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压杆稳定
- 格式:ppt
- 大小:4.27 MB
- 文档页数:53
材料力学之压杆稳定引言材料力学是研究物体内部受力和变形的学科,压杆稳定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压杆稳定是指在受到压力作用时,压杆能够保持稳定,不发生失稳或破坏的现象。
本文将介绍压杆稳定的基本原理、稳定条件以及一些常见的失稳形式。
压杆的受力分析在进行压杆稳定分析前,我们首先需要对压杆受力进行分析。
压杆通常是一根长条形材料,两端固定或铰接。
在受到外部压力作用时,压杆会受到内部的压力,这些压力会导致杆件产生变形和应力。
在分析压杆稳定性时,我们主要关注压杆的弯曲和侧向稳定性。
压杆的基本原理压杆的稳定性是由杆件的弯曲和侧向刚度共同决定的。
当压杆弯曲和侧向刚度足够大时,压杆能够保持稳定。
所以,为了提高压杆的稳定性,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1.增加杆件的截面面积,增加抗弯能力;2.增加杆件的高度或长度,增加抗弯刚度;3.增加杆件的横向剛性,增加抗侧向位移能力;4.添加支撑或加固结构,增加整体稳定性。
压杆的稳定条件压杆稳定的基本条件是在承受外部压力时,内部应力不超过材料的极限强度。
当内部应力超过材料的极限强度时,压杆将会发生失稳或破坏。
在实际工程中,我们一般采用压杆的临界压力比来判断压杆的稳定性。
临界压力比是指杆件在失稳前的临界弯曲载荷与临界弯曲载荷之比。
当临界压力比大于1时,压杆是稳定的;当临界压力比小于1时,压杆是不稳定的。
临界压力比的计算可以采用欧拉公式或者Vlasov公式等方法。
这些方法能够给出压杆在不同边界条件下的临界压力比。
在工程实践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计算临界压力比。
压杆的失稳形式压杆失稳通常有两种形式:弯曲失稳和侧向失稳。
弯曲失稳压杆的弯曲失稳是指杆件在受到外部压力作用时,发生弯曲变形并导致失稳。
在弯曲失稳中,压杆的弯曲形态可以分为四种:1.局部弯曲失稳:杆件出现弯曲局部失稳,形成凸起或凹陷;2.局部弯扭失稳:杆件出现弯曲和扭曲共同失稳;3.全截面失稳:整个杆件截面均发生失稳;4.全体失稳:整个杆件完全失稳并失去稳定性。
第九章 压杆稳定§9—1 概述短粗压杆——[]σσ≤=AF Nmax (保证具有足够的强度) 细长压杆——需考虑稳定性。
一、压杆稳定性的概念:在外力作用下,压杆保持原有直线平衡状态的能力。
二、压杆的稳定平衡与不稳定平衡:三、临界的平衡状态:给干扰力时,在干扰力给定的位置上平衡;无干扰力时,在原有的直线状态上平衡。
(它是稳定与不稳定的转折点)。
压杆的临界压力:Fcr ( 稳定平衡的极限荷载)四、判断压杆稳定的标志——F cr稳定的平衡状态——cr F F 临界的平衡状态——cr F F =不稳定的平衡状态(失稳)——cr F F§9—2 两端铰支细长压杆的临界力假定压力以达到临界值,杆已经处于微弯状态且服从虎克定律,如图,从挠曲线入手,求临界力。
①、弯矩:w F x M cr -=)(②、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w F x M w EI cr -=='')( 即,0=+''w EIF w cr令 EIF k cr =202=+''w k w ③、微分方程的解:kx B kx A w cos sin += ④、确定微分方程常数:0)()0(==L w w )sin (.0sin 0,B kx w kL ===→πn Kl =(n=0、1、2、3……)EIF L n k cr==∴π222L EI n F cr π=→临界力 F c r 是微弯下的最小压力,故,只能取n=1 ;且杆将绕惯性矩最小的轴弯曲。
2min2cr F L EI π=∴§9—3 其它支承下细长压杆的临界力2min2)(l EI F cr μπ=——临界力的欧拉公式(μ——长度系数,L ——实际长度,μL ——相当长度) 公式的应用条件:1、理想压杆;2、线弹性范围内;【例】:试由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导出下述细长压杆的临界力公式。
解:变形如图,其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为:0)(m w F x M w EI cr -==''EI F k cr =2:令 crF m k w k w EI 022=+'' kx d kx c w sin cos += 边界条件为:.0,;0,0='==='==w w L x w w x, 2,,00πn kL F m d c cr=-== 为求最小临界力, “ n ”应取除零以外的最小值,即取:π2=kL所以,临界力为:2222)2/(4L EIL EI F cr ππ== (μ=0.5)【例】:求下列细长压杆的临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