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成就动机影响因素分析

大学生成就动机影响因素分析

大学生成就动机影响因素分析
大学生成就动机影响因素分析

TheoryResearch学

表3在生源地因素上成就动机的得分(M±SD)

注:*p<.05,**p<.01

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在生源地,即城乡背景方面,大学生成就动机的差异并不显著。被试中来自城镇占29.2%,来自农村的约占70.8%。

4、大学生成就动机在学习成绩上的差异(见表4、5)

由于在调查过程中,学习成绩这一因素是由被试自行选择的,因此,为了保证研究的客观性,从本次调查的202分问卷中随机抽取60份,调取这60名被试的期末成绩,计算结果表明其中有58人填写成绩真是有效,有效率为96.7%。由此可知,数据是具有客观性的。

表4在学习成绩因素上成就动机的得分(M±SD)

注:*p<.05,**p<.01

表5.学习成绩因素的事后检验(LSD)

注:*p<.05,**p<.01

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学习成绩在追求成功这一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同时,对学习成绩这一因素的四个水平,在追求成功这一维度进行多重比较(见表5),结果显示,在不及格和良好这两个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

四、讨论与分析

1、关于性别在成就动机上差异检验的结果分析

成就动机是在后天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正如美国心理学家麦克利兰所指出的,社会的成就需要先于该社会的经济增长,而这个成就需要又受制于该社会的文化和亚文化因素。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使男女两性在社会职业上相接近,扩大了女性的活动领域和空间,这样便造成了男女两性在成就动机上的差异并不显著。学校教育也为女性提供了更多的挖掘自身潜能的机会,增强了女大学生学习上的自信心和追求事业成功的信念。社会各个层面涌现的独立、自强、自立、自爱的女性榜样也使女大学生对女性性别角色的内涵赋予了更多现代意义的理解。而男生一直以来接受的教育都使他们追求成功的信念得到激发,因此男女两性在成就动机方面就不会存在显著差异。

2、关于是否是独生子女在大学生成就动机上差异的结果分析

若在家中为独生子女,较可能发展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格特征。另外,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受到的关注与非独生子女相比要多很多,这种现象在隔代抚养中更加明显。他们承受挫折和打击的能力不强,同时独立生活的能力较差。在大学生活中,大部分学生要离开家独立生活,在这些方面的不适应可能会对其成就动机造成影响。有些独生子女自我评价较高,自我意识也较高,因此他们往往有着较强的成就动机,在各个方面都想取得成功,有所作为,同时他们也有着广泛的社会兴趣,具备在各方面取得成功的条件。同样,他们在避免失败的动机方面也较其他同学较强,他们由于自我评价较高,因此常常更加畏惧失败,不愿意成为生活、学习以及其他方面的失败者。有时,他们对失败的恐惧更甚于对成功的追求。

若在家中为非独生子女,由于受父母以及长辈关注程度的不同,其成就动机可能不同。非独生子女在家中由于其他兄弟姐妹的存在,可能更急切地现自己,已获得家庭成员更多的关注。他们在步入大学校门之后,会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以期望获得更大的成功。成就动机作为一种高级的动机,就在于它的社会性,大学也是一个小小的社会,非独生子女在这个社会中也有着获得他人认可,在各方面取得成功的需要。他们将他们在家庭中渴望受到关注的需要延续到大学生活中来,也渴望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取得成绩。

3、关于生源地在大学生成就动机上差异的结果分析

由于农村各方面的条件相对较差,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想要改变现状的愿望较为强烈,可能导致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成就动机较为强烈。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同时国家三农政策的逐步落实,农村的生活、经济条件都在逐步提高和改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有一部分农村地区发展很快,其经济、生活水平甚至超过了城市。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大学生希望改变其生活状况的愿望可能没有那么强烈。

来自城镇的大学生,在科技、社会迅速发展的条件下,他们所面临的就业压力,生活压力、经济压力等与日俱增。在这种条件下,他们更加追求前沿的技术,渴望掌握更加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知识,他们希望通过大学的学习能够与先进的科学文化接触,能够认识和了解更多有用的知识,掌握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技能。

4、关于学习成绩在大学生成就动机上差异的结果分析

追求成功的成就动机对大学生的学习具有激活特性和维持功能,积极的心态可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而且在整个学习阶段具有明确、稳定的学习目标,也具有导向机能,使学生集中精力在学习活动上,而疏离其他无关学习的事物干扰。由于学习上的成功更使其产生成就期望指标的增力,这种增力具有自我激励作用,使他们的学习更加主动、勤奋,学习成绩得以稳步提高。追求成功的动机推动学生的学习,而学习的成功又促进这一积极动机的加强,,形成良性互动。即使偶然在学习遇到挫折,他们一般会将失败归因于不够努力、学习方法不当等不稳定因素,不会因一时的失败而降低取得好成绩的期望指标,反而会将压力转化为动力,进一步发挥主观积极性,直到取得好的成绩。相反,避免失败的动机使大学生对取得成功的目标期望较低,倾向于作出低能力的自我评价,情绪达不到一定的紧张度,总是处在一种消极的心态中,在此情况下机体不能够提供足够的能量来有效地保持注意力和知觉活动,更是很难调动潜能,也就不可能有效地激发学习者的行为,不利于其学

业成绩的提高。J i a o Y u L i L u n Y a n J i

u

TheoryResearch

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ollege Students'Achievement Motivation

QU Jian-wei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Beijing100088,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college students'achievement motivation and discuss related influencing factor,in order to provide relevant recommendations and basis for the research about college students'achievement motivation.Me-thods:A total of240Langfang Teachers'College and Hebei Idustry University students randomly conducted the“achievem ent motivation questionnaire”(AMS)in their self-study time,202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receiv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Overall,the motivation varies between students from cities and those from countryside,it is not remarkable.At the same time,the motivation among sex,parent's educational background and wether they are only child is still not remark-able.However,the student whose school achievement is first-class get higher scores in motivation of pursuing success compare to those students whose school achievement is not first-class.Conclusion:the results of research and analysis, the study found that affect college students is an important factor of achievement motive,through the corre ct study man-ner,to establish correct goal,create a good campus environment can improve students'achievement motive level.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 achievement motivation influencing factors(责任编辑/宋昶霖)

