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编辑与制作实验教学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64.50 KB
- 文档页数:8
《电视编辑》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TV Editing总学时:48 实验学时:14 学分:3适用对象:广播电视新闻学本科先修课程:摄影技术基础、电视摄像技术大纲主撰人:周行大纲审核人: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1.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应用性较强的课程。
2. 课程目的:设置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电视编辑的基本工作流程和步骤,学习基本的影视语言法则,熟悉视听思维方式,最终掌握基本的电视节目后期制作手段,并能够通过合作完整地完成一部电视短片习作。
3. 课程任务:阐明电视编辑的工作性质内容、手段及目的;探讨蒙太奇这种影视语言的思维方法及叙事方式、影视画面的组接原则和技巧;阐明影视编辑中的场面过渡的方法及声画组合原则方法,使学生通过理论课程学习和实践创作,掌握电视编辑的技术、技巧,为学习其他课程打下良好的技术与艺术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第1章:电视编辑概述授课学时:2基本要求:1-1 理解电视编辑的含义。
1-2 掌握电视编辑的内容和方法。
1-3 了解电视编辑人员的基本素质与要求。
重点:理解电视编辑的含义与电视编辑的任务难点:无第2章:蒙太奇授课学时:10基本要求:2-1 理解蒙太奇的含义和蒙太奇的思维方法2-2 掌握蒙太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叙事蒙太奇的三种组接方式和四种句式,表现蒙太奇的四种组接方式。
2-3 熟练运用蒙太奇的时空创造艺术进行镜头的分析与剪辑。
2-4 理解长镜头在电视节目中的作用。
重点:蒙太奇的两种表现形式、三种组接方式和四种句式的运用难点:叙事蒙太奇的四种句式设计、表现蒙太奇的四种组接方式镜头设计第3章:电视画面组接技巧授课学时:10基本要求:3-1 了解画面组接连贯性的作用和意义,掌握四种连贯因素的概念,并能够运用连贯因素进行镜头设计。
3-2 理解剪接点的概念,掌握画面剪接点和声音剪接点的类型、选择方法和技巧。
3-3 理解电视景别对画面长度选择的意义,掌握确定镜头长度选择的方法和技巧。
《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教学大纲一、课程属性说明适用专业:教育技术学课程代码:11100611课程类别:专业限选课所属学科:艺术学授课学期:第6学期学时:课堂讲授54学时,实验创作12学时学分:4教材:《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李运林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参考书:《教育电视节目制作教程》,南国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电视制作》(技艺类),武海鹏主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教育电视节目制作》,乌美娜等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考核方式:考试评分方法:理论考试占70%,实验考试占15%,平时操作能力占15%前导课程:电视原理,磁记录基础,摄影构图,教育电视系统。
二、大纲制定依据电视教材是教育、科技和艺术的结晶,是影视艺术科教片中的一个样式,是现代教育最富有表现力的信息传播手段。
《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是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教育技术(电化教育)专业的一门主干课。
该课程对培养具有创造性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三、课程概要与目的任务1.课程概要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中除系统讲述有关电视教材编导的理论、技巧外,要求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较多的影视作品观摩分析,并要求在课堂讲授之外安排一定量的电视节目创作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实际制作的能力和技巧。
