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第2课古代埃及(高二历史)
- 格式:ppt
- 大小:3.44 MB
- 文档页数:7
古代埃及教案一、古代埃及的地理环境埃及位于非洲大陆东北部,地处尼罗河流域,由于河流的存在,埃及拥有肥沃的土地,适宜农耕和定居。
尼罗河的周期性洪水给予埃及人民丰饶的收成,成为他们的生存基础。
二、古代埃及的社会结构1.法老与贵族古代埃及的社会以法老为最高统治者,他们被认为是神的化身,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贵族则是法老的亲信和重要支持者,他们掌握着重要资源和权力。
2.官僚与神职人员官僚是法老的管理者,负责管理国家事务和官员任命。
神职人员负责宗教事务,起源于法老时代,他们被认为是与神交流的中间人。
3.平民与奴隶平民是古代埃及社会的大多数,他们从事农业、手工业、渔业等劳动。
奴隶是社会底层的人群,他们被剥夺了自由,成为贵族和寺庙为数不多的劳动力。
三、古代埃及的宗教与信仰古代埃及人民崇拜多神宗教,将自然界万物与神灵联系起来。
他们认为法老是神的化身,死后能够成为永恒存在的不朽之神。
1.太阳神阿蒙、拉与众多神祇太阳神阿蒙是最重要的神祇,代表着光明和创造力。
拉则是埃及古王国时期的主要神祇。
此外,埃及还崇拜众多的神祇,如农业女神艾西斯、智慧女神索贝克等。
2.死亡与来世古埃及人坚信死后有来世,他们将尸体用木乃伊的方式保存,认为这样可以保持身体完整,以便永生。
他们会在墓葬内放置陪葬品和崇拜神灵。
四、古代埃及的艺术与建筑古代埃及艺术主要以宗教为主题,表现了尊崇法老和神灵的信仰。
1. 像征性的符号埃及艺术采用大量的像征性符号,如金字塔、锚形符号等,这些符号反映了他们的思想、宗教和世界观。
2. 壁画与壁龛埃及艺术以墓葬壁画和宫殿壁画为主要形式,描绘了法老和神灵的形象及宗教仪式。
壁龛是一种艺术品装饰,常常用于装饰墓室或建筑物的柱子上。
3. 建筑和金字塔埃及的建筑多以石块和砖块为材料,以金字塔为代表,既是法老的陵墓,也体现了古埃及人民对永生的向往。
五、古代埃及的科学与技术古埃及人在农业、水利、建筑、医学等领域有着丰富的知识和技术。
1.农业和水利古埃及人发展了灌溉系统,利用尼罗河的洪水为农田提供水源,实现了高产农业。
第2课古代埃及[教学目标]1、知道埃及形成统一的国家的时间和实行专制集权的统治方式;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象形文字的来历、价值和失传的原因。
理解尼罗河的自然环境对古代埃及文明的影响;理解金字塔作为世界文明奇迹的象征意义2、学会通过对地理环境进行初步分析,进而思考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的方法。
进一步尝试通过网络或工具书,检索关键词搜集历史信息的方法,体验从中获取知识,探究问题的乐趣。
了解历史学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历史的若干方法,进而激发学习兴趣。
3、分析金字塔所折射的埃及社会状况,为古代埃及人民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所创造的奇迹所震惊。
从象形文字的失传,进而引发对文化适者生存现象的思考。
[重点与难点]重点:古代埃及文明的成果和表现(法老专制统治;金字塔建造及其影响;象形文字的创造及失传)难点:尼罗河流域的地理环境与古代埃及法老专制统治的关系;古埃及人来世信仰与金字塔、木乃伊的关系[教学设计]1、导入新课提问:人类最早步入文明时代的两河流域文明具有哪些成果?这一地区为什么进入文明时期早?在复习旧课基础上,引入古代东方另一具有代表性文明——古代埃及的学习。
2、古埃及国家的建立:通过尼罗河地理环境与两河流域地理环境异同点比较,解决地理环境与古埃及国家产生与文明发展的关系。
引导学生:观察地图,思考古代埃及地理环境与两河流域相比,有哪些特征?特征:(1)自然条件优越,尼罗河自南而北流经埃及全境,形成狭长的尼罗河下游河谷地带,其北端为低平的尼罗河三角洲,是沙漠里的一块绿洲。
(2)与两河流域相比,相对封闭,仅有东北方向的苏伊士地峡与西亚地区相连,是极其难得的对外交往通道。
居民构成比较单一。
(3)与两河相比,尼罗河的泛滥是有规律可循的,大规模水利建设成果比较显著。
以尼罗河为代表的自然环境对古代埃及文明产生积极影响,“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引导学生思考:两河流域国家的产生发展与埃及国家产生发展的异同点:同:修渠筑堤,进行人工灌溉,这种需要大规模集体协作的生产形式,加强了较大范围内居民之间的交往与联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规模扩大,提高了生产过程中的组织化程度,加速了私有制的发展、阶级分化和国家形成的进程。
《古代埃及》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古代埃及的基本概况,包括地理位置、文明发展等。
2. 使学生掌握古埃及的重要历史人物、事件和成就。
3. 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提高历史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古代埃及的地理位置和文明发展2. 古埃及的重要历史人物:法老、贵族等3. 古埃及的重要事件:金字塔的建造、宗教信仰等4. 古埃及的成就:农业、手工业、科学技术等5. 古代埃及与中国的交流与合作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古代埃及的地理位置、文明发展、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成就等。
2. 教学难点:古代埃及的宗教信仰、金字塔的建造技术等。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古代埃及的地理位置、文明发展、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成就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金字塔的建造过程、宗教信仰等。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古代埃及的农业、手工业、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成就。
