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 灌 的 几 种 形 式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2
农业灌溉与排水技术手册一、前言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农业灌溉与排水技术是农业生产中关键的环节。
为使广大农民对农业灌溉与排水技术有更深入的了解,本手册将详细介绍农业灌溉与排水技术的相关知识,帮助农民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经济收益。
二、灌溉技术灌溉是迫使水流进入田地的一种方法,以满足植物的水分和养分需求。
灌溉技术具有以下几种形式:1.地面滴灌:地面滴灌的确切含义是“微型喷灌”,也称为“滴水灌溉”或“点灌溉”。
地面滴灌的特点是灌水量小、流速慢、水分均匀,可以提高根系吸收水分和肥料的能力,节水效果显著。
2.喷灌:喷灌技术是在灌溉系统中添加喷头,用压力喷出水流,使水分落在田地上。
喷灌技术适用于大规模农业生产,可以提高产量、降低灌溉成本。
3.水滴喷灌:水滴喷灌是一种智能化的灌溉方式,它采用低压过滤技术和微喷头喷淋技术,将水滴均匀喷射到土壤中,降低了土壤中的湿润度,从而减少蒸发损失,提高水分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
三、排水技术排水技术是把过量的水排出田地的一种方法,以保证作物及其根系的生长和发育。
排水技术具有以下几种形式:1.输水排涝:即通过人工开凿或修建土渠、排渠、分水口等灌溉渠道将积水河水导入田中,或者通过安装水泵或机械排水设备,将积水排出田地。
2.雨水排放:即通过开凿土渠、排渠、分水口等灌溉渠道将积水河水导出田中,并通过开口或排涝机械将积水排出。
3.引进新技术:新技术的引进可使农业排水更为科学化和高效化,例如利用地下排水系统等。
四、结语农业灌溉与排水技术的发展对农业生产的提高有积极作用。
本手册介绍的仅为农业灌溉与排水技术的一部分,随着科技不断进步,新型灌溉与排水技术也应运而生。
希望广大农民能够关注农业灌溉与排水技术的发展,并在实践中掌握灌溉与排水技术的一些基本方法,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经济收益。
园林绿化浇灌的4种方法盘点
随着生态文明不断地被详述,越来越中同多的园林建设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
园林的大批量出现使得浇灌也成为了成为很多人的着眼点,分享本次就分享园林绿化浇灌有哪些演算法,希望在通过对浇灌方法的了解,选择出适合自己的算法浇灌方法。
一、低床地面灌溉
低床地面可由水渠将水水渠直接引入园林区,水布满床面而逐渐深入土壤之中,这就是漫灌。
此法虽然在灌水时比较方便,但不可否认的是水流诚然速度要缓慢,以防冲断或淹没苗木。
但此法灌溉后土壤易板结,通气不良。
二、高床地面灌溉
在堤防高床地面可由水渠把水引入垄沟里,水从侧面灌入床内。
此法灌溉后土壤仍具有良好的通气性,可以减少松土的频次,也比较省工,但耗水量太大,有时还会产生灌水不均的现象。
三、喷灌
喷灌一般适用于苗木较大的园林进行灌溉。
一般利用机械和动力设备,使水通过喷头射至空中,分散成雨滴休眠状态降落园区的灌溉休眠期方法。
喷灌设备由进水管、抽水机、输水管、配水管和花盆等部分组成,可以是固定式的,科鞭固定式的或移动式的。
此法节省水量、不易破坏土壤结构、可以调节地面气候且不受植被地面限制。
四、滴灌
滴灌适用于园林苗木属幼苗时实施的灌溉方法。
