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古代埃及》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5.34 MB
- 文档页数:6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课《古代埃及》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古代埃及》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的第一课,主要介绍了古埃及的历史、文明、社会、宗教、艺术等方面的内容。
本课内容对于学生了解古代埃及的历史和文化,认识古代埃及文明对后世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古代文明有一定的认识。
但古埃及的历史和文化距离学生生活较远,需要通过具体、生动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古埃及的历史、文明、社会、宗教、艺术等方面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代埃及文明的尊重和认识,提高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古埃及的历史、文明、社会、宗教、艺术等方面的内容。
2.教学难点:古埃及文明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古埃及文明对后世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教材、资料等自主学习,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
2.合作探究: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讨古埃及的历史、文明等方面的问题。
3.情景教学:通过图片、视频、模型等直观教学手段,生动展示古埃及的历史和文化。
4.讲解法:教师对古埃及的历史、文明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2.资料:古埃及的历史、文明、社会、宗教、艺术等方面的相关资料。
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图片、视频、模型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古埃及的图片、视频等,引发学生对古埃及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呈现古埃及的历史、文明、社会、宗教、艺术等方面的内容,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内容,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课《古代埃及》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本课《古代埃及》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的第一课,主要介绍古代埃及的历史、文化、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古代埃及的基本情况,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古代埃及的历史和文化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逐步掌握古代埃及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古代埃及的历史、文化、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的情况,掌握古埃及文明的基本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古代埃及的历史、文化、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的情况,古埃及文明的基本特征。
2.教学难点:古埃及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自学教材和查阅资料,掌握古代埃及的基本情况。
2.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探究,共同探讨古埃及文明的特点和影响。
3.探究学习: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行历史情境再现,深入探究古埃及文明的发展过程。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2.参考资料:相关的历史文献、图片、视频等。
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古埃及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古代埃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古代埃及的历史、文化、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的情况,为学生提供基础知识。
3.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古埃及文明的特点和影响。
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共同完成讨论任务。
4.巩固(10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关于古埃及文明的问题,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古埃及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深入挖掘其对后世的影响。
第1课古代埃及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古埃及最早出现时间、文明发源地,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与好奇心;结合中国的商朝,理解古埃及由诞生、发展、强盛到灭亡过程,培养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逐渐形成构建知识框架的能力;认识并讲述古埃及的金字塔,培养探究、合作创新能力;明白象形文字、木乃伊,培养学生思维想象能力与科学的探究能力;了解法老的统治,培养理解、对比与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用金字塔与木乃伊图片来开篇引出主题,然后渐渐走进古埃及,穿越时空隧道去感受体会古埃及人的生产与生活,领会古埃及的文明,本课主要采用阅读、探究、想象与看图方法,使学生对古代埃及历史有一个客观、清楚、完整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古埃及历史的学习,让学生初步具有唯物主义思想与科学精神,对埃及文明的肯定与敬意,特别是对金字塔与木乃伊的了解,学生知道了古代人类的智慧与力量,培养学文化、尊重并崇尚科学的优良品质,通过学习法老的统治,使学生反对神学,反对愚昧,更加热爱科学,献身科学,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和人民。