4. 比较法:比较古代埃及与中国在同一时期的文明发展。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古代埃及的地理位置,引发学生对古埃及文明的兴趣。
2. 讲解文明发展:介绍古代埃及的文明起源、发展过程,以及与其他文明的交流。
3. 分析重要历史人物:讲述法老、贵族等古埃及重要历史人物的故事和贡献。
4. 讲解重要事件:阐述金字塔的建造、宗教信仰等古埃及重要事件的意义。
5. 探讨成就:分析古代埃及在农业、手工业、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成就。
6. 比较古代埃及与中国: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比较古代埃及与中国的文明发展。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古代埃及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8.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古代埃及的历史和文化。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如果有机会,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让他们亲眼目睹古代埃及的文物和艺术品,加深对古埃及文明的理解。
2. 观看纪录片:推荐学生观看关于古代埃及的纪录片,通过视觉影像资料,更加生动地了解古埃及的历史和文化。
第2课古代埃及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尼罗河对埃及成为文明古国所起的重要作用。
(2)知道古埃及实行的是法老统治下的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法老掌握着军事、行政、经济、司法和宗教等一切大权。
(3)了解金字塔修建的原因、特点以及具有代表性的金字塔建筑。
(4)了解象形文字的特点及其演变过程。
2.能力与方法(1)通过观察古埃及地图,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以及尼罗河对古埃及气候、土地、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影响。
(2)通过图书阅读或网上搜索获取资料,了解有关金字塔的相关知识。
(3)通过讨论,进一步认识大河对文明形成的重要作用,了解文明产生的多源性。
3.情感、价值与态度观(1)通过了解尼罗河对古埃及文明形成的重要作用,使学生深刻体会人类文明的产生有多个源头,是各个民族共同创造的结果。
(2)通过了解金字塔建造及特征,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重点:介绍尼罗河对古埃及文明形成所起的重要作用。
难点:了解金字塔建造的原因和过程以及象形文字的特点和演变。
二、导入新课师:埃及是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地区,是迄今所知道的最早进入文明的地区之一。
但它的历史却随着古埃及的消亡而消亡,直到罗塞塔石碑发现。
科学家破译了古埃及的象形文字,这才使古埃及文明重见天日。
通过介绍罗塞塔石碑发现的经过导入新课,该石碑的发现打开了古埃及知识的大门,从此,神秘的古埃及文明渐渐被人们所了解。
教师出示古埃及的地图,请学生仔细地观察地图,回答下列两个问题:1、请在地图上找出古代埃及的地理位置。
2、是哪条河流哺育了古埃及的古老文明?三、新课传授师:埃及地处非洲的东北部,贯船全境的尼罗河是埃及的母亲河,在他们的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古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古代文明的产生往往都和河流有着或远或近的联系。
但是,在人类文明的历史上,还没有那个民族,像埃及那样,与一条河有着如此密不可分的关系。
如果说黄河与黄河文明的关系像是母亲与子女,那么,尼罗河就像古埃及文明体内的血脉。
第2课古代埃及•问: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馈赠的厚礼。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答:希罗多德强调了以尼罗河为代表的自然环境对古代埃及文明的诞生、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表现在:农业生产,专制制度,太阳历,书写工具——纸草等,都与尼罗河相关等。
一、法老专制统治•1. 地理位置和环境特征:•地理位置:位于非洲东北部,地理范围与今天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大致相当。
•特征:(1)自然条件优越•:尼罗河自南而北流经埃及全境,形成狭长的尼罗河下游河谷地带,其北端为低平的尼罗河三角洲,尼罗河定期泛滥带来充沛水量,是沙漠里的一块绿洲。
(2)相对封闭,仅有东北方向的苏伊士地峡与西亚地区相连,是极其难得的对外交往通道。
2.法老专制统治•(1)政治特点:古代埃及国家实行高度集权的专制统治。
• A 权力的集中:法老是拥有绝对权威的专制君主,集政治、军事、经济、司法和宗教大权于一身。
•B权力的来源:他强化君权神授观念,自奉为神或神的后裔,• C 权力的行使:将自己的意志视为法律(法律是公共意志的体现还是个人意志的体现),拥有对全国土地的支配权,并控制军队,掌握了从中央到地方的高级官吏的任免权。
•D权力的转移:法老按例不得与王族以外的人员通婚。
法老大位的继承一般按照男性谱系进行,但并不排斥特殊情况下女性继承人的出现。
二、金字塔与来世信仰•1. 金字塔的得名:•问:为什么把坟墓叫金字塔,而不叫法老陵?•答:形状类似汉字金字,故中国人称它为“金字塔”。
而埃及人称它为“庇里穆斯”,含义就是“高”。
•2. 代表: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3. 狮身人面像:位于哈夫拉金字塔旁边。
“人面”就是埃及法老哈夫拉。
•问:通过以下对胡夫金字塔的有关叙述,你能提取哪些信息?•(1)在古埃及,每位法老从登基之日起,即着手为自己修筑陵墓,以求死后超度为神。