大学生入党动机字三篇

大学生入党动机字三篇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大学生入党动机1000字【三篇】 篇一 作为一个有理想,有志向的大学生,我志愿加入中国*。而想要加入中国*,不仅需要在行动上入党,更要在思想上入党。这就要求我要对为什么入党这个问题做深入的思考。谈到加入中国*的想法其实由来已久。从小父亲就十分希望我长大后能够加入中国*,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我的父亲因为从小从爷爷那里了解到解放前的艰苦生活以及对解放后*时期的亲身经历,所以认识到一个稳定的社会对普通老百姓正常生活的重要性。而如今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让他坚定了对中国*领导下的中国社会的蓬勃发展的信心。因此父亲常常对我说,如果能够加入中国*,能够为中华名族的崛起而贡献一份力量,那将是一件多么光荣的事情。于是,我从小就有了加入中国*的愿望。 及至到了学校,多年的义务教育更加坚定了我成为党的一份子的决心。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我了解到,中国**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开辟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崭新时代;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在中国*的领导下迎来了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没有*,就没有新中国。中国*是未来中国发展的绝对核心,要想把我们的国家继续管理好、发展好,使全中国人民的日子过 得一天比一天好,就必须始终坚持中国*的领导。 如今,我在中山大学学习已有一年多,身边不断涌现出优秀党员,他们热心帮助同学,积极承担责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各方各面都积极充当组织者和,使我对党的优秀和先进性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而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也积极思考着自己的人生理想。我认为,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一个炎黄子孙,我们都有责任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此我十分期望加入中国*,加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军中,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篇二 敬爱的党组织: 您好! X月X日中午,在生科院二楼会议室,我们生科二组全体组员就关于“如何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大学生如何以实际行动争做一名光荣的***员”做了激烈的讨论,优秀党员王大炮老师也参加了讨论,经过发言讨论,大家在思想上又受到了一次涤荡,收获颇多。

经典成就动机理论

1经典成就动机理论1953年,麦克莱兰和阿特金森合著的《成就动机》一书成为成就动机研究的真正开端...。阿特金森1954年提出成就动机有"追求成功"和"回避失败"两个维度...。20世纪60 年代以后,心理学家由过去对动机的内在起因和外在诱因的研究转向对人的中介认知因素的研究,认知研究成为动机研究的主流。20世纪80年代初, Dweck等人¨1在能力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较为完善的成就目标理论,将成就目标概念引入成就动机理论中,掀起了一股新的热潮,也推动了动机理论的成熟与发展。20世纪90年代,Eccles等人【3 o将阿特金森传统成就动机的期望一价值理论发展成为现代的期望一价值理论,着重论述了期望和价值的重要性以及它们之间并非互补的关系∞J。与此同时: 自我效能理论、自我调节理论和自我价值理论也在不同角度发展了成就动机理论。 1.2多面取向成就动机理论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已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支持成就动机的多维度特征,即认为成就动机是由多个相对独立的不同动机组成的(Kakla&Scher,1986)"J。Slavin(1991)将一般动机分为两类:情境动机和性格动机。前者指的是在特殊情境中的活动,在活动中达到需要的满足,是暂时性的。后者是指个体的追求不限于特定目标,凡是他所爱好的,不因情境改变而有所变异∞J。另有学者根据学习目的不同将成就动机分成两类:一类为求知或为个人成长而学习,另一类则是为求得较高的分数或是为博得父母的欢心或教师的赞许而学习。Dweck(1983)将前者看成是学习目标,后者看成是成绩目标。具有性格动机而且在求学时又以学习目的为其学习动机的人具有较强的成就动机。p1 Elliot和Andrew对成就动机的定义进行???新的诠释,认为成就动机是以竞争为基础的情感、认知、行为的激活化和方向化怕J。随后,Elliot(1997)等提出了趋避成就动机层次理论,将成就动机理论和成就目标理论纳入这个理论D J。这些研究说明了成就动机的研究具有越来越多的多面取向。Elizur 等∞-采用了多面取向的成就动机的方法,认为成就动机是由多种独立的动机组成的。他们将成就需要和其他的需要(如金钱、地位、权力等)结合起来,认为职业道德、支配性、竞争性、对地位的渴望和获得金钱与财富都是成就动机可能的成分。如Elizur 等提出成就动机是一个多面的结构,即有两个面:A面, 收稿日期:2008-10-06 修回日期:2009一01-16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JG08166)"中小学教师时间管理倾向与职业倦??的关系研究"资助。作者简介:蒋名平(1977一),男,四川达县人,合肥师范学院教育系讲师;研究方向:教育心理和职业教育。万方数据114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26卷面对困难的应对方式;B面,时间。A面又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面对困难的态度,包含对困难任务的偏好、对模糊和不确定性的容忍,个人独自承担责任;另一方面是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包括计算风险,用新颖的方法解决问题和为追求完美的结果而努力。B面指的是与任务相关的时间,是在任务之前,期间还是之后。怕J Sagie,Abraham等根据成就动机多面取向理论设计了一种情境成就动机量表来测查成就动机,研究结果也证实了成就动机是一个多面体。[7】随着成就动机理论的整合趋势发展,许多研究者认为成就动机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包含核心因素,如坚持性、对成功的信心;也包括外围的因素,如支配性、集中性等。这些因素构成了一个成就动机的"洋葱模型"(Schuler&Prochaska,2001)Do。2成就动机测量的研究成果有关成就动机的研究,焦点在于如何对它进行客观测量。目前最主要的测验有投射测验和自陈式量表的测验。随着成就动机的研究进展,又开发出了Grid技术、成就动机问卷(AMI)等新的测量工具。2.1投射测验1938年Murray运用墨渍投射测验,对内隐动机进行了测量,对动机的测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旧1投射测验主要有两种方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强烈的学习动机才有好的学习效果。但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多时候并不是凭空产生的,需要教师采取一定的措施。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采用一系列的措施,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利用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新颖性,引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直接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利用电教手段,在教学中经常利用多媒体课件,提供丰富的教学背景和素材;采用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了解数学规律;模拟场景,提供课题学习中的具体场景让学生去感受去体验等。 2、实施启发式教学,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识兴趣和求知欲。如在正式上新课之前,提出一些与将要学习内容有关的一些问题,以引起好奇心,是激发学生认识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创设问题情境,即是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造成一种不协调、一种悬念,从而引发强烈的解决问题的愿望。比如,在学习三角形相似之前,提供背景“不过河知道河宽,不爬树知道树高”,学生的探究欲望一下就被激发出来。在学习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之前,先回顾小学里的解法,对解法进行归纳。然后告诉学生现在要学的方法,比原来更加简便,关键是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等。