二、教学重点:1、古埃及的发源地——尼罗河流域2、金字塔三、教学难点:1、尼罗河是古埃及文明的赠礼2、古埃及文明与金字塔的关系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请看,这是古代亚非四大文明古国示意图,人类早期文明最先诞生于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
自西向东,分别是哪些文明呢?生:北非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西亚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文明、南亚次大陆的古印度文明、黄河流域的古中国文明。
师:今天我们先来学习古埃及文明。
(二)新课讲授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1)探究任务一古埃及的自然环境——尼罗河★教师引导出示古代埃及示意图,展示材料: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
——希罗多德抛出问题:结合图所示讲述埃及地理位置,为什么说古埃及文明是“尼罗河的赠礼”?★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1页正文第一段,初步了解古埃及的自然环境。
(观察地图,阅读教材,运用所学回答问题。
第1课古代埃及(详案)一、课标要求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二、教学目标1、认识古埃及的地理位置,了解古埃及国家的发展历程;2、了解古埃及的文明成就,掌握尼罗河与古埃及科学文化发展的关系,了解古埃及文明没有延续的原因。
3、了解古埃及法老与金字塔的关系,认识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三、重难点1、重点:古埃及的文明成就。
2、难点:古代埃及法老与金字塔的关系。
四、教学基本过程(一)新课导入:问题导入:你知道世界的四大文明古国吗?(提问: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古中国)观察地图四大文明古国有什么共同之处?(都起源于大江大河流域)为什么人类文明会产生于大河流域呢?(因为:(1) 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土地相对肥沃;(2)气候温和,利于农作物生长,适宜人类生存。
所以说古代文明的产生往往都和河流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这四大文明古国当中出现得最早的可以说是古埃及文明,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段历史,了解这个曾经无比神秘的国度。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在这节课内容中我们将学习什么内容。
从整体上来说,要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其中重点是古埃及有哪些文明成就,难点是埃及法老与金字塔的关系。
因此,我把这课内容分成两个部分,第一篇章是自然成就埃及、第二篇章是埃及造就文明。
(二)新课探究:【第一篇章】自然环境孕育古埃及(一)地理概况(展示古埃及地图)1、观察地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书本古埃及地图,找出古埃及的地理位置。
非洲东北角。
(2)根据地理知识,分析该的气候条件。
古埃及地处非洲的北部,北临地中海,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干旱少雨。
(3)谁孕育了古埃及的古老文明?尼罗河。
2、分析材料:在古埃及人中,尼罗河就是埃及的母亲河,在他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受到了古代埃及人的赞美:“啊,尼罗河,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流出来,养活着埃及。
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
你用你神秘的方式,带来了肥沃的土壤,你慷慨无私地给予我们所有美好的东西!”(请学生起来朗读)①什么说“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尼罗河为古埃及农业大发展带来灌溉水源,为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课古代埃及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图片和相关资料分析埃及的自然环境特点,理解尼罗河在埃及的重要;知道古埃及的代表性文明成就,理解它们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理解古代埃及法老与金字塔的关系。
2.通过讨论、分析自然环境影响文明产生,进一步认识大河对文明形成的重要作用了解文明产生的多源性。
3.通过学习埃及的金字塔,围绕金字塔之迷,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难点1.重点:古埃及的代表性的文明成就。
2.难点:分析自然环境对文明产生的影响;理解古代埃及法老及金字塔的关系。
课前准备查找本课相关史料,准备好本课相关知识链接。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它拥有绮丽的文化,尼罗河是孕育古埃及文明的摇篮,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希罗多德说过:“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这样多的令人惊异的事物,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这样多的非笔墨所能形容的巨大成绩”。
让我们走进古代埃及,了解这段历史。
【新课讲授】一、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1、古埃及的位置【教师活动】出示材料与图片,并讲述。
材料万岁,尼罗河!你在这大地上出现,平安地到来,给埃及以生命,阿孟神啊,你将黑夜引到白天,你的引导使人高兴!繁殖拉神所创造的花园,给一切动物以生命,不歇地灌溉着大地,从天堂降下的行程,食物的爱惜者,五谷的给予者,普塔神啊!你给家家户户带来光明!【教师活动】提问:尼罗河在哪里?对于古埃及来说有什么意义?位置:位于非洲东北角,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
古埃及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教师活动】讲述古埃及国家的兴亡。
(1)产生: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在尼罗河下游陆续出现了若干个小国家。
