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天文学导论复习资料
- 格式:docx
- 大小:1.57 MB
- 文档页数:5
天文学导论复习资料88个星座天狼星:官方名为大犬座α星双星、聚星、星团最亮的星:天狼星牛郎织女相距16光年头顶的星空取决于你在地球表面上的纬度和当地时间(经度)天体在天球上东升西落所经历的轨迹(星轨)称为天体的周日视运动太阳每天东升西落,于当地正午通过子午线达到最高点(上中天)太阳连续两次到达子午线(正午)的时间间隔,称为一个太阳日,即一天,定义为24小时世界时与本地时间的转换:北京时间= UT + 8小时北极:所有星星沿与地平面平行的圆轨迹运行,从不下落在各地:九十度-纬度=可见星的角度天赤道平面与地面的夹角= 90 度-观测者所在地理位置的纬度在地球上无论何时何地:天赤道总是与地平面精确地相交于正东正西方向总能看到1/2天赤道特例:在地球两极,天赤道=地平线天赤道是一个方向,不是一个位置天体的运行轨迹平面与地平面的夹角为:90 度-观测者所在地理位置的纬度(=天赤道与地面的夹角)所有恒星沿与天赤道平行的路径由东向西运动在北京:向东看天体从东偏北方向升起天体向西偏北方向落下在南半球?北半球:北逆南顺赤道上所有星在地平面上12小时所有星垂直于地平面升起和下落,“可见所有星”任何通过子午线的天体都处于距离地平面的最高位置:过中天太阳一年的轨迹是8,赤道是线段地球公转+ 地球自转轴倾斜是星辰周日视运动规律变化的原因每晚同一时刻,看到的星空在连续向西移动每(白)天同一时刻,太阳相对于背景恒星的位置也在连续向东移动整个天球包括太阳一天转动一圈,但通过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这个规律并不完全正确,因为每昼同一时刻,太阳位置相对于星星向东缓慢移动每晚同一时刻,星星位置(通过子午线时刻)在缓慢向西移动(TiQian)太阳再回到原处(相对于相同的背景星)的周期为一年(~365.24天)太阳在天球上的周年视运动的轨迹(大圆)称为黄道太阳共走了360 度每天向东移动大约1度~ 2个太阳视直径太阳日(= 24小时):太阳连续两次到达子午线的时间间隔(“地球相对于太阳的自转”)太阳时恒星日(sidereal day):恒星连续两次到达子午线的时间间隔(地球相对于任一恒星的自转)恒星时恒星有方向,太阳有位置一个特定星星一个月后升起的时间将提前约2个小时:30 d ×4 分钟/天= 120 分= 2 小时一年后这颗恒星将在同一时刻升起:2 小时x 12 月/年= 24 小时天赤道和黄道面相交的两点分别称为春分点和秋分点在假想的天球上描述天体相对于参考点的距离(即天体的坐标),天文学家使用“角距离”而非长度单位(千米等)两个天体之间的距离常用它们与观测者视线方向之间的夹角表示,即角距天体的大小则用天体两个边缘与观测者视线方向之间的夹角表示,即角大小:以角度表示的视直径赤经用小时、分和秒的时间单位来表示,起点为春分点,在天赤道上由西向东由0小时增加到24小时(即“恒星日”对应太阳日的23小时56分)地球“24小时”自转一周360度赤经“1小时”对应地球自转15度北极星Polaris:RA = 2小时31分,Dec = 89 度15 分天狼星Sirius: RA = 6小时45分, Dec = –16度43分赤经越大越晚上天北京某晚某时刻的地方恒星时为7小时,天狼星的位置在子午线以西15分,天赤道以南16度43分的地方那么,半年后的北京同时刻的地方恒星时大约是多少?北京那时晚上能否看到天狼星?答案:地方恒星时为19小时天狼星的时角=19小时-6小时45分=12小时15分晚上不可见参考起点:已知太阳在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时的视赤经 + 恒星时定义东经120度北京时间正午12点的地方恒星时(近似!)