2.课程的目的和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视教材编导的基本理论和相关的影视制作技巧。
从了解电视教材制作的全过程入手,掌握摄、录、编的基本技巧和基本要领以及摄录设备的性能特点,掌握电视教材的文字稿本、分镜头稿本的编写、熟练利用专业设备根据分镜头稿本拍摄、编辑完成一部完整的电视教材专题;熟悉各阶段各人员的职责和任务分工,为今后电视教材的编导制作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的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四、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第一章彩色电视摄像机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电视节目制作系统分为视频和音频两大部分。
其中视频系统是一个复杂的,有各种设备综合而成的系统,摄像机使视频系统的第一环节,是节目制作系统中最主要的信号源。
《视频编辑剪辑制作》教学大纲一说明1课程的性质和内容课程的性质:专业课课程的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熟练掌握电视新闻编辑与制作的整个流程。
具体包括:熟练掌握视频素材的组接、裁剪;熟练设计美观的字幕;掌握转场、运动与特技的制作;熟练处理音频,完成高质量的声画同步。
前导课程:学习本课程前,学生应预先掌握电视新闻相关课程、计算机基础知识、Adobe Photoshop平面设计知识、影视编辑基础知识、摄影摄像知识等。
后续课程:视频制作的高级应用。
2课程的任务和要求2.1课程的任务:采用课堂教学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由教师在课堂上将内容的难点和重点讲解,分析案例,然后在实训课上由同学通过亲自动手解决重点难点,制作案例并最终掌握类似案例的制作方法。
2.2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后,应达到以下要求:1.本课程是新闻专业电视新闻编辑与制作方向的一门必修课2.了解电视新闻编辑的发展历史,了解Adobe Premiere的发展概况3.熟悉软件界面4.熟练掌握视频素材的组接、裁剪5. 熟练设计美观的字幕6.掌握转场、运动与特技的制作7.熟练处理音频,完成高质量的声画同步。
8. 具备独立完成新闻短片的制作能力3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怎样将素材倒放?在时间线上右键单击素材,将播放速度设置为-100%。
2.为什么Premiere不能导入JPG格式的图片文件?安装QuickTime就可以解决问题。
3.用PR预演效果时出现:有一个错误的文件存在,写入文件错误(磁盘是否满了?)预览前保存项目的时候不要用中文的文件名。
4在时间线上降低了素材的播放速度,结果画面抖动的厉害,应该怎样处理?在Premiere中只要视频素材的速度低于100,也就是被拉长以后,它就会出现抖动现象,这是因为PR的缺省设置为不添加过渡帧,可以在素材上点右键,选Video中的第四项Field Option,在最下面的小方框内加上勾(即Deinterlace When Speed is below 100%的前面)点OK即可,这样就不抖了。
本科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电视摄像与编辑姓名:某同学专业:广告学年级:学号: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2021年 6 月24 日实验项目列表湖南工业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实验报告专业:广告学年级:.级姓名:某同学时间:2021.03.14一、实验名项目名称:摄像机主要构件(2学时,验证)二、实验目的和要求该实验项目的学习,主要使同学们掌握摄像机的主要构成,并对主要构件的功能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三、实验原理课堂所学的摄像机原理。