(2)发展: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埃及初步实现统一。
(3)强大:在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赴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
(4)灭亡: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吞并古埃及;后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先后占领古埃及,古埃及文明设有延续下去。
第1课古代埃及-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古代埃及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和社会制度;2.掌握古埃及文明的主要特点和对世界文明的贡献;3.能够分析古埃及社会制度和文化特征之间的联系;4.提高学生对古代文明的兴趣,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和历史观。
二、教学内容1.古代埃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2.古埃及社会制度和文化特征;3.古埃及的宗教信仰和建筑艺术;4.古埃及的科技和经济发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介绍“古埃及”的概念和地理位置。
让学生了解古埃及由来已久,是东非、亚洲和欧洲在历史上的重要交汇点之一,位于非洲东北部和亚洲西南部。
2. 课堂讲解(1)古代埃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1.古埃及位于什么区域?2.古埃及的地理环境是什么样子的?3.古埃及的历史背景有哪些重要事件?(2)古埃及社会制度和文化特征1.古埃及的社会分为哪几个等级?各有什么重要特征?2.古埃及文明的主要特点有哪些?3.古埃及的文字和神话故事对后世有什么影响?(3)古埃及的宗教信仰和建筑艺术1.古埃及的宗教信仰有哪些特征?2.古埃及的神庙和金字塔建筑如何体现建筑艺术的发展?–讲解古埃及的金字塔有哪些特点、谁建造的、为什么建造等–讲解古埃及的神庙是如何讲究比例、构造等方面的(4)古埃及的科技和经济发展1.古埃及的科技和经济发展取得了哪些重要成就?2.古埃及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经济有哪些特点?3. 案例分析分析“古埃及社会制度和文化特征”的关系,可以给学生举例古埃及的奴隶制度、士兵制度、法律制度等。
4. 小组讨论分成小组,让学生就“古埃及的宗教信仰和建筑艺术”进行讨论,让同学们深入理解古埃及文明和建筑。
并让每组汇报自己的讨论结果,以增强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5. 总结和评价让学生回顾课堂内容,总结古埃及文化的特点和贡献。
让学生评价这节课的教学效果,鼓励学生提出建设性意见,以便改进教学质量。
四、教学评价本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古埃及的历史和文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国际视野。
部编人教版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课《古代埃及》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古代埃及》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的第一课,主要介绍古代埃及的历史、文化和成就。
教材内容包括古埃及文明的起源、尼罗河流域的农业生产、古埃及的社会制度、宗教信仰、艺术成就等。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古代埃及的基本概况,掌握古埃及文明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思维活跃,求知欲强。
但他们对古代埃及的了解可能局限于一些表面现象,对于古埃及的深层次文明成就和影响还需通过课堂学习来进一步挖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深入探讨古埃及文明的特点和价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古代埃及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社会制度、宗教信仰、艺术成就等,掌握古埃及文明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分析归纳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代埃及文明的尊重和欣赏,认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影响,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古埃及文明的起源、发展及其特点;古埃及的宗教信仰、社会制度、艺术成就等。
2.教学难点:古埃及文明对后世的影响;如何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古埃及文明的特点。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对古埃及文明的基本情况进行讲解,为学生提供知识框架。
2.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古埃及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等。
3.合作探讨法: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古埃及文明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4.分析归纳法:学生通过对古埃及文明的学习,分析归纳出其特点和价值。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2.课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3.资料:教师收集相关古埃及文明的图片、文献等资料,用于课堂展示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尼罗河流域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古代埃及的地理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部编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第1课古代埃及教学设计
塔的通道也对应天上的北斗星,五千年前中外文明对待神秘的天空都有
一样的崇拜和向往,一方面天文学的发展指引了农耕文明更好的发展,
另一方面作为人间的统治者,他们也都不约而同的想到了借助上天的力
量赐予自己在现实中的特权,巩固自己的统治。
