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系统建模与仿真课件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534.50 KB
- 文档页数:18
1、生产线流程建模与仿真(共26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流水线生产系统WITNESS建模与仿真(一)1. 模型描述某企业在一条流水线上加工一种产品,该产品所需的零部件(Widget)经过称重(Weigh)、冲洗(Wash)、加工(Produce)和检测(Inspect)四个工序的操作后,形成产品离开系统,生产线布置如下图所示。
生产线上每道工序只有一台设备,零部件在每台设备上加工完毕后,由同其连接的输送链运输至下一设备,最后经过检测后被送出系统。
已知该流水线中各个工序的加工时间分别为:称重(weigh)5分钟、冲洗(wash)4分钟、加工(produce)3分钟、检测(inspect)3分钟。
每条输送链上有20个零件位,输送链上零件移动节拍为。
零部件的供应是源源不断的,不存在缺货现象。
使用WITNESS建立该系统的仿真模型界面如下图所示。
流水线生产系统WITNESS仿真模型界面2. 系统分析元素说明该流水线系统的组成元素主要为被加工的零部件、四台设备和三条输送线,因此该系统仿真模型的元素如下表所示:被加工的零部件由widget表示,4道工序分别由四台机器表示,C1、C2、C3表示输送链,而最后的实际产量由变量output统计和可视化显示。
表1 模型元素介绍系统运行时间仿真运行终止时间为:一天8小时=8*60=480min。
3. 模型建立使用WINTESS建立仿真模型的过程一般分为如下三步:Step1:定义元素Step2:元素细节设计Step3:仿真实验和数据分析下面描述如何通过这三步建立流水线生产系统的仿真模型。
定义元素WITNESS中可以通过四种方式定义元素:(1)通过系统布局区(layout window)定义元素:在系统布局区点击鼠标右键,在弹出菜单中选择Define菜单项,将弹出新建元素对话框,然后进行元素定义。
(2)通过元素选择窗口(elements)定义元素:选择元素选择窗口中的simulation项,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菜单中选择Define菜单项,将弹出新建元素对话框,然后进行元素定义。
【关键字】系统《建模与仿真》课程教学大纲(Modeling and Simulation)课程编码:学分:2.5总学时:40适用专业:工业工程先修课程:生产计划与控制、工程统计学、工程数学、运筹学、计算机编程技术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建模与仿真》是面向工程实际的应用型课程,是工业工程系的主导课程之一。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初步运用仿真技术来发现生产系统中的关键问题,并通过改进措施的实现,提高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
本课程的目的是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课堂教育和上机训练,能了解如何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模拟生产系统的布置和调度管理。
并熟悉和掌握计算机仿真软件的基本操作和能够实现的功能。
使学生了解计算机仿真的基本步骤。
结合本课程的特点,使学生掌握或提高系统化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系统化管理生产打下根底。
二、教学基本要求具体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应该达到:1.全面了解本课程的性质与任务、框架内容以及理论和方法;2.掌握仿真的概率统计根底知识。
3.掌握供理论模型建模方法。
4.掌握仿真模型的设计与实现方法。
5.熟练应用建模理论,对排队系统、库存系统、加工制造系统进行建模仿真。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离散事件系统仿真是仿真技术的重要领域,在规划论证、方案评估、计划调度、加工制造、产品试验、生产培训、训练模拟、管理决策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本课程深入地介绍了离散事件系统建模仿真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突出对理论建模方法和计算机实现技术的讲解,对离散事件系统建模仿真的发展和应用情况做了比较详尽的介绍。
具体教学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 4学时本章分析了系统和制造系统定义、组成与特点,介绍了系统建模与仿真的基本概念和使用步骤,并给出应用案例。
本章教学目标:本章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常用术语及常用的仿真软件,了解仿真技术的的发展状况及应用。
理解系统与制造系统的定义及系统建模与仿真的概念及系统、模型与仿真之间的关系。
掌握制造系统建模与仿真的基本概念及基本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