滴灌是按照粮食作物需水要求,通过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毛管上的灌水管理系统器,将需要水和作物需的水分和养分一滴一滴,均匀而又缓慢地滴入作物根区中的灌水方法。
滴灌不破坏土壤结构,土壤内部水、肥、气、热经
常保持适宜于作物生长的良好状况,蒸发损失小,不产生地面径流,几乎没有深层渗漏,是一种省水的灌水这种方式。
1、滴灌带:侧翼迷宫滴灌带(迷宫有月牙形状和长城形状的),贴片滴灌带,型号:¢16一种,其中侧翼迷宫滴灌带还有一种是¢8的,但它不属于国家标准范围以内,壁厚一般有0.16 0.18 0.20 0.22 0.24mm,底孔间距一般为200和300mm的,贴片式滴灌带可以做成任何间距的。
¢8滴灌带迷宫分为长城形和链状的,流量为长城2.7L。
链状为3.4L。
¢16流量为2.2-2.4L,出水均匀度不超过5%-10%。
应用领域:适合甘蔗,棉花,辣椒,土豆,地面坚果,洋葱,蔬菜,香蕉,草莓,花卉等作物灌溉。
适合地表和地下灌溉。
2、滴灌管:滴灌管分为:内镶迷宫式滴灌管和管间式滴灌管两种。
型号有¢8 12 16 20四种¢8 12 16流量为2.2-2.5L。
¢20流量3L-3.5L.出水均匀度不超过5%-10%。
壁厚一般有0.12 0.16 0.18 0.20 0.30 0.35 0.40 0.50 0.60mm 滴孔间距一般为200和300mm,应用领域:适合甘蔗,棉花,辣椒,土豆,地面坚果,洋葱,蔬菜,香蕉,草莓,花卉等作物灌溉。
适合地表和地下灌溉。
3、PE管,一种好的管道,不仅应具有良好的经济性,而且应具备接口稳定可靠、材料抗冲击、抗开裂、耐老化、耐腐蚀等一系列优点,同传统管材相比,HDPE管道系统具有以下一系列优点:⑴连接可靠:聚乙烯管道系统之间采用电热熔方式连接,接头的强度高于管道本体强度。
⑵低温抗冲击性好:聚乙烯的低温脆化温度极低,可在-60-60℃温度范围内安全使用。
冬季施工时,因材料抗冲击性好,不会发生管子脆裂。
⑶抗应力开裂性好:HDPE具有低的缺口敏感性、高的剪切强度和优异的抗刮痕能力,耐环境应力开裂性能也非常突出。
⑷耐化学腐蚀性好:HDPE管道可耐多种化学介质的腐蚀,土壤中存在的化学物质不会对管道造成任何降解作用。
聚乙烯是电的绝缘体,因此不会发生腐烂、生锈或电化学腐蚀现象;此外它也不会促进藻类、细菌或真菌生长。
我国设施内常用的滴头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管上式滴头:这种滴头通常是将滴头安装在毛管上,通过螺纹芯子来调节流量大小,流量一般为7.5 L/h到9.5 L/h。
2. 管间式滴头:这种滴头是将滴头安装在毛管之间,通过调整毛管间距来控制滴头的数量,从而达到控制流量的目的。
流量一般为5.0 L/h左右。
3. 微喷头:这种滴头适用于微喷灌溉系统,根据植物的不同要求,可以调整雾化指标,流量一般为5.0 L/h左右。
4. 滴灌带:这种滴头是将滴头直接安装在滴灌带上,流量一般为2.0 L/h到50 L/h,适用于大面积的农田灌溉。
这些滴头形式各有特点,可以根据不同的灌溉需求和作物类型进行选择和组合使用。
一.名词解释1.灌溉排水工程学:灌溉排水工程学是研究农田水分状况和有关地区水情的变化规律及其调节措施,消除水旱灾害,并利用水利资源为发展农业生产而服务的科学。
2.气态水:存在于土壤空隙中的水汽。
3.吸湿水:紧束在土粒表面,不能自由移动的水分。
4.薄膜水:吸附于吸湿水外部,只能沿土粒表面做微小移动的水分。
5.毛管水:受毛管力的作用保持在土壤中的水分。
6.上升毛管水:地下水在毛管作用下上升并保持在土壤中的水分。
7.悬着毛管水:当地下水位较低时,降雨或灌溉后,因毛管力的作用而保持在土壤中。
8.土壤水的有效性:土壤水能否被植物吸收利用及其难易程度。
9.土壤水分常数:是指土壤水分类型和性质的数量特征。