•(2)胡夫大金字塔的4个斜面正对东、南、西、北四方,误差不超过圆弧的3分……塔原高146.5米,现高136.5米,相当于一座40层摩天大楼,塔底面呈正方形,占地5公顷。
历史第二课笔记一、引言历史第二课主要探讨了古代文明的兴起与发展。
通过深入了解古代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等文明的发展历程、主要特点和重要影响,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演进和发展。
本文将详细记录历史第二课的学习内容,并对各个文明进行简要概述和分析。
二、古代埃及文明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古代埃及位于尼罗河流域,拥有肥沃的土地和丰富的水资源,为文明的兴起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
政治制度:古代埃及实行法老制度,法老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拥有绝对权力。
同时,设立官僚机构,管理国家事务。
经济基础:古代埃及的经济以农业为主,种植小麦、大麦、棉花等作物。
此外,还发展了手工业和商业,尤其是与周边地区的贸易往来频繁。
文化成就:古代埃及的文化成就丰硕,如建筑、雕刻、绘画、文学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果。
其中,金字塔、法老墓等建筑杰作至今仍然令人叹为观止。
三、古希腊文明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古希腊位于地中海东部,拥有众多岛屿和半岛,海岸线曲折。
这种地理环境使得古希腊文明具有多元性和开放性。
政治制度:古希腊的政治制度以城邦制为主,各城邦独立自治。
其中,雅典的民主政治制度最具代表性,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实行直接民主制。
经济基础:古希腊的经济以农业和手工业为主,同时发展了海上贸易。
地中海地区丰富的资源和便捷的交通条件为古希腊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文化成就:古希腊的文化成就卓越,如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都取得了杰出成果。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成为文学经典;雕塑和建筑艺术也达到了很高水平。
四、古罗马文明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古罗马位于意大利半岛中部,拥有肥沃的土地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这种地理环境为古罗马文明的兴起提供了有力保障。
政治制度:古罗马的政治制度经历了从王政时代到共和时代的转变。
共和时代设立了元老院、执政官等职位,实行分权制衡原则。
随着罗马帝国的建立,政治制度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
《古代埃及》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古代埃及的基本概况,包括地理位置、文明特点等。
2. 使学生掌握古埃及的重要历史事件,如法老的统治、金字塔的建造等。
3. 培养学生对古埃及文化的兴趣,提高历史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古埃及的文明成就、金字塔的建造、法老的统治。
2. 难点:古埃及文明的起源和发展、金字塔的建筑技术。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古埃及文明的特点及其成因。
2. 利用多媒体展示古埃及的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交流对古埃及文明的认识和看法。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古代埃及》相关内容。
2.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等。
3. 教具:金字塔模型、法老面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古埃及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古代埃及的神秘氛围。
教师简要介绍古埃及的地理位置和文明成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古埃及的历史背景,讲解尼罗河对古埃及文明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了解古埃及的社会制度、宗教信仰和艺术成就。
3.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古埃及的文明特点,包括金字塔的建造、法老的统治等。
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古埃及文明的发展过程。
4.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古埃及文明的认识和看法。
教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古埃及文明的优势和劣势。
6. 课后作业:六、教学拓展:1. 利用课后时间,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的古埃及文物展区,增强学生对古埃及文明的直观认识。
2. 邀请专家讲座,让学生深入了解古埃及的宗教、艺术和建筑等方面的知识。
七、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团队讨论的笔记,评估学生对古埃及文明的理解程度。
2. 检查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古埃及文明的深入研究情况。
3. 学生自评和互评,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确保教学效果的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