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福建卷(2012年福建省高考理综)
- 格式:docx
- 大小:1.29 MB
- 文档页数:20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
理科综合
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Cu40 Mn55
第Ⅰ卷(选择题 共108分)
本卷共18小题,每小题6分,共10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有关豌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萌发初期,种子的有机物总重量增加
B.及时排涝,能防止根细胞受酒精毒害
C.进入夜间,叶肉细胞内ATP合成停止
D.叶片黄化,叶绿体对红光的吸收增多
B 豌豆种子萌发初期,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种子的有机物总重量减少,A项错误;田间积水使得根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对根细胞具有毒害作用导致烂根,及时排涝能防止此现象发生,B项正确;夜间豌豆叶肉细胞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细胞呼吸过程中会产生大量ATP,C项错误;叶绿素合成受阻或被分解时会导致叶片黄化,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所以此时叶绿体对红光的吸收减少,D项错误.
2.下表是生物科学史上一些经典实验的叙述,表中“方法与结果”和“结论或观点”能相匹配的是( ).
选项 方法与结果 结论或观点
A 观察到植物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观察到动物受精卵分裂产生新细胞 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
B 单侧光照射下,金丝雀草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去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也不弯曲 生长素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
C 将载有水绵和好氧细菌的装片置于黑暗且缺氧的环境中,用极细光束照射后,细菌集中于有光照的部位 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于水
D 将活的R型肺炎双球菌与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混合后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体内出现活的S型菌 DNA是主要遗传物质
A 用显微镜观察到植物、动物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德国的魏尔肖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A项正确;B项中两组实验的自变量是胚芽鞘有无尖端,因此两组实验结果不同,说明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与尖端有关,B项错误;C项中细菌集中于受光照的部位,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C项错误;D项的实验结果说明加热杀死的S型肺炎双球菌含有促使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S型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因子,D项错误.
3.科技人员选取某地同一自然条件下三种不同类型的茶园,进行物种丰富度的调查,结果如图.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
A.纯茶园物种数变化幅度最小,不易产生暴发性虫害
B.杉茶间作园各物种的种群密度在10月份时最大
C.梨茶间作园的营养结构在6月份时最为复杂
D.人类生产活动不会改变茶园的群落结构 C 当群落中物种的丰富度越高时,害虫的天敌种类和数量就会越多,此群落中就不易产生暴发性虫害,A项错误;杉茶间作园在10月份物种数达到最高,但题中曲线并不能说明各物种的种群密度的大小,B项错误;生态系统中物种的数目越多,所形成的食物链就越多、食物网就越复杂,因此梨茶间作园在6月份的营养结构最复杂,C项正确;人类的活动如除草、喷施农药、改变种植结构等都会影响甚至改变茶园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D项错误.
4.将小鼠B细胞注入家兔体内,产生免疫反应后,家兔血清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细胞集团.而未经免疫的家兔血清不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成团.T细胞凝集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
A.小鼠B细胞诱导家兔产生细胞免疫
B.小鼠T细胞诱导家兔产生体液免疫
C.小鼠B细胞和小鼠T细胞有相同抗原
D.小鼠T细胞和家兔T细胞有相同抗原
C 注射过小鼠B细胞的家兔血清中能使细胞凝集成细胞集团的物质应是抗体,因此小鼠B细胞诱导家兔产生体液免疫,A、B项错误;小鼠B细胞诱导家兔体内产生的抗体能使小鼠T细胞凝集,说明小鼠B细胞与小鼠T细胞细胞膜上具有某些相同的化学集团(抗原),C项正确,D项错误.
5.双脱氧核苷酸常用于DNA测序,其结构与脱氧核苷酸相似,能参与DNA的合成,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合成时,在DNA聚合酶作用下,若连接上的是双脱氧核苷酸,子链延伸终止;若连接上的是脱氧核苷酸,子链延伸继续.在人工合成体系中,有适量的序列为GTACATACATG的单链模板、胸腺嘧...啶双脱氧核苷酸.......和4种脱氧核苷酸.则以该单链为模板合成出的不同长度的子链最多有(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D DNA复制过程中,胸腺嘧啶与腺嘌呤互补配对.单链模板中有四处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所以若原料中有胸腺嘧啶双脱氧核苷酸分别与之配对时就会出现四种不同长度的子链,若复制时胸腺嘧啶双脱氧核苷酸恰好没有参与到子链的形成过程中,这样就会合成出最长的子链,因此以该单链为模板合成出不同长度的子链最多有5种.