10.吸湿系数:吸湿水达到最大时土壤含水率,此时土壤水分所受吸力约为3.14X106Pa。
11.最大分子持水率:薄膜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率,此时土壤水所受吸力均为6.31X105Pa。
12.凋萎系数:作物产生永久凋萎时的土壤含水率,作物根系的最大吸水力1052X106Pa。
农业生产中相于吸持力为1.52X106Pa的土壤含水率称凋萎系数。
13.田间持水率:悬着毛管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率,此时土壤水所受吸力约为3.03X104Pa。
田间持水率通常以灌水两天后土壤所能保持的含水率表示,外国一般以灌溉水24小时后的土壤含水率表示。
14.饱和含水率:所有土壤孔隙都为水所充满时的土壤含水率,吸力为0。
15.土水势:在标准大气压下,从规定高度等温可逆地移运到土壤中某一吸水点使之成土壤水,所做的每单位的功。
16.土壤水吸力:土壤基质对水分的吸持能力称为土壤水吸力。
17.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土壤水吸力随土壤含水量变化的关系曲线。
18.土壤含水率的下限:是指不影响作物生长的适宜含水率,使作物不受干旱影响。
19.干旱:是指因天气、土壤、生理等原因导致作物体内水分亏缺的现象,或指作物由根吸水不足而导致其体内水分失去平衡和协调的现象。
灌溉的形式
灌溉的形式有很多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1. 渠道防渗:通过在渠道外侧修建保护层,防止水在传输过程中渗透,这种灌溉方式具有输水快、节省土地等优点,是当前中国节水灌溉的主要措施之一。
2. 管道灌溉:通过管道将水直接送到田间灌溉,可以减少水在明渠输送过程中的渗透和蒸发损失。
3. 喷灌:通过管道传输,并利用有压喷头分散成细小水滴,均匀喷洒到田间,对作物进行灌溉。
4. 微喷灌:新型灌溉方式,与喷灌方式类似,只是在喷灌方式上,换成了微喷头。
5. 滴灌:管道传输+10mm孔口或滴头的灌溉方式,直接灌溉在作物根部。
6. 覆膜灌溉:多用于蔬菜种植上,首先用地膜覆盖,水通过地膜上的小孔渗入作物根部,实现灌溉。
除此之外还有坐水种、平整改造等灌溉形式。
在选择灌溉形式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
滴灌施肥器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泵式滴灌施肥器:这种施肥器通过泵将肥料压入滴灌管道,在根部进行滴灌式施肥。
它具有节水、环保、成本低等优点,且可以根据作物的需求量进行合理调节,满足不同作物的施肥需求。
液肥容器型滴灌施肥器:这种施肥器将液肥储存在一个容器中,通过管线输送到需要施肥的地方进行滴灌。
其优点是施肥比较精准,可以根据作物的需求量和生长情况进行精细调节,且施肥效果较好。
此外,由于滴水器的形状、构造以及安装形式不同,还分为平膜式滴水器、棚架式滴水器和微喷头型滴灌设备等类型。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详细的信息,建议咨询农业专家或查阅农业研究资料。
滴灌工程用学习资料(2)滴灌系统的组成及配套设备第一节系统的组成滴灌系统两套方案,即:水源→首部控制枢纽→干管→支管→辅管→毛管。
两套方案的区别主要是支管的壁厚及其与辅管连接方式不同。
第一套方案:其支管和辅管为厚壁管,工作压力等级为0.4MPa,使用期限为6-8年。
出地管与支管、支管与辅管用快接方式连接;第二套方案:支管为薄壁管,工作压力等级为0.3MPa,使用年限为2-3年,辅管为厚壁管。
出地管与支管、支管与辅管用承插方式连接,弹簧卡锁紧。