3、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不同难度所需的动机强度不同,对于简单的任务,需要较高的动机强度;对于困难的任务,则需要较低的动机强度。所以对于简单的作业,告诉学生谁都可以完成,而且都可以做对。对于有难度的题目告诉学生,作业有一定困难,需要认真坚持,并且进行一定复习才能完成。日常的评价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能力和技能的发展,所以提供给学生的任务一般都应该是中等难度的。 4、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有效进行奖惩。利用作业、考试、上课问答、个别交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然后对学生进行评价。让学生知道自己的进度、成绩以及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的成效,以便激起进一步学好的愿望;通过反馈知道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可以及时纠正。在表扬和批评中更对选择表扬,因为表演更能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批评的不当反而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每次考试都进行一定的讲评,对于考的好的同学要进行表扬,同时对那些进步的同学,即使考的还不理想也要进行表扬。而对那些考的不理想而这次考的不好的学生,也要肯定他们的付出,付出总会有回报,这次虽然没有体现,但是下次肯定能体现他们的努力,相信肯定会取得进步。 5、合理设置课堂结构,妥善组织学习竞赛。竞赛中学生的好胜心和求成的需要特别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大大增强。所以在课堂中适当引入一些竞赛,比如看哪位同学最先想

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报告范文

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报告范文 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报告范文 在琼瑶笔下,爱情是无往而不胜的,可以依靠,可以寄托,可以创造,甚至是惊天地泣鬼神。“只要有了爱,一切困难都是能够战胜的,一切梦想都是可以实现的。”王朔的“我们明知道这是个圈套,还心甘情愿的钻进去。”这些都是我们所熟悉的名人们的爱情观,而我们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华,对美好的爱情总是充满了憧憬,在当今社会,谈恋爱在大学校园中逐渐成为普遍现象,但是当代大学生的爱情观随着时代的进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就大学生恋爱的现状、恋爱的态度、婚姻的态度、恋爱动机、恋爱消费、恋爱中的性问题以及失恋的应对等方面进行了调查。 调查对象:湖北医药学院全体在校学生 调查方法:采用了分层抽样,随机抽样对各学院各年级的学生进行了关于恋爱观问题的抽样。主要采取书面调查法中的问卷调查,共发出纸质问卷60份,回收50份,问卷回收率为83%;同时发起网络问卷调查,以电子邮件和网络日志形式发出,作为纸质问卷的补充,收集到8份。共58份。 一、我校大学生恋爱观的现状 恋爱观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恋爱问题上的集中体现,是对恋爱和爱情所持的基本观点和态度。大学是人生的黄金阶段,也是人生恋爱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此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我校恋爱观进行了一个调查,了解我校大学生爱情观的现状。

(一)大学生恋爱现状 (二)大学生的恋爱态度 大学生对在校期间谈恋爱的看法 大学生对恋爱所持的态度有积极、消极两种。大部分学生认为,大学生谈恋爱无可厚非,是一种正常现象,因而持积极态度。只有少部分同学认为不好。显而易见,大学生认为在校谈恋爱是一种正常现象。 (三)大学生的恋爱动机 表3调查显示,大学生的恋爱并不完全是对于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更多的是出于爱情以外的原因,包括寂寞、好奇心、从众心理等等,极少一部分是为了婚姻而恋爱。 (四)在恋爱中的消费态度 可以看出来,大部分大学生认为应该是男生掏钱,这点还是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有一部分认为应该AA制,共同付出共同承担;而女生掏钱的情况和不分彼此的情况相对较少。 (五)失恋后的摆脱方法 对于失恋以后的摆脱方法,大部分学生选择了理性的方法,比如转移注意力,或者找好友倾诉,但也有一部分不知道怎么去化解失恋的痛苦,选择报复对方来达到内心的平衡。 二、大学生爱情观及存在问题分析 (一)大学生恋爱心理特征 1、依赖心理。由独生子女的孤独感和习惯了他人的呵护与关爱所致,属于“情感寄托型”的恋爱动机,缺乏独立意识和自立能力,易受挫,需要一个人来倾诉。 2、孤独心理。有的同学觉得自己在大学里一个人太寂寞,

关于当代大学生入党动机的调研报告

关于大学生入党动机调研报告 一、调查的目的 本调查旨在通过对学生入党动机的了解,解决大学生"为什么要入党"和推进优秀青年人才入党的先决因素,以便帮助大学生培养具有信念信仰型的正确入党动机.大学生的入党现象成为一个热点问题.是什么原因趋使莘莘学子向党组织靠拢?其加入党组织的动机和目的是什么?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为此,我们对大学生中入党现象进行了较系统的调查研究,以期对大学生入党动机作一个初步探讨. 二,调查的对象、方法与内容 1、调查对象 大一到大三的同学(随机调查) 2、调查方法与内容 本次调查采用网上问卷法进行调查: (共有651人参与回答),基本上做到随机发三,调查结果 1您的性别: 26.9%男生 73.1%女生 2政治面貌: 44.1%党员(预备) 54.7%团员 1.2%群众 3大学中,你对入党抱有的态度是: 87.9%不积积极的态度

10.1%无所谓的态度4你觉得大学生入党困难程度: 35.9%困难 60.1%一般4%很容易 5你如何看待现行制度下大学生党员发展比例[单选题] 7.7%太高 24.1%较高 51.6%适中14%较低 2.6%太低 6你对党的章程、基本理论的了解程度是: 29.2%非常了解 63.4%了解较为粗浅 7.4%不太了解 7你认为xx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 73.9%应该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4.9%只要国富民强,走什么道路都可以 1.2%不太清楚。 8你为什么要入党(多选): 51.2%信仰共产主义77%加强思想认识以及提高个人能力37%是荣誉的一种标志 42.4%使自己活得充实并寻找精神寄托 9.1%周围要求入党的同学比较多,自己不要求不好