物换星移,中华文明依
旧在大地上流淌,而我们只能在漫漫黄沙中尝试解开古埃及的神秘面
纱。
板书设计
习题演练
教学反思。
第1课古代埃及◇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尼罗河对古埃及文明形成的重要作用,知道古代埃及的科学文化,了解金字塔的建造及特征,知道法老的权力等。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古代埃及》地图,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以及尼罗河对古埃及的影响。
通过展示材料,了解金字塔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通过讨论,进一步认识大河流域对文明形成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古埃及文明的学习,使学生深刻体会人类文明的产生包括中华文明在内有多个源头,是各个民族共同创造的结果。
通过了解古代埃及的科学文化成就,使学生认识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古埃及的文明成就。
【教学难点】分析自然环境对文明产生的影响,理解“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这是一块约高114.4厘米、宽72.3厘米、厚27.9厘米,略呈长方形但实际上缺了许多边角的石碑。
由于石碑是在罗塞塔郊外出土的,因此它被命名为罗塞塔石碑。
它是大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这块玄武岩石碑同时刻有古埃及象形文、古埃及草书以及古希腊文三种文字,是解密古埃及文明的钥匙,也是当今研究古埃及历史的重要里程碑。
那么,古代埃及是怎样的一种文明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课《古代埃及》。
二、新课讲授(一)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1.教师讲解:观察教材地图《古代埃及》,回答古代埃及所处的地理位置。
学生回答: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
2.材料展示:材料一啊,尼罗河,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出,养活着埃及。
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
——古埃及诗歌材料二由于吸收了非洲中部丰富的季雨,尼罗河的水位逐渐升高,并溢出河床,流向河谷,到九月泛滥达到高潮时,整个河谷都淹没在水中,河水退后,留下一层淤泥,这些从上游冲积下来的淤泥富含磷酸盐和腐殖质,是农作物生长的沃土。
由于河水在大多数的时候都定期泛滥,及时带来这种天然化肥,使得这个地区的农业发展有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第1课古代埃及一、课程标准: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古埃及的兴起、发展过程;知道古埃及的文明成果,特别是关于金字塔的认识2、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了解大河流域产生的四大文明古国以及它们的共同特点;(2)通过小组合作,对史料的阅读和分析,探讨如何评价金字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古埃及和金字塔的学习,明白在大河流域诞生了文明,包括中国的四大文明古国;(2)认识到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三、教学重点:古埃及金字塔四、教学难点:对金字塔进行多角度地评价;在地图上认识四大文明古国的相同点。
五、教学方法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复习中国古代、近代和现代史,从整体上认识世界历史。
中国历史,包括中国古代史(人类产生——清朝前期),中国近代史(1840-1949),中国现代史(1949至今)。
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还要了解世界历史,看看其他国家是如何发展的,从而为我所用。
世界历史也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部分历史,今天我们就开始走近世界历史。
了解世界历史的分期。
介绍人类历史的社会划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是哪四国吗?亚非的四大文明的共同点?大河流域。
从中国史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大河流域附近,水源丰富,土地肥沃、光照充足,气候适宜,适合原始农业发展。
那么世界最早的古文明——古埃及,是什么情况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神秘的国度,感受其伟大的文明。
【新课讲授】一、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1、学生观察课本图片《古代埃及》结合地理知识,说出古代埃及文明形成的条件。
教师讲解梳理。
(1)水源:古埃及地处沙漠,气候干旱少雨,尼罗河是唯一的水源(2)农业:定期泛滥,提供肥沃土壤(3)交通:便于航行,为古埃及的统一提供有利的自然条件(4)历法:古代埃及人观察尼罗河水泛滥,发现其规律,发展起天文学,制定了太阳历。
第1课古代埃及知识与能力经过学习本课理解尼罗河在埃及的重要地位;知道古埃及的代表性文明成就,理解它们关于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理解古代埃及法老与金字塔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教课目的经过小组议论,在教师提示下,概括总结大河文明的产生与其地理环境的关系,正确剖析古埃及成为文明古国的原由;培育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经过学习埃及的金字塔,环绕金字塔之迷,培育学生的研究精神。
要点古埃及的代表性的文明成就。
难点剖析自然环境对文明产生的影响;理解古代埃及法老与金字塔的关系。
课时计划 1 课时实质达成教课过程教师活动一、导入新课利用金字塔的图片导入新课。
1.经过学习本课理解尼罗河在埃及的重要地位;知道古埃及的代表性文明成就,理解它们关于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理解古代埃及法老与金字塔的关系。
2.复述古埃及文明盛行、发展、富强和二、展现学习消亡的过程;认识古埃及的法老统治。
目标3.经过学习埃及的金字塔,环绕金字塔之迷,培育学生的研究精神。
学习要点:古埃及的代表性的文明成就。
学习难点:剖析自然环境对文明产生的影响;理解古代埃及法老与金字塔的关系。
学生先依据导教案自学找出以下问题的三、自主学习答案,而后教师进行重要知识点进行解说重申。
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学生活动设计企图经过新奇的导入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明确本节课的学阅读学习目习任务,让学生标,明确本课带着任务展开下学习任务。