第二节系统配套设备及作用一、水源河流、水库、机井等均可作为滴灌水源,但滴灌对水质要求很高,选择滴灌水源时,应首先对水质进行分析,了解水源的悬浮物情况和氯、镁、钾、钙离子含量、PH值大小,以便针对水源的水质情况,采取相应的过滤措施,防止滴灌系统堵塞。
其次必须调查水源平、枯、丰不同水文年的水量和配套动力情况,以确定滴灌规模。
二、首部控制枢纽首部控制枢纽由水泵、施肥罐、过滤装置及各种控制和量测设备组成,如压力调节阀门、流量控制阀门、水表、压力表、空气阀、逆止阀等组成。
1、井泵的作用是将水流加压至系统所需压力并将其输送到输水管网。
滴灌系统所需要的水泵型号根据滴灌系统的设计流量和系统总扬程确定。
当水源为河流和水库,且水质较差时,需建沉淀池,此时一般选用离心泵。
水源为机井时,一般选用潜水泵。
2、过滤设备是将水流过滤,防止各种污物进入滴灌系统堵塞滴头或在系统中形成沉淀。
过滤设备有沉淀池、拦污栅、离心过滤器、砂石过滤器、筛网过滤器、叠片过滤器,各种过滤器可以在首部枢纽中单独使用,也可以根据水源水质情况及滴头抗堵塞能力组合使用。
水源为井水且水质较好时,选用离心加网式过滤器,水源为渠水时一般选用砂石加网式过滤器。
我公司生产的过滤器产品如下:1、叠片式过滤器、网式过滤器技术的先进性:叠片过滤器具有专门设计的底部涡轮,薄薄的特定颜色的塑料叠片两边刻有大量一定微米尺寸的沟槽,一串同种模式的叠片压在特别设计的内撑上。
最新滴灌方案设计标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滴灌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推动滴灌技术的健康发展,提高农业灌溉效益,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滴灌方案设计标准非常重要。
下面是最新的滴灌方案设计标准,共700字。
一、灌溉水质及灌溉量要求:1. 灌溉水质:灌溉水PH值应在6.5-8.5之间,盐分浓度不超过2.5g/L,重金属含量低于国家标准。
2. 灌溉量:滴灌方案设计根据土壤类型、植物需水量和灌溉制度等因素确定灌溉水量。
二、滴灌器件要求:1. 滴灌器件的选择应根据灌溉水量的大小和土壤类型进行合理配置,一般选用适合当地土壤条件的滴灌带和滴头。
2. 滴灌带的使用寿命应不低于5年,滴头的使用寿命应不低于2年。
3. 滴灌器件的密封性能应良好,不得有渗漏现象。
三、布灌方式:1. 滴灌带布放密度应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特点和灌溉需求进行合理配置,一般的要求是每亩滴灌带数在1000-3000条之间。
2. 滴灌带的布放方式可以采用直线布放、环形布放或者网状布放等,具体的布灌方式应根据土壤条件和植物生长特点进行选择。
四、灌水频次及时间:1. 灌水频次应根据植物的需水情况和土壤的持水能力进行合理安排,避免因频繁浇水导致土壤过湿或者因长时间不浇水导致土壤干旱。
2. 灌溉时间一般是在早晨和傍晚的气温较低的时候进行,避免灌溉水蒸发量过大。
五、装置维护:1. 滴灌器件定期检查,保证滴头的正常滴水量和滴灌带的通水性能。
2. 定期清洗滴灌带和滴头,保证灌水的水质清洁。
3. 定期检查滴灌管路的连接是否牢固,如发现问题及时更换或修复。
以上是最新滴灌方案设计标准,这一标准的制定将有助于提高滴灌技术的水平和应用水平,推动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也需要在实际应用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标准,以适应不同地区和不同作物的需求。
中草药种植的灌溉形式
中草药种植的灌溉形式多样,常见的几种包括:
1. 地面灌溉:通过灌溉沟、灌溉沟坎、灌溉井等方式向植物的根部供水。
这种方式适用于种植密度较低、土壤透水性好的中草药,如草本植物。
2. 喷灌:利用喷头、喷雾器等设备将水分以水雾状喷洒到植物上。
这种方式适用于需要保持植物叶面湿润的中草药,如一些水生植物或喜湿润环境的中草药。
3. 雨滴灌溉:通过有孔的喷头向植物根系供水,模拟自然下雨的形式进行灌溉。
这种方式适用于土壤透水性较差的中草药,如在盆栽或大田种植时。
4. 滴灌:将水分通过滴管、滴头等设备以滴水的形式点滴供给植物根系。
这种方式可根据植物的生长需求调节滴水速度、频率和供水量,具有节水效果,适用于对水分需求较大的中草药。
5. 面灌:通过面灌管(也称为漫水管)将水分均匀的铺洒在整个种植区域,包括田间、大棚等。
这种方式适用于大面积的中草药种植,如农田里的中草药。
不同中草药的种植要求和生长环境不同,灌溉形式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此外,中草药的灌溉还需考虑土壤水分的保持和排水情况,以及灌溉水源的质量等因素。
畦灌——在田中畦陇处以小水流灌溉。
优点:略省水,可育旱作物。
缺点:还是费水,且费管理人工。
喷灌——公园里草坪可见到,以喷嘴模拟人工降雨。
优点:省水。
缺点:不利于喜水作物,如水稻。
滴灌——源于以色列,田间以软管纵横其中,中开小口,水自口出,以滴流的方式进行灌溉。
优点:节水。
缺点:应用范围有局限。
滴灌技术是通过干管、支管和毛管上的滴头,在低压下向土壤经常缓慢地滴水;是直接向土壤供应已过滤的水分、肥料或其它化学剂等的一种灌溉系统。
它没有喷水或沟渠流水,只让水慢慢滴出,并在重力和毛细管的作用下进入士壤。
滴人作物根部附近的水,使作物主要根区的土壤经常保持最优含水状况。
这是一种先进的灌溉方法。
(一)滴灌技术的特点滴灌与地面灌溉和喷灌相比,具有下面的特点:1.省水省工,增产增收。
因为灌溉时,水不在空中运动,不打湿叶面,也没有有效湿润面积以外的土壤表面蒸发,故直接损耗于蒸发的水量最少;容易控制水量,不致产生地面泾流和土壤深层渗漏。
故可以比喷灌节省水35—75%。
对水源少和缺水的山区实现水利化开辟了新途径。
由于株间未供应充足的水分,杂草不易生长,因而作物与杂草争夺养分的干扰大为减轻,减少了除草用工。
由于作物根区能够保持着最佳供水状态和供肥状态,故能增产。
2.滴灌系统造价较高。
由于杂质、矿物质的沉淀的影响会使毛管滴头堵塞;滴灌的均匀度也不易保证。
这些都是目前大面积推广滴灌技术的障碍。
目前一般用于茶叶,花卉等经济作物。
(三)滴灌系统的分类1.固定式滴灌系统。
这是最常见的。
在这种系统中,毛管和滴头在整个灌水期内是不动的。
所以,对于滴灌密植作物毛管和滴头的用量很大,系统的设备投资较高。
2.移动式滴灌系统。
塑料管固定在一些支架上,通过某些设备移动管道支架。
另一种是类似时针式喷灌机,绕中心旋转的支管长200米,由五个塔架支承。
以上属于机械移动式系统。
人工移动式滴灌系统是支管和毛管由人工进行昼夜移动的一种滴灌系统,其投资最少,但不省工。
浅析内镶贴片式滴灌带和迷宫式滴灌带单位:xxxx 姓名:xxx摘要:滴灌技术是目前干旱缺水地区最有效的一种节水灌溉方式,在新疆使用非常普遍。
在市场上最常见的滴灌带有两种即:内镶式滴灌带和侧翼迷宫式(以下简称迷宫式)滴灌带,内镶式滴灌带又以内镶贴片式(以下简称贴片式)最为常见。
两种产品都有较为广泛的应用,但使用效果有一定差异。
本文将两者各自的优劣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内镶贴片式、迷宫式、对比前言单翼迷宫滴灌带经过十几年的使用后,人们在感受到节水灌溉尤其是滴灌带来的好处的同时,也逐渐认识到粗放式的迷宫滴灌技术的不足,和精细贴片式滴灌技术的先进。