换算为北京时间晚上某时刻的换算为某天的北京时间晚上相同时刻的换算为北京经度的北京时间晚上相同时刻的北京的地方恒星时北天极的位置以北黄极为中心画一大圆(黄道固定+)天赤道移动春(秋)分点缓慢向西移动,每26,000年沿天赤道巡回一圈岁差:每年的二分点提前来临恒星的赤经和赤纬坐标以26000年为周期在非常缓慢地变化赤经和赤纬每100年大约变化1.4度,即恒星的赤经每20年增加约1分恒星的赤经和赤纬应标明年份,如公元1950.0年, 或2000.0年尽管在短期内改正微小,但对精确观测或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如50年)这种改正效应是显著的月相:地球人所看到的月球被太阳所照亮的一半的大小月亮的会合周期(synodic period) :新(满)月到新(满)月的时间间隔,~ 29.53 天月球相对于背景恒星也向东漂移,但月亮的漂移非常快,一天大约13度月球回到原处(相对于背景恒星)的周期约为27.32 天,即月球的恒星周期月球的公转周期是恒星周期~ 27.23天鑽石環(贝利珠)日食分为: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月食和新月的区别?地球本影直径大于2.5倍月球直径月全食可持续大约1小时40分。
天⽂学导论复习⼀.天体的视运动1.星座与星图1929年,国际天⽂联合会(IAU)正式把全天划分为88个星座,并清楚界定每⼀个星座的边界。
因此每颗星属于且只能属于⼀个星座。
2.地球⾃转:天体的周⽇视运动每天,太阳、⽉球以及星星都东升西落,是地球⾃西向东⾃转所造成的假象,故称天体在天空上所经历的路径称为天体的周⽇视运动太阳每天东升西落,于当地正午通过⼦午线达到最⾼点(上中天)地⽅正午:太阳到达⼦午线(不⼀定是12点)太阳连续两次到达正午的时间为24⼩时,称为⼀个太阳⽇(the solar day),即我们的⼀天天⽂事件通常⽤世界时(UT)拱极星:靠近南北天极,永不落北极星:最靠近北天极,似乎永远静⽌不动北京:东经116度22分北纬39度58分南北天极的⾼度等于观测者所在地的地理纬度天⾚道:不变的参考点,到天极的弧距离总是90度,所有恒星沿与天⾚道平⾏的路径由东向西运动(圆弧轨迹),在地球两极,天⾚道=地平线?在北京,向东看:天体从东偏北⽅向升起向西看:天体向西偏北⽅向落下在⾚道上,所有星在地平⾯上12⼩时,所有星垂直于地平⾯升起和下落3.地球公转:天体的周年视运动每(⽩)天同⼀时刻,太阳相对于背景恒星的位置向东移动黄道:地球的公转造成太阳在天球上的位置⾃西向东缓慢移动(滞后于恒星)再回到原处(相对于背景星)的周期为⼀年(~365.24天),共⾛了360 度→太阳每天向东移动⼤约1度~ 2个太阳视直径太阳⽇=24⼩时:太阳连续两次到达⼦午线的时间恒星⽇~23⼩时56分:恒星连续两次到达⼦午线的时间恒星⽇是地球真实的⾃转周期,不随其绕太阳公转⽽变化,为~23⼩时56分季节更替:天⾚道与黄道⾯的夹⾓为23.5度,相交的两点分别称为春分点和秋分点在黄道上距春分点和秋分点最远处则称为夏⾄点和冬⾄点4.天体的⾚道坐标系、恒星时⾚经⼩于(地⽅)恒星时的恒星位于⼦午线以西5.地球⾃转轴进动与岁差恒星的⾚经和⾚纬坐标以26000年为周期在⾮常缓慢地变化恒星的⾚经和⾚纬应标明年份,如公元1950.0年, 或2000.0年6.⽉相⽉相:地球⼈所看到的⽉球被太阳所照亮的⼀半的⼤⼩⽉球回到原处(相对于恒星)的周期约为27.32 天,即⽉球的恒星周期7.⽇⽉⾷⽇全⾷时长永远不⼤于7.5分钟同⼀地点,⽇偏⾷概率>> ⽇全⾷概率⼆.天体的运动1.古希腊的地球中⼼说地⼼说的基本模型不能解释⾏星的逆⾏和亮度变化2. 现代天⽂学的诞⽣哥⽩尼、第⾕、开普勒和伽利略开普勒:开普勒第⼀定律:轨道形状,椭圆轨道,太阳位于⼀个焦点上开普勒第⼆定律:⾏星速度,⾏星和太阳的(假想)连线在相同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积→⾏星越接近太阳则运⾏速度越快开普勒第三定律:轨道周期,(公转周期)2 = (常数) x (半长轴)3伽利略:太阳⿊⼦,且运动→太阳⾃转绕⽊星旋转的4颗卫星(伽利略卫星),⾸次发现天上有不绕地球转动的天体!3. ⽜顿的万有引⼒定律⽜顿万有引⼒定律适⽤于弱引⼒场,例如太阳系(⽔星除外)4.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长度、时间和质量是相对的,依赖观测者相对于所选定的参考系的运动三.