面环节。
学生自主学先经过自学认识习,阅读课本,课本的大概内独立完成问容,在经过老师题,并初步记的解说让知识更忆。
加的稳固。
(1)古埃的形成与非洲的(河流)有直接的关系。
古埃及文明被称为。
( 2)古埃及文明出现于公元前年。
在新王国时代法老统治时期,埃及成为强盛的军事帝国。
(3)古埃及先后被、、吞并占据,埃及文明被中止。
(4)古埃及最突出的成就有、。
2.金字塔( 1 )最能表现古埃及人民智慧结晶的是。
最大的是。
3.法老的统治( 1 )古埃及的国王被称为。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1课古代埃及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尼罗河对古埃及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了解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过程与方法观察古埃及地图,了解古埃及的地理位置以及尼罗河对古埃及农业和文明等方面的影响;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关于金字塔的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金字塔既是古埃及国王奴役劳动人民的历史见证,又是古埃及劳动人民用智慧和勤劳创造的世界奇迹【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古埃及代表性的文明成就教学难点:分析自然环境对文明产生的影响;理解尼罗河在古埃及文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列出了当时的世界七大奇迹,古埃及的金字塔就是其中之一。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七大奇迹中,只剩下古埃及的金字塔还矗立在尼罗河岸边。
我们在感到遗憾的同时,也为金字塔感叹。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开启埃及之旅。
(多媒体播放视频——埃及)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一)自然环境1.教师展示:出示《古代埃及地图》和《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引导学生从地理位置、气候、河流等方面分析古埃及的自然环境特点,帮助学生建立起古代埃及的空间概念。
提示:古埃及地处北回归线一带,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气候十分炎热,降雨量也很少,普遍干旱。
世界最长的河流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
2.诗歌展示:啊,尼罗河,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出,养活着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
你用你神秘的方式,带来了肥沃的土壤,让我们歌唱!你滋润了太阳神赋予的土地,养育着所有的人民,让我们在干涸的沙漠里畅饮!你慷慨无私地给予我们所有美好的东西!结合歌词及前面所学,说说尼罗河对古埃及文明的影响。
(或者说人们为什么要赞美尼罗河?)提示:古埃及人之所以可以在这片沙漠上建立灿烂的农业文明,要归功于尼罗河纵贯古埃及南北,两岸形成数千米至数十千米宽的狭长河谷。
每年尼罗河定期泛滥,当洪水退去后,两岸留下肥沃的黑色淤泥,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
第1课古代埃及教学设计金字塔是什么象征?这里发源了什么文明?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古代埃及》,共同探寻答案。
1.自主学习(独学)(1)古代埃及文明发源于哪里?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说古埃及文明是“尼罗河的赠礼”?(2)古埃及文明的国家的发展历程有哪些?(何时出现国家?何时统一?经历了哪三个时代?谁统治时期,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其领土南北到哪里?何时发生灭亡?)(3)古埃及在科学和文化方面有哪些成就?(4)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什么?最大的金字塔是什么?最高统治者称什么?古埃及文明象征与最高统治者有什么关系?2.合作探究(群学)【议】讨论:尼罗河与古埃及科学文化的发展有什么关系?3.展示提升(群学)个人展示一:(1)古埃及文明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有哪些?它属于一种什么类型的文明?个人展示二:(2)金字塔主要是由谁来建造的?你从中能够悟出什么道理?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
它的建造凝结了无数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汗水,说明了历史是由广大劳动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
(三)达标测评:1.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过:“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C )A.埃及奴隶制国家建在尼罗河边B.埃及人是喝尼罗河的水长大的C.尼罗河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古埃及文明D.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2.世界上最早建立的统一的奴隶制国家是( A )A.古代埃及B.古代印度C.古代中国D.古代巴比伦3.(2019黑龙江大庆)下图所示建筑物是世界著名历史遗迹之一,它反映的是A.古巴比伦文明B.古埃及文明C.古印度文明D.古中国文明【四】(对学+课堂默写)一、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1.古代埃及文明起源于______________。
被认为是“___________”。
2.古埃及文明发展历程:兴起:约从________开始,在尼罗河下游陆续出现了若干个小国家。
发展:公元_________左右,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在新王国时代法老________统治时期,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古代埃及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古代埃及》是课程的第一课,主要介绍了古代埃及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初步接触,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历史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从古埃及文明的起源、金字塔的建造、法老的统治、宗教信仰、日常生活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材料。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但对于古代埃及的历史和文化可能了解不多。