经过十几年的市场实践和应用,应该说现在是和国际接轨,进入精细灌溉的时刻了,应该是抛弃粗放的迷宫滴灌技术,全面进入精细的贴片滴灌时侯了。
一、贴片式和迷宫式滴灌带比较1.1流道设计1.1.1贴片滴灌带采用先注射滴头贴片,再挤出塑料管粘贴滴头工艺。
滴头流道为紊流流道如图(1),水从一个稳定状态到另一个稳定状态滴水均匀,同时滴头带有过滤窗抗堵塞性能优越。
不同作物不同土壤更换滴头模具就可以得到,不同滴水性能的滴灌带,实现精细化精准灌溉非常容易。
图(1)1.1.2迷宫式滴灌带采用成型轮成型,由于成型轮设计和制造都比较繁琐,成型轮的结构如图(2)形式决定了,不可能制造出高精度水利性能的滴灌带,只能进行粗放式节水灌溉,要实现精细化灌溉相当难。
图(2)1.2抗堵塞性能1.2.1贴片式滴灌带滴头自带过滤窗,通水时可以过滤掉水中的杂质。
同时,在滴灌带铺设时可以人为的将滴头出水口向上,通水后水中含有的杂质比重大于水,杂质会沉在滴灌带底部,在滴灌带清洗时将杂质从滴灌带尾部排出因此不会造成滴头堵塞。
不但能够保证系统运行的可靠性,而且可以简化过滤装置结构,降低水质处理所需的高昂费用。
1.2.2迷宫式滴灌带由于有侧翼设计,无法像贴片滴灌带那样,让出水口朝上。
通水后,迷宫滴灌带的侧翼滴水口自然朝下,当水中含有杂质时,由于杂质的比重大于水,杂质就会沉在底部,涌向滴头,造成滴头堵塞。
农村种菜灌溉方案在农村种植蔬菜是农民增收的一种途径,而正确的灌溉方案可以提升蔬菜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本文将介绍几种适合农村地区的种菜灌溉方案,希望能有所帮助。
方案一:简易滴灌简易滴灌是适合小规模种植的低成本灌溉方式。
其原理是将水通过管道和压缩头,使水分流经一系列滴头对植物进行滴灌。
这种灌溉方式可以节约用水、降低土壤盐碱度和减轻人工操作成本。
另外,对于土地不平或不规则的地形,简易滴灌的使用效果尤为显著。
方案二:喷灌喷灌就是将水进行喷洒灌溉的方法。
喷头一般由塑料管道和喷嘴构成,人工或机器将水管道输送到喷头处,通过压力将水喷出来。
这种灌溉方式适合大规模的农田,而且可以控制喷水的强度和喷洒范围,可以保证单个灌溉点均匀升高。
不足之处是喷洒会使土地流失、增加土壤的盐碱度和播种不适用等问题。
方案三:滴灌带滴灌带是将一定数量的水通过滴灌带输送到植物根部进行灌溉。
该种方式中间带有一定数量的水叶和渗透孔,水分是由滴灌所提供的,它能满足植物的需要,而不会浪费。
滴灌带的运用还有二次控制的优异实施。
除此之外,滴灌带还可以漂泊在地表,能够同时兑现资产和防洪救灾等多重效果。
方案四:微雨灌溉微雨灌溉系统又称为微型喷头灌溉系统,是一种通过微型喷头将水灌入到农作物根周的灌溉方式。
其适用于广泛的农作物,同时不损失营养。
此种灌溉方式喷洒面积广,而耗水量相对较低,因此适用于不同大小、形状不同的农作物灌溉,还可以加入肥料等物质,提高农作物的养分吸收效率,同时也增加了农民的效益。
总的来说,选择适合自己的灌溉方案能够大大提高农户种植的蔬菜生产。
以上四种灌溉方案各有优缺点,农民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案。
滴灌管顾名思义即不充水的情况下是圆柱形的,所以我们也叫内镶圆柱式滴灌管,再生产管的同时将滴头组装在管子内壁上,安装使用方便,是现代化的节水灌溉产品。
内镶式滴灌管有大面积的入口流道,抗堵塞效果好,且滴头具有温流效果,具有一定的补偿作用,出水均匀。
一、内镶式滴灌管的常用规格有:
产品名称滴灌管规格滴灌管包装滴灌管单价
内镶式滴灌管∮16*0.6*300 500米/卷0.58元/米
内镶式滴灌管∮16*0.8*300 500米/卷0.68元/米
内镶式滴灌管∮16*1.0*300 500米/卷0.75元/米
其中,16mm代表滴灌管的外径,0.6mm--1.0mm代表滴灌管的壁厚,300mm代表滴灌管的滴孔间距。
