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保护生物学的产生与发展
- 格式:ppt
- 大小:58.50 KB
- 文档页数:18
保护生物学的产生与发展生物学是指对生命的研究和理解的科学领域。
保护生物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研究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介绍保护生物学的产生与发展,并探讨其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
保护生物学的产生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
当时,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污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生物多样性日益减少,物种灭绝的速度加快。
这引起了科学家和环保人士的关注,推动了保护生物学的形成。
保护生物学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关键阶段。
在早期阶段,学者们主要关注物种的分类和分布。
他们收集标本并进行研究,以了解各种物种的特点和生态习性。
这为后来的保护工作提供了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保护生物学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
学者们开始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由人类活动导致的生态破坏和物种灭绝的原因。
在现代的保护生物学中,关注点不仅仅局限于物种保护,还包括生态系统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保护生物学家不仅研究如何保护濒危物种,还努力维持和恢复受威胁的生态系统。
他们通过保护自然栖息地、控制入侵物种和限制非法狩猎和商业捕捞等措施来促进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利用。
保护生物学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首先,保护生物多样性是维护生态平衡和健康的必要条件。
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而相互依存的网络,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于维持其稳定性至关重要。
物种的灭绝将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可能导致连锁反应和不可逆转的生态破坏。
其次,保护生物多样性也对人类的福祉有重要影响。
许多物种对于人类的生活和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许多药物和医疗治疗方案基于自然界的生物资源,如植物和动物。
此外,生物多样性的破坏还会导致农作物减产、水源枯竭和自然灾害增加等问题,对人类社会和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最后,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保护生物学第1章保护生物学的产生与发展1、保护生物学(Conservation Biology ):保护生物学是应用科学和技术解决由于人类干扰或其他因素引起的物种群落和生态系统问题的新途径,其目的是提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原理和工具。
(保护生物学包含这样一个基本过程:评估人类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提出防止物种灭绝的具体措施,拯救濒危物种,研究生物多样性和提出对生物多样性进行持续、合理地利用的科学方案。
)2、保护生物学的研究内容第一是研究人类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其次是研究防止物种灭绝的有效途径主要关注到6个方面:物种灭绝、进化的潜能、群落和生态系统、生境的恢复、物种的回归自然和圈养繁殖、生物技术在物种保护中的应用弟2章物种起源与生物多样性演化1、生物进化有哪些原因?(1).遗传变异遗传——保守性;变异——先进性(2).自然选择在自然界里,适合于环境条件(包括食物、生存空间、风土气候等)的生物被保留下来,不适合的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
2、简述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光及其作用太阳光是地球上一切生物能量的源泉。
光能(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有机物中化学键的键能。
它除了维持植物自身生活以外,还是一切动物和微生物生存的基础,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与能量传递的首要环节。
光无论对于生物的影响十分明显,表现在:1)红外线——能使生物或非生物的温度上升,促进种子和幼叶的萌发,使茎加速伸长。
2)可见光——对于生物而言,可见光犹如生物钟的一种信号,绝大多数生物都是随一天中光线的规律性变化而呈现出有节律的应答。
如对植物而言进行光合作用、昼行性及夜行性动物。
3)紫外线——过量的紫外线可使细胞致畸、致癌或致死,在自然条件下紫外线可抑制或减缓茎的生长,提高植物向光的敏感性,促进花青素以及各种红色色素的形成。
(2).温度适当的温度是维系生命过程必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
通常从零上低温开始,随着温度的上升,微生物、植物和变温动物的代谢水平与生命活动逐渐增强,直到每种生物的最适温区为止。
保护生物学的产生与发展引言保护生物学是一门研究如何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的学科。
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和生态系统的破坏,保护生物学变得更加重要。
本文将探讨保护生物学的产生与发展,并介绍其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的应用。
保护生物学的产生保护生物学作为一个学科的产生和发展与许多因素密切相关。
首先,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促使了保护生物学的发展。
过度的城市化、森林砍伐、过度捕捞等行为导致了许多物种的灭绝和生态系统的崩溃,这引起了人们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注。
其次,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经济发展的追求也推动了保护生物学的发展。