学生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探究式学习。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古代埃及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掌握古埃及文明的基本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研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古代埃及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金字塔的建造。
2.教学难点:古埃及文明的特点,金字塔建造的技术和原因。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为学生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4.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查阅资料,提高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图片、视频、PPT等资料。
2.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等。
3.学习任务单:为学生提供学习任务和引导。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古埃及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古代埃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提出问题:“你们对古代埃及有什么了解?今天我们将学习关于古代埃及的哪些内容?”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PPT呈现教材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古埃及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
重点介绍金字塔的建造过程、法老的统治、宗教信仰和日常生活等方面。
第1课古代埃及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知道古埃及的代表性文明成就,理解它们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
2.结合图片和相关资料分析埃及的自然环境特点,理解尼罗河在埃及的重要地位。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讨论、分析自然环境影响文明产生,进一步认识大河对文明形成的重要作用,了解文明产生的多源性。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了解尼罗河对古埃及文明形成的重要作用,使学生深刻体会人类文明的产生有多个源头,是各个民族共同创造的结果。
2.通过了解金字塔建造及特征,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运用多媒体形象直观展示丰富资料,吸引学生兴趣。
2.加入生活化元素,使课堂接近学生,学生融入课堂。
3.采用独立学习与小组学习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既能独立思考,又能在遇到难题时互相讨论,取长补短,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小组合作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PPT,古代亚非四大文明古国示意图,人类早期文明最先诞生于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
自西向东,北非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西亚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文明、南亚次大陆的古印度文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
今天我们学习古埃及文明。
(二)讲授新课:
一、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1、古埃及的自然环境——尼罗河,出示:赞美尼罗河诗歌、尼罗河图片。
“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
”。
教学预设:尼罗河是唯一水源,为人类生存提供条件。
设问:解释歌词“你用你神秘的方式,带来了肥沃的土壤。
”
教学预设:定期泛滥,利于农业发展。
小结:尼罗河为人们生存繁衍提供了条件,定期泛滥促进了古埃及农业的发展,为古代埃及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2、国家的发展历程:
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国家
公元前3100年左右初步统一
公元前15世纪地跨亚非
灭亡: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吞并
强盛时期:图特摩斯三世
图特摩斯三世(Thutmose III),古埃及第18王朝法老,在古埃及的31个王朝中,第18王朝是延续时间最长,版图最大,国力最鼎盛的一个朝代,而图特摩斯三世则是这个王朝的集大成者。
他在位期间发动了大规模的扩张战争,征服了地中海东岸的迦南和叙利亚地区。
通常认为,是图特摩斯使埃及完成了从一个地域性王国向洲际大帝国的质变。
图特摩斯三世被认为是古埃及最伟大的法老之一,被称为“古代世界之拿破仑”。
古代埃及的衰落:
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吞并埃及,后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先后占领埃及,古代埃及近3000年的文明没有延续下去。
3、古代及文明成就:
A、太阳历
历法:太阳历
①制定依据:按照尼罗河的涨落和农作物的生长规律。
②基本内容:一年分3个季节,每季4个月,每月30天,岁末加上5天宗教节日,一年365天。
③地位: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太阳历。
④影响:罗马历法、今天的公历,都源于此。
B、象形文字: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前后。
它是一种与事物形状相似的文字,并有一定的读音。
法国语言学家商博良
设问:象形文字有怎样的特点?