需要与动机——课后练习题

需要与动机——课后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需要 2、动机 3、兴趣 4、诱因 5、自我效能感 二、填空 1、动机产生的条件有二:一是内在条件,二是外在条件,前者是,后者则是。 2、动机与行为效率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的关系上。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呈形曲线关系,这就是定律。 3、交往动机是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交往动机的一个特殊表现形式是,它是一种以获得他人或团体的赞誉为目标的动机。 4、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行为受结果因素影响。期待决定行为,强化存在于期待之中,是期待强化。班杜拉区分了两种不同的期待:指人对行为会导致某种结果的推测;指人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的判断。 5、马斯洛是西方心理学的创始人,在《人类激励的一种理论》中,马斯洛正式提出了需要层次论,认为可以把人的动机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欠缺的动机,一类为。 三、判断正误(认为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说明理由) 1、需要就是动机,动机也是需要。 2、人的需要和动物的需要没有区别。 3、动机与行为的关系十分复杂:(1)同一动机可能有不同的行为;(2)相似或相同的行为可能由不同的动机引起。 四、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说:“饥饿总是饥饿,但用刀叉吃熟食来解除的饥饿不同于用手、指甲和牙齿啃生肉来解除的饥饿。”这表明人的需要具有()

A. 对象性 B. 动力性 C. 多样性 D. 社会性 2、皮亚杰指出,儿童行为存在着自我激发的现象。当儿童自由自在地进行操作时,他们会重复地操作当交通警察、开设医院或“过家家”的游戏。这表明儿童的行为可以由()激发。 A. 生理性动机 B. 外部动机 C. 社会性动机 D. 内部动机 3、有人对数学感兴趣,有人对哲学感兴趣。有人喜欢高尚的内容,有人则喜欢繁琐的事物。这表明兴趣具有() A. 稳定性 B. 效能 C. 指向性 D. 广度 五、双项选择题 1、根据学习在动机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可将动机分为() A. 有意识动机 B. 无意识动机 C. 原始的动机 D. 习得的动机 2、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提出需要由7个等级构成,并将这7个等级划分为高级需要和低级需要,下列属于高级需要的有() A. 尊重的需要 B. 自我实现的需要 C. 求知的需要 D. 归属与爱的需要 3、以下心理学家中提出过需要理论的有() A. 莫瑞 B. 皮亚杰 C. 斯腾伯格 D. 马斯洛 六、简答题 1、如何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高等教育心理学作业 培养与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

2.培养与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 回答: 学习动机的激发,指在一定教学情境下,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变为活动状态,形成学习的积极性。具体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简而言之,问题情境就是一种适度的疑难情境。在教学过程中,提出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使学生既感到熟悉,又不能单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习惯的方法去解决,这时就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的欲望。 要创设问题情境,首先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了解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此外,还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状态,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发展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这样才能创设问题情境。 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通常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一是言语提问,即直接提出与教材有关的、需要解决的问题;二是活动方式,即让学生参加一定的活动,使他们在活动中产生问题。 2、从内部动机入手,培养学习兴趣 所谓内部动机,指学习是出于对学习过程本身感兴趣,学习内容本身已具有足够的内在诱因价值,它无需在借助于其他外在强化物便足以引起学生的学习行为,就是内在动机驱动学习。具体而言,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学生的好奇心;将教学目标转化成可达到的学习目标。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给予恰当的评定 研究表明,来自学习结果的种种反馈信息,对学习效果有明显的影响。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对学习有促进作用;适当表扬的效果优于批评,所以,在教学中要给予学生适当的表扬,而非批评。 虽然表扬和奖励对学习具有推进作用,但使用过多或者使用不当,也会产生消极作用。 许多研究表明,如果滥用外部奖励,不仅不能促进学习,而且可能破坏学生的内在动机。 所以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奖励,把奖励堪称隐含着成功的信息,用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由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转换,对信息任务本身产生兴趣。 4、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在教学时,要跟据学习任务的不同难度,恰当控制学生学习动机的激起程度。在学习较容易、较简单的课题时,应尽量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使学生尽量紧张一点,而在学习较复杂、较困难的课题时,则应尽量创造轻松自由的课堂气氛,在学生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要尽量心平气和地慢慢引导,以免学生过度紧张和焦虑。 5、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研究表明,不同的归因方式将导致个体不同的认知、情感与行为反应。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对成功与失败的情感反应,对于成功、失败的不同归因会带来不同的情感反应;(2)对成功与失败的期望,对于成功、失败的不同期望会影响学生的努力;(3)所投入的努力,就成功、失败与努力的不同认识,影响学生的自我认知;(4)自我概念,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学生成就动机的重要因素。 以上表明,不同的归因方式会影响到主体今后的行为,因此也就可以通过改变主体的归因方式来改变主体今后的行为。在学生完成某一学习任务后,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成败归因。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找出成败的真正原因;另一方面,应根据每个学生过去的成绩差异,从有利于今后学习的角度进行归因。一般而言,归因于主观努力的方面均是有利的。

关于大学生恋爱观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恋爱观调查报告 在初中高中的学海里苦苦奋斗了几个春秋的学子们,终于满怀憧憬跨进了大学的殿堂,成为天之骄子,社会的宠儿。然而,随之而来的寂寞却常常让他们手足无措;于是,在这象牙塔里便多了许多浪漫的故事,那便是大学生的爱情故事。从古至今,从作家才子到浪漫诗人,谁人不曾为之留连,人间处处留下了爱情的吟咏和感叹。正值青春年华的大学生,对美好的爱情正是充满了幻想与希望。每个人的心中都自己的一把尺子,衡量恋爱与生活的关系,那便是恋爱观。 恋爱观正是异性之间在生理、心理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下互相倾慕和培养爱情过程的思想观念。在当今的高校恋爱已成为一种在正常不过的现象了,而且我国对高校在校大学生的婚姻也不做要求,这就使大学生的恋爱更加合情合理“合法”了。本次实践调查是通过调查问卷来探讨大学生恋爱观的特点,形成的原因和造成的影响。以此引导在校大学生能够客观、冷静、正确地审视自己的恋爱状况,树立积极、健康的恋爱观念,促使大学生能正确的人生观面对恋爱与生活。