人们开始意识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并开始将其纳入到自然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考虑之中。
逐渐形成了保护生物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概念。
保护生物学的发展保护生物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随着生态学的兴起和科学研究方法的进步,人们开始关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恢复。
保护生物学的发展也与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密切相关。
保护生物学的发展也得益于国际间的合作和政策的推动。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等组织的建立,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合作,共同制定和推动保护生物学的发展。
例如,制定了《生物多样性公约》,该公约已经成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国际法律框架。
保护生物学的发展也受益于技术的进步。
随着遥感技术、基因测序技术等的发展,人们能够更加准确地监测和评估物种和生态系统的状况,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了更多的科学依据。
保护生物学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中的应用保护生物学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首先,通过建立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网络,保护生物学帮助保护了许多重要的物种和生态系统。
这些保护区提供了物种繁衍、迁徙和栖息的重要场所。
其次,保护生物学通过开展物种保护和恢复计划,帮助物种克服各种威胁,并恢复其自然栖息地。
例如,通过人工繁育和野外保护措施,成功保护和恢复了一些濒危物种的种群数量。
此外,保护生物学还在推动公众参与和环境教育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一章概论第一节保护生物学的定义及研究内容一、保护生物学的定义保护生物学是刚刚诞生十多年的一门新兴学科。
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社会迈入后工业文明的历史阶段,人类已经领悟到,我们居住的地球正在进入一个动植物物种空前大量灭绝的时代,而灭绝对人类的未来是可怕的,人类必需扭转这种趋势。
为此,一门危机学科——保护生物学应运而生。
鉴于紧迫的社会需求、大量的研究素材与课题、丰厚的科学基金与资助,以及期刊《保护生物学》的问世,使保护生物学很快成为一门世人瞩目的前沿学科。
在很多发达国家以至于全球,保护生物学基本原理已家喻户晓或正在媒体中广为传播,"生态平衡"、"生态危机"、"环境保护"、"保护野生动植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可持续发展"等已成为日常生活用语。
所以,保护生物学应该是21世纪每个人,特别是大学生必需通晓的科学。
保护生物学,是在1978年由生态学家米切尔·苏勒(Michel Soule)首次组织国际会议并提出“建立|一门交叉学科,可以帮助拯救由人类造成大量灭绝中的动植物”的建议,以后由Soule、Pau1t Ehrlich 和Jared Diamond (加利福尼亚大学)等学者的共同努力下,逐步发展起来。
由于该门学科出现的时间仅十多年,目前还处于迅速发展阶段,对其基本含义尚有不同的说法,还未能形成确切的定义。
但一般认为保护生物学是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双交叉的一门综合学科(图1-1)保护生物学:一门价值取向与处理危机的科学。
保护生物学与生态学的关系就像是急诊与保健,或战争与政治之间的关系。
*研究生物多样保护的科学,即研究从保护生物物种及其生存环境着手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科学。
*研究生物多样保护的科学,即研究从保护生物物种及其生存环境着手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科学。
*研究人类社会活动和环境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以及如何对自然生态系统进行有效的管理与保护,使之能够为人类持续利用的一门学科。
第一章保护生物学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保护生物学的概念和学科特点•第二节保护生物学的形成与发展•第三节保护生物学的研究内容•第四节保护生物学的研究趋势第一节保护生物学的概念和学科特点•(一)保护生物学产生的背景•(二) 什么是保护生物学•(三) 保护生物学的学科特点(一)保护生物学产生的背景•1、人类对自然的改造•2、人类活动对自然产生的影响•3、生物多样性•4、生物多样性、资源和环境必须保护•5、保护生物学的出现1、人类对自然的改造•(1)自然生态系统转化为人工或半人工生态系统。
•(2)消耗了大量不可再生资源•(3)生物资源正逐步走向灭绝2、人类活动对自然产生的影响•(1)人类活动正在破坏生物群落。
•(2)由于土地不合理利用、生态环境破坏和外来物种的侵入,物种正经历大灭绝。
•(3)由于森林和湿地消失、工农业污染,地球的生态过程受到干扰。
•(4)沙漠化、水土流失、人口剧增、水资源减少、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凸现。
3、生物多样性•(1)生物多样性(定义):是对人类具有现实和潜在价值的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资源的总称。
•(2)意义:生物多样性是保障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和环境条件,也是未来工业、农业和医药业发展的基础。
•(3)人类活动严重干扰了生态平衡。
•(4)(后果)干扰生态系统→生态失衡→物种灭绝→人类生存条件崩溃。
4、生物多样性、资源和环境必须保护•(1)人类觉查到物种灭绝的威胁。
•(2)物种灭绝将对未来产生影响。
•(3)(共识)人类必须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丰富的生物资源、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5、保护生物学的出现•(1)挽救濒危物种,需要实施保护。
•(2)要科学有效保护,需要一门新的学科知识。
•(3)内容:①物种遇到的困难是什么、②如何处理、③濒危原因是什么、④哪些物种要优先保护、⑤采取怎么的措施。
•(4)保护生物学的出现。
(二) 什么是保护生物学•1、出现:①保护生物学名词出现于20世纪初期;②但保护生物学学科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