滴灌管订货量大优惠,滴灌管的滴孔间距和壁厚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生产。
二、内镶式滴灌管的主要应用范围:大棚蔬菜滴灌、大棚果树滴灌、苗木滴灌、绿化工程、蓝莓滴灌、葡萄滴灌等。
以大棚蔬菜为例:黄瓜膜下滴灌、西红柿膜下滴灌、茄子膜下滴灌、辣椒膜下滴灌都多采用使用年限长、且抗老化效果好的滴灌管。
三、使用滴灌管的好处:
1,节约用水。
2,提高作物产量。
3,同时施肥,可以节省施肥的劳力,还能节省化肥的用量。
4,节省劳动力。
5, 提高作物品质,提前成熟,提高经济价值。
滴灌的几种形式
根据不同的作物和种植类型,滴灌系统可分为固定式和半固定式两类。
固定式滴灌系统是指全部管网安装好后不再移动,适用于果树、葡萄、瓜果、蔬菜等作物。
半固定式滴灌系统干、支管道为固定的,只有田间的毛管是移动的,一条毛管可控制数行作物,灌水时,灌完一行后再移至另一行进行灌溉,依次移动可灌数行;这样可提高毛管的利用率,降低设备投资,这种类型滴灌系统适用于宽行蔬菜与瓜果等作物。
根据滴灌工程中毛管在田间的布置方式、移动与否以及进行灌水的方式不同,可以将滴灌系统分成以下三类:
地面固定式
毛管布置在地面,在灌水期间毛管和灌水器不移动的系统称为地面固定式系统,现在绝大多数采用这类系统。
应用在果园、温室、大棚和少数大田作物的灌溉中,灌水器包括各种滴头和滴灌管、带。
这种系统的优点是安装、维护方便,也便于检查土壤湿润和测量滴头流量变化的情况;缺点是毛管和灌水器易于损坏和老化,对田间耕作也有影响。
地下固定式
将毛管和灌水器(主要是滴头)全部埋入地下的系统称为地下固定式系统,这是在近年来滴灌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提高,灌水器堵塞减少后才出现的,但应用面积不多。
与地面固定式系统相比,它的优点是免除了毛管在作物种植和收获前后安装和拆卸的工作,不影响田间耕作,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缺点是不能检查土壤湿润和测量滴头流量变化的情况,发生问题维修也很困难。
移动式
在灌水期间,毛管和灌水器在灌溉完成后由一个位置移向另一个位置进行灌溉的系统称为移动式滴灌系统,此种系统应用也较少。
与固定式系统相比,它提高了设备和利用率,降低了投资成本,常用于大田作物和灌溉次数较少的作物,但操作管理比较麻烦,管理运行费用较高,适合于干旱缺水、经济条件较差的地区使用。
滴灌系统展示图片(4)
根据控制系统运行的方式不同,可分为手动控制、半自动控制和全自动控制三类:
手动控制
系统的所有操作均由人工完成,如水泵、阀门的开启、关闭,灌溉时间的长短,何时灌溉等等。
这类系统的优点是成本较低,控制部分技术含量不高,便于使用和维护,很适合在我国广大农村推广。
不足之处是使用的方便性较差,不适宜控制大面积的灌溉。
全自动控制
系统不需要人直接参与,通过预先编制好的控制程序和根据反映作物需水的某些参数可以长时间地自动启闭水泵和自动按一定的轮灌顺序进行灌溉。
人的作用只是调整控制程序和检修控制设备。
这种系统中,除灌水器、管道、管件及水泵、电机外,还包括中央控制器、自动阀、传感器(土壤水分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水位传感器和雨量传感器等)及电线等。
半自动控制
系统中在灌溉区域没有安装传感器,灌水时间、灌水量和灌溉周期等均是根据预先编制的程序,而不是根据作物和土壤水分及气象资料的反馈信息来控制的。
这类系统的自动化程度不等,有的一部分实行自动控制,有的是几部分进行自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