辐射与天⽂望远镜1. 电磁(波)辐射2. ⿊体辐射物件加热:低温红外线,温度升⾼→红光→黄光→⽩光→蓝光⿊体谱的形状只与物体(恒星)的表⾯温度有关维恩位移定律:温度降低,⿊体谱的峰值向长波⽅向移动斯忒藩-玻⽿兹曼定律3. 原⼦与谱线巴尔末线系 Balmer Series :可见光波段莱曼线系 Lyman Series :紫外波段宇宙中的⼤部分物质处于等离⼦体状态4. 多普勒效应当辐射源远离观测者时,观测者接收到的辐射频率⼩于辐射源的辐射频率(波长变长)c v =?0λλ5. 光学天⽂望远镜6. 全波段望远镜⼤⽓窗 (atmospheric window):可见光、射电、部分红外四.太阳系(1)⾏星1.太阳系概观冥王星是⼀颗矮⾏星太阳系(⼋⼤)⾏星,由最靠近太阳的⾏星算起,依次为:⽔星、⾦星、地球、⽕星、⽊星、⼟星、天王星、海王星。
《天文学导论复习提纲2010》一、 名词解释视星等;绝对星等;岁差;恒星时;天文单位(AU);大气窗口;Fraunhofer线;pp链;CNO循环;3alpha过程;秒差距;极光;矮行星;微引力透镜;色差;消色差双合透镜;衍射极限(Airy斑);主动光学;自适应光学;(地球转动)综合孔径技术;宇宙线;引力波;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激光干涉空间引力波天文台(LISA);(恒星)色指数;恒星的赫罗图;主序星;宇宙距离阶梯;造夫变星;造夫变星的周期-光度关系;白矮星;中子星;黑洞视界;洛希瓣(Roche Lobes);核塌缩超新星;Ia型超星星;SN1987A;脉冲星;磁星(Magnetar,磁中子星);伽玛暴(GRB);疏散星团;球状星团;发射星云;射电21厘米谱线;漩涡星系;椭圆星系;活动星系核(AGN);类星体;视超光速;活动星系核的统一模型;宇宙学红移;星系退行的Hubble定律;宇宙大爆炸;宇宙微波背景(CMB);宇宙暴涨;宇宙暗物质;宇宙暗能量二、 简答题1.日心说的观测证据?2.如何测量太阳系的年龄?3.太阳中元素的分布有什么特点?4.太阳中的铁元素怎么来的?5.如何测量恒星的表面温度?6.列举几种探测中微子的原理。
7.什么是太阳中微子短缺问题?8.中微子振荡的观测和实验证据有哪些?9.太阳黑子为什么黑?10.利用日全食检验广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
11.为什么内地行星的原初大气已基本逃逸(无氢、氦)?12.地球适合生命存在的条件有哪些?13.简述探测(太阳)系外行星的主要方法及其原理。
14.望远镜为什么越大越好?15.TeV (1012eV)Cherenkov望远镜的探测原理。
16.氢原子光谱主要有哪些线系?大致在什么波段?17.什么是恒星光谱型?太阳的光谱型?18.如何测量恒星的大小?19.天狼星B(白矮星)的平均密度是如何通过观测知道的?20.列举几种测量宇宙天体距离的方法。
天文学导论复习资料第一讲天文学导论●古希腊天文学:毕达哥拉斯,亚里斯多德(地球中心学说),托勒密的地球中心学说天文学的发展期:哥白尼、第谷、开普勒和伽利略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开普勒第一定律:(轨道形状)所有行星皆以椭圆轨道环绕太阳运行,而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开普勒第二定律:(行星速度)行星和太阳的(假想)连线在相同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行星越接近太阳则运行速度越快近日点,运动最快远日点,运动最慢●开普勒第三定律:(轨道周期)行星公转周期的平方和其到太阳的平均距离的立方成正比(公转周期)2 = (常数) x (平均距离)3第二讲天体的视运动●月相与食无关天体的视运动月全食时月亮变为黄铜色或血红色,这是由于地球大气中的尘埃颗粒折射阳光中的红光并到达月球所致●内行星:水星,金星外行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头顶的星空取决于你在地球表面上的位置和当地时间●北京时间正午12点(东经120度)时,北京地方时(东经116.5度)即太阳时为11点46分,所以此时北京的太阳在子午线以东约3.5度,再过约14分钟北京“真”正午●南北天极:不变的参考点北天极:北极星南天极:南十字座●天赤道:不变的参考点所有恒星沿与天赤道平行的路径由东向西运动(圆弧轨迹在地球两极,天赤道=地平线●天顶、地平线和子午线:本地参考系天顶和子午线的位置不随观测者的地平线移动相对于星星来讲,天顶和子午线的位置在变天体的运行(圆弧)轨迹与地平面的夹角为:90 度-观测者所在地理位置的纬度(=天赤道与地面夹角)●在北极:所有星星沿与地平面平行的圆轨迹运行,从不下落赤道上:所有星垂直于地平面升起和下落“可见所有星”●太阳在天球上的视运动轨迹称为黄道●太阳日=24小时:太阳连续两次到达子午线的时间恒星日=23小时56分:恒星连续两次到达子午线的时间恒星日是地球真实的自转周期,不随其绕太阳公转而变化,均为23小时56分●月球回到原处(相对于恒星)的周期约为27.323 天,此为恒星周期●两个天体之间的距离常用它们与观测者之间的夹角表示,即角距●北京:东经116度22分;北纬39度58分本初子午线:格林尼治天文台●把地球的经度、纬度投影到天球上便成为天球的赤道坐标系赤纬:从天赤道开始至两极Dec [–90,90] 度赤经:用小时、分和秒的时间单位来表示,并由西向东由0增加到24小时赤经的计算起点为春分点,在天赤道上由西向东分为24小时地球“24小时”自转一周360度赤经1小时对应地球自转15度对于赤经相差1小时的两颗恒星,例如,RA2-RA1= +1小时:恒星1比恒星2早1小时通过你的子午线(上中天)如果不是拱极星,恒星1比恒星2早1小时从东方升起●某地某时刻的恒星时等于此时此刻位于子午线上的恒星的赤经(天球上与子午线重合的赤经)赤经小于地方恒星时的恒星位于子午线以西赤经大于地方恒星时的恒星位于子午线以东●一颗恒星的时角τ、赤经α和当地的恒星时θ之间的关系为τ= θ?ατ< 0, 在子午线以东(α>θ)τ> 0, 在子午线以西(α<θ)第三讲辐射与天文望远镜●黑体谱:连续谱的形状只与物体(恒星)的表面温度有关其峰值波长(颜色)由其表面温度决定温度降低,黑体谱的峰值向长波方向移动冷物体产生长波(低频)辐射热物体产生短波(高频)辐射●辐射的平方反比定律:强度x 距离2 = 常数(恒星辐射能力)●关于天文望远镜的常见误解(wrong) 放大作用:大型望远镜把天体放得更大(Right) 聚光作用:使(暗弱)天体的图像更亮更清晰(wrong) 望远镜究竟可以看到多远的天体?只要一个物体足够亮,无论多远都可以看到(right) 望远镜可以看到多暗的天体?或望远镜可以看到几等星?只要一个物体足够暗,无论多近都看●光学望远镜的类型:折射式望远镜反射式望远镜第四讲太阳系(1) 行星●行星是一个具有如下性质的天体:(a)位于围绕太阳的轨道上,(b)有足够大的质量来克服固体应力以达到流体静力平衡的形状(近于球形),以及(c)已经清空了其轨道附近的区域。
天文学导论复习资料
88个星座
天狼星:官方名为大犬座α星
双星、聚星、星团
最亮的星:天狼星
牛郎织女相距16光年
头顶的星空取决于你在地球表面上的纬度和当地时间(经度)
天体在天球上东升西落所经历的轨迹(星轨)称为天体的周日视运动
太阳每天东升西落,于当地正午通过子午线达到最高点(上中天)
太阳连续两次到达子午线(正午)的时间间隔,称为一个太阳日,即一天,定义为24小时世界时与本地时间的转换:
北京时间= UT + 8小时
北极:所有星星沿与地平面平行的圆轨迹运行,从不下落
在各地:九十度-纬度=可见星的角度
天赤道平面与地面的夹角= 90 度-观测者所在地理位置的纬度
在地球上无论何时何地:
天赤道总是与地平面精确地相交于正东正西方向
总能看到1/2天赤道
特例:在地球两极,天赤道=地平线
天赤道是一个方向,不是一个位置
天体的运行轨迹平面与地平面的夹角为:
90 度-观测者所在地理位置的纬度
(=天赤道与地面的夹角)
所有恒星沿与天赤道平行的路径由东向西运动
在北京:向东看
天体从东偏北方向升起
天体向西偏北方向落下在南半球?
