五月1一、工程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建设单位建设地点建筑类型□住宅□公建建筑面积m2□新建□改扩建地上建筑面积m2地下建筑面积m2建筑高度 m 建筑容积率建筑层数地上层地下层公建节能分类□甲类建筑□乙类建筑□丙类建筑设计使用年限结构安全等级抗震设防类别抗震设防烈度结构形式空调形式项目投资(万元)可达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等级(参照GB/T50378)□无□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二、关键指标设计汇总指标单位填报数据(小数点后保留两位) 用地面积万m2建筑总面积万m2地下建筑面积m2地下面积比%透水地面面积比%建筑总能耗tce/a单位面积能耗kWh/m2a节能率%非传统水量M3/a用水总量M3/a 非传统水源利用率%建筑材料总重量t可再循环材料重量t可再循环材料利用率%可再利用材料重量t可再利用材料使用率%绿地率% 可再生能源总量tce/a 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热水量M3/a 建筑生活热水量M3/a 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热水比例% 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万kWh/a 建筑用电量万kWh/a 可再生能源产生发电比例%主要能耗品种及耗能量变压器总容量(kVA)主要场所照明功率密度值(W/m2)燃气种类燃气设计总耗量(Nm3/h)燃油种类燃油设计总耗量(t/h)燃煤种类燃煤设计总耗量(t/h)热力种类热力设计总耗量(t/h)年能耗设计总量(tce)单位面积能耗设计指标(tce/(m2.a)建筑分项能耗耗能系统设计年耗能量(tce)分项能耗占总能耗百分比暖通空调系统照明、插座生活热水系统生活给水系统厨房炊事系统电梯等运输系统其他其它指标说明:1kwh=3.6*106J,1tce=29.3*109J,1tce=8.14*103kwh三、工程概况(工程性质、工程投资、用地面积、建筑面积、结构形式、开发与建设周期、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等情况)四、绿色设计内容简介绿色设计策划项目定位:建设目标:设计方案概述:技术策略:前期调研:其它:规划设计场地规划及选址情况:场地资源利用情况:用地指标:周边公共服务设施:出入口公共交通:室外环境(声、热、光、风):场地雨水规划方案:景观绿化等:透水地面:既有建筑利用:地下空间利用:其它:建筑设计被动节能设计策略:适宜的建筑朝向和体形:无障碍设计: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空间合理利用:日照和天然采光:自然通风:围护结构:(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应按现行国家或地方标准填写相关表格)室内环境:室内空气质量:建筑工业化及部品化:延长建筑寿命:其它:结构设计与建筑材料建筑结构体系节材策略:预拌混凝土使用:高性能混凝土及高强度钢筋使用:建筑废弃物回收利用:可循环材料和再生材料的使用:土建装修一体化设计施工:再生骨料建材使用其它:暖通空调设计属地化室内设计参数:冷热负荷分析计算:空调冷热源:输配系统(供回水系统等):末端系统:通风换气系统:自动控制系统:其它:给水排水设计水系统规划设计:节水措施:非传统水源利用:绿化灌溉:其它:建筑电气设计供配电系统:照明:电气设备节能措施:建筑设备监控系统:能耗监测系统:其它:可再生能源利用汇总可再生能源种类应用规模(m2)应用总量(kW)理论年节煤能力(tce)太阳能光热太阳能光伏太阳能光诱导土壤源热泵地表水水源热泵(含淡水、海水)空气能热泵热水系统风力发电生物质能利用其它说明余热废热利用及其他新能源利用汇总余热废热利用及其他新能源种类应用规模(m2)应用总量(kW)理论年节煤能力(tce)排风能量热回收冷凝热回收热电及其他工艺余热废热室外免费能源技术天然采光技术其它说明五、设计创新点、推广价值和综合效益分析项目创新点项目推广价值综合效益分析六、补充设计说明情况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