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心理学(全套课件245P)北京大学
- 格式:ppt
- 大小:15.76 MB
- 文档页数:33
变态心理学课件一、引言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它不仅关注正常心理现象,也关注异常心理现象。
变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专门研究心理异常的成因、表现、发展规律及其防治。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变态心理学知识,本课件将详细介绍变态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主要理论。
二、变态心理学的基本概念1.心理异常的定义:心理异常是指个体在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偏离正常心理发展轨迹,导致适应困难或社会功能受损的状态。
2.心理异常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心理异常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常见的分类方法有病因分类、症状分类和诊断分类。
3.心理异常的成因:心理异常的成因复杂多样,包括生物学因素、心理学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
三、变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个体在自然状态下的行为表现,了解其心理异常的特点和规律。
2.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有关个体心理异常的信息,为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3.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心理异常的成因、表现和发展规律进行实证研究。
4.案例法:通过深入分析具体案例,揭示心理异常的内在机制和外部表现。
四、变态心理学的主要理论1.心理动力学理论:心理动力学理论认为,心理异常源于潜意识的心理冲突,通过分析潜意识,可以揭示心理异常的成因。
2.行为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心理异常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由于不良的刺激和强化导致的异常行为模式。
3.认知心理学理论:认知心理学理论认为,心理异常与个体的认知过程和认知结构有关,通过改变错误的认知方式,可以缓解心理异常。
4.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强调个体的自我实现和人际关系,认为心理异常源于个体自我实现的受阻和人际关系的破裂。
五、变态心理学的防治策略1.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心理异常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精神分析治疗、行为治疗、认知治疗等。
2.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用于缓解心理异常的症状,如抗抑郁药、抗焦虑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