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歌:小雨伞教学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7.72 MB
- 文档页数:12
主题教学活动电子版备课表
执教日期 年 9 月 日
设计者
适合年段
中班
活动名称
《小雨伞》 领域
语言 原计划
第二次备课 活动目标 1、感受、理解轻松有趣的儿歌内容。
2、发挥想象,创作出伞和雨滴的画作。
改:把小雨伞这一页拍下来作为导入,让幼儿观察画面提出问题作为
导入。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小雨伞》,
2、教学CD,
3、画纸、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阅读幼儿用书,请幼儿观察画面。
教师:这首儿歌的名字叫“小雨伞”,你在画面上看到那些小雨伞?这些小雨伞都是谁?他们在干什么?
二、播放CD,请幼儿欣赏并学习儿歌。
1、儿歌里念了什么?
2、小雨伞做了什么动作?(转一转)
3、小雨伞做了什么动作?(滴一滴、滚一滚)
4、请跟CD 一起念儿歌。
三、请幼儿想象小雨伞还会和伞玩什么游戏,对儿歌进行仿编。
1、你觉得小雨滴和小雨伞还可以玩什么游戏?
2、他们还会做出那些动作?(跳一跳、碰一碰、滑一滑等)
3、把这些动作加到儿歌里,再来念一念。
四、幼儿自由创作画作《小雨伞》,把小雨伞和小雨滴的游戏画出来。
1、在你的画面上,谁会撑着小雨伞?它的伞是什么样的? 2、它的小雨伞上,小雨滴会做什么游戏?
执教人:。
幼儿园小班诗歌《伞》公开课教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教材《诗歌花园》中的第二章《生活中的美》,详细内容为诗歌《伞》。
通过本诗歌的学习,让幼儿感受伞的美丽与实用价值,培养幼儿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正确地朗读诗歌《伞》,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 培养幼儿对伞的相关知识的了解,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激发幼儿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并感受诗歌中的美。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诗歌,了解伞的相关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诗歌挂图、各种图案的伞。
2. 学具:画纸、水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伞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伞的形状、颜色和图案,让幼儿自由发表对伞的看法。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带领幼儿朗读诗歌《伞》,让幼儿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讲解诗歌中的生词和难句,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分组,每组选择一种伞,用画纸、水彩笔、剪刀和胶棒制作伞的图案。
(2)制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解答疑问。
4.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邀请各组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让其他幼儿评价、欣赏。
5. 诗歌复述(5分钟)教师随机挑选几名幼儿,让他们复述诗歌内容,检验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诗歌《伞》的和作者。
2. 伞的图案和颜色。
3. 幼儿制作的伞作品。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跟家长一起制作一把伞,并给家长朗读诗歌《伞》。
答案:根据幼儿的制作过程和朗读表现,家长给予评价和鼓励。
2. 家长反馈:请家长在作业本上记录幼儿的表现,以便教师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幼儿的个性特点,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观察自然中的伞。
(2)开展家庭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增进亲子关系。
小雨伞中班儿歌讲解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并能够唱出《小雨伞》这首儿歌。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演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学唱儿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教会学生唱出《小雨伞》这首儿歌。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用轻快的音乐语调唱出儿歌的内容。
三、教学准备。
1. 教材准备,准备好《小雨伞》的歌谱,音响设备。
2. 教具准备,小雨伞道具。
3. 教师准备,熟悉歌曲内容,准备好教学内容。
四、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导入歌曲。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下雨的场景,引导学生想象出下雨时需要用到的雨具,然后引出《小雨伞》这首歌。
教师可以用小雨伞做道具,让学生感受雨天的氛围。
2. 教唱歌曲。
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跟着音乐的节奏拍手,然后逐句教唱歌词,重复几遍直到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歌曲内容和旋律。
3. 分组合唱。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生轮流表演唱歌,其他同学可以跟随节奏鼓掌或者做动作,增加趣味性。
4. 表演展示。
让每个小组轮流表演唱歌,其他同学可以观摩学习,老师可以在表演结束后给予鼓励和指导。
5. 情感体验。
通过唱歌,让学生感受雨天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六、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掌握了《小雨伞》这首儿歌,而且培养了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演能力。