在调查中同学们各自发表了对大学恋爱的看法:58%的同学表示自己谈过或是正在恋爱中,而有29%的同学目前尚未谈过恋爱,可仍畅想能在大学有恋爱的经历,只有13%明确表示至今未谈,也不准备在大学期间谈,总结出来大致可以把大学生分为三种态度,即恋爱渴望者、恋爱随缘者以及恋爱规避者三种。 一,恋爱“渴望者” 首先,上大学以后,对于很多人来说是重新面对一个环境,不可避免地要找新的朋友,倾听自己的心事,分享快乐,分担忧愁。大部分同学则认为异性交往起来往往比同性容易得多,当两个 人交往加深时,由朋友到暧昧再到特殊的关系,就这样,一个人的开心成了两份,痛苦减了一半,一个人的信念两个人共同坚守,何乐而不为呢。 其次,有一部分同学认为大学生恋爱与虚荣心有一定的关系。认为谈恋爱、交朋友,或被异性追求是有本领、有魅力的表现,反之则是无能、落后、跟不上时代的潮流。如果一个寝室的大部分人都已经谈恋爱了,那么被剩下的就很没面子,被称作“剩男”“剩女”,即使没有恋爱的打算,也被这残酷的现实刺激了一下,不免产生了想恋爱的心理。甚至有时看到两

大学生如何端正入党动机200字

大学生如何端正入党动机200字 端正入党动机不仅是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要回答的问题,而且是每个党员都要终身实践的课题。以下是本人精心搜集的大学生端正入党动机,希望对你有帮助! 大学生端正入党动机篇一 自成为预备党员以来,本季度是我作为学生党员毕业后第一个季度,在思想上我认为有必要重新强化自我正确入党动机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作为预备党员的我们应该,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主动投身于社会实践,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用正确的入党动机克服不正确的入党动机;培养自律意识,提高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自觉性来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 入党动机是一个人要求入党的内在原因和真实目的,是推动其争取入党的精神力量。入党动机,这是每一名***员在入党前和入党后都要深深思考的问题。入党动机正确与否,关系到党的纯洁性和党组织的战斗力。对于要求入党的人来说,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就是要树立正确的目标即****的理想,要坚定为实现****理想而奋斗的意志,即坚定****信念。 作为预备党员我们应该对社会主义祖国和人民充满热爱,信仰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特别是***理论,愿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服务祖国

的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积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的理论,不断从思想上丰富提高自己,坚定为****奋斗的信念,争取进一步向党组织靠拢,转为**正式党员。 端正入党动机不仅是入党积极分子要回答的问题,而且是每个党员都要终身实践的课题。许多要求入党的同志从提出入党申请的第一天起,就矢志不移、孜孜不倦地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工作,以实际行动端正入党动机,达到了党员标准,成为光荣的***员。但也有少数人,忽冷忽热,起伏较大,最终没有实现自己的入党愿望。许多曾经为党为国家为人民作过大贡献的党员,后来却走上了犯罪的不归路,其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持之以恒地加强党性锻炼,还在入党动机方面暴露出了大问题。 端正入党动机,不是入党前一时的问题,而是一辈子的事情。有的人虽然组织上入了党,但端正入党动机的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有的入党时动机是端正的,但后来放松了政治学习和思想改造,革命意志衰退了,甚至蜕化变质了。即使组织上入了党,遇到适当的气候,还会犯错误。每个要求入党的同志都应引以为鉴,不论组织上是否入了党,都应做到首先在思想上真正入党;而且要长期地注意检查自己做党员的动机,克服那些不正确的思想,决不能入党前拼命干,入党后松一半。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卓越的领导能力,防腐拒变的能力。 在继承正确入党动机基本内容的同时,不断地给它注入时代的新内容,使它蕴涵着时代的新精神,焕发出时代的新气息,使自己向

关于大学生入党动机的调查报告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实践教学环节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入党动机的调查报告 系别:电子与电气工程系 班级:099711班 组别:第三组 组长:狄艳华 指导老师:张慧民

目录 一、调查的目的 (1) 二、调查的地点、对象及方法 (1) 三、调查问卷、调查安排及调查结果 (1) 四、调查分析 (1) 五、解决问题 (2) 六、结语 (3) 附录I:大学生入党动机调查问卷 (4) 附录II:《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践教学环节调查工作安排说明 (5) 附录III:大学生入党动机调查问卷的调查结果 (5)

关于大学生入党动机调查报告 一、调查的目的 本调查以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大学生的入党动机进行简单的了解,旨在解决大学生“为什么要入党”和“怎样对入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以便帮助大学生培养具有信念信仰型的正确入党动机。当代大学生想不想入党,能不能入党,入党动机究竟是什么?这已成为整个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为此,我们对大学生入党动机进行了初步的调查研究,以期对当代大学生入党动机作一个初步了解。 二、调查的地点、对象及方法 1、调查地点:南阳理工学院 2、调查对象:南阳理工学院全体同学(随机调查) 3、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书面问卷法进行调查(发放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5份,有效回收率率97.5%)基本上做到随机发放。 三、调查问卷、调查安排及结果 1、调查问卷:见附录Ⅰ:大学生入党动机调查问卷 2、调查安排:见附录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践教学环节调查工作安排说明 3、调查结果:见附录III:大学生入党动机调查问卷的调查结果 四、调查分析 (一)、想不想入党? 问卷的第1、2、6、7题是为了调查同学们想不想入党的问题。根据我们统计的调查结果发现,绝大多数同学希望能早日加入党组织。调查数据显示,在我们随机调查的200名同学中,有20.7%的同学已经是中共党员(包括预备党员),有31.9%的同学已经是入党积极分子,相比之下,只有5.2%的同学还是群众。此外,当问及是否想入党时,有72.6%的同学选择了想入党,只有27.4%同学选择了不想入党,当问及在在大学期间对入党抱着什么样的态度时,有54.3%的同学觉得很有必要,有36.4%的同学觉得无所谓,有9.3%的同学态度不积极。这一系列数据充分说明,绝大多数同学希望能早日加入党组织,很多同学在刚刚入校的时候就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希望在大学的时候能成为中国共产党这伟大组织中的一员。 (二)、为什么入党? 问卷的第3、4、7、9、11、12题是关于大学生动机的问题。根据的调查结果,绝大多数同学的入党动机有一定的盲目性。在被调查的同学当中,只有20%的同学对中国共产党非常了解,有72.6%的同学只是一般了解,有7.4%的同学选择了不了解。这就说明我们当中的大多数同学对党的概念还比较模糊,对党以及对党员的认识还不是很清晰。当问及他们如何看待同学们的入党动机时,有近%的同学选择的原因是周围入党的同学多,父母也要求入党,所以就跟着入党。有38.2%的同学认为入党可以让自己在政治上镀金,可以找到好工作,是