6.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易燃试剂与强氧化性试剂分开放置并远离火源
B.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
C.在50mL量筒中配制0.1000mol·L-1碳酸钠溶液
D.金属钠着火时,用细沙覆盖灭火
C 易燃试剂与强氧化剂混在一起容易引起火灾或爆炸,A正确;氨气溶于水呈碱性,故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B正确;不能在量筒中配制溶液,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要选用相应规格的容量瓶,C错误;金属钠着火时,能与水或二氧化碳继续反应,故用细沙覆盖灭火,D正确.
7.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乙醇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B.C4H10有三种同分异构体
C.氨基酸、淀粉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D.乙烯和甲烷可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鉴别
D 乙醇与乙酸能发生酯化反应,酯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故A错误;C4H10只有正丁烷和异丁烷两种同分异构体,故B错误;淀粉和蛋白质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而蛋白质的水解产物氨基酸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C错误;乙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而甲烷不能,故D正确.
8.短周期元素R、T、Q、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R>Q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Q
D.含T的盐溶液一定显酸性
D 由各元素的相对位置可以判断R在第二周期,T、Q、W三种元素在第三周期,再根据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可判断T为Al,则R为N、Q为Si、W为S.
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NH3>SiH4,故A正确;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H2SiO3
9.将下图所示实验装置的K闭合,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Cu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B.电子沿Zn→a→b→Cu路径流动
C.片刻后甲池中c(S24O)增大
D.片刻后可观察到滤纸b点变红色
A 将装置中K闭合,该装置构成原电池,其中Zn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为负极,Cu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为正极,故A正确;电子沿Zn→a,在a上溶液中的H+得到电子,在b上溶液中的OH-失去电子,电子不能直接由a→b,故B错误;该装置工作过程中,甲乙两烧杯中的S24O的浓度都不改变,只是盐桥中的Cl-和K+分别向甲、乙两烧杯中移动,故C错误;b接电源正极为阳极,在此极溶液中的OH-失去电子,c(OH-)减小,c(H+)增大,b处滤纸不能变红色,故D错误.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5molO3与11.2LO2所含的分子数一定相等
B.25Ⅰ与60Ⅰ时,水的pH相等
C.中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所消耗的n(NaOH)相等
D.2SO2(g)+O2(g)2SO3(g)和4SO2(g)+2O2(g)4SO3(g)的ΔH相等
C A项中没有说明对应的压强和温度,不能说明11.2LO2的物质的量就是0.5mol,故A错误;水的离子积常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pH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B错误;反应热ΔH随相应的化学计量数的改变而改变,相同条件下,后者的ΔH是前者的二倍,故D错误.
11.下列物质与水作用形成的溶液能与NH4Cl反应生成NH3的是( ).
A.二氧化氮 B.钠
C.硫酸镁 D.二氧化硅
B 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硫酸镁溶于水形成硫酸镁溶液,这两者都不能与NH4Cl反应;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能与NH4Cl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NH3.
12.一定条件下,溶液的酸碱性对TiO2光催化染料R降解反应的影响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在0~50min之间,pH=2和pH=7时R的降解百分率相等
B.溶液酸性越强,R的降解速率越小
C.R的起始浓度越小,降解速率越大
D.在20~25min之间,pH=10时R的平均降解速率为0.04mol·L-1·min-1
A 在0~50min之间,pH=2和pH=7时反应物R都能完全反应,降解率都是100%,故A正确;由斜率可知pH越小降解速率越大,即溶液的酸性越强,R的降解速率越大,故B错误;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大,所以起始浓度越小降解速率越小,故C错误;20~25min之间,pH=10时R的平均降解速率为410.210mol?L5min,故D错误.
13.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t=0时刻的波形如图甲所示,此时质点P正沿y轴负方向运动,其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则该波的传播方向和波速分别是( ).
A.沿x轴负方向,60m/s
B.沿x轴正方向,60m/s
C.沿x轴负方向,30m/s
D.沿x轴正方向,30m/s
A 根据波的形成和传播规律可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排除选项B、D;根据图甲可知波长λ=24m,根据图乙可知周期T=(0.55-0.15)s=0.40s,则波速v=T=240.40m/s=60m/s,选项A对、C错.
14.如图,理想变压器原线圈输入电压u=Umsinωt,副线圈电路中R0为定值电阻,R是滑动变阻器.和是理想交流电压表,示数分别用U1和U2表示;和是理想交流电流表,示数分别用I1和I2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I1和I2表示电流的瞬时值
B.U1和U2表示电压的最大值
C.滑片P向下滑动过程中,U2不变、I1变大
D.滑片P向下滑动过程中,U2变小、I1变小
C 交流电表的示数表示交流电的有效值,选项A、B错误;滑片P向下滑动过程中,原、副线圈的匝数n1、n2不变,U1不变,则U2=121Unn不变;R连入电路的电阻减小,则流过副线圈的电流I2=20URR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