通过分组合唱和表演展示,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同时,学生在唱歌的过程中也感受到了雨天的情景,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因此,这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中班儿歌小雨伞教案一、教学目标1.帮助幼儿认识儿歌《小雨伞》的歌词及旋律。
2.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和表达能力。
3.提高幼儿的语言、动作、合作等综合能力。
二、教学准备1.儿歌《小雨伞》的伴奏音乐。
2.小雨伞的实物模型。
3.彩色纸条、颜色铅笔。
4.幼儿音乐区的准备。
三、教学活动1. 歌曲引入•让幼儿坐在音乐区,播放儿歌《小雨伞》的伴奏。
•指着实物模型的小雨伞,引导幼儿观察。
•引导幼儿一起用口型模仿歌词,并模仿打伞的动作。
2. 歌词学习•以“小雨伞,小雨伞”为中心词,依次出示以下关键词,引导幼儿跟读并配合动作:–雨滴:伸出手指,做下雨的动作。
–雨荷叶:双手成碗状,放在头顶上。
–雨滴路:双手做下坡的形状。
–红伞:比划一个打开的伞的形状。
–黄伞:比划一个打开的伞的形状。
–蓝伞:比划一个打开的伞的形状。
3. 分组练习•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其他小组成员鼓掌伴奏。
•代表幼儿用手指模仿下雨和打伞的动作,并唱出相应的儿歌歌词。
•每次表演结束后,其他小组成员为表演者鼓掌,并轮换代表继续表演。
4. 创造性活动•给每个幼儿发放彩色纸条和颜色铅笔。
•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地绘制小雨伞。
•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绘制小雨伞的理由和想法。
5. 总结回顾•引导幼儿回顾学习的内容,询问他们最喜欢的部分。
•提问幼儿小雨伞的颜色有哪些,以及小雨伞在歌曲中的作用。
•播放儿歌《小雨伞》的伴奏,让幼儿一起唱歌。
四、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通过歌曲《小雨伞》的引入,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的态度。
通过观察实物模型、学习歌词、练习动作、创造绘画等多种方式,能够有效地帮助幼儿了解小雨伞的形象、动作和歌词内容。
同时,通过分组练习和创造性活动,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创造能力。
在总结回顾环节,能够检验幼儿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并加强记忆。
整体上,本次教案设计了多种教学活动形式,能够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发展。
《伞儿伞儿撑起来》幼儿园课件.一、教学内容《伞儿伞儿撑起来》是一堂针对幼儿园小朋友设计的主题活动,主要涉及教材的第五章《生活中的科学》第三节《伞的奥秘》。
详细内容包括伞的构造、功能、使用方法以及与伞相关的儿歌、故事和创意活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伞的基本构造和功能,培养幼儿对生活常见物品的认知能力。
2.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伞的构造和功能,以及创意活动的开展。
重点:幼儿对伞的认知、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伞、图片、视频、PPT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伞在雨中使用的场景,引导幼儿关注伞的作用。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PPT展示伞的构造、功能和使用方法,讲解伞的相关知识。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伞的构造和功能。
4. 创意活动(15分钟)以小组为单位,让幼儿用画纸、彩笔等学具,创作出自己心中的伞。
5. 成果展示(10分钟)各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欣赏、评价。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伞的重要性和创意活动的意义。
六、板书设计1. 伞的构造:伞面、伞骨、伞柄、开关等。
2. 伞的功能:遮阳、挡雨、防风等。
3. 伞的使用方法:打开、收起、携带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画你心中的伞。
答案: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力,用彩笔在画纸上创作出独特且富有创意的伞。
2. 作业题目:用废旧物品制作一把伞。
答案:幼儿可以与家长一起,利用废旧物品(如报纸、塑料袋等)制作一把环保伞。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收集各种类型的伞,让幼儿观察、比较、讨论。
2. 组织户外活动,让幼儿在雨中体验伞的作用。
3. 举办伞的故事分享会,让幼儿了解伞的文化内涵。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3. 创意活动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实践情景引入1. 以故事形式引入:讲述一个小熊在雨中找不到伞,得到其他动物帮助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伞的重要性。
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通过学习《伞》这首诗歌,了解伞的形状、颜色和作用。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朗读、背诵能力,以及运用诗歌中的词语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诗歌的兴趣,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熟读并背诵《伞》这首诗歌。
2. 教学难点:帮助幼儿理解诗歌中“伞”的象征意义,以及如何运用诗歌中的词语进行表达。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PPT课件、雨伞、彩色笔。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语言活动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雨伞,引导幼儿观察伞的形状、颜色,激发幼儿对诗歌的兴趣。
2. 朗读诗歌:教师带领幼儿朗读《伞》这首诗歌,让幼儿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3. 解析诗歌:教师逐句解析诗歌内容,帮助幼儿理解诗歌中“伞”的象征意义。