四、主要仪器设备索尼NEX-EA50C摄像机(索尼DSR-PD190P摄像机、索尼DSR-PD198P摄像机)五、实验内容1、摄像机由镜头、寻像器(含液晶显示屏)、成像装置构成2、电池的正确安装及应该注意的问题3、启动模式开关功能介绍4、录像按钮5、浏览视频和照片6、存储卡的装卸与删除、格式化数据7、磁带机的操作(如果用磁带机教学)六、实验结果分析(问题及建议)老师主要是带我们掌握摄像机的主要组成部分,摄像机的主要组成部分的相关功能,主要由五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取景器系统、镜头、菜单键、曝光键、焦距和对焦键、存储系统等部分。
安装或卸下摄像机电池时,请确保摄像机处于关闭状态。
首先,关闭摄像机并将其更换。
卸电池时,一只手按住按扣,另一只手的手指向上按住电池,即可顺利取下电池。
在老师讲解的过程中,我们还了解了与摄像机相关的操作,如:如何录制视频、如何拍照、如何浏览照片和视频、如何加载和卸载存储卡、删除和格式化数据等。
在自己的实践过程中,发现对摄像机的各个部件都没有特别的了解,每个按钮的功能也不是特别好,课后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熟练的记住。
湖南工业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实验报告专业:广告学年级: .级姓名:某同学时间:2021.03.21=28一、实验名项目名称:摄像机镜头的调节(4学时,综合)二、实验目的和要求熟练掌握镜头焦距、光圈、聚焦环的基本操作三、实验原理课堂所学的摄像机原理。
四、主要仪器设备索尼NEX-EA50C摄像机(索尼DSR-PD190P摄像机、索尼DSR-PD198P摄像机)五、实验内容1、聚焦环的基本作用:使焦点在像平面形成清晰的影像,掌握特写对焦法,手动聚集和自动聚集的运用2、变焦距的基本作用:变焦距改变取景的范围,改变摄像视角的大小,电动变焦的运用3、光圈的调节:调节进光量的多少,手动光圈和自动光圈的运用六、实验结果分析(问题及建议)通过上一课的学习和课后的复习,我们对摄像机各个按钮的相关功能有了一定的了解,也知道了相关的基本操作。
教育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图文电视节目知识点绪论1.电视具有的教学功能①知识传授功能②技能训练功能③扩大教学规模的功能2.教育电视的含义教育电视是研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利用教育电视设备和电视教材、利用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以期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的一门学科。
3.电视节目制作课程的主要内容①电视教材的基本知识:电视教材的含义、特点、功能、类型和编制过程;②电视教材编制的理论基础:综合应用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和艺术、美学的理论作为指导;③电视教材编导的知识:电视教材文字稿本、分镜头稿本的编写创作知识,电视教材导演的工作过程和艺术;④电视教材制作技术:摄像、录像技术,电视特技和动画技术,电视编辑和配音技术等;⑤电视教材评价方法:电视教材评价的标准和常用方法。
第二章4.电视教材的定义电视教材是根据课程教学大纲的培养目标要求,用电视图像与声音去呈现教学内容,并且用电视录像技术进行记录、存储与重放的的一种视听教材。
5.电视教材的电视特点①以视觉形象为主,以活动图像为主②利用电视表现手段呈现事物现象的本质特征a.变小为大,变大为小b.化快为慢,化慢为快c.变远为近,变内为外d.化繁为简,化难为易e.化虚为实,化实为虚③试听结合,多维度传递信息内容④存储再现、克服时空局限性⑤传送方式多样化适宜多种教学方式⑥电视手段呈现教学内容的局限性6.电视教材的主要类型(表达形式)①讲授型:a.课堂式讲授型b.外景式讲授型②图解型③戏剧型④综合型7.编制电视教材的教学原则①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则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③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原则④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原则⑤启发性原则8.知觉的共同特征①知觉的整体性②知觉的选择性③知觉的相对性④知觉的理解性9.编制电视教材应注意的感知规律①刺激强度规律②整体规律③对比规律④主体对象与背景的相关规律⑤言语引导规律10.电视教材常用符号I.视觉符号1)图像符号2)图画符号3)目视符号4)电视特技符号5)文字符号II.听觉符号1)语言符号2)音响符号3)音乐符号11.电视教材要体现美的特性①形象性②感染性③社会性第三章12.