大学生成就动机影响因素分析

TheoryResearch学

表3在生源地因素上成就动机的得分(M±SD) 注:*p<.05,**p<.01 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在生源地,即城乡背景方面,大学生成就动机的差异并不显著。被试中来自城镇占29.2%,来自农村的约占70.8%。 4、大学生成就动机在学习成绩上的差异(见表4、5) 由于在调查过程中,学习成绩这一因素是由被试自行选择的,因此,为了保证研究的客观性,从本次调查的202分问卷中随机抽取60份,调取这60名被试的期末成绩,计算结果表明其中有58人填写成绩真是有效,有效率为96.7%。由此可知,数据是具有客观性的。 表4在学习成绩因素上成就动机的得分(M±SD) 注:*p<.05,**p<.01 表5.学习成绩因素的事后检验(LSD) 注:*p<.05,**p<.01 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学习成绩在追求成功这一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同时,对学习成绩这一因素的四个水平,在追求成功这一维度进行多重比较(见表5),结果显示,在不及格和良好这两个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 四、讨论与分析 1、关于性别在成就动机上差异检验的结果分析 成就动机是在后天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正如美国心理学家麦克利兰所指出的,社会的成就需要先于该社会的经济增长,而这个成就需要又受制于该社会的文化和亚文化因素。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使男女两性在社会职业上相接近,扩大了女性的活动领域和空间,这样便造成了男女两性在成就动机上的差异并不显著。学校教育也为女性提供了更多的挖掘自身潜能的机会,增强了女大学生学习上的自信心和追求事业成功的信念。社会各个层面涌现的独立、自强、自立、自爱的女性榜样也使女大学生对女性性别角色的内涵赋予了更多现代意义的理解。而男生一直以来接受的教育都使他们追求成功的信念得到激发,因此男女两性在成就动机方面就不会存在显著差异。 2、关于是否是独生子女在大学生成就动机上差异的结果分析 若在家中为独生子女,较可能发展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格特征。另外,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受到的关注与非独生子女相比要多很多,这种现象在隔代抚养中更加明显。他们承受挫折和打击的能力不强,同时独立生活的能力较差。在大学生活中,大部分学生要离开家独立生活,在这些方面的不适应可能会对其成就动机造成影响。有些独生子女自我评价较高,自我意识也较高,因此他们往往有着较强的成就动机,在各个方面都想取得成功,有所作为,同时他们也有着广泛的社会兴趣,具备在各方面取得成功的条件。同样,他们在避免失败的动机方面也较其他同学较强,他们由于自我评价较高,因此常常更加畏惧失败,不愿意成为生活、学习以及其他方面的失败者。有时,他们对失败的恐惧更甚于对成功的追求。 若在家中为非独生子女,由于受父母以及长辈关注程度的不同,其成就动机可能不同。非独生子女在家中由于其他兄弟姐妹的存在,可能更急切地现自己,已获得家庭成员更多的关注。他们在步入大学校门之后,会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以期望获得更大的成功。成就动机作为一种高级的动机,就在于它的社会性,大学也是一个小小的社会,非独生子女在这个社会中也有着获得他人认可,在各方面取得成功的需要。他们将他们在家庭中渴望受到关注的需要延续到大学生活中来,也渴望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取得成绩。 3、关于生源地在大学生成就动机上差异的结果分析 由于农村各方面的条件相对较差,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想要改变现状的愿望较为强烈,可能导致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成就动机较为强烈。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同时国家三农政策的逐步落实,农村的生活、经济条件都在逐步提高和改善。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有一部分农村地区发展很快,其经济、生活水平甚至超过了城市。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大学生希望改变其生活状况的愿望可能没有那么强烈。 来自城镇的大学生,在科技、社会迅速发展的条件下,他们所面临的就业压力,生活压力、经济压力等与日俱增。在这种条件下,他们更加追求前沿的技术,渴望掌握更加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知识,他们希望通过大学的学习能够与先进的科学文化接触,能够认识和了解更多有用的知识,掌握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技能。 4、关于学习成绩在大学生成就动机上差异的结果分析 追求成功的成就动机对大学生的学习具有激活特性和维持功能,积极的心态可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而且在整个学习阶段具有明确、稳定的学习目标,也具有导向机能,使学生集中精力在学习活动上,而疏离其他无关学习的事物干扰。由于学习上的成功更使其产生成就期望指标的增力,这种增力具有自我激励作用,使他们的学习更加主动、勤奋,学习成绩得以稳步提高。追求成功的动机推动学生的学习,而学习的成功又促进这一积极动机的加强,,形成良性互动。即使偶然在学习遇到挫折,他们一般会将失败归因于不够努力、学习方法不当等不稳定因素,不会因一时的失败而降低取得好成绩的期望指标,反而会将压力转化为动力,进一步发挥主观积极性,直到取得好的成绩。相反,避免失败的动机使大学生对取得成功的目标期望较低,倾向于作出低能力的自我评价,情绪达不到一定的紧张度,总是处在一种消极的心态中,在此情况下机体不能够提供足够的能量来有效地保持注意力和知觉活动,更是很难调动潜能,也就不可能有效地激发学习者的行为,不利于其学 业成绩的提高。J i a o Y u L i L u n Y a n J i u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的重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的重要性 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最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观,学习动机的培养是指把学校、社会、家庭的需要,变为自己内在的学习需要。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学生把自己形成的需要调动起来,以提高学习积极性过程,学生的整个学习动机系统非常复杂,包含学习基础,教师指导,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智力水平,个性特征等等,不同年级阶段的学生动力因素的构成有一定差异。在学校教育中,最重要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观。 1,激发和维持学生的求知欲 求知欲和好奇心,是内部动机最为核心部份。它们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基础,教师应该提高教学技巧,创设问题情境,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好奇心,加强教学内容的新颖有趣性,吸引学生注意力,确立积极的探究心理,设置合理的目标定向,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鼓励学生的自我强化。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利用教师的期望值效应,利用已有的学习动机形成新的学习动机,同时加强课外活动指导。 2,提供学习结果的清楚、具体、及时的反馈信息 反馈是在提供给学生有关其学习成绩的信息。通过反馈,学生知道了自己的学习成效,会产生激励作用,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可以及时改正,更加努力。运用反馈的方法,必须注意的是,反馈应该是清晰的,特别是对于年幼的学生。另外,反馈应及时,应该是经常性的。 3,妥善合理运用奖赏,学会赏识学生 对于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给予一定的奖励,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如果奖励适用不当,会引起负面效果,要用欣赏和眼光和态度看待学生,并以积极肯定的评价,激起学生的努力探索和创意。要注意奖励的质量,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 4,营造适度紧张的合作与竞争,调动学生好胜心 开展适当竞赛,能够促进学生的积极心。竞赛有个人间的竞赛,集体间的竞赛和自我竞赛。个人间竞赛竞争性最强,教师可以适当鼓励、提倡学生自我竞赛。如果过于频繁使用竞赛,组织又不好,就会产生负面效果。采用归因方法,指导学生寻找自我失败的或成功的原因。 总之:教师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开发学生的潜能,指导学生掌握和运用学习策略,提高学生的有效学习能力。