4. 背诵诗歌:教师引导幼儿背诵诗歌,培养幼儿的记忆力。
5. 创意表达: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创意绘画,让幼儿用诗歌中的词语描绘自己心中的伞。
五、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朗读《伞》这首诗歌,加强亲子关系。
2. 课堂作业:让幼儿在课堂上展示自己创作的伞画,分享创意。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朗读和背诵的表现,以及创意表达的能力。
2. 家庭作业评价:家长反馈幼儿在家朗读《伞》诗歌的情况,以及幼儿对诗歌的理解程度。
3. 课堂展示评价:评价幼儿在课堂上的伞画展示,以及分享创意的表达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户外活动:带领幼儿去户外观察雨伞,让幼儿亲身体验雨伞的作用。
2. 开展主题班会:邀请家长参加,让幼儿在班会上表演《伞》诗歌,增进家校互动。
八、教学反思2. 家长反馈:积极听取家长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九、课程表1. 课程名称:中班语言诗歌教案《伞》2. 课时:2课时3. 教学进度:每周一次课十、PPT课件制作1. 课件内容:包含诗歌《伞》的全文、图片、动画等元素。
幼儿园中班儿歌小雨伞详细教案教案标题:幼儿园中班儿歌《小雨伞》详细教案教案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学唱儿歌《小雨伞》。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音乐感知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集体意识。
教材准备:1. 儿歌《小雨伞》的音频或视频。
2. 一把小雨伞。
3. 图片或卡片,展示雨伞、雨水等相关的图片。
4. 一些小雨伞的制作材料,如彩纸、剪刀、胶水等。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和幼儿一起观察外面的天气,询问他们是否见过雨伞,以及他们对雨伞的了解。
2. 展示雨伞的图片或卡片,让幼儿描述雨伞的形状、颜色等特征。
正式活动:3. 播放儿歌《小雨伞》的音频或视频,让幼儿先听一遍,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4. 请幼儿跟随音乐节拍,模仿歌曲中的动作,如打开雨伞、合上雨伞等。
5. 分段教唱歌曲,先教唱第一段,然后逐渐加入后续部分,反复练习,直到幼儿能够熟练地唱出整首歌曲。
6. 引导幼儿讨论歌曲中的词语和意思,例如“小雨伞”、"下雨了"等,帮助他们理解歌曲的内容。
7. 分小组或全班合作制作小雨伞手工,让幼儿亲自动手剪纸、折叠、粘贴等,加深对歌曲的印象。
8. 请幼儿分组表演歌曲,可以自由发挥动作和表情,展示给其他同学观看。
总结活动:9. 回顾整个活动过程,让幼儿分享他们在学唱《小雨伞》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
10. 鼓励幼儿在家与家长分享歌曲,并邀请家长参与幼儿的表演。
拓展活动:11. 在户外环境中,带领幼儿观察和感受雨水,以及使用雨伞的情景,进一步拓展他们对雨伞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包括是否能够跟随音乐节拍,是否能够熟练地唱出歌曲等。
2. 观察幼儿在制作小雨伞手工和表演活动中的合作和表现。
3. 收集幼儿在活动结束后的反馈,了解他们对活动的理解和喜好程度。
教学反思:1. 教案中的活动设计是否能够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和兴趣?2. 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是否达到预期目标?3. 是否需要调整活动的难度或教学方法,以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注:以上教案仅为示例,具体教案撰写可根据实际情况和教学需求进行调整。
幼儿园小班诗歌《伞》公开课精品教案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小班诗歌《伞》。
本课程主要围绕教材第三章“有趣物品”展开,详细内容为诗歌《伞》学习与欣赏,通过学习让孩子们解伞特性,培养他们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认识并掌握“伞”字读音和书写。
2. 感受诗歌中描绘伞美丽画面,培养审美能力。
3. 提高孩子们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对生活中事物关注和热爱。
4. 培养孩子们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伞字读音和书写。
2. 教学重点:通过诗歌欣赏,培养孩子们观察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多媒体设备、PPT课件、实物伞。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实物伞,让孩子们观察伞外观、颜色和形状,引导他们用语言描述。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PPT课件展示诗歌《伞》内容,逐句讲解,让孩子们感受伞美丽。
3. 课堂互动(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孩子们用自己话描述伞特点,并尝试用画笔描绘出自己喜欢伞。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孩子们在画纸上描绘出自己喜欢伞,并剪下来,进行展示。
六、板书设计1. 伞字书写和读音。
2. 诗歌《伞》全文展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绘出你心中那把伞。
答案:孩子们可以发挥想象力,描绘出各种颜色、形状伞,要求画面丰富,颜色鲜艳。
2. 作业题目:用一句话描述伞特点。
答案:例如:“伞可以遮阳”、“伞可以挡雨”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次课程中,孩子们参与度较高,通过观察、描绘、讨论等环节,基本掌握伞特点。
课后,可以引导孩子们关注生活中其他物品,培养他们观察力和想象力。
可以组织一次户外活动,让孩子们在雨中感受伞作用,进一步加深他们对伞认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伞字读音和书写对于小班孩子们来说,伞字读音和书写是本次课程难点。
为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这个字,我会在课堂上进行详细讲解和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