专题电视教材的编制过程1)稿本阶段:①确定选题②选定表达形式③选择素材④编写文字稿本⑤编写分镜头稿本2)拍摄准备阶段:拍摄准备3)现场录制阶段:①外景录制②演播室录制4)后期加工阶段:①图像编辑②配音合成③完成稿本④完成电视教材⑤教学指导书5)使用评估阶段①使用评价②反馈13.编导的任务和要求①编稿:任务:a.确定电视教材选题b.根据教学目的、要求,编写电视教材的文字稿本c.协助导演指挥电视教材录制工作要求:a.学科专业知识b.教育科学知识和教学经验c.电视教材编制的知识②导演:任务:a.协助编稿确定电视教材课题b.根据文字稿本写出符合录制要求的分镜头稿本c.指导录制工作全过程,直到最后编制完成教材要求;a.熟练掌握影视艺术的理论与技巧b.熟练掌握电视制作设备系统的功能和使用方法c.具有一定的教学实践经验,掌握基本的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d.具有比较广泛的学科专业知识14.摄像师的要求①熟悉摄像机的性能,掌握摄像机的各项操作技术②能熟练并平稳操作摄像机的镜头运动③熟练掌握画面构图、摄像布光等摄影技术④摄像要熟悉稿本,在编导的指导下进行工作15.文字稿本的特性①教学性②科学性③形象性④专用性16.选材原则①直观形象性②动作性③典型性④真实性和科学性⑤广度和深度17.结构的类型①时间结构②空间结构③扩展结构④螺旋上升结构18.解说词的作用①概括画面②补充画面③强化画面④提示画面⑤转场19.画面要富有视觉形象①画面要写得形象具体,具有动作性②画面素材要有获取与录制的可能性③画面内容要有鲜明的目的性,要突出主体④画面内容要符合教学要求,符合科学性⑤画面设计要与解说词配合20.镜头、镜头组镜头:镜头就是摄像机从开始拍摄到停止拍摄之间所拍下的连续画面镜头组:由若干镜头构成的具有完整意思的片段21.景别的区分①远景:摄取远距离景物,交代事物发生的地点环境②全景:表现事物的全貌,揭示事物与环境的关系③中景:表现人物膝部以上的活动,既能表现环境又能表现人物活动④近景:头部至腰或肩之间,介绍人物,表现人物情绪⑤特写:肩至头部,突出刻画被摄对象⑥大特写:表现某一局部细节,留下强烈印象22.运动镜头①推镜头a.突出介绍重点,强化事物特征b.展示巨大空间,产生纵深感②拉镜头a.表现主体空间位置及周围环境b.表现主体与周围事物的关系③摇镜头a.展示空间环境和位置关系b.展示主体间的空间关系,使活动与环境结合表现c.介绍大面积主体事物④移动镜头a.表现事物间的空间关系b.逐一连续展现事物⑤跟镜头a.突出表现运动事物b.突出表现技术性操作⑥变焦距镜头a.获得连续变化的不同景别图像⑦升降镜头a.展示更多的空间层次,表现环境与事物的规律⑧虚镜头a.增加纵深感的变化⑨甩镜头a.产生回闪感和紧迫感⑩转镜头a.从不同角度观察被摄物11.晃镜头a.产生晃动效果23.蒙太奇定义蒙太奇为电影用语,为表现影片的主题思想,把许多镜头组织起来,使构成一部前后连贯,首尾完整的电影。
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这一本书的重点内容在第四章和第五章,第四章占考试分数的14%,第五章占考试分数的40%。
【选择、填空】一、教材本质的三个基本要素构成:(信息、符号和媒介)。
二、电视教材使用的符号主要是(活动图像符号)和(语言符号)。
三、电视教材的表达形式:1.讲授型--制作简便、成本低2、图解型3、戏剧型4、综合型四、电视教材按教学目的分类:1.思想教育片 2.知识教学片3.技能教学片 4.体育教学片五、常用的电视教材有(系统课程电视教材)和(专题电视教材)。
六、电视教材编制过程中的稿本阶段:1、确定选题2、选定表达形式3、选择素材4、编写文字稿本5、编写分镜头稿本七、文字稿本的特性:1、教学性与科学性2、形象性与专用性八、文字稿本的作用:1、文字稿本是电视教材创作的基础2、文字稿本是编写分镜头稿本的依据九、文字稿本的格式:1、讲稿式--适用于编制讲授型电视教材2、图解式--适用于图解型电视教材3、声画式--适用于图解型、戏剧型和综合型的电视教材。
十、电视教材选题的关键要选择需要用(活动图像)去呈现教学内容的课题。
十一、电视教材选型的程序:1、综合考虑2、逐一筛选十二、出现在电视教材画面中的人大体有以下几类:电视教师、节目主持人、示范操作人员、电视表演人员、模拟化人物和电视学生等。
十三、出现在电视教材画面中的事物大体有以下几类:主体事物、参照/陪体事物和背景事物等。
十四、抽象概括的表达形式:1、动画与特技2、目视符号3、字幕4、解说词十五、解说词的作用:1、概括画面2、补充画面3、强化画面4、提示画面十六、解说词的特点和写作要求:1、科学,准确2、精练,简明3、通俗,口语化十七、解说词的形式:1、旁白的形式--多用在图解型电视教材2、剧中人对白的形式--多用在戏剧型的电视教材中3、讲授的形式--多用于讲授电视教材十八、最基本的电影艺术表现手法就是应用(镜头组)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十九、电视的基本构成单位:镜头。