大学生学习动机研究方案

大学生学习动机研究方案 一基本概念 学习动机:学习动机就是激发和维持人的学习行为,并使学习行为指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内部动力。这种内驱力来源于与学习有关的生理性刺激和社会性刺激,正是这些刺激的作用,使人产生了学习的能量和冲动,从而推动和维持人的学习行为。 二调查研究课题及背景 动机问题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古老论题,同时也是一个核心论题。其中学习动机已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热门课题。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在重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今天,它作为一种重要的影响学习的非智力因素,日益引起教育界的普遍关注。 观察周围的同学,发现学习的态度各有不同,由此反应的学习动机就很不相同。对于我们学校来讲,土木学院、机械学院等强势学院相比较而言的较弱势学院中的学生学习态度就各不相同,反应在日常的学习中也各有差别。不同的专业之间,不同的班级之间,甚至是我们学生的个体的学习动机也存在很大的差别。研究这个问题有助于我们认清学习道路上的困惑,找出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对我们现今的大学生而言,他们已不再像中学生那样以掌握现成的“双基”知识为主,而是要在此基础上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接触科学发展的前沿以做到有所发现和有所创造,这就需要他们具有正确强烈的学习动机,不仅要把学习与个人的生存和生活联系起来,更应该把自己的学习与祖国的发展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联系起来,把学习看成是一种社会责任,这样才能使大学生在积极的学习动机推动下为探索知识而努力攀登。另外,大学生的学习较中学生有更大的自主性,他们已不再像中学生那样主要依靠教师的指导、督促,而是以自我教育、自我努力为主,这就要求大学生要自觉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自己给自己“上满发条”,而这种行为又是以强烈的学习动机为基础的。通过调查研究,探讨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途径,从而强化和提高大学生学习动力。 三调查研究目的及意义: 学习是人之为人的基本需要,是人的生命的本性。我们正走在从“学历社会”向“学习社会”转化的时代,学习将成为贯穿人们一生的重要活动。对大学生而言,学习更是一项必不可少的任务,学习动机在学习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成就动机理论

酒店企业的成就动机理论的应用 成就动力理论是人们在完成任务时力求获得成功的内部动因。成就动机的最早研究可以追溯到默里(H. A. Murry)提出的成就需要的概念。动机(motivation)是能引起、维持一个人的活动,并将该活动导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动力机制;需要(need)是一种资源的匮乏状态,资源匮乏引发需要,外界资源作为一种诱因,好比燃料,激发人的动机,内在动机的发生出现行为表现,人采取行动。资源分为物品、金钱、情感、服务、地位和名誉六大类。 根据心理动力学理论的新发展,人性假设的基本观点是: 1、工作是人获得资源的一种重要活动,通常人们为了获得资源会积极参与到工作活动中; 2、成年人的基本动机模式业已形成,在同一时间内各种动机和需要均存在,但是存在着优势需要,我们只有通过充分应用资源激发其行为来实现组织目标; 3、人的不同需要之间存在着部分替代满足功能,当我们不能满足其A需要时,可以通过满足B需要进行替代,但是这种满足只有部分效果,而且要付出的资源远远超过满足A需要,这种超出往往会是几何倍数; 4、人们本意上力图在自己的行为活动中最大程度地获取各种资源,但是对“付出与回报”的衡量缺乏客观参照系统,他们往往采用主观参照系统; 5、由于动机的驱使,人们在不同的外部环境条件下形成了不同的行为能力和行为风格,因此对不同人的管理应根据其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才能更加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工作行为。 职业风格:思考型—以思维、策略为行动先导,达成目标获取资源。通常表现得思考多于行动。具有适应性强,灵活多变,不拘小节的特点,喜欢随遇而安,对规则和约束反感。 行动型—以积极行动方式达成目标获取资源。通常在获得行动所必要的信息时,就不在寻求新的信息而直接付诸行动。具体善于组织计划,有目的性,决断性等特点。 内敛型—以收敛的态度对待外界获得安全感。通常比较关注内心体验,做事时易于排除干扰集中精力满足于独立工作。具有缄默、自持、含蓄等特点。 表达型—一开放的态度表现自我,获得安全感。通常倾向于关注外在的任何事,喜欢热闹,易于与人沟通交流。具有活泼开朗、坦率等特点。 感性型—以自己的喜好为出发点进行人际交往。通常倾向于通过自我价值标准,权衡问题的相对价值和利益进行判断和决策,具有主观敏感、渴望和谐等特点。 理性型—以社会的标准为出发点进行人际交往。通常倾向于通过理智作用进行活动和决策,分析事物的价值和问题的解决是否符合公认的标准,具有客观、公正、理性等特点。 亲和型—通过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获得尊重。通常在群体工作和生活中,愿意与他人交往,并建立和谐关系。具有热心、友善、合作等特点。 支配型—通过建立权威地位获得尊重。通常在组织行为过程中,力图用自己的思想、意图影响和控制他人。具有权威、鉴定、少妥协等特点。 防守型—以谨慎的态度,避免资源损失,以保有成就。通常面临任务情境时存在着回避困难、挫折和失败的心理倾向。具有保守、稳重、思虑周详等特点。 进取型)—一乐观的态度,积极争取有所成就。通常面对任务情境时,主动设置高目标,并为之进行努力以获得优秀成绩。具有主动、拼搏、满怀激情等特点。 理想型—一长远和发展的眼光关注世界,获得知名。通常倾向于感知外界环境的全