北半球:北逆南顺
赤道上所有星在地平面上12小时
所有星垂直于地平面升起和下落,“可见所有星”
任何通过子午线的天体都处于距离地平面的最高位置:过中天
太阳一年的轨迹是8,赤道是线段
地球公转+ 地球自转轴倾斜是星辰周日视运动规律变化的原因
每晚同一时刻,看到的星空在连续向西移动
每(白)天同一时刻,太阳相对于背景恒星的位置也在连续向东移动
整个天球包括太阳一天转动一圈,但通过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这个规律并不完全正确,因为每昼同一时刻,太阳位置相对于星星向东缓慢移动
每晚同一时刻,星星位置(通过子午线时刻)在缓慢向西移动(TiQian)
太阳再回到原处(相对于相同的背景星)的周期为一年(~365.24天)
太阳在天球上的周年视运动的轨迹(大圆)称为黄道
太阳共走了360 度每天向东移动大约1度~ 2个太阳视直径
太阳日(= 24小时):太阳连续两次到达子午线的时间间隔(“地球相对于太阳的自转”)太阳时
恒星日(sidereal day):恒星连续两次到达子午线的时间间隔(地球相对于任一恒星的自转)恒星时
恒星有方向,太阳有位置
一个特定星星一个月后升起的时间将提前约2个小时:
30 d ×4 分钟/天= 120 分= 2 小时
一年后这颗恒星将在同一时刻升起:
2 小时x 12 月/年= 24 小时
天赤道和黄道面相交的两点分别称为春分点和秋分点
在假想的天球上描述天体相对于参考点的距离(即天体的坐标),天文学家使用“角距离”而非长度单位(千米等)
两个天体之间的距离常用它们与观测者视线方向之间的夹角表示,即角距
天体的大小则用天体两个边缘与观测者视线方向之间的夹角表示,即角大小:以角度表示的视直径
赤经用小时、分和秒的时间单位来表示,起点为春分点,在天赤道上由西向东由0小时增加到24小时(即“恒星日”对应太阳日的23小时56分)
地球“24小时”自转一周360度赤经“1小时”对应地球自转15度
北极星Polaris:RA = 2小时31分,Dec = 89 度15 分
天狼星Sirius: RA = 6小时45分, Dec = –16度43分
赤经越大越晚上天
北京某晚某时刻的地方恒星时为7小时,天狼星的位置在子午线以西15分,天赤道以南16度43分的地方
那么,半年后的北京同时刻的地方恒星时大约是多少?北京那时晚上能否看到天狼星?
答案:
地方恒星时为19小时
天狼星的时角=19小时-6小时45分=12小时15分晚上不可见
参考起点:已知太阳在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时的视赤经 + 恒星时定义东经120度北京时间正午12点的地方恒星时(近似!)
换算为北京时间晚上某时刻的
换算为某天的北京时间晚上相同时刻的
换算为北京经度的北京时间晚上相同时刻的北京的地方恒星时
北天极的位置以北黄极为中心画一大圆
(黄道固定+)天赤道移动春(秋)分点缓慢向西移动,每26,000年沿天赤道巡回一圈
岁差:每年的二分点提前来临
恒星的赤经和赤纬坐标以26000年为周期在非常缓慢地变化
赤经和赤纬每100年大约变化1.4度,即恒星的赤经每20年增加约1分
恒星的赤经和赤纬应标明年份,如公元1950.0年, 或2000.0年
尽管在短期内改正微小,但对精确观测或经过相当长一段时间(如50年)这种改正效应是显著的
月相:地球人所看到的月球被太阳所照亮的一半的大小
月亮的会合周期(synodic period) :新(满)月到新(满)月的时间间隔,~ 29.53 天
月球相对于背景恒星也向东漂移,但月亮的漂移非常快,一天大约13度
月球回到原处(相对于背景恒星)的周期约为27.32 天,即月球的恒星周期
月球的公转周期是恒星周期~ 27.23天
鑽石環(贝利珠)
日食分为: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
月食和新月的区别?
地球本影直径大于2.5倍月球直径月全食可持续大约1小时4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