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历史填空题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19.15 KB
  • 文档页数:1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历史填空题答案

【篇一:7年级历史上册课后习题答案】

案整理

七年级上 p15 活动与探究

1. 远古传说:在文字发明以前,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是先民们对

上古洪荒时代历史的一种夸张的记述。不可否认这里有神话的成分,但不难发现这其中蕴含着某些比较可靠的历史资料。炎帝、黄帝时

代的传说,不仅在《史记》中的《五帝本纪》有记载,而且已被裴

李岗文化、仰韶文化的考古发掘所证实。历史事实:完全真实存在

的客观事实。 p25活动与探究

1.制表:简单做一个夏、商、西周大事年表,内容要包括重要年代、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三大项。

2.自上而下分别为国王、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隶。 p40

活动与探究

2.它说明了春秋战国时,人们已经掌握了牛的生理特征和习性,为

利用畜力进行生产创造了条件;也反映了当时牛耕已经普遍的史实。p45活动与探究

1.看图猜字:右排文字的意思从上向下依次是:人荷戈,守卫的意思;一手执斧钺,一手捉俘虏;人手持刀;用弓射箭;一手拿戈,

一手拿盾牌。

p49-50活动与探究1.孔子“仁” 的学说和孟子的“仁政”;孔子关

于教育的主张;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

互转化;墨子的“兼爱”“非攻”;韩非子的法制思想都值得现代社会

吸收和借鉴。 2.男孩说的有理。

3.填表:按表中的要求,填写出春秋战国时期儒、墨、道、法、兵

诸家代表人物各一名的情况。

2.首先,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

局面。自秦统一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有的时期出现了

割据状态,但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流。

其次,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

其专制集权统治制度,在我国沿袭了两千多年,影响十分深远。

再次,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对我国以后经济、文化的发展

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最后,修筑了著名的万里长城和灵渠等古代工程。

p61活动与探究

1. 小讨论:你在影视剧中了解的秦始皇与历史上的秦始皇有没有差别?

秦始皇顺应历史潮流,灭六国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

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他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

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通过统一战争,扩

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以上说明秦始皇是对我国历史作出过巨大贡献,产生过巨大影

响的皇帝。但是他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他广建宫殿陵墓,浪

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他还

制定残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焚书坑儒,钳制

了思想,摧残了文化。电视剧中的秦始皇是艺术形象,带有“戏说”

甚至虚构的成分。历史上的秦始皇是历史的真实,两者差别很大。

p66活动与探究

1.查找成语故事:“指鹿为马”“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破釜沉

舟”“约法三章”“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楚河汉界”“四面楚歌”“霸王

别姬”。 p71活动与探究

2、比一比:

一、秦始皇:功劳:政治上:1.灭六国,统一全国2.建立我国一整套封

建专制集权制度。经济上:1.统一度量衡2.统一货币。文化

上:统一文字。军事上:1.派兵出击匈奴,修筑长城2.派兵攻打越族,促

进当地经济发展过错:统治残暴,赋税沉重,兵役繁重,焚书坑儒

二、汉武帝:功劳:政治上:削弱诸侯势力,实现高度的中央集权制。

经济上:兴修水利。文化上:在长安兴办太学,郡国设立学校,初步建立

地方教育系统。军事上:打败匈奴,开辟通往西域的商路,扩大疆域

过错:大肆征兵征税,加重人民负担;“罢错百家,独尊儒术”,钳制人民思

p75-76活动与探究:

1.看图分析:汉朝实行抑商政策,所以长安的东、西两市不设在城中心,而设在西北角,并用墙围起来,以便于官府的控制和管理。

2.找一找:有犁壁、耧车、水排等。

3.议一议:这说明早在汉代,我国和日本的交往已很密切。

p79页“动脑筋”:

a、政治上:实行“削藩”,加强中央集权。

b、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

c、经济上: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实行抑商政策。

d、军事上:大规模武力反击匈奴,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国家的统一。 p80页“动脑筋”

昭君出塞50余年间,汉匈两族和平友好相处,边境安宁,百姓免遭战争之苦,促进了汉与匈奴的友好相处,推动了汉匈两族的经济文

化和民族融合。

p80页“活动与探究”:

1.看图分析:说明当时的匈奴没有自己的文字,采用汉字,同时也

说明汉匈文化交流的密

切。

2.判断:汉武帝以前,对匈奴实行退让和亲的政策,到汉武帝时期,则对匈奴实行大规模的武力反击。这种政策变化,自然和汉武

帝的雄才大略有关,但归根到底还是取决于西汉国力的变化。因为

国力的强盛与否,是决定战争胜负的物质基础。如果不是国力强盛,汉武帝不可能多次对匈奴大规模用兵,并取得战争的胜利。

p85-86活动与探究

1.议一议: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地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这条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

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在我国当今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仍然发

挥着重大的作用,我们应该很好地加以利用。

2.找一找:其中,水稻、小麦和丝绸是中原原有的;葡萄、石榴、

核桃、苜蓿是从西域传入的。

p106-107活动与探究

1.找一找:图上所标魏国“曹操称帝,221年,长安”,错了,应改

为“曹丕称帝,220年,洛阳”;蜀国“诸葛亮称王,

220年”,也错了,应改为“刘备

称帝,221年”;吴国“孙权称帝”,

应改为“孙权称王,都城“赤壁”

也不对。

2.比一比:魏国实力最强,蜀国

实力最弱。

3.看图分析。

(1)从画像上看,诸葛亮的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