与事物形状相似。
补充:象形文字一般书写在纸草上,而纸草是生长于尼罗河河边的一种植物。
小结:象形文字是古老的文字之一,是古埃及人民创造的文明成就。
C、医学成就:木乃伊
出示:木乃伊制作过程的图片以及希罗多德关于木乃伊制作的一般方法的介绍。
设问1:在这个过程中,懂得了哪些医学方面的知识?
解剖、心脏、消毒、防腐、缝合技术等等。
设问2:古埃及人为什么要制作木乃伊呢?
“灵魂不死”……
小结:古埃及人民深信“灵魂不死”,热衷于制作木乃伊,因此在不断的实践摸索中,埃及的医学也在不断的进步。
二、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寝。
设问1:介绍一下你所知道的金字塔。
胡夫金字塔等
出示:想象如何搬运、建造金字塔的?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根据传闻写道:“他(胡夫)强迫所有的人为他做工,……他们分成10万人的大群来工作,每一个大群都要工作3个月,……金字塔本身的建造用了20年。
•
•据研究,胡夫金字塔,四边底线误差不出20厘米,与230米的总长度比较,误差在l/1000之内;基底四个直角误差最大不过3分2秒,四边方位同准确的东西南北方位误差也只在1分15秒和5分30秒之间。
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
反映了古代埃及社会经济发展较高的水平,是古代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设问2:金字塔主要是由谁来建造的?你从中能够悟出什么道理?
教学预设: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小结:金字塔是建筑史上的奇迹,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
它的建造凝结了无数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汗水,历史是由广大劳动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
三、法老的统治
1、背景:统一的国家、复杂的社会矛盾和大规模的水利工程,都要求强化国家统治机构和国王权力。
法老的金棺
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多方面的挑战。
胡夫金字塔之后,古王国时代的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逐渐衰落。
(三)、课堂小结
古代埃及:建国:公元前3500年,统一:公元前3100年左右,灭亡:公元前525年,科学文化成就:天文学(太阳历)、数学、医学、象形文字、金字塔。
这些是古代埃及成为文明古国的标志。
所谓文明,指的是埃及在世界范围内最早进入奴隶社会。
(四)、板书设计
(五)、课堂练习:
1.下列文明成果中,属于古埃及人民创造的是()
A.楔形文字
B.汉谟拉比法典
C.种姓制度
D.金字塔
2、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称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这句话的意思是()
A. 有了古代埃及文明,就有了尼罗河
B. 尼罗河孕育了古代埃及文明
C. 古代埃及人十分爱护尼罗河
D. 尼罗河是古代埃及的象征
3、成为古代埃及文明标志是()
①金字塔②空中花园
③狮身人面像④汉谟拉比法典。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4、给我们留下了宏伟的金字塔、神秘的狮身人面像”的先民是()
A. 古印度人
B. 古罗马人
C. 古代埃及人
D. 古希腊人
(六)、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