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问题: 结合实际分析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影响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因素,它不仅影响学习的发生,而且还影响到学习的进程和学习的结果。一般而言,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是统一的。由于学生情况各不相同,学习动机各有差异,那么,怎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动机呢? 课堂教学作为传授知识的主平台,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环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认知内驱力的激发。认知内驱力的激发可以从好奇心与求知欲两个方面着手。 (1)求奇法创设新奇的环境,让学生有一个新奇感,唤起学生内驱力。 如: 有些教师上课时教学方法很独特,教具也有一些与众不同的安排,使学生感到新奇,学生上他的课时积极性就很高。 (2)求新法创设新颖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有一种新鲜感,新颖最能激发学生的注意力,注意力又能激活许多认知因素,因此在教学方法上力图不断变化,使学生保持新鲜感,教学时在抽象的材料中,插入有关个人的奇闻轶事或插入有关人的故事,使学生认知内驱力不断地得到激发。 (3)求趣法创设趣味性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学习有一种趣味感触。多创设一些形象性、直观性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参与操作游戏,驱使学生积极参与认知活动。 2.自我提高内驱力的激发: (1)作业批改激励法。这是指教师在批改学生作业时发现有大量错误,不急于评分,让学生自己去改正,然后,再给学生打分。即对学生的作业不轻易

打不及格的分数。对作业做得好的应评好分或好的评语。鼓励学生在考试后对试卷的错误之处作纠正,提倡事后一百分。 (2)学习内容自选法。这是指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与练习的内容。例如: 教师把要学习的内容与练习,上课时告诉学生,让学生自己挑选,教师根据多数学生的意见进行教学,学生就会感到这是自己挑选的,学习起来就很积极。 (3)效果自我评定法。这是指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自我评定的做 法。具体的做法是: 第一步,教师与学生共同制定学习效果的评价标准,标准要细致具体。第二步,定时让学生根据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教师只要关心就行了。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学生有学习困难的就及时进行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成绩有进步的,就及时进行肯定鼓励。 (4)习题自编法。这是指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外,自己动手编制一些难题,然后放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来解。学生编题过程就是积极思考的学习过程,也就是自我提高的过程。 (5)小先生法。这是指让学生走上讲台,当一回“小老师”的方法。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学生可以对一部分教学内容或习题进行讲解。让学生走上讲台对学生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对学习积极性是一个有力的驱动。 (6)互助法。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是创造良好心理氛围的好方法,帮助别人解决一个难题往往比自己做一道难题要难得多。这就驱使他们多思考。帮助别人的过程,也就是自己学习的过程。因此帮助别人学习不仅不会影响自己的学习,反会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然而教师就既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又要恰当激发学生学习的外部动机。 1.加强对学生学习目的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如何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如何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摘要学习动机与学生的学习成绩紧密相关,它对学习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它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最直接因素。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生的学习目标、未来的发展、学习的兴趣、与教师的情感沟通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排除影响学习的不利因素。 关键词学习动机;激发;内驱力 一、学习动机的基本内涵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是由其学习需要引起并指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心理倾向和态度。再者就是,学习动机的主要内容包括:对知识价值的认识(知识价值观)、对学习的直接兴趣(学习兴趣)、对自身学习能力的认识(学习能力感)、对学习成绩的归因(成就归因)四个方面。学生的学习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受学习动机的支配,但也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需要、个人的价值观、学生的态度、学生的志向水平以及外来的鼓励紧密相联。当前,在大规模的扩招下,步入高校的大学生在日渐增多,许多学生进入高校后就开始一味的享受大学的娱乐生活,体会各种的美好,认为这是一个生活的乐园,忘了它同时也是一个学习的胜地,导致许多大学生在不同程度上有学习动机缺失的现象。 二、当代大学生对待学习态度 (1)积极的方面:①为了毕业找到满意的工作而努力学习,现在我们大多数学生毕业后都要靠自己奋斗,大家都坚信只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等等因素才能使自己更优秀,才能去实现自己的梦想;②做为一个大学生希望能得到别人的尊重;③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实现亲人的美好愿望;④希望做一个有知识的人,能为自己的国家做出一定的贡献,推动社会的进步;⑤希望通过学习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 (2)消极的方面:①很多学生认为高中生活很辛苦,上大学要好好的休息; ②在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面前,开始贪图享乐,厌学现象也油然而生;③不愿深入探究只求60分就可以,坚信多考1分是浪费,平时不努力到期末就等着任课教师划重点的现象普遍存在;④学习过于功利化,从一进入大学就为了金钱而学习,从而采用一些不正当的手段;⑤对学校的课程设置不满意,认为实用性不强,出现经常逃课的现象;⑥很多学生为了获得更多的生活费用花大把时间去打工等等。 三、大学教师应采取的措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